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279100000028

第28章 倚天把剑(10)

魏冉是秦国有名的大力士之一,膂力过人,豪爽猛断,深受好武尚力的秦武王的喜爱,两人终日在一起习武角力。除了年龄相近、爱好相同之外,魏冉还是武王的舅舅,再加上魏冉与武王的叔叔樗里疾交情很深,所以秦武王非常信任魏冉。因而,秦武王继位之后,魏冉的政治地位迅速提升。武王四年,也就是公元前307年,魏冉因战功卓著,成为秦国历史上的第一位将军。为了确保在秦国的政治地位,魏冉帮助樗里疾挤走了惠文王和武王重用的楚籍名臣甘茂,形成了国戚、外相与将军三位一体的政治军事小集团。

秦昭王即位后,魏冉继续担任将军,拱卫咸阳,稳定局面。

从秦昭王七年起(前300),魏冉五次出任秦国的相邦(即丞相)。昭王十六年(前291),魏冉被封为穰侯。昭王二十六年(前281),又加封陶(今山东省定陶)。陶本属宋国,是战国时最繁华的商业大都市,历来为各强国所垂涎。齐湣(mǐn)王灭宋后,被齐国占领。乐毅率燕、秦、韩、赵、魏五国联军攻破齐国后,秦军占领了陶。宣太后把陶封给了魏冉。

魏冉对他的姐姐宣太后十分尊敬。在宣太后主持秦国大局的几十年里,魏冉能够很好地配合宣太后的内外政策,先后五次为相,五次罢相,而没有一句怨言,真可谓忠心耿耿。在秦昭王一代,由于宣太后和昭王都勤于政事,秦国的相邦实际上只是一个荣誉头衔。不过,魏冉亲自出任相邦,就使得相邦这个职位荣耀无比。其实,宣太后把秦国相邦职位作为实行内外政策的最高礼帽,根据实际的政治需要,戴在不同的人头上。由于赵国的强大,宣太后就任命赵王派来的楼缓为相,表明秦、赵两国的友好;齐国强大,对秦国有威胁,秦就重金聘请齐国的孟尝君为相;为了安抚秦国的客卿,就拜寿烛为相;为了加强昭王的权威,就让与昭王少年同衣、成年同车的向寿为相。宣太后用这个办法很好地安抚了国内的各种政治势力,稳定了与盟友的关系。尽管秦相这一职位没有什么实权,而且换人频繁,但由于魏冉的不断出任,秦相的荣誉价值有增无减,毫不贬值,一直是在秦国群臣中最高身份的象征。

魏冉少年成名,军功显赫,是秦国的名将,被封为穰侯后,他仍然经常带兵打仗。秦昭王十八年(前289),魏冉率兵攻魏,魏国割河东400里地(今山西省西南部)。拔魏之河内,取城大小60余(今河南省济源、沁阳一带)。秦昭王三十二年(前275),魏冉领兵攻魏,打败魏国的名将芒卯,围魏都大梁(今河南省开封),迫使魏国求和。昭王三十三年(前274),魏国背秦,与齐结盟。魏冉再次率举伐魏,斩首四万,击败从韩国投奔魏国的名将暴鸢,得魏三县。昭王三十四年(前273),魏冉与白起、客卿胡阳攻韩、赵、魏,取华阳、卷、蔡阳、长社、观津。魏冉将观津还给赵国,与赵国结成盟国,共同伐齐,迫使齐王求和。

魏冉长期掌握秦国的军权,秦军的高级将领大多出自他的提拔。惠文王朝的司马错和武王朝的任鄙都是秦国的重要将领,也都投靠了魏冉,在与惠文后的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魏冉提拔的大批青年将领中,白起是最出色的一个。魏冉在发现白起很有指挥才能后,就将白起调到自己身边,悉心培养。由于魏冉的提拔,白起很快就成为一位可以独当一面的青年将领。在伊阙之战前,魏冉力荐白起为将,而昭王要重用自己的亲信向寿。魏冉说服了宣太后,于是昭王让白起代向寿为将。魏冉在多年的军事生涯中,早已明白军事将领太出名往往没有好下场,不是让敌人杀死,就是让自己人害死。自己在秦国已经是最尊贵的大臣了,而战争必然会有胜负,胜则无益,败则影响威望。于是,魏冉就竭力推荐白起出任大良造。这样就使自己仍然掌握着军权,而不必再担心战败会影响自己的富贵。

在魏冉的早期战略构想中,是实行远交近攻的。即与远方的齐国结盟,攻击秦国危险的邻居们韩、赵、魏、楚。这种战略构想在理论上是成立的,齐和秦对韩、赵、魏、楚两面夹击。这样的话,齐就成为秦的敌后根据地,是一种可行的构想。但齐国非常狡猾,表面答应秦国,暗中却将自己的策略调整为远攻近交,与韩、赵、魏、楚结盟,挑唆它们进攻秦国。转眼间,齐国又变成攻击秦国的策源地。在魏冉执政期间,最严重的一次惨败是齐国联合韩、魏攻进了秦国的函谷关。秦昭王十一年(前296),在双方打了三年后,尽管函谷关十分险峻,尽管魏冉是一位十分杰出的将领,但由于齐、韩、魏联军很强,北方的赵国和西方的义渠戎又在后面捣乱,使秦国四面受敌,最终被攻破了函谷关,秦国割让了大片的土地才算了事。

秦昭王十九年(前288)十月,魏冉与齐国再次结盟,继续推行远交近攻战略,齐称东帝,秦称西帝,夹击三晋和楚国。十二月,齐国听从苏秦的建议,自动取消帝号,联络赵、魏、韩、楚再次攻秦。在秦昭王二十年(前287),苏秦、李兑组织齐、赵、韩、魏、楚五国联军攻秦。尽管这时候白起已经声名显赫,魏冉老谋深算,但被动的局面还是无法改变。秦国再次割地求和,先前取得的一系列军事成果化为乌有。

接二连三丧师失地的被动挨打局面,使魏冉认识到远方的齐国是秦国的最大威胁,要想改变这种被动挨打的不利局面,就必须调整战略。秦昭王二十二年(前285),秦昭王和楚顷襄王在宛相会,和赵惠文王在中阳相会,秦国主谋攻齐。秦昭王二十三年(前284),秦昭王和魏昭王在宜阳相会,和韩釐王在新城相会,请赵惠文王联络燕昭王,五国攻齐谋成。五国联军由名将乐毅带领攻齐,齐国被攻破。秦尉斯离攻取齐国先前占领的宋国陶地。陶就像一个楔子一样楔在赵、魏、齐、楚之间,秦国决定把陶变成插入敌后的根据地,形成秦、陶两面夹攻韩、赵、魏、楚的有利战略局面。宣太后决定把陶封给魏冉,她认为只有魏冉才有能力守住这个四面受敌的敌后根据地。陶是当时最大的工商业城市,经济足以自给,魏冉给陶又增派了不少秦国的精锐部队,使这个根据地更加牢固。齐国被攻破后,虽然由田单复国,但实力已经被严重削弱,对秦国插在它身边的刀子已经无力拔除。魏冉封陶后,七国间的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秦国有了统一六国的可能。

在宣太后设计的政治框架中,是由魏冉,而不是由昭王掌握军权。但秦昭王不断地向军队系统安排自己的亲信,这让魏冉很不高兴。政权是靠魏冉抢来的,他虽然名义为臣,但实际地位却并不比昭王低。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昭王的成熟,宣太后逐渐淡出,很少直接问政了。以前由宣太后掌握的秦国间谍系统也交给了昭王,昭王的实力得到了很大的加强。昭王通过自己的努力正在由一个名义上的国王向一位真正的君主转变,而且他要把王位传给自己的儿子。魏冉对昭王的公开挑战很反感,但由于宣太后的劝阻,他才没有与昭王交手。直到公子芾被刺杀,秦昭王请求宣太后立自己的儿子安国君柱为太子,宣太后才不得不亲手改变了自己当初搭建的秦国政治框架。从情感上来说,魏冉是支持公子悝的。但宣太后的决定是有约束力的,而且魏冉的出路并不差。陶此时已经不只是最富有的城市,而且在秦客卿灶攻取齐的刚寿之地后又不断地扩张,已成为一个方圆300里的国家了。魏冉家族是愿意到这个富有的、与秦国只保持君臣名义的中等国家去的。宣太后把昭王这个最强劲的潜在对手调走后,秦国的政局才逐渐稳定了下来。

秦昭王亲政之后,继续奉行当初魏冉制定的对外攻略,与魏冉联合,打通了从陶国沿黄河两岸到秦国本土的一条通道。出于对陶的安全利益的考虑,魏冉积极配合昭王实行自己当年制定的战略。秦国的这一措施目的在于先解决韩、魏,打断六国的脊梁,把六国分为两部分,让其首尾不能相接,解除合纵给秦国带来的威胁。由于秦国占领了韩国的上党地区,赵国的大将廉颇就率军进攻驻守韩国上党的秦将王龁,引起秦赵之间的大战。这样一来,秦国原来部署在河内地区准备攻灭韩魏的白起,就被调往长平与赵括交战。

慑于魏冉的军事声望和陶国的军事实力,临近陶国的韩、魏、齐、楚都不敢轻举妄动,响应赵国攻秦。对于赵、秦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这场恶斗,韩、魏、齐、楚本来就有坐山观虎斗的打算。秦国由于有魏冉坐镇陶国,既威慑住了四国,使他们不敢救赵给秦国添乱,也解除了在与赵国巨战后实力受损遭人围攻的潜在危险。陶国地近赵国的都城邯郸,魏冉命令秦国驻陶部队佯攻邯郸,造成邯郸地区的紧张局面,使赵国不敢派兵救援赵括,为白起与赵括决战创造了有利条件。

长平之战后不久,魏冉就去世了。由于秦赵大战后,秦军实力严重受损,国内比较空虚,秦昭王便把陶国的精兵调回国内,并把陶国变为归秦王直接管辖的陶郡。魏冉的子孙对此非常不满,但也无能为力。随后,秦昭王夺白起兵权,不久,又命白起为灭赵主将。白起知道,赵国在长平之战后,仍然有很强的实力,秦国不具备灭赵的条件,于是以染病为由,多次拒绝王命,最后被秦昭王杀死。秦昭王任命郑安平为秦军主将,率军攻赵。但是,郑安平指挥不动魏冉和白起系统的秦军将领,被迫降赵。秦军大败,原来夺取的秦与陶之间的大片土地被三晋夺走,陶郡成了远离秦国本土的一座孤城。

秦昭王五十三年(前254),魏安釐王攻取了孤立无援的陶郡。

§§§第四十五节范雎为相——一场冤狱逼出来的奇迹

已往的历史学家们谈论起秦国之所以能够战胜六国,大多数人都是偏重于对秦军战略和战术的探讨,虽然有人也注意到了秦国的外交政策在统一战争中的作用,但对此的认识还不够深入。我认为,秦国一直是在两条战线上作战,其外交政策在战争中起到的作用,并不比军事斗争逊色,有时甚至还要超过军事斗争。完全可以这样讲,秦国如果没有成功的外交政策的胜利,就不会有军事斗争的胜利。

在外交政策上,秦国最著名的就是“远交近攻”之策。什么是远交近攻的外交政策呢?简单说来,就是对离秦国稍远的国家,如齐国、燕国、楚国等,采取“交好”的政策,有时不惜牺牲秦国的一些既得利益,让他们在秦国与其他国家的军事斗争中保持中立。所谓“近攻”,就是对离秦国最近的魏国、赵国、韩国进行武装斗争,不断攻伐,以期削弱和最终消灭。“远交近攻”的威力在于,它会使关东六国心怀异志、各自孤立,不相救援,最后被秦国一一击破。这条外交政策在后来的实践中被证明是绝对高超和行之有效的,是克敌制胜、百试不爽的良策。

那么,这条政策是哪个秦国人想出来的呢?

很遗憾,制定出这条蕴含着高度政治智慧妙策的并不是秦国人,而是一个在魏国混得很不得意、几乎丧掉性命的人提出来的。——这个人就是魏国人范雎(jū)。那么,魏国人范雎为什么要给秦国出这条连自己的祖国都要被灭亡的计策呢?

这就得从范雎为什么会跑到秦国来说起。

范雎,字叔,他曾经和周游列国的游士们一样,到各个国家去游说君王,希望能够得到重用,建功立业,博得个高官厚禄,享受荣华富贵。可是,周游多年,却没有哪个国君对他的才华表示欣赏,所以,范雎就不得不回到魏国,委屈地投在魏国中大夫须贾的门下,混一口饭吃。

这个须贾,虽然身为中大夫,却没有识人用人的本领,而且还多少有一些嫉妒之心,见到下属比自己强一点就气得鼻子发歪,有时忍不住还会跑到上级那里告个歪状,让下属吃点苦头。那么,范雎究竟是因为什么让须贾嫉恨的呢?

说起来也很简单。有一次,范雎作为须贾的随员,在出使齐国时,接受了齐襄王送去的十斤黄金以及牛肉美酒一类的礼物。谁知须贾知道这件事情以后,大为嫉恨,回到魏国后,就把这件事添盐加醋地报告给魏国的宰相魏齐。

魏国的宰相魏齐听了之后非常生气,就命令左右把范雎结结实实地打了一顿,打得范雎昏死过去。就这样,魏齐还嫌不解恨,派人用席子把范雎卷起来扔在厕所里,又让醉酒的宾客轮番往范雎身上撒尿污辱他,以表示对卖国贼的痛恨。

不料,卷在席子里的范雎并没有真正死去,他醒过来之后,用行贿的办法让看守他的人放了他。稍后,魏齐后悔把范雎当死人扔掉,又派人去搜索他。当时有个叫做郑安平的人,设法保护范雎。为了遮人耳目,范雎便更名为张禄。

这时,秦昭王派出的使臣王稽正好到了魏国。为了帮助范雎逃跑,郑安平设法得到了一个在王稽身边当差的差使。有一次,王稽向郑安平表示,如果有魏国的贤士想到秦国去发展,他可以将其带回秦国。郑安平趁机就把范雎大大的鼓吹了一番,并且在夜里把范雎引见给了王稽。王稽和范雎只谈了一会儿,就发现范雎是个难得的贤才,让范雎第二天在三亭冈的南边等他,一块回秦国去。第二天,王稽在三亭冈把范雎接上车,很快就进入秦国国境。

这个范雎的确是一位了不起的智谋之士,刚进入秦国境内,就展示了一下自己的才华。原来,王稽的马车到达湖邑时,迎面碰上了魏冉的车队。范雎对王稽说:“这个穰侯大权独揽,最讨厌收纳各国的说客,我最好藏在车上,不要见他。”果然,魏冉见了王稽,就警告王稽不要带游说之士进入秦国。魏冉走后,范雎对王稽说:“魏冉足智多谋,疑心很重,他刚才没有搜查车子,过一会肯定会派兵搜查的,我还是下车走路吧。”范雎下车走了大约十几里路,就碰见了魏冉派来的骑兵追回来搜查车子。由于范雎防范在先,骑兵们在车上没发现什么,这才躲过一难。

回到咸阳后,王稽马上向秦昭王报告出使情况,并且把范雎的才能向秦昭王作了汇报。可是,秦昭王却不以为然,只是以客的身份把范雎留在客舍,以备后用。

当时,秦昭王已经即位36年了。秦国在与关东六国的战争中屡次获胜,宣太后的魏氏集团因为赫赫战功聚集起了巨额的财富,魏冉的富有甚至超过了国家。但是,魏冉等权臣们还不满足,蓄意发动攻齐的战争,借此扩大自己封地的地盘。秦昭王三十七年(前270),秦国军队攻占了齐国的纲、寿两座城邑,并且把这两座城邑归入了穰侯魏冉的封地。范雎认为魏冉的所作所为已经严重损害了秦国的根本利益,所以就上书给秦王,再次请求接见他。他在上书中一再恳切表示,自己是有用的“宝玉”,能够为秦国的富强作出贡献。

秦昭王读了范雎的上书,觉得他很可能的确是个堪当大任的人才,于是就派王稽用专车把范雎接进王宫。这个范雎,真是个人才,当他看到王稽来接他,就知道他那封上书起了作用。为了展示自己的才华,引起秦昭王的重视,范雎进宫之后,故意装作不知道秦国有王,只知道秦国有穰侯和太后,与宦官发生口角。

同类推荐
  • 大唐龙之魂

    大唐龙之魂

    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爱恨嗔痴,俱为虚幻,百生百世,弹指即过。
  • 长河复生记

    长河复生记

    《明史-河寇志》:河间有寇,自号联邦。寇酋姓孙,名一,字零,号不二。据锦衣卫查知,寇酋本名狸的儿,实为草地无父无母之流氓,自崇祯五年起聚土匪、叛军、流贼、残虏,以雷电巫术蛊惑人心,自成金、银、铜、铁等国,目无纲常,始祸乱黄河。
  • 可怕的错觉:人人都会犯的致命错误

    可怕的错觉:人人都会犯的致命错误

    可怕的错觉,曾导致多少悲剧和羞辱?但是,何以人类却一再地重复,一再地犯错?在查尔斯·麦基的《可怕的错觉:人人都会犯的致命错误》这本曾风靡世界的纪实著作中,我们将会看到,人性中最盲目、最疯狂的一面,竟会如此疯狂、如此愚昧地表演。
  • 三国之魁首天师

    三国之魁首天师

    陈浩,得到一册金书。聚义太行山,扫清白波贼,还太原太平。戍卫雁门关,抗击乌桓人,保并州安宁。黄巾拜为天师,匪盗称为魁首。群雄恨我乱天下,世家畏我无章法。百姓敬之若神明,红颜骂之大猪蹄。即便千夫所指,陈浩也守住心中的道义,守住百姓的安宁。
  • 出土的谜团

    出土的谜团

    中华古老的历史,并没有全部记载在浩瀚的史书里;悠久的古文化,也没有全部保留在人们的记忆中,往事如烟,岁月悠悠,源远流长的华夏文明,有许多秘密深藏在历史积淀的尘埃中,等待着人们去挖掘和破译。历史的长河缓缓地流淌,尘封的古迹变得更加神秘,循着千年古迹散发的神秘亮光,考古工作者掘开那尘封的古土,让一个个难解之谜呈现在人们的面前。
热门推荐
  • 一直挖不动(下)

    一直挖不动(下)

    她,胡不动,十八岁,相貌一般,身材一般,学历一般,只有一样东西不一般,那就是命数……不一般的……霉……而且是所有万千少女不能接受的霉,专门在红鸾星上出状况,搞飞机,什么什么?眼前这个从山顶洞下来的原始人类,说可以帮她改变命数?搞什么,他以为穿的标新立异一点,长得楚楚动人一点,就可以把她的红鸾星给捭正了么?尼姑她是当过,但这道士和尼姑好象不是一家的吧?他要对她发扬同胞之友爱?替她逆天改命不成?
  • 仙本无尘

    仙本无尘

    第四源劫期第五无量劫三十一量劫,洪荒天庭发现新界。昊天瑶池赐名新界为青澜天。同劫内佛道魔三家受圣令,前往新界教化众生。青澜天。苍玄历一万七千年,天外邪魔降临,创立天庭,霍乱万界!苍玄历两万三千年,三大外道降临,迷惑众生!明玉?灵心????自它界而来,于青澜始生。一心向道,欲求大罗,欲得正果。命运的篇章,开始演绎,求道者的故事已在编织。
  • 九天至尊

    九天至尊

    身怀神秘星珠,手持百魂之剑!且看一个被封印的少年如何开启逆天之路,以一己之力踏破苍穹,傲笑九天!
  • 寻觅的爱

    寻觅的爱

    一个轻松地故事,一篇短篇小说,第一次写,可能会写的不好,希望你们喜欢
  • 海里的仙人掌

    海里的仙人掌

    一对经历了千辛万苦的农村人,在爱情和理想的动力下,在外地得到了他们爱情的结晶,一家三口在贫穷、欺辱、挫折中生活着,努力着,夫妻俩把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而孩子在年幼时就经历了生活的酸甜苦辣,通过自己一步一步的努力考上了理想的大学,找到了理想的工作、同时也实现了自己儿时的梦想,终于给自己和吃惊苦难的父母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 霸道王俊凯之我们不分开

    霸道王俊凯之我们不分开

    绚丽的黄昏已经降临海边的他们正在承诺……青春不老,我们不散用爱抓紧你的一生我们永不分离白头皆老只与你——
  • 少閒

    少閒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赛尔号之殇月琉璃

    赛尔号之殇月琉璃

    夜若铃,一位守护者,一个神秘人,一名公主,还有一个没人知晓(除了她自己)的身份。翻开这本书,和我一起去探索神秘,去经历冒险。
  • 爆发吧奶爸

    爆发吧奶爸

    白宇轩前世被仇人捅死。穿魂到平行世界发现自己多了个女儿!还有个老婆!为了自己可爱的女儿!为了自己那个美若天仙的老婆!必须要爆发啊!
  • 当假面出现在末日

    当假面出现在末日

    主角星岚在看丧尸电影时因为电脑漏电导致穿越,和他一起穿的还有假面骑士手办!(实在编不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