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79800000008

第8章 祖父王国维:留在上海的记忆王令之(1)

我的祖父王国维在国内外学术界影响非常大,他广泛涉猎文学、美学、哲学、史学、考古学、教育学、文字音韵学、版本目录学、敦煌学、西北边疆地理学等诸多领域,著述宏丰,成就斐然。他死后没有给我们留下财产,却把他的学术贡献留在人间,留给了人类文明的宝库。

早在19世纪末,祖父来到上海。那时比我出生还早50多年,我没有见过我的祖父。在这个祖父生活过的城市里,我爱听父辈述说我们家族在那个年代的故事,只觉得故事很平常,平常得出乎人们的想象,然而点点滴滴,弥足珍贵。往事悠悠:祖父和家人在上海近十年祖父和上海有缘,先后在上海生活了近十年。他和他的家人在上海的生活应该是他的生命的重要部分。

祖父在上海的经历分两段。一是1898年他初到上海,在时务报馆工作、东文学社学习两年半,其后往返于江、浙沪、之间,先是应张謇之聘,任教于通州师范学校,稍后在江苏师范学堂任教。1906年以后离沪北上,1907年任职学部总务司。二是1916年从日本京都回国,又在上海工作生活了7年多。最后一次到上海是1926年9月26日,来为他最爱的长子、我的大伯潜明办丧事。10月15日乘车离沪。过了7个多月,祖父在北京去世了。“泥城桥”站牌,让我想起祖父初到上海时十多年前我调回上海,在西藏路桥附近的一所电大分校教书。每天在西藏路桥附近等公交车,见公交站牌上有“泥城桥”站名。

记得曾祖父王乃誉日记记载,祖父初到上海,第一站是在泥城桥堍附近的时务报馆。我见到的车站与祖父当年去的泥城桥不是一回事。原来,泥城河有南、北、中三座木桥,20世纪一二十年代,租界填泥城河为西藏路,原先的桥拆除了。曾祖父说的泥城桥堍,应该指南泥城桥堍。

我的曾祖父爱好读书论学,金石书画颇有造诣。他早年生活在兵荒马乱之中,颠沛流离,尝遍生活的艰辛。他向往专心做学问的生活,可惜没有良好的条件和机遇。于是曾祖父把希望寄托在培养儿子成才上。祖父离开海宁到上海求学,曾祖父格外操心,亲自送到上海。这件事曾祖父日记中记载得很具体。1898年,时务报馆书记、海宁同乡许家惺因事离开报馆。许家惺引荐祖父接替这份工作。1898年农历正月二十六,杭州方向开来的轮船停靠在上海吴淞江自来水桥王升记码头。曾祖父和祖父下船后先乘车到永保客栈小憩,然后乘人力车,前往泥城桥堍。报馆就在福建路福州路附近。祖父到上海,抓住了几个很重要的机遇。第一个机遇就是进时务报馆。这是到上海谋生和求学的第一步。时务报馆给他安排的工作任务很多,都是一些校对、抄写和代理写信的事务性工作,而且薪水也比别人低。祖父原本为了生计和学业,踌躇满志到上海,未想到报馆待遇不甚满意,也有过跳槽的想法。结果还是坚持了下来。

《时务报》是维新派的重要喉舌,是维新派人才荟萃的地方。可惜祖父到报馆时,没有遇到梁启超。此时梁启超已经离开时务报馆,应谭嗣同邀请,到湖南时务学堂任教。梁启超当然不会想到,他离开报馆后,这个来打工的青年人不平常,后来成为和他一起就职清华国学研究院的同事,与他和陈寅恪、赵元任并称清华“四大导师”。

梁启超离开后,《时务报》主笔的职位空缺,汪康年主持工作,其弟汪诒年协助。报馆有一位维新派人士、康门弟子欧榘甲,操一口难懂的广东方言。欧公为人厚道,祖父初来乍到,他诚意相助,相谈甚洽。祖父在给曾祖父信中,讲述了欧榘甲的为人为学,曾祖父记道:“静师欧公,示以传孔教、重民权、改制度。其行则曰‘仁’,曰‘诚’。其书重《六经》‘公羊’,董子《春秋繁露》,《宋元学案》。”祖父向欧榘甲请教,从中得益。

餐饮街上海福星,东文学社鲜为人知

祖父的第二个机遇是进东文学社。

以餐饮业出名的黄河路上,饭店酒家鳞次梯比,广告招牌红红绿绿,令人眼花缭乱。也许,这里已经没有人知道100多年前的东文学社。就在前些日子,我找到了位于凤阳路黄河路的梅福里。

曾经有过东文学社的老弄堂还在,还叫梅福里。据说,梅福里东文学社还是革命党人唐才常等人组织的秘密机关,制造无烟火药。后来学生多了,学社迁往制造局路桂塾里。

祖父到上海除了为谋生计,更要紧的是为了实现求学的愿望。那时罗振玉和人合办的东文学社开学,经报馆经理汪康年及汪诒年同意,祖父每天下午到东文学社学习三小时,开始了半工半读的生活。

东文学社聘请日本教员数人,以教授日文为主,兼开英语和理科课程。入学社后,祖父有了系统学习西方科学文化的机会。除了每天在时务报馆工作,下午赶往学社学习,祖父初到上海的日子过得很累,但也很充实。更重要的,有东文学社的学习机会,祖父才有可能在那里遇到了对他一生影响最大的罗振玉,并得到罗振玉的赏识和提携。这对他以后的治学和人生道路影响很大。也在这个时期,祖父从日本教员田岗岭云文集中知道了康德、叔本华,开始对西方哲学感兴趣。

1901年岁末,由罗振玉资助,在日本教师藤田帮助安排下,祖父实现了多年的留学梦。12月,入东京物理学校,白天学习英语,晚上学习数理,颇为几何学所苦。不料到春天,脚气病发作,只得提前回国。祖父身体严重缺乏维生素,脚气病可能是营养不良引起的。他回到盐官时,行走很不方便,曾祖父见了很心疼。

祖父在家治疗休养了一段时间,稍有恢复,就投入了《教育世界》的编译工作。

1901年开始,祖父进入了“独学”的阶段。他说自己“体素羸弱,性复忧郁,人生之问题,日往复于吾前,自是始决从事于哲学”。此时《教育世界》已创刊,这是中国近代第一本教育杂志,由罗振玉出资,刊行于上海。祖父参与杂志编辑工作。祖父是事实上的主编,主要负责哲学、美学、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编译。1904年第一期开始,对杂志进行改版,在编译国外教科书、引进教育政策理论研究成果的同时,开设专栏,更注意兼收哲学、美学、心理学、伦理学等方面内容,翻译介绍外国作家作品。以哲学、文学、美学方面为例,《教育世界》除介绍康德、叔本华、尼采、席勒等人,还出现了格代(歌德)、卢骚(卢梭)、托尔斯泰、莎士比(亚)、白衣龙(拜伦)等人的名字。《教育世界》还发表了祖父自己写的一些哲学、美学论著,如《红楼梦评论》、《文学小言》、《人间词》等。

这个时期,祖父做学问偏重哲学思考。他总是采用新方法,不断开拓新的领域。做《红楼梦评论》,是从对哲学的兴趣中引发的课题。这篇发表于1904年《教育世界》的论文,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第一篇运用西方哲学、美学的方法研究中国文学作品的批评专著。

吴兴里石库门记录着父辈的童年故事

1916年,祖父由日本回到上海,租了爱文义路大通路吴兴里的房子,租金60元。三开间两层楼的石库门住宅,住着祖父祖母和七八个子女,祖母的表兄在华丰面粉厂做事,也住在一楼厢房。另有一位亲戚——祖父的姐姐蕴玉的儿子远威在银行工作,也住我家,还有老家人冯友、钱妈、郭妈。这么多人住在一起,显得很拥挤。对着天井是客堂兼饭厅,楼下的西厢房隔成两部分,分别是祖父的书房和藏书室,与书房、藏书室一墙之隔的是狭长的厨房,厨房边上有一扇小门,装着半截高的木栅栏门。门外有小河浜,不远处有桥,曰“池浜桥”。

那个时代,一些大家庭都请用人。我家的男用人冯友是镇江人,跟随祖父多年,人很忠厚,也很爱孩子。松明姑妈出生后,冯友的妻子还做过她的奶妈。后来搬家到北京,冯友和另外两位女佣钱妈、郭妈都去了北京,直到祖父去世才离开我家。钱妈和郭妈是海宁人。钱妈在我家时间最长,莫氏祖母在世时就来我家帮佣。

潘氏祖母在吴兴里生下了我父亲。祖母奶水不够,只好买来炼乳喂养。可惜那时家里人认为炼乳是很贵的营养品,每次总是用开水冲得很稀很稀,父亲怎么喝得饱?长期饮食不当,却不知是何原因。长到四五岁,还不大会说话和走路。对这个可怜的“阿末头”,钱妈对他最“宝贝”了。在拥挤的吴兴里,我父亲和他的兄弟姐妹度过了童年的时代。那时家里常有日本客人,孩子们敢和日本人开玩笑。他们知道日本人喜欢乌龟,就趁着日本客人不注意,悄悄地在他们背后的衣服上用白色的石膏粉印上小乌龟图案,然后躲在一边调皮地笑个不停。这情景祖父见了也不责怪。父辈成年后才知道,他们开玩笑的对象,不是一般的人物,而是学术研究上和祖父有密切联系的日本学者,在中日文化交流方面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如铃木虎雄、神田喜一郎等。

转向史学的时代,他把《人间词》借给友人

日本学者铃木虎雄的回忆文章提到,大正六年(1917年)末,他到上海,与祖父来往频繁。祖父的《人间词》手稿,他借阅了很长时间。那个时期,是祖父从日本回国的第二年,也就是所谓祖父治学由哲学而文学再转向史学之后,《人间词》在上海《教育世界》发表已经10年了。从他借手稿给日本友人来看,即使在治学方向转变后,他对文学的爱还是无法割舍的。《人间词》是祖父诗词创作的实践成果,发表的时间早于知名度更高的《人间词话》。可以说,从《人间词》到《人间词话》的过程,就是文学创作实践和美学理论探究的有效结合。既有创作的扎实基础,又有对中国古代、近代诗词的文学、美学,乃至哲学的关照和思考,终于使《人间词话》成为文学、美学研究的高峰。我们知道祖父对《人间词》的评价始终很高,甚至表现出比对《人间词话》还多的成就感。

我来到最后的吴兴里,想起有人说“这种‘鬼地方’”

1923年春天,祖父祖母带着年幼的几个孩子到北京,二伯仍在上海。每月60元的租金,二伯小夫妻两人住既不经济又不合用,祖父祖母北上就退了吴兴里房子,二伯另觅住处。他们在新闸路甄庆里租到了新建的小型住宅,房租只要20多元,开销可以省许多。而祖父祖母等北上后,住北京织染局10号,大伯母(罗家女儿)曾同住,直到祖父去了清华,才回天津罗家。大伯调到上海时,租的是戈登路(今江宁路)的房子。

前些年南京陈鸿祥先生著年谱,用力甚勤。然年谱所述王家事,有不少由罗先生的侄女或孙子提供,而且时隔很久,难免有误。说到大伯之死,先将罗氏不满或迁怒的原因追溯到“王氏续娶”,并联系到了吴兴里的房子,引用了罗振玉的亲戚、罗四先生女儿仲安的一个说法,吴兴里“其处殊荒寂,屋亦不吉。家人常患病,家人、仆役或有所见”。说“仲安老人所谓‘或有所见’者,盖旧时所称‘见鬼’或‘鬼神作祟’耳。”进而年谱提出,“所以,(罗振玉)对于王氏北上后犹让潜明居于原处,并与其爱女在此等类似《聊斋》所写狐鬼为祟的‘鬼地方’结婚成家,显然不满。”其实不然。祖父家住在吴兴里的时候,10多个人住在一起,热热闹闹,人丁兴旺,“闹鬼”之事子虚乌有。大伯去世发生在从北方回来住在戈登路以后,并不是“王氏北上”——“潜明居原地并在此成家”——“不久,潜明果然身亡”。为什么会有罗振玉对吴兴里“这鬼地方”不满的说法,我们不得而知。如是根据罗女士后来的误记作出的推断,那就不对了。该谱本意一是想以此说明祖父不信鬼神,二是寻找罗振玉“气从何来”的原因,继而分析罗王失和的个中细故。实际上,祖父北上后,吴兴里的房子已经退了,那么怎么又有“王氏北上后犹让潜明居于原处”之说?

当时家中有谁“或有所见”?家里人都没有听说过,这传闻之有无也是一个疑问。再就是这个所谓“闹鬼”的故事,忽略了一点,大伯和大伯母回到上海的住址是戈登路。大伯去世,“罗氏在京闻噩耗,亦来沪协同料理后事。”(据陈鸿祥《王国维年谱》)所以这情况罗振玉先生是知道的。事隔好几十年,可能是后人记错了,也可能是别人分析错了。

同类推荐
  • 三国金戈传

    三国金戈传

    一个普普通通的大学毕业生在一次次面试碰壁后终于得到面试通知一张,谁料一觉睡下睡到了三国。谁说穿越就是美滋滋的?他姓刘,但却是一介布衣。他一身武艺,却又不愿卖与帝王家。在这到处讲究地位出身的地方,别人做做样子唾手可得,他却只能慢慢争取。本书无科技,无玄幻,无种马为三无产品
  • 三侠五义草莽情

    三侠五义草莽情

    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候商周,五霸七雄闹春秋,顷刻兴亡过手。青史几行名姓,北邙无数荒丘,前人播种后人收,说甚龙争虎斗!新书《大明国医》已上传
  • 上帝与将军

    上帝与将军

    古代哲人说;“让上帝的属于上帝,恺撒的属于恺撒。”作者说:“让拿破仑的失败属于历史。让皇帝的永恒属于本书。”
  • 清末颠覆者

    清末颠覆者

    莫名的穿越,他变成了白痴;莫名接手一支团练,背后却还有未知的秘密;莫名穿越到了孱弱的清末,究竟是他在改变历史,还是历史在改变他?
  • 召唤之无限战争

    召唤之无限战争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不解释了,老铁书里见!”
热门推荐
  • 序位之争

    序位之争

    大概内容就是主角吴俊豪一觉醒来发现自己穿越了,为了生存下去,吴俊豪不得不展开激烈的厮杀,还变成了僵尸获得了系统的辅助,一步步成为了尸中最为强大的吼。系统的指引下和组建起自己的僵尸军团和其余位面之子展开了剧烈的斗争这个小说的套路可跟你们之前看的不一样哈!
  • 苦境有间客栈

    苦境有间客栈

    石板沿街柳树青,水溪穿巷过户门。有间客栈可小憩,三角梅开跃窗棱。正邪难辨,烽烟不息;雄途霸业,风波难平。有一掌柜,闲趟摇椅,面朝江湖,春暖花开。
  • 烈阳天使

    烈阳天使

    无论在哪,都有他们的故事;无论在哪,都有他们的足迹;无论在哪,都有他们创下的纪录;无论在哪,都有他们的神话。
  • 穿越王妃:王爷宠上天

    穿越王妃:王爷宠上天

    看我们21世纪的女大学生慕潇潇穿越后闹出的闹剧,可偏偏我们的霸道王爷就吃这套。看他们如何双贱合璧,走遍皇宫!
  • 霸爱:霸道总裁失心控

    霸爱:霸道总裁失心控

    订婚当天,未婚夫突然离开订婚典礼现场,她一路追寻,发现他竟然与自己好姐妹纠缠不清,她气不过从楼上跳下去,遇到了被追杀的他,他救了她,可是一醒来,故事的主线完全变了,当她真正爱上他,那个她确回来了……
  • 农女太彪悍

    农女太彪悍

    吴小柔中了丧尸病毒,都不想活了,哪知贼老天还让她魂穿到古代农家女身上。丧尸病毒后遗症也带来了,不过还好,跟来个空间。可什么没有就算了,还就拳头大,好干啥?机缘巧合得了十年内力,传内力的人遗言还没交待完就死了。这把她给噎的,你倒是说完再断气呀!我不是有恩不报的人!某人:“你对我这么好,怪不好意思的,一头小野猪而已,不用舍命相救的。”吴小柔:看我拯救世界的慈悲笑脸,呵呵~~~
  • 一代商界传奇

    一代商界传奇

    重生千禧年,看王朝如何演绎出一段旷世商业帝国的传奇故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贫道观你印堂发黑

    贫道观你印堂发黑

    上天给了他一次机会。这一次他不会再错过了!
  • 拜见我的仙女姐姐

    拜见我的仙女姐姐

    逆天成神,踏破虚空。是宿命既定的安排还是人定胜天的逆袭?是顺势而为还是逆流而上?看我如何征战八方。世间万众皆臣服在我脚下!唯我独尊……有我在,何人敢放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