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950500000013

第13章 太空中的生活(1)

选拔宇航员

美国宇航局在试验“企业号”航天飞机的同时,向全国公开招募宇航员。1976年整整一年,美国的报纸、杂志、广播、电视都在不停地做广告、搞宣传。

驾驶航天飞机可不比驾驶普通飞机。一艘航天飞机的座舱里,挤满了2000多件仪器、仪表,需要管理操纵的旋钮多达1700个。现代化的波音747飞机驾驶舱内有971个仪器、仪表,航天飞机要超过波音机一倍以上。要正确地操纵,非有高超的技艺不行。美国宇航局的弗兰克·休斯教员说,如果把驾驶难度分为10级,那么驾驶波音机的技术难度为1级或2级,驾驶航天飞机的技术难度要高达9级。

普通飞机的飞行时间一般不会很长,航天飞机的飞行时间长达一星期以上,而且还要完成一系列的研究工作。

所以,宇航员都是万里挑一。通常是从体魄健壮、机敏勇敢的战斗机驾驶员中选拔。条件要求必须有2000个小时以上的喷气式飞机的飞行经历,其中1000个小时是担任第一驾驶员的。还要具有物理学、数学或工程学方面相当于学士学位的文化程度,除了这种人,还有一些人可以成为宇航员,就是具有专门知识的技术专家,经过地面训练后,乘机监测和实施航天飞机上的各种科学实验。

美国宇航局到1977年6月30日报名截止时,收到了8079份申请书。宇航局14人的选拔委员会从中选出了35名候选人,其中21人是从军事部门选拔的,14人是从民间组织选拔的,另外还有将担任飞行专家的6名妇女。

这些人到宇航中心报到,要经历2年时间的学习和训练。

除了攻读各门专业课、进行实验以外,宇航员们要进行两类地面训练。一类需在航天飞机模拟器里进行。模拟器跟航天飞机一模一样,宇航员在舱里要学习掌握操纵航天飞机,还要学会处理各种意外事故。这种训练要训满1000个小时。

另一类模拟失重状态的训练要在水中进行。在地面的人,有晕车、晕船、晕飞机的,宇航员也有“晕宇宙”的。所以要先模拟训练,逐渐适应,宇航员们戴着水下呼吸器,潜入一个大水箱内,水箱壁涂上黢黑色,这是模拟太空的环境,周围还嵌有闪闪发光的群星,还有巨大的地球圆弧面。宇航员在这里可以学习做各种动作,掌握在失重状态下身体如何活动。

“假如我获得机会能驾驶航天飞机,那么即使一次,也比我多活10年强!”宇航员克劳德·尼科利尔这样说,恐怕所有训练中心的宇航员都这么想。

他们是为了理想,为了人类去征服太空的,人们永远把他们当做英雄,他们中的许多人名字都留在了月球上。

宇航员是如何在太空中生活的

(一)一日三餐

宇航员在“天上”怎么吃饭、喝水呢?说起来是很有趣的。

空间营养学家们经过研究试验,认为宇航员每天摄入的食物能量要高于3000卡,食物中要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如钾、钙、氮之类。他们还规定了三条标准:食物在37.7℃温度下放置6个月要不变质;粗食尽量不要吃,吃了不易消化;食物要可口,要能引起宇航员的食欲。这一条很重要,通常宇航员刚“上天”的时候,都会有一些“晕宇宙”的现象,头晕恶心,哪有什么胃口呢?要使他们胃口大开不是件容易的事。

在60年代里,美国和前苏联的太空食品都是装在一种银色的“牙膏管”内,挤进嘴里。这些食物营养丰富但吃起来既不好吃也没有乐趣。

后来,这些食物又被装入“塑料袋”。宇航员用一根管子插进去吮吸。这样也不好,跟“牙膏管”差不多,既看不见食物的样子,又闻不到香味,宇航员不喜欢这种食物。

70年代以后,经过宇航员多次试验,加上专家们的改进,终于做出了各种色香味俱全、能令人食欲大开的太空食物和饮料。

试验证明,水在失重条件下表面张力很大。水在杯子里不会流失。根据这个特点,专家们先将太空食品经过脱水处理后,再经过高湿处理、辐射杀菌湿度处理等,然后装进罐头和塑料袋,贮存在生活舱的冷藏柜里。宇航员“上天”后,在食用这些太空食品时用扁嘴喷枪先喷上水,水与食物融合后就可以复原,食物的形状、大小、色泽、香味都跟原物相同。因为加水的缘故,也不会在舱里乱飞。如果嫌凉的话,还可以用小电炉、小锅加热。

1973年以后,太空舱内厨房里已备有120多种食品,饮料也有20种以上。一袋袋的食品放在食品柜里,连第几天第几顿都标得清清楚楚,菜单花色翻新可以6天不重复。

做饭的差事,宇航员每人轮值一天。做一餐饭,只需要半小时。先把塑料袋里的脱水食品取出来,放进一个“组合炊具柜”里加工一下就行了。这个柜子里一应俱全,烤箱、冷热水管道、银质餐具、干抹布、湿抹布应有尽有。还有一个放调味品的小匣子,盐、胡椒面、酱油、番茄酱、辣油等等一样也不少。做起饭来跟家里有些不同。要先用注射器给脱水食品注上一定量的水,然后用手揉匀,再放入82℃的烘箱里烘烤,还要用一台电扇使其均匀受热。至于冷菜,像虾仁、布丁和饮料之类,也要兑上水,一会儿一顿丰盛的饭菜就弄好了。

在就餐的区域里设有餐桌和特别的椅子。进餐时食物都盛放在一种特殊的托盘里,将不同的食品隔开,这样食品就不会漂浮起来。宇航员也得把自己的皮靴挂在天花板的“吸杯”上或是固定在地板上,然后才能进餐,否则,吃饭时人会东倒西歪,飘来飘去。吃东西时动作也要尽量温文尔雅,任何一个突然的举动,都会让到嘴的美味一下子飞走。

你说,这样的用餐是不是非常有趣呢!

(二)高枕无忧

人悬空睡在空中!这只是在魔术和神话故事中才见得到。可是在太空中这却是真的。

人在太空,由于失重的缘故,站着睡和躺着睡是一样的,而且也没有上下之分。一张双层床可以睡4个人。最上面睡一人,第二个人却睡在上铺的反面,和下铺上的第三个人面对面,第四个人呢?站在床的侧边睡,各得其所,互不干扰。

宇航员每人有一个睡袋,“睡袋”上都装有台灯、通信装置、电扇、隔音毛毯和特别床单。此外还有枕头。在空间睡觉,本来有没有枕头和软垫子都一样,只不过多年的习惯用起来感觉可以自然些。

睡觉前,宇航员跟在家里一样,也把衣服脱掉,只不过要放到专设的小柜子里,免得到处飞舞。脚上的靴子不能脱,因为失重状态阻碍血流正常流向脚跟,脚跟容易被冻坏。然后,爬进睡袋,把长拉链从腿部拉到胸前。再用皮带系住腰部,戴上遮眼罩和隔音帽。最后调好空气,关上灯。为了避免手臂悬在空中,还得把手插在腰部的皮带里。睡袋的头部虽然固定在舱壁上了,人的脑袋却无法固定。睡觉时仍晃来晃去,挺滑稽的。不过,宇航员们仍能高枕无忧,安然入睡。

宇宙空间没有明显的时段,日出日落仅1个多小时,一会儿是黑夜,一会儿就会见到旭日。所以,宇航员每天都是由自动装置唤醒的。7点起床,起床后得刷牙、洗脸、刮胡子。他们用咀嚼特别的橡皮糖来代替刷牙,用卫生巾浸泡护肤液擦脸,还用卫生巾铺在按摩刷上梳洗头发。头发会梳洗得很干净。

在航天飞机上,因为太空舱比较拥挤,宇航员早上起床前会把“睡袋”折叠起来,腾出空间来做实验。

保证宇航员有充足的睡眠是头等的大事,地面控制中心一天24小时注视着他们,一有异常,立刻会予以呼叫和警告。

(三)太空锻炼

在地球上,人不管做什么事都要用力,这样肌肉和骨骼就得到了一定的锻炼。可是,在太空中,因为失重,宇航员举手投足不费吹灰之力,加上钙流失得特别快,时间一长,肌肉就会萎缩,骨骼也会变得松脆。令人烦恼的是,当宇航员走出太空舱去干修理卫星、安装太阳能电池帆板之类力气活儿时,要穿上宇航服,20多层的宇航服穿在身上,每做一个动作都要花很大的力气。手上还戴着大手套,装卸舱里的货更是消耗体力。据宇航员们自己检测,一般出舱干一次活;体重要减少3~4千克。

为了保持良好的身体状况和精神状态,宇航员就要自找苦吃,想各种办法锻炼身体。

在航天飞机上,设置了一种脚踏活动板,它是用铝板做成的,下面装有轮子,底部插在地板洞里,锻炼时把活动板上的皮带系在身上系得越紧越用力。当你踏板走动时腰和腿就得到了锻炼。如果飞行在一两个星期内,宇航员每天在踏脚板上锻炼至少要15分钟;飞行时间长,每天至少要踏上30分钟。脚踏板安装在舷窗边,锻炼时宇航员先播放音乐,然后和着音乐的节奏踏板,累了可以看看窗外的景色,倒也不觉得太枯燥。

在空间站,宇航员生活的时间要长得多,最长的有一年,更要不间断地锻炼,最好的锻炼办法是跑步。在安装有综合健身器,上面有一个滚轮式活动跑道,它的两侧也有弹性皮带,可缚住宇航员的腿,而另有一个弹性缓冲器缚在踝骨上,跑起来和地球上的感觉差不多,10分钟以后,身上就会出汗。跑完后,伸伸懒腰,听听音乐,看看风景,感觉特别轻松。除了活动跑道,还设有自行车、单杠等其他器械,任其选择。

前苏联宇航员列别杰夫和别列佐沃依,曾在空间生活了211天,他们在日记中还记下了一种特别的锻炼办法,读来别有趣味!

有一天,列别杰夫感到脖子有些不舒服,就试着把头转几下,没想到越转越快,头好像离开了身躯,自己在那里转。他觉得很惊奇,定定神才感觉到头还在脖子上,有肌肉连着呢。他把这种感觉告诉别列佐沃依,别列佐沃依照此一试,感觉也一样。旋转后脖子和头都觉得特别特别轻松,舒服得很。于是他们俩从此便多了一种锻炼方法!

不管是用什么方法进行锻炼,出了力后会出汗,有时甚至会大汗淋漓。在家里非常简单,去冲个淋浴。在空间怎么办呢?汗粘在身上自己不会干,令人难以忍受,宇航员得用蛇形通风管对着自己吹,把汗水吹散,最后用真空清洁器把到处飞舞的汗水吸掉。此外,宇航员也可以去洗淋浴,不过在空间淋浴一次不容易,要一周甚至一个月才可以洗一次。淋浴时,从天花板上放下一个聚乙烯圆筒,圆筒底座上固定有一双橡胶拖鞋,人穿上它,就不会飘起来。拉开密封拉锁,脱去衣服,进入淋浴筒,就可以像在家里一样洗澡了。航天飞机上的卫生间里有一个浴缸,浴缸上方有照明灯和镜子,壁上挂有毛巾、浴巾和各种个人卫生用品,和家里的卫生间简直差不多。

一切准备就绪,这时就可以打开头顶上的莲蓬头,鼻子得用塞子塞住,嘴上还得戴上呼吸器,否则流下来的水说不定会把人呛死。水喷在身上后用浸透了清洁液的卫生巾擦洗,15分钟就可以洗好了,洗澡的水用一台电扇吹向排水口,然后吸到地板下面的废水箱里。水满后会自动排到舱外。

总之,在太空锻炼不仅是自找苦吃,有时还会产生一种探险的心情呢!

在太空也能创造财富

(一)太空播种

人类在进入太空以后,下一步是要逐步过渡到长期在太空居留,还计划飞往遥远的地外行星。那么,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呢?美、苏的科学家都认为首先要解决的是人在太空中的生活保障问题,还要研究长期失重对人、植物、动物的影响。美、苏两国对此均已进行了大量的试验。

早在70年代末期前苏联就在“礼炮号”空间站进行了植物栽培试验。他们在空间站建立太空温室,对多种植物采用各种各样的刺激方法。在地面上,植物生长有一定的规律,根往下钻,芽往上蹿。在空间,没有上下之分,植物的生长会是个什么样子呢?在“礼炮7号”空间站上,试验才取得了突破性的胜利。宇航员栽培的阿拉伯草在太空播种56天后开了花,第69天结子,共收获了200粒种子。这是在空间站上开花结子的第一种“仙草”。

1981年,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第二次升空,它的座舱里也带了一个小型温室,是用铝制成的,重约21千克。里面放有很多试管,每根试管里放有一颗矮杆向日葵种子,共放了85颗。试管中土壤的含水量不同,这是因为要试验多少水分最合适。温室里有一盏太阳灯,每天连续照射14小时,模仿地面日照。由于这次飞行时间缩短到54小时,种子刚刚萌芽就返回了地面。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4个月后,“哥伦比亚号”第三次飞行时,又重复了这项试验。这次还增加了中国的绿豆和一些植物种子,结果有96株硬松、燕麦和绿豆的苗发了芽。

这些试验表明,植物在空间可以成活,只是发育缓慢一些。最困难的是要解决植物生活的条件。前苏联专家制造了一种人工土壤,它是两种塑料混合物,外表像沙土,土壤中含有15种养分元素。植物在上面栽培后,只要浇水和光照就可以,生长周期只要1/3,产量可以提高10倍。美国的专家试制出一种“太空露晒舱”,1984年4月,用航天飞机把它投放到太空轨道上,这个“太空露晒舱”大约重10吨,共安排了86个试验项目,其中有植物试验,美国的派克种子公司在舱内放置了900万粒西红柿种子,计划等种子返回地面后,分发给400万四年级以上的中小学生,让他们播种,并观察西红柿的生长情况;再向公司汇报。派克公司期望能从这些种子中培养出巨型西红柿。

我们中国从1987年开始,也在进行太空育种的试验。在地面上精心挑选一些蔬菜、玉米、花卉品种的种子,“坐”卫星到太空去遨游十几天后回到地面,再经过筛选、育种、试种,种植方法以及田间管理和普通品种一样,可是结果却大不一样。

据媒体报道,在中国的航天育种基地,青椒长得硕大无比,每个重有八九两,一株西红柿可结几十个大西红柿,一根黄瓜长得有你的手臂长。到现在已经利用返式卫星成功地进行了8次搭载农作物种子的试验,试验品种达400多种,取得了不少成功的经验。

有人问,这些青椒、西红柿能不能吃?对人有没有害?专家回答说:引起种子变异的只是变色体遗传物质的序列发生变化,品种没有改变,青椒还是青椒,黄瓜还是黄瓜,能吃。太空种子在太空中也不会受到什么危害。返回后经检测很正常,因此对人也没有不良影响。

(二)太空制药

1975年,美国和前苏联在“联盟-阿波罗”飞船的对接飞行中用电泳法从5%的肾细胞中分离出了尿激素,分离效率比在地面上高5~10倍。

尿激素是溶解血栓或凝血块的一种特效药,在地面上制造这种药,工艺非常复杂,而且成本十分昂贵,如果在太空成批生产,那将十分划算。

除了尿激素,还有一些药用电泳法在太空提取试验过,如干扰素和一些在地面上无法提取的疫苗。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生始死终

    生始死终

    人过一世,不过百年。千年之后,也不过一堆黄土。人为何活着,又是为何死去。一直都是这个世界的谜题……合九一,一个年轻的小伙子。刚刚成年的他却被在山中被山贼所杀,死于非命……然而,这并不是他的结束,而是一个新的开始……
  • 穿越之恶女要从良

    穿越之恶女要从良

    假小子柳月发现自己穿越了!从此开始了鸡飞狗跳的恶女生活……
  • 龙凤喜烛

    龙凤喜烛

    这是一部横跨中国六十年生活史的作品,讲诉了西南清平乡孤独孩童龙民生(山村)和寡母田嫂、哥姐们在城市化的历史进程中相互扶持相依为命的平凡但很温情的故事。面对父亲独自离世的巨大创伤以及别人的冷嘲热讽,民生从一个开朗活泼、品学兼优的孩子变得封闭怪异、脾气暴躁的打架斗士,逐渐成了老师和同学眼中的事儿王。在个体的孤独之中,山村似乎感到周身有着一种无法摆脱的命运在缠绕着他,他要认清和摆脱这种让人恐惧的命运。他纠缠于兄弟情、女孩的恋情之间,也纠缠于自己身上让他苦不堪言的“魔症”。最终他阴差阳错来了京大,成了著名编剧和导演,过着他想要的生活.这时,又遇到了初恋文雅,能否重续前缘呢?
  • 雪暗凋旗画:一代女将的史诗

    雪暗凋旗画:一代女将的史诗

    她与他青梅竹马,结为眷侣,但却年轻气盛因小事决然分别,世道离乱,沧海桑田,他们竟从自此不曾相见,她由此开始了血与火的涅槃之旅,加入飞骑军成为威震一方的女将军,而后嫁入王府成为小王爷的爱妃,他继承家业富甲一方,却终身未娶。二十年后,终相见,她带着六岁的爱子,问道:你和夫人都安好么?他凄然一笑,安好。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众神的星空

    众神的星空

    神说,要有光,于是就有了光……一个普通人异域封神的奇幻之旅一场看上去不可思议的疯狂爱情破灭的序曲正在唱响,神祗回归的脚步无可阻挡,就让我们尽情欣赏众神的星空下,那一幕幕权力与美色交织,阴谋与背叛共舞的乱世之歌吧!本作品首发于17K文学网。
  • 与你定余生

    与你定余生

    不是所有的遇见都是巧合,说不定就是谁的一生。
  • 失去世界

    失去世界

    别人异样的眼光我可以忍受,可为什么说好一起承受的你,也变了
  • 陨落的三界

    陨落的三界

    平凡的一天,神炎遭到处于临界之间的异端袭击,意外中,开启了持剑者天赋。两天后,被伐洛克学院告知参加入学测试,并顺利通过初试,中试前一天的晚上,他做了一个奇怪的梦。进入学院后,逐渐了解,这个世界正在被异端逐渐控制......
  • 瓯北诗话

    瓯北诗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