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273900000021

第21章 回归天性——杨红樱理想教育王国的追求(5)

热爱学生是实现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基础。陶行知先生的纪念堂上写着四个大字——爱满天下。“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的职业是关注生命成长的职业,是心灵与心灵的对话,是生命与生命的交汇,师爱比渊博的知识更重要。在《我把心灵献给孩子》一书的前言中,苏霍姆林斯基曾庄重地向读者们宣告:“我生活中什么是最重要的呢?我可以毫不犹豫地回答说:爱孩子。”这是苏霍姆林斯基终生从事教育工作、矢志努力实践的人生诺言和教育信条。他反复强调,教师必须具备的首要品质就是热爱孩子,关心学生的全面发展与健康成长,设定一个“好教师”的标准,最主要的便是“爱孩子”。教师不热爱儿童,就如同歌唱家没有嗓音,音乐家没有听力,绘画家没有色彩感一样,将一事无成。爱是一种积极的情感,是每一位学生都希望得到的精神雨露,如果教师能在这种殷殷师爱之上建立起师生间真挚的情感,教育就会收到更为神奇的实效。当然,苏霍姆林斯基提倡的对孩子的爱,并不是一种无原则的溺爱,而是指建立在真诚炽热的情感基础上的一种理智的爱、人道的爱。米兰老师就是这样一位真正热爱孩子的教师,她坚持“把人性关怀放在首位”的全新的教育理念,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和精神成长,从而赢得了学生们广泛的尊重与爱戴。米兰老师关心学生,不仅关心学生的身体健康——去肥猫家家访时送了一个呼啦圈给肥猫减肥、自告奋勇给肥猫当陪练,让他通过了体育考试,而且还特别关心、爱护学生的心理成长——送医尿床的偏方给豆芽儿时,担心孩子的敏感会伤及自尊,米兰不忘记编一个“小时候也尿过床”的美丽的谎言;袁小珠的爸妈要离婚了,她利用班队活动课“实话实说”,解决了袁小珠的难题;男生女相的李小俊也在米老师的鼓励、引导下找回了自己的性别意识;长假之后的语文课上,看到学生昏昏欲睡打不起精神的样子,关心学生成长的米兰老师把语文课改成了睡觉课;在小升初的紧张备战的阶段,为了缓解学生的压力,米老师周末组织学生出去踏青,并在考试前举行让家长放松的“我很棒”展览会……爱是阳光,使人精神愉快,给人以温暖和动力,渴望来自老师的真诚关爱是每个学生心中最大的期待。杨红樱说过,“能够跨越时间、空间、身份的疆界和分野,而直达人心的,是文明的力量、是神圣的爱!”米兰老师是一个充满爱心的老师,她把爱播撒在学生的心田,从身体的成长到心灵的呵护,米兰老师都倾注了极大的真诚与热情,每一位学生都能从这些点滴的关爱之中感受到老师对他们人格和尊严的尊重。她不愧为学生生活的“朋友”,心灵的“朋友”,她充满爱心地处理班级事务的方式和对待教育的全新理念,在她和学生之间营造了一种平等、和谐的教育氛围。“罗森塔尔效应”告诉我们:只要教师真心爱学生,并让他们感受到这种爱,他们就能以极大的努力向着教师所期望的方向发展。缺少真情的投入,缺少真诚的关爱,师生之间是不可能有真正的心灵相通与交融的。“爱人者,人恒爱之。”爱是一种双向、互动的情感交流过程,在师生双方的心灵沟通中,教师与学生爱的情感交流是一种良性的循环,在爱的循环和交流中,学生才愿意接近老师,愿意向老师敞开内心世界,并自觉尊重教师的劳动;同时教师也能够更容易走进学生的心灵,更容易开展教育活动。用爱的目光和每一个学生对接,和谐之花就会在教育的园地灿烂地绽放,也只有在这种融洽的合作关系中,师生双方才会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进入教育教学的最佳境界。

在学校这方神圣的育人圣地,如何能让学生产生主动学习的愿望,在遨游知识海洋的同时亦能感受到平等、尊重、快乐,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成功的关键。每个教师都可以凭着高尚的人格魅力和充满爱心的尊重信任,走进学生的心灵,真正建立起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四、树立以生命发展为标准的评价体系

2011年10月,西安市未央区第一实验小学的老师为一些学习、思想品德表现稍差的同学佩戴“绿领巾”。之后不久,“绿领巾事件”余波尚存,“红校服事件”又接踵而至——内蒙古包头二十四中向初二、初三年级成绩前50名学生发放红色校服。除此之外,“走廊考试”,“差生押金”等教育事件也在频频叩问着每个教育者的心灵:反思学校的评价体系,我们一直摆脱不了应试教育下“分数独尊”的羁绊,难道面对鲜活的教育,我们的评价只能是这样的单一?《神秘的女老师》中红宫学校的龙督监也对刚到的蜜儿这样介绍学校:“对于学校来说,什么是名牌,学生的分数就是学校的名牌。”在我国目前这种自上而下的教育体制下,上级评价校长只看升学率,校长评价老师就只盯着分数,学生的分数由此成为量化教育的最为直接的方式。杨红樱对此直言不讳:“我们中国教育的问题,就是评价标准比较格式化,没有人性化。”当老师们只知用最直观、最易量化的学习成绩来裁定学生的优劣,当老师们思想中只有如何考倒学生和班级的成绩排名时,我们不禁心怀忧戚:长此以往,学生高分低能的畸形发展将会成为教育不久的一个噩梦。

教育评价的对象不外乎学生和老师。学生是受教育的主体,对学生的发展进行评价是教育评价中一个重要的方面,以生命关怀为教育导向的学生评价应是体现生命发展的一种评价。人的发展是身心整体的连续变化过程,不仅是量的变化,更重要的是质的变化。儿童作为一个不成熟的人,一个不断成长的生命个体,在教育活动中需要一种多元化的评价来促进其全面发展。以考试成绩来评价学生是一种侧重对教育活动成果鉴定的终结性评价,这种评价只对学生知识学习的能力做出了判断,排斥了学生生命发展中情感、价值观、创造力等关键因素,极易对学校的教育方向和学生的全面发展产生误导。苏霍姆林斯基在其教育思想中强调人的全方面的自我表现,认为学生是一个富有“多种特征、品质、才能和爱好的和谐统一体”,不能把学生的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指标,他说:“学习、上课、完成作业、经常得到分数——这一切绝不应当成为用来衡量、评价一个人的唯一的、概括一切的尺度”,分数肯定的只是人生活中的一个领域,不能因为在这个领域失败了,就否定人在其他的精神生活领域中的学习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也要求“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在教育教学中,用静止的、单一的眼光来评价学生,忽视学生正在成长和成长的多样性的特点,要求学生规范完美,对学生求全责备,这是有违生命发展的表现。以成绩作为学生单一的评价体系、把学习作为学生唯一的存在方式、压抑学生创造才能的教育方式产生的结果只能是压抑学生的自由生命力,走向生命关怀的学校教育评价才是一种发展性的科学评价。秦老师布置了一篇半命题作文《我第一次……》,丁文涛、路曼曼都是写的自己的亲身经历,得到了秦老师的高度赞扬,马小跳却写了一篇《我第一次当市长》,虽然有些词不达意,但还是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和生活的激情。然而对马小跳的这样一篇洋溢生命气息的文章秦老师却不屑一顾,拿马小跳的作文说了一节课,认为“如果是考试,你(马小跳)这篇作文肯定不及格”。学习委员丁文涛、中队长路曼曼聪明听话、成绩又好,是老师眼中的好学生,“淘气包”马小跳成绩平平、调皮捣蛋,是老师眼中不求上进的一类,这是对评价对象进行对比做出的结论,而这种对比也常常是以所谓的“优等生”——考试成绩高的学生为基准的。于是,成功只属于那些“会考试”的骄子,剩下的大多数则被归入“后进生”之列。如果不是心理耐受力极强的学生,这顶“后进生”的帽子将会压制他们所有的求知欲望和智慧的潜能,甚至还会让他们对学校的教育产生一种排斥、敌对心理。舒昂老师不打分数只分等级的试卷就是对此种教育评价的一种反拨,虽然此举招致家长的微词,但毕竟也是一星星之火。生命是独特的,每个生命都会遇到自己特有的问题,每个生命的发展都有自己特有的模式。走向生命关怀的学校教育认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引导评价对象更趋于理想的目标,为其后续发展提供参照和借鉴。由此看来,依据考试成绩对学生进行的传统评价只能是其中的一种,而绝不是唯一。

教育评价就像一根“指挥棒”,对教育的发展起着“定标导航”的作用。合理的教育评价可以及时整理、分析教育活动中被评对象的实际状态,发现其成绩或不足,促使其不断完善和优化。对学生的评价既以全面、发展为主,也要强调差异评价,其中针对学生特点进行的鼓励性评价就是合格的教育者所青睐的一种方式。同样是教育者,严老师与罗老师的评价方式迥然不同。严老师一心一意“为了学生们好”,但她却高高在上,眼里只有学生的缺点,而且在期末的学生评价上,又总是对每个学生的缺点进行夸大,“上学期,班上起码有一半的孩子因为严老师的评语,连春节都没有过好。”每学期末,罗老师也会为学生写评语,不过不是对学生的不足进行评价,而是对每个学生的发展提出殷殷期望。冉东阳喜欢罗老师的寄语卡,不是因为卡片精致,而是因为卡片上的内容给予的鼓励,罗老师的寄语卡让不自信甚至有点怕羞的冉东阳变得开朗、活泼、自信。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在每一个人(毫无例外的每一个人)的身上发现他那独一无二的创造性劳动的源泉,帮助每一个人打开眼界看到自己,使他看见、理解和感觉到自己身上的人类自豪的火花,从而成为一个精神上坚强的人,成为维护自己尊严的不可战胜的战士。”每个孩子都有值得欣赏的地方,每个孩子也都有被他人欣赏的渴望,当老师能够发现学生的特质并给予欣赏时,那将会给学生带来莫大的自豪和快乐,这种自豪和快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可以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动力,建立起足够的学习自信。欣赏是向上的车轮,智慧的教育者往往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告诉学生什么地方行,糊涂的教育者往往喜欢发现孩子的缺点,告诉他什么地方不行。每个学生都是一束待点燃的火把,他们的身心可塑性大,心理较为脆弱,所以更需要正确的引导和温暖的鼓励。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尊重每一位学生,还要学会赞赏每一位学生,老师的一句表扬会唤醒他们尘封已久的理想;老师的一个微笑会温暖他们一生的追求。严老师本来想批评胡小聪的作业字迹潦草的,戴上蜜儿的优点放大镜之后,批评变成了表扬,胡小聪激动得脸发红,把作业又重新一丝不苟地做了一遍,结果连他“都不相信这是他的作业”,这就是鼓励的力量。这种力量给孩子们带来快乐与动力,传递的是一种向上的自信,当孩子成功迈上更高的台阶,享受到努力带来的愉悦后,这种力量一定会激发更为澎湃的进取激情。杨红樱说:“每个孩子都是不完美的,家长和老师都要有个‘优点放大镜’,善于发现孩子的独特之处。优点放大镜可以让孩子发现自我存在的价值和意义,生命的色彩在优点放大镜的镜头下得以自信地舒展斑斓。”戴上优点放大镜的老师,将会竭尽全力去肯定孩子们的一切努力,去赞扬孩子们自己思考的一切结论,去保护和激励孩子们所有的创造欲望和尝试。我们有理由相信,有优点放大镜保驾护航,每一个鲜活的儿童生命个体在成长的道路上必定都能绽放最美的光彩。

中世纪着名的意大利人文主义教育家维多利诺创设孟都亚学校,并称其为“快乐之家”,喻意学校应当是接近自然和充满欢乐的地方。一旦分数成为学校衡量学生价值和禀赋的唯一标准,我们的教育也就失去了其快乐的本真意义和追求。作为小学老师的杨红樱在班上对学生最常说的话就是:“我们班上没有优等生,也没有差等生,对杨老师来说,你们就是我最最亲爱的宝贝。”教育的过程就是塑造生命的过程,每一个生命都有着极大的发展空间。生命的智慧、价值及意义不是简单的几个数字就能代表的,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应该为提升学生的生命质量而营造一种和谐发展的氛围,搭建有利于学生生命成长的平台,切不可让单一的评价窒息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欲求。

自由天空的守望者——回归自然天性的成长需求

儿童良好品行的形成离不开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教化,更离不开儿童自身的主动发展。我国现代着名的儿童教育专家陈鹤琴曾说过:“儿童不是‘小大人’,儿童的心理与成人的心理不同,儿童时期不仅作为成人之预备,亦具有它的本身价值。”这说明儿童是区别于成人的,因为儿童有其独特的自然本性。儿童的本性即儿童的本能或天性,是其生命成长与发展的根本,是一种潜在的能力。教育不是要泯灭或压抑天性,而是要尊重它,利用它,引导它,把它引向正确的道路。儿童教育应顺应率真自然的天性,给予生命本真最大程度的观照。回归儿童生活世界,关注儿童精神生活的构建,并赋予其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是新时期教育改革的价值取向。

同类推荐
  • 追踪中国-社会热点

    追踪中国-社会热点

    Onpaper,ChinaisbullishGDP,whichhaspropelleditsnationaleconomyintotheworldisnumbertwospot,wouldseemarunawaysuccess.However,entrenchedeconomicandpoliticalstructuresrootedindecadesofplannedeconomicsareprovingdifficulttoshift.
  • 厚黑学:全本珍藏版

    厚黑学:全本珍藏版

    足本珍藏,尽得“厚黑”精髓。识此术如手握尖矛厚盾,进可拓土,退可守成《厚黑学》被誉为“民国第一奇书”,近年来更被视为一部不可多得的“成功学”巨著。“厚黑”者,犹“矛盾”也,其本身并无善恶,不过视操于何人之手而已。只要用之以正道,自可为一己谋成功,为大众谋福利。独家奉送张默生著《厚黑教主传》,还原“厚黑教主”本来面目。此版本《厚黑学》不仅包含了李宗吾全部的“厚黑学”著作,更独家奉送李宗吾挚友张默生所著《厚黑教主传》一书,为读者拨开重重“厚黑”迷雾,还原“厚黑教主”本来面目。
  • 有效的课堂管理(教师继续教育丛书)

    有效的课堂管理(教师继续教育丛书)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有效课程管理概论、课堂学习纪律管理、课堂管理与问题行为、课堂管理行为的具体操作、课堂管理行为的基本技巧、实用课堂时间与空间管理行为、课堂教学中的节奏控制技巧、课堂教学中的情绪控制技巧、控制教学偶发事件的技巧。
  • 校长管理艺术:好思想成就好校长

    校长管理艺术:好思想成就好校长

    陈松信校长的《校长管理艺术:好思想成就好校长》是他几年来校长管理的一个结集,每篇文章都明显地打上了实践的烙印。同时,它又不是简单的事例的陈列,又都有着属于他的理性剖析。于是,让你感到鲜活而又富有一定的理论色彩。书中流淌着这位校长成功的喜悦,也弥撒着某些失败教训的遗憾。
  • 精典教育-爱弥儿

    精典教育-爱弥儿

    本书共分为5卷,每一卷的儿童年龄都各不相同,并根据儿童的年龄总结出了相应的教育原则和内容。第一卷,卢梭以小于两岁的婴儿为教育对象,告诉父母怎么进行恰当的体育教育第二卷,卢梭以2-12岁的儿童为教育对象,建议父母重点对儿童进行感官教育第三卷,卢梭以12-15岁的青少年为教育对象,可以进行相应的智育教育第四卷,卢梭以15-20岁的青年为教育对象,此年龄段的孩子开始逐渐接触社会,德育教育是最为关键的教育第五卷,卢梭重点论述对女孩的教育,他以10岁为分界点,分别论述10岁前和10岁后的女孩应该如何教育。
热门推荐
  • 太后很忙

    太后很忙

    太后她很忙,既要看歌舞,又要上朝堂。且看一个混吃等死的米虫,是如何成为皇帝宠妃,是如何在皇帝死后成为太后,是如何坐在四岁的幼儿身后垂帘听政,指点江山。
  • 青春的X轴

    青春的X轴

    一些真实经历加上主角光环提现了丰富的校园感情生活
  • 许你一吻天荒

    许你一吻天荒

    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人生三苦,他年纪轻轻已然全部体会。明知道得不到,却按捺不住心中的渴求,企图抓住那万分之一的渺茫机会,可是,他忘记上帝不曾优待他。想爱不敢爱,想放却又放不下,求不得,爱不得,放不得,只能于痛苦中沉沦。在认识她之后才发现原来世界比想象中的要大,原本以为是上天的眷顾让他遇到她,可是,这一切不过是上帝精心安排的恶作剧。并肩看遍繁华的烟火,蓦然回首时才发现,人生不过是一场一个人的修行。
  • 予你恒星

    予你恒星

    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我总是会想起一个人,他有着异于同龄人的冷静,他总是一个人坐在角落里安静地看书不与任何人交谈,而我也只能默默地关注他……起初我并不明白这是一种怎么样的感觉,直到他的离开……而我再一次见到他时,他却成了我的病人,我想这也许是一种缘分,但我并不明白他为何会得这种病,于是我借着看病的由头,与他“深入”了解,我才知道了他的往事……
  • 要放弃你,我做不到

    要放弃你,我做不到

    在一所魔法学院里。一间实验室突然发生了爆炸,有一位小女孩因这场爆炸失去了十年前的记忆。如今,已经十七岁的她和她的好朋友——栢栖再度回到了学院。温柔的嘉辉像个大哥哥一样照顾着她们。幽默的致伟然。心地善良的雪玲。被喻为冷漠校草的耀为什么会对初次见面的她那么温柔呢?一直对她们很好的魔翼吴怎么会想要害她们呢?为什么会对大家有一种无比亲切的感觉?十年前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 跨海东征

    跨海东征

    本书,历史背景是1949年建国前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2军参加的解放舟山群岛战役。既然是以解放舟山群岛战役作背景,就必须尊重那一段历史,不敢戏说;然而,作为传记文学,又不单纯是史记,必须容纳整个战役中各种人物的千姿百态。有人物、有故事,人物要有个性、故事要有高潮。30年前,我也曾作过尝试,写过一稿。由于受到当时条件的限制,资料不足,蹴成初稿后,自感见绌,毁于炉中。舟山解放60周年,舟山市的庆典活动中,中国人民解放军舟山警备区举行了一场阅兵式。我应邀观礼。雄壮的军乐声中,当年浴血与共的英雄郭继胜连,迈着整齐的步伐,通过检阅台。
  • 快穿之这个反派我宠了

    快穿之这个反派我宠了

    时欢失忆了。一只肉团子忽悠她说:你死了!爷本领通天,跟爷做任务,爷能让你重获新生,恢复记忆。傻子才信!不过为了活命,她可以装傻。任务是帮助反派改邪归正,弃暗投明。然后……魔界之王面色阴沉:美人计?恭喜,你成功了。重生校草高冷睥睨:碰瓷?水准太低,也就我忍着不打你。病娇少主扯她袖子:我有八块腹肌,你不生气就给你摸。摄政王邪魅挑眉:太子殿下这是……怀上了?……时欢:这任务不难,就是太伤肾。好在终于功德圆满,功成身退……退毛线,撸起袖子干到底!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争宋

    争宋

    庄周梦蝶,不知孰是梦境,梦回北宋,感悟前尘,不知何去何从,神秘水晶究竟有何神通?曾经的痴傻子弟如何睥睨众生?一己争天下,回首笑红尘!
  • 魂箍咒

    魂箍咒

    一个众神为了逃避天地惩罚,实施代号为‘魂箍咒’的逆袭之战。他们用通天之能,在命运棋盘上放了一个会跳舞的苹果。翻手云,覆手雨,掌乾坤,恋红尘,百花丛中泪满襟。各种厄运纷至沓来,各种美女投怀送抱。在忠诚与背叛,在爱情与虚伪,在冰与火中洗练铅华!不爱江山,独爱美人!美人碎,英雄泪,卿不在,我是谁?今后与谁睡(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