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881000000012

第12章 神医赛华佗

一、 太医震恐

明朝万历九年,即明神宗朱翊钧19岁这年,发生了一件大事。

那是一个寒冷的冬天,风像刀子一样,从嘉峪关进入蒙古,然后进入北京城。紫禁城笼罩在狂风冷雨中,美丽的宫女们捧着暖炉和被褥,急匆匆地往皇帝寝宫走去。年轻的万历皇帝歪在床上,懒洋洋地听着内侍总领太监张诚禀告着大事:

“皇上,太子太保、左都督戚继光在蓟州发来捷报:经过加固长城,筑建炖台,整顿屯田,训练军队,制订车、步、骑配合作战的战术,形成墙、台、堑密切联络的防御体系,多次击退侵扰之敌,军威大振,俺答汗已派使言和……”

万历微笑了一下,张诚一看,觉得戚继光的战报没有打动皇帝,就继续说,“皇上,如果合约促成,可保蓟门平静三十年。”

万历懒洋洋地说,那是兵部的事了。我困了,拣重要的事说。

张诚接着说,“皇上,福建按察使报,红薯在福建全省栽种,收获甚居,湖南湖北两省也陆续栽种,长势良好……”

万历仍然躺在床上,说,“既然两湖都栽种成功了,那就全国范围内推广吧。红薯产量大,正好安徽毫州一带这两年干旱少雨,让灾民种植红薯,虽不太好吃,但可果腹。”

张诚连连点头,他又连续禀报了十几件事,有边关之事,有人事任免,有赈灾等等,万历始终都没起身,眼睛微闭,看样子是想睡觉了。张诚禀报完后,万历叹息道,如果张先生在,朕早就可以歇息了。

张诚尴尬地笑着说,张学士已染病告假半个月有余了,听说……

万历忽地睁开了眼睛,问:怎么了?

张诚说,听说,张学士染的是肺痨……

万历“腾”地跳起来,又“咚”地跳下床,光着脚疾步走到张诚面前,急切地问:“张先生,怎么,怎么得了这么重的病?不行,我要去看他,没有张先生,朕怎么办?”

说着,万历就要穿衣服,张诚连忙跪下阻拦,“皇上,肺痨可是传人的,你不能去,太危险了。而且,现在天这么晚了……”

万历捶胸顿足道,“张先生,没有你,朕该怎么办啊!传宫内御医房,让所有太医到张先生府上,看不好病就别回来见朕……”

宁静的宫内马上忙乱起来。冷雨依然在下,太医们却跪倒在寝宫门外,一个劲地磕头,求皇帝饶命。万历气得直跺脚,朝太医们大吼:“你们是御医啊,是从太医院挑选出来的,连个肺痨都治不了,要你们何用?快点想办法,不然,张先生有个好歹,我诛你们九族。”

太医们吓得浑身筛糠,有几个心理素质不好的,甚至大小便失禁了。万历在回廊里疾步走着,忽然说,“不,朕不能诛你们九族!”

太医们连忙谢恩,万历微微一笑,嘴角一抿,轻轻地说,“朕应该效法成祖惩治方孝孺,诛你们十族,男的全部杀头,女人充作军妓,世世代代皆为卑贱之人。”

话音未落,一半多的太医晕倒在地。盛怒之下的皇帝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有人问了,“张先生”何许人也,竟让万历皇帝这么尊敬,这么大动干戈?如果你知道这个是谁后,你就理解,万历皇帝怎么激动都不过分了。

二、 赛华佗现身

万历皇帝口中的“张先生”,即是当朝宰相张居正。隆庆六年,明穆宗,即万历的父亲裕王去世,年仅十岁的万历登基,朝野内外纷乱事起,鞑靼侵扰边关,安徽水灾,贵州内乱,万历和李太后一筹莫展,这时,礼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张居正长袖善舞,大刀阔斧地进行全面改革,巩固国防,整顿吏治,改革税制,实行“一条鞭法”,在减轻农民负担的同时,增加了国库收入,给积弱的大明王朝注入了一剂强心剂。

所以,张居正对大明王朝来说非常重要,但更让万历感动的是,张居正在繁忙公务缠身的情况下,依然亲自担任帝师,给万历讲课,以《资治通鉴》为课本,教万历皇帝怎样做才能成为一个好皇帝。万历对张居正又敬重又害怕,这个从小丧父的孩子,潜意识里,已经把张居正作为严父的角色看待,所以,当他听说张居正染上肺痨后,才如丧考妣,痛苦至此。

肺痨,其实就是“肺结核”,现代人发明了抗生素,才解决了这个顽疾。所以太医们才那么惶恐,因为肺痨不仅为不治之症,而且还具有极大的传染性,太医院总领何太医跪在万历脚下,痛哭流涕,“皇上,肺痨为膏肓之病,我等常人,实在是无能为力,除非……”

万历一听,问:“除非什么?”

何太医牙一咬,“除非华佗再世!”

众太医纷纷附和,万历看着这班老朽,情知不行,便下令:有治愈张先生之病者,朕赏之“神医赛华佗”之名,掌管太医院。皇帝的赏赐中没有金银珠宝,但却比金山银山更宝贵,如果一个医生得了皇帝的钦封,以后找他看病的还不挤破头啊!诏令以六百里加急送往各地,天下所有人都知道,如果攀上了皇帝和张居正的高枝,荣华富贵无法想象。各地官员不敢怠慢,纷纷举荐名医,北京城外的官道上马蹄声疾,来往车辆中,十人有九人是医生。然而,纷至沓来的几十名医生来到张府就傻眼了,因为,张居正给出了一个很奇怪的条件:不能见面。

我们知道,中医讲究“望闻问切”,只有仔细地观察病人状态,查看脉搏、呼吸等状况,才好对症下药,不然,良药也能变成毒药,如果弄巧成拙,没治好张大人的病,反而加重了他的病情,那医生就等着灭十族吧。

众医生纷纷知难而退,万历皇帝知道事情后,派人到张府问张居正,为什么他不愿意见医生。张居正躺在病床上,颤悠悠地说,老朽死则死矣,不愿再连累他人。万历大为感动,在他心目中,张先生正派正直,两袖清风,是官员的楷模,是圣贤的化身。虽然有时候他也有点烦他的管教,但这些天来,他真切地感受到没有了张先生后的麻烦。所以,万历皇帝又一次督促各州县举荐名医,并且要求凡是举荐来的名医必须会不见病人面而能治病的本事,有了这个条件,半个月之内,无人再敢到张府行医。

万历皇帝心急如焚!倭国权臣丰臣秀吉知道张居正病重后,蠢蠢欲动,欲起兵侵朝;和鞑靼俺答汗的谈判也陷入僵局,张居正的病重,显然是重要的原因;一些地方的大地主纷纷反对“一条鞭法”,要求恢复旧制,可一旦恢复旧制,农民肯定不答应,万一揭竿而起……

在众人绝望之际,一个江湖郎中出现在张府门前。他摇着幡子,拎着一个盒子,里面装了几剂膏药,声称他能治张学士的肺痨。万历大喜,连忙召见,详细询问郎中的情况。郎中说他姓华名继佗,为许昌人士,祖祖辈辈都是郎中,爹爹也是名医,七年前去世,去世前,爹爹交给他一本医术,名为《华佗医术》,他这才知道,他竟然真的是神医华佗之后。七年中他闭门不出,钻研医书,终于参透《华佗医术》这本书的精妙,学会了“悬丝诊脉”等医术,万历很高兴地说,“朕曾在宫廷档案中看过有关”悬丝诊脉“的记载,相传史上只有扁鹊会此医术,后来华佗也学会了,但华佗死后,这项绝技便失传了。没想到……看来,天不亡我大明啊。”

三、 华继佗行医

万历皇帝心情大好,他派人到张府做好准备,然后在宫中等待消息。太监张诚每隔半个时辰便来通报情况,他说华继佗到张府后,坐在前厅里,用一根长长的蚕丝,给躺在后厅的张学士诊脉,一会儿,便写下了药房,万历拿来药房一看,只是一些平常的祛寒养胃的药,但张诚说,华继佗所携带的膏药大有文章,在张学士胸前贴了不到一个时辰,张学士的咳嗽就停止了。

三个时辰后,张居正居然下床来了。万历大喜,马上驾临张府,他看到张居正面色也恢复红润之态,上前扶起张居正,感慨地说,“张先生,老天保佑,你终于又回到朕的身边了。朕需要你,大明需要你。”

张居正涕泪交加,说,“老朽谢皇上惦记。其实老朽看到皇上丰姿英伟,已经不需要老朽为皇上分忧了,所以,老朽……”

万历说,“张先生你放心,那些弹劾你的言官们,朕已重重地惩罚了。张先生这次有惊无险,所谓‘大难不死,必有后福’,朕需要你为朕分忧。”

君臣俩在院子内互诉衷肠,张府的上上下下皆流泪痛哭。临走时,万历瞥了一眼正在痛哭的家眷,想了一下,便登上銮舆回宫了。

果然,华继佗被封为“神医赛华佗”,掌管太医院,各地官员纷纷携带重礼祝贺,张居正也召见了华继佗。见面时,张居正一脸冷峻地说,华神医,医者父母心,你以后要小心行医,莫要出了茬子。

华继佗哆嗦着身子说,小人谨记大人嘱托,没有张大人,就没有小人的一切。

张居正说,长安不易居!

说罢,拂袖而去。华继佗走出张府后,身子软了一下,踉踉跄跄地走了回去。不久,他向皇帝上书,说自己四年故土,同时也想造福乡里,想回许昌襄城老家,万历笑了一下,便恩准了。张诚很奇怪地问:“皇上,华神医留在宫中吧,万一……”

万历却没说话。张诚眼中灵光一闪,嘴角映出了一丝诡笑……

华继佗回到襄城后,用皇帝和张居正赏赐的钱,买地盖屋,不久,富丽堂皇的华家大院便矗立在人们面前。但华继佗的儿子很不满意,他觉得爹爹应该在京城,那里多繁华啊,可他却非要回到贫瘠的襄城。华继佗苦笑着对儿子说,我只是一个江湖游医而已。

儿子说,不对,爹爹是神医。

华继佗说,所谓神医,医术有多高并不要紧,关键是,要懂得权谋。

儿子不懂,但他要学医术,华继佗却把他送到嵩山书院读书,儿子不解,在他看来,爹爹每天行医问诊,每天赚的钱要用筐装。事实也确实如此,每天都有很多病人从全国各地来到襄城,请华神医治病。而华继佗立下了规矩:他只给官居三品的高官和家财万贯的富商治病,诊费巨万,平常人根本看不起病。

所以很多人都骂华继佗黑心,钻在了钱眼里,见死不救。华府门前每天都有病人的哭号声,但华继佗视而不见充耳不闻。倒是华继佗的夫人看不过去了,劝丈夫:咱家的钱已经够多了,几辈子都花不完了,你就发发善心吧,也算给咱儿子积点德……

华继佗说,你不懂!我不是狠心的人,但是,我只能这样做,否则,我性命不保啊。

华夫人听得糊里糊涂的,可丈夫的事情,她一个妇道人家也管不了,只好尽力帮助那些贫穷的病人了。谁知,这一帮不要紧,竟然帮出了大祸……

四、 神医的秘密

因为华继佗治好了张居正的肺痨,所以来找华继佗看病的,大多都是肺痨患者。他们整天坐在华府门前乞求,梦想着华继佗能发发善心,给他们一剂膏药。一天,华夫人趁丈夫不注意,偷了一剂膏药,偷偷地送给了一个病人。

病人贴上膏药后,高兴得手舞足蹈,浑身仿佛充满了力量,人们在慨叹膏药神奇的同时,病人忽然栽倒在地,一命呜呼。

这下,病人的家人不干了。虽然病人身体虚弱,但人毕竟活着,可让华继佗的膏药一贴就死了,当然要找华继佗算账了。官司告到县衙,县太爷眼一瞪,说,华神医是皇上钦点的神医,病人死了是他命不好,或者得的不是肺痨,华夫人好心好意帮你们,还反咬人家,真是可恶,来人,拉下去打四十大板……

尽管华继佗胜了官司,但人们却开始对他怀疑了。这时,九门提督带着小姨子登门求药,华继佗看完后照样给了她一剂膏药,可三天后,病人也死了。九门提督也不干了,到大理寺告华继佗,大理寺不敢接案,这时候,华继佗治疗过的其他达官贵人出面了,为华继佗作保,九门提督这才作罢。

华继佗回到襄城后,派人秘密把儿子从嵩县接了回来,让他带着金银财宝逃跑,逃得越远越好。儿子不解地问,爹爹,你是神医啊,还怕那个九门提督不成?咱们好好的,有皇帝给咱撑腰,干嘛走?

华继佗哭丧着脸说,儿子,实话给你说吧,我根本不是神医,我是有些医术,可那只是江湖郎中的水平。

事到如今,华继佗索性把所有的事情都说了:

华继佗祖上实际是杀猪的,当屠户的爹觉得儿子不能再杀猪了,便破费让他跟着一个郎中学些医术,华继佗学会了一些基本的医术,能治感冒发烧,其他的病就治不来了。爹死后,他在本地混不下去了,便来到京城跑江湖,混迹了几年,仍然落魄得很。一天傍晚,他正在破庙里发愁晚饭怎么吃,这时,一个锦衣华服的中年男子忽然出现在面前,问他愿不愿意家财万贯,他自然愿意,男子说,只要你按我说的做,三天之内,就让你变得和我一样,甚至,比我还要有钱。

他原先以为那人骗他,可转念一想,光脚的不怕穿鞋的,就按照那个人说的,斗胆揭了皇榜,结果真的如那人所讲,皇帝封他为“神医赛华佗”。他很得意,但他拜见张居正时就明白了,自己不过是人家一颗棋子,而那个中年男人,正是张居正的管家。

华继佗在京城里混迹多年,再加上心思缜密,很快想通了这件事。张居正为内阁首辅,是天下第一权臣,呼风唤雨,训斥起皇帝来,皇帝都不敢吭声。而自古以来,皇权和相权都互相冲突,而大明王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为了保障皇权,诛杀功臣,利用胡惟庸案,打击了以李善长为首的淮西集团和以刘伯温为首的江浙集团,而且规定不设相位,但令朱元璋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后来的内阁首辅的权力竟然比过去任何一朝的宰相权力还要大。虽然万历无比信任张居正,但皇帝长大了,要亲政,他在敬畏张居正的过程中对他产生了厌烦情绪,而以张诚为首的宦官集团和被张居正改革伤害利益的地方士绅集团则以此为机会,对张居正大肆攻击,在这种背景下,偶感风寒的张居正借此机会称病不朝,让万历皇帝感觉到了他的重要性,但事情做的有些过了,张居正在感受到了皇帝对他倚重的同时,身染肺痨这个事实就无法收场了,而边关紧急,谈判陷入僵局,这一切都需要张居正出山,为此,张居正只得出此下策……

五、 神医的悲剧

儿子万万没有想到,爹爹的神医居然是不明不白得来的。华继佗问儿子:你明白了我为什么不让你跟我学医而让你到书院去的原因了吧?

儿子点点头,说,还是爹爹英明,只给富人看病,多赚些钱,是给咱们留后路。

华继佗摇摇头说,儿子,你错了。我虽然只是个江湖郎中,但我牢记着医者的良心。张大人其实是个好官,他告诉我,医者父母心,就是希望我不要借着神医之名误诊百姓。我只给那些大官和巨富看病,是因为他们所谓的“肺痨”只不过是风寒而已。这些人养尊处优惯了,稍重一点的风寒,咳嗽的天数多了一些,就觉得自己患上了肺痨,实际上他们生活优越,处所洁净,又经常在深宅内院,足不出户,怎么会那么容易得肺痨呢?

儿子恍然大悟,他们都跟张大人一样,都是一般的风寒。

华继佗点点头说,我的膏药就治风寒,很有效。治好后他们就更加相信我是神医,所以他们愿意给我作保,但是,百密一疏,达官显贵中也会有人得肺痨的,我逃脱一次可以,逃脱十次就难了。所以,我们还是赶紧逃了吧。

从此,华继佗一家消失了。第二年,即万历十年,六月二十日,张居正病逝。不久,万历皇帝下令查抄张家,并削尽其宫秩,迫夺生前所赐玺书、四代诰命,以罪状示天下,还差点刻棺戮尸。他的家属饿死的饿死,自杀的自杀,流放的流放,逃亡的逃亡,结局悲惨。而张居正信任的官员则被逮捕入狱。

宦官张诚掌握东厂后,派出大量厂卫四处搜捕,把华继佗一家从深山中抓捕入狱,万历皇帝知道后,竟然吩咐张诚带华继佗见他,万历笑嘻嘻地对华继佗说,华神医,别来无恙乎?

华继佗哆哆嗦嗦地说,皇……皇上,草民……草民不是神医……

万历嘿嘿一笑说,我早知道你不是神医。第一天我见你时就知道这一切都是场游戏。

华继佗吃惊地望着万历皇帝。万历得意地说,张先生犯了个错误,他不应该找个姓华的干这个差事。

华继佗瘫软在地上,是啊,他姓华,居然坦然接受了皇帝的钦封“神医赛华佗”,他既然以华佗的后人自居,怎么能赛过祖宗呢?

张诚也傻了,他小心翼翼地问,那皇上为什么还在张府院里和张居正涕泪互诉衷肠?

万历沉下脸说,国家需要!我需要他来主持朝政,需要他来主持和谈。不管你和别人怎么攻击他,说实话,他的能力,一百个你也赶不上。

张诚讪讪的,不敢回话。万历忽然泪流满面:张先生,你为什么骗我。我一直把你当做圣贤,你教我不贪恋女色,不重钱财,而你自己呢,姬妾成群,比朕的宫女还多,生活奢侈,你吃的鲈鱼,个比宫中的还大。我以前相信的,居然都是假的,为什么,为什么?

万历痛苦地流泪,他大声叫道,以后,凡是你主张的,我必反对,你不让我干什么,我偏干什么。我就要贪恋女色,我就要重财,我就要怠政,看你以后怎么管我,看你以后怎么训斥我?哈哈……

万历狂笑了一阵,手一挥,说,把他押下去吧。

之后不久,张居正改革全面被否定,这位中国最伟大的改革家,主政十年,竟让身染重兵的大明王朝青春焕发,实现了繁荣和中兴,他是治疗国家疾病的神医。但一代权臣境遇凄惨,让他忠实的部下在牢中为之叹息不已。

万历皇帝清除完张居正的势力后,忽然想起了“神医赛华佗”的华继佗,就对张诚说,把他放了吧,他只是一颗棋子。

张诚嗫嗫嚅嚅,说,没法放了,他死了。

万历火了,怎么死了?是不是你公报私仇?

张诚惶恐地跪下了,说,臣万万不敢。他是患病死的,监狱里阴暗潮湿,疾病流行,所以他就……

万历呆住了,问:他是得什么病死的?

张诚回答:肺痨!

万历长长地舒了口气,说,成也肺痨,败也肺痨,唉!

发表在《故事会》07年12期

同类推荐
  • 救赎1:目击者

    救赎1:目击者

    本想要隐退的杀手,却意外得知了爱妻的死讯,随即人间蒸发,之后看似平静的“星辰”突发血案,平凡的安娜被卷入其中,并发现了自己的不凡,而案件之中,有人又发现了杀手的踪迹,错综复杂的案件交错在一起,到底将人引向何处。
  • 比目鱼

    比目鱼

    丧事后,芹芹本想关掉一个卫生间——节省点打扫的时间,当然,还有体力。可女儿说她已经习惯自己的卫生间了,夜里起来闭着眼睛也能上厕所,芹芹想想,自己跑到女儿的小卫生间去,会习惯吗?那里到处都是粉嘟嘟的,地砖与墙砖一色,都是撒着碎金粉的玫瑰花图案,抽水马桶,也是淡淡的蔷薇红,有那么几回,她蹲在那里擦洗地砖和马桶,胳膊上的鸡皮疙瘩都起来了,他们这样的普通人家,把女儿宠成这样,合适吗?既然女儿反对,那么,就维持现状吧,这一年,关于他的一切东西,她都维持“现状”,衣橱里,在他的蓝色羊绒衫和黑色短棉衣旁边,她的衣服从厚到薄再从薄到厚。
  • 银河帝国8:我,机器人

    银河帝国8:我,机器人

    人类蜗居在银河系的一个小角落——太阳系,在围绕太阳旋转的第三颗行星上,生活了十多万年之久。人类在这个小小的行星(他们称之为“地球”)上,建立了两百多个不同的行政区域(他们称之为“国家”),直到地球上诞生了第一个会思考的机器人。在机器人的帮助下,人类迅速掌握了改造外星球的技术,开启了恢弘的星际殖民运动;人类在银河系如蝗虫般繁衍扩张,带着他们永不磨灭的愚昧与智慧、贪婪与良知,登上了一个个荒凉的星球,并将银河系卷入漫长的星际战国时代,直至整个银河被统一,一个统治超过2500万个住人行星、疆域横跨十万光年、总计数兆亿人口的庞大帝国崛起——银河帝国。
  • 盗妃天下

    盗妃天下

    她是侯府千金,世人只知她胆小怯懦,却不知名动帝都,震慑四宇的“公子纤”就是她。定亲十载苦等四年的良人,一朝回朝,却拥着另一名女子。一夕间,她由正妃沦为侧妃。为爱,她帮他助他,和他共患难比翼飞,孰料,他所做的,却是为了另一个女人。他既情有别钟,她又何必心托明月。他生于权势之巅,却在黑暗中成长,于阴谋中求生存,从一个孱弱少年成长为不败战神。为了曾经钟情的女子,与她兵戎相见,招招狠辣,眼睁睁看着她撕裂衣袖,笑着坠入万丈悬崖……痛心蚀骨,此后庙堂与江湖,天与海,是否永不相见?出王府、赴沧海、走草原、海上争霸。乱世风烟,乱世情。四年隐忍,她率万千海盗扬帆归来,卷起朝堂江湖万里风云。
  • 尘归尘土归土

    尘归尘土归土

    荆自以为还算得上一个清心寡欲的女子,她没料到自己会对一件身外之物这么念念不忘。那是一只天然水晶手镯,玲珑剔透的,却不是一味的冰清玉洁。无论戴在腕上,还是置于白缎精制的匣子里,总泛着微黄的银光,浸透了几千年的月色一般,有一种旷古而寂寥的景象。荆却总疑心这个光洁透亮的圈子,是用了眼泪凝固的冰制成的,那幽幽渺渺、隐隐约约的黄,正是泪水才有的颜色。而她即便不用手,哪怕只用了目光去触摸,也能感觉出它从里到外的沁凉。
热门推荐
  • 宋皇立

    宋皇立

    神州大陆,大唐耸立,千年历史,庞然大物。然百余年前,大唐因科技落后于诸国,使举世伐唐,唐皇一怒,击退诸国。自此,唐皇不现于世,诸侯并起,争斗不休。少年自人不知处而出,定下神州万年太平,立为宋皇。
  • 风云准噶尔4:盛马大战

    风云准噶尔4:盛马大战

    《风云准噶尔》是新疆本土作家卢德礼撰写的长篇系列小说。《风云准噶尔》以新疆地方史为经线,以众多人物在重大历史事件中的活动情节为纬线,有点有面,全方位勾勒了新疆的历史演变及现状,随着系列小说一页页翻开,新疆人文历史景观的画卷徐徐展示在读者面前。小说着眼于晚清以来的风云故事,侧重于鸦片战争结束,直至建立新中国之前的动乱年月。
  • 非君莫近

    非君莫近

    她心机深沉手段毒辣,却不想惨遭自己最爱之人背叛,将她亲手推下天台。她是陆府懦弱的四小姐,被家中二哥欺凌至死。即便是离奇穿越成枉死的陆家四小姐,她的日子同样举步维艰。从此陷入了心机手段,阴谋陷害的后宅风波不得安宁。为了生存,她凭借一颗冷静聪明的头脑,毒辣的手段一步一步的踩踏尸骨变得冷血无情。甚至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她将笑看那些欺凌她的恶人一个一个面临死亡。一个血染衣襟与她共负仇恨,一个拔剑与兄反目成仇,一个身处皇位却因一句“一生一世一双人”被拒之千里最终将他惹恼,杀意四起。既不能爱那便亲手毁掉……
  • 鼎礼之婚

    鼎礼之婚

    【这真的是现言。。。。】 一个是扮猪吃老虎的世家公子,一个是王者扮青铜的名门之后。鉴古圈南北两派,人人皆知,南派公子傅天泽,英年早婚,娶了许家的私生女许清如。人人皆知,许清如资质平平,胆小愚钝,却手握墓葬群宝物线索,人人想要。可只有傅天泽,看到她的隐忍坚韧,聪慧过人,一步一步,想把她推向最高的地方,俯仰众人。许清如苦笑:“你和我恋爱结婚,只是为了你复兴南派的计划。”傅天泽说:“我和你恋爱结婚,是因为我爱你。”她不信,一次一次,拒绝又接受,矛盾彷徨。他小心翼翼地走近,再走近,深情不移。终于,她看到他的真心,泪流满面:“以后,再也不要分开了。”时移世易,分离再分离,错过再错过。国仇家恨,情义两难全。可他初心未变:“吾妻清如,此心不改,此情不变。”千帆过尽,月色如洗,她缓缓而归。他拥住他此生挚爱,含泪而笑:“以后,再也不要分开了。” 【1V1,全员高智商,偶尔略烧脑,事业线强,时而正经时而狗血,嗯…一群学霸的较量…保证不坑,请放心食用哈哈哈】
  • 庆余年之我是范闲

    庆余年之我是范闲

    《庆余年》同人小说。讲的是一个现代小老板莫名其妙在一个小说人物身上醒来,非常蒙逼,只想问老天,他即没有写长评骂作者,更没有咒老天、骂主角;也没有跳崖,落水,更没有死亡,怎么就离奇的穿越了呢?
  • 荒古鬼魈

    荒古鬼魈

    下山前他立志即使我没有任何修为,不代表我不能做大事,我必以凡人之身踏上帝王之物,以我毫无力量的手臂遮起这片天。他没有修为依旧风生水起,以平凡出生踏上不一般的道路,凡人登帝!
  • 古朝今留颦一笑

    古朝今留颦一笑

    我们每一个人是别人眼中的衬托者,你笑我哭,这个世界对于我来说毫无意义.我想逃离,我想看到希望,我还记得那个夏天.汽车后抖着肩膀哭泣的我,隐藏的眼泪是痛苦,是无助我何不曾笑过,看尽世间凄凉.这是笑,这是哪所谓的笑,苦笑的笑.雨水淋湿了眼泪,大声呐喊这才是我唯一的快乐我是我自己.你还记得那一天你哭了,你还记得那一天你笑了,泪水模糊双眼,沾满了离别,我只为你在一次相遇,人海茫茫,杳无音讯是你我的秘密我想看见,只有你一人的不离不弃世事与我何干,我何以牵天下,遗忘你的手,是我泪已流,想你在身边你已不再,我留有何用,今朝明日我常伴烟雨世奋我意乱,水踏面里写此篇.爱无多言,伴你左右,梦里轻盈愿你笑
  • 重生之最强武帝

    重生之最强武帝

    地下格斗之王杨逍意外身死,灵魂穿越到异界,重生在一位小家族弟子身上。机缘巧合之下,融合了一位武帝的记忆,从此开启了逆天之旅。拳打所谓天才,脚踏沽名强者!重生一世,杨霄誓要追寻武道巅峰。
  • 天宗之弱水三千

    天宗之弱水三千

    前世君若水因一时之差害的龙女失去神籍,面对神界的责难她不得不下凡历劫,以己渡神。今生她年少成名,奈何诡异的身世使她不得不面对从前种种,以己报恩。然而她并不知晓,天命早以改变,亦或是天命难违。她也不知前生的死对头竟偷偷下凡,替他挡了天劫,替她承受了磨难。原来他,早对她觊觎千年。这一世的他们将如何弥补过错,揭露天命?这一世他们能否携手一生,岁月静好?
  • 南海沉船之谜

    南海沉船之谜

    吴芳芳编著的《南海沉船之谜》共收录悬疑故事三十多篇,分为《谁盗了我的梦》《鬼塘之谜》《变异的木雕餐具》和《价值千万野人奶》四大专辑。《南海沉船之谜》所选悬疑故事情节离奇而不诡异,过程紧张刺激而不恐怖、血腥。能给读者带来新奇、畅快的感觉。生活就是由一串串故事构成的珍珠项链,在作者用心精心编织的这串故事项链中,你将被带到一个神奇的世界,在那里,你将会品到父母的爱子之心,还会看到青春飞扬的生活场景。这些故事充分展示了人们向往美好,追求理想,刚正不阿,疾恶如仇,明辨是非,依法断案的中华美德,作品悬念丛生,情节跌宕,通俗易懂,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