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397900000475

第475章 天降火雨

就在王安阳所在的“达芬奇”战斗机小队开始爬升的时候,跟随在他们所开辟通道里的,蜂拥而来的“奔雷型攻击机”中队的36架攻击机,向地面倾泻下弹雨。

这次从空中投下的炸弹,是专门用来进行人员杀伤的炸弹。

它们在一个圆柱形薄管形运载舱中,被投下之后在后部小减速伞的作用下,圆筒形主弹体裂开,接着里面会有一些圆球状小炸弹散下。它们的间隔在10米左右,落地时的冲撞兼有解除保险的作用。

随后,整个弹体再度被射到距地面3米左右的高度,同时向四周射出直径约3毫米的大长径比铁钉!至于杀伤力,就不必再说了吧。

反正一条长100米宽度10米范围内的杀伤带里,人员的安全实在会让人替他们非常担心。而这种炸弹有一个相当美妙的名字——“天女散花”!

至于其他诸如什么仿佛下雨一样的,12.7毫米的机枪子弹与那些火箭弹,“奔雷型攻击机”也没有打算带回去。所以这些东西铺天盖地的落到了,正在不断开火德国炮兵的阵地上。

正如同郭朝东刚刚缩在自己的散兵坑里说过的那样。

“妈的,一次机会,你们这些****的只有一次机会!”

经过36架“奔雷型攻击”全部弹药洗礼过的,德国炮兵阵地再也不开火了。

倒不是大炮全被打坏了,而是炮手几乎已经被那些四处乱窜的,“钢钉”的打击下非死即伤。附近的炮队也同一时刻停止了射击,毕竟在没有办法阻止这种打击的时候,他们是不会再向那个高地开任何一炮。

毕竟,打仗不像送死那样容易。

当敌炮停止射击之后,已经被泥土埋了一半的郭朝东,从自己的散兵坑里拱了出来。他抬起头看着伞兵团的阵地,不知为何有了一种绝望的感觉。

四处都是被炸断了的树木,一些伤兵在声嘶力竭中呼喊着医护兵。更多的士兵如同他一样,抖抖自已身上泥土钻出散兵坑,看着这些惨景的目光都有些发呆。

“休整阵地!立即休整阵地!”

郭朝东努力克服自己一瞬间的软弱,大声呐喊起来。他知道他必须这样做,最少这样做还可以把更多的弟兄们带回去。

“我是一营,德军……德军进攻了!”

随着步话机里的声音,争夺这个控制公路高地的战斗展开了。好在郭朝东选择的这块丘陵地带,一面靠水德军只能从其它三个方向丘陵发动攻击。

随着一营的报告,紧接着其他各营也都报回了相似的消息。郭朝东在心里大约估计了一下,德国此次进攻大约运用了大半个师的兵力。虽然他的炮火受到己方空中火力的压制,但地面部队的攻击依然是整个伞兵团的数倍。

“走,跟我到前面看看去!”

郭朝东身边跟随的是他的警卫员,身边是个在唐人街长大的孩子。过去在街上给人擦皮鞋,后来进武馆里拜了师,也就加入他的社团。他叫郭开明不过是个16岁的小毛孩子,郭朝东一向拿他当自己儿子看。

所以虽然他也加入到伞兵团,由于年龄小所以郭朝东把他调到自己身边担任警卫。16~17岁的少年们,胆量总是有的,这正是不知道怕的年纪。因此一听说要去前沿,郭开明一伸手就抄起自己的M-1鹰式短突击步枪,迈步就向前闯。

郭朝东上前冲着他的屁股就踢了一脚,嘴里还骂了一句。

“哎,你个小兔崽子,没大没小的,敢走在我团长大人的前面!”

郭开明被他一脚踢得跳了起来,不过心里可是明白这昔日的大佬,今天的团长那心肠可是好得很呢。嘴里舌头一吐嘿嘿一笑,站在一旁。

“团长大人先请,先请!”

郭朝东也喜欢和这个如同儿子一样的家伙开开玩笑,当下手向后一背,拿腔做势道:“让开”,自己当先向前沿行去。

三个主力营被郭朝东分为三个方向分别布置在前沿,各自建立纵深较大阵地。而最前沿,各营不过摆了一个连的伞兵。

郭朝东去的地方是他的一营,伸手把拦路的一营长一把给推到一边去,郭朝东才得以来到前沿阵地附近。

前面说过,连支援火力是包括5门60毫米迫击炮,和3挺12.7毫米重机枪组成的枪炮排。排支援火力则由两个7.62毫米重机枪组和2个40毫米掷弹筒。其余就是各班均有的,一个两人的轻机枪组和一个两人的狙击小组。

在郭朝东的望远镜里,首先看到是自己的士兵。士兵倚在各自的掩体内,准备着武器做好做战准备。这些掩体有些是用沙袋垒成的机枪巢,有些是利用一些现成的石头泥土,加固的战壕。

再向前望去,可以看得到成群的穿着铁青色军装的德国士兵。他们拉开散兵线,从平缓丘陵的宽大正面向上攀爬。在望远镜里郭朝东看得见他们手里端着步枪,偶尔也可以看见装备得并不多的冲锋枪的身影。

“要狙击手先把他们的军官干掉,然后主要打喷火兵以及那些机枪手!”

一营长一看郭朝东直到这马上要开打的时候,赖在自己营里死活就是不走,心里有些发急。

“我说团长大人,你这不走,我这还怎么下命令哪!要我说你哪来还回哪去,你要不回去,回头我找唐长官告你擅离职守!”

郭朝东的眼睛从望远镜镜片后面挪开,瞪了一营长一眼。

“你这个小兔崽子成精了不是,难不成老子在这放两枪就不行!赶老子走?老子偏不走,有本事你现在就告老子去。”

郭朝东的手下,十有都是曾经他社团里的小头目。进了部队在他的有意栽培下,除了几个不成器的东西之外,其余全都通过了军官考试,还是他的手下。一看自己三言两语把一营长骂的不吭气了,这才又说出来一句使他下台的话。

“你小子下命令去,少管老子的事,一会我打上两梭子子弹就走。好不容易来这儿,不让老子放枪,亏你这小兔崽子想得出来!”

郭开明在一旁听着这些整天人五人六的营长挨训,脸上想笑也不敢想,憋得那叫难受。一营长只好向自己营指挥所里的其他军官下死命令,要他们保护郭朝东,自己撇撇嘴气哼哼的走了。

一营长如同郭朝东一样,直奔最前沿。不过这会可没人拦他,一连长正在德军已经开火的机枪子弹的呼啸声里,直起半个身子向观察,嘴里的发命令的声音拉得老长。

“预备……放……”

随着一声令下,整个阵地顿时变得热闹起来。轻机枪的叫声“嘎嘎”的发哑,重机枪的声音则“嘟嘟”的显得沉重。而12.7毫米机枪射击的速度并不快,它发出的声音仿佛是仿佛像缝纫机那样。

最有特色的是,加装了消焰器M-1短突击步枪的声音。相对于使用手枪弹的司登冲锋枪来说,这种短突击步枪更受士兵们的欢迎。

声音清脆后座力又小,而且点式瞄具更能发挥它半自动射击的长处。

“啪、啪、啪”

的射击声里只是用眼睛紧紧盯着那个光点,只消和敌军士兵的身影重合的一瞬间,扣动扳击就好。郭朝东根本没有更多的感觉,一个32发的弹匣就打了个精光。

“这枪真是利索!”

郭朝东再上上一个弹夹,嘴里赞叹着手的突击步枪。

实际M-1短突击步枪也不过是过渡性产品,更好的武器早就已经在马达维亚的实验工厂里造出来了,至于是什么枪呢?反正可以肯定大家一定会更喜欢的。

但源于实际情况而言,真正完全换装那些更新式的武器,将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丘陵底下,德军的重机枪和迫击炮也已经开始吼叫起来。但由于狙击手的射杀,军官、机枪手的伤亡相当大。背负着沉重燃料罐的喷火兵,在M-1鹰式短突击步枪以及狙击步枪的精确打击下,基本上没什么机会来到喷火的位置。

事实也证实郭朝东的观察不错,德军动员了一个整编师的力量,对这个由伞兵团防守的丘陵进行攻击。不幸的是,他们不是隆美尔的快速纵队,他们可没有那个本事拿出那么多的12.7毫米机枪或者装甲车。

无奈之下,德军只好面对丘陵以相当密集的步兵散兵线发动冲击。他们的大炮并不敢轻易开炮,因为天空中一直在附近盘旋的飞机不答应。

不久之后,天空当中又一个小队的“奔雷型攻击机”俯冲下来。饱受密集火力杀伤的德国步兵,再尝了几枚“天女散花”之后,撤了下去。

德国步兵师把在战斗当中遇到的事情,迅速报往步兵17军的指挥所。

“第一次攻击失败,部队受到极大伤亡。如果没有可靠的空中保护,我部无法完成对丘陵的攻击任务。”

随着德国步兵师的呼唤,德国飞行队虽然姗姗来迟。但他们终究出现在天边,给了地面攻击的德国步兵们一线取得胜利的希望。

同类推荐
  • 雄兵利器

    雄兵利器

    几千年来,中华军事文明,浩淼博大,蕴含着丰富的卫国的历史经验,也记载了先人们在追求和平与发展中遭遇的种种曲折的苦难。对于这个历史宝库,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不断加以发掘,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不断做出新的总结,这对今天我们推进祖国的国防事业,更好地迈向未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适合青少年阅读。
  • 第二次世界大战实录:内幕篇

    第二次世界大战实录:内幕篇

    帝国“英雄”为何惨遭截击?谁是击落山本的英雄?英美政府为何不救犹太人?纳粹三号人物为何出走?这一切的答案,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实录·内幕篇》中!翻开这本书,你看不见弥漫的硝烟,你看不到肆虐的战火,你能知道的,是那些比硝烟和血腥更骇人听闻的,导致人与人之间相互杀戮的秘密谋划,是那些导致成千上万人死亡的决策的内幕,是那些曾被尘土掩盖的不为人知晓的秘密……
  • 最强卫生员

    最强卫生员

    偶然打扫了一间装满中医之祖的小庙后,神奇的事情发生了,孟易从此获得了《中医传承系统》。四诊望:增强视觉,一眼下去,药材好坏,病症一眼看透。闻:增强听觉和嗅觉。问:增强语感。切:增强触觉。叮,你获得了《初级包扎术》众人,震惊,这居然是失传已久的古医术《华佗包扎术》叮,你获得了《初级止血术》叮,你获得了《针灸术》叮……众人……
  • 军情六处:秘密情报局历史

    军情六处:秘密情报局历史

    本书由军情六处独家首次授权,作者接触了数量丰富的档案,在资料收集上具有得天独厚的垄断优势,在权威性上明显超越以往任何一本从局外人角度揭示军情六处的书。作为一本严谨的学术著作,全书见缝插针地引用各种文献,几乎句句有来历,作者保持其客观的笔调,极少加进自己的评述,使得此书更多地成为了历史资料的整理与汇编,对于相关研究人员或有极大的帮助。
  • 默色山河

    默色山河

    多事之秋,王朝正如将亡之蝉。群雄并起,天下谁人可夺其鹿?诡策莫誉,兴亡皆是血海尸山。陌上花间,何处才是心安归处?
热门推荐
  • 暗日临

    暗日临

    沉寂在时间的长河不知多少年,浩瀚无垠的宇宙中沙粒般存在的月球上,如行星般庞大的阴影正徐徐地掠过天空,令耀眼的太阳顿时黯然无光,将月球表面的环形山投入无边无际的黑暗中。
  • 落地一把98K

    落地一把98K

    【2018最爽吃鸡文】刘子浪,人称浪子刘。当然你们也可以叫他钢琴手,帝国鹰眼,爆破鬼才,战神Vic,绝地狙神。一个在“诸神之战”FPS世界大赛上陨落的国产天才少年,原本不愿再碰FPS游戏的他却意外地接触到了绝地求生。于是在梦想和现实之间,刘子浪捡起了那把98K。在这个故事里,有热血的比赛,有温馨的日常,有逗比的队友...还有一个深陷二次元做直播的妹妹!......(书友群:284132344,可以进来一起开黑恰鸡~)
  • 岚音大陆

    岚音大陆

    一个灵魂变异的天才,上天给了他最完美的天赋,却也给了他最残忍的磨练。看云逸如何在危机重重的岚音大陆上从天才到废物再到岚音之王的强者之路!
  • 农村的童年生活

    农村的童年生活

    你玩过纸枪吗?你小时候藏老母吗?你小时候爬过树吗?你小时候有被抢零食有让的经历吗?你小时候偷过钱吗?你小时候玩泥巴吗?什么主人公的脸被狗咬了??它分为上篇和下篇,上篇讲述的是村里的童年生活,下篇讲的是村学校里面的童年生活
  • 绝灭神隐

    绝灭神隐

    一场天崩地裂的浩劫过后,五域不复昔日辉煌,凡人再难成神。两千年后,记忆空白的灵魂猛然复苏在他人的皮囊之中,获旧人相赠神功,开启了自身的强势崛起之路!其记忆逐渐复苏,数千年前的浩劫之谜逐步清晰。终有一日,真相将大白于天下,曾受的迫害也定要血债血偿!
  • 浮生若梦三生缘

    浮生若梦三生缘

    霍昊天(赵越/柳天):一个埋藏万年的爱情传说,偶然间让我意外卷入这本不该属于我的生命历程,却万万没有想到我最终还是斩不断于她的交集,浮生若梦,缘定三生!!!九天玄女(剑灵/月灵):爱,是什么?爱是宏大的?还是自私的?斩不断的情缘,是执着?还是一场梦?慕容雪(袁悦儿/林晓):爱情和我,我和爱情,孰是孰非,于我之间又有多大的牵绊呢?青灵(赵飞雪/李晴):说好的,却没能兑现,就像一个没来得及下的暴风雨一样击垮了我的心。
  • 战斗吧大圣

    战斗吧大圣

    仙人说:少年,你的成绩没达到本道观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很遗憾!妖王说:仙人你不识旷世奇才,我倒看这少年资质不错。神仙不收,本大王却收!仙人说:你一个三流山头,也敢和我一流道观比!不如我们赌上一把,你收这少年,我收这少年的发小,三年后比试一把。妖王说:少年,你要为山头争口气。少年说:谁若赐我辉煌,我定比天猖狂!PS:本书QQ交流群:311533751
  • 棠棣之殇:曹植传

    棠棣之殇:曹植传

    才高八斗,诗成七步,谁人不识曹子建?然而人生定位上的错谬,使文才陷入政争,*终酿成一代英才的悲剧。作者将传主置诸三国时期宏大的时代背景之中,置诸曹氏父子特殊而微妙的关系之中,以蘸满感情的笔触,抒写传主嵚崟磊落的人生。——文史专家郭启宏作者以近乎抒情性的文笔,传写曹植的悲情性人生。诡秘的历史风云、险恶的环境命运,将置身其中的曹植表现得真切生动;尤其是在与父亲曹操、兄弟曹丕、曹彰、曹冲等人的相互纠葛与性格比较中,写出了曹植特有的文人禀赋与诗人性情,以及由一系列诗作所表现出的情感郁结与精神苦闷、人性洞察与人生哲理,读起来有滋有味,有声有色。——文学专家白烨本书系“中国历史文化名人传丛书”之一。
  • 拽千金的恋爱法则

    拽千金的恋爱法则

    她,夏陌依。有着绝美的天使脸蛋,十三岁就和紫纯一起建立了黑白两道通吃的组织——邪灵帮。她性格多变,但唯一不变的是拽千金的原则。恶魔,是她的代名词,而冷血又是她的另一面。如果有谁惹到了她,唯一的后果只有死……
  • 厉将军的淘气包

    厉将军的淘气包

    一次意外,孤女欧婉悦魂穿到天元国相府千金柳淘淘身上。重活一次,收获家的温暖。原以为一世无忧、,不曾想圣旨下,她要嫁入将门成为夫人。厉思远,天元国出名的常胜名将,乃当今皇上的肱股之臣。但传言,战无不胜的厉思远不喜女色,冰冷无情。柳丞相却不干了:“我家淘淘岂会嫁给那冷面?”柳家兄长也不答应:“我家妹子岂会嫁给那人?”然……抗议无效,君无戏言。柳淘淘终究还是要嫁入。不是冷面?夫君面和心善,且府中就她一位女主人。“淘淘,往后家中的事情就辛苦你了。”厉思远一脸抱歉,“为夫事务繁多……”嫁入将门,原没有想象中那么差。吃喝照旧,无宅斗、无烦忧。最重要的是夫君还特别好说话,什么要求都可以满足。“夫君,你可以爱我吗?”“淘淘,我可以许你一世无忧。”除了爱,世间万物皆可给你。可是世间万物再美,我只想要得到你独一无二的宠爱。很快他就深刻体会到,“虐妻一时爽,追妻火葬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