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334300000004

第4章 农业问题(3)

而东部地区的乡镇企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创新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因此仍然出现了较快的发展势头。2001年,东部地区乡镇企业增加值比2000年增长9.5%,西部地区的乡镇企业增加值比2000年增长8%。增加值占全国的比重,东部地区由2000年的60.6%上升到61.4%,西部地区由7.5%下降到6.9%。

估计在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内,西部地区乡镇企业的经营运行质量和总体发展情况仍然难以与东部地区抗衡。因此,农业仍然将是西部地区农村经济的主体,第二、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很难迅速上升。而东部地区乡镇企业已经基本上渡过了体制改革和结构调整的难关,企业间竞争已经从平面化竞争转变为立体式的分工协作,并逐步形成了一大批市场占有率高的特色经济带,提高了对外招商引资的吸引力,西部大开发更为其创造了一个较好的发展空间。

(四)西部地区农业机械结构的现状及变化

从总体上来看,西部地区的农业物质技术装备落后,农业经济的机械化进程缓慢。

西部地区的山区县占全国的比重高达55.5%。由于地理地势条件的制约,西部现代农业发展的步伐比较慢,生产条件的改善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1999年末西部地区拥有农用机械总动力10107万千瓦,占全国农用机械总动力的比重自1990年以来一直保持在20.6%左右的低水平上。人均拥有的农机总动力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72.4%,仅相当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57.8%。从农田水利建设方面来看,西部地区农田有效灌溉面积14825千公顷,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29.9%,低于全国平均水平4个百分点,低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12.4个百分点;西部地区机电排灌面积占灌溉面积的比重为35.3%,而全国机电排灌的比重为67%,东部地区更是高达86.6%。从农用生产资料的投入情况看,西部12省区市农业中间消耗占总产值的比重(中间消耗率)仅为36%,东部地区则高达45%。

表1—18的数据资料中可以看出,在1999年农业机械技术装备方面,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一是在农业机械数量上相差悬殊,西部12省(区、市)只拥有大中型拖拉机19.1万台,小型拖拉机233.4万台,大中型拖拉机配套农具29.0万,小型拖拉机配套农具238.2万台;而东部沿海10省(市)却拥有大中型拖拉机30.4万台,小型拖拉机431.4万台,大中型拖拉机配套农具55.7万,小型拖拉机配套农具546.1万台。在这四种农业机械拥有的数量规模上,东部沿海地区与西部地区的比例分别是:1.59:1、1.85:1、1.92:1、2.29:1。二是西部地区拥有的主要农业机械数量在全国占有的比重比较低小,总体上为8%至25%之间。

三、西部地区农业经济结构的调整特征

目前,西部地区的农业经济结构与全国、东部地区相比还有很大差距,结构层次水平较低,种植业所占的比重太大,农业劳动效率低下,严重地影响了西部地区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快速增长。但是,也有众多因素在积极推动西部地区农业结构的调整,使其农业结构逐渐优化。具体来讲,西部农业经济结构调整有如下几个特征。

(一)特色农业在西部农业结构调整中的地位比较突出

西部地区的水土、气候、光热等自然资源多样化,农业资源丰富,具有发展地方特色农业的良好基础。90年代初期以来,尤其是近两年,西部地区依托当地特色农产品资源优势,积极发展以地方特色农产品为主体的特色农业产业体系,形成各种各样的地方农业支柱产业,从而推动了西部地区农业经济结构的调整。

甘肃省的特色农产品资源十分丰富,仅粮食作物就有30多种,但长期以来在种植上基本上是遍地开花,真正形成规模和产业的很少。近两年,甘肃重点发展马铃薯、制种、药材、蔬菜等几大特色产业,2001年全省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比上年增加了146万亩,使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农作物结构开始趋于合理;各类优质专用农产品播种面积近1000万亩,比上年增加175万亩,优质品种占到20%。

新疆具有许多发展特色经济的资源优势。极为丰富的土地、光、热资源,为棉花、瓜果、蔬菜等经济作物的高品质提供了良好的自然基础。新疆的棉花生产已初具规模,棉花生产已连续数年稳居全国棉花单产、总产量、品质、调出量四项第一。2000年新疆的棉花播种面积1012.3千公顷,占全区农作物播种面积的29.85%;当年的棉花产量145.6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33%;棉花总产值183.4亿元,占全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29.3%。由此可以看出,棉花已成为新疆农业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另外,新疆拥有5133.3万公顷的草原面积,发展草原畜牧业得天独厚;有耕地面积331.1万公顷,人均2.8亩,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秸杆等副产品及饲料资源十分丰富,发展农区畜牧业潜力巨大。新疆的哈密地区积极发展哈密瓜、大枣、葡萄等具有当地特色的农产品,通过开发品牌、组建专业协会、培育市场、建立大型加工企业和农产品销售窗口,当地种植业内部结构得到调整优化,特色农产品已经形成规模化的生产经营格局。2001年哈密地区的哈密瓜、大枣、葡萄、蔬菜四大特色农产品的收入占农业收入的比重上升到40%。

特色农业的迅速发展对陕西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也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1999年,陕西省农业总产值453亿元,粮食、油料、烤烟、茶叶、蚕茧、水果、瓜类、生漆、核桃、香菇、猪牛羊肉、禽蛋、奶、水产品等20多种产品产量比改革之初有较大幅度增长,部分品种成倍增长。农业经济结构由原先的以种植业为主,正在趋向于农林牧渔业和粮、油、棉、麻、烟、药材、蔬菜、瓜类等其他农作物全面合理的发展,农产品生产日益商品化。目前已形成粮食基地38个,棉花基地7个,烤烟基地34个,苹果基地22个,奶山羊基地12个,并成为全国优质苹果和猕猴桃的主要生产基地。畜牧业生产已成为陕西省农业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之一和新的经济增长点。1999年畜牧业总产值99亿元,占陕西农业总产值的22%。特色农业的发展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以苹果生产出名的陕西省礼泉县,不仅做大了苹果这一主业,还带动了贮藏、运输、包装、劳务、餐住、农药销售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县城区域面积由7年前的5平方公里扩展到现在的22.5平方公里。在苹果采收季节,县城客流量每天超过6万人次,形成了一业旺、百业兴的局面。

贵州有丰富的生物资源、非耕地资源及劳动力资源,有发展绿色产业的良好自然环境,为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及相关加工业提供了条件。1996年10月,贵州省委、省政府从省情出发,作出《关于大力发展绿色产业的决定》,其基本思路是: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依托、以效益为中心,促进经济、社会和生态协调发展和良性循环;实行区域化布局、企业化管理、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发展各具特色的“龙型”经济实体,形成有规模、上档次、效益高的绿色产业;实行谁投资、谁开发、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对国外、境外、省外参与兴办的独资、合资、合作企业给予优惠政策。在抓好粮、油、烟、猪生产的同时,开发贵州生物资源,生产天然、优质、安全的绿色产品。建设草食牲畜、中药材、保健食品饮料、轻化工原料、干鲜果品、木本油料等六大生产基地。培育和发展山羊、肉牛、银杏、猕猴桃、魔芋、刺梨、杜仲、油桐等八个优势龙头产业,形成具有贵州特色的绿色产业。

形成特色农业经济规模,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已成为当今西部地区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重点。目前,在西部地区农业经济中已出现特色农业产业带,如新疆棉花产业带、甘肃马铃薯产业带、陕西苹果产业带、广西和云南甘蔗产业带、云南花卉产业带,以及宁夏、甘肃、四川、云南的中药材产业带等,特色明显的农业产业区正在形成规模,日益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对特色农产品需求的增加,使得蔬菜、水果、蚕桑、茶叶、花卉、中药材等农产品,成为近两年农业结构调整的亮点和农民收入新的增长点。

(二)退耕还林还草推动了西部农业结构的合理调整

在西部大开发中,中央提出和实施的“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既是加强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的重要举措,也是贫困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同时还是西部地区农业结构调整的新的动力源泉。

1999年3月开始实施的退耕还林还草试点工程,是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生态工程,也是我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植树种草行动。目前,这项试点已顺利完成退耕还林还草面积1433万亩,宜林荒山造林种草1180万亩,试点中“以粮食换生态”的全新思路和成功经验,引人瞩目。

退耕还林还草确保退耕后有粮吃。全国224个退耕还林还草试点县,大部分位于西部的欠发达地区。据典型调查测算,仅贵州、陕西、甘肃、重庆、四川,就有1200多万人把陡坡耕地的收成作为主要经济来源,其中近200万人的基本口粮完全依赖于此。退耕后,如何解决吃饭问题是退耕区农民群众必须解除的后顾之忧。为此,国家从实施退耕还林还草试点工程之初,就规定了将植树种草和管护任务长期承包到户,发给林草权属证明,并向退耕户无偿供应所需的种子和苗木。除每年每亩20元钱的现金补助外,长江上游每年每亩补助粮食150公斤,黄河中上游每年每亩补助粮食100公斤,并根据试点情况,需要几年就补几年。到2001年6月底,国家已累计按时投放补助资金2513亿元。为确保补助粮款足额及时发放到退耕农户手中,青海、甘肃、陕西、宁夏等一些省区在粮食、林业部门设立兑现监督办公室。

一些地方还不等不靠,通过精种高产农作物解决农民的吃饭问题,为大面积退耕还林还草让出一席之地。如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盟,重点建设了人均1亩水浇地、2亩旱作稳产田,过去40多年人均12亩耕地解决不了的吃饭问题,现在,在耕地缩减一半的情况下,却使人均占有粮食稳定在600公斤以上。

在部分生态极度恶化、已丧失基本生存条件的地区,国家实施生态移民搬迁,封山绿化,成效十分明显。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西苏旗迁出400户牧民,围封5000平方公里重度沙化草场;赤峰市巴林右旗迁出了137户农民,使29万亩沙窝地重披绿装。贵州省一生态移民户在新房贴上对联抒发自己的感受:“退耕还林绿化再造秀美山川,生态移民搬迁拔掉千年穷根。”

在退耕还林还草过程中,西部地区各级政府总结推出了百余种造林方式,在各地退耕还林中因地制宜加以应用。内蒙古、宁夏等地摒弃重林轻草、重乔轻灌的传统建设模式,种植多年生牧草,间以沙棘、柠条等灌木窄林带,既可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又可打草养畜、增加收入,一举两得。陕西省吴旗县在全县范围内封山禁牧,改放养山羊为圈养小尾寒羊,草灌植被恢复效果非常理想。

在退耕还林还草过程中,各地非常重视农民的长远致富利益,同时兼顾当地的农业经济结构的战略性合理调整。山封了,羊圈了,草种了,树栽了,但如果老百姓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栽下的树会挖掉,长起的草会烧掉,圈起的羊也会重新上山啃青。陕西和甘肃在20世纪80年代也曾大规模搞过“种草种树,发展畜牧”,但却没有达到理想的治理效果,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关键是忽视了农民的长远致富问题,致使生态建设陷入了种了毁、毁了种的恶性循环。

为了避免过去的“种毁”恶性循环再次出现,陕西延安市在退耕还林还草过程中实施封山禁牧的同时,及时提出和推行“壮大林果业,发展畜牧业,开发棚栽业,推进加工业,带动劳务业”的农业经济结构调整思路,使农民群众在退耕还林还草过程中完成产业置换,开发新的农村产业经济,实现收入的稳步增长。与1998年相比,2000年全市新增经济林果67万亩,日光温室7000多棚,舍饲养羊发展到28万只,来自第二、第三产业的收入由人均770元提高到931元。

在6年内,退耕还林还草1200万亩的内蒙古乌兰察布盟,在还林还草的同时,大力还牧,以政府投畜,群众种草,推动退耕种树种草,实现了由农业大盟向牧业大盟的转变。自1994年以来的6年间,全盟牲畜饲养量以年均10%的速度递增,到2000年牲畜总数达到1206万头,畜牧业产量由全自治区的第6位上升到第3位,使全盟农牧民来自畜牧业的收入占到了人均纯收入的近50%。

云南省丽江县把退耕还林还草与扶贫攻坚、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等紧密结合,取得了显著成效。丽江县是金沙江上游的重点林区县。2000年,丽江被列为全国退耕还林还草试点示范县,全县坡度25度以上的耕地有22.5万亩。到2001年,全县23个乡镇94个行政村安排了退耕还林还草任务,落实退耕还林还草农户7319户,完成退耕还林还草2.7万亩,宜林荒山造林种草8.4万亩。目前,该县的森林覆盖率已由1997年的40%多提高到现在的近60%。

同类推荐
  • 走进榆林开发区

    走进榆林开发区

    本书分为战略篇、体制篇、规划篇、土地篇、考察篇。收录《“十五”榆林化工产业发展思路探析》、《引凤筑巢,服务全方位》、《毛乌素沙漠土地思变》、《榆林城市可持续发展分析》等文章。
  • 亚东魂

    亚东魂

    《亚东魂》本书主要讲述的是亚东经济发展、扶贫攻坚、党建、维稳、守边固边、抗击自然灾害等情况。
  • 私营公司高效控制实务必备手册

    私营公司高效控制实务必备手册

    本书从私营公司的组织机构、员工管理、考核与薪酬、市场营销和财务管理等八个方面,通过最新的案例,讲述了高效控制的理论知识和私营公司高效控制应注意的事项和有效方法。
  • 中国资本市场风险与收益研究

    中国资本市场风险与收益研究

    本书以随时间变化的风险和收益之间关系为研究中心,按照从理论研究到风险收益模型的构建,再到结论分析的研究逻辑,对我国股票收益率条件均值和条件方差的典型事实,包括股票市场收益率的统计特征以及动态行为、条件均值和条件方差之间的关系进行了一定的理论和实证研究。
  • 甘肃省农村公共事业建设与管理研究

    甘肃省农村公共事业建设与管理研究

    农村公共事业建设与管理是中国公共管理最大最难的课题。这是由以下几个因素决定的:一是农村尤其是村一级缺少公共事业建设的基础;二是农村人口众多,所需要的公共事业建设投资巨大;三是农民收入太低、居住又比较分散,不便于公共事业的管理。
热门推荐
  • 异界吕布的作死生涯

    异界吕布的作死生涯

    上天皆有好生之德,奈何出了个异类。今有吕布者,人人得而诛之,烧杀抢掠这等俗事,是个人皆可干,没想到…………………………“你的四月五”是本人小号打算用来签约
  • 死亡物语

    死亡物语

    (二组内签作品)总有一些人会越来越伟大。所以,我来了……带着不死的执念……以及无限复活的可能……就让死亡在我指尖舞蹈。——陈泥熊……当黑暗笼罩世界,光明才会显得珍贵。当生命变成赞歌,死亡才会存在意义。这注定是一个光怪陆离的世界,一场盛世的死亡狂欢。……恳请推荐票支持,各位兄弟姐们看完后,就丢上几张呗,俺感激不尽哈。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蓝鸢

    蓝鸢

    30年的守护,可否换得鸢尾花开?用生命诀别的痴恋,震痛了谁是谁非的一夜缠绵?蓝色鸢尾,宿命中的游离和破碎的激情,精致的美丽,易碎且易逝……
  • 快穿之锦鲤女配游游游

    快穿之锦鲤女配游游游

    本在教室收作业的学习委员兼买神--钟越,就这样被一场地震,给震死了.......系统6666:小仙女,你真是又聪明又漂亮呢,咱们这个世界的宏伟愿望,了解一下下。钟越:不想了解,滚,立刻,马上!想给我吹彩虹屁,也得先问问我愿意否!系统6666:Areyoukiddingme?人和人之间的友谊呢?可不可以换个小仙女钟越:可不可以换个任务啊,不想一直和倒霉蛋在一起!每个倒霉蛋都需要我去保护,我也很累的!倒霉蛋:我需要保护,可是求你,不要完就跑,好不哈!本文有点搞笑,有点甜,有点飒~可能也会间隔抽风......女主的真实身份也是个秘密哦,而且还有一个隐藏的恋爱技能,只是她不晓得。第一个位面不太适应,只能怨自己的逻辑能力感人~不过后来的就好了,相信我!一起开脑洞,一起笑啦。
  • 玛雅文明探寻

    玛雅文明探寻

    在世界远古文明中,玛雅无疑最富有浪漫色彩。古代玛雅人制造了哥伦布之前美洲大陆上最引人惊奇的文明之一:它在气候并不宜人的热带雨林环境中萌芽、兴盛然后消亡,历经千载,遗留下数以百计的大型废墟,激起后人的惊叹和注意。
  • 剑脉

    剑脉

    云岛飞龙如电,赤风青虹若仙,东海紫月妖艳,苍山双魂蹁跹,流云千古不显,乱域血煞无前,千幻瞬息万变,蛮古巨灵在先,杀止济世渡险,无极出世盗天!凡云大陆,动荡起伏,名剑群集,以剑为尊,以脉为源,纵横驰骋,仗剑天下。(希望喜欢剑侠的读者,能够爱上这本,奇剑异剑纵横的文章)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萤雪丛说

    萤雪丛说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何许十年深情

    何许十年深情

    那一夜,给她留下了一个孩子,却是她心头不愿揭开的过往。她以为是自己一厢情愿,却没想到,那个薄情的男人,早已深爱她很久......很久......当失去的记忆和谜团一一揭开,是否......还能继续相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