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48200000022

第22章 《容斋随笔》:政治领袖的红宝书(1)

宋孝宗淳熙六年(公元1179年),有一天,洪迈发牢骚讽刺本朝死板的人事制度。

他愤愤不平地向我们投诉。

我因为大礼恩泽,要给一岁的儿子保官,材料送到中央组织部门后,他们把材料转给我所在饶州的有关部门,并要求我在保官的材料内说明以下问题:被保人有没有刑事犯罪记录;是不是曾经补官过又被罢免了。我只好把这些材料补齐交给他们。不料想,中央组织部门又要求我说明:被保人和保人是什么亲属关系?你们说好笑不好笑,组织部门的官僚化居然到这种地步,我们是亲父子,而他们却问我是什么关系?我的儿子是个一岁的幼婴,而他们却问他是否曾经做过官犯过罪!真是让人笑破了肚皮!

大宋的中央组织部确实要批评,这样简单的事却需要这么多的繁文缛节,真让人不通气。但组织部门也有苦衷,他们也是例行公事,如果不认真,有些官员混水摸鱼怎么办?读者马上会反问:连一岁的孩子都要保官,难道当官就是你们官员之家的专利?确实是这样,大宋王朝有个“荫子”的规定,这个“荫子”就是:高级官员的子弟不经过学校的考试就可当官,有些甚至怀抱中的婴儿就委派了,就如上面洪迈的儿子一样。范仲淹看不下去了!他做宰相的时候就进行了小改革,注意,是小改,不是大改,大改他绝对吃不消。他只是淘汰了少数官员,限制“荫子”的数目,这种限定是:要求确实有儿子(想必没儿子的也拿亲戚冒充),而且必须年满十五岁才做官。但就是这小小的变动,就引来了大不满,范只有立即辞职。改革不能触动太多的既得利益者,就如洪迈,也算开明人士了,可是,大家都可以享受的我为什么不能享受!不仅如此,你们做得不对,我还要批评!

为什么这么说洪迈呢?因为他也常常这样批评前朝的事情。他说,自汉朝以来,官员的冗滥到了极点。如新莽末年更始刘玄做皇帝的时候,有“灶下养,中郎将,烂羊头,关内侯”的歌谣。这样的谚语还有很多,西晋赵王伦时有“貂不足,狗尾续”;北周时有“员外常侍,道上比肩”;唐武则天时有“补阙连车,拾遗平斗”。

这些谚语虽然有些夸张,但也是实际情况的反映。到了唐中期以后,官员更加泛滥,张巡在河南杞县时,才率领一县一千多兵马,大将就有六人,而且官阶都是开府特进之类,也就是说级别都挺高的,但大将军的凭证只能换取一次醉酒的钱,非常的不值钱。唐德宗避难奉天,有个家僮叫黄岑的,因为大力战斗,立即被封为渤海郡王。到了唐僖宗、昭宗时,于是有“捉船郭使君,看马李仆射”的谚语了。周行逢占据湖湘一带时,他的境内有“漫天司空,遍地太保”之说。

李茂贞在陕西做官时,内外掌管钥匙的人,也都是司空和太保。

由此说来,洪先生对冗官泛滥也是非常有微词的。他也看不惯这样的现象,为什么有这么多的官员?干吗要弄这么多官员?这么多官员到底干些什么呢?

这样说下来,肯定要说到官员的制度了。这个话题我没有太多的研究,我只想说两件和这个相关的。

一是致仕。也就是退休。有许多朝代退休并不是到了六十岁就退了,而是要看具体情况。比如像沈德潜,考试就差不多考了半个世纪,考上已经快七十岁了,你怎么退?还有,有的官员,身体好,可以继续干,不是说到了58岁,一定要从副厅级官员退下来做巡视员的。你如果精力充沛,又有很多想法,把一个部门治理得很好,那是可以干到干不动为止的。也就是说,老官员减少的速度和新官员增加的速度不是正比,加上官员的各项条件总要比一般人优越些,特别是医疗条件。因此,官员的队伍越来越庞大也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二是官年。什么叫官年呢?这是宋代特有的。宋代士大夫叙官进位的年龄,有所谓“实年”和“官年”的说法。平民初次应举,一定要虚减岁数,以期及第后凭少壮年岁的条件向富室人家求婚。而位居公卿品官的人,要荫补他的子孙,想让他们尽早登入仕途(因为有许多都还在幼童期),一般要多虚增年龄,有的要加好多岁数。简单说来就是,这个年龄是因为工作需要可以适当加减的。这就出现了很有趣的现象:这个人明明七十多岁了,可以退休了,但他实际年龄远远没到;那个人看看履历表只有五十多岁,却已经六七十了,老态龙钟,工作根本干不动了。这种事情明显属于弄虚作假,政府绝对不允许,所以,要做也只是潜规则。所以你要在正宗的史籍上查到是很难的,这也是洪迈先生告诉我的。

还有一个问题是,大批量官员的薪酬是由哪里支出开支的?这显然很弱智,当然是国家财政。各朝各代的财政状况有好有差,官员的待遇自然也有好有差。可是,不管如何,政府要靠大量的官员来运转国家机器,那么待遇自然不会太差,否则谁来给你卖命?另外,掌握权力的官员们一般也是不会亏待自己的,我为百姓工作得辛辛苦苦,创造了这么多的价值,吃点喝点拿点,也是理所应当的事情嘛。

说了这么多宋朝的事情,问题真的很多,但当权者难道没看到吗?绝对不是这样的。宋太宗赵光义,从他兄弟赵匡胤手中接过大宋江山后,就弄了个《戒石铭》,想让官员永久铭记。这四句话我们许多官员都耳熟能详:“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我的理解,他突出和深化了最主要的三层意思:第一,百姓是你们的衣食父母,不要搞反了。以为你在为百姓工作,以为你有多大的能耐呢,你吃老百姓,喝老百姓,你们就应该是百姓的公仆,什么叫公仆?就是大家的仆人。怎么做仆人?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第二,这个钱是老百姓的血汗钱,是一分一厘汇聚起来的。纳税人起早贪黑,纳税人节衣缩食。不错,你也是纳税人,你想对了,如果你经常这样想,你就会对这个钱珍惜了,十分地珍惜。一顿饭一头牛,屁股底下一栋楼,你不会那样做的。第三,要发自真心地对百姓好。

既然是你的衣食父母,既然是分分都来之不易,那么,就应该敬之爱之抚之惜之,上天时刻在看着你的一举一动呢。

还要再叉开一下。前几天,我在读《太平广记》,看到了一个非常具有市场经济头脑的县官:唐朝的时候,浙江新昌县令夏侯彪之,刚刚上任,就向里正打听,一钱能买几个鸡蛋?里正说:三个。夏县令就将十千钱交给里正,让他买三万只鸡蛋。他对里正说:不要把鸡蛋给我,将鸡蛋拿去让母鸡孵小鸡,能孵三万只小鸡,过几个月小鸡就长大了,帮我把鸡卖掉,每只鸡卖三十钱,半年之间,可得三十万。然后,夏县令又问里正,一钱能买几根竹笋?里正说,能买五根。他又将十千钱交给里正,让他买五万根竹笋,并告诉里正,他不拿走竹笋,让竹笋长在竹林中,到秋天,竹子就长大了,每根能卖十钱,一共可得五十万。可能是夸张了,但贪鄙无道的形象却栩栩如生,你能保证他身上没有这样官员的影子?

尔俸尔禄,民膏民脂。很希望它就是观世音传给唐僧的紧箍咒。这个咒如果灵了,那么,上面一些关于官员的问题估计可以得到有效的解决。

陆、科举复习班

在科举的历史上,如果能一次中举,或者连中三元,那一定是非常光宗耀祖的事情。纵然如广东的谢启祚,考上都九十八岁了(我还是比较怀疑他能坚持这么久的),也仍然狂喜,第二年还到京城会试。乾隆帝感动得一塌糊涂,这不是我朝的盛事是什么?特授国子监司业!假如首次应试就中举,那更是不得了的事。

所以说,历朝历代,那些举子差不多都是进过复习班的。

这里说一下白乐天和元微之。他们两个曾经同窗,一起在复习班里努力学习,将科举作为自己终身奋斗的目标。中举以后,白居易写给元稹一首诗这样回忆说:

皆当少壮日,同惜盛明时。光景嗟虚掷,云霄窃暗窥。攻文朝矻矻,讲学夜孜孜。

策目穿如札,毫锋锐若锥。他自己注释说:当时他们为了应付考试,想了许多的复习办法。其中一个办法是,他们共同收集考试的范文,各种各类的,历朝历代的,总共收了数百篇,每篇都用细锋细管的毛笔抄写,编扎成册,带在身上去参加考试。考试后,料想得益匪浅,两人于是相视而笑,称之为“毫锥”。

他们这样的做法有三点值得说道。

一是在成功中找寻规律。考试既然是八股文,那就不允许有太多的创新,尤其在形式上,你不可能突然创造一个,起合承转,都是有规定的。因此,那些写得比较好的,就有规律可以循了。二是讲究题旨情景。范文应该数不胜数,哪些东西有用,哪些东西对本次考试有用,那还是有讲究的。这就需要研究,研究出题者的心理,研究当时的时事,只有这样,才会有一定的针对性。三是参考的形式。那时的考试,还是比较开明的,基本上是开卷,要求独立完成,还是要多靠平时的努力。考试时间也很人性,中间可以吃饭休息。否则,他们编的范文本带不进考场,那功课就白做了。

白居易他们算不算作弊?不算,唐朝考进士,可以带书和燃烛。但把范文微写成册,如微雕大师,数百篇的文章,操作起来肯定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它需要高超的技巧和耐力。从没有记载说他们这种方式是作弊,也许这种把范文编排在一起记忆背诵,以提高命中率,在唐朝就是一种公开的做法。只是说,白居易他们把这样的方法做到了极致。考生携带的复习资料有限,自然要选择一些最有用的,我在电视剧里看到过这样的场景:不知什么朝代的某木头考生,他将一些范文都写在长袍的里子上,监考老师不在的时候,他就偷看范文,天知道他抄了些什么。后来被揭穿,监考官将他的长袍脱下,翻开一看,里面密密麻麻一大片,很是滑稽。

估计是白居易元稹他们这种做法切实可行,因此,许多复习生都像他们一样做好这方面的功课。而且,白元们的复习资料,也引得众考生争抢。若干年前,高考刚结束的时候,我们曾经策划了这样一个活动,让那些考进名牌大学的同学,比如北大清华复旦等名校的同学,动员他们将复习资料捐献出来,以供学弟学妹们吸取真经。活动一开始就火得不得了,最焦急是那些家长,千方百计想弄到这些资料,他们以为,有了这些宝典,他们也更容易考进名校。因此,有聪明的出版商,干脆将白元他们的习作编成了书,就如同现在的《高考满分作文选》。白元习作被编成了四卷,名字叫“策林”,其中《策头》和《策项》各有两道,《策尾》有三道。此外还有,《美谦逊》,《塞人望》,《教必成》,《不劳而理》,《风化浇朴》,《复雍熙》,《感人心》等等,总共有七十五门。也就是说,白元他们为了应付考试,平时练习的作文,都成了考生们的经典。

事实上,这些东西,到底有多少用,只有考生自己知道。有学生曾经和我说,高考作文是根据哪一篇范文仿写的,然而,从来没有发现有高分甚至满分的。

因此,白元他们的习作被当作范文竞相模仿,估摸百分之一有用已经非常幸运了,白元都是少年及第,这样的人才也不是说学就可以学到的。

同类推荐
  • 水房子

    水房子

    其实,作为演练,我在大学就已开始(如果中学地区作文比赛获奖不算的话),那时候,母校有个《三原色》诗刊,一些圆园世纪愿园年代上学的青年人主办,记得有西北师大张子选,张中定等,我记不大清楚,我是诗社的成员之一,都是以文学青年的面目出现的,在师大算是很活跃。后来,毕业了,我偶尔看见书店里有卖《师大校友诗选》的,里面的名字,也有认得几个的,但与我的生活已经很远了。圆园世纪愿园年代后期到圆园世纪怨园年代末,兰州的诗人有一批坚持写作的,像著名的九叶派诗人唐祈先生,他的得意门生我们学校的韩霞(葛根图娅,蒙古族),还有商院的,党校的,兰州师专的等。后来,经济气候变了,人们不再热衷于写诗,走的走了,散的散了。
  • 白毛

    白毛

    顾文显1982年发表诗歌处女作,迄今在国内外公开报刊发表各类文学作品800多万字,诗百余首。出版民间故事集《贾成明故事集》、《南侠。北侠》,散文集《梦里有条宽宽的河》,小说集《割豆割豆》,小小说集《白毛》,故事集《草屋小学》、《真的假的谁玩谁》。作品被收入250多种结集、选刊中,其中故事作品自首届至2008年一直入选“全国年度最佳故事集”,小小说自2000年至2004年一直入选〈全国最佳小小说集〉。
  • 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绿牡丹(套装共5册)

    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绿牡丹(套装共5册)

    贺氏见自己的私情被骆宏勋发现,便恶人先告状,向酒醉的任正千说骆宏勋调戏自己。任正千听后,怒火中烧,拿着剑满街追砍骆宏勋。骆宏勋逃脱。第二日在母亲的陪同下,自缚跪于门,向任正千说明情况。任正千和骆宏勋因为此事,彼此心都产生了隔阂。于是骆宏勋向任正千辞行,扶柩回乡。王伦见骆宏勋离开,便和贺世赖商量,假借自己的妻子之名,将贺氏接到王府中,二人日日厮混。骆宏勋回乡途中遇到花振芳,听说了任正千的事情。花振芳一心想将自己的女儿嫁给骆宏勋,想着骆宏勋这次无辜蒙冤,于是决定去找任正千,告诉他实情,一方面能救任正千,另一方面,也能借此感动骆宏勋,好向他说媒……
  • 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一百周年论文集

    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一百周年论文集

    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之际,概括地总结了邓小平伟大光辉的一生,以此追忆伟人的音容笑貌,铭记伟人的丰功伟绩。
  • 新罗马帝国梦

    新罗马帝国梦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战争,这是一场正义与非正义的战争,这是一场侵略与反侵略的战争。在这场血雨腥风的战争中,既有沙尘漫卷,万炮齐鸣的陆战,又有波涛汹涌、巨舰沉浮的海战,还有万里搏击、狂轰乱炸的空战。战争双方无时无刻不处于兵锋相对、殊死较超之中。可谓谋用其尽,兵用其极,演绎出一场又一场波谲云诡的战争风云。
热门推荐
  • 掉坑上位之大叔请让让

    掉坑上位之大叔请让让

    硕因飞升没几年,机缘巧合下,无意中掉进深坑,不经意间踏入时空隧道,修为倒退,走进另一个世界。这次她是酷炫人生还是匆匆过客?曾经种种在这里都出现了微妙的不同,她要咋做?在这里遇见的人都好吸引她呦。“因因,不要抛弃我,呜呜”某男在浮夸表演。
  • 我这系统有点卡

    我这系统有点卡

    loading...loading...抱歉,我这系统有点卡,简介还没有加载出来...主角没有超能力,有个超卡的系统...人气(-1)主角没有强光环,有个超卡的系统...人气(-1)主角没有英雄力,有个超卡的系统...人气(-1)主角没有高颜值,有个超卡的系统...人气(-999)...主角:搞什么!!我不要面子的!!!
  • 我的青梅小殿下

    我的青梅小殿下

    【简介无能】他,帅气凌人,智商超群,拥有一个无可比拟的家世,还有一个他最挚爱,永久守护的小青梅;她,在他的眼里智商堪忧,在别人的眼里看似呆萌,实则腹黑。她是他的公主,他是她的王子兼骑士。
  • 娱乐圈女王之重返星途

    娱乐圈女王之重返星途

    五年前,夏小熙是歌坛与影坛并驾齐驱的天后级人物,可是,因为一场天价绯闻她惨遭雪藏……五年后,生活所迫,夏小熙不得不再一次重返娱乐圈。曾经的天后,如今的无名小卒,要一举成名,还少不了韩氏娱乐公司金牌经纪人苏佳。冤家路窄,夏小熙是否能成功在娱乐圈中再找寻到昔日的风采……而她又爱上了他,义无反顾,到头来,却只不过充当了一枚棋子的角色罢了他与她,一见倾心,五年前如此,五年后亦是如此他说可以帮她,付出的代价,就是再一次成为绯闻女王生命中的三个男人,到底谁才是她的真命天子
  • 邪王盛宠萌妃:龙医五小姐

    邪王盛宠萌妃:龙医五小姐

    她是龙宫废材五公主,来到民间,变身为神医,行医救世,谈笑风云。他是皇宫废材三王爷,玩世不恭,桀骜不驯。唯独她懂他,表面玩世不恭,背地谨小慎微。他们废材加废材,负负得正,两人携手克服多重困难,成为受人敬仰的帝皇和皇后。“龙大小姐,我是万人之上的皇帝老儿,你就是万人之上在上面的管家婆。”“这样子啊!那……小傅子,去跪搓衣板!”“喳!”
  • 征服太空之路丛书:向太空进军

    征服太空之路丛书:向太空进军

    《向太空进军》是“征服太空之路丛书”之一,从人类早期的探索太空的活动开始介绍,一直到如今的探索活动,期间有关的发明发现也一并介绍,另外,还适当地介绍了一些有趣的太空话题,如一些前端构想和探索传奇等。
  • 我的影后你的娇妻

    我的影后你的娇妻

    当所有人将矛头指向她,成为千夫所指时,被迫进入演艺圈,绯闻女神成为天后之路从此展开。他是人生赢家,看不起的商业女孩成为自己的娇妻。宠妻狂魔只为博红颜一笑。“最近很不乖啊,告诉我你是谁?“未来的影后”“现在呢?”“一无所有,拼命的演员”薄唇覆上果冻般的唇瓣,狂热,铺天盖地,“你是谁?”“你的妻子!”
  • 两界沉浮录

    两界沉浮录

    阴阳对立,生死相依,长生之灵镇仙界,不死之魂锁炼狱。空间无界,众生争斗,天罚桎梏,万物奋起难逆命。玄界尊伯宗,武世立天行,鹿死谁手犹未知,虚无祖师化结界。玄武静闭几多载,万世殿中名可来,数代枭雄谈笑中,两界明辉皆无从。
  • 魔尊来袭

    魔尊来袭

    一天,林娇儿醒来发现周遭的一切都很陌生。一个自称为现实世界的主宰出现,拿着一本书,说她来自小说世界,但是她的结局很惨。主宰说,他可以赋予她新生,同时她需要为他做一些事。否则就要回去受难。林娇儿作为一名惜命的魔尊,她只好答应了。于是她开始为完成主宰交给她的任务而奋斗。终于有一天,终极任务出来了,但是,任务的内容是:勾引本世界的主宰。林娇儿:?!帝郗:娇儿,快来吧~
  • 错开的丁香

    错开的丁香

    我叫镜澄,这是我唯一的以我的眼睛所看到的所写的文字,我不知道其他人对我是如何认知的,但至少我个人觉得我是一个十分矛盾、纠结甚至懦弱的人,或者是性格使然,亦或者是环境时局的原因,我走上了一条,众人所认为的不归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