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925200000024

第24章 恋恋繁花(7)

9岁时的何炳棣就知道自己未来人生的发展路线:那就是先考进清华,再准备考出洋。与他父亲的言传身教不无关系。这也给为人父母者以启示,在适当的时机告诉孩子,你对他的期望和实现这种期望的途径。这就好比给孩子幼小心灵里种下了一颗目标的种子。至于这颗种子日后会长成什么样,有赖于他的人生机缘和他的努力程度、意志力等相关因素。

但是,所谓“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让孩子树立高远的目标,激发他的奋斗激情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人真正的成功不是外力促成的,而是他的内心深处有自我奋发的动力,有奋斗激情,能为他的目标全力以赴。

发现自己,磨炼意志。何炳棣先生的人生之路充满了坎坷:高中二年级被南开中学开除;在清华因违反校规而被记过两次,差点又被开除;从补习学校考入山东大学,一年后考入清华,由学习化学转而历史,都是他人生里的挫折。在第一次留学考试失败之后,何炳棣接连遭遇了两件家庭不幸:大妹又星病逝,父亲去世。这些带给何炳棣的打击是巨大的。而他能够达成九岁时的梦想,得益于他坚韧的意志力和顽强的奋斗精神。

一个小小的例子可以看出何炳棣竞争心之强和自我磨炼意志之坚。清华学习西洋史的第一次月考中居于第二,89分(第一名91分),此时第一名的同学说了一句话:“能得89分也很不错了。”这样一句大实话激发了他的斗志,将这门课作为磨炼意志的对象,并总结出一种学习方法:务必以求彻底牢记消化基本教科书中的大问题和细节,然后抽读较高层次参考书中的精华,以期在考卷中能相机表现对问题了解的深度。在以后的每次月考中何炳棣再也没有落于人后。这个例子让人印象极为深刻。他自己也“招供”“此后治学几无不遵守清华大一读西洋通史过程中所立的‘扎硬寨,打死仗’式自我磨炼的原则。”(P60)

为了磨炼意志,甚至不惜“自我诅咒”。他诅咒自己若是听一次京戏,就会考不上公费留学。听京戏是他从小的爱好,北京城里名角如云,好戏连台,如果不给自己以严厉的约束,很可能会将很多时间花在看戏上面,那样势必难以完成自己规定的读书任务。甚至会真的影响他自9岁起立下的出国理想的实现。这种近乎傻的自我磨炼方式,被作者视为青少年挣扎成长时期终身难忘的纪念碑。

生命是非常短暂的,青春求学的时间更是如同昙花盛开,那么“割爱”,坚强自律就成为了走向成功的必备素质。每个人都有着各种各样的兴趣爱好,但是人的时间精力总是有限的,势必要有所舍弃,将全部的精力时间集中到一个目标上来,那样才能精诚所致,金石为开。这也是人们常说的水滴石穿的精神要义。

不时自勉自惕。一个有成就的学人绝不是一蹴而就的,往往也会经历很多挫折,磨难,甚至比常人更多。但他们的可贵之处在于,善于自我反省,自我勉励。

在何炳棣对六十年生涯的回顾中,随处可见他站在时间高度的自我反思。自己有哪些得哪些失,为什么有所得,又为什么会有所失?这样的追问实际上就是一种自勉自惕的精神。一个人只有不断地回头看看所走过的路,及时调整行进路线,才不会偏离原有的方向。

在回忆“家世与父教”的第一章里,作者总结了父亲对他一生影响至为深远的三件事,其中之一是告诫他,狗洞里做天王算不了什么,要视野开阔,戒骄戒躁。这使作者在以后的学术生涯中总是以攻克世界上一等一的难题为乐趣,他引用同为清华学子的数学大师林家翘的话说:“要紧的是不管搞哪一行,千万不要作第二等的题目”。(P104)

他在解释“否极泰来”这个词时说:“必须自我焕发、重立鹄的,按部就班去实现新的计划和志愿;没有坚毅意志的诞生或复活,‘泰’或‘喜’是不会自动从天而降的。‘否极’之所以‘泰来’多半要靠人为的努力。”(P263)在他的成功历程中,他始终用实际行动在实践自己对这个词语的理解。比如奋力读书考清华;第一次考出国留学失败后,及时检讨自己,重进考场;在海外受到冷落时,忍受书虫过客生活上难以言喻的单调和寂寥,终于以扎实厚重的作品证明了自己。

在叙述如何准备留美考试中,他多次提到一个词:“尽人事”,这是意味深长的。尽自己能力所及,只要在过程中卯足了劲儿,把功夫做到家。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提前做好应有的准备,机遇总会青睐那些有准备的人。

半个世纪后回忆,他认为指导他度过艰辛岁月的是似悖似反而又相辅相成的两句古谚:“艰苦卓绝”和“随遇而安”。“处于事业中最困难的挣扎岁月中,只有坚信卓绝必出艰苦,才不会对美东书库连夏开矿的辛酸与寂寥觉得艰苦。”(P301)才能坚强应对人生的一切挑战,始终保持精神抖擞。

他坚持自我拓展知识的宽度。虽然作者说要将精力时间集中到一个目标上来,但又强调广博学识的重要性。他引用台湾中央研究院吴大猷的话:“无限(倍数)的无限小的总值仍是无限小。”(P73)正因为何炳棣在求学时期如饥似渴地饱览了古今中外的各类著作,才能兼收并蓄,在做学问时收放自如,在经济史、思想史、历史地理、政治制度等各个领域的研究中都能取得很大的成就。

阅世读人也是一种学习。

这部作品里,用准确简洁的文字叙述了自己的成长历程,所忆师友、亲戚、同窗等,往往下笔见人,随即入事,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一个极其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这也是作者所叙“阅世”的一个重要方面。所谓阅世,人生活在尘世当中,就是与人交往交流的过程,在此之中了解人,认识人性。作者八十余年的人生旅途中,认识的人繁若星辰,可以记叙的事件也不可谓不多。但是何炳棣先生删其繁,取其要,在叙述人物生活细节中见精神性情。

同时也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多了一些知人论世的本事,也对那些声名如雷贯耳的名人大家多了一份亲切和了解。正如作者自己所说:“其中凡一言足以启我终身深思,一行足以为后世法,故事逸闻至今清新隽永者。(P2)”这些曾带给作者深思启迪的人,同样给我们今天的读者以思考。

他酷爱运动,是运动场上十分骁勇的健将,自传里多次提到对体育的热爱和身体的强健,比如南开中学里是各种球类运动的参与者,清华时坚持锻炼,甚至中年以后还有同窗称他为“斗牛壮士”。

他热爱美食,能品味平凡饮食中的快乐,是一个热爱生活,懂得享受生活的人。在书中他写了两个细节。小时候吃饭的时候,他的外祖母常教训他:“菜肉能吃尽管吃,但总要把一块红烧肉留到碗底最后一口吃,这样老来才不会吃苦。”(P7)他说,这是外祖母给他的最好的关于忧患意识的教育,敬始慎终。有了好的开端,还要有好的结束。从吃饭开始的教育被上升到文化学的高度。另一个细节是他小时候的寒假作业本上,他父亲题了一首诗:“不是新年不汝宽,当今学问贵精专;陶公且把分阴惜,今比陶公百倍难!”(P9)鼓励他珍惜时间,并且追求学问的精专。诗句里宽广的视野和对儿子的殷切希望与嘱托,即使今天我辈青年读到,也可引为教导。

书中多处写到吃,作者之所以几十年后还对当年吃过的东西津津乐道,一方面是因为这些饮食岁月也负载了当年生活的美好眷恋;另一方面也告诉读者,只有喂好这个沉重的皮囊,才能保证精神才气的飞扬。

而这二者与他学术上的成功也不无关系。试想,一个身体羸弱的人又怎能顶住来自精神和生活的多重压力?又怎能适应激烈的社会竞争?很多人的失败不是才思不够敏捷,也不是不够勤奋用功,甚至也不是机缘不好,而是没有留心身体的保养。人生就像是一场马拉松长跑,拼的是意志,也是体力。

真是让人感慨万千,让人认识到家长的嘉言懿行带给孩子的影响是深远的,以至于何先生在八十岁高龄的时候还能清晰地回忆起来,并作为叙述的重点写入了回忆录。

此外,在他所回忆的人生的天堂时期,清华求学的几年,用非常细小的逸闻趣事给我们描画出了清华精神的神韵。那就是梅贻琦校长《大学一解》中提到的“教师之树立楷模”与“学子之自谋修养。”体现在校园生活里,是大师们谦恭和蔼,奖掖后进;教员与学生之间相敬相“畏”,友谊竞争并行不悖,互相砥砺力争上游;校园环境雅秀优美;图书馆馆藏丰富,服务意识极强等等,让人为之神往。

每个人都渴望成功,希望在有限的生命里有所作为,能在这个世界上寻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位置。但是,如何取得成功却是困扰大多数人的难题。他们在迷惘彷徨、寻觅摸索的过程中,或者会丧失掉原初的追求热情,或者走了太多的弯路以至偏离了航向。在这种时候,如果能有一盏路标,一个睿智的哲人稍作指点,或许会激发他们再次奋斗的勇气,会取得理想中的成功。

正确的方法就好比那根能点石成金的手指头,能化平凡为神奇,能使人化较少的气力取得更大的收获。所谓踩在巨人的肩膀上,也就是从巨人、先哲那里学得科学的思维方式。前人用披荆斩棘的努力,睿智的思索换来的经验不正值得我们借鉴吗?

这本《读史阅世六十年》就是这样一本可以称之为路标的书,它的作者经历过坎坷失败,也曾不如意事八九,但是他凭借着昂扬的斗志,用艰苦卓绝的努力,终于取得了人生的巨大成功。不仅为自己,也为海外华人赢得了极高的荣耀。

何炳棣的《读史阅世六十年》不仅仅是一部记载个人成长历程的自传,也是一部不断反思、分析得失对错的个人思想史,是一部历史学家所写的对自己学术历程的回顾与评价。值得挖掘的地方还有很多,有赖读者去细细品读。

同类推荐
  • 我们把守护忘记了

    我们把守护忘记了

    这是一部纪实作品。作者生活在一个有患病父母的家庭,个人的事业已无暇顾及,生活的重心是如何照顾二老的生活的起居及看病养护。病中的父亲不通情理,无端的猜忌怀疑,夫妻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全家人的生活都处于极不正常的状态……作者对自己几年来的亲身经历进行了追述,巨细无遗,尽情倾诉,展示了一种真切而又复杂的情感体验。
  • 我不能再谈那些遗忘(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我不能再谈那些遗忘(谷臻小简·AI导读版)

    《寻梦环游记》上说:“死亡不是生命的终点,遗忘才是。”这话越嚼越筋道。35岁以后,我发现只有学会遗忘,才能活得轻松。当我准备遗忘这些的时候,发现这些故事,竟然已不能轻易提及。
  • 谷雨诗选(一)

    谷雨诗选(一)

    《谷雨诗选(套装全3册)》包括:《谷雨诗选(第1卷)》、《谷雨诗选(第2卷)》和《谷雨诗选(第3卷)》。《谷雨诗选(套装全5册)》主要包括:武丁、森林、大地、高山、湖海、余昭安、夜渡(外一首)、蒋天佐、献给八十年代第一个“谷雨诗会”、熊述隆、关于一只古老的谜、刘华、我拾到一双眼睛、李一痕、幸存者之歌(外一首)、王一民中年恋情(组诗)、陈小平、春天,一切都在萌动、肖麦青、端午,在故乡、刘晓宇、劳动者的歌(二首)、谢亦森、修路、陈良运和生命的密码等等。
  • 总有一次相遇让你永远铭记

    总有一次相遇让你永远铭记

    陈志宏所著的《总有一次相遇让你永远铭记》,作者取材于身边的点滴细节,以感悟为经,以感情为纬,以爱与关怀为材质,精心编织一张张细密的心网,抒发对人生的期待、对生活的热爱、对成长的关爱、对爱情的守望、对亲情的呵护、对未来的乐观,以及为理想和信念的执着坚守。这是作家陈志宏的感悟文字,书中的故事取自于作家身边的点滴细节,以感悟为经,用感情作纬,以爱与关怀为材质,精心编织一张细密的心网,抒发对人生的期待、对生活的热爱、对成长的关爱、对爱情的守望、对亲情的呵护、对未来的乐观,以及为理想和信念的执着坚守。一滴水折射太阳的光芒,一篇文章伸出柔软的触角感知世风的凉热。本书里的文字写尘世中的乐见,悟语为平凡生活里的甜蜜素,期待每一个善良而挑剔的目光,在此留驻。
  • 唐代类书与文学

    唐代类书与文学

    本书是“西南大学文献学研究丛书”之一,全书共分3个章节,主要对唐代的类书与文学作了介绍,具体包括唐代类书的编纂、类书与文学、类书与题材惯例。该书可供各大专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热门推荐
  • 伪大神要加油呀

    伪大神要加油呀

    我游戏菜,我怎么了!不就是言语过激,怎么就重生了。看我如何重头开始菜鸡上王者
  • 魔剑阿鼻暗月

    魔剑阿鼻暗月

    提最邪的武器,扬最善的正义,这一扬,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一人,无处话凄凉!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魏伤

    魏伤

    洪四浩身为一个现代人却穿越到了类似古代的地方,魏国,但并不是历史中的魏国。在坦然接受了宿主的一切之后,包括宿主的家国情仇也一并接受了。洪四浩本想着凭借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力挽狂澜,扶大厦于既倒,再加上五年的筹谋,洪四浩信心十足。事实上一开始也确实十分的顺利,但是渐渐的洪四浩发现事情慢慢的发生了偏移,脱离了他的计划,变得不可控。洪四浩并非放弃,努力抗争,但是他并不知道,在他和敌人斗智斗勇的时候,自己已经一点点的陷入到了他人早就设计好的棋局之中,沦为棋子。发现之后早已深陷其中,不可自拔,是奋力反抗,还是初心不变,坚持自我?不可得知。书友群:559018572
  • 楠灵会

    楠灵会

    在这个战乱的年代曾发生过怎样的历史,数十年后的后人再次翻开这本承载着历史的笔记。一张张模糊的照片,一页页发黄的草纸。仿佛在诉说着一个不为人知的秘密。傅楠浩,陆天灵等人当年究竟遭遇了什么样的事情,又为何留下了这个百年谜团。楠灵会的命运到底如何,翻开这本笔记,历史会告诉你答案。
  • 极光与月

    极光与月

    她,曾是所有人心中的白月光,干净如玉壁。终究只是一场风花雪月,看不破的雾。黑暗里的光,是救赎,也会被灼伤。权利的博弈,她只是其中一个棋子。这场游戏,究竟谁先动了情?
  • 人间失魂

    人间失魂

    不沾天堂,不惹地狱,独留人间。神也是鬼,佛也是鬼,我欲为人。兼儒墨、合名法、于百家之道无不贯通的杂家一脉传人周符在都市行走,管你道法、佛法还是魔法,有用即为我法,在神佛鬼怪之间走出自己的道路。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贺山红

    贺山红

    谢缈易,相府二小姐,人长得又黑又胖,人送外号“铁棒槌”谢缈娉,相府大小姐,人长得倾城倾国,人送外号“女诸葛”大小姐的求亲者不计其数,但是,她都以“自己有未婚夫”拒绝了。直到一天,这位未婚夫亲自找上门来了。一个又穷,又酸,又瞎的书生。谢缈娉慌了,她才不嫁!于是,瞎眼书生被推给了二小姐谢缈易。……………………谢缈易咬牙切齿:“别娶我!我丑!”穷书生眯眼微笑:“没关系,我瞎。”
  • 隔川

    隔川

    鸟尽弓藏,兔死狗烹;隔川既不相闻,相见不如不见。年少时倾尽一切爱的人杀她,她只恨自己出身不好,后来才知是帝王无情;成长后她断情绝爱一心为民,以为今生该是孤独终老,后来才晓是陪伴最长情。一朝错爱她怕惨了人心,怎料有人悄悄陪她到天明。【女主以为男主和自己一样事业第一,开窍之后才发现对方心里以她第一】【自我提升路上顺便帮男主打个天下找渣男报个仇,HE】“我会去争这天下,但不是为你,是为我心里那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