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256400000014

第14章 青年(5)

杨雨一路沉默不语,我要她别生气了。她面无表情地看了我一眼,继续向村里码头驶去。我上岸后她从竹篮里取出十几个鸭蛋送到岸上,放到我身边。我说太少了,她一愣,我说要全部。她一声冷笑,一脚踢进水里,水花溅了我一身。她笑着跳到船上飞驰而去。那一瞬间我觉得杨雨好可爱。也许“好女不经赖汉磨”。杨雨虽然没说不生气了,但从她的言谈举止中我看得出来,她不仅气消了还对我渐渐有了好感。有一天我同杨雨放鸭子时,她说向我请教一个问题。我问她什么事,她欲言又止。过了几天,她很无奈地说,姨娘总是上门逼亲,她该怎么办。杨雨的父母与姨娘家很早以前曾有过口头约定,将她许配给了姨娘家的表哥,虽然没正式下过聘礼,双方大人却对此一致认可。杨雨母亲去世后,姨娘多次上门提亲,父亲考虑杨雨当时还在念书便将此事拖了下来。父亲现在身体不好,姨娘乘机又来提亲,还说办婚事可以给杨雨的父亲冲冲喜。我提醒杨雨近亲是不能结婚的。她说早对姨娘说过好多遍了,姨娘听不进去反说她想赖婚,现在父亲也逼她尽快结婚。“你们城里人不是聪明么?你讲讲,有么子好办法。”杨雨问我。“我?”我一时语塞,没了主意。杨雨不无伤感地说,其实父亲也是为她好。我嘴角一撇,说哪有父亲将女儿往火坑里推的。她瞥了我一眼,冷言道:“你懂么子?”“我?”我顿时愣住了。她看了我一眼,说父亲快不行了,希望临走前看到她出嫁才放心。我问她父亲怎么了,杨雨没吭声,渐渐眼睛湿润了。她意识到有些失态立即擦了擦眼睛,然后说父亲得了直肠癌,没多少日子了。我顿时不知所措。她埋怨我:“还以为你真聪明哩,跟我一样傻。”我哑口无言。我回到家想了很久,依然无计可施。第二天我见到杨雨时建议她出去躲一段日子。她说曾这样想过,可是父亲现在病重必须有人照顾。我问她有什么想法,她摇摇头,说听天由命吧。我听了,不由得一阵心酸。我想了半晌,笑着说不如答应算了。杨雨斥责我脑壳有问题,我说哄他们玩玩吗,要他们先高兴高兴。她见我嬉皮笑脸的样子,问我是不是有办法了。我建议她先答应订婚,明年再结婚。她“叱”地一声,说能拖到明年还问我做么子。我卖起关子,笑而不语。杨雨一生气:“莫讲算哩!”我玩了一把深沉,说办法不是没有,不知道行不行。她要我讲出来听听。我要她找算命先生批八字,对父亲讲八字上说她今年不宜结婚,结婚克父母。杨雨乜斜了我一眼:“讲出来哪个信哩!”我笑了。她一见我笑,气得不理我。我咳嗽一下,郑重其事地问她,这话算命先生说出来有没有人信呢。杨雨思忖片刻,要我讲下去。我问她附近哪个算命先生最有名,她想了想说,马坪乡有一个老算命先生很有名,迷信的人都到那里去问卦算命。我嘿嘿一笑,要她与姨娘到马坪乡去找那位算命先生批八字算命。说完,我一脸诡谲地看着她。杨雨略一沉吟,忽地笑了。她指着我,笑吟吟地说:“你是我见过的最坏的家伙。”我强烈抗议:“都是你逼的。”几天后杨雨见了我兴奋地说:“你的阴谋诡计得逞哩!”我笑着向她要奖赏,她指着篮子里的鸭蛋,说要多少拿多少。我不屑地“哼”了一声,说早知如此,才不出这样损人的妙计呢。她笑,说表哥知道了要寻我拼命的。我说:“你表哥谢我才对,这样的婆娘不要也好。”杨雨狠狠掐了我一把,疼得我直咧嘴。

入秋不久杨雨的父亲撒手人寰。我再次见到杨雨时好像变了一个人,她极为憔悴,消瘦,没有一点活力,衣袖上还戴着黑纱。我想说几句好听的话逗她开心,一见她精神状态极为颓废,立即打消了这种念头。不料杨雨却问我为何不讲话,我说此时无声胜有声。她勉强笑了一下,要我想什么说什么,她想听。我笑。她问我有什么好笑的,我说,见了她,就想笑。她说我会哄人,我大呼冤枉,一脸无辜地看着她。她淡然一笑。我料定她姨娘又上门逼亲了,于是提醒她以前投鼠忌器,现在没必要了。杨雨说姨娘要她马上结婚,要不马上退彩礼。我气愤地骂她姨娘不是东西,乘人之危。她告诉我现在村里人也在背地里骂她没良心,忘恩负义。人人都在笑话她。我劝她别人怎么看并不重要,自己问心无愧就行。她长叹一声,说没那么简单,为了给父亲治病、办丧事,订婚的聘礼早用光了。按他们这里的规矩,退婚彩礼是要加倍的。“这是啥破规矩?”我不禁发了句牢骚。她说:“你是城里人可以不理会这些,可是我以后还见不见人哩。”我说:“人活着不是给别人看的,自己开心比什么都好。”她一声苦笑:“你站着讲话腰不疼。”我嘿嘿一笑,说我一直是坐着的。她不禁笑了,然后问我遇上这种事怎么办。我不假思索地回答:“走呗!离他们远远地。等有钱再还给他们不就完了。”杨雨一脸惊愕地看着我,良久不语。我们再见面时,杨雨说我的办法虽然是坏了点,可是现在看来也只能那样了。

我此后再没见过杨雨,听说她失踪了。我为她庆幸的同时不免有些失落。虽然她走了,但她的音容笑貌,清脆歌声,永远留在了我的心里。

一天,姐夫突然而至。他一进门便兴冲冲地说双喜盈门。我心有灵犀地问,是不是姐姐的工作调动已办好。他笑得合不拢口,连连点头,并且喜滋滋地告诉我,他做"爹"了。我一听自己做了舅舅,感觉怪怪地,说不上来是高兴呢,还是酸涩,似乎身不由己又被人往前推了一步。

最高兴的是大妈,逢人便炫耀她做客婆(外婆)了。那种喜悦和满足的心情,正是上一辈人对家族人丁兴旺的热烈期待与渴望。也许在大妈的心里,家族的荣誉远比个人的得失更重要。为了维护这种荣誉,她因此几乎失去了个人的一生幸福而无怨无悔。这份对家的依恋和情感使我受益匪浅,令我对家的认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姐夫要我做好回城准备。临行前姑姑舍不得我走,哭得好伤心。我笑着安慰她,她牵着我的手,免不了叮咛嘱咐一番。姑父虽然没有流泪,可是在他的眼神里我看到了一种企盼:那是长辈对晚辈的殷切期望。大妈更是哭成了泪人儿,她一再念叨自己已经老了,很难再见到我了。我要她放心,有机会我一定回去看她。

那一刻,我突然懂得了什么是亲情,什么是血浓于水的殷实情结。一个人不管走到哪里,身处何地,恋恋不忘的永远是家!因为家是许多盘根错节的血脉编织而成的,每个人都是血脉里的一滴血,一个细胞,一个单元。

小红姐在邵阳车站等我。她送给我一本书,说是找了好多家书店才买到的。那是一本写作技巧方面的书,名字叫《文学知识描写》。这本书对我的影响很大,我看了以后懂得了一点写作方面的知识,并且从中阅读到许多名篇佳作的经典片断,为我以后写东西起到了很好的借鉴作用。

风吹过的地方总会带走一些尘埃,水流过的地方总会落下一些痕迹。

失去也罢,拥有也罢,生命流向中所有的苦痛与快乐,犹如匆匆的不速之客,稍作停留之后,一切又归于平淡,归于真实。生命就是一个这样简单的过程;没有永远的苦痛,没有永远的快乐,更没有永恒的沉寂。只要努力了,一切是那样坦然。

我不再羡慕窗外的蝴蝶和空中的小鸟,因为我知道窗外的世界不但广阔而且精彩,所有的精彩都源于芸芸众生对生命的热爱和激情。

我从老家回到鹤岗不久,姐姐如愿以偿地从鹤岗调回到湖南老家,哥哥如愿以偿地办理了留薪留职,在外地找到了一份新工作。母亲如愿以偿地提前退休,又可以做一份挣钱的活儿。而我呢,终于如愿以偿地走出家门,融入到社会,在外面开了一家小书店。虽然生意一般,却忙得有滋有味,不亦乐乎。

书店左边是发廊,右边是饭馆,由于邻里和睦,关系相处得很融洽。发廊的女主人姓张,回族人。我叫她张大姐。她看到我做饭不太方便有空便过来帮忙,偶尔还与我在一只碗里抢饭吃呢。用她丈夫的话说和小段在一起没那么多忌讳。右边饭馆的老爷子只要有空就会找我下棋赌饭局。即便输得一塌糊涂也绝不抵赖。其实老人家是换一种方式要我过去吃饭。虽然处处得到人们的关爱与理解,我却始终高兴不起来。心里的感觉好似卫星偏离了轨道,距离心中的目标似乎愈来愈远。陈挺是书店里的常客,那时还是高中学生。他经常在书店里看书,有一次我问他为什么不拿回去看,他说父母不让看课外书。他看上去又瘦又小,一点不像十七岁的人。我开玩笑说没想到他还是浓缩的精华。他也笑了,说我以貌取人。我见他是学生不再收他看书的费用。他也投桃报李,有人租书时帮着忙活。他很爱干净,每次来书店都将屋子收拾得干干净净。感觉像是又一个“小海”来到了我身边。陈挺一次到书店看书时带了一份当地报纸。我无意中扫了两眼,上面一则广告引起了我的兴趣:当地的青年文艺讲习所正向社会招收学员。我问陈挺“青年文艺讲习所”是什么地方,他一看地址,说明天放学顺路去看看。陈挺第二天告诉我“青年文艺讲习所”是文学爱好者学习的场所。我精神为之一振,说真没想到鹤岗还有个这样的地方。他问我是不是想去,我有些顾虑,开玩笑说不知道人家收不收啊。他说会收的。说完,从书包里取出一张表格要我填上。填学历时我犹豫了一下,还是如实地填上小学。陈挺显得一脸严肃,问我这样能行吗?我笑着说,总不能滥竽充数吧。他说现在假的多真的少,我看了他一眼,心想:这小子看着不起眼,心里精明得很。

我到青年文艺讲习所报到那天感到自己矮了一大截。来学习的人大多是基层单位的文艺骨干,最低的学历都是高中,我噤若寒蝉。心里纳闷,老师怎么会收下我这样的学生?当时只有一个想法:夹着尾巴做人吧,好好向人家学习。好在一个星期只有两天课,安排在周六周日的上午。每天只有四节课。我是残疾人学费减半,每月只交20元费用。我上课的日子正巧陈挺放假,他主动到书店帮我照看。隔壁饭馆老大爷的女儿亚华当时复读高三。她嫌饭馆太吵,常到书店来写作业,顺便也帮帮忙。我那时候不像现在可以驾驶残疾人摩托车出去。每次去上课要打车到讲习所,然后给司机双份费用,人家才能准时去讲习所接我。很多同学见我车接车送,还以为是什么了不得的人物。他们哪里知道我身不由己,打肿脸充胖子。

第二个星期上课时我就犯了一个“美丽”的错误。老师讲李白名篇“将进酒”时,“将(qiānɡ)”字念成了“jiānɡ”。我居然傻呼呼地举手向老师示意他念错了。教室里顿时鸦雀无声。同学们的目光纷纷转向我。那一刻我才发现自己真傻。从同学们的目光与表情中我看得出来,很多人都知道老师念错了,却没有人像我这样不知深浅地说了出来。那种氛围令我异常难堪,脸上一阵红一阵热,几近窒息。老师很大度,不但没生气反而说:“元基同学这种认真的学习态度很好。他帮老师纠正了一个错读了大半辈子的字,我谢谢他!”说完,老师带头鼓掌,教室里响起了几声附和的掌声。

老师当时的心情如何我不得而知,但是他能说出那番话来的确给了我一个很好的台阶,使我得到了些许安慰,令我不禁肃然起敬。也许是歪打正着,或许人的潜意识里都有求真的愿望,无意中我触及到了这个愿望的开关,顿时这扇心理禁忌的门被打开了一条缝,于是开始有人从这条缝里挤出来,向我伸出理解之手、友谊之手。讲习所里“文人相轻”的氛围渐渐变得淡薄起来,同学之间不再为“面子”学习。毋庸置疑,老师为营造这样的学习环境树立了良好形象,所以我一直对他心存敬意。过了一个月老师要每名同学写一篇习作上交。类似于学校里的单元测试。我以杨雨为线索虚构了一篇散文“相思叶”。想不到这篇虚构的“相思叶”被老师当作范文,要朗读好的学员在讲台上朗读。既然老师说好,同学们自然捧场。每到精彩处,老师适时点评一下,台上台下掌声不断。我人气陡增,一时成了讲习所里的红人,并且赢得了一位姑娘的芳心。

我发现忽然之间同学们对我的态度明显改变,有人还送我一个绰号“文狐”。他们说我很狡猾,在习作的结尾将竹叶烧掉留下无据可查的悬念。其实我根本没那么想,当时只想留下一个浪漫的结尾。不料同学们曲解了原意,我懒得解释,只好由他们去了。万东泉同学家在我书店附近。他主动与我同座男生调换座位和我同桌。他是建筑行业基层宣传干事,由于顺路他骑自行车主动承担了我上学放学的接送任务。因此我省去了许多额外费用。我们成了很要好的朋友。同学们听说我开书店,纷纷到书店看我,免不了借书回去看。有一次亚华怯怯地说:“有句话不知道该不该对你讲。”我以为她有什么事,要她说来听听。她腼腆地看着我,声音像蚊嗡似的说:“你们文学班的同学有人借书不给钱,有人一拿就是好几本。每天有二十本书在外面,这样会赔钱的。”

陈挺也曾多次提到此事,而我一直没往心里去,这话从亚华口里说出来,使我意识到此事的严重性。亚华见我不吭声又说:“孟姐说你好面子,做买卖不能这样。”我问她谁是孟姐,亚华诧异地看着我说,还大才子呢,连自己的同学都不知道。“同学?”我嘟囔了一句,然后一拍脑门,恍然大悟:“是不是孟香?”她点点头。

“她来过这里?”我将信将疑地嘀咕道,不大可能啊。孟香是班里一位女生,坐在我后面。她与亚华的性格类似,平时沉默寡言,即便同桌女生也很少交谈。她从不记笔记,也不回答问题,更不用说提问了。老师没少数落她,可是每次向她提问时,她依然一声不吭地站在那里,直到老师要她坐下了事。她来书店确实出乎我意料。

亚华用征询的目光看着我,问我以后同学拿书时怎么办。我笑着说,都是同学能怎么办,只要看完后送回来,由他们去吧。

陈挺与亚华却自作主张地按标准费用向来借书的同学开始收费。亚华后来告诉我,孟香说我为面子什么都不顾。如此看来,陈挺与亚华是在孟香的怂恿和鼓动下这样做的。此后来书店借书的同学渐渐少了,有些人还疏远了我。对我而言这不是坏事,至少利益得到了保障。老师生日那天班长组织同学给老师过生日,我一再声明不会喝酒,有些同学好似事先串通好了不肯放过我。他们看到万东泉为我说话,一齐起哄要他替我喝酒,弄得我们好难堪。

孟香从女生桌搬了只凳子过来,坐到我旁边。她轻蔑地瞥了我一眼,冷言道:“不会喝酒,像个人似的坐这干吗?一边去!”

我心里一怔,好在马上反应过来,立即心领神会的冲众人笑了笑,一句“失陪了”,挪着凳子溜之大吉。有人说我不实在,不够交情,有人说我不够意思,有人甚至笑话我不是男人。我心里想:少来这套。

从此以后我特别留意孟香。

同类推荐
  • 三分做事,七分做人精华版

    三分做事,七分做人精华版

    为了让读者更好地解读三分做事,七分做人,我们精心打造了关系到每一个人成功与否的书籍——《三分做事七分做人》(精华版)。本书以成功人士的真实事例为引子,深刻解析了现代社会的做人做事之道,并总结了许多行之有效的为人处世的原则和技巧。阅读此书的读者,可以少走一些弯路,更好地找到自我,给人生定位。它告诉你:在现实生活中怎样让自己灵活自如地去做人做事,以便解决棘手和麻烦的问题。让你在现实的世界里成为强者,成为一位成功的、受人尊敬的人。这是一本解惑之书,帮助你实现人生梦想,会做人、善于做事是巩固人格魅力的两大法宝。打开人生之书,你能找到成功之路。
  • 老板眼中的好员工

    老板眼中的好员工

    本书精选了大量成功人士职场生存、成长案例及其具有指导性的建议,使读者认识到作为一名优秀的员工,谦虚、忠诚、热情、创新、团结等品质的重要性。
  • 静心的力量

    静心的力量

    这个世界,有太多的不如意,其实仔细想来,有什么能比活着更重要呢?压力,烦恼,贫穷……一切的不如意,只要你静下心来,终究有办法去改变,只有静心才能完美。《静心的力量》通过大量贴近生活的事例,精练其要点,并从人生随时要静心、浮躁中修好这颗心、活在当下静心修行、慢生活,简生活、寂寞是人生的一场修行、放下是一种美丽与拥有等,不同角度对文章进行了解读,引导你在面对生活压力、工作、婚姻爱情的同时,要静心如水地面对,不要迷失自我,只有静下心来,才能找到自己的精神家园。
  • 18岁以前孩子应懂得的做人道理

    18岁以前孩子应懂得的做人道理

    翻开本书,能够使你的心灵得到智慧的铭迹。能够让你掌握18岁之前应该学会的做人道理,从而帮助你在以后的成长道路上可以减少一些障碍,可以更加一帆风顺,可以让你的生活快乐而丰富。
  • 这辈子,不能总这样

    这辈子,不能总这样

    本书内容包括:设立目标,人生的高度因目标而定;信心百倍,自信能让你劈荆斩棘;勇往直前,别让恐惧成为你的绊脚石;积极进取,勿让消极心态毁了你;自立自强,自助者天亦助之门等。
热门推荐
  • 重生人士的悠闲生活

    重生人士的悠闲生活

    重活一世,邢洛只想依靠着自己前世见闻给予自己悠闲的生活。
  • 墓志铭之罗刹地宫

    墓志铭之罗刹地宫

    我出生在西南地区的偏僻山村里,在我十五岁那年,原本波澜不惊的日子里却突然泛起了涟漪,一支考古队的突然到访给我带来了许多新奇的东西,也把埋藏在泥土里的秘密,暴露与光天化日之下。
  • 九天邪少

    九天邪少

    嚣张富二代因一次意外重回十年前,附带强大系统,且看他如何玩转都市,成就无上邪神。
  • 今天马甲掉完没

    今天马甲掉完没

    她,本可睥睨众生,却可为一人掩去锋芒;他,是天骄,不是天之骄子,而是天之骄傲;一个冷酷无情,一个慵懒邪魅;且看他是如何拾起她早已破碎不堪的心,一对天骄携手共进,共同绘写一份人生的完美答卷!
  • 天玄仙幻

    天玄仙幻

    仙界最高执法者林慕尘偶然得到了一件叫做“轮回”的时间法宝,他决定用这件法宝回到一万年前的地球,在穿梭时空时,他的修为与肉身被时空不断磨灭着……
  • 逐鹿未央

    逐鹿未央

    取材自西汉巫蛊之乱到汉宣帝刘询继位。以刘询为取材,以安王刘墨为主角引导小说走向,大家为了各自利益和欲望,明争暗斗,谋略夺权,看谁笑到最后。从人物的台词和一些细节描写上,融入了作者对现实的许许多多的感悟,作者从各个角度来暗指生命和人生的意义,来引发读者的共鸣。社会的缭乱,权力的纷争,爱情的纠葛,情感的错杂,最终会让我们失去了最原始最平凡的心,很多时候走累了,停下脚步看看走过的路,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 天帝厉

    天帝厉

    在这个世界里,一个家族可能因为一个绝代天骄而崛起,亦有可能因天骄的陨落而败亡!少年伴生天劫、随异象而生,天师诊其为万年难得一见的绝代天骄!本是时代的新星,亦是注定要崛起的家族!怎奈,那一年却戛然而止...我并不想踏上这般征途,但头顶天劫,不由己!
  • 吴老成的那四年

    吴老成的那四年

    那四年,你懵懵懂懂的来;那四年,你渐渐老练的活;那四年,你经历了很多;那四年,你带有遗憾;那四年,你成长了心智;那四年,你收获了什么。可悲可泣的四年等你来感悟。毕竟,都在那四年……你是否也曾想起那几年,欢迎点评留言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葵天宝典之雪芊荨

    葵天宝典之雪芊荨

    也许是东方教主的香消玉殒了断了雪芊荨千般万般的念想。原以为远离了江湖上的是是非非,可以好好地去过完余下的人生,谁知退隐江湖,却惹上朝廷。殊不知只要是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人间处处是江湖。避不开,逃不掉,因因果果,皆已注定。好不容易才将尘封的心结打开,却又被割得遍体鳞伤。雪芊荨黯然落泪:是自己热乎乎的心捧了出来,别人才有机会一刀一刀的刺下去……此生情意终不悔,怆然千滴胭脂泪。有此雪芊荨,世上再无第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