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94000000019

第19章 四方求学探索

汉魏以来,中国佛教徒为弘扬佛法,不畏艰险,前赴后继,四处取经求法,并逐渐形成积极吸收域外文化的优良传统。直到唐代,佛教完成中国本土化转换并渐趋稳定,才暂时告一段落。至19世纪,尽管中华多年闭关锁国的局面被洋枪洋炮强行打开,但随之的西学东渐,也确实拥有文化优势,这是对包括佛教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提出的严峻挑战。一批爱国人士纷纷走出国门,寻求救亡之路,中国佛教界精英自然也不例外。而相传佛教有万千法门,传统佛教的衰落,中华传统的佛教修行法门不能使他们个人的宗教需求获得满足,在域外也许可以找到适合其个人根器的法门,也是有些人四方求学的重要原因。当然为了振兴汉传佛教,通过学习,真正了解日本佛教、南传佛教、藏传佛教的长处,是激发他们克服难以想象的困难,甚至不惜牺牲最宝贵的生命,外出求法的根本原因。

一、赴日求学

近代中国佛教徒赴海外求法的重要目的地是日本。这一方面是由于以前某些国情与中国相仿佛,但一向输入汉文化的日本,自明治维新以来,迅速发展成为列强之一,使仍处贫弱中的中国人急于想知道其中的奥秘。另一方面是佛教自中国传入日本后,不但很快实现了在日本的本土化,其社会化程度也比中国高些,僧尼在古代日本就远比在中国受尊崇。近代日本佛教虽也受军国主义把“神道教”奉为国教,掀起“废佛毁释”运动,以及受基督教在日本传播的冲击,但这也刺激了日本佛教借鉴西方学术研究方法,采用近代教育手段,办起了新兴的社会慈善事业,在佛教的早期现代化方面,远远走在中国前面,自然也仍比衰败不堪的中国佛教兴盛。日本佛教对中国人的吸引力还在于不少经汉地传播过去,或由中国古代高僧撰写的经论在中国早已失传,而在日本得到较好的保存与传播。当然,军国主义的宣传也影响到日本佛教徒,有些日本僧人来华“布教”别有企图,也曾劝诱中国佛教徒赴日求学。

近代赴日求法的先驱当数杨文会。杨文会早在1878年就认识了日本佛教学者南条文雄,通过与其交往了解日本佛教。1890年,杨文会通过南条的帮助,从日本搜寻到国内失传已久的隋唐佛典注疏三百余种,选其重要的刻印,对华严、法相的重振尤有帮助;南条引进的西方的以文献学、文字学为主的佛学研究方法,不但至今在日本仍是主流,还通过杨文会等的引介,在中国产生了极大影响。杨文会办“祗洹精舍”,也借鉴了日本净土真宗在中国办的学堂方式及其教育方法。这些,都对中国佛教的复兴起了重要推动作用。

此后,中国著名居士、佛教学者和僧侣赴日求法者甚众,较突出的有大勇、持松、王弘愿、顾净缘等。

大勇(1893—1929)俗姓李,名锦章,四川巴县人。早年毕业于四川法政学校,曾在四川军政界任职。1919年依太虚法师剃度。1921年有日僧觉随来华传扬东密,并邀太虚赴日学密,太虚无意于此,但为进一步了解日本佛教以及密宗的长处,支持大勇东渡。大勇遂随觉随东渡学密,然因故未能学成。1922年再次赴日,入高野山密宗大学,专修东密,一年多后受传法大灌顶,终有所成。次年回国,本想闭关专修,但到上海后,受众人劝请,在上海开坛传法,又往杭州设坛灌顶,随习者多达百人。政界官员、社会名流皈依者甚众。1924年赴武汉,在武昌佛学院开坛传法,武汉三镇学密之风,一时风靡,竟使太虚培养人才、改革佛教的根本道场——武昌佛学院遭受意外挫折。大勇后又往北京传法,在京结识雍和宫白普仁喇嘛,遂生心入藏学习藏密。

持松(1894—1972)俗姓张,名密林,湖北荆门人,1911年出家,毕业于月霞创办的华严大学,曾任常熟兴福寺住持。1922年与大勇结伴赴日,在高野山修学东密,得第六十三世大阿阁黎位。回国后在杭州菩提寺开坛灌顶,从习者多达百人。1924年,持松住持武汉宝通寺,举行灌顶结缘,受法者达百数十人,使东密盛极一时,宝通寺亦成中国密宗复兴的道场。1E125年持松随中国佛教团赴日参加东亚佛教大会,会后从权田雷斧僧正受新义真言宗灌顶,又往京都、高野山等地学东密,兼习梵文。1927年回国后在沪、宁、杭等地讲经传戒,修法灌顶。1936年三赴日本,考察佛教。1947年任上海静安寺住持,1953年设真言宗道场,复兴我国失传已久的唐代密教。现静安寺仍保留着其创设的坛场。

王弘愿(1876—1937),著名佛教居士,四十多岁后潜心学佛,广研密宗经轨。1918年翻译日本权田雷斧的《密宗纲要》,1926年赴日学密,受传法阿阁黎位。回国后在潮州设“震旦密教重兴会”,传授密法,并在潮州、广州、香港等地灌顶传法,从学者数以千计。1933年住持广州解行精舍,弘扬密宗。其间还应聘中山大学任讲师,专弘密教。

顾净缘(1889—1973),辛亥革命后信奉佛教,曾在国民革命军唐生智部军中传教。唐生智部控制湖南后,他也曾在湖南推动“佛化运动”。1928年东渡日本学密,得阿阁黎位。归国后在上海建“瑜伽学会”,创办《威音》佛刊,弘扬东密。前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所长吴立民系其嫡传。

唐密在唐代昙花一现,本有与中华传统抵触的内在原因。对此如不加深入研究,在近代也就难免重蹈覆辙。加上传法者习学不久、自己素养还不够就好为人师,急于传授,致使弊窦丛生。近代中日政治关系急剧恶化,更令其难以在华站稳脚跟。

二、入藏学法

近代佛教界人士为振兴佛教,除赴日学习唐密外,还远赴康藏学习藏传佛教。藏传佛教传续了后期的印度佛教,保存了大量未曾汉译的印度经论,在内地传播甚稀,故颇为可贵。藏传佛教的神秘色彩,“即身成佛”的许诺等等,对有些人也颇有吸引力。20世纪初,汉藏佛教交流较为频繁。藏传佛教高僧不断到内地传教,而内地僧侣赴藏学法者也大有人在。

入藏学法的始作俑者也是大勇法师。大勇曾东渡学密,回国后弘扬东密,可能东密即真言宗的修行法门并不能使他感到满足,而藏传密法保留了更多印度的“原汁原味”,所以他萌念入藏学密。1924年,他在北京建“藏文学院”,讲习藏文及藏传佛教知识。一年后将藏文学院改组成“留藏学法团”,并于1925年率团员二十余人人西康学藏密,然一因文化阻隔造成的误会,二因当地守军的阻拦,三因水土不服与疾病,同行者竟多丧亡或返回,大勇自己也于1929年病逝于扎迦寺。如今交通、医学发达,与当年已不可同日而语。

赴藏学法的杰出汉僧尚有能海、法尊等。

能海(1886—1966)俗姓龚,名学光,四川绵竹人。早年从军,后从张克诚学佛,并萌生学密念头。1828年与人结伴入藏,在藏修学多年,通达藏传佛教大小乘显密诸法。后回内地传密,曾到四川、北京、上海、武汉等地讲经传戒、传法,皈依受学者甚众。能海曾在绵竹云雾寺、重庆慈圣庵、上海觉苑、五台山清凉桥等地开辟金刚道场,弘扬藏传佛教。能海一生,注重持戒与修行次第,显密兼通,学风严谨,将大量西藏佛教经典汉译,使西藏密法在内地得到了较广传播。

法尊(1902—1980),河北深县人。20岁出家,为太虚武昌佛学院首届毕业生。大勇组织的入藏学法团中,唯有他与少数人坚持到底。他到达西藏后,随安东格西学格鲁派要籍,深得藏传佛教要领。1936年应太虚之召,先后担任汉藏教理院教务主任、院长,主持教务十余年,培养了大批汉藏佛教人才,还译出《菩提道次第广论》等多部藏文经典,并将汉译的《大毗婆娑论》译成藏文。法尊不仅佛学造诣精深,而且精通藏文,先后主持汉藏教理院、中国佛学院,对于研究藏传佛教,沟通汉藏文化交流及培养人才,均有杰出贡献。

藏传佛教虽然有许多值得推崇之处,如信仰虔诚等,但在藏地的特殊环境下很易升起的敬仰心,在汉地是不可能复制的。不同民族传统文化及民族心理,应当说各有所长,强行移花接木,其效适得其反。密法不失为佛教百花园中的一支,但其许多做法,如戒律、教制等都与汉地传统佛教宗旨格格不入,因而纵然随着汉藏交流的深入,藏传佛教在汉地的影响日渐扩大,不过也就或在与藏区接壤及邻近地域,或在由于急于求成,对汉地传统修行方式感到失望的佛教徒中,或在不知佛法真义,只是特别好奇的一部分人中传播。但其在欧美传播间接在华产生的影响,在甘陕地区与民俗信仰结合的势头不可小视。

三、南行探求

南行求法则是近代佛教界人士探索振兴佛教之道的又一重要路径。

佛教在印度本土衰败后,南传上座部一系,则在锡兰(今斯里兰卡)、泰国、缅甸、老挝等地流传,并得到大部分国民的信仰,至今仍盛行不衰。

中国佛教界历来称南传佛教为“小乘”,自有轻贬之意。但南传佛教也确实保存了佛陀时代的精义,道风纯正,很有学习了解的必要,因此部分佛教界人士亦渴望南行求法,其中较突出的有法舫、法周等。

法舫(1904—1951)俗姓王,河北石家庄人。为太虚武昌佛学院第一届学僧,后入北京藏文学院学习。1930年至北京柏林教理院任教,1938年率武院部分人员入汉藏教理院,任教数年。1941年,受太虚派遣,法舫往印度、锡兰等地传播中华佛教,进行汉传、南传佛教交流。他曾在印度国际大学中国学院任教,同时学习英文,三年后往锡兰研究小乘佛教教理。1947年太虚圆寂后曾一度回国。1949年驻锡香港,五启讲席,法化称盛。他所翻译的南传《阿毗达磨摄义论》刊印后,深获英、法等国东方学者的赞许。1950年5月,他再次赴锡兰,参加世界佛教徒代表大会,代表中国佛教徒向大会致贺词,建立了世界佛教徒的联合组织——世界佛教友谊会,实现了太虚的遗愿。后任锡兰国立大学教授,讲中国佛教文学和大乘佛学。法舫曾多次主编《海潮音》杂志,宣传佛教革新运动。其著作主要有《唯识史观及其哲学》、《佛学对于人生之看法》等。

法周((1918一)俗名巴宙,1935年赴锡兰留学,1938年转入印度中国文化学院攻读研究生,1948年获孟买大学博士学位。1954—1968年执教于锡兰大学,译有《南传大般涅檗经》等,著述汇成《巴宙文存》出版。

20世纪80年代后,中国佛教协会又派遣了多名中国佛学院的优秀毕业生,赴斯里兰卡学习。在云南少数民族中流传的国内南传佛教,也与各国南传佛教加强了交流。

必须指出,中国近现代无论赴日、赴藏,还是赴南传佛教国家求法,其主流是为了建设中国的新佛教,是太虚“世界佛学苑”计划的有机组成部分,太虚弟子以及人间佛教事业的继承者构成了赴海内外求法的主体。这点与古代有着很大的不同。

此外,为了中国佛教的振兴,太虚等人间佛教的提倡者,还企图学习基督教、伊斯兰教的长处。早在1914年,太虚提出著名的《整理僧伽制度论》,就主张借鉴天主教的教区制,以改变佛教的一盘散沙局面。

尽管近现代赴海内外求法的效果并不明显,但毕竟表达了中华佛教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以及取长补短,重新振作的信念。其效之所以不高,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由于固守传统已难以维持局面,甚至在某些方面已达到病入膏肓的程度,因此必须上下四方求得治病良药。“病笃乱投医”,就不可避免带有一定盲目性。这是探索必须付的代价。第二,禅宗讲求“自性”是很有道理的,尤其在“外面的世界很精彩”的当下。学习借鉴是为了吸取滋补自性的营养,不能迷失自性,甚至湮没自性。太虚一向主张中国佛教本位,但有些探求者浸润在这些不一定适合现代国人需求的法门中,以致忘返。第三,中华佛教已有两千多年历史,已经成熟,不再像南北朝时期,还在幼年,她已有也应有强健的消化功能吸收这些营养,但还需时日。

同类推荐
  • 唯识学概论

    唯识学概论

    《中观学概论》和《唯识学概论》两书的作者弘学居士,本名李英武,重庆南岸人氏。外祖母、母亲都是虔诚的佛教徒。弘学是我汉藏教理院同班同学正果法师的忠实弟子。1993年他写了《佛学概论》,我专门为他写了序,并希望他能“写出中、高两级佛学院校学生阅读的佛学书籍,并作为各级佛学院校的教材或参考资料”。
  • 星云日记13:法无定法

    星云日记13:法无定法

    本书为“星云日记”系列中的第十三册。收录星云大师1911年9月1日至10月31日期间的日记,记录了星云大师生活、工作、弘法度众上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等,全书分为“法无定法”、“兼善天下”、“人生之最”、“命运操之在我”四部分。这是一份特別的日记,内容不仅是大师个人生活点滴,也是人生的省思,它来自众生,属于众生,读“星云日记”,仿佛进入一个开阔的胸怀,一页内心最深层的省思。
  • 思辨的禅趣:《坛经》视野下的世界秩序

    思辨的禅趣:《坛经》视野下的世界秩序

    关于禅趣,很多人都会想到林林总总的机锋公案,然而那些讲解机锋公案的读物往往言人人殊,莫衷一是。本书则着力于贯通禅宗的核心义理,高屋建瓴地使所有机锋公案都可以迎刃而解。
  • 佛·法·僧

    佛·法·僧

    本书介绍佛教三宝——佛、法、僧的意义、内容,历代高僧大德如何成就菩萨等。
  • 佛渡有缘人:佛法与人生智慧大全集

    佛渡有缘人:佛法与人生智慧大全集

    忙、茫、盲……大多数现代人的真实写照。大街上人们行色匆匆,办公室里人们忙忙碌碌,工作台前人们废寝忘食。有人忙出了功成名就,有人忙出了事半功倍,有人忙出了迷惘无助,有人在盲目地忙啊忙……人在旅途,最累莫过奔命、最怕莫过于茫然若失、最苦莫过于苦海无边。故而,我们需要学会去调整、去谋划、去经营、去感悟,用从容的心去欣赏人生路上的风景。愿这本忙里偷闲者写给大忙人的佛学感悟,能够帮助每一位现代社会的大忙人,让大家都找到一张让心灵放松的按摩椅,一个让心灵休憩的驿站,一处让心灵休整的港湾。
热门推荐
  • 半落仙魂

    半落仙魂

    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因果相生,以情为根;所以众生皆言,只有无情,方可得大道之行,修成为仙,与天地同在,不死不灭然而她却嗤之以鼻,不以为然,她是天地的宠儿,天生便是上仙神者,她不懂何为情,更不知何为爱“溟兮,你快乐吗?”她绝美的笑靥,却是浓浓的悲伤“梵音,我就是你啊,你不快乐,我又何来快乐之说”“梵音,无论是仙还是魔,我都已不在乎,可以伴你相老,是我此生最幸福的事情”他白色衣袍翻飞,如玉的面孔,满是对她深深地爱恋宿命的轮盘转动,谁都逃不过这场花开花落的梦幻,重回现实,也许,她不再执着;也许,他会为她,偶然间目光流转;也许这就是最好的结局
  • 吞浪

    吞浪

    仙唐帝国,天宝元年的神都郊区,选了系统设定的主角身份模板,幻想着自己一定会像那些网文中的超神玩家那样子潇洒无比,恐怖如斯的叶秋,才刚刚从床上爬起来,一眼就看到了那一艘遮天蔽日的超级战舰......这不科学!!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实属巧合!
  • 世界500强企业员工的15种美德

    世界500强企业员工的15种美德

    本书总结了为世界500强企业优秀员工所推崇的十五种职场美德,分别是:忠诚、敬业、诚信、感恩、勤奋、责任、节俭、激情、坚韧、团队、执行、专注、自制、认真、谦虚。它们是世界500强企业成功的秘诀,也是所有想成功的人必须具备的崇高美德。
  • 海洋的森林

    海洋的森林

    森林阻挡了海洋的步伐,海洋也淹没了森林。
  • 武神

    武神

    不得志小厨师秦风,一次故地重游,却偶然遇到了一个强大老头。从此得知,在这个外表平静祥和的世界里,居然隐藏着一个浩浩荡荡的武林世界,在这个世界中充满着惊涛骇浪。各种各样的强者或掌握一方天地,或隐藏与山水之间,或游离在世间各处……他们上演着一幕又一幕的强者为尊的游戏。当秦风加入这个游戏中时,才发现过去的生活是多么的卑微,如今的生活才是真的潇洒……强大的实力在身,受四方天地敬仰。
  • 玉锦谋

    玉锦谋

    卫瑶被腹黑男囚禁了,她是万万没有想到啊!明明是救我不是吗?最后怎么成了迫嫁?迫嫁就迫嫁吧!竟然还是个侍妾?喂,我好歹是堂堂大将军的女儿好吗?我爹他没有功劳还有苦劳呢?哼,果真是人走茶凉,常胜将军的女儿竟然落到如此田地。不过,这个王爷虽然有点冷,但是好像也不是那么的无情。但是,有朝一日真相揭开,你说过的君子无故,玉不去身!原来是此玉非彼玉,原来你说的爱我,只是想得到我的玉佩而已!
  • 唐朝西域战争史

    唐朝西域战争史

    我们听过吐谷浑、薛延陀、葛逯逻、焉耆、龟兹、疏勒、石国、高昌、铁勒、大勃律、小勃律、昭武九姓、拔野古、这些国名,也耳闻过苏定方、薛仁贵、封常清、高仙芝、哥舒翰、郭子仪、契苾何力、阿史那社尔、执失思力、仆固怀恩、王玄策、侯君集、王孝杰这些大将,也知道凉州、沙州、瓜州、甘州、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陇右都护府、瀚海都护府这些地名。却始终也搞不清唐时的西域究竟是个什么局面,西域对中国到底意味着什么?这部作品,力图通过战争给读者还原一个真实的唐代西域政权格局。
  • 我周围怎么全是非人类

    我周围怎么全是非人类

    陆离身为一个历史专业的研究生,在终于被老师选为助教后竟然换了个老师?!这不是重点,然后她就发现她身边出现了各种“人”,这些朋友们的唯一共同点就是——他们全都不是人-_-||。(本文架空)
  • 野王我奶你呀

    野王我奶你呀

    陪玩界的奇葩周沫竟然在有生之年接到了职业选手江洋的订单!?一代野王从此沦为辅助……“江洋大大,你等等我啊!我奶没毒!”“大神,你等我买六双疾跑!”纵使你虐我千百遍,我依旧待你如初恋!一只被自家李白带到敌方塔下的瑶的内心咆哮直到某辅助心如死灰从操就业……那个野王才意识到她的重要“沫沫~蓝爸爸帮你打好了哦”“我没有蓝条”周沫语气冷漠,哎,看野王如何追妻……哦不,是如何追回自己的专属小辅助
  • 无限技能强化器

    无限技能强化器

    你饿了要吃,【吃饭】天赋技能开启。Lv1.饥不择食,Lv2.勉强温饱,Lv3.狼吞虎咽......你困了会睡,【睡觉】天赋技能开启。Lv1.昏昏欲睡,Lv2.地当为床,Lv3.雷打不动,Lv4.三日不眠......你有脚能跑,【四肢】天赋技能开启。Lv1.猫王步,Lv2.无影脚,Lv3.风神腿,Lv4.神行符,Lv5.瞬移............除了与生俱来的原生天赋,还有琳琅满目的武技传承。开局一部【截拳道】,Lv1.寸劲;Lv2.无极劲,可强化出Lv2.2.1无极风墙Lv2.2.2破风刀,Lv2.2.3蛮牛劈,lv2.2.4断浪斩......给你一套初级武技,你就能打爆宇宙!PS:前期欢脱,后期热血,非传统意义爽文,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