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98000000041

第41章 活跃在外交舞台上(8)

1943年7月4日,宋美龄返回重庆,当时正在中国为战时情报局工作的格雷厄姆·佩克注意到,尽管在美国国内的美国人民在有关中国的情况方面受到欺骗,但美国兵却没有。在飞越危险的驼峰之前,为了减轻飞机重量,宋美龄的行李在阿萨姆机场卸了下来,另装一架美国军用运输机。这一装卸是在机场相当偏远的一角进行的,搬运行李的美国兵不慎摔了一个柳条箱,箱子开裂了,里面的东西都滚了出来。里面满是化妆品、内衣和各种珍奇的玩艺儿。蒋夫人是打算用这些东西伴她度过战争岁月吧!这些美国兵勃然大怒,因为当时驼峰运输处于困难时期,许多美国飞行员为了向中国运送物资而牺牲生命。这些士兵把其余的箱子也都摔在地上打破,皮大衣、魔钟等在尘土中滚得一地,用脚踢踹够了,这才把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丢进待命起飞的飞机。

当然,宋美龄这些奢侈的行为暴露了其固有本性,但并不能因此而否认其访美的功绩。她在美国所进行的抗日宣传,争取美国对中国抗日援助的宣传,是符合中国人民的利益。而且宋美龄在美国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不卑不亢态度,也显示了中华民族的气节。尽管她从小接受美国教育,但并没有“唯美是从”,即便是在罗斯福、丘吉尔面前,她也是落落大方,谈吐得体。

四、开罗会议展风采

开罗会议是使中国的国际地位和中美关系到达抛物线上的顶峰,也是下降的开始。在开罗会议上,宋美龄一展夫人外交的风采,作为蒋介石的翻译、秘书和顾问,她始终陪在蒋介石的左右,为其出谋划策。在会见罗斯福、丘吉尔时,宋美龄不卑不亢,大方得体,显示了其外交才干与风范。开罗会议也是宋美龄政治生涯的顶点。

1.蒋介石成为世界四巨头

1943年7月至8月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形势发展得很快。苏联红军在打击德国法西斯的战争中掌握了主动权并转入了战略总进攻,英美联军也先后取得了北非战役的胜利,击垮了意大利法西斯。德国占领下的法、比、荷、波、捷、挪威、丹麦、希腊、阿尔巴尼亚等国的民族解放运动有了蓬勃的发展。同年8月,美军在瓜达卡纳耳岛消灭了日本的全部守军。日军丧失了作战主动权,美军转入战略总反攻。

在这样的形势下,同盟国在开罗召开三国(中、美、英)首脑会议,讨论与中国和亚洲有关的重大军事、政治问题,包括联合对日作战计划和战后处置日本问题。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同盟国召开的十几次最高级会议中惟一有中国参加的一次。能够参加中美英三国最高首脑会议,这不仅标志着蒋介石,也标志着中国在世界地位的上升。

弱国无外交,近代中国积贫积弱,在世界上毫无地位可言,毫无外交可谈。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千百万将士的浴血奋战,终于使中国在国际事务上拥有了发言权,使英美等大国不得不重视中国的地位和影响。开罗会议是中国孤军抗战,打出亚洲,走向世界加入同盟国,挤进世界四强的第一个高峰会。

会议原本计划由美英苏中四国首脑参加,鉴于斯大林拒绝参加有蒋介石参加的国际会议,罗斯福和丘吉尔决定把一个会分两次来举行:中国人参加,苏联人不参加的开罗会议,和苏联人参加,中国人不参加的德黑兰会议。

1943年10月28日、11月1日和11月9日,罗斯福先后三次致电蒋介石,建议在埃及的开罗召开中、美、英三国首脑会议,此外,11月12日,赫尔利以罗斯福特使身份来到重庆,与中方就开罗会议预先交换意见。赫尔利解释了罗斯福的用意,并强调:关于亚洲问题,叶英两国如有分歧,罗斯福可以第三者的身份从中调解,蒋介石本着“无所求、无所予”的态度参加开罗会议。会前他就中国方面对于将在开罗会议中提出的问题整理了一个意见:第一,在战略方面的主要提案为:反攻缅甸海陆军同时出动之总计划,成立中、美、英三国联合参谋会议。第二,在政治方面的提案为:东北与台湾、澎湖应归还我国,保证朝鲜战后独立,保证泰国独立及中南半岛各国与华侨之地位。第三,筹建战后有力的国际和平机构。第四,对日本投降后处置的方案。第五,中、美经济合作的提议。第六,对美租借物资的提案。

11月18日,蒋介石在宋美龄的陪同下,与国防最高委员会秘书长王宠惠、军事委员会办公厅主任商震、侍从室一室主任林蔚、航空委员会主任周至柔、中宣部副部长董显光、侍卫长俞济时等16人,自重庆乘飞机启程,飞往开罗,途经阿格拉、卡拉奇各留宿一夜后,于21日抵达开罗郊外的培因机场。

蒋介石深知此行的意义非同凡响,自己在国内事务上比妻子高明,但在国际事务上却是夫人技高一筹。他自知在开罗会议上少不了同丘吉尔有一番较量,便在开会前向妻子咨询道:“夫人,你了解丘吉尔吗?”

“Darling,丘吉尔可不好对付,”很显然,宋美龄对丘吉尔所知甚深,“他既傲慢又谦逊,既彬彬有礼又粗暴鲁莽,他足智多谋,独出心裁,长于即兴发挥,是把握细微末节的天才。他的演讲富于鼓动性、煽动性,他是个贵族,帝囤主义者和保皇分子,但同时他又信赖民众。他经常穿黑色短上衣和灰条纹裤,他身体肥胖结实,他有许多礼帽、蝴蝶结,嘴里叼着的雪茄、他的手杖和V形手势,都成了他的个性特色。”

以此话题开头,宋美龄将她对罗斯福和丘吉尔的认识,以及对当前国际形势的看法,一一向蒋介石阐述,使蒋介石在会议召开前,对形势有一个细致的估量。

为了绝对保证会议的安全,在开罗的吉萨金字塔附近的卡塞林森林区一带已经布置了一旅的兵力,把这里变成了与外间隔离的禁区,森林中星罗棋布的各国达官显贵们的花园别墅都安排了用场。罗斯福住在美国大使柯克的宽敞的别墅里,丘吉尔住在英国中东大臣凯西舒适的房子里,二者相距3英里,而蒋介石夫妇则住在第一号别墅,距离丘吉尔的住处仅半英里。

举行会议的梅纳大饭店就在吉萨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的对面。这一带布置了500门高炮对空警戒,所有的道路上都布置了最严密的警戒线。为了做到万无一失,英国在几百公里外的亚历山大港安排了8个空军中队,随时准备截击从希腊或罗德岛方向可能袭来的德国飞机。

1943年11月21日晨,当蒋介石和宋美龄的专机在培因机场徐徐降落时,开罗城内教堂的钟声正好敲打7下。蒋介石夫妇一下飞机就立即被几十名美英记者围住了,记者们的照相机镜头对准了蒋介石,可他不苟言笑,身着黑色绸缎旗袍的满身珠光宝气的宋美龄,更引起记者们的好奇与注意。

在机场迎接的只有提前到达的陈纳德及美国第九舰空队军官若干人,蒋介石和宋美龄很感诧异。这时英方联络官解释说:“委座抵开罗时间较预定期早一日,当时美国空军人员严守秘密,故英方军政长官未能前来机场迎接,深以为歉。”

蒋介石夫妇乘美军准备的汽车,由陈纳德前导,经过开罗市区,先赴海纳饭店会议场,即由英军负责人员迎接,领至住处。

上午10时,英国中东大务大臣凯两来访,说明未曾预知到达时日,表示歉意。当他得知宋美龄正患眼病时,表示愿意请当地名医诊视,宋美龄一再致谢。

当天,丘吉尔到达开罗。随行有英军参谋总长布鲁克上将、海军参谋长肯宁汉元帅、空军参谋长波多尔上将、艾登外相、麦克米伦及丘吉尔的女儿等100多人。

次日,罗斯福总统飞达开罗。陆军参谋总长马歇尔上将、北非盟军总司令艾森豪威尔等同机到达。

2.丘吉尔欣赏的少数女性之一

11月23日,开罗会议开幕。三巨头相见了,时值蒋介石56岁,罗斯福61岁,丘吉尔69岁。罗斯福满怀热情,丘吉尔半心半意,蒋介石则是抱着讨价还价的目的参加了会议。

整个会议是关于远东战略问题的辩论。这是一次规模最大的聚会,所有知名的英美军官都参加了,宋美龄是与会者中惟一不穿军装的女性。据史迪威记载:

宋美龄穿着一件绣着金色菊花的紧身黑缎旗袍。她的头发上和露出脚趾的高跟鞋上,用黑色丝带打着蝴蝶结,她尽力以她那优雅举止和旗袍开叉处一闪一闪地露出的匀称的腿来吸引与会者的注意力。

在开罗会议中,宋美龄作为蒋介石的翻译、秘书和顾问,始终陪在他身边,为他出谋划策,针对会议中出现的任何问题她都与会讨论,可以说对会议全盘过程,她比蒋介石了解得更彻底,更具明细轮廓。

这次,宋美龄的外交才能又一次得到了展示。见到老朋友罗斯福,她热情迎上去打招呼。与丘吉尔是第一次见面,她对这位高大的英国首相的第一印象是嗜烟如命,一根接一根地吸着黑熊牌大雪茄,噼啪作响。两位说英语的首脑和一位说英语的夫人,代表着三个国家,自如地交谈起来,用不着任何翻译。

简单的开场白后,代号“六分议”的会议正式举行,三国首脑各有想法。

罗斯福在会前曾踌躇满志地对儿子埃利奥特谈到对世界局势的看法:“美国将不得不出面领导,领导并运用我们的斡旋进行调解,帮助解决其他国家之间必将产生的分歧:俄国和英国在欧洲,英帝国与中国、中国与俄国在远东,我们有能力做到这一点,因为我们是大国,是强国,而且我们不妄求。英国在走下坡路,中国仍在18世纪之中,俄国猜疑我们,而且使得我们也猜疑它。美国是能在世局中缔造和平的惟一大国。这是一项巨大的职责,我们实现它的惟一办法是面对面地与这样的人会谈。”这段话形象地说明了罗斯福想做战后世界的“领袖”。

与罗斯福相比,丘吉尔不那样踌躇满志,他主要关心欧洲战局,另外是不让日本进入英属印度,以及收复新加坡这块陷落的基地,仍保持英国在整个亚洲的殖民利益。

蒋介石夫妇则是要求英国协助进行缅甸反攻,争取美国更多军援物资和贷款,并收回被日本占领的东北及台湾、澎湖等群岛。

根据事前协商,推定罗斯福担任会议主席。他首先致简短的开幕词:“今日开会仪式虽简,但本会为历史性的会议,因为这是美、英、苏、中莫斯科会议四国宣言之具体化,影响所至,今后将达几十年间。”

与会者一起鼓掌。

罗斯福接着说:“同时,余以为余可以代表英国盟友欢迎蒋委员长及夫人。”宋美龄和蒋介石点头致意。

会谈分政治问题与军事问题。政治问题主要是战后对日本的处理问题,由霍普金斯起草的关于政治问题的几项意见,蒋介石夫妇完全同意。只是经军令部第二厅厅长杨宣诚提议,在日本应归还中国的领土中加上了澎湖,全部内容与开罗会议最后公布的共同宣言相同。

在讨论亚洲行动时,三国发生了分歧,整个会议几乎成了关于远东战略问题的辩论。

首先由东南亚盟军总司令蒙巴顿将军说明收复缅甸的整个计划,他打开黑皮包,取出一叠厚厚的文本和作战地图,那是魁北克会议之后盟军联合参谋长会议制订的缅甸作战计划。他说:“感谢蒋委员长将中国远征军交余指挥,参加收复缅甸及打通中印公路。”接着,他讲了作战计划。

蒋介石夫妇越听越不对劲。蒙巴顿在重庆时不是说得好好的吗?说有大批英国舰队投入反攻,怎么这时只字不提了呢?现在说的方案好像只是要打一场有限的北缅战争,而且把最困难的野人山地区的行动交给中国军队,简直欺人太甚了。蒋介石皱起了双眉。

这时丘吉尔发言,表示:“自意大利海军投降后,吾人已能抽调一部分海军舰队至孟加拉湾使用。此舰队将以锡兰岛为根据地。”听到这句话,蒋介石才舒了一口气。接着丘吉尔又说:“除其他配属舰艇外,还有最新式乔治五世级战斗舰2艘、重型战斗巡洋舰1艘、Renown级15寸口径炮战斗舰2艘、大型航空母舰4艘、小型航空母舰约10艘。此一力量,吾人相信可以超过敌人所能派遣至孟加拉湾之任何海军力量。”

蒋介石说:“今日承丘首相告知攻缅海上使用各种舰艇数目,甚为欣慰。”

丘吉尔接着说:“在陆地方面,英军准备18万人,连同盟军部队,共约32万人,在数量上已占敌优势。至于空军方面,印度皇家空军及美国驻印、驻华空军力量,均相当雄厚。故吾人觉此攻缅计划有成功之把握,只须各军事长官速订详细计划,即可开始行动。”

但是蒋介石夫妇听来听去都听不出这次水陆两栖夹攻的地点在哪里,时间如何安排,心中十分放心不下。

罗斯福宣布请蒋介石发言。蒋介石认为:反攻缅甸胜利的关键完全在于海军与陆军的配合作战同时发动,“盖如此,则吾人在海上可获得制海权,以断绝敌人由海上增援与补给,再加我空军对敌后方交通不断破坏,则我陆上之进展,始能容易而确定。否则敌军则由海上转运,源源增加,补给自如,我军胜利殊无把握,此点必须特别注意。余之意见,如海军未集中,则陆军虽已集中,仍少胜算把握。”

在座的三国参谋长们立即明白了蒋介石的意思:如果英国方面不从缅南配合,则中国不愿投入一场没有多大把握的局部作战。

为了说明缅甸战场的重要性,蒋介石接着说:“吾人须知敌人决不轻易放弃缅甸,必经一度苦战。盖缅甸如失败,则彼在华南、华中皆将不守,所以敌对缅甸作战,必将尽其可能使用全力。据情报,敌在缅使用兵力可达10个师团,如果后方不予截断,则敌仍必增加,希望罗总统、丘首相特别注意。敌陆军作战,其生死关头有三:一为缅甸,二为华北,三为东四省,由此可见缅战之重要。简言之,陆军集中,必须海军同时集中;亦可说陆军集中之日,由海军集中之日而定。”

罗斯福望着丘吉尔问:“丘首相,你看这事能够定下来吗?”

丘吉尔狡黠地眨动着眼:“海军集中,事关机密,不便在此宣布,当私自面告委员长。”他又辩解道:“惟敌之补给线,不仅海上,泰缅间之陆上路线亦可通行,且此新筑之线距海面颇远,不是我们海军力量所能阻止的。”

蒋介石当即指出:“正因其有陆上路线,所以吾人必须控制海岸,予以妨害。”

在以后的会谈中,各方代表尤其是中英双方对缅甸战事进行了激烈的争论,但英方就是不明确英国海军在孟加拉湾集中的时间。蒋介石夫妇一再要求英国海军集中于孟加拉湾并从南缅登陆,配合中国军队南北夹击,收复缅甸全境,以恢复滇缅公路,确保中国的补给线。

开始,美国不少人赞同蒋介石提出的缅甸采取海陆两栖作战的行动,也就是史迪威建议书的内容,即英国动用海军攻占缅甸的安达曼群岛,并登陆攻取仰光,在钦敦江上建立桥头堡,派空降部队占领英都,以控制通往密支那的铁路线。这个计划的代号为“海盗”。马歇尔认为蒋介石同意从云南出兵,打通缅北交通便有了保证,因此支持这一计划。

同类推荐
  • 开国将帅从这里走来

    开国将帅从这里走来

    本书通过对十大元帅十大将军故乡的采访,生动地描写了他们回故乡的故事,揭示他们作为国之栋梁的成因,那就是故乡文化的熏陶、故乡人民的培育。
  •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冯玉祥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冯玉祥

    冯玉祥是我国近、现代史上一位著名的爱国将领,他曲折而光辉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下面就让我们从上个世纪开始,在流转的历史时空中,去追寻这位中华优秀儿女的成长轨迹。冯玉祥,本来名叫冯基善,字焕章。“冯玉祥”这个名字是他11岁那年他父亲的一位朋友替他报名入伍时来不及问他的名字随手写上的。后来他一直用这个名字,本名冯基善反倒很少有人知道了。冯玉祥的老家在安徽巢县。他的父亲名叫冯有茂,是一个贫苦的泥瓦匠。冯有茂年轻时为逃避兵荒和战乱,和家人一起离开家乡,流落外地。在替一家姓张的财主当佣人时,他利用空闲时间,跟着财主请来教儿子武术的教师学习了一些武艺。
  • 郑子瑜传稿

    郑子瑜传稿

    本书记录和评论了郑子瑜一生坎坷的经历以及对华夏学术诸多方面的原创性贡献。全书共六章。
  • 马到功成

    马到功成

    马云、马化腾历经江湖的腥风血雨,才分到了互联网市场的一大杯羹。2008年,阿里巴巴、腾讯市值已经高这百亿美元,“二马”笑傲江湖。同是搞互联网,一个“出语不凡”,一个“很粉很年轻”,都有着过人的本领和非凡的才能。
  • 艾青评传

    艾青评传

    艾青是本世纪中国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他的文化命运既受制于晚清以来的中国历史环境,又为二十世纪30年代至70年代剧烈动荡的社会变革所冲击、所塑造。本书对艾青的人生选择、独立的个性与艺术追求,作了详尽地分析,力图通过一个作家的经历,揭示中国现代文学的深刻的文化性格及历史进程。
热门推荐
  • 永恒神戒

    永恒神戒

    永恒大陆,血脉纵横,强者辈出,一个个天之骄子,竞相绽放。一弱冠少年,横空出世,踩遍天下所有绝世天才。一扇在手,楚翎不禁感叹道“世间天才,所为何?不过都是过眼云烟,放眼世界,本公子才是天下第一少!!!
  • 大齐皇贵妃

    大齐皇贵妃

    一朝穿越,杀手变农女一朝救人,农女变皇妃硕大的宫廷,对于她来说,也不过是寸土之地,没什么区别后宫美人多多,她不过是万花从中的一朵,做个小透明也没什么不好!不过偶尔争一下,或者是看着她们为那个九五之尊斗得头破血流,也挺有趣,毕竟生活太无趣!只要有系统君,自保有余,陷害不怕,一不小心就从小小的答应变成皇贵妃了,这要怎么破?【PS:此大齐非彼大齐,本文架空,偶是历史渣,所以亲们表太认真啊!】
  • 强宠医妃

    强宠医妃

    论起争风吃醋,世人皆知战无不胜的镇北王是个大醋缸,平时看起来冷冰冰的人却也是个宠妻狂魔,重生一次,她才发现他的真面目。上一世她被伤得伤痕累累,这一世她决定丢弃情爱专虐渣渣,可是她虐着虐着就……由于某男人发现自己的小媳妇一直盯着别的男人看时,不由醋道:“他有本王好看吗?他有本王权利大吗?他有本王有钱吗?你为什么看他不看本王?”某女无语……(男女主身心干净,1v1文,小可爱们放心入坑)
  • 双琴一祭默无言

    双琴一祭默无言

    这篇文章讲述了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小震家里拥有两把世代相传的小提琴。由于家中几代人每代只有一子,所以这把琴就成了鸳鸯琴,也成了每代人的订情信物。由于练琴,影响了病丫头小安白天休息,两个人因此起了纠纷却不打不相识,成了最好的朋友,时光荏苒,两个人由稚嫩走向成熟,小震因为想治好小安的病选择了学医,小安却在小震的劝说下选择了学文,在日益密切的交往中,他们的感情也发生了质的转变,由友情升华为爱情,而这时小震被派往非洲执行人道主义救援任务,匆匆离开了小安,小安每天以琴声驱赶心中的担忧和无尽的思念。也许是天妒情缘吧,小震在执行任务中牺牲,小安的琴弦也随弓而断。从此,小安每天沉浸在悲哀中,病情也严重恶化,没有了小震,小安再也没有了活下来的意愿,也匆匆离开了人世,两把琴也从此再也不肯弹出美妙的曲子,只余声声呜咽,仿佛在祭奠曾经的两位主人。文章由开篇的两位主人公因琴结缘,情感循循递进,又因人逝而缘尽,琴毁,喜怒哀乐皆因情生。让人不得不感叹世事的难以掌控和人生的无奈。
  • 英雄无敌之无尽虚空

    英雄无敌之无尽虚空

    英雄无敌的世界,注定的刀与剑、血与火、生于死中的土壤,以及那无穷无尽的邪物和死亡天幕上的恒星。举起雲联的旗帜,征战与杀戮,探索与远航,发现与掠夺,征服与守护。(没玩过英雄无敌也不影响阅读,英雄无敌游戏仅为基础兵种,可当做另类的领主文。)
  • 邪恶宝典

    邪恶宝典

    风流倜傥的人体训练师周强,擅长给美女做整体美容,遭遇不测来到现代,附身在一名大二的软蛋学生身上,面对周围人的羞辱,强势的周强开始反击,利用自身所学闯入滚滚红尘,开始为自己正名,同时踏上寻找完美女人之旅……
  • 晦曜

    晦曜

    月是夜的眼,冥夜的眼依旧那么妖魅,散发着紫色幽芒。子夜,是冥域死亡风暴,幽冥深渊;寂静天堂,哭嚎地狱。他,在此刻诞生,在死的极点,衍出生的渴望,故而不凡。当,深渊的大幕拉开;传说,竟已然成真......。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女扮男装之逍遥香少

    女扮男装之逍遥香少

    她因一块墨玉而来到这个世界,慕流香,重生后的名字!可是咋这么多男人都看上自己了?这是神马情况?一个个都得罪不了,三十六计走为上,惹不起她还躲不起嘛!
  • 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导(教师继续教育丛书)

    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导(教师继续教育丛书)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研究性学习概述、研究性学习的特点、研究性学习的目标、研究性学习中的教师指导策略、研究课题的选择和确定、研究性学习评价研究、研究性学习研究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