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950500000007

第7章 载人飞天(2)

第二次太空飞行究竟以多长时间为宜?大家有不同看法。许多科学家坚持认为,人飞在宇宙中的时间,只能逐渐增加,第二次飞行不应超过3圈。科罗廖夫主张第二次飞行应当向前跨进一大步,飞行一昼夜,因为他认为小狗“莱卡”就曾在太空舱里生活了一星期。国家宇航委员会最后决定,同意科罗廖夫的提议,由季托夫完成一昼夜的太空飞行。

1961年8月6日清晨,在同一个拜克努尔宇宙发射场,迎着初升的朝阳,“东方2号”发射前的准备工作已经就绪。与“东方1号”相比,考虑到飞行时间的延长,飞船内的设备作了调整,细致地检验了生命保障系统。

9时整,“东方2号”飞船按时升空。

不久,季托夫进入了失重状态,他觉得周围像死一样的寂静,自己脚朝上,头向下悬着飞行。后来,当他检查飞船设备工作情况时,突然感到头向左右摆动起来,头昏眼花,简直集中不起精神。人们后来就把这种失重状态下的头部反应称为“季托夫病”或“宇宙病”,研究出了解决的方法。

与加加林的首次飞行不同,季托夫自己驾驶飞船,不用自动驾驶仪。他还用摄像机,第一次从轨道上拍摄太空、地球和月面。

飞行了2个多小时后,他开始和地面同步午餐。食品都是特制的,有肉饼、面包、腊肠巧克力、水果、汤,季托夫觉得胃口不错。午餐后,他让飞船自动驾驶,自己午休。午休后照常进行体育锻炼。晚餐后开始睡觉。这一切都被地面严密监测着。有的科学家还担心他在失重状态下睡着了能不能醒过来。比预定起床时间只迟了十几分钟,一切正常,季托夫觉得精力充沛。飞到第16圈,季托夫接到返航指令。他很顺利地从飞船中弹射出来,在萨拉托夫州红角村不远的田野上安全着落。

季托夫在加加林之后又一次创下了太空飞行奇迹。地球上一昼夜只能遇到一次日出,季托夫在轨道上飞行了17圈,每一圈遇到一次日出的奇景,17圈迎来了17次绚丽的朝霞。

人类初次行走太空

至1963年6月,前苏联共发射了6艘“东方号”载人飞船。不仅验证了运载火箭、飞船的可靠性,考察了人在太空的感受和工作能力,还试验了两艘飞船的编队飞行。

美国也在加紧研制载人飞船。1958年10月,同样载1个人的“水星”计划开始实施。当时,加加林首闯太空的消息传到美国,美国人震惊不已。美国总统肯尼迪发表讲话说:“看到苏联在太空方面比我们领先一步,再没有人比我更泄气的了。”1961年5月5日,离加加林上天不到一个月,美国人急急忙忙发射了水星飞船“自由钟7号”,载着宇航员谢泼德完成了首次亚轨道飞行。这次飞行不是绕地球轨道飞行,而是像炮弹那样作轨道飞行,几乎是直上直下,美国人戏称是“跳冰棍”。1962年2月,“友谊7号”载着宇航员格林终于成功地在轨道上飞行了3圈,共5个小时。同时,美国人开始实施载2个人的“双子星座”飞船计划,要超过前苏联人。

前苏联当时正在设计新一代的飞船“联盟号”,美国1964年4月“双子星座”发射成功,迫使科罗廖夫放下“联盟”号飞船系统的方案研究,根据前苏联当局的决定,开始“上升”号飞船计划。这一计划的主要任务是发射3人飞船,同时考查宇航员之间的配合能力,并试验舱外活动的能力,以便在载人太空飞行中再夺第一。

“上升”号飞船是“东方”号的改进型,主要改进有三项;一是为了能挤进3名宇航员,把能去掉的舱内设备都去掉了,甚至连宇航员的宇航服也脱掉了。二是增加了反推火箭。原来宇航员是坐在座椅上从舱内弹出,打开降落伞着陆的。现在舱内的座椅被精减了,宇航员怎么着落呢?科罗廖夫绞尽脑汁,使飞船接近地面时,飞船上数枚小的固体火箭自动点火,进一步减慢飞船的下降速度,飞船接触地面时的速度为零,这样就实现了飞船的软着陆。三是增加了用于宇航员进行出舱活动的气闸通道。这一装置在飞船入轨后充分展开,气闸通道内舱门打开,宇航员通过气闸通道离开飞船。宇航员返回座舱后,气闸通道就被抛掉。这几项改进使飞船比原先的“东方”号重了近1吨。

1964年10月6日,“上升”号飞船进行了无人飞行试验。10月12日,“上升1号”飞船首次载人飞行,乘载了3名宇航员。由于3个人挤在舱里,又没有穿宇航服,救生装置也被精简了,所以飞行时间不能长。结果飞行了24小时17分钟后平安着落。

1965年2月22日,“上升2号”飞船又进行了一次不载人试验飞行,主要是试验出舱气闸通道。但飞船在与火箭上面级分离时开始震颤,并在进入第三圈飞行时爆炸。

1965年3月17日深夜,科罗廖夫来到宇航员的住地,因为第二天“东方2号”飞船要进行载人飞行试验。他亲切地询问宇航员的感觉如何。然后说:“你们应该知道。在‘上升2号’之前曾造过一艘带有出舱气闸通道及其他设施的试验飞船。这艘无人驾驶飞船被送入轨道后爆炸了。”停了很长一段时间,他又说:“现在美国人正准备用‘双子星座’飞船进行宇航员走出飞船进入太空的试验。一旦他们取得成功,而我们依然发射一艘无人驾驶飞船,将意味着我们远远落在美国之后……”最后,他说:“我决心冒一次险!作为父辈,我很清楚自己在冒什么险。但是,作为一名工程师,我深知百分之百把握是不存在的,因为这样的技术设备还没有制造出来。不过我确信,我们定能成功!”

3月18日清晨,科罗廖夫亲自把别利亚耶夫和列昂诺夫送到火箭旁。一切准备就绪后,“东方2号”飞船顺利发射升空。飞船进入轨道2小时以后,步入太空按计划开始了。列昂诺夫外出到太空的情景将由电视向全世界播放。

列昂诺夫脱离飞船,在太空飘飘忽忽地飞着。他的身上有一根系绳与飞船相连。“人外出到宇宙空间啦!”他快乐地喊出了在地面上规定好的这句话。人们从电视上看到他随着飞行的飞船,在太空中双手划动着。接着,他开始对地球和星际空间拍摄。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12分钟以后,突然,在他耳边响起严厉的命令:“廖沙!时间到!”

列昂诺夫靠收短防护绳靠近了飞船,但是要返回座舱却非常困难。臂和腿都不能弯曲,他不得不冒险将宇航服内的压力减小,免得它们老像个气球。但是腿仍然弯不进舱,不得已他先将头部进入气闸舱,然后设法在气闸舱翻转身,把外舱门关上。他做的每一个动作,前进每一厘米,都要付出令人难以置信的努力和代价。他在气闸舱内停留了11分钟。这次舱外活动使他体重减轻了6千克。

一项最为复杂的飞行试验成功了。3月19日,飞船接到执行返回地球的指令。突然,意外情况发生了。由于地面发给飞船的降落指令没有被飞船接受,制动火箭没能点火。这时候,如果舱内有一点火星,必将引发火灾和爆炸。宇航员们不由自主地紧张起来,但是,他们很快镇静下来,开始将各种仪表上的指数记下来,他们认识到万一有意外,这些宝贵的资料对今后有用处。

正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解除密封活门启动了。顿时,飞船出现翻转现象,自动制导系统出现故障,飞船无法定向,这意味着飞船回不了地球。两位宇航员焦急地向地面汇报:“降落指令未通。”科罗廖夫果断地命令他们动手操纵飞船返回地球。由于两位宇航员手控,不精确,3月19日12时零2分,“上升2号”飞船的返回舱降落在乌拉尔山东北180千米原始森林厚厚的积雪中,偏离原定着陆点3900千米。两位宇航员爬出舱口,莽莽林海,茫茫雪原,也不知身在何处。

先是一架搜索直升机找到他们,给他们投下了防寒服。科罗廖夫接着又派去一架米-1直升机,伐木工人为直升机开辟着陆区,用了整整一夜时间。3月20日,直升机载着两位英雄返回到拜克努尔航天发射场。国家宇航委员会的成员已在这里等候多时。

3月27日,前苏联科学院和外交部,在莫斯科大学举行了记者招待会,这里各国记者云集。列昂诺夫作了非常精彩的报告,受到热烈的欢迎。

到此,前苏联的“上升”计划宣布结束。

6月3日,美国宇航员怀特首次离开“双子星座”飞船,进行了20分钟太空行走。这离列昂诺夫的太空行走还不到3个月。

“阿波罗”登月计划

前苏联人在载人飞行的太空竞赛中屡屡胜利。同时,他们又雄心勃勃地把目标对准了月球。1959年,一年中先后向月球发射了3次无人探测器。“月球1号”从高空掠过月球,“月球2号”命中月球表面,“月球3号”拍到了大量的月球背面的照片,并根据这些独家照片绘制了月球背面的地图。一连串的迹象表明:“前苏联人要登月了!”

美国人知道在载人飞行上短时间里不大可能赶超前苏联,美国宇航局于1960年发表了一份名为“阿波罗”的计划,提出了以登月为奋斗目标的设想。1961年元月,肯尼迪上任,新总统年轻气盛,决心在登月上领先前苏联,雪洗耻辱。5月25日,美国宣布,要在10年内把人送上月球,并且平安地返回地面。

但是究竟用什么办法才能把人送上月球呢?在肯尼迪宣布“阿波罗”计划后的几个月,宇航局讨论了3种方法。

第一种方法是“直接登月”。就是使用大型火箭,径直飞往月球,直接着陆;第二种方法是“地球轨道会合”。就是把宇宙飞船分成几部分,分别发射到地球轨道上,由宇航员把它们组装起来,奔向月球;第三种方法是“月球轨道会合”。就是飞船从环绕月球的轨道上发出一艘月艇,使它在月面上软着陆,宇航员完成月面任务之后,乘月艇返回轨道和飞船对接后,弃置登月舱,乘飞船返回地球。打个比喻,这就好像大轮船在海洋中派出小艇去执行靠码头的任务,任务完成后再回到大渡船是一样的道理。可谓匠心独运。

这3种方法每一种都有危险,第一种没有这么大推力的大箭,要研制成功需要许多年,而且,这么大的火箭也无法带上月球,返回地球没指望。第二种在地球轨道里组装飞船,技术难度太高,即使组装成功也太重。第三种万一月艇和飞船对接不上,宇航员就永远回不了家。经过专家们的辩论,宇航局于1962年7月11日,终于决定采用第三种办法,因为它花钱少,有可能在总统限期内完成登月计划。

飞行的方式一经决定,相应地,火箭的大小、发射场址和规模、飞船的形式和结构等也随之确定。

还有很多准备工作要做。月球距地球38万千米,往返航程七八天,人要在太空生活这么久,有危险吗?人上月球是否安全?月球表面是什么样子?月艇在何处能够着陆?宇航员能如意地进行工作吗?能安全返回地球吗?要解决这么多问题,宇航局动用了大批人力物力,循序渐进、步步为营,实施了一系列的计划。

其一,加紧实施“水星”和“双子星座”两个载人飞行计划。美国先后有14次载人飞行,最长时间14天。虽然有时险象环生,但是终于掌握了飞船的会合和对接技术,收集到人在太空里的各种数据,证明了人在太空可以较长时间地生活,并能够做好各种工作。

其二,着意实施了“徘徊者”、勘测者”和“月球轨道飞行器”三个无人探测计划。“徘徊者”计划又称“游骑兵”计划。“游骑兵”九闯月宫,1961-1964年,发射了6次,有的半途而废,有的功亏一篑,都失败了。第七次、第八次、第九次获得了成功,“游骑兵”在月面硬着陆,拍回了4366幅电视图像,发回13000多张照片,证明月面有许多平滑的地方可容飞船降落。1966年5月到1968年1月,美国又加速实施了“勘测者”计划,发射了5艘探测器在月面软着陆,分析了岩石和土壤,发回了5万多张照片,“证实飞船在月面上降落不会深陷下去,在月面行走不需要穿雪鞋。”1966年8月到1967年5月,美国人还同时发射了5艘“月球轨道飞行器”,以各种轨道绕月飞行,通过点和面结合探测,绘制出精确的月图。到1967年底,选出了5个最有希望的登陆点。

其三,设计了“土星1号”试验火箭。先进行试射“阿波罗”飞船登月用的运载火箭是“土星5号”,该火箭高85.69米,直径10米,有300多万个零件,单价成本4.5亿美元,光研制费就花了211个亿美元,如果稍有不慎,就会船毁人亡。所以,宇航局决定先造个小一点的火箭试射。1966年2月试射成功,“阿波罗”飞船顺利射入地球轨道,证明飞船性能可靠。

以上这些计划的实施和成功,花费了无数人的心血,得到全体美国人的关注,参加的科学家、工程师就有43000人,仅1966年,直接工作人员就达42万人。前后参加的主要公司达2万家,大学约120个,人员400万,花了250亿美元。到1966年底,一切都还算顺利,登月可以进行彩排了。

没想到,1967年1月27日,当“土星1号-阿波罗4A”进行地面彩排时,却发生了一场令人震惊的惨剧。3位宇航员正在座舱里进行模拟试验,突然舱内起火了,宇航员们叫喊、呻吟,里外无法打开密封门,18秒钟后,这3位经验丰富的宇航员被大火活活烧死。

悲剧发生以后,1500多名专家和技术人员对飞船进行了全面的检查。发现事故的原因是静电火花,飞船舱内装的不是普通空气而是纯氧;另外,打开密封门需要1分半钟,发生事故后无法逃生。专家们立刻着手将密封门改进到开闭只需7秒钟。

这场大火,并没有烧掉美国人登月的信心,“征服太空是值得冒生命危险的”。他们把日程推迟了1年左右,用这段时间来改进设计,完善计划。1968年他们又充满信心地恢复了“阿波罗”计划,去实现“把前苏联人摔倒在月球上”的誓言和梦想。“阿波罗”登月记(一)

1969年7月16日清晨,美国佛罗里达州的肯尼迪航天中心一片繁忙。一艘洁白的庞然大物--“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就要起飞了。从各地涌来的观众有150多万,加上3500名记者,将各个看台围得水泄不通,连发射场附近的巴纳纳河也聚集了几百艘船艇。在电视机前等待观看实况的世界各地电视观众大约有5亿人,大家都在期待着这一历史时刻的到来。

同类推荐
  • 探索未知-诗歌与数学

    探索未知-诗歌与数学

    探索未知,追求新知,创造未来。本丛书包括:奇特的地理现象、遗传简介、生活物理现象解读、奥妙无穷的海洋、认识微生物、数学经典题、垃圾与环境、湛蓝浩瀚四大洋、生物的行为、漫谈电化学、数学古堡探险、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古代物理知识、中国三大三角洲、中国的地理风情、多姿的中国地形、认识少数民族医学、悠悠的中国河流等书籍。
  • 生命是什么

    生命是什么

    诺贝尔奖获得者埃尔温·薛定谔的《生命是什么》是20世纪的伟大科学经典之一。它是为门外汉写的通俗作品,然而事实证明它已成为分子生物诞生和随后DNA发现的激励者和推动者。本书把《生命是什么?》和《意识和物质》合为一卷出版,后者也是他写的散文,文中研究了那些自古以来就使哲学家困惑迷离的问题,和这两篇经典著作放在一块的是薛定谔的自传。通过对他一生的回顾和引人入胜的描述,提供了他从事科学著作的背景材料。
  • 形形色色的现代武器(新编科技大博览·A卷)

    形形色色的现代武器(新编科技大博览·A卷)

    由于全书内容涵量巨大,我们将其拆为A、B两卷。A卷包括:形形色色的现代武器、精彩绚丽的宇宙时空、日新月异的信息科学、握手太空的航天科技、穿越时空的现代交通、蓬勃发展的现代农业、日益重要的环境科学、抗衡衰亡的现代医学、解读自身的人体科学、走向未来的现代工业,共十卷。B卷包括:玄奥神秘的数学王国、透析万物的物理时空、奇异有趣的动物世界、广袤绮丽的地理、生机百态的植物世界、扑朔迷离的化学宫殿、蔚蓝旖旎的海洋、探索神秘的科学未知,共八卷。
  • 未解知识之谜总集

    未解知识之谜总集

    《未解知识之谜总集》全书包括人体生理之谜、趣味人体、古怪人类探秘、神奇的心理感应现象、世间奇人异事这五章。本书力在探索人体生理与心理的秘密,解开了人类生理与情感的诸多秘密。
  • 科学伴你行-神往的生态环境

    科学伴你行-神往的生态环境

    地球上的任何地方都有生命。其实不然,地球上的生物只占据了地球薄薄的一层,这一层承载了全部生命及其活动的领域称为“生物圈”。
热门推荐
  • 绝世废柴逆天五小姐

    绝世废柴逆天五小姐

    名门世家千雪,为十大世家排行末端,五位小姐,个个资质卓绝,但不包含那位废柴五小姐。传说中的废柴竟是天才,她一步步攀爬,走上强者之路。一路上,莫不是有暗风天影的陪伴,她早已。。。
  • 重生之修罗帝君

    重生之修罗帝君

    万古一梦,恍如昨日。修道百万年,不知何为道也,与天道一战,时间重塑,回到那个懵懂的少年时代,这一世,我将掀起兴风血浪!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峨眉传人

    峨眉传人

    找老婆难,找好老婆难上难。找美丽可爱、温柔贤惠,听话懂事,事业有成,权利无双,受万民敬仰的好老婆……这绝对只能在梦中出现了。主角落难之时,一名贫民窟的普通女孩救了他一命。在报恩的过程中,他将女孩打造成了世界的女王。
  • 一见落尘误笑颜

    一见落尘误笑颜

    性格搞怪的跆拳道教练斐颜在一次比赛中因为动作失误而被对手打伤,却误打误撞地穿越到了另一个时空,还在一个修仙世家当上了三小姐!本准备在这里混吃等死,却在遇上仙尊风落尘后改变了人生轨迹。两人从刚开始的心怀介蒂到后面的理解信任,不知不觉间也都爱上了对方。可后面发生的一件又一件的事件却让他们开始警觉,一切的一切,似乎指向一个更大的阴谋……
  • 你可以说不

    你可以说不

    马登的成功励志作品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影响全球成千上万年轻人的命运。《你可以说不:这辈子绝不这样过》精选马登最经典的成功理论,指导年轻人勇于对命运说不,做自己命运的主宰。
  • 无限借法乾坤

    无限借法乾坤

    一令可借法,筑盖世无敌。行侠仗义,从来不做好事的王胖子,总是被人误解。 出场就不是好人,且在坏人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正义的王胖子只感觉,做坏人真爽,退一步就是万丈深渊。 借最强的法,习最配的招,做最难的事,收最美的妞。 那天,普普通通王胖子说:没什么生意是做不了的,只怕你出不起价... 恍惚间,已经逝去,再睁眼,这世界已经转换了古代风。死后,这身体怎么还变重了?这是?怎么胖了?隔壁道观?这名字好敷衍,随手取的吧,难道姓王?一代道法宗师?真的吗?可是法力呢?在哪?难道是穿没了?
  • 王妃衰到家了

    王妃衰到家了

    她,是二十二世纪墨氏家族的传承人,从小衰运当头,练习个符咒都能够死人,摇身一变成为丞相府大小姐,衰神系统在手,从此好运我有。什么?说我丑八怪?变美符水一喝倾城天下。直到系统君让她去勾搭那令人闻风丧胆的鬼王殿下,她的生活再无其他。“王妃,今天系统君给你派什么任务了?是投怀送抱?还是直接推倒?”鬼王殿下坐在轮椅上怀中抱着某位羞红脸的女人,一脸邪魅的笑容。系统君躺枪,忍不住哀嚎道:这可不是本系统派的任务,这是倒霉孩心甘情愿的!
  • 风雨沫牧

    风雨沫牧

    芸芷山的圣主沫雨为杀霍康来到洛城,遇见了与其同行的牧风,一次次舍命相救。魔教教主之子玄觞,来人间游历,意外在洛城外遇到了骑马飞驰的沫雨,还有城中小酒馆里与沫雨长得一模一样的女子。这其中有何故事?沫雨究竟是何人?
  • 爱的主题曲之爱我你怕了吗

    爱的主题曲之爱我你怕了吗

    止住眼泪,晒干伤疤,挣扎在爱情的崖边!爱情来时那么美那么真,美得令人窒息,真的欲罢不能。爱过才知道不适时宜,却已难以自拔,像吸毒上瘾似得徘徊在梦与醒之间。在虚假、浮夸、丑陋、欺诈、市侩肆意弥漫的现实里,资质平庸的他如何打拼出广阔天地。患难见兄弟,险途有知己,不同的境遇,一样的挚诚,他们凝聚成正能量,在俗世洪流中成长,散发耀眼的光芒。她是柔弱、美丽、智慧、娴静、优雅、俏皮的代名词,在爱的世界里却不断的升华,虽然哭过、痛过、委屈过、挣扎过,也曾在生死边缘徘徊,因为真切,因为无私,因为热爱,最终成为他拼命追逐的明天。爱我,你怕了吗?眼泪,全忘了吧!全心全意付出就是拥有,你就是他‘心房’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