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608700000010

第10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主题与基本问题

任何一门理论学科的确立都以能有独特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为标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一门科学理论学科,就必须有自己的研究对象,确立自己的理论主题,明确理论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研究对象

社会学科都是以一定时期特定的社会关系为研究对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一门科学的社会学科也不例外,也以中国社会特定历史发展时期的社会关系为研究对象,并且科学地揭示出了这些研究对象运动和发展的内在规律。因此,如何正确认识和科学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的历史背景,直接关系到我们以什么样的视角来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研究对象。

理论的发展都是以实践的发展为基础的,在实践中产生的理论也只有不断指导实践的发展,才会有强大的生命力。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是办好中国一切事情的出发点和根本依据。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证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仅是邓小平理论时期,而且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乃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时期都必须遵循的最大、最基本的国情。邓小平理论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不仅是邓小平理论而且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乃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石和立论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正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及丰富经验进行科学总结的理论成果。

改革开放是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改革开放新时期的产物,是以邓小平、江泽民以及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深刻总结改革开放历史经验和人民群众首创精神的基础上形成并不断丰富和完善的科学理论体系。从某种意义上讲,改革开放事业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改革开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实践基础,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实践源泉,改革开放的30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发展和完善的30年。

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一门基础性社会学科,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依托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一实践基础,以改革开放以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过程中形成的社会关系为研究对象,确立理论联系实际的研究方法,用实践的观念、辩证统一和群众路线的方法观察分析问题,形成了自己的研究内容,始终做到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而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文化关系、和谐社会关系、外交国防关系、祖国统一关系和党建关系等为研究对象,初步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三大理论形态,贯穿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涵盖了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社会、民族、国防、军事、外交、国际战略、统一战线和党的建设等各个方面的内容。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主题

理论主题就是对某一理论总体内容的抽象概括,是揭示理论本质的思想结晶,是理论体系的主线,是贯穿理论发展始终的一条主旋律。任何理论体系都有其理论主题,而特定的主题,又决定着该理论体系围绕着一定的基本问题而形成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题,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基本问题而形成和发展。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鲜明主题。在中国搞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坚持以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之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马列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科学阐述了有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政策。“邓小平理论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源理论和主体内容,旨在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十二大上,邓小平正式提出了“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科学命题。党的十三大第一次系统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确定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概括了邓小平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对社会主义再认识形成的一系列科学理论观点,这些理论观点构成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轮廓。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继承、发展并成功推向21世纪的。党的十四大以邓小平南方谈话为基础,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作了系统概括,指出这个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在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党的十五大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概括为“邓小平理论”这一科学概念,并作为党的指导思想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起写入《党章》,1999年又载入《宪法》。总之,从十三届四中全会到十六大,受命于重大历史关头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改革开放、与时俱进,在国内外政治风波、经济风险等严峻考验面前,依靠党和人民,捍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开创全面开放新局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创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续引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航船沿着正确方向破浪前进。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党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党的十六大上明确提出来的,强调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必须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七大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十六大以来,我们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顺应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抓住重要战略机遇,发扬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精神,坚持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着力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践中坚定不移地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可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中心主线。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进行实践和理论探索的目的都是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表明,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的活力、社会主义在当代的崛起、中华民族在当代的复兴,集中体现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题上。围绕这一主题,毛泽东探索了二十年,从邓小平到江泽民再到胡锦涛也探索了三十多年,我们还要继续一以贯之地探索十几代、几十代。因此,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是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所开创的伟大事业,也是贯穿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发展始终的理论主题。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问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大价值在于明确提出并科学地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面临的三大基本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系统全面深入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基本问题。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根本的是要清醒认识和科学回答三大基本问题,对这三大基本问题的认识程度和把握程度,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和理论的创新程度、丰富程度和深刻程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紧紧围绕探索和回答这三大基本问题展开,从理论到实践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创造,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发展道路、发展战略、根本任务、发展动力、依靠力量、领导力量和根本目的等重大问题上取得了丰硕成果;形成了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覆盖经济、政治、文化、党的建设等方面的系统的科学理论体系;用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深化和丰富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这三大规律的认识。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无产阶级政党夺取政权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后,普遍面临的一个基本问题;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首先破解的一个基本问题。新中国成立之初,我们党在带领人民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方面,取得了许多正确认识和成功经验。但由于多种复杂因素的影响,我们在有些问题的认识上也出现了一些偏差,在实践中也有一些失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更清晰、更深刻、更成熟,逐步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什么是社会主义,也就是要搞清楚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核心就是社会主义本质问题。邓小平在论述社会主义问题时,第一次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这个概念,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也就是在搞清楚社会主义本质的前提下,应该在谁的领导下,依靠谁,走什么样的路,围绕哪些工作,实现社会主义的发展目标,核心就是党的路线、纲领和战略问题。邓小平在“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问题上进行了深刻的理论创新和伟大的实践,提出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政治、经济和文化三大纲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分析了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出了一系列特色发展思路和“新三步走”的发展战略,进一步回答了“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认识。科学发展观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动建设和谐世界等一系列战略思想的基础上,用新的理论思维和理论观点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基本问题。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三大理论形态所回答的从根本上讲都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科学判断党所处的历史方位的基础上,创造性地进行回答的重大课题,深化了人们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以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共第三代领导集体第一次正式提出“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并且从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战略高度和战略方向上,创造性地回答了这个问题。首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准确把握时代特征,科学判断了党所处的历史方位,提出党所要解决的两大历史性课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在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党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已经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为此,提出要切实解决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其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赋予党的性质、宗旨、指导思想和任务以新的时代内涵,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这一重大问题。党的十六大通过的《党章》对党的性质、宗旨和任务作出完整的表述,由一个先锋队变为三个先锋队,即始终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始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并与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并列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最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明确了党的建设的总体目标,提出了一系列党建理论,全面推进了“怎样建设党”的伟大工程。党的建设的总目标就是“要把党建设成为用邓小平理论武装起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能够经受住各种风险、始终走在时代前列、领导全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为此,提出要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为重点,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领导体制和工作制度,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巩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全面推进党的建设。

“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是科学发展观创造性地回答了的重大问题,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注入了全新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思路。科学发展观高度重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的理论探索和理论创新。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明确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要求。要牢牢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首先,科学发展观揭示了发展的本质和内涵,科学回答了“什么是发展”的问题。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生产力作为首要任务,把经济发展作为一切发展的前提。指出片面追求GDP不是发展,单纯的经济增长不等于发展,人为物役的发展不是所提倡的发展,其追求的发展是以人为本的发展,以人为本是发展的目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达到这个目的的手段。其次,科学发展观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主体的观点,回答了“靠谁发展”和“为谁发展”的问题。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把人民群众作为推动发展的主体和基本力量,强调发展必须尊重群众,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把人民群众作为发展的价值主体,树立人民在发展中的主体地位,以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为落脚点,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回答了“靠谁发展”和“为谁发展”的问题。最后,科学发展观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发展要求和统筹兼顾的根本发展方法,回答了“怎样发展”的问题。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强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注重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这些思想丰富和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问题的认识,回答了“怎样发展”的战略问题。

同类推荐
  • 依法行政的理论与实践

    依法行政的理论与实践

    为实现在本世纪头二十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伟大目标,中国共产党作出继续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的重大决策。行政学院是干部教育培训的主渠道、主阵地,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一系列文件要求,创新培训理念体现需求特色,创新培训内容体现学科特色,创新培训方式体现教学特色,创新运行机制体现功能特色,着力提高学员素质和行政能力,在整个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培训教材建设是干部教育培训的基础性工作,是提高教育培训质量和水平的重要保证。党中央印发的《2010年-2020年干部教育培训改革纲要》和国务院颁布的……
  • 讲学社丛书:后革命时代的中国

    讲学社丛书:后革命时代的中国

    《后革命时代的中国》为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主编“讲学社丛书”第二辑,内容以2010年著名土耳其裔美国汉学家阿里夫?德里克(Arif Dirlik)在清华园为“梁启超纪念讲座”发表的系列讲演为基础扩充而成。德里克教授从“全球现代性”的视角对20世纪初尤其是“改革开放”至今,中国知识话语中的一些重要理论问题作了批判性的反思。其所涵盖的主题非常广泛,从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到社会学和人类学,再到儒学与国学。在本书中,它们都被理解为进入一个根本问题的共同窗口,即后革命时代的中国思想对文化与历史的调适。
  • 盛世开泰: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盛世开泰: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盛世开泰: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分为大会纪实、重要文献、海外视听、会议花絮、热点聚焦等若干个栏目,详实地介绍了十八大的会议日程,十八大通过的报告、党章、决议,十八大选出的新一届党的中央组织,十八大后产生的中央领导机构等重要内容,同时,书中还收录了十八大通过的报告、“两委”诞生记和相关纪实,海外媒体、政要学者对十八大的热议等,系统地回答了我们党将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目标继续前进等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重大问题,是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原原本本学习十八大文件及党章、原原本本学习在党的十八届一中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的权威必备资料。
  • 中国:决胜百年目标(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中国:决胜百年目标(谷臻小简·AI导读版)

    十三五计划向前迈一步。本书包括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如何评价“十二五”时期;第二部分是如何认识“十三五”时期的定位;第三部分是如何理解五大发展是引领“十三五”的灵魂和理念;第四部分是如何考虑“十三五”时期的主要目标;第五部分归纳了建议中所提出的国家发展目标、发展战略、重大基础设施、重大工程项目;第六部分是小结,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总目标。
  •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

    作者从中央三代领导心系宁夏,当代中国的旗帜,邓小平理论与宁夏实践三个方面,系统论述了他对邓小平理论的理解和认识,并结合宁夏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进行了分析阐述。
热门推荐
  • 流浪的盘子

    流浪的盘子

    人生尤如飘流在宇宙中的盘子,在阳光、空气中寻找自己的位置。男人和女人就是两个不相同的有色盘子,有时相碰粉身碎骨、有时生命放射出她的魅力和光芒,产生无数色彩光泽、具有史迹和保存价值的珍贵文物,也有的是烟灰云散,随风而至。
  • EXO,怦,心跳了

    EXO,怦,心跳了

    这是我的名义上第二本书,我还有一本书是EXO之古代情缘,大家喜欢的话可以去看看,是古代的,这本书是现代的,因为挑战过古代,所以来尝试一下现代,可能是一到二星期更一次书,但放心不会弃文。谢谢支持。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最后的灵修者

    最后的灵修者

    上古的传承,最后的灵修者凌珏,拥有着传说中只有盘古才拥有的混沌源体,肩负着灵修一脉的复兴
  • 魁拔之狂炎战神

    魁拔之狂炎战神

    这是一个被称为元映界的世界,这个世界有一种神秘的现象,每隔333年,就会有一个恐怖的异常生命诞生,它就是魁拔。这个世界,还有一种隐藏的生命体,被世人所忘。而第六代魁拔的诞生,它也随之再次降临于世。
  • 女儿国机密

    女儿国机密

    什么?这里真的是《西游记》里的西梁女国?满大街的男人,有没有搞错?而且,男人要洗衣做饭,要三从四德?主角拜师修仙学成归来,本打算带领着受尽女人欺压的男人们反抗。却不想和萝莉女王尘缘未了,索性做她的皇后。暗中帮助女王开疆拓土,乌鸡国、车迟国、比丘国,统统纳入西梁版图!女王:看,这是朕为你打下的江山!主角:不,这是臣夫为你打的江山!
  • 你好,竹马大人

    你好,竹马大人

    都说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何其荣幸此生有你相伴
  • 西方奇幻冒险物语

    西方奇幻冒险物语

    当一个穿越客在异世界重生后,他发现他原来一直没有变。始终是个人类
  • 遗忘的花海

    遗忘的花海

    三年前,诗人般的男人在一场车祸中为了拯救女人,自己却倒在了血泊之中,留给世人“生不见人,死不见尸”的谜般人间蒸发,而女人在失忆中步步寻找那些遗忘的记忆,在历经红衣女人,诡异的杀夫事件等等事件之后,一点点的揭开了男人失踪背后真相。当她再次见到那个深爱着的男人,却发现早已物事人非,是一场精心策划的阴谋?还是一次诡异的意外回忆之旅?一幕幕褪去那层面纱,真相摆在眼前之时,她感叹道:“既不回头,何必不忘。既然无缘,何须誓言。今日种种,似水无痕。明夕何夕,君已陌路。”
  • 江南塞北

    江南塞北

    五王叛乱,北方外族入侵,三百年大唐危在旦夕。少年青衫出洛阳,背负着昔日家族忠魂的期望,国破山河依旧在,擎起手中枪,救国于危难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