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323800000034

第34章 附(2)

就客观方面来说,一种新的诗韵推行需要有相应的语言体系作为基础。没有全国范围的通语(普通话)也就难于用一种新的韵书,取代已经被士人习惯了的《平水韵》。譬如,《中原音韵》虽然如实反映了汉语语音体系发生的巨大变化,被多数语音学家称为近古语音体系的代表,但它体现的还主要是中原地区(包括北方广大地区)的实际语音,而不能反映南方不少地区实际语音。明代和清代亦如是,南北还没有形成统一的通语。清朝时期,虽然北京话也成为官话,但它并没有能推行到全国。

清朝被推翻后,为了统一全国语言,当时的教育部曾于民国二年,在北平召开读音统一会。除由教育部直接延聘委员外,每省派代表二名,蒙藏华侨代表各一名,专门议定音标,并按字审音。当时有两种主张:一派主张以北方官话为标准国音,而另一派以北方官话无入声而力加反对,并另提主张。表决结果,以北方官话为标准国音,而双方仅有一票之差。(转引自林正三《诗学概论》所引之张正体张婷婷合著之《诗学》语)。这也足以说明当时北京话并未成为全国的通语。

二、全国有了统一标准语音后建立新韵书的情况

北方官话为标准国音之后,国人开始为制定一部新的诗韵而努力。1941年,国民党政府在重庆颁定了《中华新韵》。该书以北京音系为准,共分十八部。每部包含阴平、阳平、上、去。入声按普通话的实际语音分别派入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可以说《中华新韵》和今天普通话的实际语音是相符的。但由于当时教育的普及程度不够,普通话未及推广,加之时局的问题,《中华新韵》未能得到推行。

解放后,随着普通话在全国范围的推广和教育的逐渐普及,建立新韵书的条件开始成熟。新韵书也不断出现。1965年由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出版了《诗韵新编》。1975年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了秦似编著的《现代诗韵》,1987年北京出版社出版了吕晴飞编著的《新诗用韵手册》,2000年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了朱光林、菡萏的《现代汉语新韵》,2002年出版了余浩然的《格律诗词写作韵部》,2002中华诗词学会委托广东诗词学会编写了《中华新韵府》,2004年,中华诗词学会又组织编订了《中华新韵(十四)》。此外新疆师范大学王星汉编著的《中华今韵》,朱钟智编的《国家通用语言(普通话)音韵》,张鼎盛编著的《现代韵文词汇》,张允和编著的《诗歌新韵》,车锡伦编著的《韵辙新编》,鲁允平编著的《韵辙常识》也先后问世。就连在国外工作的华裔学者赵元任先生,高亦涵先生也分别著有《国音新诗韵》和《简化统一诗韵》。所以要举出这么多,只想说明,建立新韵书已形成一种巨大的趋势。但现实中不愿放弃《平水韵》反对建立新韵的势力依然不小。一些人依然坚持以《平水韵》作为衡量诗词的标准,凡不合《平水韵》的就判为不合格。这实在是抱残守缺了。

三、如何看待《平水韵》

《平水韵》对于规范诗人用韵培育诗歌发展,起过巨大的作用,也可说是功不可没。从唐诗起,中国的古典诗词绝大部分都与《平水韵》有密切关系。尤其是近体诗,更没有离开过《平水韵》所体现的音系。我们今后学习欣赏古典诗词也还少不了它。但是,《平水韵》所体现的毕竟是隋唐时的语音体系。从隋唐到现在一千多年了,汉语的语音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就是在《平水韵》产生的宋代,语音也已与隋唐时期有所不同。随着语音的进一步变化,《平水韵》与实际用语的距离也越来越大。

诗词是一种语言文学,是一种接近实际用语的文学。虽然它不像小说、戏曲、电影那样完全口语化。但必须接近广大群众的实际用语。它所体现的语言的音律美,应该让普通人能感觉出来。这就要使用存在于群众生活中,为群众所能理解的语音体系。中古音除去还存在于古书和古典诗词中外,已经退出实际生活。现代人写现代诗词也应当用现代韵。《平水韵》应当从诗词写作中退出去了。韵书之争说到底就是今日写诗是否应该用今音今韵的问题。其实,韵本天籁,顺乎自然。时代的诗如果与时代的音符合,只要发音准确,顺其自然,就能押出合口的韵来。在这种情况下,韵书的主要作用是供写诗的人搜寻字眼。当你已选用某字作为韵脚后,同韵的字往往不会都出现在你的脑中,这时就需要韵书来帮忙。翻一下韵书,一大堆同韵字就都出现在你面前,供你选择。如此而已。

关于古入声字的识别方法

古典诗词很讲究音律美,尤其是近体诗和词曲的音律美,已达到极高的境地。但是历史留给我们的古典诗词,是依照古汉语的音调写的,而古音和今音有很大不同。不了解古音就很难领略到古典诗词已经达到的音律美,甚至会感到不少诗词不合韵律,缺乏音律美。因此,应当对古音有所了解。

古今音不同的地方主要有读音不同和声调不同两个方面。读音不同的如“乌衣巷口夕阳斜”的“斜”,古时发音不是“xie”而类似“xia”。“渚清沙白鸟飞回”里的“回”,发音不是“hui”,而类似“huai”。关于读音不同的字不在这里探讨。这里主要谈一下声调问题。

古今声调不同的字包括“古平今仄”和“古仄今平”两类,其中对诗词平仄韵律影响较大的是古仄今平的字。就《平水韵》收入的字来说,常用的古平今仄的字不过几十个,而古仄今平的字则多达数百。其中大部分是由古入声字转化而来的。因此这里也主要谈入声字问题。

古代入声字到底有多少,各种韵书收入的数字不尽相同。据本人手头所有的几部韵书看,《佩文诗韵》收入的入声字约一千八百个。《诗韵新编》收入近一千三百个。《平水韵》有的版本收入的入声字近千个,有的八百多字。中华诗词协会公布的《中华新韵》(14韵)收入一千二百多个。这些古入声字并不都影响诗词的平仄韵律。按《诗韵新编》所收入的入声字来说,约有53%在普通话中被派入去声和上声。这些字古为仄声,今亦为仄声,对诗词的平仄韵律没有影响。对诗词韵律有影响的是被派入到普通话阴平与阳平中的字,大约六百多(《诗韵新编》是六百零六个,《中华新韵》是六百一十五个)。它们是今平古仄。搞不清就会影响对古诗词的欣赏和创作(如果你想用古韵写作)。因此,要重点谈谈如何解决这六百多个入声字的识别问题。

有关古入声字的识别方法,论者颇多,本人认为价值较大的有下面一些。

一、台湾学者陈伯元(新雄)提出的几条原则

1.凡现代汉语中声母为b,d,g,j,zh,z的字,其第二声(阳平)都是古入声字(“鼻”、“甭”、“咱”除外)。由于这6个声母属于不送气的塞音和塞擦音,也可称之为不送气的塞音、塞擦音原则。这是一条非常有用的原则。根据这条原则,只要能读准音调,就可以毫不费力地识别出三百多个转化为平声的入声字。

2.凡符合下列情况之一者都是入声字:d、t、l、z、c、s六声母跟韵母e拼合;k、zh、ch、sh、r五声母与韵母uo拼合;b、p、m、d、t、n、l七声母跟韵母ie拼合(“爹”字除外);d、g、h、z、s五声母与韵母ei拼合(此条也可不管,因为只有几个字);韵母为“üe”的字(yüe,nüe,lüe,jüe,qüe,xüe)(除“嗟”、“瘸”、“靴”外);声母f跟韵母a、o相拼。这些原则或方法,确实也能使我们根据现代汉语的读音识别相当一部分古入声字。

二、排除法

下列三种情况,都不可能是古入声字,不必去考虑。

1.带鼻音韵尾n、ng音节的,都不是入声字。也就是说,凡韵母为:

-an-ian-uan-üan/-en-in-uen-ün/-ang-iang-uang/eng

-ing-ueng/ong-iong的,都不是入声字。

2.由zi/ci/si拼成的字。

3.以uei、uai为韵母的字,基本上不是入声字。只有uai韵的个别字例外,如“帅”字。

与排除法相关的是重点韵部分析法。以《中华新韵》的十四个韵部而论,八寒、九文、十唐、十一庚都是带鼻音韵尾n、ng音节的,都不会存在入声字。分布在四开、五微、六豪、七尤这四个韵部中收入的入声字总共才二十六个,其中发平声的只有十几个,可以个别解决。需要花点儿力气的只有一麻、二波、三皆、十二齐、十三支、十四姑六个韵部。也就是以“a、ia、ua”“o、uo、e”“ie、üe”“i、ü”“u”和特殊韵母“-i”构成的韵部。

三、入声字声旁识别法

以入声字为声旁的形声字也多半是入声字。如“曷”是入声字,以它为声旁的字:葛、渴、喝、歇、遏、褐、蝎、碣、揭、谒、毼、楬等也是入声字。但此法也并非万无一失。如以入声字“谷”字为声旁的“裕”字古今都是去声。再如“莫”是入声字,以它作声旁的“幕、膜、摸、漠、寞、蓦、貘”等也是入声或兼有入声调。同样以它为声旁的“模、摹、嫫、谟”却是平声。还有一种情况,用简化入声字为偏旁的字,声调不一定相同。例如,“只”是古入声字,当作为“祗”的简化字时,是上声;作为“隻”的简化字时,是平声,而作为‘戠’的简化偏旁时,以它作声符偏旁的“识、织、职”又都和它们的繁体字一样是入声字。

现介绍一些推断入声字概率较大的入声字偏旁如下:

八、白、敝、辟(檗)、孛、察、臿、出、啜、答、啇、蝶(右边)、读(右边)、犮、发(發)、伐、伏、服、畐、复、弗、鬲、各、刮(左边)、国、吉、夹、甲、及、局、匊、厥、亥、害、曷、合、盍、仆(僕)(右边)、咠、桼、屈、曲、瞿、豦、杀、失、叔、孰、蜀、宿、塌(右边)、勿、屋、折、析、悉、昔、息、夕、易、匝、族、足、卒、翟、作、卓等。数量虽大,但可逐步解决。

如果能掌握上述各种方法,则古典诗词中的大部分入声字都可识别,但也有部分入声字尚不能按上述方法识别,如下面一些今读平声的古入声就是,需要强记。

“粥、哭、倏、秃、俗、剥、壳、虱、戌、实、秫、兀、凸、没、钵、脱、抹、撮、捋、刷、咽、噎、批、托、橐、躇、涸、积、屐、掖、栅、哑、石、击、激、食、湿、汁、什、踏、拉、压、叶、掐、胁”。(其中涸、积、食三字古音有去、入二种声调;咽字有平、去、入三种声调;哑字有平、上、去、入四种声调)。

入声字中有一些在古音中一字两调或三调的,但多数都属仄声,只有少数几个有时也读平声,需要注意。常用的有“不、折、匹、霓、尼、膜、躇、咽、哑”等。

除入声字问题外,还有些字按古音平仄两读,今音只一读的,也需注意。据北京大学曲丹等人利用计算机对全唐诗中出现6次以上的5552个汉字进行分析,发现多音字一共445个。其中平仄两读的为231个。(这虽然不一定准确,但有参考价值。)我对这231个汉字进一步分析,了解到大体可分为三类:在普通话中仍为平仄两读者;在普通话中只读平声者;在普通话中只读仄声者。需要注意的是后两种。现把这两种附于下面。

1.古音中平仄两读,今只读平声的字:如:三、深、思、从、犹、离、吟、回、轻、临、留、庭、经、吹、先、苍、迟、骑、劳、迎、折、摇、凝、帆、收、张、封、兼、题、参、烧、驱、钱、穿、潜、牵、沾、腾、裁、司、栽、妨、施、溟、防、淹、弥、滩、坟、雏、暝、标、汤、陂、操、闲、煎、廷、油、缠、听、沉、疏、雍、茸、盐、援、填、医、溶、磷、僚、谗、莹、尼、衷、些、砻。

2.古音中平仄两读,今只读仄声的字:望、好、胜、浪、叹、比、怨、纵、漫、母、醒、振、请、翰、庆、冻、虑、料、障、患、榜、治、镂、蕴、誉、嵌、撞、曼、攘、缔、灶、鹞、诽、种、县、宛、咀、觜(嘴)、匹、骛。

以上资料,可能有疏漏和不妥的地方,希望指正。

关于诗词与身心健康的发言

一、学写诗词有益于颐养天年

人一退休,就进入颐养天年的阶段。颐养天年也就是保养年寿。保养年寿的方式除合理运动外,就是注意营养。营养有两种,物质的和精神的。后者更为重要。其中最重要的是精神寄托。有所寄托才有所乐。现在提倡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老有所养一般说已没有问题,重要的是老有所乐。而要老有所乐,就应该老有所为。无所为,就容易闲出病来。可我们已经退休,许多事都轮不着我们了。只能自己找点闲逸之事做。诗、书、棋、乐、画之类,就是闲逸之事,又都是有益于保养天年的雅事。去年的《老教新歌》上,有我的几首拜年诗,其中最后一首的最后两句是“颐养天年善排遣,诗书棋画小神仙”,说的就是这个意思。“排遣”既有疏通排解之意,也有遣兴、遣怀、消遣之意,基本意思是消除寂寞和烦闷。简单说就是消闲解闷。怎样才算是善排遣呢?做一些自己感觉愉快的事情来填补空虚的时间。诗、书、棋、乐、画都可以。这里专说诗。

我读诗写诗几乎没有什么功利目的,主要是找乐。或者说是为了满足自己审美情感的需要。人都爱美,琴棋书画诗是一种文化美、艺术美,观看别人的诗画会得到美的享受,看自己的诗画也会得到美的享受,而且会加个更字。孩子总是自己的好。虽然自己的孩子不一定真好。我这个人书画功底太差,画画始终没有脱离涂鸦阶段,写字就像蜘蛛爬。唯独在写诗方面,还算有那么一点基础,准确地说是还有点兴趣。小时候喜欢读诗,长大了偶尔也写几句,多是在日记本上,自己给自己看。心里有所感触,不吐不快,就诌几句。有时候,一件小事,觉得有趣,也打几句油。严格地说,多数都没什么诗味,因而算不上诗。但它却是我感情的记录。记录着我的喜乐忧愁。这些东西,现在读起来,仍然感到亲切、有味。虽然不是诗味,但却不乏生活的趣味。近几年参加了诗词班,比较系统的学习了有关诗词的理论知识,搞清了许多原来不懂得东西,对诗的兴趣也就更浓了,对诗歌有益于身心健康的体验也比过去深了。

人为什么要写诗?动机可能是多种多样的,但从本源上说是为了抒发情感,是有感而发。《毛诗序》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紧接着又说“情动于中而形于言”。

人总是有情感的。任何情感,尤其是那种激烈的情感,都需要给它找到宣泄的渠道,否则有损健康。俗话说,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都说明了情感过度偏激对人体的健康均有一定的损害。尤其是那些压抑的消极的情感,即使不那么强烈,长久积累也会使人生病。因此更需要及时释放。哭、笑、骂人、摔东西、找个人倾诉都是释放的方式。恐怕大家都有过这种体验,心里有了不痛快的事,总想找个人说说,就是有个乐事也想找个人说说。这就叫不吐不快。写诗也是一种吐,吐出来就觉得好多了。所不同的是,哭、笑、骂人、摔东西等属于一种缺乏理智控制的较低级的情感发泄。向别人倾诉也仅是情感的一种自然表现。这两种情况虽然也能达到释放情感的效果,但有时也可能带来某些不良的后果,如骂人会破坏人际关系,摔东西会损坏财物。向别人倾诉如果没找对对象,也可能不被理解而得不到共鸣甚至相反。

写诗则不同,它是一种自我排忧解闷兼自我欣赏的释放方式,美学里管它叫情感的艺术表现。比较起来这是更好的释放方式。管子有句话,“止怒莫若诗,止忧莫若乐(指音乐)。”一些诗人也有这个体验。如唐人杜甫的“陶冶赖诗篇”,韦庄的“若无诗自遣,谁奈寂寥春”,白居易的“闷忆好诗篇”、“闷发每吟诗引兴”,宋人陆游的“平生遣日赖诗句”,刘克庄的“赖诗消遣一襟愁”,黄庭坚的“与世浮沉惟酒可,随人忧乐以诗鸣”等,说的都是这种体验。

我不是诗人,写诗不多,但也已体验到诗可以为你分忧,给你添乐,可以伴随你度过困苦的阶段。

同类推荐
  • 梦里花落知多少(珍藏一生的经典散文)

    梦里花落知多少(珍藏一生的经典散文)

    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润物细无声:文史作品选读与鉴赏

    润物细无声:文史作品选读与鉴赏

    本书分人物春秋、诗家气象、词中风情、游记四部分。尽管每个人的人生阅历不同,起点不同,各自设定的目标不同,采用的生活方式不同,但我们都面对的是同一个世界,面对的都是人生;尽管人生在不同的阶段有着不同的命题,大家都在采用加减乘除等不同的方程式来解答这些人生命题,或许得到的答案不尽相同,但愿我们都能有一份自己满意的结果。
  • 香格里拉——远古的呼唤

    香格里拉——远古的呼唤

    本书愿以“香格里拉叹息”为题,点出了香格里拉的象征意义。英国作家詹姆斯.希尔顿的小说《消失的地平线》使香格里拉这个神奇的名字越过中华大地,成为全世界家喻户晓的天国。小说中描写在香格里拉生活的人延年益寿,青春永驻。这可以说是真正的“天人合一”的象征。那么,这个看似荒诞的故事是否也有佞人顿悟的道理呢?香格里拉的永久存在确实不等于人类个体的永生,但是,香格里拉的混坏却一定是全人类的灾难。用杜甫“造化钟神秀”来描绘香格里拉,那是再精当不过了。香格里拉是大自然本身,是人类赖以存活的全球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告诫人类不能继续对大自然毁容的警示。香格里拉确实是在叹息,而且叹息的很久了。
  • 徜徉书海

    徜徉书海

    无论是选文、编排体系,还是阅读建议的编写,无不贯穿着我们的编辑理念——不唯名家,但求名篇;不拘篇幅,唯求美文;不唯形式,文道并重;中外兼容,情理为上。精选文章,精编内容,与同学们共鸣经典、分享精品、同述感动。《徜徉书海/中学生必读经典美文》力求从学生的心理因素、终身能力和价值取向等方面,真正地体现出对人的精神培植。编者们从浩瀚的书海中“淘”出这些经典美文,给同学们营造了一个五彩缤纷、趣味盎然的阅读世界,使同学们受到智慧启迪、情感陶冶以及价值的切实提升。愿亲爱的读者朋友徜徉在美的阅读享受中!
  • 厨房(徐坤文集)

    厨房(徐坤文集)

    本书重新收录了作者创作二十多年来发表过的影响较大的中短篇小说,如,获过第二届鲁迅文学奖的《厨房》,连续五届获过《小说月报》大众评选“百花奖”的《狗日的足球》《遭遇爱情》《早安,北京》《午夜广场最后的探戈》《通天河》,获得《小说选刊》及《中国作家》奖的《鸟粪》《一条名叫人剩的狗》等。
热门推荐
  • 你如月光

    你如月光

    女主:顾曦男主:郭仁杰本文从青梅竹马到婚姻殿堂男强女强(本文甜宠,欢迎入坑)男女主身心双洁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红颜溺

    红颜溺

    它是一个关于身份的故事。每个人终其一生,无非是在寻找自己是谁。
  • 倾城辣妻,总裁坏坏宠

    倾城辣妻,总裁坏坏宠

    俗话说“一入豪门深似海”,杨心程一嫁进唐家就心领神会,她目睹阴谋与陷害,本以为只要自己视而不见就可以躲避所有,但还是避免不了被卷入一场又一场的明争暗斗,幸好还有他。他足智多谋,运筹帷幄,还特别爱她,这样的男人可以考虑过一辈子。唐柏斳:一辈子怎么够!我要下辈子,下下辈子,下……都要和你一起过。
  • 这个丫头不太乖

    这个丫头不太乖

    江肆,外人看来是高冷学神,可在廖惊词眼里,他就是个不折不扣的嘴贱毒舌男,他是廖惊词最讨厌的同桌,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和江肆一起掉入游戏副本,开始了一个个有趣而又惊险的故事。“小同桌,你的发型怪独特的,绿毛,哈哈”江肆弹了一下廖惊词的头,“滚”。后来,真香,“词词,你是我的,你只能是我的。”廖惊词才明白这哪里是什么毒舌男啊,分明就是一腹黑大佬,被江肆啃的骨头都不剩的廖大佬廖惊词哭嘤嘤的扶住她的小腰。
  • 将军每天都在愁嫁

    将军每天都在愁嫁

    十五岁前,方晗认为自己将来要娶房媳妇。十五岁时,秒转女儿身,她觉得自己嫁出去堪忧。现在,她看上了一只土豪,决定坑他一把。成亲时她才恍然明白,原来姻缘“钱”注定。
  • 重生之丫环文琦丝

    重生之丫环文琦丝

    宁为穷人妻,不为富人妾,这是重生后的愿望之一。前世惨死后宅,是她有眼无珠错把渣夫当良人。今生她只想要让文家避开抄家灭族的命运。
  • 轩辕神宫

    轩辕神宫

    命由天定,运由心生。命,即是出生家庭,父母,样貌。等等,一切都不可改变。老天赋予你这一切你要有幸得之,珍之、惜之、爱之、信之,犹恐不及。运,则是生命的开始,从出生到死亡,这段时间则由你自己掌握。↓薛轩意识海中有一座神宫,为他修炼带来不可想象的助力。当有一天,薛轩心中诞生永不放弃的信念时,就是他攀登巅峰时刻。↓境界等级:炼魂、融魂、斩魂、神魂、真神法宝功法:凡品、灵品、耀品、真魂品、神品↓主角不会故意的去低调,低调也只能让你的敌人,更加肆无忌惮的去伤害你。也不会特意高调做事。配角,拥有一定智商,也会用脑子去想事情。
  • 第七只猴子

    第七只猴子

    公元3025年,人类在生命科学上取得了重大突破,通过量子计算机的庞大计算,人类找到了决定人类寿命的X基因,同年人类摆脱了困扰千年的能源危机,此后的10年里人类社会发生了重大变化,人类开始变得长生不老,开始了外星移民拓荒,但是与之相伴的是日益增加的人类犯罪活动。在那个时代,每个普通人都能调用更多资源,用很小成本获取破坏力极强的武器。似乎文明毁灭之墙就这样迫近,为了应对这样的局面,世界所有国家把基因改造写进了法律。自此自然生育的人类变成了低等的残次者,而去除了暴力基因和加入高智能基因的改造人成了社会主流。如果进化是完全消灭感性而走向完全的理性,如果未来只是排除了不确定而选择了确定性,那人类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呢?人类的进化之路又在哪里?
  • 野王谈恋爱吗

    野王谈恋爱吗

    电子竞技“你就是国服蔡文姬?”居然是个小奶狗“你就是那个带我躺赢的野王”还是女野王,活的!“野王谈恋爱吗?我什么辅助都会,蔡文姬奶量十足!”“.....”楚瑶邪魅一笑,“小奶狗,有没有兴趣做我的专属辅助(男朋友),只辅助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