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005500000006

第6章 山水人文篇(5)

由于弟子太多,不可能一一面授,他创设了“助教”制度,由弟子将其学问“依次相传”;同时,又在仙游寺北30里处设大台授课讲学。奇怪的是,马融讲学时,用绛色纱帐遮掩,不让弟子见面,又在后台奏乐,让一群女弟子列队跳舞。据说,这种做法有双重目的:既可检验自己的讲授能否吸引住生徒,又可考验弟子们有无自制能力,抗御干扰,专心致志,心凝学问。后来,马融讲学的地方,即以“绛帐”取名。由此,后世衍生出许多典故和成语:人们用“绛帐待坐”比喻学生受业;用“绛帐授徒”、“绛纱坐帐”比喻老师设立讲座教育弟子;用“绛帐”、“绛纬”、“马融帐”、“马帐”等指代教师传教授业的地方。唐代卢纶在《上巳日陪齐相公花楼宴》一诗中写道:“礼卑瞻绛帐,思浃厕华缨”;唐代皮日休在《吴中言怀寄南海二同年》一诗中写道:“三年漫被鲈鱼累,不得横经侍绛纱”;清袁枚《别座主留松裔少宰》一诗中写道:“绛帐分手最堪悲,况复吾师头白时”等等,皆源于此典。

郑玄在自己颇负盛名之后才来到仙游寺投马融为师,在这里苦学三年,学问大有精进。三年间,多次欲与马融长叙,终因老师太忙而未能遂愿!三年之后,郑玄东归。有人对马融说,高足离去,终为憾事。马融仅淡言一句:“吾道东也。”意思是说,我的学说传播到东边很远的地方去了!明代诗人黄蕴锦在《马融石室》一诗中写道:“绛帐列生徒,卢郑称高足。岂知从挚恂,读书在深岩!”

马融后来受诏入朝为官。汉安帝永初四年(110年),被拜为校书郎中,在当时的国家图书馆东观点校朝廷藏书。阳嘉二年(133年)被拜为议郎,后迁为武都太守,桓帝时为南郡太守。出于生计,马融也曾做过两件违心事:一件是为大将军梁翼草拟向皇帝诬奏太尉李固书,另一件是作梁大将军《西第颂》,歌颂梁翼新落成的宅院。其后,他也“以此颇为正直所羞”。对此,宋代大诗人苏轼在《马融石室》一诗中批评道:“未应将军聘,初从季直游。绛纱生不识,苍石尚能留。岂害依梁翼,何须困李侯。吾诗慎勿刻,猿鹤为君羞!”

综观马融一生,应该是瑕不掩瑜。马融的性格,仍属正直任性、不随俗流的那一类。因而,仕途多舛。他于元初二年(115年)针对朝廷的俗儒世士提出的“文德可兴,武功宜废”的主张,作《广成颂》上书皇帝,主张“文武之道,圣贤不坠”。时安帝年幼,邓太后对其以讽谏的口气纵论治国之策大为不悦,致使在东观“被滞十年不调”,后因其侄亡,借故归家,又被以擅离职守罪幽禁六年。他任南郡太守期间,因得罪了大将军梁翼,被诬贪污而遭罢官,并受到剃发、铁圈束颈、流放朔方的刑罚,曾一度绝望,自杀未遂。

马融一生著作颇丰,使之成为名诵千古的经学家、文学家。留世作品有《周易注》十卷、《尚书注》十一卷、《毛诗注》十卷、《周官注》十二卷、《孝经注》二卷。古文经学经过他的评注,达到了成熟地步。又著有《礼仪注》、《礼记注》、《春秋三传异同说》、《论语注》、《列女传注》、《老子注》、《淮南子注》、《离骚注》若干卷。还有大量辞赋,集九卷。我们今天读到的《广成颂》、《长笛赋》、《琴赋》、《围棋赋》、《樗蒲赋》等,即是他的文学作品。其说政论治、状物言情,均是落笔不凡,文采四溢,一字一珠。

如今,虽然马融石室因建设黑河水库而易地搬迁了,然而,它留下的诸多故事,却像盈盈库水一样,润喉滋心,源远流长……

马融石室,是历史的驿站,是仙游寺的昨天,是百感交集的咏叹!

景教名刹大秦寺

景教,是我国唐代时传人的基督教的一支,是古代罗马基督教早期派别之一,属聂斯脱利派。唐时,将罗马称大秦国,是故,称之为大秦景教。

大秦寺在周至县城东南15公里之终南山北麓。古代有四大“景寺”之谓,分别在陕西长安、河南洛阳、陕西周至和宁夏灵武。现在,仅余周至大秦寺一处所在了!

本来,只有佛教场所才称“寺”称“刹”,偏偏这里的景教起了个佛寺的名号。一听名称,不由让人猜度:其中一定充满了沧桑变化的历史故事,饱含着苍黄反复的神秘传奇……

史载,唐贞观九年(635年),大秦景教的传教士来到中国。唐太宗命宰相房玄龄总仗西郊,宾迎入内,并请阿罗本教士在皇帝的藏书楼翻译《圣经》。帝常垂询问道。贞观十二年(638年),太宗下诏准其建寺传教,时称“波斯教”、“波斯寺”。

唐代的几位皇帝,都曾与大秦寺有过密不可分的联系。

高宗即位后,愈加礼遇景教,御封阿罗本为“镇国大法主”。玄宗命众亲王到景教寺设立神坛,并令各景教寺院悬挂高祖、太宗、高宗、中宗、睿宗五位皇帝的画像。德宗建中二年(781年),大秦寺议立《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该碑记述了景教传人中国的历史,歌颂了唐朝几位皇帝对景教的礼遇和崇信。此碑后因战乱埋入土砾之中,于明代天启三年(1623年)重新出土。此碑一出,世人瞩目,轰动一时。现在,它与埃及尼罗河西岸发现的罗骞塔“双语碑”、西亚死海东岸发现的“希伯来文碑”、南美阿兹特克发现的“授时碑”一道,被誉为世界四大名碑。

《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出土后,第一位见到此碑的外国人是法国神甫金尼阁,他于明天启五年(1625年)十月首次将碑文节译成拉丁文。三年之后,葡萄牙神甫鲁德昭,将碑文全文译成葡萄牙文,并寄往欧洲。随后,碑石上的外文部分被驻印度的一位传教士弗尔南得辨认并确定为叙利亚文。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英国外交部向清廷提出将该碑运至英国博物馆“保护”,被拒。民国22年(1933年),当时的中国科学院院长向达先生来陕考察大秦寺,并驻足数日,收获颇丰,随后即有《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之专著问世,影响远至海外。

不仅是名碑让大秦寺光彩荣耀,大秦寺塔也于2001年10月26日被列入世界纪念性建筑遗产保护名录。与它一同“入录”的四个中国著名建筑遗产之中,还有著名的“中国长城”。

早在宋朝之初,大文豪苏轼就慕名游访大秦寺,并写下了千古名篇《大秦寺》:晃荡平川尽,陂陀翠麓横。忽逢孤塔迥,独向乱山明。信步幽寻远,临风却立惊。原田浩如海,滚滚尽东倾。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辙也有感而发,挥毫写就《大秦寺》诗:大秦遥可说,高处见秦川……北望长安市,高城远似烟。

大秦寺塔建于唐建中二年(781年)。塔为七层,八棱,楼阁式,空心砖塔,葫芦宝顶。塔身通高40.9米,直径为10.86米,二层以上有木楼梯可通塔顶,其建筑风格在全国遗存的古塔中亦属罕见。

大秦寺俗称“塔尔峪”,盖因其位在峪口之缘。该峪亦因此取名塔峪。“塔”、“峪”互衬,相得益彰。峪深约10公里,峪口有水库。库下有一瀑,虽然高仅6米,因在古寺旁侧,水声伴着钟声,农人杂以游人,显得分外悠雅,别具一种韵味。瀑下有溪,曲曲绕绕,清清幽幽,穿村过户,驰入黑河。水为百泉汇流,清澄甘甜。寺里自高处用暗管引入,长年丰沛不竭,除寺僧饮用之外,兼溉数亩园圃,仍有盈余,再以引渠注进村人鱼塘。这样,寺旁的千年御井,也逐渐淡去了用场,慢慢失掉了宠幸,几乎被人遗忘。寺周围的山坡上,青竹翠笼,约有千亩之数。奇怪的是,这里的竹子全是实心的。自古以来,远近百里的艺人,常常不辞辛苦,涉水爬山,亲来大秦寺竹林,为自己精心选取得心应手的鼓棰。百姓们则用它来做筷子,据说用意有三:一则取其经济实用,二则取其谐音“快快生子”,三则取其“心实”之意,防止吃空家业,好让粮财永聚,家业永昌。凡身临大秦寺的游人,莫不顺捎几双竹筷,作为兹行纪念。久而久之,几成习俗。近年来,人们的生态意识增强,生活水准提高,此习自敛。

远远望去,大秦寺似一颗高山明珠,被四围名山胜景簇拥。寺东,是道教祖庭楼观台;寺南,是道教尊神无极老母庙大殿;寺北,是赵高为秦二世指鹿为马的地方——鹿马寨;寺西,是唐代两位公主出家修行的静境——延生观,再西,是安葬圣哲老子的仙山——西楼观。史志记述大秦景教“法流十通,寺满百城”,昔日的辉煌,始窥一斑。可以想见,当年的大秦寺,一定是茂林修竹,车马盈门。可以推知,昔时的游人,一定是中外兼有,诸教互容。事实上,到了明代,大秦寺即为佛教僧人住持,而且由朝廷钦赐度牒!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丹麦人呼伦·荷尔姆访知《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遂以3000两白银贿赂寺僧,“买”得该碑。运至长安西郊,被我有识之士发觉,联合各界,群起护碑。该丹麦人虽以“3000两白银购得”为由辩释,但经究底虚,只好另行依样复制一碑,运抵梵蒂冈。原碑就近运人长安崇仁寺,现存西安碑林。多玄啊,如此一通名碑,险被一僧“监守自盗”,成为千古罪人!难怪,世人曾于此前就对大秦寺的败落发出过咏叹:“草木埋深谷,牛羊散晚田。山平堪种麦,僧鲁不求禅!”历史的变迁,从声震天下到大厦将倾,竟然也在匆忽之间!不由人感慨系之,扼腕长叹!

1999年元月15日,《三秦都市报》曾以“保护文化遗产,抢救千年瑰宝”为题,报道了国家拨出百万元专款对大秦寺塔抢救加固一事。文中称,大秦寺是“世界惟一幸存的一座代表景教文化的中外名塔”。

大秦寺作为世界文化遗产享誉天下,招引来了不少海内外朋友慕名寻访。伊拉克东方教会斯里瓦主教是基督教聂斯脱利派的传人,他瞻仰古塔后异常激动,手抚塔基,热泪盈眶,感慨不已。陕西省人大代表、省基督教协会主席王怀仁先生说,大秦寺是中国基督教的根,是中国基督教的发祥地!中国红楼梦学会会长冯其庸先生,北京大学副校长郝平先生,北大考古研究院博士生导师赵朝洪先生,西北大学校长张岂之先生等著名学者,都曾先后专程造访大秦寺,并对之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和极大的关注。联合国世界名山调查官员查林(荷兰人),亦曾专程来访,录取了详实资料。世界宗教与环境保护联盟秘书长彭马田(英国人)更是多次来访,并将访游所得著成专文。英国的《独立报》曾用两个整版的篇幅,对大秦寺作了图文并茂的专题报道。

现在的大秦寺,有了专设的文管所,有了汽车直达的柏油路,有了展示大秦景教文化的文物陈列馆,再加上维修加固之后的巍巍宝塔,沿坡新植的葱葱竹林,引流入寺的哗哗清泉,络绎不绝的八方游人,真正让荒山披上了绿装,让古寺焕发了青春,让历史在这里重现!

一位年近八旬的老教授,酣游大秦寺之后吟诗抒怀:垂老逸情尚未穷,寻幽访胜畅游踪。大秦寺古传罗马,景教塔高壮宇中。欧亚外交频来往,中西文化早沟通。唐朝开放势强盛,尽显雍容大国风。

时逢盛世,长乐未央。诚如老教授所言,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大秦寺独特的文化优长,一定会以其独特的魅力,流光溢彩,谱写新章,一定会又一次让“欧亚外交频往来,中西文化早沟通”!

丹阳观断想

“先有丹阳观,后有周至县!”这便是我儿时对丹阳观的印象,是大人们教的。那时,一脑子疑问和猜测,一脑子神秘,迫不急待地步行数十里路寻访了一回。

丹阳观位于周至县城西南约35公里处。碑文记载,商、周时期这里就有神祠庙宇,古称洞清庵,后改名栖云庵。元大德年间,全真教马丹阳于此羽化,遂扩建庙宇,议立碑石,更名为丹阳观。元至正十一年(1351年)重建,其后历朝历代均有修葺。

看来,先有庙宇是实,先有丹阳观存讹。究竟,周至是西汉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设立的古县!

丹阳观现存玉皇楼一座,坐西向东,二层,砖木结构,面阔三间,中为拱卷门洞,可行车。迎面有砖雕门联,额雕“丹阳观”三字。楼上硬山顶,檐下存彩绘。二台以上,建有三清殿。周围,分列太白庙、青龙庙、龙王庙、东崖栖云庵等。志载,极盛时,曾有近百道人。

现存的数通碑石,见证了丹阳观的千年沧桑。《大元重建丹阳观记》,立于元至正十一年(1351年),翰林院编修刘祯撰并书,文清气豪,书法苍劲,共约700余字。《栖云庵记》碑,立于元泰定四年(1327年),为乐安道人撰,记叙了栖云庵创建及沿革诸事。道士《孙志明墓志碑》,记述了孙志明生平及丹阳观建塔之事。还有一通记载金代尚书颁发给丹阳观的《文书碑》,准其重建旧观。可惜,原碑在“文革”中被毁,幸有一村老存有拓片。其碑,刘玺侯在《六朝石墨集》中尚有记载。清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所立《大清重建丹阳观记碑》,详叙了该观地亩财产及重修过程,并绘有丹阳观图。其时,计有殿宇5座,廊轩12间,楼亭4座等。

《续仙境志》对丹阳观如是记述:“丹阳观,在哑柏南十五里,俗称闹庄庵。其地南近仙姑坟,北抵佛探头,西邻朝阳洞,东接翠微峰。周有把定之桥锁于观前,中军之岑屏于观后,清溪前横,绿林周匝。诗曰:考盘在阿,考盘在涧,倘所谓谷栖石隐之地,是耶非耶!元王重阳弟子马丹阳创为道祖,寔建斯观,碑碣详石墨集……”

《中华道教大辞典》对马丹阳如此诠释:“马钰(公元1123年—公元1183年),金朝山东宁海人。原名从义,字宜甫,学道后更名钰,改字玄宝。道号丹阳子。道门称为丹阳真人。少习儒学,擅长中医、针灸。金大定七年(1167年)与妻孙不二师事王重阳,入全真教。人道后,潜心修炼,每日仅食一钵面。誓死赤脚,做蓬瀛赤脚仙人。所开创全真教遇仙派,以清静修炼为主旨。元世祖至元六年(1269年)赠号‘丹阳抱一无为真人’,为全真教北七真之一。著有《洞玄金玉集》、《丹阳神光璨》等书。”如今,丹阳观的三清殿上,仍供有马丹阳的数集著作。游客一进大殿,睹物思贤,顿生景仰,不禁推想:如果没有马丹阳的潜心修炼,哪有巨著存世?如果没有马丹阳的名满道坛,哪有丹阳观的宏殿古碑?如果没有“先有丹阳观,后有周至县”的民谣流传,丹阳观哪有如此神奇的诱人魅力……

几年前,我又一次偕友重游丹阳观。

斯时,住持为一年轻坤道。一见面,她就为我们热情地沏茶让座,介绍庙史典故。她说,出山门向东,过飞仙桥,可至栖云庵,该庵系道教全真派发祥地之一。又说,八仙之一的何仙姑,曾在这里修炼成仙,至今,仙姑墓犹存庵旁。自那以后,这里的庙殿,皆由坤道住持!

她很健谈,不但修道专心,而且多览善思。

说话间,北侧的道房门内走出一六旬老妪。坤道介绍说,这是其母。因她年轻出家,老母既执拗不过,又放心不下,无奈,只好陪女修行。多年了,就这样守着烛光香炉,共说古观丹阳,伴着晨钟暮鼓,互诉母女情长……

同行一友顿生怜悯之心,劝她弃道还俗,成家生子,侍母天年。她坚不从劝。另一友赞其心诚志毅,信仰执着,意志坚韧。她却说,一介草民弱女,谈不上信仰意志,我其所以矢志出家修行,都是命运注定!

一时间,各执一理,难服彼此。我们揖别主人,复归古碑之前,谈论住持言及“命运”话题。

人,紧握双拳来到这个世上,又平摊双手告别这个世界。这中间的时间,就是人生。人这一生,几乎都曾祈求吉运光顾,困厄远离。这,就是命运。“平摊双手”之时,又常以“命好命歹”做结。不少人,为此渴盼,为此困惑,为此哀乐悲喜。

古今中外的哲人,都曾对命运有过智出常人的独到见解,经过深思熟虑,用其生花之笔,挥就不朽巨著。这些,已成今人行为的指南,精神的财富,甚至是人生的寄托。

同类推荐
  • 孟子的智慧

    孟子的智慧

    《孟子》是我国古代着名的儒家经典。《孟子》原文七篇并无上下之分,亦无章次之别。孟子继承、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怀着治国平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的自觉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弘扬仁义,宣传德治,同情民苦,抨击暴政,志在匡世救民,兼济天下,表现出新兴地主阶级思想家朝气蓬勃、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孟子》一书的总体特色是感情充沛,气势奔放。他激荡着忧国忧民的思想情感,又言辞犀利,呈现出凌铄一切之势。
  • 了凡四训(详解版)

    了凡四训(详解版)

    《了凡四训》的作者袁了凡于明朝嘉靖十二年(1533年)出生在嘉善县魏塘镇,年轻时聪颖敏悟,卓有异才,为万历初嘉兴府三名家之一。万历十四年(1586年)中进士,万历十六年(1588年)授宝坻知县,颇有政绩,被誉为“宝坻自金代建县800多年来最受人称道的好县令”。万历二十年(1592年),倭寇进犯朝鲜,升任兵部职方司主事,不久调任援朝军营赞划,谋划平壤大捷,一举扭转战局。后罢归乡里,著书立说,担任《嘉善县志》主笔,1606年夏去世,享年74岁。天启元年(1621年)追叙袁了凡东征之功,赠尚宝司少卿。清乾隆二年(1737年)入祀魏塘书院“六贤祠”。
  • 每天读点《道德经》

    每天读点《道德经》

    《道德经》(又名《老子》)一书分为81章,由“道经”和“德经”两部分组成。尽管全书只有五千余字,但从古至今,研究《(道德经》的文字已经有几千万字之多,注解《道德经》的名家也有数十家。可以说,《道德经》是世界文化史上最具原创性和启发性的著作之一。本书从《道德经》中挑选出近百个影响深远、富有哲理的句子,分为人生之道、处世之道、修身之道、成功之道、社交之道、管理之道、谋略之道、思辨之道等章节,其中既有原文、译文,还有后人评注、人生感悟,能让大家更清楚地了解老子有关治国、为人处世和个人修身方面一系列的观点。若能把它用于实践,希冀能成就自己的事业,实现完满的人生。
  • 忏悔录

    忏悔录

    奥古斯丁的《忏悔录》是迄今为止对罪恶、神的显现以及拯救探索最为深入的著作之一,它激扬地宣告:信仰具有改变人生的力量。本书对我们思想的影响至今未衰。
  • 人生的智慧

    人生的智慧

    《人生的智慧》使得一直寂寂无名的叔本华一鸣惊人。在这本书中,作者从世俗的角度,对人生应该遵循的原则进行了探讨。用冷静睿智、诙谐优雅的笔触告诉我们“人是什么”、“人有什么”、“你在他人眼中是什么”。就如同尼采看完此书后,就曾经这样表达他的感受:“我很懂得他所说的,就好像他的书是专门为我写的一样。”不沉溺在世俗的事务中,不沉浸在感官的享受中,不把希望寄托在他人身上,对情和爱没有过分的渴求,如此,你便可以得到自由。
热门推荐
  • 兑换之终极神通

    兑换之终极神通

    安定,不代表一定就真的安定!记忆丧失的安定,想要过一个普通人的日子。可惜爱上梦竹,注定了这个愿望不能实现!无数追求者的步步紧逼,安定摇身一变,神通系统,无尽神通之下,天才黯然失色,妖孽退避三舍。身世之谜渐渐清晰,当家族的重任落在安定身上的时候,曾经遗失的辉煌,安定发誓,一定要找回。属于他们家族的荣誉,哪怕是一丝,也绝对不能被任何人侮辱!谁若敢辱,拿血来洗!
  • 丫鬟青曼

    丫鬟青曼

    青曼是个超级大宅女,米虫当得好好的却不幸穿越,成了高门里的小丫鬟。宅斗低手,无过人之姿,为人懒散,如何在这深深大宅中生存下去?重装上阵,劈荆斩棘,步步为营,只为寻得一块栖息之地,不是替代她,就是被踹下去。
  • 如梦江湖

    如梦江湖

    如画的江山,如梦的江湖,充满了人间的险恶与真实。她是魔教的圣女,他是正道的剑客,禁忌之恋,终究无果,而在这时,又有一个人站出,默默守护,而她,可否走出昔日的阴影,接受另一段爱恋。。。。。。
  • 神级大商人

    神级大商人

    ”你的东西我买了!啥?1000万!?切,以为我神级大商人没钱吗?!”且看被一残魂附身的许凡如何成为世界大商人!!
  • 第六感事件

    第六感事件

    一本简单的灵异小说,我只是个说书人,故事……要开始了……
  • 中国20世纪文学思潮论

    中国20世纪文学思潮论

    从问题意识出发,对能代表20世纪后中国文学思潮发展的一些重要问题进行了深入透彻的研究,不仅揭示出问题之间的内在逻辑,显示出20世纪文学思潮的整体感,而且对纷繁复杂的文学思潮作出了较为客观公允的价值判断。《中国20世纪文学思潮论》观点新颖,立论客观公允,具有新锐的学术勇气和严谨扎实的学风,是国内20世纪文学思潮研究中较有分量的理论专著。
  • 农家俏媳:带着空间种个田

    农家俏媳:带着空间种个田

    穿越成为农家女,家里太穷要把她嫁出去省口粮。结果她嫁了个家里更穷的!家徒四壁,家里还有两个病号。还好婆家人都很团结。谁要敢骂我,婆婆帮我骂!谁要欺负我,跟着小姑子一起欺负回来!谁要敢打我?茶茶冲着家里扯一嗓子:“相公这人要打我!”一个八尺壮汉从屋子里冲出来将茶茶护在身后:“谁敢打我媳妇我打谁!”升级空间茶园卖奶茶,茶茶的小目标是让咱们这奶茶分店开遍全国!!--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夏王雪恋

    夏王雪恋

    王:你的心被积雪层层覆盖,让我,成为你的温暖。夏:你是万众瞩目的北极星,而我,只是茫茫黑夜里,无数繁星中的一颗。
  • 樱你而我

    樱你而我

    男女主的高中生活直到大学和工作到分歧和婚后
  • 那时的约定会不会失约

    那时的约定会不会失约

    群号679700484总之就是一个男的一个女的亲亲我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