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79800000003

第3章 张静江与蒋介石的恩恩怨怨张南琛宋路霞(1)

大情大义,危难中数次助蒋张静江(1877—1950年),字人杰,虽系病残之身,却是那种一言九鼎、为了哥儿们可以粉身碎骨的硬汉。他一生不仅倾其所有,资助孙中山先生领导的革命事业,还多次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帮助危难中的蒋介石。蒋介石一生曾多次面临政治危机,尤其在1927年北伐战争之前,历经坎坷,屡战屡败,在他的盟兄陈其美(著名革命党人,辛亥革命后任沪军都督)被袁世凯刺杀后,他更需要一个有钱、有义、有实力的人物做后盾,尤其需要一个在孙中山先生身边说得上话的上层人物。这时,他选中了同为浙江人的张静江,与之交换兰谱,结为把兄弟。

蒋介石没有找错人,因为张静江正是那种为了朋友可以两肋插刀的血性义士。有了这样一个盟兄为之铺路,蒋介石才渐渐地羽翼丰满,一步步走向人生的峰巅。

张静江与蒋介石的第一次见面,是由于张静江的堂侄张乃骅的引见。张乃骅与蒋介石的相识则是缘于张静江的族侄张秉三的介绍。张秉三与蒋介石在日本留学时是同学,更重要的是,蒋介石的父亲原本是张秉三家在奉化的盐栈的经理,相互之间早就认识。张乃骅时有“四太子”之称,在上海十里洋场名气很大,与蒋介石认识后,觉得蒋是个有抱负的新派青年,就把他介绍给叔叔张静江。后来张静江又把蒋介石介绍给孙中山先生。蒋介石真正对张静江有了“感觉”,大概是在“二次革命”(孙中山先生在辛亥革命之后领导的讨伐袁世凯的革命)中,蒋介石再次被追杀的时候。这期间,孙中山先生命陈其美在上海举兵反袁,蒋介石在陈其美手下担任重要职务。他们发表独立宣言,通电全国,并且把进攻的重点,再次放在了倒霉的江南制造局(辛亥革命时江南制造局就是清军在上海的最后一个军事堡垒,被革命军重兵攻打),因为袁世凯的心腹、海军中将、淞沪镇守使郑汝成率领的北洋精锐团就驻扎在那里。

战事进行得非常艰难。袁军倚仗有利地形,又有黄浦江上的军舰以炮火相助,双方力量悬殊,终于导致讨袁军损失惨重,一个星期后支持不住了,只好潜入地下。郑汝成四处贴出告示,悬赏2000大洋,捉拿要犯蒋介石。这么一来,蒋介石就处于非常危险的境地,只好躲到奉化乡下去,乡下也接到了通缉令,只好逃到日本。

第二年初夏,蒋介石奉孙中山之命从日本回到上海,准备在上海再次发动讨袁的军事行动。但还没有等他们动手,就被郑汝成侦悉了,巡警夜半袭击了他们的司令部,多名革命党人被捕,蒋介石再次成为一个通缉犯。这一次他先没往乡下跑,而是躲到了张静江家里,昼伏夜出。因为张静江是民国元老,郑汝成的部下不便直接闯入其家抓人。

1916年5月,陈其美惨遭袁世凯的暗杀,这对蒋的政治生涯无疑是个重大的损失。他于无着无落之中,与张静江互换兰谱(两人年龄相差十岁),结为把兄弟,同时结盟的还有许崇智(日本士官学校留学生,老同盟会会员,曾任孙中山大元帅府参军长)。对蒋介石来说,这是一个很高明的策略,这使他在后来革命处于低潮的几年中,即他离开部队、混迹上海滩的时候,有了一个抓钱吃饭的地方。他加入了张静江等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的“恒泰记”做股票生意,就在这段时间。

1926年,蒋介石的政治生涯又出现重大危机。那时孙中山先生已经逝世,国民党内部帮派林立、四分五裂,反蒋呼声日益高涨,尤其是汪精卫和胡汉民,与之成了死对头,这时候他在党内能够倚重的力量只有他的盟兄张静江了。

在国民党的第二次代表大会上,国民党决定近期挥师北伐。那时虽然蒋介石主持的黄埔军校力量日益壮大,但是周围的环境仍旧对他很不利。一方面他与共产国际的代表鲍罗廷等矛盾日益加深,对共产党力量的壮大充满了恐惧;另一方面在国民党内部也树敌很多,宋庆龄也看不惯他,认为他在党内搞独裁,他的日子更不好过了。他担心的是,他的部队一旦北上,弄不好就会后院起火,丢了广东这个国民革命的根据地。环顾左右,想来想去,只有张静江靠得住,于是电请张静江火速南下,帮他主持一切。1926年3月下旬,蒋介石在广东处境日益困难,他再次要张静江前来救场,与共产党进行公开较量。经过事先密议,他们在国民党的一次高级会议上抛出了所谓的“整理党务案”,目的是要把共产党清理出国民党。并且在3月19日的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上,选举张静江为中央常务委员会主席。又由国民政府任命,蒋介石为国民革命军总司令,立刻挥师北伐。这样一来,他们一个管党务,一个抓枪杆子,国民党的天下就基本掌握在他们哥儿俩手里了。

张静江一坐镇广州,形势果真发生了变化。老将出马,一个顶俩。他性情率真,敢说敢干,看不顺眼时,把鲍罗廷也叫到家里来教训一通。他积极扶植他的盟兄陈其美的侄子陈果夫,让他当组织部长,先后把要害部门的领导权,统统抓到国民党手中,逐步排挤掉那些“跨党分子”(即加入国民党又加入共产党的),此所谓“整理党务”。张静江一生主要是抓经济,为国民党搞钞票,但在这一段时间(即北伐战争期间)还是干了不少党务。对此,陈果夫有一篇《民国十五六年间一段党史》,详叙了其中种种曲折,可知当时张静江在对付共产党方面,与蒋介石是完全一致的。

这期间他父亲去世,张静江忙得也没能回去奔丧。

当蒋介石率领北伐军打下南昌,军事大局看好的情况下,蒋介石又着手作长远打算了。他知道眼下虽然还没打到长江边,但迟早要打到江浙和上海去的。那时,他需要大量的钞票对付军饷这个老难题,这就势必要与江浙财阀打交道。而打通江浙财阀的大门,又非张静江不可,因为他有很多亲戚朋友掌管着那些银行的大权。

于是,在北伐军还没打到武汉的时候,国民党中央政治局会议就已经议决,设立浙江临时政治局会议,任命张静江为主席。经过张静江的一系列活动,才有了后来浙江实业银行、浙江兴业银行、上海银行、金城银行、盐业银行、东莱银行等的“来归”和“报效”,也才有了成千上万的军需债券的认购!

总之张静江对蒋介石的帮忙可谓帮到了家。在所有老蒋需要张静江的时候,张静江都以病残之身,恰如其分地到场了,该发挥的作用也都尽其所能地发挥到位了,甚至在北伐之前,蒋介石在上海最为穷愁潦倒的时候,还是老张在经济上拉了他一把呢!

上海证券交易所“恒泰记”、“利源记”的哥儿们在二次革命失败之后、北伐战争之前,蒋介石有一段很搞笑的证券交易所生涯,他从一个职业军人摇身一变,成了十里洋场上的一个投机者,这个角色的转换,也与张静江有着极大的关系。

1920年11月,上海成立了股票交易所(全称是上海华商证券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张静江的弟弟张淡如参加了这个交易所的创办,最初经纪人只有55人。张静江觉得这是个动脑筋赚钞票的好机会,因为国外早就风行股票交易,外国人在上海也早就有类似的商业活动,只要对行情摸得准、抓得住,善于经营,就能赚钱,甚至能做无本生意。于是联络了亲朋好友组立了“恒泰记”经纪人字号。加入这个交易所,目的还是为孙中山先生领导的革命筹集资金。“恒泰记”的经纪人就是张静江的本家侄子张秉三。关于“恒泰记”的具体情况,近几年上海档案馆编印的《旧上海的证券交易所》一书刊出了一些原始文件。

根据这些档案,在1920年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刚成立时,张静江、张淡如、蒋介石、张弁群、陈果夫等人就参与其中了,其中张淡如担任了首届理事。当时认股最多的是虞洽卿、李云书,认了1000股,而张淡如稍逊其后,认了800股。张静江兄弟和蒋介石等不仅仅在1920年就经营了“恒泰号经纪人营业所”,在1921年还合资经营了“利源号经纪人营业所”,在1923年,张静江还委托严益斋经理了“恒顺号经纪人营业所”。到1931年,张家大房(即南号)的东南信托股份有限公司也加入了证券公司的业务系统。

1923年3月11日,张静江还委托他人帮他另组了一个证券经纪人号,叫做“恒慎号”。这份契约只有三个人签字盖章,一是张静江,二是严益斋,三是见议人沈仲毅。标明投资人是张静江,经理人是严益斋。张投资现银规元3000两,另有价值1万元的代用品,仍旧是经营买卖证券和棉纱事业。这些证券交易字号开始生意还算不错,赚了不少钱,运气让这些哥儿们高兴了好几年。这当中,张静江自然少不了往在广州的孙中山先生处汇款。但是俗话说“人怕出名猪怕壮”,钞票赚得多了就会招来忌妒,就会有人出来捣乱。那时的上海毕竟是流氓的天下。

几年之后,恒泰记、利源记、恒慎记就都不灵光了,而且吃倒账吃得一塌糊涂。据张秉三先生的儿子张毓奇说,他听他家的老保姆说,吃倒账的那一年,他家在上海都不敢过年了,家里的东西卖卖当当,连老太爷的皮袍子都卖了,躲到乡下去过的年。从当铺里拿来的钱堆在一张八仙桌子上,满满一桌子。他们逃到南浔乡下,就住在张石铭的适园里,住了很长时间才回到上海。张秉三的日子如此狼狈,想必张静江不致如此,张静江毕竟家大业大。而蒋介石就不同了,他原本就是做无本生意,每次都是靠张静江替他买单,这下没有办法了,只好耍流氓手段,一脚溜之,跑到广州找孙中山先生去了,美其名曰:“投奔革命”。

蒋介石与他的第三位夫人陈洁如的婚事,也是多亏其盟兄张静江的帮忙。开头夫妻关系还不错,后来也喇叭腔了,至今还为张家人所不齿。张静江后来与蒋介石闹翻,与此事也有关系。

张静江亲自为蒋介石说媒

张静江的继配夫人朱逸民与蒋介石的第三任夫人陈洁如原先是中学同学,而且堪称密友。当初她们同在蔡元培先生创办的爱国女校读书。那时陈洁如才十几岁,朱逸民大陈5岁,也不到20岁。据陈洁如后来在回忆录中说,她们放学后常在朱家一起做功课,有时陈洁如回家晚了,其母就会找到朱家来,因为两家相距不远,都在西藏路上,中间只隔一条弄堂。朱逸民功课好过陈洁如,常对她有所帮助,因而陈一直视朱为大姐。

正如陈洁如所叙述的那样,这样姐妹般的日子“好景不长”。后来张静江的元配夫人姚蕙在纽约不幸去世,两年后他回国续娶了朱逸民,这样朱逸民就无法再读书了,虽然仍住在西藏路(张家当时住西藏路南京路口的大庆里,张家的“盐公堂”总管理处也在那里,现在那里耸立起了南京路最高的大厦),但毕竟不能朝夕相处了,朱逸民就常邀陈洁如到张家来聊天。1919年暑假里的一天,陈洁如正在张家聊天,孙中山先生带着两位男士看张静江来了。那两位男士一个是戴季陶,另一个就是蒋介石。不料蒋介石见到陈洁如后,对其一见钟情,此后几次三番找上门要与之交朋友,还通过张静江,请其夫人朱逸民为之说媒,表明他对陈小姐的爱慕。1921年9月陈洁如的父亲去世时,蒋介石竟穿着孝服来凭吊。陈洁如那时只有15岁,只想读书不想嫁人,况且对蒋介石毫不了解,蒋介石越是追得起劲,她越是胆战心惊。

她的母亲也不赞成这门婚事。后来张静江让朱逸民去陈家正式说媒,与陈洁如的母亲作了一次长谈后,陈母按照当时一般的做法,雇了一个私家“侦探”,去调查蒋介石的身世。结果调查报告拿来之后,更让陈母大失所望,因为那白纸黑字分明写着,蒋介石已有一妻毛福梅且不说,还有一妾姚怡诚,而眼下正是革命受挫,他居沪无业,是个无现成的家业来养家糊口的城市“盲流”。于是陈母决定将此事一笔勾销了事。

想不到这倒令张静江着急起来。有一天他亲自大驾光临陈家,为盟弟“打”到人家门上去了,好像陈家小姐必须嫁给蒋介石似的。张静江毕竟是民国元老,在社会上影响很大,他这前脚一踏进陈家的门,陈母已经被感动得就差没掉泪了,心下已有一半赞同了。

同类推荐
  • 盛唐缔造者

    盛唐缔造者

    那夜,血染红玄武城门,李二浑身杀气,誓夺帝位!那夜,神秘的系统,带着王林,关上历史的大门!缔造万年盛唐,王林愿意作历史长河最粗的那根白骨……
  • 征策

    征策

    家国天下,爱恨情仇,江山如画,美人多娇。波澜壮阔的历史应该由谁来谱写。是将军贤臣名门贵族,还是士兵小吏寒门士子;是商贾道士游侠隐士,还是民夫盗贼娼妓恶霸。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 了不起的战略系统

    了不起的战略系统

    一觉醒来,陈信获得了一个系统,不知这是真是假,这只在他脑海中存在,并且这好像是一个集某社游戏于一身的系统,10积分生成一个70训练度的农民?开始只有3的士气?能开理念吗?能大奸大恶...咳咳,总之,有了这个东西,霸业成矣。只是开始的世界,有些让人觉得...有些魔幻呢...
  • 超强三国之大狂士祢衡

    超强三国之大狂士祢衡

    穿越来的祢衡目瞪口呆的看着家奴拖着数百斤重的铁箱子里面装满了杂物送往仓库,而且步伐非常轻松,仿佛就像前世中行人拖行李箱一样......历史中,记载项羽在与刘邦作战中,以一己之力,凿穿刘邦的大军阵,横扫五万多士卒,张良引动天地,改天换日,移山填海,祢衡嘴角抽了抽,这真的是我印象中的三国吗?而且给我这么个角色,我太难了!这是个超强的三国,万物都得倒了惊人的增强!
  • 雄起天下

    雄起天下

    亲上加亲莽篡位,无德无能积民怨!千秋万壑险难当,汉室宗亲终崛起!
热门推荐
  • 红尘线牵浮生梦

    红尘线牵浮生梦

    这年头,红娘不好当啊,一不小心就牵错线,可是会被月下老人赶下凡尘。她本是月老身边的小红娘,谁知,月老竟然嫌她迷糊老牵错线,找了个烂借口把她赶到凡尘之中,还美名曰:感受凡尘中的轶事,定是能助你的。一场相遇就此开始,四个故事,四种境遇,四种情感,是相同又不尽同。红绳牵,浮生若梦,缘始线,亦止情。若缘尽此,择仙,还是择情?(情节虚构,无关历史!)
  • 沧海侠骨情

    沧海侠骨情

    上代人的情仇故事,却让这代人来背负,江湖何来平静之说。洛飞帆,一个踌躇满志的少年,卷进这混浊的世界,将何去何从......他是否能坚守他的侠义本心?亲情、爱情他将如何抉择?
  • 生死艰难

    生死艰难

    一个突发艾滋病病人的治疗过程以及治病期间与家人的种种情感纠葛。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我的生命力

    我的生命力

    穿越者,成功与人生巅峰的代名词,凭借着各种优势和金手指,几乎没有听说过哪位穿越后成为一个懒废宅,还不带金手指的,刚回去就挂了的更是没有,但从概率学上来说,穿越大军都快千千万了,总有那么一个两个出状况的吧?楚嘉,就是那万幸又不幸中的一个两个。
  • 六道封天

    六道封天

    我欲封天,天必可封,仙亦如何,妖亦如何,尽在我掌中。
  • 最好的时光在于你

    最好的时光在于你

    为了爱你,我义无反顾,为了救你,我身不由己
  • 王者归来:都市之风云崛起

    王者归来:都市之风云崛起

    我十岁出来混,十五岁被抓,一进去就是五年光阴消失。里面的生活让我见了许多以前混得牛叉一时的人物,在里面度过余生。五年后我出来,找了一份保安工作,决定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活下去。
  • 在混乱的时空中

    在混乱的时空中

    祝玖影最倒霉的就是遇上个扫把星师父,留下一大摊子因为误开昆仑镜产生的破事。秦始皇,唐高宗,汉哀帝,你妹啊,还有谁!不玩儿了,谁惹的事谁收拾,滚蛋吧,神经病们
  • 我的光影年代

    我的光影年代

    有人说,电影,一种综合艺术,用强灯光把拍摄的形象连续放映在银幕上,看起来像实在活动的形象;也有人说,电影是窗户、镜子和梦;对吕潇然而言,电影只是平淡生活的一道小菜…友情提醒:华娱文…读者群:793035671V群:1041927301(要验证粉丝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