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608600000023

第23章

《道》二十四章原文: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馀食赘形。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关于观察和思考,老子在24章,再度给我们上了一课!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

踮起脚尖的经验每个人都有,踮起脚尖之后的最大感觉是不是会发现站立不稳;言下之意就是讲别试图去踮起脚尖装高度,那个高度是装不出来的,是不稳妥的。

步行或跑步的生活经验我们也都有,那么是否可以步子迈大一点,两步并一步地跨行呢?

按照《道德经》的思想,很多问题是没有标准答案的。对于这个问题而言,也是这样,你可以两步并一步地跨行,但是一定没有办法两步并一步地跑步前进。

其言下之意按照今天的网络语言来讲就是:步子迈大了会扯淡。文雅一点的讲法就是:步子迈大了,行不远,跑不久,跑不快。

老子谈了两点基础生活经验其实要将话题扯回22章,劝导人们老老实实地向古人学习,向遵道、得道的圣人学习。

24章,一读就懂,它回到了22章的内容,重复着在强调着22章的内容,然后淡淡地从道的正面和反面给出了结论。

我们需要温故复习一下22章的内容:“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这些谈的是得道之人的一组行为准则:他们常常不自见(xian),不自我炫耀,从不嘚瑟,然后默默地就像一颗夜明珠,引领着方向;他们从不自以为是,却能常常获得世人的赞誉;他们从不自我居功,不自我夸耀,但是却常常能成就一些利于天下苍生的功业;他们从不自吹自擂,但是那种圣人的口碑却往往可以天长地久。

温故之后,老子给出了以道为出发点的正反两个方面的总结。反面结论,其在道也曰∶馀食赘形,物或恶之;正面结论:”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反面结论:如果不按照前述标准遵道而行,那么一切都将成为剩菜剩饭一样的累赘,一切言行将会像剩饭剩菜等等累赘一样,成为令人厌恶的东西;

正面结论:有道的人,不会把事情搞成这个样子(搞成累赘,搞成余食,搞成物或恶之这样子)。

24章的内容非常简单,只是对22、23章的一个总结。

在此前的读后感章节中,我们提及过要好好谈谈李斯这个人的。下面我们一起以道为出发点,看看一代才子李斯悲壮的一生,藉此煮史问道,煮史悟道。

都说乱世出英雄,纵观历史,没哪一段历史时期比李斯所处的历史时代更乱,那是一个天下一统的前夜,是历史巨轮拐弯的时期。

李斯的确是个英雄,而且还是个大英雄,历史给予李斯的定位就是:政治家、文学家、书法家。他推动了帝国文明的发展(车同轨、书同文、统一度量衡);他促进了大一统局面的历史进程(辅助秦始皇称帝);尤其是在规范统一作为承载着中华文明的汉字方面,李斯是有着巨大的历史功绩的。

自古英雄多悲壮,李斯尤为如此,我们仅仅只是在这一章节用史实来看看道里道外的李斯。

李斯战国末年楚国上蔡(今河南上蔡西南)人,生于约前284年,被诛九族于公元前208年。

在谈《道德经》读后感的过程中,我们多次提及古人观察与思考,李斯也毫不例外。早年尚未发迹的李斯,是在地方衙门有一个仓库管理员的职务。

极度善于观察思考的李斯,敏锐地发现了茅房和粮仓的老鼠有着显著的差别。李斯发现茅房里老鼠吃着最脏的东西,遇到人或狗,经常吓得四处逃窜,而仓库里的老鼠吃的是堆积成山的着粮食,在粮仓良好的环境下可以不受人和狗的惊扰。

这一十分普遍的自然现象,让李斯惊叹无比:“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译文:有的人高贵贤能,有的人没有出息,就像这老鼠一样,这是由他所处环境的优劣所决定的啊)。

这就是流传了千古之久的李斯之老鼠说。

在“老鼠说”的刺激之下,李斯背井离乡师从荀子,诸子百家那么多名师,身怀荣华富贵梦想的李斯偏偏就选择了荀子,其实是有原因的。其根本原因在于,荀子的学说实用,非常实用,至今都有着众多的粉丝,因为荀子是帝王术的鼻祖。

李斯的这个老师很厉害,也很要命,对于李斯而言应该可以肯定的事情是:李斯这一辈子成也荀子,败也荀子。

荀子作为儒家的一棵大树,其实是披着儒家的漂亮的外衣,专攻“帝王术”。荀子所代表的这一儒家分支其显著的思想特点有:

荀子认为人与生俱来就想满足各种欲望,所以人性本恶,那么怎么办呢?需要用孔圣人的那一套礼法的教化。这个与道家的静心寡欲是不同的两个方向。

在人与自然方面的相处方面,荀子不完全认可天人合一,而主张人定胜天的思想,这个与道家的道法自然是截然相反的两个方向。

在道统这个层面上,荀子主张坚持儒家的礼治原则,同时重视人的物质需求,主张发展经济和礼治法治相结合。

总而言之,我们能发现荀子的思想也是非常超前的,非常注重实用,礼法并用,实用为王,道义则被搁置在了一边。

荀子教了几个优秀的学生,其中知名度超高的就是李斯和韩非子(身为李斯同窗好友的韩非子后来被李斯所杀)。

李斯很是善于学习,他将荀子所教授的那一套帝王术玩得炉火纯青,下面我们快速地过一次李斯在权谋之下的晋升路线图。

第一步:装。

装成其他可以进入相府人的仆人,混入吕不韦丞相府,只为谋求面见吕不韦,推销自己。

李斯跑到咸阳之后,策划的第一步是跟秦王的宰相吕不韦混个脸熟,并在相府某个门客之类的差事,然后借助吕不韦接近秦王进一步推销自己。

在咸阳广泛深度调研的基础上,李斯多次试图去拜访吕不韦,但是无一例外地都被相府的门口给赶走了。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绞尽脑汁的李斯认识了一个老乡,并装扮成为那个老乡(郑国,精通水利工程)的仆人,终于进了相府,并且见到了吕不韦。

不仅是见到了,而且给吕不韦上了一课,令吕不韦心花怒放。

不仅上了一课,而且还直接就给吕不韦端上了一道大菜,建议吕不韦组织门下3000门客一起重新修订一下春秋历史,将混乱的历史统一为官方版本。

言从计听的吕不韦不仅安排了修书,而且这部书还流传下来了,这部书的名字就叫《吕氏春秋》。

完成了第一步的李斯没忘记做一件事:报仇,杀了八个当初拒绝他去拜访吕不韦的相府卫兵,拿八颗人头来奠定自己在相府的地位。

与《道德经》相向而行的帝王之术很实用,很要命,很可怕!

第二步:做局。

非常善于观察和思考的李斯在相府敏锐地发现,身为秦国丞相的吕不韦与秦王嬴政的生母赵太后有一腿,不仅如此,李斯还发现吕不韦似乎还吃不消赵太后的折腾,每次从赵太后那边回来之后就像被挤干似的无精打采。

发现了这一层关系和吕不韦吃不消赵太后这一现象之后,李斯冥思苦想,如何才能用这个做足文章,利用此事做个局,让自己渔翁获利。

荀子老师所教授的帝王术再一次被李斯淋漓尽致地发挥了一把。

李斯悄无声息地将一个嫪毐的人推荐给了吕不韦,并让吕不韦鬼使神差般地将这个嫪毐推荐给了太后。

嫪毐是个不一般的男人,用史书上的原话来讲:“****人”,基本上无需进一步解释了,就是那玩意儿与众不同,特别大的男人。

吕不韦、太后、嫪毐,三方就此陷入了李斯所布下的局。

太后竟然万分宠幸嫪毐,这大大超出了吕不韦的预料,却又完全符合李斯的设计。

万分恐怖的事情是,此时此刻,吕不韦却毫无察觉,竟然还加深了对李斯的信任与依赖,被晋升为郎官。

第三步:竭尽全力地靠近核心权力中心。

李斯终于有机会面见秦王了,吕不韦、嫪毐、赵太后火红般的“好日子”即将在李斯不遗余力的折腾之下,很快到来。

折腾了那么久,不就是为了这一步吗?

其时的历史大势是,六国在玩合纵,联合起来抗衡强大的秦国,以防止被秦国吞并。秦国在玩连横,用远交近攻的连横外交策略来抗衡并瓦解六国,试图逐一各个击破。

李斯的帝王术对于秦王而言,那简直就是一拍即合。

李斯给秦王上了最实惠的一道菜:“诸侯名士可以下财者,厚遗结之;不肯者利剑刺之,离其君臣之计,秦王乃使良将随其后”。

李斯说对于诸侯六国下面的那些大臣,能用钱摆平的就花费巨资先搞定;用钱搞不定的那些,就直接用暗杀;暗杀不了就用离间计,挑拨其君臣关系;这一些外交动作搞完之后,大军就可以上去了。

狠!绝对够狠!这些招数里面,没有半点道和德的影子,全是荀子帝王术的招术。

李斯终于接近了权力核心,不仅获得了秦王的赏识,而且还被秦王封为长史,成为了秦国朝廷高级官员。

第四步:卡位。

步步为营的李斯终于再度升职,被秦王拜为客卿,这个岗位其实就是秦王的助理+秘书岗位,这个岗位其实也就是宰相的后备岗位。

官拜客卿的李斯明白了一点:卡位动作完成,只需要在此基础上,在弄点政绩出来,就可以开始收网将吕不韦掀翻在地,取而代之。

第五步:绞杀吕不韦、嫪毐。

李斯开始左手引爆吕不韦和嫪毐之争,右手出谋划策深度化解六国合纵。

李斯右手所策划的化解之谋,不可谓不毒。

李斯广布谣言,楚国的所册立的太子其实不是龙根,而是春申君跟楚王王后偷情所播下的种,春申君却又是楚国的重臣,是一代能力杰出的政治家,被历史定义为“战国四公子”之一。

脆弱的六国合纵就这样被撕开了一个巨大的口子。

左手的事情对于李斯而言是小菜。公元前238年,嫪毐终于中招,选择了狗急跳墙地武装叛乱,被秦王嬴政车裂,嫪毐与赵太后所生育的两个儿子也一并被杀,嫪毐被灭三族。

在李斯的策划中,嫪毐只是个药引子,只是借助嫪毐将火导引至吕不韦身上去。一切都不再有任何悬念,吕不韦被撤职、被逐出京师咸阳、被秦王书信指责问罪,最终于公元前236年服毒自杀。

李斯的目的达到了,秦王赢政任命李斯为专案负责人,全权查办嫪毐与吕不韦这一大案,李斯大开杀戒,能杀的都诛族,能流放的都砍头。

深谙帝王术的李斯知道一点:杀人越多,威望越高。

第六步:爬沟过坎,大展才华。

李斯的这种玩法,让秦国的宗室们害怕了,在宗室眼中,李斯已经太强大了,随时可以取了王亲贵族们的性命。

在宗室力量的作用下,嬴政下达了逐客令,驱逐一切外来之客,李斯也在其中,被驱逐回他的河南上蔡老窝。

秦王嬴政这一驱赶实在是太厉害了,其影响力空前,至今依然,放眼看过去,未来的数个世纪其影响力将依然存在。

因为嬴政的驱逐,所以卷起铺盖回上蔡老家路上的李斯整出了一篇万分、十万分优秀的文章:千古名篇《谏逐客书》被李斯一气呵成,横空出世。这篇文章将长期霸占我们的语文教材古文篇。

《谏逐客书》被递交到了嬴政的案头,嬴政读完之后讲了一句话:“嗟乎,倘无此书,寡人之过,将葬送秦国也”。

李斯不仅官复原职,并且还晋升为廷尉,李斯用一篇文章拯救了成千上万读书人的前途,从此李斯也成为外客集团的核心精神领袖。

第七步:一展抱负。

继续展开抱负,继续撕裂六国的合纵,李斯端出了一整套瓦解吞并六国的全盘计划。并力荐拿韩开刀。

六国从此将陆续退出历史舞台,帝国从此将实现大一统,此后数千年的绝大部分时间也都是一统天下的政治局面。从这个角度来说,李斯也是功不可没啊。

公元前230年,秦王嬴政听从了李斯的策划,拿最弱小的诸侯国韩国开刀祭旗,用十年的时间一口气先后吞下了韩国(公元前230年);公元前228年灭赵国;公元前226年灭燕国;公元前225年灭魏国;公元前223年灭楚国;公元前221年灭燕国。

第八步:问鼎相位,坐享荣华富贵。

大秦帝国终于诞生。

李斯在公元前220年左右,终于问鼎帝国相位,成为了始皇帝之下的第一位丞相,也是我国封建王朝历史上,功勋罕见的丞相。

制定大秦律、定规章制度、开创性地开启郡县制(至今都还在沿用)统治天下,统一度量衡、设立国道标准、统一马车轴距、统一文字、统一学术和历史、焚书坑儒、统一货币。

没人不佩服李斯的才干。

但是,也没人认可李斯是一个遵道贵德的人。

第九步:物极必反,背道而驰自取灭亡。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于出巡返程途中的沙丘平台(今河北邢台)驾崩,又一个历史拐点出现了。

李斯用一枚巨阴男搞定吕不韦,却被一支“一剪梅”的太监赵高所摆平了,这真是个天大的讽刺。

赵高以公子扶苏“颂法孔子,信奉礼教,不乐法治”威胁李斯,反反复复数次游说李斯篡改遗诏推胡亥上位,李斯竟然放弃了国家利益,从了妖人赵高。

在李斯的主持下,朝廷隐瞒嬴政死讯,焚烧遗诏,再由赵高伪造嬴政遗诏,赐于李斯,确立胡亥继位的合法性。最后,伪造嬴政招数,赐公子扶苏和蒙恬,令二人自杀。

此后的历史我们非常熟悉,陈胜吴广在大泽乡点燃了革命的烟火,天下烽烟再起……

项羽、刘邦、张良新一代的英雄豪杰陆续登上了历史舞台。

比李斯更阴的妖人赵高竟然选择向刘邦靠近,并在此之前摆平了一代天才李斯。公元前208年十月,李斯在赵高的阴招下,被秦二世以谋逆罪收监问斩“腰斩咸阳市,而夷三族”。

第十步:临死前的悔悟(其在道也曰∶馀食赘形)。

临刑前,李斯面对身边的一同受刑的儿子万分愧疚,老泪纵横,发出了人生最终的感悟:“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翻译:我真想再和儿子一起牵着黄狗,出城到上蔡东门那边去打猎捉兔,难道还可能吗?)

李斯的言下之意,其余的一切一切都是多余的,都是累赘,都是今天致死的原因,唯有那种自然的、遵道的东西才是最快乐的,可是一切都晚了,一切都不再可能了。

让我们把历史讲完整。

赵高摆平了李斯之后,取代李斯成为了大秦帝国的丞相,此时的秦已经是砧板上面的肉,只等刘邦来取了。

公元前207年八月,隐隐察觉到秦二世对自己靠近义军的行为有所怀疑之际,赵高先下手为强,杀了秦二世胡亥,立胡亥的侄儿子婴为秦王,同时废除帝制,秦开历史倒车称王不称帝。

公元前207年,即位的子婴设计废了赵高,车裂赵高,诛三族。

公元前206年,刘邦攻入秦京师咸阳,子婴投降,秦亡汉兴。

李斯,成也荀子、败也荀子。我们无从考察李斯是否读过《道德经》,但是我们知道在焚书过程中,感谢李斯放了《道德经》一马,否则……

故事讲完了,我们是否发现故事里面隐藏着的一些思考题。

公元前210年,李斯丞相还在向秦始皇建议统一帝国的货币。但是4年之后大秦帝国就灭亡了。

李斯既然如此有才,为什么不能识别出大秦帝国的千疮百孔呢?

答:学术方向所致的一叶障目。

李斯精专于荀子学说,一直在拿人欲做文章,一直在玩权术和斗争,所以无法意识到他所倡导的那一套行不通。

那么,在其时的背景之下,老子所代表的道家那一套就行得通吗?

这个问题,历史用史实回答了我们。

秦亡汉兴的历史我们都知道,刘邦能入主咸阳背后最大的谋臣是张良,秦始皇驾崩的那一刻,张良就知道天下势必易主,于是擦亮了眼睛,找到了刘邦。

大汉帝国建国之后,历史封建王朝的一个盛世巅峰就出现了:文景之治。

能成就文景之治的核心学术思想就是道家思想,就是无为而治。

我们都知道,厚黑学、帝王术在今天依然畅行天下;这个我们没有资格去否定和批判,煮史问道只是卑微地认为:这些东西不是王道,王道依然是道行天下,依然是道家的上善若水,依然是儒家的厚德载物……

同类推荐
  • 北庆朝歌

    北庆朝歌

    洪武六年,身怀三胞胎的霓嫔在接连产下两个死婴后,终产下一活婴。婴孩排行第七,又称皇七子,盛帝赐名盛子萧。不久,宫中谣传皇七子命里带煞,未出生就克死两位兄长,乃克兄克父不祥之人。盛帝畏惧,对霓嫔及皇七子日渐疏远。失去盛帝恩宠的盛子萧受尽白眼、讥讽、侮辱,终不堪受辱,听从谋士斯先生之劝加入夺嫡大战,却意外揭开三十年前那场被掩盖的夺嫡阴谋。且看一个边缘化的皇子如何步步为营,最后登上权力巅峰……
  • 三国平云传

    三国平云传

    本来应该成为蜀汉大将的王平和赵云却因为一名时空旅行者的乱入而改变了一生的命运,时空的改变使得两人从小就成了好兄弟,而两人的成长之路又改变了东汉末年的格局。究竟赵云是否还会在长坂坡七进七出?而王平还能成为蜀汉最后的旗帜吗?
  • 重生不晟

    重生不晟

    相亲路上,悲催折戟的青年,重回宁朝,誓要完成不剩的宏远。没有大志,没有理想,没有追求,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奈何,世事如棋,棋不妄动,棋盘自转,下一场被推动的人生。且看他如何在看似繁华,实则天下将乱的世界里,博一片天地,许一生痴心。
  • 二道贩子的逆袭

    二道贩子的逆袭

    一本古老的族谱,一段传奇的故事,文物二贩子沈文,阴差阳错之下回到大明嘉靖后期,此时大明内忧外患,内有奸臣弄权,山河褪色,外有南倭北虏,狼烟四起,看一个小明士,在这山河沉沦的岁月里如何指点江山、书写风流。
  • 迷惘城

    迷惘城

    本文没有任何历史事实,只是作者凭空想象出来的,本文题材可以归类于智谋类,悬疑类,帝王类。作者一直想写完一本书,希望大家能够多多支持。
热门推荐
  • 醉游纪

    醉游纪

    程浩发誓,就算变成了僵尸,也要做最强的僵尸!
  • 异界的狂想曲

    异界的狂想曲

    追寻着魔法的真理,探索一切事物的本质。不一样的魔法,不一样的成神之路。
  • 妖兽

    妖兽

    天降流星,天降下了妖兽妹妹。她噬血疯狂,大变异,神异力量。完美人形化的天外来客,噬血之后大变异成半人半兽,叫妖兽。妖兽有着聪慧的大脑思维。妖兽如同初生婴儿般,一切都要从头开始学习。她学习了人类的思想感情。妖兽小妹有着天大的秘密。故事从下流星雨开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修真锦鲤养娃日常

    修真锦鲤养娃日常

    她以为自己拿的复仇剧本,结果却无奈转为了种田剧本,本以为种田到永久,居然变成了生死大逃亡,不就是想找到自己的亲爹,然后好好养自家的娃吗?怎么就那么难呢!白墨染:你可以选择最轻松简便的养娃方式。顾嫦曦:滚!白墨染危险的眯起眼:你再说一遍。顾嫦曦:滚……滚滚红尘,冤冤相报何时了==!白墨染:乖!顾嫦曦:QAQ小剧场:顾嫦曦:“宝贝,你们这样萌,叫声也要萌萌哒,来,跟着粮亲,喵呜~o(?^`)o”众宝宝:“喵呜~(^O^)”白墨染:“宝贝,咱是白虎,不是猫咪,不能喵喵叫,来跟着爹爹,嗷呜~”众宝宝:“嗷呜~(^O^)”PS:要是嫌前面太枯燥无聊的,可以从十六章开始看起。十六章之后慢慢都是萌宝(*^▽^*)
  • 借你一点自信

    借你一点自信

    本书精选青年女作家夏妙录的小小说作品80余篇,所选作品均已在全国公开发行的报刊上发表;多篇被《小小说选刊》《微型小说选刊》《新智慧》等转载。
  • 曾几何时月圆时

    曾几何时月圆时

    月亮总是有着神奇的魔力,有谁会想到,一次月圆之夜的拍摄,会让她来到了另一个全新的世界,在这里,她是否可以理解真爱,能否让他收起冰冷的面具,能否彼此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 La Mere Bauche

    La Mere Bauch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魔法师回忆录

    魔法师回忆录

    我是个魔法师,出生在地球。通过命运的指引来到了魔法与剑的大陆。开始了一段奇妙的旅程
  • 执掌巅峰

    执掌巅峰

    五行法轮演化阴阳混沌,神秘古玉揭开天外之谜!浩瀚星空造化弄人!尘世艰险潜心修炼!且看一个卑微的生灵如何以自己的能力一步步登临强者巅峰,叱咤风云,最终执掌巅峰。PS:《《仙很强大吗?我看未必,我有先王都垂涎三尺的无上仙器!先王在我的眼中也不过是浮云而已。超越仙之上的神厉害吗?不一定!因为我有让诸般连神都为之动容的无上神格.更有不死神丹成就万古英明!美女可触而不可及吗?那也不尽然,俺有让美女倒贴的资本!美女只为我而疯狂!执掌巅峰书友群已建好,喜爱的童鞋们可以进来:165695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