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334300000042

第42章 农民问题(1)

)第九章西部地区农民的收入问题

“三农”问题的核心问题是农民问题,而解决农民问题的主要目标是要实现农民收入的持续快速增长。可以说,农民增收是当前我国经济工作中事关全局的重大问题,要深刻认识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性。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幅度在逐年降低,1996年比上年增长9%,1997年下降为4.6%,1998年又下降为4.3%,1999年仅为3.8%,2000年仅为2.1%。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一是影响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二是影响农村的安宁和稳定;三是影响我国共同富裕和现代化目标的最终实现;四是影响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和各民族的团结。

不同时期的农民收入增长有不同的推动力量。近几年,西部地区农民收入增速进入回落阶段。由于多数农产品供大于求,价格持续下跌,反弹无力,同时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能力减弱,农民进城务工难度逐渐增大,致使农民收入增长速度逐年下降。目前在不同类型农民增收情况上出现了“三个掩盖”:部分富裕户增收掩盖了普通农民减收;非农兼业户增收掩盖了纯农户减收;东部农民增收掩盖了西部农民减收。

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是全社会值得关注的问题。2002年7月,国家统计局副局长邱晓华在上海给企业界作中国经济形势分析时,给在座的企业家算了一笔农民收入账。他说:当前,农民问题已经到了需要高度重视的时候。目前困扰中国需求不足的问题,主要是农民购买力不够,而农民买不起的实质是农民增收困难,农民利益得不到有效保护。从目前来看,农民初步解决了温饱问题,但要跟上城市居民生活发展步伐,享受经济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成果还有很大差距。2001年,农民人均收入2366元。这其中包括40%的实物收入,包括家中喂养的牲畜、粮食,实际的现金收入在1800元左右。在这1800元当中,还有20%的现金要备来年之需,为第二年的生产购买农药、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农民手中真正用来购买消费品的现金只有1500元左右。而2001年,城市居民人均收入是6860元人民币,是农民当年可支配现金收入的5倍多。如果再考虑到城市居民能享受到的社会福利,如买房折扣、看病报销、教育补助等,城乡之间真实的差距大约在6:1之间。

如此悬殊的城乡收入差别,原因又是什么?邱晓华认为,实质是体制、政策的问题。首先,农村改革体制探索在先,深化改革却严重滞后。农民没有真正成为市场主体,农民自己对生产要素、生产成果没有支配权。农业服务体系、农民保护体制都没有健全,政府与农民的关系还没有理顺。这些必然限制农民增收。

同时,国民收入分配政策不合理,对农民重视不够,农村教育、农村基础设施这些本应由政府、社会共同承担的事务,相当一部分还是由农民自己来承担。此外,由于户籍制度的限制,农民不能自由流动,导致中国城市化严重滞后于世界。按照世界通行的计算方法,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的国家,城市化程度应该是45%,但我国目前是37.7%,少了1亿多市民,多了1亿多农民,从而使得农村成了低购买地区。

实质上农民收入的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中国经济的总体发展。正是因为农民增收困难,导致农民买不起,所以导致大量的工厂关停并转,从而导致城市职工下岗失业,影响了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而中国城市化程度上不去,反过来又影响了农民增收。这是互为因果的两方面,忽视一方,都会带来另一方的连锁反应。所以,大家都要来帮助解决农民问题。

相比之下,西部地区的农民收入更低,增收更困难,十分有必要对西部地区的农民收入增加困难问题进行研究,努力提高他们的经济收入,这是西部大开发的一项战略任务。

一、西部地区农民的收入现状及变化

(一)西部地区农民纯收入的结构状态

1.西部地区农民纯收入的结构变化

“九五”期间,全国农村居民收入结构表现出三大变化。一是家庭经营收入比重稳中趋降。5年间,农村居民收入虽然仍主要来源于家庭经营生产,但所占份额已经稳中趋降。在2000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中,家庭经营纯收入比重为63.3%,比1995年下降了8.1个百分点。二是由于这期间更多农村劳动力外出从事其他劳动,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成为收入增长的重要来源。1995年农村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占全年纯收入的22.4%,到2000年占全年纯收入的比重上升为31.2%,上升了8.8个百分点。三是农村居民家庭经营收入构成中二、三产业收入增长较快、比重提高。1995年农村居民家庭经营纯收入中,二、三产业纯收入分别为48元和121元,占全年家庭经营纯收入的4.3%和10.8%;到2000年分别达到99元和237元,占全年家庭经营纯收入的比重分别为7.0%和16.6%,分别提高了2.7和5.8个百分点。

从农民纯收入的来源构成看,其中有来自农业经营的收入,也有来自非农业经营的收入。非农业经营的收入主要指来自乡镇企业的工资性收入和农民外出打工的工资收入。近几年来,西部地区与全国一样,农民平均收入之所以还在增长,主要是来自于非农业的收入在增长,而来自农业的收入不但没有增加,其绝对额已是连续三年减少。

从表9—1中可以看出,在20世纪90年代,西部地区农村居民纯收入有较大幅度的增长,收入结构也有较大的变化。在农村居民的收入结构中,1990年至2000年,农村居民的家庭经营性纯收入(农业收入)从457.5元增长到1182.43元,增长了1.58倍;农村居民的工资性收入从70.50元增至363.79元,增长了4.16倍。由此可见,这十年内,农民的农业收入和非农业收入的增长存在着明显的不平衡,非农业收入的增长速度大大高于农业收入的增长速度,导致农村居民纯收入结构发生一定变化。家庭农业经营性纯收入所占的比重从1990年的82.8%下降为2000年的72.9%,非农业的工资纯收入所占的比重由12.8%上升为22.4%0

2.西部地区农民纯收入的增长率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西部地区农业经济有较大的发展,农民人均纯收入也有大幅度提高。如1985年至199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率是15%,1990年至1995年农民纯收入年平均增长率达20.4%。这一时期,农民人均收入增长较快,主要有两个因素:一是基数较小,容易形成高增长;二是粮食等农产品价格大幅度上涨,推动了农民收入的增长。从1997年开始,西部地区农民纯收入的增长速度开始下滑,增长率几乎是逐年下降,从1997年的9%下降为2001年的2.5%。1997年至2001年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率只有5.2%。近几年来,西部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率下降,造成农民生活水平改善不大,农业经济发展困难,严重影响了农村社会的稳定与繁荣。

由于农民的纯收入中既包括货币性收入,也包括实物性收入,因而,农民的纯收入并不是可支配收入的概念。这几年不少农产品成了买方市场,出现了“卖难”现象,粮食等实物还存在家里并没有卖出去变现。但在计算农民纯收入时,这些没卖出去的农产品也还是要折价计入的。因此,农民实际可以支配的收入,要低于计算出来的纯收入。

从农民收入的支出来看,农民的纯收入中既包括生活费支出,也包括生产性支出,农民实际生活费支出要明显低于纯收入水平。2000年,在西部地区的农民纯收入中,用于生产性支出的占31.98%,用于生活费支出的只有59.96%。这种情况,一是说明,我们不能仅按农民的纯收入过高地估计农民的实际生活水平;二是说明,当农民纯收入的增幅趋缓甚至出现负增长时,受影响的不仅是农民的生活,而且会影响对农业的投入。

(二)西部地区农民收入的特点

1.西部地区的农民收入结构发生积极变化

随着农村经济结构的积极变化,西部地区农民的收入渠道不断拓宽。西部农村经济的发展,使农业生产打破了单一的种植业生产格局,大力发展多种经营,农民收入结构发生重大变化。以甘肃省为例,1999年全省农民农业和非农业人均纯收入分别为819.53元和593.45元。在农民人均纯收入中所占比重分别为58%和42%,同1990年相比分别下降和上升11个百分点。同时,家庭经营二、三产业也迅速发展,1999年全省农民家庭经营二、三产业收入人均为255.75元,同1990年相比年均增长21.79%,其中第三产业收入年均增长22.79%,对农民人均纯收入的贡献率由1990年的7%上升到1999年的17%。

2.乡镇企业工资收入成为西部地区农民收入新的来源

随着邓小平南方讲话精神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西部市场经济体系开始逐渐完善。各种市场的建立,社会消费需求的扩大,为西部地区乡镇企业的崛起创造了良好条件,也为农民增加收入来源开辟了新的途径。据测算,1999年西部地区农民在乡镇企业得到的纯收入人均为150元至250元,与1990年相比,年均增长15%至20%,对农民人均纯收入的贡献率由1990的8%上升到1999年的15%以上。

3.劳务收入成为农民收入新的增长点

由于农业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西部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产生,迫使农业劳动力向外转移,从事大量的非农业生产。近年来国家基础建设投资力度的不断加大,尤其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和民工政策的放宽,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了良好宽松的环境。因此,外出劳务收入成为近年来西部地区农民收入新的增长点。2000年西部地区农民的人均外出劳务收入为105元左右,对农民人均纯收入的贡献率达到7%以上。

4.近几年农民收入增幅开始回落

由于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农村种植业发展迅速,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的供需关系由长期短缺转向大体平衡,摆脱了长期供给不足的困境,从而使农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调整阶段。从1997年开始,农民增收面临新的压力,农民收入增长放缓,增幅回落。1999年西部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578.1元,2000年西部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623.2元,收入增长了55.1元,增长率只有3.2%:2001年西部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662.2元,收入增长了39.0元,增长率仅为2.5%。与90年代初的农民年均纯收入增长18.4%左右相比,增幅有较大回落。从今后发展来看,农民收入增速减缓必将给农村经济工作造成一定的压力,从而为农业、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提高农产品质量和促进农业增效创造新的动力和机遇。

(三)西部地区农民收入分化的几个因素

1.文化程度的差别影响着农民收入的高低

文化素质决定着农民的创收能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这一点在农民的收入上也有充分的体现。农民收入的增加必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文化素质的提高。从西部地区的农民收入来看,由于劳动者素质的差异,其收入水平也有较大的差距。据甘肃省的初步调查,1999年,在全省农户中,文化程度是文盲的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079元,小学文化程度的农民人均纯收入是1262元,初中文化程度的农民人均纯收入是1413元,高中文化程度的农民人均纯收入是1530元,中专文化程度的农民人均纯收入是1613元,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农民人均纯收入是2062元。可见,文化程度越高的农户其收入水平就越高。

2.不同的地理环境影响着农民收入的高低

西部地区的各省区自然条件复杂,山地较多,居住在山区的农户占有较大的比重。2000年西部地区的山区农户人口多达13023万。由于受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的影响,山区交通不便,农民文化水平较低,市场信息闭塞,农民收入水平也就最低。1999年,甘肃省的平原、丘陵和山区农户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2238.15元、1442.08元和1 130.09元,比1990年年均分别增长15.98%、13.70%和12.79%。山区农民收入增长最慢。山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同全省、平原和丘陵农民收入的差距由1990年的48.37元、206.64元和71.50元,扩大为1999年的282.89元、1108.06元和311.99元。所以,西部地区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任务是增加山区农民的收入。

3.不同地区的文化经济环境影响着农民收入的高低

由于受自然、经济、社会、文化、市场意识等因素影响的不同,西部地区各省区的区域之间经济发展也出现了不平衡,从而导致农民收入呈现出逐年扩大的趋势。比如,甘肃的河西与陇南、宁夏的河套平原与南部山区、新疆的北疆与南疆、陕西的关中与陕北、四川的成都平原与川西在农民人均纯收入上都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同类推荐
  • 中国:大趋势大博弈

    中国:大趋势大博弈

    今后的形势发展,中国主权基金的角色与动向将备受瞩目……对中国而言,大国崛起最弱的软肋即金融,说得更明白些,即金融人才与金融机制。中国将如何就战略角度,从攻与守两方面,谋定而动,有所对应,将为国际所关注。华尔街的金融危机是世纪性的,中国的金融契机也是世纪性的。
  • 中国走向选择

    中国走向选择

    本书是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性著作,涉及通货紧缩、收入分配调整、股票市场、人民币的汇率、新经济、西部开发等热点话题。
  • 以人为本的中国金融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以人为本的中国金融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以人为本的中国金融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共9章,分为6个部分。第一部分阐明本课题的指导思想、研究目的和意义等,包括第一章“导论”。第二部分论述以人为本的金融,包括第二章“以人为本的金融”。第三部分论述全面协调发展的金融,包括第三章“全面协调发展的金融”。第四部分论述可持续发展的金融,包括第四章“可持续发展的金融”和第五章“金融监管与金融安全是中国金融可持续发展的保证”。第五部分论述实践科学发展观,深化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三个重要内容,包括第六章“完善金融运行机制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等内容。
  • 红星二场志

    红星二场志

    本志上下年限为1949至2001年底,从沿革、建置、自然环境、农场开发等方面记述新疆红星二场半个多世纪以来的创业与发展变化过程。
  • 每天学点经济学大全集

    每天学点经济学大全集

    全书共分为七篇,从日常生括、生产经营、生存竞争、投资理财、国计民生、宏观政策、对外交往等不同侧面全面系统地讲述了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及其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本书最大的特点在于,采用生活化的语言,将经济学内在的深刻原理与奥妙之处娓娓道来,让读者在快乐和享受中,迅速了解经济学的全貌,轻轻松松地获得经济学的知识,学会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用经济学的视角和思维观察、剖析种种生活现象,指导自己的行为,解决生活中的各种难题,从而更快地走向成功。
热门推荐
  • 高墙的外面

    高墙的外面

    困在高墙之内,身体期盼逃离,内心却逐渐疲惫,似乎高墙的外面,也没有自由。
  • 重生之神雕我是小人物

    重生之神雕我是小人物

    本书将尽力写得精彩,但不保证所有人满意。【本书群:8452123】,谢谢【飘渺精灵】推荐昨夜小楼东风大大的三本大作:武侠同人类:《射雕之我是小人物》,书号:129100武侠同人类:《大唐2008》,书号:145781古典仙侠类:《断桥记》,书号1001679
  • 侠岚之源于上古

    侠岚之源于上古

    无极之渊封印穹奇失败后,辗迟他们回到了九宫岭,在这之后,一位拥有两种元炁的少女突然来到九宫岭当侠岚,上古侠岚不断的现身,辗迟的真实身份又是什么,而这一切都源于万年前的上古。
  • 四年四月十日

    四年四月十日

    体弱多病的“高冷”学霸×阴晴不定的风云校草…………刚转到蓝城一中的江柒,因身体原因被学校告知不用上晚自习,却在楼梯间碰到那个传说中的校草和一群人在撩妹,面无表情的从中走过把人带走,却不曾想,被校草“看中”成了学校的名人。…………江闻千从未想过,有一天会对一个人感兴趣,明明看见她把死对头即将到手的妹子带走,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明明她对自己冷脸相待,却还是不死心的在她面前晃悠。…………直到有一天看见她被当众表白,心中的那团嫉妒不知从何而来,当着全校的面亲了她,宣示着主权:“江柒,你要是敢答应他,我就咬死你,你只能喜欢我。”…………后来啊—— 江先生怕他的小姑娘一个人太孤单,便去陪她了,因为他说过:“我舍不得她,如果她离开我了,我怕自己会疯、会死,因为我不能没有她,她是我的命啊!”
  • 星际棋子攻略

    星际棋子攻略

    两位大人物之间的斗争,布置了天道大局,无辜的她却被牵扯了进来,成了一颗孤军奋战的棋子。前世的锋芒,来世的隐忍,当不能隐忍中爆发。为了来之不易的亲情,为了半路不像前世一样那么早挂掉,为了在任务中活的更长久,她不断的变强,走向一条不一样的路,结局........
  • 这头妖狼有点稳

    这头妖狼有点稳

    白天真穿越异界成为一头铁齿妖狼,为了潜入人族混功德,他费尽心机争取到一个当卧底的名额,然后一入人族就没影了……从来到这个世界的第一天我就知道,我注定会是一头不平凡的狼,你们不用来找我了,在成为无敌至尊之前,我是不会暴露的……臣服吧,人族!只有活在本座的庇护下,你们才有继续喘气的资格!嗷呜~~新群:246584262
  • 慵懒王妃我不嫁

    慵懒王妃我不嫁

    她巧入明朝进入柳家二小姐,她有爱他的哥哥,也有疼爱的弟弟,忽然他明白了自己为何身处异处,另一段华美故事又将来临
  • 难做尘埃

    难做尘埃

    穿越后的陈夕以为,父亲在朝廷当个官儿,有母亲疼,哥哥爱,终于可以轻轻松松的生活了。然而,从天而降买一送一的师父,喜欢她喜欢的不得了的皇子,处处找她茬的“各路大仙”,都让她深有体会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这一道理。--赵易喜欢的女孩是什么样子,陈夕的样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浮生任白首

    浮生任白首

    听说,苏城内的几世路小巷里,有一家名为“千秋”的酒馆。老板娘是位生得花容月貌的奇女子,最擅长酿制清酒,而此酒可谓是千金难求。平日里闲来无事时,老板娘最是喜欢躺在院儿藤蔓编制的摇椅上,睡上一觉。凡是因此慕名而来之人,皆是有所求......女子宛然一笑,这世间能有几人无所求?而一笑千杯醉,大梦解千愁罢了。可这个地方真的存在吗?世人也不知其中真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