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63100000003

第3章 童年·负笈柏林

1815年4月1日午后1时,奥托·冯·俾斯麦诞生在普鲁士的勃兰登堡阿尔特马克区申豪森庄园。他的母亲威廉明妮25岁,这是她的第四胎,前两胎早夭。5年前生的第三胎也是男孩,体质虽不好,但总算活了下来,取名伯恩哈德。父亲费迪南德43岁,看到儿子呱呱坠地,他心花怒放,将3杆双筒猎枪一股脑揽上肩,径直走到庭院中。不一会,只听得“砰!砰!砰”连响3枪,然后,一阵马蹄声疾驰而去。这是费迪南德差遣一名仆人骑快马到柏林去了。次日正好是星期天,当柏林各教堂早祷钟声鸣响过后,人们可以在好几家报纸上读到这样一则短讯:“我以万分兴奋的心情报告各位至爱亲朋,我的妻子昨日产一男孩,母子平安,谢绝贺喜。勃兰登堡申豪森费迪南德·冯·俾斯麦。”

申豪森在柏林以西100公里,易北河在申豪森以西8公里处流过,河对岸是阿尔特马克区的首府施登达尔城,城内有晚期哥特式的马林大教堂,它还是考古学家温克尔曼的家乡。俾斯麦家本是世代为勃兰登堡的君王们效劳的军官,他们有申豪森封地和豪华的大宅第,养有许多农奴,有管理地方的权利。他们是德意志乡村里的贵族地主——容克。

容克是中世纪初易北河以东日耳曼骑士的后裔,他们建立定居点的荒原,本来都是斯拉夫人的。容克也是一种贵族等级,但他们从来不曾有过欧洲各国贵族所拥有的那种财富、势力和地位。容克地主是德意志普鲁士的特殊产物。16世纪中叶,他们建立了无数个庄园,经营农林牧副渔等行业,在庄园里干活的有斯拉夫人和移居到这里的其他民族的自由农民。这些人成了同西方农奴完全不同的一种无地农奴。普鲁士土地制度同德意志其他国家以及西欧土地制度也不同。德意志其他国家或西欧,贵族从农民那里收取地租或贡品,农民仍享有一定权利,可逐步赎回土地和人身自由。农民是比较稳定的一个阶层;地主在养尊处优的条件下,随着文艺复兴人文精神的渗透,慢慢也有了些教养,从而形成了一种文明的生活方式,他们举止文雅,思维谈吐颇有教养。

但普鲁士容克不是养尊处优的人。他们经营庄园,工作辛劳,样样农活都干,容克们将无地农民当奴隶看待。当时的普鲁士也没有西方的那种大城市或什么社交沙龙之类,因此这时的容克们也不知人文精神为何物。与西方贵族相反,普鲁士容克是些粗野、专横、傲慢的人,他们大多没有教养、没有文化、目空一切、冷酷无情、心胸狭隘、斤斤计较、爱占小便宜。但是,不能不说忠诚、勇敢、守纪律、服从权威、服从集体、既长于抽象思维也十分讲求实际是他们的优点。

小俾斯麦的父亲费迪南德小时入军校,以前曾在腓特烈大王侄子的麾下与法国人打过仗,3年后退伍。1813年再次穿上军装入军事辅助队。费迪南德有个兄弟一直留在行伍里,他参加了1813—1814年对拿破仑的解放战争,就是在这次战争中他当上了将军。

俾斯麦的外祖父路德维希·门肯在腓特烈大王和腓特烈·威廉二世的朝中任过高等文官,当过普鲁士驻瑞典大使,任过内务大臣。门肯家族是书香门第,一百多年来,他们在大学当法律和历史教授或当律师。他们的祖籍是萨克森的莱比锡。

1801年,路德维希·门肯因肺结核去世。当时威廉明妮12岁。路易丝王后同情年幼丧父的小姑娘,便接她到王宫里与王子公主们做游伴。后来王子们成年后一位即是威廉四世,一位是威廉一世。她在王宫待了4年,于17岁时嫁给了35岁的费迪南德。

俾斯麦出生后的第二年,他们家迁至波美拉尼亚的克尼普霍夫庄园,这是俾斯麦父亲在此地继承的3个小庄园中的1个。这个庄园的住宅比申豪森庄园简陋。它除了中间是两层外,其余都是一层。是一幢没有装饰的木结构平房,正面中间是大门,两边各有两个大窗子。克尼普霍夫位于遍布冰碛物的北德平原东北部,东面45公里处是波罗的海。这里属温带海洋气候,波罗的海和北海的海风沿北德平原长驱直入,使克尼普霍夫的森林有时如螽斯浅唱低吟,有时如猛兽轰鸣狂吼,还使这里的湖泊或微泛涟漪或掀起巨浪。森林多由松树、欧洲刺柏和一些阔叶树组成。除了农田、森林和湖泊以外,还有草原和沼泽地。草原和沼泽是不能种庄稼的,有一种草生长得特别旺盛,德国人索性叫它“荒原草”。

俾斯麦家老牛倌布朗德,操一口下日耳曼方言,快90岁的人了,身子骨居然还硬朗,一次小俾斯麦跑到牛舍里玩,胆大妄为地在牛的身子下钻来钻去,布朗德对他说:“少爷,这头大母牛是很老实的,它安安静静地吃草,不会有意伤害你,但是你在它后面钻来钻去,它不知道是不是小老鼠来偷它的东西吃,它蹄子一踢就会把你踢伤。你可以到它前面来看它吃草,喂它吃草也可以。”小俾斯麦一下子就喜欢上了这老头,以后常常到牛舍来找他玩。布朗德虽是文盲,但很会讲故事,他不但给小俾斯麦讲民间故事、童话传说,甚至还给他讲一些有关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威廉一世和腓特烈大王的佚闻趣事。

俾斯麦的父亲有时也带着两个孩子到那间有3个大窗户的中厅去,这里的墙上挂着俾斯麦家列祖列宗的油画像,这些画像都披盔带甲,身着戎装,威风凛凛。由于年深日久,画架上满是灰尘。父亲告诉孩子们,俾斯麦的祖上不但在军队里是军官,在乡下也是地方的长官,他们家的人上教堂时,有一处专门供他们落坐的地方,以便与其他人分开,他们的座位都是细木工用橡木精心制作的。

晴日的早晨,云雀在天空高唱。入夜,林子里夜莺啼鸣,沼泽地里栖息的雁群在耳语……。父亲常常到森林里去打猎,总有野味带回家来。小俾斯麦在克尼普霍夫的生活很愉快。

俾斯麦童年时代就只喜欢父亲而不喜欢母亲,因为母亲只顾交游,根本不管孩子。俾斯麦对自己的母亲抱反感乃至憎恶的态度。然而,正是这位有着虚荣心的母亲,对自己娘家门肯家族的荣誉感,促使她希望自己的儿子长大后能进入上流社会,步入她先辈曾扬名过的外交界。因此是母亲,而不是父亲,从小极其重视儿子所受的教育,将他送至柏林读书。而这对他一生的成长却极为重要。俾斯麦只是在他成为伟人后才认识到这点的。

13世纪以前,柏林只不过是施普雷河边的一个小集镇。1244年开始载入史册。15世纪成为勃兰登堡侯国首府。1701年腓特烈一世任普鲁士国王,柏林成为王国京城。腓特烈二世时修建了“菩提树下大街”这一欧洲最著名的林阴道和宏伟的勃兰登堡门;巴赫曾在1717年创作了一组《勃兰登堡协奏曲》。1809年著名的学者洪堡创建了柏林大学。因为柏林地理位置适中,扼东西欧交通要冲,施普雷河横贯市区,西流注入奥威尔河,森林、湖泊、河流几乎占城市面积的一半。19世纪20年代的柏林正是一派既美丽又欣欣向荣的景象。

1822年,8岁的小俾斯麦在柏林威廉街139号普拉曼学校注册上学。这所学校是由基督教新教中历史较为悠久的福音派牧师于1805年创建的。由于这所学校顺应社会潮流,它采纳裴斯泰洛齐的先进教育学说,德意志的著名作家和爱国体操运动的创始人路德维希·雅恩曾一度在这个学校任教。雅恩认为通过持之以恒的体育锻炼,能够加强青少年智力的发展,将来便能从事各种高智力的活动。要是每个青少年的体魄健壮,那么整个国家就能够得到振兴。俾斯麦在学校里很快就学会了游泳和击剑,体操训练使他的身体更加结实强健。学校还按照裴斯泰洛齐的设计,让每个孩子在校园里耕种一小块土地。开始他和哥哥对突然离开家庭过独立生活不适应。但毕竟是孩子,整日有一群年龄相差无几的玩伴肯定开心。第一学年结束,俾斯麦的评语单上说:“该生性格开朗、热情奔放,受老师同学们喜爱。”

19世纪初,德意志还是个农业国,有3/4的居民生活在乡村。随着英国工业革命的影响和1815年对拿破仑的战争取得胜利,德意志的近代工业有了长足的发展。柏林因工商而致富的人希望自己的孩子进入名牌学校接受教育,柏林贵族们讲究门第,大多不愿让自己的孩子与平民子弟为伍,他们不是另择贵族学校就是在家延聘教师。威廉明妮将俾斯麦送到普拉曼学校,无疑使她的孩子如鹤立鸡群。

又一个学年后,俾斯麦显得与同学们格格不入。这也有些像拿破仑小时候上学的处境。小俾斯麦越来越厌烦柏林的都市生活,渴望在克尼普霍夫骑上他的小马到处漫游。他在学校常常用纸笔推算施特丁邮车到来的钟点和眼下离放假还有多少时日。这时与他为伴的常常是格林兄弟编的两本《儿童与家庭童话》和《德国民间传说》。

小俾斯麦11岁时,第四个学年后,学校评语说:“该生今后必须克制好发怒的习气,在学校的娱乐活动中应注意适度,不能放纵自己,更不能对作业敷衍塞责。”最后一学年时,普鲁士宫廷画师弗朗茨·克雷格尔曾给他画了一张肖像。它是一张半身的3/4侧面像,头微微向前倾,下巴微微收缩,一个结实的胖乎乎的小男孩,一头乱蓬蓬的硬扎头发,鼻子微翘,嘴宽,双下巴,招风耳,挺括的校服上翻出白衬衫领子,眼睛从右向左正视前方,一脸玩世不恭的微笑。

1827年,小俾斯麦在柏林告别了普拉曼学校进入腓特烈·威廉文科中学。这所学校位于腓特烈大街。文科中学是当时西欧的一种普通完全中学。它是1538年由德意志斯特拉斯堡的督学斯图莫创立的。学校为培养君主的官吏服务,主要接纳贵族、律师等富家子弟。以拉丁文、希腊文及文史为核心课程,忽视自然科学。18世纪以来德意志各地普遍设立了这类学校。俾斯麦上中学时正是文科中学的全盛时期,学校宗旨是给学生以广博的人文主义教育。俾斯麦上中学这年他有了一个小妹妹。

俾斯麦爱好语文和历史,他的语言天才这时正初露端倪。古典拉丁语和希腊语是必修课。他先学了英语,两年后他能操一口流利的英语和法语;他还能说俄语;懂荷兰语和波兰语;还懂一种小语种。在学习古希腊文和拉丁文时古希腊史和古罗马史文献就是他们的范文、教材;学习德意志史时他觉得轻松愉快,他觉得很多历史人物和事件就是儿时在克尼普霍夫庄园听老牛倌布朗德讲过的有趣故事;英国历史是一些和德国历史不同的有趣故事。

1830年4月俾斯麦从腓特烈·威廉文科中学转学到灰衣僧修道院文科中学,住在老师波纳尔博士家。这位老师水平高,有“慈爱情感”,他使俾斯麦在这里比在前两所学校心情愉快些。俾斯麦在中学的学业都是中等。高中时他对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历史失去了兴趣。对歌德、席勒和莎士比亚的作品兴趣盎然,对中世纪以来欧洲各国的政治斗争史也很关注。他的法语和英语已经有了相当高的水平。

俾斯麦满16岁后,按理应该受“坚信礼”了。基督教的习俗是,孩子出生后“受洗”,但这个洗礼仅仅是父亲的意愿,当孩子成年后通过学习应该产生自己的意愿,这时往往就会由家长、教父教母或家长延聘的宗教导师,对即将步入成年的孩子进行一番有关基督教教义的系统教诲,两个月或半年后孩子就可以受“坚信礼”而成为正式的基督徒了。

威廉明妮对于孩子的信仰教育不敢离经叛道。她决定从1831年秋,让俾斯麦用课余时间投到三位一体教会牧师费里德希·施莱尔马赫门下习宗教。俾斯麦15岁入灰衣僧修道院文科中学时,就和哥哥再加上一名家庭教师、一名女仆住在柏林自己的房子里而不寄宿学校了。施莱尔马赫是俾斯麦有生以来所接触到的最杰出的人物,他生于1768年,活了66岁。他是普鲁士当时著名的神学家、传教家、古典语言学家,对普鲁士宗教、生活和文化有重大影响,被认为是现代基督教新教神学的缔造者。

施莱尔马赫收俾斯麦为学生时已经63岁了,他知识渊博、阅历丰富,加之长期传教还当过家庭教师,所以很有教学方法。换句话说,就是再调皮的学生在他那儿也能坐得下来听得进去的。果不其然,后来俾斯麦要与人抬扛或争辩时总是说:“施莱尔马赫牧师这么说过,施莱尔马赫牧师说的。”俾斯麦从小博闻强记,他引用施莱尔马赫讲的一些朴实的大白话时,可以使自己很像一个诚实虔敬的基督徒。俾斯麦跟施莱尔马赫学习了一个时期后便受了“坚信礼”,但他并不认为自己是个基督徒,他自认为是个泛神论者。

同类推荐
  • 一蓑烟雨任平生:苏轼传

    一蓑烟雨任平生:苏轼传

    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他是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他是诗人、散文作家,是新派画家,是伟大的书法家;他是政治上坚持己见的人,是月下的漫步者,是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而这些还不足以勾绘出苏东坡的全貌……纵然在宦海中沉浮,几起几落,但他的风骨坚不可摧,从不阿谀奉承,从不背叛自己坚持的立场,不以个人得失为怀,而是以谈笑于生死之际的旷达情怀,在动荡不停的政治风雨中,捍卫良知,特立独行。
  • 蒋介石宋美龄在重庆的日子

    蒋介石宋美龄在重庆的日子

    抗战初期,蒋介石国民党对日作战是积极的,正面战场的忻口、凇沪、徐州、武汉等会战就是证明,宋美龄也亲上前线慰问伤兵,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做出了特殊贡献。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蒋介石国民党开始消极抗日,宋美龄则从自已所代表的美英派大资产阶级的立场出发,向蒋介石施加影响,对外外交折冲,继续推动抗战。蒋介石、宋美龄这对抗战期间的“第一夫妇”;就是在重庆这座中国的战时首都,度过艰难的抗战岁月,迎来了抗战的最后胜利。
  • 兵家鼻祖——孙武

    兵家鼻祖——孙武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 帝国的另类

    帝国的另类

    本书介绍了中国历史上24位“另类”皇帝,展示帝王家族的另类怪胎,从中探索了产生这些“另类”皇帝的历史和社会根源,以及对中国历史发展所产生的正面与负面影响。
  • 林肯传

    林肯传

    本书是戴尔·卡耐基为美国第16任总统亚伯拉罕林肯所著的传记,详述了林肯坎坷但充满传奇的一生。亚伯拉罕·林肯出身贫困,却对读书充满兴趣,凭借天分和努力,他成了一名律师,经常以自己微薄的收入为当事人垫补律师费。接触政治后,林肯对政治充满兴趣,自身的成长经历及从事法律事业让他对社会底层民众充满理解与同情。几经沉浮,林肯终于赢得选举,掀开了美国历史新的篇章——取得南北战争的胜利,废除美国黑人奴隶制,维护了联邦统一。
热门推荐
  • 穿越灾难的心灵之路

    穿越灾难的心灵之路

    本书是纪实文学,本书作者在甘肃舟曲泥石流灾难后赴灾区支教的小学老师。作者通过细腻的笔触,真实地记录下在两个多月的支教经历中发生在自己的身边的可歌可颂的人和事,充分展示了灾难无情、人间有爱的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和灾区人民坚强不屈,重建家园的精神。
  • 免费的前男友

    免费的前男友

    青春就像一列急驰的列车,窗外的风景只是一场美丽的花火,灿烂一瞬然后消失不见。一个人没经历过如何成长?那个出现在我的生命,却没有陪我走到最后的人,感谢你陪我一程,伴我成长,愿今后一切安好。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开挂虽可耻但有用

    开挂虽可耻但有用

    从百鬼夜行到灭世魔王。从诡异神隐到神秘消失。从校园怪谈到全球灾变。这一切的背后,是神秘复苏还是天外来客?是灵气的爆发还是末日的前奏?你能否靠着亿个个外挂正本溯源?(外挂1:身临其境)(外挂2:子弹时间)(外挂3:使命召唤)(外挂4:森罗万象)(更多外挂等待你的解锁)敬请关注年度巨献《神秘复苏:你的手机联通万界》(本书)以及《诸天游戏:你的外挂很多》(还是本书哒)。
  • 童贞女王:伊丽莎白一世

    童贞女王:伊丽莎白一世

    本书讲述了伊丽莎白一世传奇的一生。尤其是晚年与她最宠爱的臣子埃塞克斯伯爵之间的交织着爱与欲、权力与意志、从爱上他到杀了他的真实故事。作者对相关史料进行了细致的爬梳整理。考证翔实。同时,本书对传统的传记写作技巧做了一次成功的突破。作者依据弗洛伊德理论对书中人物进行了深入的心理剖析,使其成为传记文学领域中的传世名篇。童贞女王伊丽莎白一世。16世纪英格兰统治者。都铎王朝黄金时代的缔造者。作为女王,她维护国家统一,战胜不可一世的西班牙无敌舰队。是不列颠帝国海上传奇的奠基人;作为女人,她终身未嫁,舍弃了肉体的欢愉和成为一个完整女人的幸福。以坚韧的意志与清醒的头脑维护自己的统治。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锤王

    锤王

    弱肉强食、物竞天择!胜者为王、败者为寇!这里战气与魔法纵横!这里人类与魔兽分立!他是隋唐年间第一高手!千军万马中横冲直撞,一对瓮金锤杀人如同拍苍蝇!天下无敌,独孤求败般的寂寞英雄!征战多年生涯,在那绵延不绝的天雷下嘎然而止!这是固执己见、杀死唐朝大敌宇文成都后遭遇的天谴?还是他本就是这世界的匆匆过客?又或是。。。。。。
  • 重生格格塔之装备大黑户

    重生格格塔之装备大黑户

    魏零重生成了一个叫做米林的女孩。“美女,怎卖?”米林“300!”“可是……”米林“别可是了,算你熟客价250。”“隔壁店主才卖100!”米林“我比她漂亮!”“这装备跟你长相有啥关系?”米林“这我穿过呀!”“成交!”
  • 凡人向仙

    凡人向仙

    波澜壮阔的仙侠世界,无限气运的奇遇少年!无穷无尽的新奇法宝,崭新世界,仙道门派,人,妖,神,仙,魔,皇,帝!人间的爱恨情仇,恩怨纠葛,仙道的争斗法力!求道只为自己不为长生!
  • 我能无限赋能

    我能无限赋能

    何枫一朝穿越,无限附能赋能烧火棍,获得特性锋利+2,麻痹,坚固+4,流血……赋能吉吉国王,获得特性千变万化,火眼金睛……国王变大圣。赋能黄金板砖,获得特性隐形,击晕,背部暴击……赋能自己,获得极限吸收特性,重瞳,九绝身……从此走上同阶无敌之路。你好,我叫何枫,我能无限赋能各种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