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069200000021

第21章 明太祖朱元璋的孝陵:风景这边独好(1)

孝陵位于南京钟山,是历代风景最好的一座皇陵。这种风景不仅仅表现在风水上,还表现在孝陵的命运上。迄今为止,没有一座皇陵能和孝陵一样不被盗墓军团所窥探。孝陵就像是一个安静的处子,安静温柔地注视着人世间所发生的一切。无论是太平时节还是纷纭乱世,所有的人都对它表示出了好感。而孝陵之所以得到这么好的待遇,完全是因为里面住着明太祖朱元璋。

风水学上的龙山祥瑞

据说,朱元璋在远处望南京的一座山时,总能见到有云气浮浮冉冉,红紫相间。风水师告诉他,这就是传说中的王气,真龙都藏在那里,等待机会腾空而飞。

洪武十四年(1381年),朱元璋和在风水学上造诣很深的刘诚意、徐中山探讨寝陵的地址。三人都把地址写在一张纸上,最后拿出来一对,居然都是“龙山”二字。朱元璋遂决定在龙山营建陵墓,而“龙山”就是今天的“钟山”,那座朱元璋经常看到有云气的山。

事实上,朱元璋所选取的“龙山”真的是一风水宝地。早在东汉末年,“龙山”就被诸葛亮、孙权等政治家视为“龙蟠”之地。朱元璋虽然接近于文盲,但对这种“外史”还是略知一二的。我们可以想见,这位明帝国的缔造者生前一定经从朝阳门出城,在钟山脚下寻觅自己的归属宝地。在无数次的踏寻后,他终于勘察到了这个不宜多得的风水宝地,而他的臣子们对他也投去了附和的意见。

钟山有东、中、西三峰,古代的风水学称其为“华盖三峰”。按照中国传统,以中峰的地位最高。而孝陵所处的独龙阜,恰好处于中峰南面的玩珠峰下。当诸葛亮与孙权将此地视为“龙蟠”之地后,梁代高僧宝志和梁武帝萧衍也看中了这块风水宝地。

就在他下令寝陵开始兴建时,有人报告他,宝志和尚在这里有个宝公院,阻挡了施工。他虽然当过和尚,但对自己曾经的同类一点都不客气,断然下令将宝公院往东挪。传说,在搬宝公院时,宝志和尚的塑像没有人能搬动,夜幕降临时,塑像就会有金龙缠绕,龙的面目狰狞,吓得施工士兵逃跑大半。朱元璋得知此事后,亲自来到塑像前,朝塑像许诺,若可东挪以后香火不断,全由自己供给。宝志和尚的塑像这才被挪到了东面。

这件事不久,施工的人再次报告他,遇到了孙权墓。他看着主体陵寝前面一个凸地的小土包,这里就是三国时吴国碧眼长髯的孙权的陵墓,说:孙权也是一条好汉,留着他为我守门吧。

无论是当时还是今天,钟山都是一块风水宝地。朱元璋选择金陵“龙脉”以为葬地,是完全符合风水要义的。他先在钟山的南面建造自己的帝陵,又在钟山的背面陪葬功臣,让自己的臣子在死后也护卫着自己,南北对应,尊卑昭然。

孝陵开建的第二年,皇后马氏去世,遂被葬入孝陵。马皇后卒谥“孝慈”,对于母仪天下的女人来说,没有比这个称号更为尊崇、确切的了。这座明代最大规模的陵寝也因此被称作孝陵。

在孝陵之西,有一座小山,人称“小虎山”,在以前,大家都不明白它的意思。而现在从风水地貌上分析,才知其正处于孝陵之右的“虎砂”位上,与孝陵之东的“龙砂”之象左右对列。而那位给他的陵寝看大门的孙权墓就是现在的“梅花山”,在渐渐地演变过程中,它逐渐成了孝陵风水中的“案山”,在文化象征上有着重要的意义;孝陵西南方向的前湖及逶迤南下的“钟山浦”也具有灵动的“朱雀”风水特征。这样孝陵陵宫及宝城就具备了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的风水“四象”,加之孝陵的三道“御河”都呈由左向右流淌的形式,这种水,在风水上称“冠带水”,不要说是在北方,就是南方多山水的地方也是十分难得的。

如果我们略懂风水,就知道朱元璋和他的建筑设计师们是在刻意利用大自然。朱元璋因势利导,将三条河纳入自己的寝陵范围,既可以保留泄洪通道,又让河流为陵墓增色。这是朱元璋尊重自然规律使然。所谓风水学,说得通俗点就是,凡是屋宅,左边有流水的,称为青龙;右边有长道的,称为白虎;前面有水塘的,称为朱雀;后面有丘陵的,称为玄武。这四种条件都具备的就是最好的建宅地点。拿到今天来也是一样,试想,你所住的地方前面是水塘,后面靠着山,左右有河流,又紧靠交通方便的道路,环境宜人,任何人生活在这里都很满足,古代的帝王当然更不例外。

孝陵的选址是明朝初年并不重要的一件事,但它的风水却是各个朝代的皇帝寝陵所不能比拟的。朱元璋的眼光和南京城的地理促成了孝陵的产生,而接下来,将会在这座陵墓上孕育出哪些传奇呢?

葬处之谜

为了修建孝陵,朱元璋动用了十万军士在钟山上劳作了三年,一千多个日日夜夜,圈围了好几平方公里的陵园。终于在洪武十六年(1383年)完成了主体工程。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元璋去世。于是,传说就来了。

据说,在朱元璋下葬那天,出现了“迷魂阵”。南京的十三个城门同时出棺材,棺材一模一样。在朱国桢的《皇明大政记》中,这个传说被他大书特书道:而发引,各门下葬。

如果这个传说是真的,那么,朱元璋后人的这一把戏还是从民间学来的。据说,南京城里有钱的大户人家,为了干扰视听,防止有人盗墓,有意隐藏先人埋葬地点。大户人家一般出殡时都会采用两个或者三个棺材一起出城的办法来防止盗墓贼。

这不仅要我们想到了曹操的疑冢,据说曹操死后为了不让别人找到自己的尸体,就设了七十二个疑冢。由此可见,中国的智慧结晶渗透了每一个角落,连死人的棺材都不放过。

这个传说还没有一丝消散的迹象,又一个传说接踵而至。传说,朱元璋不是葬在孝陵,而独葬朝天宫。就是今天南京王府大街向南千米右手旁边的朝天宫,具体地点是“世传三清殿下为明祖真葬处”。既然有人这样讲,那么,就会有人来附会。清人全祖望在《从朝天宫谒孝陵》写道:“钟阜衣冠是与非,朝天弓剑更传疑。难寻玉匣珠襦地,但见神功圣德碑。开国谅无惭汉祖,嗣孙底是学曹丕。当年可笑山陵使,乱命何人为弼违(自注云:世传高皇帝龙蜕在是宫,不在陵也)。”

他言之凿凿,拼命地认为明孝陵仅是朱元璋的衣冠冢,而真正阴间“睡觉”的地方在“宫”,也就是朝天宫。朝天宫在宋代时称为天庆观,元代叫它为元妙观、永寿宫,朱元璋定都南京后,改为朝天宫,当时,文武百官都在此朝贺。

按照这种传说,朱元璋并没有葬进孝陵,那么,先葬进去的他老婆马皇后肯定不高兴。于是,传说又粉墨登场。有一段时间,孝陵内每到晚上就传出一个妇人的哭声,有人说,这就是马皇后的哭声。她每天都哭,闹得守卫陵墓的士兵无法睡觉,所以就找了一大法师搞了一场法事才算了事。

马皇后为什么要哭?当然是因为朱元璋的缘故,他这个负心汉子把自己一个人留在孝陵里,独守孤坟,悲伤可想而见。“后来孝陵传夜哭,应缘马后悲孤独”,文人适时地给这个传说下了批语。但这个传说显然不符合逻辑,朱元璋并没有回到孝陵,她为什么就不哭了呢?一场法事真能解决生离死别这一古老的爱情难题吗?

我们现在无法猜测这些传说的根基在哪里,有人说,十三个城门出棺材,那是开国的太祖皇帝哀荣的排场,举国致哀,京城葬礼的隆重,所有交通关卡都如同出殡一样肃穆。而见识不多的老百姓按自己的水平去想像:皇家的后怕跟一般大户人家差不多,也是盗墓;那么所有城门关卡出棺材,就会造成扑朔迷离的效果,让真正的陵寝形成永久的秘密。

但是,清代文人甘熙却说,朱元璋花了几百万的银子,造了十几年,总不该只是为马皇后一个人造的吧。而且,朱允炆是很讲孝道的一个仁义皇帝,他怎么可能把朱元璋葬在陵外的地方呢。如果说,不把朱元璋葬在孝陵是为了防止被盗,那真是杞人忧天了。

在孝陵的陵园里,守护的军士多达五千余人,日夜逡巡在陵墓内外,神烈山的东边至今还有名叫“孝陵卫”的驻军的地方。有明一代,这里都是和皇宫一样的禁地。不用说盗墓,连近前的可能都没有,皇陵的一草一木都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但是,许多人仍旧不肯放过朱元璋,确切地说,是不想让他葬进孝陵。这一版本的传说,说朱元璋不是葬在孝陵、也非朝天宫,而是离开了南京城,选葬在北京的万岁山上。清人赵执信《万岁殿》一诗这样写道:“明祖手持一杯酒,布衣刘季真吾友(太祖祭历代帝王庙,惟汉高祖前加酒一杯,理由是只有刘邦和他一样,是从个平民老百姓当上皇帝的,即‘惟公与我起布衣而有天下’一说);煤山万寿耸峥嵘,犹是因依万岁名。”

甘熙立即跳出来驳斥这种荒谬的见识:“万岁山在燕京,其时方以会葬不从,兴师靖难,焉有奉移梓宫不远数千里而往之事?”

康熙的顶礼膜拜

朱元璋死后葬入孝陵时,殉葬宫人十余名,妃子四十余人。他把已经绝迹多年的殉葬制度再次搬出来,可谓恶毒之极。明永乐三年(公元1405年),明成祖为朱元璋立大明孝陵神功圣碑,孝陵建筑才算全部完成。在明朝的两百多年里,孝陵在朱氏子孙的保护下一直安然无恙。清朝入关统一天下后,孝陵本以为自己的厄运来了,但是它的命运太好,因为它碰上了一心想要收揽汉人心的大清。

许多有节气的汉人并没有因为明朝的灭亡而心灰意冷,他们反抗大清的斗争此起彼伏。而当他们知道大势已去,无力回天时,就寻找前朝的一切来慰籍自己的心。孝陵就是这样的一个存在物。

同类推荐
  • 我的女王不服来战

    我的女王不服来战

    吃最软的饭,喝最烈的酒,战最强的对手,守护最锦绣的天下~战,为不战!------------------------------PS:本书为小白式无厘头风格,娱乐为主~
  • 桃花落无情

    桃花落无情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桃花树下有情人,有情人前无情剑,无情剑下人有情!大明正德年间,一场摧毁皇权的阴谋密谋而生...
  • 夺魁之逆三国

    夺魁之逆三国

    纵观中国历史的长河之中,诞生了很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也有很多令人怆然泪下的悲情故事。而三国无疑是最让人神往的一部。书中采用古典小说中古白话的写作风格,使人看起来有一种在读明清通俗小说的错觉。但此书毕竟在网上连载,细节构思与人物刻画等方面,肯定有很多不尽人意之处,还请大家包涵。说到创作这本书的初衷,也算是完成笔者一个愿望。因为笔者打小就有一个三国梦,所以还请喜欢三国类小说的诸位朋友批评指正!
  • 绝世暴发户

    绝世暴发户

    走上人生巅峰,正准备享受生活的于致远忽然穿越成一个落魄少爷,在躲避仇家追杀的途中,一不小心就变成了一个朝代的暴发户。
  • 抗清根据地

    抗清根据地

    崇祯九年,皇太极登基称帝,建立清朝,于同年十二月二日南下征伐朝鲜。次年正月,清朝灭朝鲜于南汉山城,迫其投降。回师途中,顺道攻克皮岛,斩杀明朝军民五万人,东江镇泯灭。朝鲜,东江镇,这两颗明朝用来拖住清朝的钉子被扫除,是明朝关外局势彻底恶化的关键所在,也是明朝灭亡的导火索。崇祯八年,陈玉麟意外穿越至辽东。抗清前线,因为有我所以不同。
热门推荐
  • 每个人的故乡都是宇宙中心

    每个人的故乡都是宇宙中心

    作者许石林多年来写作积累了一批以故乡为题材的散文作品,受到广泛好评和喜爱,因此以“望故乡”为主题策划出版此书。以描写作者熟悉的生长环境——陕西关中风土人情为内容,涉及山川地理、物产工艺、风俗礼仪、人物言语等内容,全书分为“风土”“礼俗”“人情”三个部分,“经史作骨、艺文为气”,凡所描述,皆有根据,对司空见惯之事物人情、风俗礼仪等等,探幽发微,使人读后有所启发和收获。
  • 静候归期

    静候归期

    茫茫人海,匆匆不过数年,每一次别离都是每一次新的开始,时间虽然带走了很多曾经我视若珍宝的却给我留下了不可言说的记忆,不论茫茫人海中的你我是否有过相同的故事但我相信每一个人的青春都该被记住,被珍视,时间在流逝而我们静候佳音。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总裁的落难妻

    总裁的落难妻

    袁琳琳的大一新生,为了减轻父母的负担。她时不时会去兼职,赚些生活费。但在兼职被强了后,她的生活就如炼狱般:同学指着她的鼻子骂贱人、烂货;想回家却被父母扫地出门;她想过一死百了……在她好不容易有了活下去的欲望却发现肚子……
  • 极品渣男重生

    极品渣男重生

    穿越失控回到40年前,此时男主不过年方18,正是在这一天,渣男气死亲生父亲,抛弃亲生母亲,为了荣华富贵,把良心彻底抛弃。往后余生里,此渣男,与亲情上丧尽天良,于友情上忘恩负义,于爱情上抛妻弃子。坏事做尽,偏偏一生幸运,怎奈58岁好运用完,死于非命,才想起自己一生,愧对之人实在太多,重生之后,此男立志,此生绝不再做渣男,无奈上辈子好运用完,此生……
  • 来不及说我爱你

    来不及说我爱你

    在看够了绚烂华丽的各种情节小说之后,你是否会让自己静下心来聆听一下自己对爱情的领悟呢?你是否也想找到一片跟自己思想一致的净土一起诉说爱的誓言?当一个故事,没有结局;一句“我爱你”,尘封在嘴里;一种相思,流干了泪也难诉说的时候,你会不会在失意的时候想起心中的那个他/她,也许那就是你的爱,但是到底什么是爱?本书从心灵最深处去感动你最脆弱的感情线,让你深刻体会爱的真谛!我一直相信,也请你相信:世间是有真爱的!!
  • 世界尽头有一堵墙

    世界尽头有一堵墙

    在安拉莫果尔多沙漠的零点山上,一场试验令世人震惊,不过让真正让人类世界发生巨大改变的不是这难以言喻的巨大力量,而是隐藏在那朵蘑菇云下的神秘!七十五年后,普通记者林风清因一段莫名失踪的记忆,无意中踏入了那个幕后世界……
  • 不良少女与小白脸高富帅

    不良少女与小白脸高富帅

    我的女神被高富帅抢走了,我为打倒高富帅,必须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于是我每天都跟在高富帅身边,观察他,学习他的优点,发掘他的弱点,博取他的信任….最后——我们在一起了伪lse不良少女vs小白脸高富帅甜宠小短文
  • 跨星际交易

    跨星际交易

    做为一名微商,张叶压力超大,别人只是买卖东西收收钱,但是自己做的可是跨星球的交易啊!“来自“学霸星”的朋友,我做为一名有信誉的微商,我可以向您保证,我所卖给你的《儿歌三百首》,绝对是全彩正版的!”
  • 万代剑皇

    万代剑皇

    转世成为十大皇子的叶青云,却无法修炼,“叮!恭喜宿主被神剑系统绑定”,战群雄,与天斗,与地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