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833700000711

第711章 定朝威

辰凌阵亡卫宫的消息,已经传开半个月了,渐渐冷却下来,毕竟民众是健忘的,只会记住一时,但很快就被新的话题所取代。

卫国灭了,被大魏全盘占领,疆域扩了三分之一。

魏王虽然痛失了大将军辰凌,但是能开疆拓土,仍是值得高兴的,因此只是难过一刻,很快就被大获全胜的功绩所掩盖。

魏国人先是因为辰凌的消息震撼、难过几日,紧接着,全国沸腾,因为大魏数十年来终于威武一会,灭了五百多年传承的小卫,使得魏国的版图增大了,国人兴奋起来,渐渐从辰凌阵亡的悲伤中复苏。

魏王派出了魏公子赶往卫地,负责接收当地政务,清剿残余势力,安置朝廷派去的官吏,整军收编等,需要一段时间来稳定局势。

随着魏国灭卫的成功,齐国也传来消息,鲁国也灭了。

中山国在凶悍赵军的猛攻之下,也濒临亡国。

越国被楚军攻占了三分之二的国土,再有几个月,孤立无援之下,也必将灭亡。

五小国,只有宋国实力较强,但是面对四周几大战国,无法主动出击,只能做好死拼的准备。

战国烽烟,逐渐减弱,在胜利者瓜分果实的时候,衰败一方的命运,只有任人宰割。

这些与燕国关系不大,唯一让燕占利的是,接受了五六十万众的难民,被安置在关外,辽西、辽北广袤土地上,开春后分封土地,接受燕国的变革思想,逐渐生存下了,远离乱世。

燕国王宫,正乾大殿。

辰凌召开大型朝会,过问新法推进、经济国力、军务整编等朝政。

一晃来回两个月,当辰凌坐在王座上,君临朝纲,俯视群臣,威武气势散发,文武大臣们都是心神一动,暗想今天的燕王,似乎又锐利起来了,与上几次沉默寡言不同。

乐毅、范睢、剧辛、苏秦等大臣们开始汇报着各方工作。

“启奏君上,燕国人口已经大幅度增加,流亡的国人相继返回故地,加入户籍,还有数十万流民,在燕地扎根,正在接受燕国变革的思想,而且这一年多来,出生率也在提升,地方衙门都在鼓励生育,提升繁衍能力……”

辰凌微微点头,人口和粮食,是重中之重,根据史书记载,秦始皇发动统一战争,需要雄兵百万,还发动两百多万民众运粮和生产,当时整个战国人口只有两千多万,秦国就独占五百万,但是发动那么大的战争,五百万人口也显不足,于是秦王嬴政就下令全民皆兵,所有百姓随时接受调令,为国家出力,无偿征发,滥用民力。

这种粗暴、刚性的做法,是统一六国最有效的手段之一,使得秦国有能力,完成了横扫六国的伟业,当然,也恰恰是因为这种粗劣无人道的手段和性格,同样促使了秦国不爱百姓,横征暴敛,被万千劳苦大众不接受,诱发起义推翻。

目前燕国只有两万多万人口,至少还需要一倍的人口数量,才有希望赢得统一战争。

如果只靠燕人来繁衍,这只是一个途径,而且见效慢,为何?一是因为这个时代,医疗条件和水平太差了,婴儿存活率很低,一家生十个,最后能摆脱疾病、瘟疫生存下来的,还不足一半,另外,成长起来需要一个漫长的时间,至少十七八年后,才能被征入伍。

最有效的途径就是抢人口,让中原越乱越好,把更多的难民和六国子民,迁徙到燕国来,经过数年的文化洗礼,使这些人逐渐把燕国当成自己的捍卫的国家,归属之心很重要。

待乐毅讲完,剧辛上前道:“启奏君上,燕国六大军区整编完毕,武将调动,战马匹配完成,军区驻扎地正在建设中,目前国内已经征兵入伍四十万,再多,粮草和人口都暂时无法支撑了。”

辰凌明白这个意思,两百多万人口,其中燕国本土人,只有一百六十多万,有三四十万人马,可以说四个人里面就有一个当兵的,这已经是极限了,再多都是良莠不齐,年纪差龄太大,战斗力必然会受影响,而且燕国刚稳定一年多,粮草储备有限,光着六大军区,四十万兵马,每天的消耗,都是庞大的数目。

“四十万兵马,保家卫国,抵御外敌是够了,暂时不必征兵了,让更多的劳动力能耕作、搞经济建设,六大军区要训练精兵,不要混编在一起训练,按照年龄和身体素质,分成特种兵、精兵、普通士卒、庸兵几种,暂时每两年进行一次征募兵员,然后把庸兵裁掉,按照服兵役年纪,把不同兵种的年龄范围确定好,普通士兵,五年进行一次更换,精兵十年一次更换,退役回家,发放退役金等,提高军人的待遇……”

辰凌按照自己的想法,对剧辛以及朝廷武将进行一番灌输,最主要是精神控制,准备在各大军区,展开严格训练和政治思想教育,每个士兵灌输‘保家卫国、忠于朝廷’的思想,只要能看到的地方,都拉起横幅,写上‘忠于国家、忠于朝廷、忠于燕王、忠于人民’的字样,用思想武器,把军人服从命令的天职和忠君爱国思想紧密结合在一起。

范睢对盐铁、纺织等行业税收和坊市等进行汇报,暂时他作为掌管财政的官员,对这些颇有造诣,拟定了一些调动市场、与番邦贸易的条例,能使燕国每月获利不少赋税。

辰凌对水力设备很上心,不过这件事属于高度机密,只能在朝会之后,才能详细询问了。

这时苏秦又把当前中原六大国形势讲解一番,秦、魏、齐、楚、韩、赵的动静,经过一年多的征战,齐魏赵楚四国均有大收获,消灭了临近的小国,但是同样消耗巨大,兵员、钱粮都伤了元气,几年内都要进行休养,暂时无力征讨宋国,使得宋国有了苟延残喘的机会。

辰凌听过之后,了然于胸,一腔热血,感慨说道:“几年之后,七雄争霸的日子即将到来,这段时间,我燕国要励精图治,加快经济、国力、军事的发展,等下一次中原烽火的时候,才是真正的大争之世登场,那时候,一场战国的洗牌角逐,才真正上演!”

同类推荐
  • 阑干曲

    阑干曲

    一个乱世中的预言—稚子控天下,在人心浮动与爱恨交织中逐渐清晰。在世人眼里的他微不足道,可是动荡之年,谁又能逃脱命运浮沉中的羁绊?是急流勇退?还是勇而无畏?一切自有时间的考验。
  • 执宰九州

    执宰九州

    所谓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大唐王朝在风起云涌中覆灭,天下诸侯势力,纷纷割据一方,称王称帝。
  • 汉时关之龙腾万里

    汉时关之龙腾万里

    秦时明月汉时关,龙腾万里绣江山。虎步鹰扬竞苍穹,华胡共沐大汉风。雄霸东方气势虹,从此中华号长雄!樱花灼灼,枝叶蓁蓁,娇娃美人,妖娆伤眼。北斗玉麒麟刘禅,拜尽名师,汇合天下英雄,总揽诸子百家。处江湖之远,持三尺青锋,行侠万里樱花,恩爱情仇,赏尽人间春色!据庙堂之高,仗方天画戟,复兴锦绣江山,虽远必诛,明犯我强汉者!
  • 中国历史故事全集(上)

    中国历史故事全集(上)

    本书是一部全面系统的收录自远古至清末中国历史上的各个时期、各个方面著名故事的通俗读物。
  • 北宋萧公子

    北宋萧公子

    穿越回北宋,萧祁公子表示:琴棋书画必须要会;礼、乐、射、御、书、数不能不懂……与各类大佬谈诗论画,尽显才子风流……
热门推荐
  • 随便问吧——有关孔子和《论语》

    随便问吧——有关孔子和《论语》

    本书以问答加链接的特殊形式,讲述了孔子坎坷而伟大的一生、孔子的生活与追求、孔子的思想魅力、孔子的教学奥妙及孔子的深远影响力等知识。
  • 无锡东

    无锡东

    罗瑶遇见了十八岁的陈浩他们会经历磨难走到了一起
  • 从海贼开始掌控轮回眼

    从海贼开始掌控轮回眼

    穿越到海贼世界,罗奇发现自己拥有了火影世界的至高瞳术轮回眼。天道之力,六道分身,须佐能乎,阿修罗之力,没有查克拉的轮回眼能在这个世界,做到什么地步呢?
  • 水浒小捕快

    水浒小捕快

    现代刑警重生东京知名泼皮牛二,阴差阳错成了一个小捕快。小捕快,有本领,醉打蒋门神,火烧快活林,生擒张都监;一脚踢爆高衙内的卵蛋,还让高俅那厮声说不得有没有?只身敢上水泊梁山,智破晁盖被杀案,逼得黑厮宋江让位有没有?小捕快,有造化,扈三娘,李师师,一个个如花似玉,但谁才是他真正的红颜知己?小捕快,有霸气,什么高俅引军十万来犯,谈笑间让其丢盔卸甲有没有?什么金兵入侵中原,让其来得去不得有没有……水浒小捕快,铸就大精彩!
  • 超级福利系统

    超级福利系统

    吊丝:你是谁?为什么会在我体内?我:我叫黄锦图。吊丝:MYGOD!莫非你就是传说中那位福利之神?我:别神来神去的,我听不惯,你叫我黄图哥就好。吊丝:黄图哥,我想要福利。我:你确定要福利吗?你的身体做好准备了吗?吊丝:什么准备?我:信耶稣者,死后成神;信如来者,死后成佛;信我黄图哥者……X尽人亡!
  • 你是我的人间疾苦

    你是我的人间疾苦

    结婚五年,他欺她辱她。终于,一纸离婚协议,她离开了,可是,为什么他竟有些不舍。“荣祁,我要你知道,你永远都欠我一条命,我要你永远活在愧疚中!”“对不起,我错了,你回来好不好……”
  • 戏精夫妇发家指南

    戏精夫妇发家指南

    原身主重生的时候,吴幼薇穿越了。为活命,她买下原身主的灵魂,代价是,接下了个烂摊子。愚爹弱娘,还有五个包子。哦不,加她是六个包子,附带一群吃人不吐骨头的亲戚。环境如此恶劣,然而,她唯一的金手指就是她的演技。一哭一笑,赛过青霞曼玉。在这黑不见底的古代乡村里,她为自己开辟出了一线光明。当然了,有影后就有影帝。那个叫大梁的男人,为了缠住她,不惜要演一辈子戏……
  • 再被狐狸骗一次(荣誉珍藏版)(动物小说大王沈石溪经典作品)

    再被狐狸骗一次(荣誉珍藏版)(动物小说大王沈石溪经典作品)

    《再被狐狸骗一次》为短篇小说合集。其中《再被狐狸骗一次》讲述了一只狡猾狐狸的故事。“我”上山砍柴时遇见了一对狐狸夫妻。公狐狸为了让母狐狸能带小狐狸安全转移,竟然不惜咬断自己的腿,想把年轻人引开。看着鲜血淋漓的公狐狸,年轻人虽然识破了它的诡计,却甘愿再次受骗……可惜公狐狸的血流得太多了,它死了!
  • 我有无数大佬

    我有无数大佬

    穿越到仙侠世界。修炼是不可能修炼的。这辈子都不可能修炼。写小说又不会。只能当当文抄公,怼怼系统。顺便召唤小说中的大佬出来保护自己这样子。
  • 贪恋红尘三千尺

    贪恋红尘三千尺

    本是青灯不归客,却因浊酒恋红尘。人有生老三千疾,唯有相思不可医。佛曰:缘来缘去,皆是天意;缘深缘浅,皆是宿命。她本是出家女,一心只想着远离凡尘逍遥自在。不曾想有朝一日唯一的一次下山随手救下一人竟是改变自己的一生。而她与他的相识,不过是为了印证,相识只是孽缘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