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069200000009

第9章 曹操墓:你到底埋在哪(2)

传说永远是老百姓的专利,他们不能也不敢创造出伟大的事业,所以就把创造出伟大事业的人编织成他们自己所认为的伟大人物。“七十二疑冢”这五个字就能产生无数联想。在今天临漳、磁州一带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当地老百姓说,讲武城一带的疑冢,在雷雨天常常会冒紫光。还有的老百姓言之凿凿,说民国时期,有东印度公司的叫胡赛米的古董商人,从郑州出钱雇了一批民工,到临漳将疑冢一座座掘开,企图找到曹操的真墓,以攫取财宝。结果,那些民工接连挖了十几座墓,里面的随葬品不过是一些土陶、瓦罐之类的东西。也就是说,曹操的尸体肯定就在这七十二疑冢里,但很难找得到。仿佛是孙悟空的七十二变,真假难辩。

事实上,早在清朝同治年间,对七十二疑冢的传说就已经成型了。据说,彰德府附近有一个叫朱伢儿的少年在讲武城东南的彭村打柴。彭村,古时候这里曾是一个人工挖出来的大湖泊,曹操命名为玄武池,专门在这里操练水兵。后来因长年不疏竣,加上中原一带连年干旱,池水涸竭,玄武池便渐渐淤塞,长满芦苇,变为陆地。

这个叫牛伢儿的少年在打柴时见到在一人多高的蒿草丛中有一座大冢,大冢墓砖已显露,墓前倒卧一块石碑。由于他识字,就回到村子找来一位识字的。识字的人在他的带领下来到大冢旁,将石碑上的字一读,才知道这是魏武帝曹操的陵墓。于是村人立即将这件事报告到磁州县衙门。县令得知后,马上坐轿赶到彭村,可是再拨开蒿草丛看,那座大冢竟无影无踪,连石碑也找不到了。县令十分生气想打牛伢儿的屁股,但这少年却像是从人间蒸发了一样,从此再无消息。

曹操的《遗令》

传说毕竟还是传说,想要知道曹操的墓到底在哪里,还是要从他临终时的《遗令》谈起。这份《遗令》是西晋著名的文学家陆机于无意中在宫内秘阁发现的。全文如下:

古之葬者,必居瘠薄之地。其规西门豹祠西原上为寿陵,因高为基,不封不树。《周礼》冢人掌公墓之地,凡诸侯居左右以前,卿大夫居后,汉制亦谓之陪陵。其公卿、大臣、列将有功者,宜陪寿陵,其广为兆域,使足相容。

这就是我们上面提到“不做记号不做高丘”的曹操的临终遗言。在《遗令》的最后,曹操还提到了铜雀台,他吩咐他的妻妾们,在铜雀台的工堂上安放一张六尺大床,挂上灵帐,并供上干果祭品,逢到每月的初一、十五的上午,向灵帐奏乐歌舞。同时,《遗令》还嘱咐他的群臣,“汝等时时登铜雀台,望吾西陵墓田”。后人便依据这篇《遗令》里所说的内容,以铜雀台为中心,寻找曹操的陵墓,但由于种种原因,始终未果。

这封《遗令》虽然不能帮人找到真的曹操墓,但却解决了一件事:彻底否定了七十二疑冢的存在。在这篇《遗令》中,曹操明确规定他的寿陵需要建在西门豹祠的西原上,“因高为基”,“不封不树”,也就是说,陵墓必须建在地势高的地方,上面既不要封土,也不要种树,没有任何标识。这样看来,临漳、磁州境内的七十二疑冢,却是人工封土堆积而成的,这些墓冢,小的高数丈,大者则高数十丈,远远望去,宛如一座座小山。其中一座叫申庄乡的天子冢,其封土长90米,宽80米,高40米。这显然不符合曹操所规定的形制。

否定七十二疑冢最坚定的当然还是盗墓者,民国初,有人盗掘了诸多疑冢,疑冢内多有墓志,均系北魏、北齐时代王公要人墓。有一座是齐王陵,还有的是齐献武帝第十一子高阳王浞墓。一碑额题曰:“墓主为齐王四叔”。

诸多考古学家都证实了曹操疑冢实际上是北朝的大型古墓群,并指出其确切数字也不是72座,而是134座。在古人看来,七十二只是个概数,非实指。因此七十二疑冢,仅举大数而言,说明曹操疑冢之多。但是,曹操的确不在这七十二疑冢里。

那么,铜雀台之地呢?成书于乾隆五十二年的《彰德府志》,在一幅描绘详细的临漳县图上,位于铜雀台正南5公里的灵芝村,清清楚楚地标着一座“魏武帝陵”;让人惊诧的是,在这座“魏武帝陵”之南,紧邻甄后朝阳陵!

甄后是什么人?

史有所载,乃是魏文帝曹丕的妻子甄文昭,也就是曹操的儿媳。这就更让人不得其解了,公公和儿媳妇的墓居然在一起,中国传统伦理道德观念哪里去了?曹操玩得再疯,也不至于向这一讳莫如深的传统道德挑战吧!

我们把目光放到建安九年去,这一年,曹操攻破了袁绍的府邸——邺城。他儿子曹丕仗剑冲入袁府,只见正堂上,一个女人披散着头发,伏在袁绍妻子刘氏的膝盖上啼哭。他觉得很奇怪,大家都去逃命,而这个女子却在忙着哭。于是叫人把这个哭泣的女人捧起头来,让他看一看。这一看,曹丕张着的嘴就再也合不上了。

如你所知,此女子不但具备了国色天香,还有一种别的女子所没有的气质,可以说,曹丕一眼就爱上了这个女子。据说,他把这个女子带回住处时,曹操也看到了。男人的审美往往都差不多,曹操自然也喜欢上了这位有倾城之貌的女人。

可终究,此女子还是嫁给了曹丕,在曹操活着的时候,她颇为得宠,但曹操一死,曹丕立即就冷落了她,最后下诏赐她以毒酒,令她自杀。

这是一个谜!

但略有奇思怪想的人就能猜到,此女子和曹操有关系,那简直是一定的。而这段历史上的公案,有关文献也只是点到而已,真实情况谁也不知道。《三国志》的注释者裴松之认为,曹丕做皇帝不但不立甄氏为皇后,还杀掉她,“事有明审”,事情已是十分明白的了。那些编撰《彰德府志》的老学究们,则公开认为曹操与甄氏公媳之间有暧昧隐私之事,所以在绘制县图时,把公媳两人的陵墓画在一起了。这可是一个非常大胆的假设,假设曹操的墓就在这位女子附近。这种假设承认了曹操的扒灰,也承认了曹丕对父亲给自己戴帽子的认可。

可是,假设终究不敢成立,因为曹操墓是否在那里,没有人用证据证明。

曹操陵在漳河底吗?

任何事情总有水落石出的那一天,但这天没有到来之前,就必须要猜测,无论是哪一种猜测,都有道理。蒲松龄的《曹操冢》一文也该在此行列。其实,自从清代起,曹操七十二疑冢不断被人盗掘,“疑冢”之说也就不攻自破了。当时就有人提出,曹操的真正陵寝不是建造在地面上,而是造在漳河的河床下面。其论据为,曹丕废汉称帝之后,曾写过一份诏书,诏书的题名叫《止临淄侯植求祭先王诏》,其中有“欲祭先王于河上,览省上下,悲伤感切”之句。

一位考古学家说:“过去漳河河道在丘陵区以下到冀南、豫北平原,经常滚动。据明代修撰的《邯郸县志》(我在四十年前看的),漳河到邯郸一分为二。冀南平原到处是老漳河(即漳河古道)。说曹丕要祭先王,‘览省上下,悲伤感切’,似乎是找不到曹操坟。有无可能由于漳河滚动,而把曹冢淹没了?因为北齐时,邺都规模宏大,城中还筑有大湖、仙岛、楼阁,供帝王玩乐,以后被淹没。铜雀台也是被漳河冲垮的。河北巨鹿县城地下,就是巨鹿老城,所以说,曹操冢被埋在河底,也不是不可能的。

那么,如何打破曹操冢疑案,也恐怕只有将漳河两岸都发掘了才能打破。如前人所谓的“尽发疑冢七十二,必有一冢葬君尸”了。

跟蒲松龄的《曹操冢》相似的一个故事是在清人沈松的《全健笔录》一书中,引《坚瓠续集》里叙述了发生在漳河河底的一段轶闻:清朝顺治年间,有捕鱼人曾在河床底下发现过曹操陵墓,墓内还有许多随殉的宫女。

可我们从至黄初三年曹丕所颁的诏书中却看到了另外一个版本:先帝(指曹操)一生躬履节俭,他老人家遗诏天下,要求以省约为原则,作为人子,我应该遵守孝道,听从父训。他的陵墓上的殿屋皆予以拆毁,车马还给军库,所藏的衣服也送到府里,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算是遵从和继承先帝俭朴的美德。

这篇诏书告诉我们,曹操陵墓原有地面建筑,且规模很大,除设有祭殿、配殿外,还有车马坊等。据《历代陵寝备考》引《述异记》云:“魏武帝陵下铜驼、石犬各二。古诗云:‘石犬不可吠,铜驼徒尔为。’又俗说,魏武帝陵中有泉,谓之香水。”

那么,曹操墓在河底的猜测就又被否定了。关于曹操陵墓的形制,有人从《资治通鉴》中查到了端倪。这一端倪讲述了曹丕使于禁谒高陵这一史实。益寿亭侯于禁,是曹操麾下的一员大将。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曹仁与蜀将关羽拒于樊城,于禁率军增援,时汉水暴涨,所部七军皆没,遂投降。孙权夺取荆州,他被遣还魏。途中,曹丕恨其英雄气短,便带他赶赴邺城,拜谒高陵。高陵,就是曹操陵名,于禁见陵寝壁画上有自己被俘乞降之状,遂羞惭撞壁而死。

这段史料告诉我们,曹操陵墓前曾建有寝殿。

可是,这样一个地方无论是河底还是在七十二疑冢中都不会成立。曹操生前用机智诈谋使得他的对手咬牙切齿,他死后,也让对手对其念念不忘。中国历史上能有这样一个传奇人物,真是中国历史之福。

曹操这个人在历史上有太多的传说。其口碑无论是好是坏,都能引起人们的兴趣。特别是关于他陵墓的传说,更是吊足了历来人们的胃口。曹操在生前并没有称帝,在死后被其子孙追封为魏武帝。从这一角度来讲,他的陵墓不能称为皇陵。但曹操的一生所为是中国历史上许多皇帝所不能望其项背的,所以,我们完全有理由可以把曹操墓也当作是一座皇陵,绝不为过。

同类推荐
  • 三国轩辕传奇

    三国轩辕传奇

    这是一部不同寻常的三国小说,其中内涵,请诸位细细品味,孰是孰非,皆为本人观点,切勿当真。
  • 我眼中的三国传

    我眼中的三国传

    作品仅表达本人对三国的一些人物、事件,以及能联想到的现代事件的看法。可能与大众看法不同,但本书看法目光犀利。
  • 回到明朝当进士

    回到明朝当进士

    莫名其妙回到明朝万历年间,韩旭的目标非常简单:就是高中进士,然后当一只悠闲度日的士大夫。于是……有秦淮名妓倾慕他:“韩公子,人生若只如初见,奴家要为你生猴子……”有江南富商膜拜他:“韩财神,远洋船队的贸易,要带上我们一起啊……”有百姓敬爱他:“韩青天,我们全县百姓都给您送万民伞了,祝您平步青云,公侯万代……”有清流崇敬他:“韩大人,您品行高洁,实乃治世之能臣!”……简单来说,这就是韩旭在大明朝的一部奋斗史。
  • 元枭

    元枭

    写这种小众的书不容易,不奢求别的,看书的话就麻烦给个投资,谢谢了。……………………元末,红巾起义,天下大乱。朱元璋,陈友谅,张士诚,李察罕,刘福通,毛贵……天下可谓群雄并起。可谁成想,一个酷爱历史的年轻人,却在机缘巧合下来到了这个时代。并且成为了山东军阀毛贵之子——毛正梁。如此,曾广为人知的元末,而今,又会走向何方?
  • 方国的复兴

    方国的复兴

    一位墨家弟子,穿越时空,进入春秋时期的方国,只为抵御强秦的入侵,恢复祖国的大好河山,奏响重生和崛起的小国复兴曲!
热门推荐
  • 第一印象的重要性

    第一印象的重要性

    (双向,甜宠,双洁)宋伊和萧寒在小时候结下了一个不得了的仇恨,两个人都视对方如杀父仇人,恨不得除之而后快!岂料双方家长好得恨不能同穿一条裤子,在他们长大后竟然提出萧宋两家联姻!!!宋伊:“打死我都不嫁!”萧寒:“打死我都不娶!”直到后来,宋伊and萧寒:给我鸡蛋,敷脸。。。小剧场(结婚前)宋伊:“我老公应该是一个英俊潇洒身价无数的霸道总裁,你不配。”萧寒:“我老婆应该是一个温柔贤淑端庄娴雅的仙女姐姐,你不配。”(结婚后)萧寒:“老婆老婆我爱你,就像老鼠爱大米。。。”宋伊:(害羞捂脸状)萧宋两家长辈:。。。
  • 大佬的次元聊天群

    大佬的次元聊天群

    这是一个大佬加入了次元聊天群后,让群内的众人膜拜的故事。我不是大佬:“所以说了,我只个普通人啊!!!!”废天使:“大佬客气了,在下废天使,愿为大佬世代卖萌暖床学猫叫!”兴趣使然的英雄:“大佬客气了,在下废天使,愿为大佬世代卖萌暖床学猫叫!+1”
  • 这个世界太混乱了

    这个世界太混乱了

    怎么回事!我只是个普通人啊!我怎么成神了!
  • 地辰

    地辰

    2120年,人类文明倒退,重拾武功,常奕得到阴阳龙纹,实力大增,却被人用计封印在了罔辰之境,这里的一切都与原来的世界有所不同,但又却殊途同归,在这里,常奕结实许多伙伴,明白了许多道理,可这地方处处充满危机,所作所为都命悬一线……
  • 百变仙魔

    百变仙魔

    主人,主人......三界联盟要讨伐你,咋办啊?三界联盟?你太抬举她们了,区区一个破鞋联盟而已~
  • 老陈和小苏的甜甜日常

    老陈和小苏的甜甜日常

    陈铒打完球后去体育器材是放东西看见角落里的苏艺……两个人的故事正式开始
  • 所得星辰

    所得星辰

    所望所得所拥有,所得城里,所得心所得你我所得一切。
  • 血祖重生

    血祖重生

    主角杨肖因天生灵脉受损无法修炼灵气,后因血脉觉醒走上了与世人不同的道路。世人称我为魔道,我便以魔镇万仙
  • 两仪奇书

    两仪奇书

    相传千百年前,有一位大将留下了一部名曰:《两仪奇书》的秘术。“两仪”又有“阴阳”之意。传闻得此书着,可以操控万物、预算未来。主人公李小明也想得此奇书。因而叙述了主人公的生活历程。
  • 武绝巅峰

    武绝巅峰

    王安自幼博览群书,因为一次意外,竟然梦见自己十年后的悲惨命运!梦醒,果断弃文从武,发奋图强,发誓要逆天改命,武绝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