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53300000053

第53章 道教术数与传统数学思想考析(2)

南宋数学家秦九韶也认同刘徽的观点, 其著《数书九章》开篇就以“蓍卦发微” 为题, 讨论了“大衍类” 数学问题。 又如, 明末数学家程大位在《算法统宗》一书中也说: “数何肇? 其肇自图、书乎!伏羲得之以画卦, 大禹得之以序畴, 列圣得之以开物成务。凡天官、地员、律历……莫不有数, 则莫不本于《易》、《范》。故今推明直指算法, 辄揭河图、洛书于首, 见数有原本云。” 程大位以为数起源于河图、洛书, 本于《周易》。

前面我们已对数的多种含义作了辨析。我们可以看到, 中国传统数学的起源和早期发展与古代占筮活动有某种关联, 在相当长的时期内, 中国古代的术数与算术、数学是纠葛在一起的。在中国典籍文献中, 术数与算术、数学常常是混用的。清代中叶由朝廷主持整理编撰的一部巨大的丛书《四库全书》子部所收术数类, 下分数学之属、占候之属、相宅相墓之属、占卜之属、命书相书之属、阴阳五行之属。存目又增加杂技之属。这里所谓的“数学”, 指的是易学象数。《四库全书》术数类给“数学” 做了这样一个注解: “物生有象, 象生有数, 乘除推阐, 务究造化之源者, 是为数学。” 数学之属所收的是扬雄撰的《太玄经》、宋邵雍撰的《皇极经世书》、宋王湜撰的《易学》、宋丁易东撰的《大衍索隐》和元张理撰的《易象图说》等十余种。虽然这里的数学之属的“数学” 实指易数, 与现今数学在概念所指上有差异, 但也从一个侧面透露出古代术数与传统数学思想存在某种关联。

无独有偶, 西方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 数学与占星术也结下了不解之缘。美国学者M.克来因在其著《古今数学思想》一书中指出:

虽然今天已不把占星术当作科学, 但在早期文明社会中确曾被人当作科学看待。公元前二世纪左右亚历山大里亚希腊人搞的那套占星术和亚述时期巴比伦人的占星术不同。后者只是从观察行星的位置来推算出关于君王和国家大事的结论。

他们不搞计算, 人出生时刻的星相是不起作用的。但希腊或亚历山大里亚的占星术是涉及到个人的; 它根据所算出的黄道带里的日、月和五大行星在出生时刻的位置, 可知人的未来和命运。希腊人为计算这些数据就搞出了一大套的道理。

占星术与数学的关系在罗马时期得到极致的发展, 罗马人甚至将占星术士称为数学家。

M.克来因在其著《古今数学思想》一书中写道:

“数学” 一词在罗马人那里的名声是不好的, 因为他们称占星术士为数学家,而占星术是罗马君王所禁止的。罗马王Diocletian(公元245年—316年)把几何区别于数学。前者是要学习并应用于公众事务的; 但“数学方术” (意即占星术) 则被视为非法而完全禁止。禁止占星术的罗马法律“数学和恶行禁典” 在中世纪的欧洲仍被援用。但罗马皇帝和其后信奉基督教的罗马皇帝还是在宫廷里供养占星术士, 以期他们的预言能够灵验。

与古罗马不同的是, 包括占卜在内的术数在中国古代一直十分盛行, 朝野上下热衷术数者代代有之, 难尽其数。许多由政府主持编撰的大型丛书和类书都收有术数类文献。前文已谈及, 兹不赘言。

二、道教术数与中国传统数学的关联

道教重视术数、关注数学有其内在原因。

1.如前文所述, “数与道非二本”, 自然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与天地自然之道有着

本质联系。清常道人琦美为《数书九章》作序云: “昆仑旁礴, 道本虚一。圣有大衍微寓于易, 奇余取策, 群数皆捐, 衍而究之, 掘隐知原, 数术之传, 以实为体, 其书九章, 惟兹弗纪, 历家虽用, 用而不知。小试经世, 姑推所为, 述大衍第一。七精回穹, 人事之纪,追缀而求。宵星昼晷, 历久则疏, 性智能革, 不寻天道, 模袭何益? 三农务稼, 厥施自天,以滋以生, 雨膏雪零, 司牧闵焉。尺寸验之, 积以器移, 忧喜皆非, 述天时第二。” 道门人士以探寻天地之道为己任, 自然之道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自然也就纳入道人的视野;

2.从数学的功用来说, “大则可以通神明, 顺性命; 小则可以经世务, 类万物”。

周教六艺, 数实成之学, 士大夫所从来尚矣。其用本太虚。生一而周流无穷。

大则可以通神明, 顺性命; 小则可以经世务, 类万物。讵容以浅近窥哉! 若昔推策以迎日, 定律而气, 髀矩浚川, 土圭度晷。天地之大囿焉而不能外, 况其间总总者乎。爰自河图洛书开发秘奥, 八卦九畴错综精微, 极而至于大衍皇极之用,而人事之变无不该, 鬼神之情莫能隐矣。

经世致用是中国传统数学的显著特点, 《周礼·地官司徒·保氏》云: “保氏掌谏王恶而养国子以道, 乃教六艺: 一曰五礼, 二曰六乐, 三曰五射, 四曰五驭, 五曰六书, 六曰九数。”

九数乃指数学的九种内容。数与礼、乐、射、驭、书并称为“六艺”, 数学的功用从大的方面来说可以通天沟地, 探神明之道, 明人之性命之理; 从小处来说可以筹划日用生计, 区分物类。在古人看来, 数起于一, 终于十。《周髀算经》有“此一者天道之数” 的经文, 刘徽为《九章算术》作注时, 提出“一者数之母” 。大德年间临川前进士莫若在《四元玉鉴前序》中云: “数一而已, 一者万物之所从始。故易一太极也, 一而二, 二而四, 四而八, 生生不穷, 岂非自然而然之数邪?” 这一数学思想与老子“道生一, 一生二, 二生三, 三生万物” 的宇宙发生论有密切关系。 数乃天地之道和神明意志的体现, 掌握数学, 不仅可以通神明, 也可以明人事, 经邦济世。所以不可小视数学的作用。数学自先秦以来就是士子必须精通的技艺, 数学教育也受到历代统治者的重视。隋代朝廷于国子监内开设“算学”, 这种由国家设立数学专科学校的做法, 为以后唐、宋各朝所沿袭, 唐代科举还设立“明算科”, 精通算学者也有机会入仕。

秦九韶为南宋数学家, 字道古, 普州安岳(今属四川) 人, 生于南宋宁宗嘉泰二年(1202年), 卒于理宗景定二年(1261年)。自序称: “愚陋不闲于艺, 然早岁侍亲中都, 因得访习于太史, 又从隐君子受数学。” 秦九韶之父曾任职工部郎中和秘书少监, 因而秦九韶年轻时便有条件饱读皇家典籍, 并有机会拜访天文历法、土木工程方面的专家。而值得重视的是, 秦九韶“又从隐君子受数学”, 这位“隐君子” 是何方神仙? 秦九韶没有进一步说明, 但从其著《数书九章》序中所强调的“数与道非二本” 及数可以“通神明, 顺性命”的数学观来分析, 秦九韶所师从的“隐君子”, 极有可能是道门中人。因为《数书九章》的中的数学成就尤其是“大衍求一术” 的思想方法与术数关系密切。此外, 从秦九韶所撰数学著作《数书九章》的版本流传情况来看, 《数书九章》为道门中人热衷抄传这一现象也支持了我们的推断。《数书九章》成书于1247年, 据南宋藏书家陈振孙的说法, 此书本名《数术》。宋元时期此书没有刊刻, 只有民间抄本流传。明代修《永乐大典》时抄录此书, 题称《数学九章》。现能看到的宜稼堂丛书本《数书九章》卷首除了有秦九韶自序外, 还有题为“万历四十四年丙辰孟秋晦日清常道人琦美记” 的序。该序云:

《数书》十卷, 系赞九章, 序东鲁秦九韶所作, 而书不书著作者姓名, 岂即九韶所著耶。……此书原阁抄本, 会稽王云来应遴录得, 予借录一过。册元止名《数书》, 九章二字乃王添入。

从清常道人琦美(赵琦美) 序中, 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 《数书九章》这一名称是在明代万历年间才出现的, 清常道人赵琦美曾转抄过秦九韶的数学著作, 并为其增补目录。道门中人对秦九韶数学著作的传抄也从一个侧面折射出秦九韶与道教的密切关系。

3.道教以尊道贵术为基本教义, 强调道术合一, “形以道全, 命以术延。……道与术二者不可得而离也。术以道为主, 道以术为用。” 以术演道是道门的一贯传统。因此道门中人对秦汉以来的包括算术在内的术数也投入了极大的热情, 继承并加以发挥。《道藏》中所收录的术数著作相当丰富, 以至在道门内部还形成以传习占验术数为主的道派 , 称占验派。

历代擅长数学的高道和道教术不在少数, 如何承天、成公兴、刘焯、李淳风、赵友钦、朱载堉等。曾为道士后弃道入佛的甄鸾, 也在数学领域有过突出贡献。阮元撰集《畴人传》为其立传, 并给予很高的评价: “鸾好学精思, 富于论撰, 诚数学之大家矣。” 《魏书·释老志》绘声绘色描述了北魏高道寇谦之与仙人成公兴因演算《周髀》的机缘而缔结“互为师徒” 关系的佳话:

世祖时, 道士寇谦之, 字辅真……早好仙道, 有绝俗之心, 少修张鲁之术,服食饵药历年无效, 幽诚上达。有仙人成公兴, 不知何许人, 至谦之从母家佣赁。

谦之常观其姨, 见兴形貌甚强, 力作不倦, 请回赁兴, 代己使役。将还, 令其开垦舍南辣田, 谦之树下坐算。兴垦一发至勤, 时来看算。谦之谓曰: “汝但力作,何为看此。” 二、三日后, 复来看之, 如此不已。后谦之算七曜有所不了, 茫然自失。兴谓谦之曰: “先生何为不怿?” 谦之曰: “我学算累年而近算《周髀》不合, 以此自愧且非汝所知, 何劳问也。” 兴曰: “先生试随兴语布之。” 俄然便决。

谦之叹服, 不测兴之浅深, 请师事之。兴固辞不肯, 但求为谦之弟子。未几, 谓谦之曰: “先生有意学道, 岂能与兴隐遁?” 谦之欣然从之。

寇谦之是北魏著名的天师道的改革者, 对道教在南北朝的改造和充实做出过重大贡献。

寇谦之早年好道, 但由于无师指点, 成效不佳。后来在其姨家际遇“仙人” 成公兴, 偶然发现身为仆役的成公兴居然精通算术, 为之叹服, 随之入华山, 采食药物辟谷。后隐遁嵩山, 修道7年, 终成一代高道。中国传统科学发展的一个特点就是天文学和算学相互融通、共同促进。天文星象的观测离不开数学计算, 故有“步数一家” 的说法。阮元撰集《畴人传》其旨就在于“综算氏之大名, 纪步天之正轨, 质之艺林, 以念来学。” 畴人即筹人,书中所载传主皆以算得名、知星之人。历史上兼通天文算学的道人很多。《魏书·释老志》关于寇谦之就曾向算学高手成公兴习七曜之学的记载表明, 道人成公兴算术之精深。

隋唐之际在中国数学史上做出杰出贡献的道教术数家首推李淳风。据《旧唐书》卷七十九《李淳风传》载云: “淳风复与国子监算学博士梁述、太学助教王真儒等受诏注《五曹》、《孙子》十部算经。书成, 高祖令国学行用。” 李淳风所注的十部算经对中国数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积极作用。

中国古代数学在秦汉时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体系, 其标志是《九章算术》。《九章算术》以其独特的方式与方法, 奠定了以算为主以术为法的中国传统算法体系。经过魏晋南北朝刘徽、祖冲之等数学家的不断努力, 到了隋唐时期, 历经千余年的发展, 中国古代数学日趋完备, 形成了以十部古典数学著作为中心内容的体系。这十部算经为《九章算术》、《周髀算经》、《海岛算经》、《五曹算经》、《孙子算经》、《夏侯阳算经》、《张丘建算经》、《缀术》、《缉古算经》, 俗称算经十书。现今传本的算经十书每卷首页上都题有“唐朝议大夫、行太史令、上轻车都尉臣李淳风等奉敕注释” 字样。

李淳风所注算经十书有不少思想创获。

其一, 运用实际观测结果验证、校正传统算学理论的思想。例如, 李淳风在对《周髀算经》作注时, 结合实际观测结果, 指出经文认为南北相去1000里, 日中测量8尺高杆的影子相差一寸不符合实际; 赵爽所注释的24气八高标竿的日中影子长, 用等差级数计算也与实际不符; 李淳风还对甄鸾注释中对赵爽“句股圆方图” 的种种误解, 逐条予以校正。这种结合实际观测进行校书的方法是十分先进的科学思想。

其二, 重视算术教育的思想。李淳风所注算经十书对中国古代数学教育发展起到很大推动作用。李淳风注释有一特色, 就是对算经十书中一些内容深奥难懂的经文予以详细演算释解。例如《海岛算经》原本是刘徽附于《九章算术》之后的“重差” 一卷, 原著解题方法略而不详。李淳风在注释时就详细列出演算步骤, 极大地便利了初习算术者。故李注算经十书完成后, 高祖下诏作为教科书在“国学行用”。

此外, 李注算经十书还保存了许多珍贵古算史料, 为研究古代算学思想的流变提供了资料。例如在《九章算术》少广章开立圆术注释中, 李淳风引述祖暅之说, 介绍了球体公式的理论基础, 使得祖冲之父子对球体研究的详情得以流传至今。

道门中人与传统数学思想发展的关联还有不少, 例如元代高道赵友钦所著《革象新书》卷五《乾象周髀》中, 就论述了平面割圆术 , 其中的数学思想就值得重视; 《数术记遗》中的道教影响及其算学新思想也值得深入探究 。散见在历代道教典籍和古代科学著作中的道教数学思想远不止上述这些, 需要我们细心地加以发掘整理。

同类推荐
  • 传习录(国学大书院)

    传习录(国学大书院)

    立学、立言之著立德、立身之典《传习录》是王阳明的问答语录和论学书信集,是一部儒家简明而有代表性的哲学著作。包含了王阳明的主要哲学思想,是研究王阳明思想及心学发展的重要资料。《传习录》不但全面阐述了王阳明的思想,同时还体现了他辩证的授课方法,以及生动活泼、善于用譬、常带机锋的语言艺术。因此该书一经问世,便受到了士人的推崇。
  • 孟子

    孟子

    孟子对于中国文化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两千多年来,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从他的思想中获取营养。这种影响,仅从我们的常用语中就可以得到证明。
  • 道德经活学活用

    道德经活学活用

    《道德经》是东方文化的代表,是中国哲学的主根。2000多年来,研习《道德经》的人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山野村夫,古今中外,不计其数。真是“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矣。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在享受现代文明所带来的快感时,却同时不得不忍受着快感背后的负面痛苦。环境污染,水土流失,生态失衡,气候恶化……人与自然的矛盾日渐严重;精神空虚,缺乏信仰,道德沦丧,恶习流行……人与社会的矛盾与日俱增。此时,人们想到了《道德经》。希望从中找到解决人类面临的各种问题,医治人类身心疾病的良方。
  • 鬼谷子全书(第六卷)

    鬼谷子全书(第六卷)

    《鬼谷子》作为一部谋略学的巨著,一直为中国古代军事家、政治家和外交家所研读,在今天,它的思想精髓仍被广泛应用于内政、外交、军事、商务及公关等领域,为当代政界、商界等领域人士所追捧的智慧法宝。
  • 明代哲学史(修订版)

    明代哲学史(修订版)

    本书是国内外第一部系统阐述明代哲学的专著,内容包括明代初年的朱子学,阳明心学的先驱,王阳明的良知之学,阳明各派弟子主要是浙中、江右、泰州对阳明学的发展,明代中后期的朱子学,明末东林、蕺山对朱子与阳明的融合,黄宗羲、方以智、王夫之等明清之际思想家对明朝学术的反省与总结,以及明代佛教、道教与儒学的会通,天主教初传时期与本土文化的碰撞与吸收等,较为清晰地勾勒出了明代哲学的发展脉络。在论述中,注意各家的独特性及其思想深度,各思想家在整个明代哲学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及其相互影响。对明代哲学的独特问题如良知的有无、动静、中和及本体与功夫、先天与后天等有深入阐发。
热门推荐
  • 悦近来远:善于交际人脉广

    悦近来远:善于交际人脉广

    本书共8章,内容包括:注重形象——优雅得体,塑造好你的形象;谦虚有礼——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把握分寸——慎言慢口,话留三分;坦荡真诚——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等。
  • 明星的制作日常

    明星的制作日常

    本是一个制作人,在穿越到一个明星身上后按着自己生活的步骤慢慢活成了自己想要的样子。
  • 首席大人离婚不再见

    首席大人离婚不再见

    安汐:有人笑她麻雀飞上枝头变凤凰,可嫁入豪门的她只得到支离破碎的心。安静离开不代表放弃。破茧成蝶,绽放的她惊艳了世界。她本绝色,何必倾城。恩恩怨怨之后,谁能执她之手?郑恺峰:他是郑氏财团的总裁,掌控着H城的经济命脉,让无数女人趋之若鹜。然而孤枕难眠,多少个深夜他悔不当初。小汐,都是我的错。能不能再给我一次机会,让我带你看遍世间繁华?白皓轩:舞台上耀眼的他牵动万千少女心,唯独这个笨蛋女人不心动。安汐,你可不可以再蠢一点,等别人把本少抢走,看你去哪儿哭?算了,笨就笨吧,你男人我有脑子就行!叶辰璟:千辛万苦才找到照片里的她,可有个混蛋却抢走了她的心。难道我只能用哥哥的身份守护你?
  • 甜言蜜语

    甜言蜜语

    苏意人生最美好的七年交给了黎勿,她以为只要够喜欢够爱他就可以永永远远,可原来永远不容易。于是她选择分手中断婚礼,提起行李出走到两人曾经约好一起去看看的国度。嘴上如何甜言蜜语说爱你,其实永远比不上你为我做过的贴心。无论热恋中失恋中,都永远记住第一戒,别要张开双眼。
  • 至尊帝女:第一倾城傲娇

    至尊帝女:第一倾城傲娇

    前世她束发戴冠,以男子的身份游刃与权力斗争之间,却没想到,最后是她所谓的朋友放尽了她身上的血,化作药汤药引,毒害夏国药罐子王爷。没想到她带着记忆重入生死轮回,重来她要为自己而活!没想到,这个前世喝了她血的药罐子王爷,竟然另有一面?!喂喂,她是男人,是男人!"阿衍,我们都是男人,你在躲什么,本王不会吃了你。""我就是觉得,毛骨悚然,你离我远一点。""毛骨悚然吗?我得看看...""喂!你干嘛!"
  • 灵鱼直播间

    灵鱼直播间

    片段一:学校西南方的破楼是旧教学楼,在四年前的某一天放学,有一个学姐突然发疯在那放火,导致整栋教学楼都进入了火场之中。校长带人来灭火去也扑不灭,后来消防队来了,火才没了。可里面的学生就剩那么几个活着,却因为大面积的烧伤而随后死亡。后来,每个晚上,教学楼中总能发出一些笑声、哭声……片段二:突然镜子里出现了一名和服女鬼,脸部干枯得如破裂的镜子般,一条条的沟壑,渗出了鲜红的血液,朝闻人依狰狞地笑着,突然间朝她扑来……灵鱼直播间,直播时间:每晚11点整,准时开播,记得来观看哦!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随身空间:极品农女泼辣妻

    随身空间:极品农女泼辣妻

    一觉醒来,落后的年代,破烂的屋。没娘死爹,外加极品亲戚一堆。本就穷的掉渣,叔叔婶婶还来打秋风,就剩三亩地,叔叔还要占两亩半,管你鼠鼠还是省省,我有空间我怕啥!你动我一分,还你十针!你敢动一手,让你断脚又断手!啥?说我泼辣,人不欺我,我不欺人;人若欺我,欺他满门!小萝卜头!我们走!PS:新坑同类型新书《农门娇妻:恶女当道》已过二十万,喜欢种田文的亲们可以先收藏养肥开宰了!
  • 坠入深渊的爱情

    坠入深渊的爱情

    他说“我爱你,嫁给我吧”她却犹豫了“下辈子吧”如果你还是陆景渊,我还是申晚晚,我就嫁给你。
  • 腹黑女王颠覆天下

    腹黑女王颠覆天下

    腹黑,你说谁?我沐小优可是白的狠......贪财,你说谁?谁不贪财,难道你看到钱钱,会清高的视金钱为滋养物......我,沐小优。只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情,你的想法不是很重要,当然,必要的时候,也可能会采取你那愚蠢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