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273900000026

第26章 扞卫童年——杨红樱教育思想的价值与意义(2)

杨红樱眼中的新型教师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充满活力的创新意识,在教育活动中,既是学生的指导者,又是学生的大朋友。且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漂亮老师米兰的诸多有别于传统的教育行为吧:老师家访一般都是要向家长告状的,而米老师的家访却是给学生送来了礼物;米奇为猫旷课,这已经让所有的老派教师觉得不可思议,而更让他们惊诧的是米兰老师非但不责备米奇,反而二话不说去帮助米奇;每个老师巴不得所有的学生都能乖乖地听话、守纪律,而米老师竟然教李小俊打架来保护自己;“师道尊严”的老师在学生面前往往错的也是对的,而米老师仅仅是在误解学生之后便能够当着全班同学的面真诚地给学生道歉;六年级毕业班的学生惜时如金,老师们连假期的时间都不肯放松,给学生们布置了如山的作业,而米兰老师为了缓解学生的疲惫和压力,不仅让学生在语文课上睡觉,还在周末的时候同学生一起出去踏青……米老师的所有行为,并不是在故意讨好学生,而完全是发自内心的对学生真诚挚爱的自然流露。这种爱虽然不是惊天动地,也算不上伟大崇高,但这些举手投足、细枝末节之处的爱更能显现师爱的重要内涵。只有在这样的爱的教育氛围中,孩子的天性才能得到勃发,心理健康才能得到保障,生命的成长才能茁壮。

漂亮老师的“离经叛道”行为强烈地冲击着传统教育体制和教育观念。杨红樱说:“我在书中借助漂亮老师表达的,也正是一种非常规的、反传统的价值观和教育理念。漂亮老师对一些学校里约定俗成的准则毫不客气地进行了颠覆,有心的读者们会发现,我们习以为常的所谓准则里面,原来包含着那么多经不起推敲的荒谬之处。”“一个被学生真心喜欢的老师,最有资格做老师。”杨红樱认为,“小学老师就应该打扮得漂漂亮亮的,给孩子光鲜、阳光的形象。能获得孩子喜欢,是评判好老师的第一标准。”米兰老师就是这样一个人。米老师漂亮、前卫、时尚,带班第一天的课间操上,奔放的芭啦芭啦舞就感染了所有的学生们,学生们见多了为维护“师道尊严”而不苟言笑、因循守旧的教师的面孔,漂亮而时尚的米兰无疑为他们枯燥乏味的学习生活注入了生命的活力。米兰老师尊重学生,为了让自己在学生面前有一个精神整洁的形象,她会在上课前化妆;为了“不带着病容站在讲台上面对学生”,她会因为患了感冒而请假,这让曾经身患肝炎都还坚持站在讲台上的马老师很不理解,在马老师他们看来,教师是智慧的化身,与美丽无缘,而“带病坚持工作,是我们要树立的一种榜样,要发扬的一种精神,甚至是衡量一个好老师的标准”。在传统教育观念中,似乎只有放弃一切、牺牲一切,教师才能换得崇高的美名。杨红樱打破了传统教育观念中的教师“神”化论,赋予新时代的教师以独特的形象魅力:教师的工作绝不能只靠崇高的理想来托起,如果一个教师不知道珍惜自己的健康,不顾及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不尊重学生的感受,再辛劳也不值得我们推崇,也不会得到学生的爱戴和尊重,只有对生活充满激情、具有蓬勃向上人格魅力的老师才能赢得学生的好评。

学生喜欢米兰老师,不仅仅是因为米老师漂亮、会跳时尚的芭啦芭啦舞,更主要的是因为米老师身上体现的是一个真正教育工作者的人文情怀。在周末组织学生出去踏青的山路上,米兰老师和学生们遇到了捕捉金丝猴的山民,金丝猴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捕捉珍稀动物,是犯罪行为。为了主持正义、救下金丝猴,学生们据理力争,但是凶狠的山民拿着砍刀严阵以待。米兰拦住学生,对山民赔着笑脸说因为喜欢麻袋里的猴子,想把它买下来。他们花光了所有的钱,还加上手机、戒指、望远镜等,买下了金丝猴,把它交到动物保护机构放归大自然。颜玉老师知道此事后,指责米兰说:“你们为什么不跟那两个卖金丝猴的人进行搏斗,而要用钱去买?这不是在坏人坏事面前屈服吗?”米兰回答:“我把我学生的人身安全放在第一位。那两个人身上都带着砍刀,逼急了,他们是会行凶的,何必去做这种无谓的流血牺牲呢?我决不会让学生受一丝一毫伤害。我们的最终目的,是把金丝猴从这两个人手中救出来。至于用什么方式,我以为并不重要。”对坏人坏事,我们教育学生要勇敢面对,要有正义感,这是我们教育的成功之处,但如果面临伤害,我们不是教育孩子如何躲避、量力而行,而是鼓励学生走向危险,这样的教育难道不应该受到我们的谴责吗?有什么比人的生命更宝贵?教育中有什么比学生的生命安全更重要?

杨红樱作品中的新型教师形象不是人们传统思想中的“蜡烛”、“春蚕”的形象,也缺乏一种高高在上的“师道尊严”,他们的行为甚至颠覆了许久以来教师习以为常的专业准则和职业信仰,然而也正是在他们身上,杨红樱寄予了人们在社会进步和时代发展中对教师职业乃至中国教育生态的一种殷切期许。教育是师生之间的一场心灵晤谈,教师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育无小事,事事为育人;教师无小节,节节为楷模。作为新时代的教师,不仅应当发扬敬业爱岗的传统美德,也应具有与时代精神相通的教育理念;新时代的教师不仅要与“阳光”、“幸福”、“魅力”为伴,也应当与“信仰”、“智慧”、“爱心”结缘。毋庸置疑,这些外塑形象、内铸品格、宽严相济、情理共促的新型教师形象对当今教师的专业发展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童年是有色彩的,五彩斑斓而又纯洁无瑕;童年是有价值的,光怪陆离而又与名利无缘。真正的孩子,顽皮可爱而质朴纯真,善良真诚而毫无城府,对世界充满好奇,对生活充满希望。是成人世界里对童真天性漫不经心的搁置,让许多的孩童在成长过程中遗失掉了可贵的天真特质。现实社会中诸多教育实践证明,家长迫使孩子提前起跑未必意味着日后成功,将成人的意志强加在孩子身上而忽略孩子自身的愿望和要求,用课本的知识和机械重复的大量作业挤占童年的自由和快乐,这种扼杀儿童的天性的教育可能会给孩子带来终身的负面影响。追随杨红樱的作品,我们看到了一个儿童成长的旅程,这个旅程是自然天性蓬勃张扬、创造潜力自由发展的过程,是成人与儿童之间互相理解和尊重的过程,这个旅程对每个人来说都是无比重要的,对我们现在的教育的启迪更是弥足珍贵。像马小跳一样并不完美的、纯粹的生活着,在成长的话题中便显示出了其时代所独有的价值和意义。让孩子从中懂得自尊自爱、积极向上,让家长们带着理解走进孩子的心灵,让每个老师学会以更加立体和多元的目光来看待孩子的成长,让美好的童年少一些遗憾、多一些快乐,杨红樱的作品让这一切变成了可能。杨红樱的作品,携裹着不带世俗的纯净,传达着宝贵的童真,值得我们用心去阅读,用爱来聆听。

让游戏精神成为教育的一种精神

长久以来,人们对游戏抱着排斥和抵触的心态,游戏以及游戏所体现的精神被认为是引发心灵迷乱的、懒惰的根源,因此,儿童身心发展的两种需要——游戏与教育之间一直存在着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游戏是一种无功利的活动,在功利主义盛行的时代,游戏在教育中的位置一直处在失语、失衡的状态。我国的教育从古代的“学而优则仕”、科举考试到今天的片面追求升学率,教育一直将游戏排斥于外。游戏精神强调儿童内在生命活力的自由舒展、自主释放,是对儿童难以实现的梦想与愿望的补偿。教育则旨在教导和激发人本身所具有的尚未觉醒的内在规范法则,教育儿童,规范儿童,从而使儿童中规中矩地发展自身的社会属性。如此看来,教育与以自由为本质的游戏精神之间似乎难以共存,在教育活动中对游戏精神的提倡是否会与教育的价值和功能产生碰撞和冲突?

完整理解游戏的含义,游戏应该包括实体性的游戏活动和抽象性的游戏精神,既指具体的游戏在现实生活中的结构、秩序和规则,又指游戏活动本身所蕴含的精神、意蕴,两种指向在游戏精神中是融合一体的。游戏精神同人类精神一样,是一个内涵特征极其丰富的概念。究其本质,自由与快乐是游戏精神的最基本特征。康德认为,自由是游戏的灵魂所在,游戏是一种自由的活动,它标志着人的精神的自由和生命力的畅通。席勒将游戏的自由本质与人的天性相提并论,将之提升到了人的本真生存状态的高度。儿童在社会生活中面临着一个依据成人的规范和原则构建的世界,其行动常常受到限制,是生活中被动的服从者,愿望和情感往往处于压抑之中。而儿童又渴求自由,游戏中创造的自我世界在很大程度上就满足了儿童这种潜意识无限渴望而现实中又无法实现的愿望。儿童从自身的兴趣和爱好出发,自由选择游戏的对象和游戏的内容,平等参与游戏活动,共同遵守游戏规则,在游戏中实现了真正的无拘无束、平等和谐的生存状态。游戏这种自由不受理性的约束和外力限制的形式,满足了儿童的心理愿望和情感需求。由于愿望的满足和自由的体验而获得的情感的愉悦亦成为游戏精神对生命个体的最大诱惑,快乐因此成为最直接的代表游戏精神的特色。游戏精神的实质就是自由的精神、愉悦的精神、创造的精神、平等的精神等多种精神的结合。徐冲曾撰文指出:“‘游戏精神’是一种自由自主、自愿自觉的精神,是一种超越功利、愉悦快乐的精神,是一种感受体验、想象创造的精神,是一种超越现实、自我满足的精神,是一种平等参与、合作互动的精神,是一种交流对话的精神,是一种主动建构和自我生成的精神。”这种呈现自由与愉悦、体验与平等、开放与创新的内在精神品质,是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助推力。

少年儿童时期正处于迫切汲取知识的人生时期,是身心发展的黄金时期。这一时期中,游戏仍然是“促使儿童心理发展的最好的活动形式”。喜欢游戏是孩子的天性,游戏对于儿童身心各个方面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当我们孩提时代的那些游艺离今天的儿童越来越远,当儿童的童年穿梭在各种各样的补习班、特长班之间,当一沓沓堆积如山的证书像五彩的糖果一样引诱着孩子前行时,孩子的童年生活已经变了味,变成了灰色的、不快乐的。成人世界对儿童世界的僭越、侵蚀,让儿童的生活越来越远离了自然、游戏、童话与梦想,“社会化”儿童过早背负着成长教育的悲哀。现在的孩子拥有快乐游戏的闲暇越来越少,我们的教育充斥了功利、弥漫了浮躁,我们的无情剥夺了儿童以游戏的精神理解和把握世界的权利。呼唤游戏精神,还孩子一个属于儿童的快乐世界,是新时代素质教育的必然。

教育作为社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渗透着社会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体现的是社会的权利。在教育活动中,教师担负着将这种居于支配地位的主流价值观和外在的社会价值规范转化为学生内在的价值观的职责。教师是塑造灵魂的职业,但在应试教育、功利主义占统治地位的今天,教师自身鲜活的话语权在教育权势和现实困境之下不得不走向消解,自由、平等、创造的游戏精神被剥夺。教育专家李庆明对现在的学校教育有这样的描述:许多教师把教育和学校梳妆打扮成一张紧绷拉长的脸,神情严肃,不苟严笑,举手投足,字里行间,处处要讲微言大义,事事都与命运关联。在这种严肃的教育体制之下,教师没有教的自由,学生没有学的自由,师生沦为教与学的机器,失去了从容自由地表达自己想法的激情和主动生发创造的动力。在教育过程中,教师高高在上,按照教育大纲、课程标准、规定教材进行知识的传递,不敢灵活地对教育进行解读和创造,也无暇考虑接受主体的发现与感悟。他们成了照本宣科的传声筒,习惯于对既定的知识进行传播和重复,对课堂严加控制和规范,属于个人独特的生活经验和内在体验被排除在职业角色之外,甚至不敢想也不曾设想过自己也可能成为知识的创造者。正因如此,在教师权势话语、应试教育和功利主义的挟持之下,儿童成了知识的奴仆,学习的乐趣与自由从他们的天性中剥离,成为整日只知围着“分数”旋转的学习机器,他们丰富的奇思妙想始终被一个标准的答案检验着,一旦“离经叛道”就会被制止甚至遭到批评。杨红樱笔下聪明伶俐的杜真子就遭遇了这样一个缺乏游戏精神的语文老师。老师问“落叶出现在什么季节”?因为书上写的是秋天的落叶,所以当杜真子回答是春天的时候,老师不容置疑地认为杜真子在“跟她捣乱,跟她唱对台戏”,甚至说她“疯疯癫癫,癫,脑子出了毛病”;杜真子写了一篇猫和老鼠成为朋友的文章,因为违反常规,非凡的想象力被老师指斥为“胡编乱造”。固步自封、因循守旧思想的阻滞就这样使教育偏离了育人的初衷。通过模式化的规训,计划中的知识人被塑造了出来,无限的创造智慧却被泯灭殆尽。

儿童正处于人生的最好阶段,是身体和智慧迅速增长时期,他们本应该思维活跃、灵动四射,但缺失游戏精神的学校教育,束缚了他们的活动空间和交流、探究的自由,压抑着他们本有的朝气和活力,使得教育将教师的激情和学生的活泼碾得粉碎,成为了被动的、虚假的、封闭的、重复性的活动。这种教育,获得的是短期急功近利的高分价值效应,忽略了学生作为“人”的最基本的发展——精神的成长,是无法培养人格健全、富有创造精神、可持续发展的人才的。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中,学生即使再努力、再勤奋,也不会体验到求知的乐趣和成长的自由;教师即使再辛苦、再奉献,也不会体验到职业的幸福和生命的意义。

同类推荐
  • 大变局:经济危机与新技术革命

    大变局:经济危机与新技术革命

    经济学大师约瑟夫·熊彼特曾经说过,“如果一个人不掌握历史事实,不具备适当的历史感或所谓历史经验,他就不可能指望理解任何时代的经济现象。”他还指出,“目前经济分析中所犯的根本性错误,大部分是缺乏历史的经验,而经济学家在其他方面的欠缺倒是次要的。”本书试图通过梳理现有的对经济危机与技术创新的研究成果,刻画出两者之间的密切关系,为应对当前的全球经济危机提供一定的借鉴。全书共8章,对学术研究者、政府官员、企业管理者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探索与研究

    探索与研究

    《探索与研究》的编写宗旨,仍然以不同行业、系统的不同来稿,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方面、不同视觉反映了改革与发展的主题。这些来稿大都来自实践第一线,对一些新观念、新思维、新现象、新发展进行了较有力度的探索与研究,注重了改革与发展主旨的积极发挥。作者都在一定的高度上联系实际,观点鲜明,论述充分,见解比较独特,阐述较为独到,明显地提升了论文的课题价值,对当前深化各项改革具有积极的参考与引导作用。
  • 当代体育与大众传媒

    当代体育与大众传媒

    由张珂、张云、石磊主编的《当代体育与大众传媒》内容主要包括体育的历史沿革与发展,各种媒体形态的发展与现状,体育与传媒的互动历程,当代体育与大众媒介的相互影响以及奥林匹克运动中的体育传播等几个方面。由乔培基教授编写的《当代体育与大众传媒》以体育与媒介二者的关系为切入点,从体育专业、传媒专业的角度,阐述了体育与传媒的互动历程,揭示了二者的辩证关系。同时,全书涵盖了传媒业界最全面的表现形式,展现了体育与传媒界互动的最新形态。《当代体育与大众传媒》既可作为体育、传媒相关领域从业人员的重要参考资料,也可选作大专院校相关专业的实用教材。
  • 精彩课堂:中小学课堂教学艺术漫谈

    精彩课堂:中小学课堂教学艺术漫谈

    我想,作为第一线教师,我们要紧的不是盲目地否定哪种教法,也不是去证明许多种教法的没道理,更不是将某种教法不加任何更改就糊里糊涂地照搬到自己的课堂使用。好的一线教师应当像蜜蜂一样,在教学的百花园中,广泛采集对于自己有用的花粉,回来以后,酿造自己课堂教学的蜜。教师有必要集各家教法所长,结合自身的素质、个人性格特点以及学校和学生的实际状况,找到有自己特色的教学方法。同样是课堂,教师的心理状态各有不同。同样一篇文章,不同的老师讲,有的时候学生学得兴趣盎然,忽而眉飞色舞,忽而屏息凝神,这种课是一种享受。而有的时候,学生学得索然无味,忽而闭目瞌睡,忽而惊觉欠伸,这时的课则成了受罪。
  • 袁宝华文集第二卷:文选

    袁宝华文集第二卷:文选

    本文集为十卷本,汇集了作者在解放初期恢复东北工业,制定和实施“一五”计划,赴苏谈判156项工程,三年“大跃进”大炼钢铁,国民经济调整,建立新中国物资管理体制,“文化大革命”期间国民经济运行,改革开放期间国民经济管理,企业整顿和改革,制定《企业法》,开创职工教育和MBA教育工作,开拓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建民间经济类社团,建设中国企业家队伍,以及担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工作中的理论著作和文章。
热门推荐
  • 逆袭小子

    逆袭小子

    尘风摇曳,飘散了多少爱恨情仇,潮涨潮落,离去了多少是非恩怨,花有百样红,人生路不同,生的平凡,活的精彩,爱恨情仇,是非恩怨,看那小子如何演绎逆袭人生!
  • 影视剧穿梭门

    影视剧穿梭门

    一个世界,一个目标,一段经历。曾经当过芝加哥的地下市长《疤面煞星》,也曾将鹅城的黄四郎拉下神坛《让子弹飞》。和庄晓曼潜伏大上海《隐形的守护者》,跟龙纹章打下南天门,《我的团长我的团》。与一代天骄争霸世界《射雕英雄传》,又在聊斋中求道长生《聂小倩》。拿到了一套《凡人修仙传》,却又是韩老魔飞升千年后的天南。没看过的影视剧情,也不要跳过,反正曾经的主角在书中只是配角,跟随主角体验不一样的人生才是看书的目的。这套大纲少说能写一百五十万字了,就先这样吧。
  • 重生后我穿越了

    重生后我穿越了

    女主本是现代的商业奇才,一场意外使她重生到古代,开始了她的逆袭之路
  • 荒古典

    荒古典

    东方神舟,西方极乐,南部妖兽,北部魔灵,中州
  • 爱吾之爱,陌上花开

    爱吾之爱,陌上花开

    “朴胜尚,如果有来生,我想,我还会选择遇见你。”虽然伤痕累累,但因为爱情,我们依旧在一起,这样,就足够了。
  • 重生之修真狂婿

    重生之修真狂婿

    前世的他是渡劫仙尊,被心爱的女人下毒,被他视为手足的兄弟联合他心爱的女人围攻而死。这一世的他是豪门弃子,是一个二流家族的废物女婿,被他狗男女推下悬崖,在即将死亡的一刹那,一滴血落在了他的嘴里,让他死而复生。重生归来,他誓要让敌人在他脚下颤抖,让背叛他的人付出代价!当他的身份曝光之后,丈母娘哭着求他和她女儿复婚,可是如今的我,你已经高攀不起!
  • 纵横捭阖——苏秦

    纵横捭阖——苏秦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 大西龙阀

    大西龙阀

    本文整体构思及主题:本文以男主角——出身大西帝国第一阀门的阀主张起连为线索人物,描写大西帝国背景下与周边地域发生的故事。其中涉及到重生,奇遇,玄幻,爱情和人性的探寻。预计本文总字数将控制在150万字。本书的绝对主角为张起连,虽然其中涉及到了他对往事的回忆,但非本书的主调,而是润色需要,让故事可以描绘得更为生动。大部分的故事情节都发生在大西帝国与梵天帝国,还有周边地域,尽力做到牵动读者的各种感官。
  • 雀啸

    雀啸

    在放眼万里皆高楼的闹市之外有一座高山名苍屋山,山顶有一湖名为苍栗湖,一天夜里狂风大作之后湖水四溢湖心出现了一座荒岛,附近一个叫二狗子的居民无意中在荒岛上捉了一只奇特的小鸟,并以88万的高价出售给一个爱收集珍禽异兽的商人,之后村民们跟风逐利却一无所获。此事本已淡忘,可有一天村民陈家三兄弟带着孩子们再次上岛却一去不归,村长带人寻找也全部莫名失踪,最后村民们选择了报警,易子归、旅洁她们追根溯源的调查由此展开。是人祸?是天灾?是怪兽?让我们一起来当侦探……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