登陆注册
21172100000038

第38章 玉门关与玉门县(1)

陈梦家

一、玉门关设置的时间与地点

西汉以来,河西称为玉门与玉门关的约有4个地点:一、汉玉门都尉和玉门关玉门都尉见敦煌汉简,《汉书地理志》敦煌郡龙勒县有“阳关、玉门关,皆都尉治”,正西关外有白龙堆。《大宛传》正义弓丨《括地志》云“沙州龙勒山在县南百六十五里,玉门关在县西北百一十八里”,《旧唐书地理志》同。敦煌石室所出《沙州地志》(伦敦S.788)和《寿昌县地境》并谓玉门关在寿昌“县北一百六十里”。二、汉玉门县《汉书地理志》属酒泉郡,注引阚胭《十三州志》云“汉罢玉门关屯,徙其人于此”。《元和郡县志》记汉至唐的玉门县距肃州(今酒泉县)220里。《清一统志》曰“《(陕西)通志》今赤金所(今赤金堡)去肃州二百三十里,与古玉门县道里相仿,盖即古玉门县也”。《辛卯侍行记》卷5曰“十三里赤金湖……有驿……驿西南至赤金营堡二十里,汉玉门县地”;又曰“汉玉门县非玉门关也,关在敦煌西”。三、隋唐玉门关《元和郡县志》卷10瓜州晋昌县下曰“玉门关在县东二十步”,唐晋昌县在今安西县东(原文误为“县西”。——编者注)双塔堡附近。四、今玉门县清初东达里图城设治后改称,在隋、唐玉门县之东,汉玉门县之西,详《辛卯侍行记》卷5。

汉玉门关在龙勒县,《续汉书郡国志》、《括地志》、《元和郡县志》、两《唐书地理志》、《太平寰宇记》和《舆地记》等无不以为在今敦摸县西北。道光的《敦煌县志》,以敦煌西北的小方盘城为玉门关。其正确地点即斯坦因所作地图在东经93。54左右、北纬40。22的“古城”(地图上作T14,《流沙坠简》称敦十四,《申报地图》作玉门关)。沙畹据《大宛传》以为太初以前玉门关应在敦煌之东,故武帝使使遮玉门,李广利乃留敦煌,不敢东向以人关;又以为发现玉门都尉版籍的T14小方盘城遗址乃太初二年以后改置的玉门关。王国维《流沙坠简》序,赞同沙氏之说,并进一步以为太初以前的玉门关即今玉门县。对此说法,学者表示怀疑而加订正的,共有三说。甲、劳干《两关遗址考》以为旧玉门关在今赤金峡,汉代冥安县(今玉门县.附近)之东。太初二年以后西迁至敦煌西北。乙、向达《两关杂考》以为“汉代玉门关自始置以至终汉之世俱在敦煌”,太初二年西迁自敦煌之东说是不可据的;但他又以为“使使遮玉.门”之玉门指玉门县(赤金)而言。丙、夏鼐《新获之敦煌汉简》根据在敦14新获“酒泉玉门都尉”一简,“知其地于敦煌未置郡以前……玉门关即巳在敦煌西之小方盘城”;“敦煌建郡当在太初二年以前,则玉门关在太初二年以前亦已必在敦煌之西乙、丙二说并以为敦煌置郡在元鼎六年。

《史记大宛传》三见玉门,而无玉门关之名。《传》曰“于是酒泉列亭障至玉门”,指自酒泉西至玉门都尉的亭障;《汉书西域传》注引“臣瓒曰筑塞至酒泉也”;李广利伐大宛后“军人玉门”犹敦煌汉简(《沙氏》507)“入玉门”,亦指小方盘城的关口;然则“汉使使遮玉门”不许军入之玉门,亦当在此而不在玉门县。《汉书西域传》述伐大宛时“汉军正任文屯兵玉门关,为贰师后距”,此玉门关亦应在敦煌西北,否则无以捕得匈奴生口,亦无以便道捕楼兰王。此任文,于时曾击败侵张掖、酒泉的匈奴。任文为“汉军正”,而据《大宛传》煎:师军中“赵始成为军正”,则任文屯兵玉门一方面为贰师后距,一方面代表汉廷监督贰师,所以奉诏遮玉门的汉使应即此任文。广利首次伐大宛,“士不过什一二”乃引兵而还,上书“愿且罢兵”,武帝闻之大怒而下诏“军有敢入(玉门)者辄斩之”。此处应如夏氏所推论,贰师不待答诏巳入玉门,故闻诏而“恐,因留敦煌”,不作东归之计。若如王氏所说玉门在敦煌之东,贰师既留敦煌未尝入关,又何必恐?

《汉书李广利传》“遮玉门关”和《西域传》“屯兵玉门关”,此所记太初中事而有玉门关之名。《李广利传》本之《史记》而增一“关”字,则《西域传》任文屯兵或在玉门。《地理志》、《郡国志》都说“龙勒有玉门关”,而《文选》卷45《解嘲》注弓丨“如淳云《地理志》曰玉门、阳关有候也”,作玉门而无关字。《汉书西域传》的序和赞亦只称“玉门、阳关”。敦煌汉简有“阳关都尉府”(《流沙坠简》簿书类第59简)而无玉门关都尉之称。此可知武帝置于敦煌西北的是“玉门都尉”而非玉门关都尉。敦煌西北的玉门都尉在出土汉简中因时代先后而有所异:

元封元至三年(前110108)大始三年(前94年)敦煌置郡后(1)酒泉玉门都尉护众、候畸兼行丞事——《新获》敦14.3(2)大始二年闰月辛酉朔己卯玉门都尉护众谓千人尚、尉丞霖署就——《流沙》簿书类第12简,《沙氏》305(T14)(3)玉门都尉官属吏致籍——敦煌置郡后永光五年(前39)建武十九年(后43)——《流沙》杂事类第43简正背,《沙氏》381(T14)(4)二月庚午敦煌玉门都尉子光、丞万年谓大煎候写移书到完部——《流沙》簿书类第6简,《沙氏》137(T6b)(5)十一月壬子玉门都尉阳、丞罗敢言之——《流沙》簿书类13简,《沙氏》451(T15a)(6)永光五年六月辛卯敦煌大守丞禹谓玉门都尉母取事一《流沙》廪给类第24简,《沙氏》428(T4)(7)建武十九年四月一日甲寅玉门障尉戎告候长宴到任一《流沙》簿书类第43简,《沙氏》483(T15a)(1)是新获之简,称“酒泉玉门都尉”属于酒泉郡,是在敦煌置郡以前,当在元鼎六年酒泉置郡后而元封四、五年敦摸置郡前(前110108年)这是敦煌出土最早的一简。名护众之都尉,至大始三年仍为玉门都尉,约15年以上。此后敦煌既已置郡,则(2)(3)(5)三简的玉门都尉应同于(4)的“敦煌玉门都尉”。(4)(5)二都尉名子光与阳者当在(2)护众之后,假设护众联任未去。(6)之玉门都尉属敦煌,简文自明。似终西汉之世,玉门皆置都尉。《后汉书光武纪》建元六年“初罢郡国都尉官”,九年“省关都尉”,十九年“复致函谷关都尉”;《郡国志》六年“省诸郡都尉”、“省关都尉,唯边郡往往置都尉”;又曰“边县有障塞尉”。王国维据《郡国志》,以为(7)为“建武十九年事,故玉门关但有障尉无都尉”。但西汉玉门所置乃是都尉,非关都尉。(7)之玉门障尉可能是候官(即玉门候官)在东汉之称,亦即是障塞尉。玉门障疑即在小方盘城,其形制同于额济纳河沿岸甲渠候官与肩水候官的治所,而此二候官于居延汉简亦称为甲渠障s肩水障。所以玉门障即玉门候官。

玉门都尉如其他都尉一样,下属候官、候长与燧长等,《流沙坠简》及《沙氏》释文中所见者有以下各条:

玉门候官——《沙氏》458(T15a)玉门候史敦煌——《沙氏》459(T15a)五凤二年七月壬子朔壬申玉门候尤延泰——《沙氏》399(T13)四月乙巳玉门候畸移递所——《沙氏》315(T14)玉门候造史龙勒周生萌——《流沙》烽燧类第4简,《沙氏》378(T14)与讯守丞况、玉门关候蒲、候丞兴、尹君所举史宜执关籍诣官——《流沙》

烽燧类第3简,《沙氏》317(T14)书三封公玉门关候谕书言……——《沙氏》316(T14)玉门关亭——《沙氏》357(T14)以上各简除五凤一简外,俱不记年,因此难以判定玉门候、玉门关候与玉门候官三者的关系。王氏以为玉门候有掌领吏卒的造史,故为候官玉门候畸于新获简作“候畸兼行丞事”,则候当为候官。新获简与五凤二年简表明武帝元封初至宣帝五凤初50年间玉门候即玉门候官。建武十九年简之障尉相当于候官,故候长为其不属。玉门关候的地位亦应与候官为一级。玉门关亭犹《流沙》杂事类第5简“大始元年十二月辛丑朔戊午煎候亭”为候长的治所;即居延地节二年汉简(7.7)所述“隧候所在亭”。

“玉门关候”诸简出土于玉门都尉治所(T14),应隶属于玉门都尉,是守关口的一候官,下属有候丞及关尹。在文献上其地位较高。《后汉书西域传》述阳嘉四年(135年)“乃令敦煌太守发诸国兵及玉门关候、伊吾司马救车师”,是玉门关候有屯兵可调。又《隶续》卷12“刘宽碑阴门生题名”(东汉中平二年,185年)亦有玉门关候之名。由此可见玉门关候到了东汉还是存在的。

敦煌西北的玉门或玉门关,终两汉之世,并无可以证明其曾有东迁之事者。《后汉书西域传》永平中“北虏乃胁诸国共寇河西,郡县城门昼闭”(《班超传》作再攻敦煌,河西诸郡,城门昼闭);元初六年“人寇河西”,“议者因欲闭玉门、阳关以绝其患”(《班超传》作公卿多以为宜闭玉门关),又曰“自建武至于延光,西域三绝三通”,而阳嘉四年玉门关候救车师以及中平二年刘宽碑阴有玉门关候,则直至顺帝、灵帝玉门关尚有候。《后汉书班超传》所述“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不能作为玉门关在敦煌东之证。《汉书》只有酒泉郡玉门县之置,亦从无玉门关西迁、东迁之说。据《汉书地理志》,西汉酒泉郡已置玉门县,而《十三州志》以为由于“汉罢玉门关屯,徙其人于此,故曰玉门县”(《太平寰宇记》卷152陇右道引)。作者北魏名儒,世居敦煌,应有所本征和三年贰师败降匈奴,武帝下诏陈悔,罢屯田西域之议,不复出军(见《汉书西域传》);罢玉门屯兵,可能即在此时。但至东汉顺帝阳嘉时,玉门关尚有屯兵,则罢玉门关屯兵当为西汉时一度有过的事。

前述玉门都尉、玉门候官诸简出土T14、T15a故址。T14乃一古城,今名小方盘城,周垣犹存,尚完整,版筑成四方形,北、西两面有门。据《西行小记》及《两关奉考》所记,高约10米,每面长30米,《沙州都督府图经》(巴黎P.2695)所记“周回一百二十步,髙三丈”。城北稍东100米一土阜似废墩,T14汉简出于此;城北土阜如墩者合此骈列为三。东南距城约200米亦有数土阜。城之北、西两面倶有长城遗迹,自小方盘西行30里为西湖,有高达3米版筑的长城,十里之间一六角形墩,卞有方丈小室,隔成4间。自小方盘至西湖,城直如矢,过此而西仅有烽燧此方城,王氏推为西汉玉门都尉、东汉玉门障尉的治所,大致可信从。T4d出土汉简(《沙氏》436)曰“大煎都隧长尉良持器诣府柒月戊子日下馆时入关”,大煎都候官属于玉门都尉,故其下属持器诣府为至玉门都尉府,诣府而入关,则府在关内。《流沙)》簿书类第7、8简“出入关”亦指玉门而言。据斯氏地图,小方盘西一段长城自T13至T4a,北一段长城自T13折而东北经T14a东至T20,而小方盘在T15a之南100余米、T13之东(原文误为“西”。——编者注)约4公里,乃在关内,关口当在两段长城之间。至T15a,在小方盘之北,系在土阜上的一烽台,并有房舍及井的残迹,王氏以为玉门候官治所。有人以为候官治所在小方盘而T15a为玉门候长治所。方盘城向北(稍偏东)和向南(稍偏东)皆有一段外廓,北端为T15a,南端为T14c,成为古城向西的两翼,对着关口。玉门都尉下设二候官:玉门候官约占古城西南T8(显明隧)、T12a(广隧)、T13(当谷隧)等点;大煎都候官在其西,约占T4b(富昌隧)、T5(广武隧)、T6a(步昌隧)、T6b(凌胡隧)、T6c(厌胡隧)、T6d(广昌隧)等点。在T15以东则属于中部都尉诸侯官所辖。由诸隧分布情况来看,也只有T14最适合于作玉门都尉治所,而玉门关口只能在T14古城之西或西北,即T1112之间或T1314a之间。

同类推荐
  • 法老归来:神秘的古埃及文明

    法老归来:神秘的古埃及文明

    埃及,一块古老而神秘的土地。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古埃及人创造了众多的奇迹——神庙、金字塔、狮身人面像、帝王谷等古代遗迹令人无限神往,图坦卡蒙法老、拉美西斯大帝、埃及艳后等历史人物让人艳羡不已。如今,对他(它)们的不解之谜又产生了新的解答。
  • 执悟2

    执悟2

    《执悟》记录着初础同志读书学习的勤奋经历,包含着他对管理工作的静心思考,蕴涵着他对人生阅历的经验积累。全书共94篇文章,分为上篇和下篇,上篇为《读书与思考》,下篇为《小故事的启迪》。虽然,书中每篇文章的篇幅不长,但从一个金融管理者的独特角度,反映了作者学习过程中的感悟,无不闪耀着作者的思想火花。对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乃至其他各个行业的管理者都有一定的现实参考作用。
  • 文明大趋势

    文明大趋势

    本书从中华文明的起源开始,系统梳理其发展的过程和内在脉络,并将中华文明与西欧、日本进行了深入的比较研究,从而提出“近代以来,中华文明为何落后于西方”这个核心问题,并给出了自己长期研究得出的结论:人类文明发源于中东地区,中华文明也是在中东文明的影响之下才发展起来的,相较欧洲中华文明距离中东更远,从源头上说就“落后”于西欧。
  • 大国智慧

    大国智慧

    千百年来,日本、美国、中国、印度、德国、俄罗斯、法国这七个思想大国,在历史兴衰和发展方面具有典型的意义。本书将阐述其思想的历史,探寻其智慧的精髓,总结其成功的经验。埃及卢克索神庙法老像的底座镌有一句话:“我看到昨天,我知道明天。”到过那里的人,没有不被这句话所震撼的。我们无法确定明天会发生什么,但我们可以用自己的智慧预测明天,自信地去表达、去实现我们的强国之梦。
  • 云阳风情录

    云阳风情录

    云阳被列入国家、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文化遗迹有40多处,在三峡库区乃至全国都不多见。张飞庙、磐石城、彭氏宗祠、千年盐业古镇……遍布全县的文化遗存宛如历史前行中镌刻在岁月间的印痕,成为今天云阳人的骄傲和财富。
热门推荐
  • 酒娘

    酒娘

    “若有来世,你可愿意再见我?”酒酣耳热时,他趁着醉意问了这句话“再见你作何?再毁我容颜?再杀我至亲?再伤我情意?”她冷笑相问“你……!”他几欲拂袖而去。她只是伸出手再给他斟上一盏花酿,“但若只我一人,势必伴君而去,天涯海角,此生不悔。”……终其一生,他们是一个难解难断的死结
  • 你撞进我心里啦对我负责

    你撞进我心里啦对我负责

    三年,使一个天真烂漫的少女变成一个伪装高手!对你们以诚相待,你们却一次次伤害我,这次就不要怪我心狠了。然而遇见命中注定的那个他,一点一滴地温暖她心田,走进她心里!不知何时,已经依赖上他的温暖!
  • 干一行爱一行

    干一行爱一行

    一个人无论从事什么职业,都应该做到干一行爱一行。干一行爱一行是一种优秀的职业品质,是所有的职业人士都应遵从的基本价值观。本书围绕“干一行爱一行”这一核心主题,深入阐述了干一行就要爱一行的4种表现:珍惜工作、尊重职业、坚守事业、忠诚企业。同时,详细解读了如何才能干一行爱一行,即需要通过学一行、专一行、精一行、超一行拾阶而上、逐层递进,从而将干一行爱一行的理念变成实务。
  • 疫下人生

    疫下人生

    这场突然而来的疫情让我聚在了一起,聊起了这些年遗失的过往,那些分离10多年的生分感,烟消云散。
  • 末世请开始

    末世请开始

    末世是什么,很多人会说:“丧尸,变异动植物”。不止哦,末世告诉你,那是洪水滔天,火山喷发。地震泥石流,各种极端天气······。
  • 等到花开潋滟时

    等到花开潋滟时

    他,肆意张扬,桀骜不羁,看似玩世不恭,其实最是谨小慎微,看似薄情寡义,却是最在乎感情,看似随性散漫,却是有着许多的不得已。她,死而复生,却重生到了一个五岁小女孩的身体里,从对这个世界的陌生到渐渐适应。她重拾了世间的温情,渐渐愿意敞开心扉,相信人心。一段前所未有的感情,一个充满悲欢离合的故事,因为她与他的相遇,从此红绳牵起,纠缠不休。
  • 纨绔丹仙

    纨绔丹仙

    一名被重量级身材碾压重伤垂死的少年,却因为一场星雨无极而来从此展开纨绔的一生……
  • 行上

    行上

    谁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我们只能一步一步向前走,明天,或许是光,或许是暗,总之行上去。
  • 水星石

    水星石

    一个身怀剧毒,内宫破碎,经脉不全的少年。不幸家族被灭,被护送离开。可是在途中遇到劫匪,不幸掉入深渊……。得到太古医师录和一颗水星石……。从此开始了变强之路,报仇之路……。
  • 非故意诛天无罪

    非故意诛天无罪

    非虐心不可以倾心,非虐身不可以修身。三千年镜里,三千年境外,终究不过一梦中。麒彋,一个极北秘境弑杀成性的妖主,十三阙那从未列位的异化的圣神。父神盘古开天地以后眼球化作一枝上十三个果子,正待落地成神的当口,麒彋被夸父逐日休息时一眼看中,摘下来揣怀里走南闯北,最后滚到了极北秘境,又被闲来无事微服出访的玉帝他老人家以隐患阴谋论强加上莫须有的罪名。一场千年排练的诛仙大戏即将开场。天上地下多少个谎言,这一干仙人真的只能理解为是闲的厉害。他麒彋何德何能,让所有的大仙精心策划,只为了给他下一个套子。真相背后,被逼无奈他坐实了这灭天的罪名,携极北妖众大干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