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166800000016

第16章 登上文坛(2)

胜利者们欣喜若狂的情绪,美国的普通老百姓用高昂代价取得的胜利果实被人窃取后的失望心理,这一切在马克·吐温的作品里不能不有所反映。

事实正是如此。马克·吐温在内战后第一年写的一些作品,既描写了光明的希望,也表现出阴暗的情绪。他当时居住在旧金山,在繁华的城市里亲身感受到资本主义制度的黑暗腐朽。

内战结束的这一年,马克·吐温写了短篇小说《坏孩子的故事》,嘲讽主日学校的教育方法以及所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说教。

马克·吐温在小说里指出,周围的现实生活往往与所谓伦理道德背道而驰,坏的道德品质并没有遭到恶报。

这篇小说还淋漓尽致地嘲讽法官的所谓“乐善好施”,“仁慈”得简直使人无法相信的法官,原来是地地道道的剥削者。

马克·吐温描写的坏孩子的结局更是出乎人们意料之外。“吉姆长大后,结了婚,儿女成群。在一个美好的夜晚,他用斧头敲碎了所有孩子的头颅。”这是怪诞作品的凝炼的概括手法。

坏孩子吉姆长大成人后,他不仅杀死了自己的亲生子女,而且使用一切欺骗伎俩,营私舞弊,拼命积攒财产。“这个卑劣无耻的恶棍,如今却成了村里最受尊敬的人物,还当选为国会参议员”。

马克·吐温创作的《坏孩子的故事》,反映了美国社会坏人当道的现实生活。这类幽默小说具有“西部”特色,表面上显得粗野,跟内华达的报纸上刊登的幽默小品不无相似之处,但幽默小说塑造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揭示错综复杂的现实生活更加深刻。

现在的马克·吐温与过去相比,判若两人。他开始善于独立思考,更加具有批判精神。

在战后的第二年,马克·吐温写了幽默小品《警察在干什么?》。该文冷嘲热讽地描写旧金山警察的所谓“英勇精神”,满怀同情地反映了陷入困境的穷苦人们的悲惨命运。

马克·吐温写道:“怎能说我们的警察没有美德?”店铺老板打破了乞丐的头,警察却将受害者关进监狱。

作家愤恨地讽刺道:“警察将被殴打得奄奄一息的乞丐关进牢房,不准医生为他包扎伤口,这岂不是专横残忍到了极点吗?看守人对伤势严重的乞丐熟视无睹,过了两个钟头后,警察才发现受伤者已经完全失去知觉,这岂不是残酷无情到了极点吗?”

“警察当时为什么要如此粗暴地弄醒被捕者呢?其实犯人早已昏迷不醒了,被打得头破血流的人,总是这样一直昏睡的……”

“可怜的乞丐第二天早晨7时一命呜呼。他在牢房里只做了4个钟头的噩梦。他头部的伤口裂缝很宽,从额头直到后脑勺,简直像裂开的苹果似的。可是,你们有什么理由指控警察呢?你们真是狗咬耗子,多管闲事!”

4游览夏威夷群岛

夏威夷群岛,当时还没有拼入美国的版图,是2000多英里外的太平洋上的一个独立的君主国。在美国人看来,这是富有魅力的神秘之岛,美妙的自然风光,温暖宜人的气候,奇特的土著民族的风俗,吸引成千上万的美国人来到这里旅游、传教、开发等。

旧金山与夏威夷群岛之间已经开辟了航线。1866年初,加利福尼亚的《联合报》聘请马克·吐温为特约记者,前往夏威夷群岛采访,要求每月写4篇通讯,报道他沿途的所见所闻,每篇通讯的稿酬是20元。

马克·吐温乘坐“艾捷克思号”轮船漂洋过海,经过12天的漫长航行,来到了檀香山。

正是初春季节,到处是草木茂盛,鲜花盛开,呈现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檀香山是一座海滨小城,所有的房屋都是用干草泥土和珊瑚盖成的,平坦的马路上看不到什么车辆,居民们一般都是骑马外出,他们的皮肤被海风和阳光晒得黝黑,衣着简朴,鲜花扎成的花环是少女们惟一的装饰品,戴在颈项上,和煦的微风吹拂,送出一阵阵天然的馨香。

马克·吐温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周围的一切都使他感到逍遥自在,心旷神怡。他在寄给《联合报》的通讯中,情不自禁地抒发自己对夏威夷群岛的自然风光的赞美。“蓝湛湛的天空,绿茸茸的景色,树木一年四季不会凋零,天空总是阳光灿烂,碧空万里……”

马克·吐温骑马走遍了瓦胡、夏威夷、毛伊等岛,行程达200多英里。他有幸观赏了世界上最大的活火山,海拔1万3千多英尺的莫那洛火山喷发熔岩的奇景。

莫那洛火山喷射的一股股炙热的熔岩流宽达5英里,火山口底面有10英里宽,游客可以沿着狭窄的小路抵达有1000英尺深的火山口底部,熊熊燃烧的熔岩,随时可以猛地喷发出来,马克·吐温从小就喜爱探险,他不顾向导的再三劝阻,竟然跟另一位胆大包天的游客在火山底面步行两英里,路面相当烫脚,到了长达900英尺的永不熄灭的熔岩火海附近,中途迷了路,他俩就在那里欣赏烈焰翻腾的火海奇观,渡过了不眠之夜。当然,这与马克·吐温10岁时跟小女孩罗丽·郝金斯在汉尼巴尔镇附近的麦克道尔溶洞里迷路,真是有天壤之别。

离开莫那洛活火山后,马克·吐温不顾浑身疲倦,又登上了海拔1万英尺的哈莱亚卡拉死火山,这是世界上最大的火山口,周长30余英里。

这时传来了“黄蜂号”船在太平洋上起火遇难的消息,马克·吐温又乘船在海上渡过40多个昼夜,抵达“黄蜂号”船上死里逃生的幸存者们所在地点,进行详细深入的采访。他生动细致地报道了“黄蜂号”遇难的整个过程,作为独家新闻,次日清晨送到开往旧金山的轮船上。《联合报》主编收到马克·吐温的这篇通讯后,如获至宝,立即用电报发往美国各地,引起全国性的大轰动。《联合报》为此特地给马克·吐温300元的奖金,还把马克·吐温撰写的所有通讯的稿酬增加了一倍。

马克·吐温在夏威夷群岛游览了4个多月,他在当地淳朴可爱的土著民族的居民们身上,看到了许多美好的东西。

同时,他发现美国正在企图吞并和控制整个夏威夷群岛,它到处伸手掠夺财富,欺压剥削土著民族。马克·吐温在通讯里描写美国驻夏威夷的总领事时,写道:“这是一个长腿的自负而愚笨的家伙,他原先在新罕普什尔州当过律师。”

几年后,马克·吐温写了一篇政论《为什么我们要吞并夏威夷群岛》,对他当时在夏威夷群岛耳闻目睹的美国的强盗行径,作了极为辛辣的讽刺。

1866年7月19日,完成了采访任务后,马克·吐温乘船离开檀香山,回到旧金山。

5在各地进行巡回幽默演讲

马克·吐温打算把发表在《联合报》上的那些通讯加以扩充,再增加其他的内容,编写一本介绍夏威夷群岛的书,就像10年前他在衣阿华州的基欧卡克镇上姐夫家里读到的那本关于亚马孙河的游记之类的书,可是,马克·吐温始终找不到愿意出版的书商。

这时,他想起了幽默作家布朗当时在全国各地巡回讲演的盛况,他决定仿照布朗的这种方式,进行大胆的尝试。

马克·吐温在旧金山用50元租了一个戏院,显然,这是毫无把握的事情。谁愿意花费1元或0.5元购买一张门票,去听一位陌生的普通记者关于夏威夷群岛的演讲呢?

失败并不可怕,难得可贵的是勇于探索,在人生的旅途中不断开拓新的路径。马克·吐温懂得要想成为生活的强者,就需要具有探险者的进取精神。

他挖空心思,精心制作了滑稽可笑、引人注目的海报招徕听众。海报上写道,演讲人马克·吐温描述过去居住在夏威夷群岛上的野蛮人的离奇古怪的风俗习惯,“如果哪位太太愿意提供婴孩的话,演讲人将当众表演野蛮人生吞活剥小孩的情景”。

海报上除了写明演讲地点与时间之外,还用大号字体写着:

在城里举办奇妙的音乐会

紧接着是中号字体:

但演奏不出令人恐怖的野兽的声响。

又是几行小号字体:

在附近街上打算燃放五彩缤纷的焰火,主办者要求与演讲会同时举行,但看来只得取消焰火晚会的原定计划。

海报结尾写道:演讲会定于7时开始入场,8时才赶到的观众肯定会遇到麻烦。

在举办第一场演讲会的那天晚上,马克·吐温心情紧张,提前两个钟头赶到戏院。幕布徐徐升起,马克·吐温忐忑不安地登上舞台,他举目望去,全场座无虚席,这倒是出乎他意料之外,他不免感到惊喜,心情一下子就恢复了平静,就像他平日爱跟周围的人们讲故事说笑话时一样,马克·吐温娓娓动听地向旧金山的居民们讲述他在夏威夷群岛的个人经历和见闻。在每次演讲中,马克·吐温模仿当时著名的幽默演讲家布朗、洛克等的表演技巧,像他们那样快嘴利舌地说出一连串俏皮话,同时演讲人的脸上露出傻里傻气的淡漠表情。

马克·吐温在进行演讲时,不是仅凭双关语、谐声词、俏皮话取娱听众,而是他的逗哏里充满着讽刺,逗笑之余耐人深思。

1867年一家报纸刊登了马克·吐温的演讲稿,并且发表评论说,这位“粗野的幽默演讲家”给听众提供了大量真实可信的事实,促使人们去认真思索周围所发生的许多类似现象。

马克·吐温经过辛勤探索,使自己的演讲技巧日臻完善,愈来愈受到广大听众的欢迎,他又找到了一门新的职业。

他认为幽默演讲,与文学作品朗读会、故事会和一般的演讲会是不相同的,著名英国作家狄更斯等人,也经常在大庭广众之中富有表情地朗读自己的作品,但是作为幽默演讲家来说,他们则应该在台上扮演一定的角色,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进行滑稽可笑的独白表演,而不是照本宣科地朗读,或单调乏味地背诵,或一本正经地高谈阔论。

当马克·吐温来到弗吉尼亚城时,《企业报》主编库德曼建议他在演讲时增添一些幽默哑剧的表演手法,马克·吐温采纳后,表演效果的确不错。

马克·吐温开始演讲时,帷幕缓缓地升起,他好像是坐在家里似的,独自坐在舞台上摆放着的钢琴旁边,哼着“马弗沙的骏马之歌”之类的民间小调。蓦然间,他抬头瞧见帷幕已经被人拉开,这时他脸上立刻露出莫名其妙或惊愕不已的神情。听众哄堂大笑。紧接着,马克·吐温从容不迫地做关于夏威夷群岛的演讲。

在各地巡回演讲时,马克·吐温经常腋下夹着“演讲稿”,但从不看讲稿。演讲结束时,讲稿哗啦一下散落在舞台上,零乱不堪。这一场面又博到听众一阵笑声。他喜欢装腔作势地拖长语调,听众感到滑稽可笑极了。

马克·吐温决定到东部各州去巡回演讲。也许,在纽约能够找到机会出版自己的作品和举行幽默演讲会。

同时,他已经5年多没有见到母亲了,十分想念。当时横贯东西部的大铁路正在铺轨,尚未通车。马克·吐温不愿乘坐马车越过大平原长途跋涉,他打算这次去东部城市演讲时,取道尼加拉瓜地峡和纽约去密苏里州探望母亲、哥哥、姐姐和姐夫。

1866年12月15日,马克·吐温登上了“美利坚号”客轮,从旧金山出发。在旅途中他结识了船长威克曼。马克·吐温有过当领航员的经历,他跟见多识广、热情善良的威克曼谈得很投机。这位船长精通《圣经》,但他是渎神论者,对教堂从来没有丝毫虔诚之意,在这点上又跟马克·吐温不谋而合。

“美利坚号”轮船到达尼加拉瓜地峡时,由于当时尚未开凿巴拿马运河,马克·吐温和其他200多名旅客,只能乘坐马车去加勒比海岸边,再转乘其他的轮船去纽约。

马克·吐温乘坐“旧金山号”轮船离开尼加拉瓜地峡,在轮船驶往纽约的12天航行中,不幸遇上最厉害的亚洲型霍乱流行,健康的人一旦感染上,病情严重的一天之内就会死亡,轮船上无药可供防治,不时传来旅客暴死的噩耗,马克·吐温胆颤心惊地度过了这次异乎寻常的险恶旅行,在寒风凛冽的夜晚,总算平安地踏上了东方大都会纽约的繁华马路。

在纽约他遇到了从前的犹他准州的代理州长富勒,6年前克里曼斯兄弟俩前往内华达,路过盐湖城时曾经受到富勒州长的热情接待。这次在纽约马克·吐温与他重逢,两人感慨万千。

富勒是一位热心肠的大好人,听了马克·吐温介绍幽默演讲的情况后,他慷慨解囊,资助400元作为租用库柏协会的大礼堂一个晚上的费用,于1867年5月6日,为马克·吐温举办了盛大的幽默演讲会,3000多听众免费欣赏了来自西部地区的这位幽默作家的精彩演讲。这是马克·吐温一生中难以忘却的日子。1860年2月,林肯曾在这座大厅里发表了著名演说。

马克·吐温在纽约的幽默演讲相当成功,他在东部文化界引起巨大反响,人们对马克·吐温的幽默风格表示赞赏,纽约市的一些报纸纷纷向他约稿。他的成名作《加利维拉县有名的跳蛙》收入一本短篇小说选集,在纽约正式出版。

马克·吐温在纽约举办了几场幽默演讲会受到普遍欢迎。连同他在加利福尼亚和内华达各地所作的3个月的巡回演讲,总共收入达1500多元,明显地超过他从前在荒山野岭淘金探矿的近两年里所挣的钱。

马克·吐温决定离开纽约返回阔别已久的故乡与家人团聚。两年半前,1864年10月31日内华达成为正式州,州长纳依如愿以偿当选为联邦议会参议员,州政务官按理完全应该由欧利恩·克里曼斯继任,可是,正在宣布候选人名单的那一天,欧利恩坚决主张禁酒,激怒了嗜酒成性的矿工们,结果无人投他的票,欧利恩就这样丢了官,成了一名失业者。母亲跟姐姐帕梅拉一家仍旧住在圣路易斯城。

有一天,马克·吐温在纽约的街道上散步,无意之中看到关于组织赴圣地参观旅游团的启事。其中写道,将租用“桂格城号”大型客轮远航地中海,旅客们可以沿途漫游欧洲和参谒圣地耶路撒冷。旅游者们远涉重洋纯粹是消遣玩乐性质的。在“桂格城号”轮船上备有舒适豪华的特别客舱,专供社会名流住宿。旅游者将领略意大利、希腊、法国、土耳其、黑海沿岸城市、巴勒斯坦、叙利亚、埃及和耶路撒冷等地的美丽景色与风土人情。这一切实在太富有诱惑力了。

看来,这正是实现周游世界的夙愿的最好机会。不过,仅一张船票的价格就高达1000多元,这是一般人不敢问津的。

马克·吐温灵机一动,想出了一个绝妙的主意:请某家报馆聘任他为随船特约记者,这样就可以由报馆为他支付旅费。

当加利福尼亚州的《阿尔塔日报》的董事会收到马克·吐温的这一书面建议时,起初为这笔昂贵的旅费感到为难。但是,新闻记者马克·吐温旅游夏威夷群岛期间的采访工作十分出色,在加利福尼亚的报业界至今留下良好印象。过了几天,《阿尔塔日报》驻纽约的分馆收到旧金山总馆拍来的电报:“委派马克·吐温前往圣地采访,请代付有关旅游费用。”

同类推荐
  • 慈禧全传2

    慈禧全传2

    本书的作者对于写作本书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她是满洲正白旗侯爷裕庚大人的女儿。在同时代的为官者中,裕庚大人是最进步、最具改革思想的一位。他在很年轻的时候加入军队,参与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和抵制法国侵台战争。
  • 守望者

    守望者

    本书记述了宁波市鄞州区致力于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的三十三位代表人物的事迹,他们数十年如一日,醉心于传统文化的守护工作,为文化的传承做出了重要贡献。本书文字朴实而生动形象,富含深刻的文化情怀,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守护。
  • 百年风华:李孝式传奇

    百年风华:李孝式传奇

    本书以李孝式波澜壮阔的传奇经历,以及他充满遗憾的爱情故事为主线,为世人重现了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内容涉及华人闯南洋的冷酷与温暖、战争与和平、爱情与命运,有南洋客最底层的民间疾苦的真实书写,也有皇室贵胄政治生活近距离的呈现。
  • 岳飞十讲

    岳飞十讲

    岳飞是家喻户晓的爱国民族英雄,是宋朝最光彩夺目的将星,最得军心和民心的统帅。他短暂的一生,一直忠实地履践着背刺“尽忠报国”的誓言。岳飞不贪财,不好色,不迷恋权位,严以待子,正是其爱国正气的重要组成部分。王曾瑜先生、符海朝两位先生均是治史严谨的宋史研究专家,以专业手笔,面向大众,以十节深入浅出的讲座,拨开神化与污化的迷雾,探究岳飞身世、性格、从军经历,分析岳飞于北伐中日益成熟的军事战略思想,以及仁义爱物、以人为本的战争观;剖析岳飞冤案形成的内外因素,呈现他与宋高宗、主战派、主和派之间的微妙关系,真实再现岳飞富于传奇而又尽忠报国的一生。两位专家在多年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匡正谬误,推陈出新。
  • 赵之谦传

    赵之谦传

    本书主要介绍赵之谦这位晚清艺术怪杰的传奇一生。他才思敏捷,具有艺术、军事、行政多方面才干,无论他的作品或他所编辑的《仰视干七百二十九鹤斋丛书》,影响力都极为可观。他曲折离奇的一生,更富于传奇性。
热门推荐
  • 战神管理局

    战神管理局

    在遥远的银河中,有一群保护银河正义的战神。他们是令众多穿越者闻风丧胆的战神执法者!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会流血、流汗,但是就没有流泪,因为他们是战神!
  • 承襄天下

    承襄天下

    天定孩童十六岁离师下山,历经重重磨难,辅佐燕王子称帝,只为心中大志。可好景不长,燕王子称帝后一改原来仁政之志,屠害民众,杀害忠良,其中就有天定孩童—承御,所选既为天命,躲过一劫,但心爱之人却惨遭屠杀,为报杀爱人之仇,实现心中所愿,推翻大陈统治,亲斩当初辅佐之人,立大承帝国,一统天下的故事。
  • 从西游开始的诸天

    从西游开始的诸天

    陆离突然进入西游记世界变成了人形外卖唐三藏。片刻后他拿出一个小本本记道:“孙悟空杀了我一次。”“黑熊精杀了我一次。”“观音杀了我一次。”“这西游记我没看过!”陆离呆愣的看着脑海中浮现的“新人副本”这几个大字喷了。“就这?这也叫新人副本?”“这还有新人存活么!”“假的。”陆离喃喃自语道,“这个世界肯定是假的!”(西游,一人,加勒比,狐妖……)本书又名《从西游开始的猎奇之路》
  • 异界武侠世界

    异界武侠世界

    一个废物重生在武侠世界,在茫茫武力为尊的世界里挣扎求生存。
  • 法国和比利时游记

    法国和比利时游记

    《法国和比利时游记》是雨果在法国和比利时,以及阿尔卑斯山和比利牛斯山一带旅行时的书信、札记合集。作者经历名城、乡野,流连于古代建筑、教堂和博物院,探寻了无数城堡遗址,举几山川形胜,朝晖夕阳,雾气弥漫的涧谷,波涛汹涌的大海,他都一一加以描绘。在这些记述中,诗人雨果以其丰富的历史知识与宇宙意识,超凡的想像力和敏锐的观察力,呈现了大自然中无可比拟的壮丽。
  • 蝴蝶之刃

    蝴蝶之刃

    我不会写简介。就是原创女主,加入鬼杀队,救下锖兔之类的。有cp,cp不定。因为后期会与蝴蝶姐妹认姐妹还有自创呼吸法所以叫蝴蝶之刃。第一本书,缘更但不坑。接受指正,不接受批评。有问题提出,觉得不好看又不愿意提出哪里有问题的请直接走人,绝不拦着。
  • 西游之混沌无双

    西游之混沌无双

    轮回的命数,宿命的对决,我的一生,都是为与他战斗而活。混沌不灭,唯有真一,有他无我,有我无他,天地混沌之灵唯有其一,我是混沌之灵,战斗之灵,宿命,只有一战。
  • 敢死连

    敢死连

    一部中国版“火线”!“炮灰连”绝境逢生,“英雄连”气吞山河,一群铮铮铁骨的纯爷们儿上演英雄虎胆。这是一群平凡士兵的传奇故事。他们是一支炮灰连、浴血保安队、搏杀皇协军、栖身国民军,处处绝境逢生,逝去了生命的脆弱,换取了尊严的生存。
  • 后洪荒时代

    后洪荒时代

    一颗玉石使徐鹰翔穿越了,到底这玉石和这个世界有什么联系呢?为了替不能尽孝的父母积点阴德,他决定这辈子做个好人!临死前却发现他重生的这个世界里神佛漫天,成为修神者的他也渴望能获得更精彩!(本书的修神指的是修阴神)为什么修神只是下品呢?修仙修佛修魔怎么都是中品呢?三清门下是什么意思呢?西方教和佛教又有什么区别呢?让我们一一期待吧!看看在圣人淡出修真界多年的后洪荒时代,神.仙.魔.佛又演绎出一曲怎样的恩怨情仇!洪荒时代有又多少被掩盖的事实呢?我们的男主人公又会给这时代带来什么影响呢???
  • 光暗审判者

    光暗审判者

    死亡山谷,黑暗之神与光明之神遥遥相望,大战一触即发,一位少年突然出现在两人之间。晓风左手持审判之杖右手持噬神刀,看了看身边的绝与无,嘴角露出一丝笑意。预言中的审判日终于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