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48200000013

第13章 《贞观政要》:清明政治的理想蓝本(1)

如果李世民将他费尽心机夺来的江山,治理得一塌糊涂的话,那他一定臭名昭著,就这点水平,还想治理天下?幸亏有“贞观之治”!我们从唐人吴兢《贞观政要》中看到的是一个活得并不轻松,甚至非常累人的李三太子,整天心事重重,一点也不潇洒。虽然武媚娘十四岁就跟了他,估计也是大大地力不从心。

不过,因为他活得累,因为他的从善如流,才有了满篇皆是高头讲章的《贞观政要》。他着力营造大唐的清明政治生态环境,已成为后人的理想蓝本。

壹、三面镜子说自律

李世民应该非常清楚,李唐江山得来不容易,前朝往事就像昨天发生的一样,他又是亲历者。

新朝初建,创业者基本都能兢兢业业,只是李世民做得更好而已。

怎样才能避免前朝的惨亡?他的自律不能不说起了重大的作用,即便扶助的人再强,如果没有先天的基本素质,也不可能成功。

于是,三面镜子就成为后人的瑰宝了。

魏徵去世后,李世民伤心了很久,后来他常常对身边的大臣说:用铜来做镜子,可以正衣冠;用历史来做镜子,可以知道朝代的兴衰更替;用人来做镜子,可以明白自己的得失。我是经常用这三面镜子防止自己的过失,如今魏徵去世了,我损失了一面重要的镜子啊。

有谁能够约束皇帝?法律不是他制定的吗?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执行起来难度却不小,连包拯那样的,都要三思而后行。因此,特别要讲求自律。

第一面镜子,是日常生活的必需。有些事情,我们必须借助外力才能达到,因为,我们不能把自己的脖子往上提。正衣冠不仅是日常礼仪的需要,也是文明程度的体现,更是对别人的尊重。那么,铜镜就可以帮助我们达到这个目的。从普遍性来说,这面镜子人人都可以使用,而且效果立竿见影。

第二面镜子,是自身素质的积累。人都有认知上的局限性,都会犯各种各样的错误。

但正因为是人,他会善于接受教训,那些教训,是历史经验的积累,人类社会的前进,正是这样曲折而行的。那些曲折,已经被历史经验多次证明,为什么还要去犯呢?想一想,真是犯不着。也许,历史的最大价值就在这儿。

第三面镜子,是参照物,也是一种软约束。虽然各个朝代都设有谏官之类,但是,鉴于人喜欢听好话的共通性,也鉴于提意见人的趋利性,要真正听到意见,要长期听到意见,要真正执行意见,那还是很难的。齐桓公的例子,也许是最典型的了,开方、竖刁、易牙,他们那种“敬业”程度,一般人也不具备,难怪桓公会改变想法。但,最终的结局是桓公惨死。

所以,出一面魏徵这样的镜子,不要说李世民时代不容易,就整个社会发展的大历史看,也很不容易。因此,李世民就格外珍惜。

他对这面镜子可谓榨干吃净:贞观十七年,任命魏镜子做太子太师,仍然兼管门下省的政事。镜子提出自己有病在身,难以胜任,李世民对他说:太子是宗庙社稷的根本,必须有好的老师教导,因此要选择公正无私的人辅佐他。我知道你身体有病,你可以躺在床上教导太子啊!不久,镜子得了重病,他原来住的宅院内没有正堂,李世民当时本想给自己建造一座小殿,于是就停下工来,把材料给魏镜子造了正堂。建好后,李世民又派宫中使节赐给镜子布被和素色的褥子,以讨魏的喜好。几天后,魏镜子病逝,李世民亲自到镜子的灵柩前痛哭,追赠镜子为司空,赐谥号,还亲自给镜子写碑文,并亲笔书写在石碑上。

有了这三面镜子做前提,李世民做任何事都如坐针毡。

比如起居注。贞观二年,李世民说:我每次想说话的时候都非常纠结,这句话能不能说?说了后效果会怎么样?因为他知道,那些负责皇帝起居的官员,会一字不漏地将他的话给记录下来,如果有一句话违背常理,那么千年以后,人们还会查得到。

比如杜馋言。贞观初年,李世民说:我常常防微杜渐,想禁绝馋言和诬陷之事的发生,但仍然担心精力不济,或者有没有察觉的问题。

比如要节俭。贞观十一年,御史马周提建议说:唐尧用茅草盖房,夏禹粗衣劣食,汉文帝因珍惜百金的费用,停止建造露台,还收集臣子上书用的布袋,用作宫殿的帷帐,他所宠爱的夫人的衣裙短得不能拖在地上。下属都这么建议了,还有这么多的先贤表率,我还好意思浪费?显然不行!

比如不做无关紧要的事。贞观十一年,著作佐郎邓隆上表请求,将唐太宗的文章编辑成文集出版。李世民不同意。他的理由是这样的:我制订的政策、发出的诏令,如果对人民有好处的,史书上已经记载了,这足能够流传不朽。如果处理的事务扰乱国家且对人民有害,虽然文章辞藻华丽,终究会被后代取笑的。

你们看,梁武帝父子、陈后主、隋炀帝,他们都有文集,但他们所做的事都不合法度,国家也在短时间内灭亡了。我认为,做君主的,只要把品德修养培养好就行了,何必要出那些文集呢!

大印数,高稿酬,这些都是诱惑。然而,李世民的思路始终很清晰,能流芳百世的,不是说出版文集就可以做到的,后人自有其评判的标准。是垃圾终究是垃圾,是金子自然放光。

于是,李世民的脑子一直很清醒。贞观初年的时候,他就这样认识到:做国君的原则,必须以百姓的存活为先。如果以损害百姓的利益来奉养自身,那就好像割自己大腿上的肉来填饱肚子,虽然肚子填饱了,但人也就死了。如果要想安定天下,首先必须端正自身,世界上绝对没有身子端正了而影子不正的情况。我常常想,能损伤自身的并不是身外的东西,而恰恰是我们自己,都是由于自身的贪欲才酿成祸害。

其实,人人都会说自律,但是,怎么做却又是另外一回事,尤其面对这么一大堆诱惑。对帝王来说,这种诱惑是360度全方位的,就更需要一种坚定和坚持了。

从自律角度看,李世民确实不简单。

贰、烹小鲜的几对重要关系

治大国如烹小鲜。

治大国真有这么简单?不会的。我想他要说的是,煎小鱼,不要翻来覆去,不要瞎折腾,如果能做到这一点,那小鱼鱼身一定完整且味道鲜美。的确如此,如果掌握了要领,还真是这么回事。

《贞观政要》谈到的烹小鲜套路有很多,但我觉得有四对关系特别重要。

第一对,是著名的船和水的关系。

这应该是李世民那面镜子魏徵的观点。这个观点提出的前提是这样的。贞观六年,李世民说:我观察古代的帝王(他是一天到晚研究古代帝王),总是有兴盛有衰亡,就好像有早晨就必定有黄昏那样,为什么会这样呢?我简单理了下,大概有:他们的耳目受了遮蔽,不了解当时的政治得失;忠诚正直的不敢直言相劝,邪恶谄谀的人却一天天得到重用;国君看不见自己的过失,所以导致国破家亡。

这实在令人恐惧啊!

然后,魏镜子就和李世民说:确实是这样。但如今我们国家内外清平安定,您还常常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以这样的态度治天下,国运自然长久。打个比方吧,君主好比是船,百姓好比是水;水能够载船行走,也能够把船掀翻!

道理就这么简单。

水在什么情况下会将船掀翻呢?我猜测主要有内外两种原因:

一、因为外部环境的变化,推动水变成大浪巨浪狂浪,那么,这个船就有掀翻的可能。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在水中行船本身就是一种危险,也就是说,只要你行船了,就有翻船的可能。而且,外部环境有很多因素希望你翻船,你翻船了,就会有新船更替进来;你旧船不翻,人家的新船无法启帆。因为,历史的河道很怪异,只允许一艘或几艘行驶。

二、因为内部原因的翻船。内部原因大致有两个,一是驾船人的技术问题。他虽然匆匆忙忙造了条船,但不经风浪,根本就没什么能力。他甚至不知道基本的行船常识,即便在风平浪静的河面上,行着行着,因为一个错误的驾驶动作而迅速翻船。另一个是吨位问题,这条船太大,载得又太重,所以,行着行着,就沉掉了,是因为船的不堪重负。这个不堪重负可以理解为,老百姓忍受不了。

第二对,容器和水的关系。

贞观二年,李世民对身边的大臣说:近来我有个研究发现,国君好比是盛水的容器,百姓好比是水,水的形状是方是圆取决于装它的容器,而不决定于水本身。

这怎么理解呢?比如尧舜用仁义统治天下,而人们也跟着仁义;桀纣用暴虐统治天下,而人们也跟着行暴虐。再说得通俗些就是,下边的人做些什么,都是跟着上边人的喜好。

我给你们举个例子说明吧:梁武帝父子崇尚浮华,只喜欢佛教道教。武帝末年,他经常驾临同泰寺,亲自讲解佛经,随从的官僚们也都戴大帽穿高靴,坐着车子跟在屁股后面,整天谈论佛经义旨,不把军机要务、法典制度放在心上。等到敌人率兵攻打京师时,尚书郎以下的官员多数不会骑马,徒步狼狈逃窜,被杀死的人无数。灭亡是很自然的事了。

因为容器的不可改变性,因为水的柔顺性,水只能随容器变化而变化,这是它们的物理属性决定的。

因此,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这样的例子,我们可以一路枚举。一直到现代,仍然如此。三任交通厅长、三任药监局长、四任县委书记,为什么会接连犯事?难道他们不知道李世民那三面著名的镜子?不可能不知道!那只能说是那些特殊的水钻了容器的空子,知道容器的软肋所在,不怕你行得正坐得端,只怕你没有爱好,有爱好,一切OK。

第三对,治国和养病的关系。

贞观五年,李世民又有研究心得:我认为治国和养病没有多大的差别。当病人觉得病情有所好转时,就更加需要小心地调护;如果触犯调护的禁忌,必然导致死亡。治国也是这样,当天下稍微安定的时候,尤其需要小心谨慎,如果因此骄傲放纵,必然会招致衰乱覆亡。

这一对关系的悟出,应该是李世民的切身体会。

今年我的体检报告有一项是这样的:总胆固醇偏高。医生给出的建议是:(1)、低脂、低糖饮食,多进食蔬菜、水果,定期复查;(2)、必要时在医师的指导下使用降脂药物治疗。

然后我就很好奇,上网查了降低总胆固醇的食物、不含总胆固醇的食物、饮食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总胆固醇高如何治疗,等等。我最关注的是,总胆固醇偏高以后会有什么样的结果?

结果肯定吓人。就肝胆方面说,会引发脂肪肝、肝脏肿瘤、胆道梗阻、胆道结石、胰头癌等,还会引发各类高血脂症,从而引发其他疾病,如急性失血、多发性骨髓瘤……一句话,总胆固醇偏高是会让人丧命的,当然这个丧命的前提是,你经常不断地去触犯它的禁忌,它就有可能让你丧命。

这是由一个单项疾病而引发的。现在的疾病到底有多少种?估计谁也说不清。

理论上,几乎所有的疾病都可以致人死亡,只是有的直接些,有的间接些。从现实看,致人死亡的其实大部分是间接的,也就是说,本来这个病绝对不会致人死地,但是,一不小心,就引发了其他潜在疾病的暴力起义,然后就无力回天了。

胡适的社会病理分析法,我已在多个场合引用过,觉得非常管用。他说,研究社会问题可以用治病的方法来形容:第一,要知道病在什么地方;第二要知道病是怎样起的,它的原因在哪里;第三,已经知道病在哪里,就得开方给他,还要知道某种药材的性质,能治什么病;第四,怎样用药,若是那病人身体太弱,就要想个用药的方法,是打针呢,还是下补药呢?若是下药,是饭前呢,还是饭后呢?是每天一次呢还是两次呢?

胡适说这些话的时候,有没有受过李世民的影响,他自己没说过,我们也不知道,我相信,以他的博学,他肯定读过《贞观政要》的。

第四对,治国和种树的关系。

贞观九年,李世民又触景生情,他总是能从简单的事情中悟出道理:治国也好比种树,只要树根稳固不动摇,就能枝繁叶茂。这个道理,魏镜子在贞观十一年又重复上书阐明:要想让树长得好,必须使树木的根扎得牢固;树木的根基不牢固,却希望树长得很大,那是不可能的。

根深才能叶茂。根深就是国家的安定和繁荣,怎样才能根深?把根深深地扎进大地中,这个大地是生我们养我们的人民,是顺应人民合乎自然的一切举动。

人民其实是最善良也最容易满足的。还是以树作比。周作人在《我的杂学》中这样解释树的落叶:再读汤木孙的文章,每片树叶在将落之前,必先将所有糖分叶绿等贵重成分退还给树身,落在地上又经蚯蚓运入土中,化成植物性壤土,以供后代之用。

如此说来,这树叶可以赞美的地方竟要超过树木本身呢!叶子们的无私和大爱,在飘扬的不规则曲线中,不仅优美,而且沉甸!

人民不就是那么的无私吗?只是这个道理,树们一定要懂得,不要认为是理所当然的。

叁、选一个好官有多难

贞观元年,财政收入不丰,国力还不强,养不了那么多的官员,李世民就对房玄龄等人阐明了他的用人观:治国的根本,关键在于审察官吏。要根据才能授予适当的官职,务必精简官员。官员不一定要齐备,只要任人得当,如果得到好的官员,人数虽少也足够用了;反之,人再多又有什么用呢?

有了这样的总原则,有了大方向的指引,贞观时期的官员选择和任用,就变成了一门很有意思的学问。对于出现的不良现象,很快会得到纠正。也常常会显现一些用人的亮点。

贞观三年,李世民对组织部长杜如晦说:近来我发现你们选拔官员,只按他的口才文笔来录取,而不全面考察其德行。你有没有想过,数年之后,有些人的劣迹才开始暴露,虽然对他们加以刑杀,但是,老百姓已经深受其害了。

组织部长绝对想替国家选好有用之才,但是,这其实是一个高精尖的科学难题,所谓知人知面难知心,无论古今,一个人的内心往往很难洞察。刘彻会碰到这样的难题,李世民同样会碰到这样的难题。

口才文笔是一个人才能的内在显现。

口才不好的当官可以吗?应该可以的,只是没有口若悬河的人吃香,无论哪一个上司,下属汇报工作时,结结巴巴表达不清,会得到良好的印象?这样的人怎么去做群众工作?怎么能够把我朝的大好形势贯彻到位?文笔不好怎么行呢?让你年底弄个总结都不像样,我们一年的工作不是白做了吗?文笔不好,当官多累啊,稿子也不会写,明明做得很辛苦,也很有成就,但是表达不好,上司不认可,这不就是你的本份工作吗?有什么好显摆的!表达好的就不一样了,一二三四,娓娓道来,合情合理,自己的功劳不少,上司的关怀重要,皆大欢喜。即便你做得不怎么样,照样可以表达得让上司满意,你以为上司能深入到这么深的基层?

即便发现不实,那又怎么样?我可是你的下属噢,咱们是深深联系在一起的。

叉开一下。朱国祯《仿洪小品》里有一个没有文化的做官趣例。张宣是元代负责深入海道运粮的官员,此人目不识丁,连自己的名字也不会写,不知通过什么途径当的官,却也当得像模像样。他在一些需要签字的公文上只是画个押,但他画押的方法独特,聚拢三个手指,然后沾上墨,印在纸上,形状像一个“品”字,即使别人特意仿效,却也弄不成。

同类推荐
  • 欧游杂记(朱自清小全集)

    欧游杂记(朱自清小全集)

    《朱自清小全集:欧游杂记》是中国文学家朱自清的一本游记,其中收录了《欧游杂记》《伦敦杂记》《海阔天空》等名作11篇,其文风细腻委婉,语言精雕细琢,构思新颖别致,创造了一种情趣之美、景趣之美、温和之美,堪称中国白话美文的典范。让今天的人们在欣赏其优美的文字的同时,对历史、对自然、对世界有了更多的了解。系列书介绍:名家小全集2017年底已出至38部,精选现代名家鲁迅、老舍、萧红、傅雷、李劼人、林徽因、汪曾祺、梁实秋、朱自清、郁达夫、许地山、徐志摩、闻一多、朱湘、陈梦家等人经典代表作,原版原作,直抵黄金时代文学现场;精装便携,直通新青年通勤背包;文体齐全,3D呈现文学巨匠艺术成就。这是靠前套大规模介绍中国现当代文坛名家作品的小全集;这是一套精装便携,兼具典藏与青春气息的名家小全集;这是一套名家推荐,文体齐备,专家导读的名家作品集。特别收入作者年谱,中国作协副主席、有名评论家李敬泽诚意荐藏,一本书读懂一个作家,一套书读懂一个时代,超高性价比,助力全民阅读。
  • 伤痕文学研究资料

    伤痕文学研究资料

    《伤痕文学研究资料》是大型学术工具书“中国当代文学史资料丛书”的一种。本书以主选文章与资料索引为编排体例,选取有关伤痕文学研究的发表论文,反映伤痕文学的发展脉络,展现该领域研究的优秀成果;索引部分搜集该领域的研究论文,学术专著,为一般读者和研究者提供丰富的资料。
  • 荷塘月色:朱自清精选文集

    荷塘月色:朱自清精选文集

    本书在收录朱自清创作最高成就的《背影》、《荷塘月色》、《匆匆》、《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脍炙人口的名篇的同时,还纳入了其经典的游记散文及日常随笔等。这些文章思想内涵极为丰富,反映出了其对生活的独特理解,且多数散文作品生动而鲜明地表露出了其审美理想,这种审美理想的内在律动,便是他创作的整体美学风格,也是他散文艺术风格的精义所在。其散文至情至美,善于把写景与抒情融会起来,创造出一种诗的意境,把读者引入一种艺术境界,无论写景、叙事,还是议论、抒情,都能为读者创造一种极为动人、极为和谐的氛围和情调,使读者深受感染,并引发共鸣。
  • 有问集

    有问集

    这是“史铁生散文新编”的第四本,收录了《扶轮问路》、《爱情问题》、《身与心》、《昼信基督夜信佛》等史铁生关于灵魂与生命的扣问16篇:关于爱情、关于信仰、关于肉体,关于心魂,关于来路,关于生命的去向。尤其是《昼信基督夜信佛》,道尽了作者的生命哲学。
  • 围炉夜话

    围炉夜话

    《围炉夜话》与《菜根谭》《小窗幽记》并称处世三大奇书。主要以修身齐家、立德立业为主,是我国古代劝诫世人的小品文,篇幅短小精辟,富含哲理,汲取了历代思想和语言精华熔铸于一体,犹如冬之炉火,给人温暖,给人慰藉。全书分为221则,作者王永彬虚拟了一个冬日拥着火炉,与至交好友畅谈文艺的情境,将本来会令人觉得比较高深的哲理融入日常生活中,且语言亲切自然,容易使人为其所感染而产生共鸣。
热门推荐
  • 狐作妃为:妖孽夫君滚远点

    狐作妃为:妖孽夫君滚远点

    穿越成妖,青颜已经很不淡定了,还被一个红衣妖孽追杀,青颜很想吐槽,老天爷是在整她么?然而还有她想不到的,生活总是这般戏剧。她来到人界,勾搭上一个道家小帅哥,从此以后,青颜走上了捉妖的道路。作为一只妖,青颜也觉得自己这样做很不道德。但是这只总在她面前得瑟的妖是怎么回事,明明知道她是捉妖的,为什么还来故意招惹她?当她是病猫么?哼,那就让你见识见识我的厉害。本文高能,内容深奥,请18岁以下勿入。
  • 君凌大道

    君凌大道

    神屈膝,仙俯首,诸天万界,不值一手;尊玄黄,诛九五,君凌大道,人间不朽;
  • 古墓巫咒

    古墓巫咒

    《古墓巫咒》考验你的心跳指数,故事狠给力,情节更离奇;给你新一轮的视觉冲击。一块残卷,让他万事俱备;一个偶然的发现,让他拥有东风并勾起他的贪欲。在倒斗中有句行话,倒斗捞的是玩命银子,他却不以为然。在倒斗途中却发生一系列诡异可怖事件:迷幻金椁、百孔丧尸、妖异狞猫………
  • 仙道霸业

    仙道霸业

    皇图霸业谈笑间,可是人生在世为的就是名和利,生命不息则追求不停。我为皇时,我要这天下在没有饿殍,我为皇时,我要这天下再也没有战争,我为皇时,我要这天下在没有怀才不遇的人才,我为皇时,我要这天下人人可以追求长生,我为皇时,我要这天下——————朕在此下诏,天下之人,凡来我大隋者皆是我之臣民,凡有能力者都可来我大隋为官,一展才华。朕之所辖一视同仁。
  • 女提刑

    女提刑

    大龄女提刑与高帅官二代的探案之路此文逗比与严肃并存据说萧定柔年逾二十五初恋仍在,提刑司全体成员表示很苦恼!焦虑党表示:“怎么办,再过一年萧大人就二十六了!标准的剩女年龄啊!”猜测党表示:“萧大人难道喜欢女人?”机智党表示:“要不我们给萧大人办个相亲会?”此事传到萧定柔耳中,她表示很崩溃。她萧定柔什么都不要!只想安安静静做个为人民服务的好官!汴梁百姓纷纷点赞。直到有一天官二代燕景辞的到来,一切似乎有什么不一样了。。。。。。提刑司众人窃笑:“哎呀,萧大人脸红了!”
  • 花式追妻:精分男神,高调宠

    花式追妻:精分男神,高调宠

    被投资商要求出演《凛冬时夏》女主,新人男主完美到逆天。她本色出演,奈何隔行隔座山,片场小白她渣到想自杀,再观那位——完美内敛,呸,自行加戏到不要脸。偏偏还没人敢喊——CUT!片场镜头:回忆里男神很高冷,她撩他爱理不理。现场这人入戏太深,倒贴成瘾!后来,她才知道,这货就是当年被她逼得转学的冷白月光。-“南先生如此多才多艺,还颜好,所有女人心中的完美情人。”“我体活也很好,古小姐要不要替所有女人验证一番?”她报复式撩他上瘾,纵火却不救火,最终惹火烧身。他布下天罗地网,只为找回当初那抹藏在心底最深处的身影。-他餍足笑:“还想怎么撩?”“滚!”【腹黑真霸总VS绝色活妖精,甜双洁】
  • 王者帝国

    王者帝国

    此书写的是一个初中生因家境贫寒父亲借了高利贷导致父母被杀,主人公冷玉龙为父母报仇后结识各种奇人异事张天虎鬼魅等人后慢慢踏足黑道经历各种生离死别走上王者巅峰的故事。
  • 风雪满城伤

    风雪满城伤

    司徒昭雪出生在离月和北漠的战场,沙穹谷一战,父亲司徒展天被指通敌满门抄斩。她被叔父古从武收养,化名古依凉,代替父亲披甲上阵,昭雪国耻。她与敌方主帅斗智斗勇,却屡屡失手。议和回都之后,一心为父报仇,不惜下嫁仇人之子,却在日常中渐生情愫,也渐渐发觉了他的另一层身份……
  • 夜叉禁猎区

    夜叉禁猎区

    他救下这孤女,只为一时兴趣,想看着她灵魂堕落。他的哥哥在一旁冷眼看着这一切。然而两人都不知道,生性淡泊疏离如她,日后竟如阿修罗般,让人称夜叉王的兄弟俩之命运,朝漩涡中不断跌坠……
  • 缨络韵

    缨络韵

    一位聪明伶俐的女孩,小时跟随爷爷闯荡世界,对世事了解,她十岁完成学业却再次进入高中消磨时光,却因遇到了一位美丽的女孩,来到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