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256400000011

第11章 青年(2)

父亲适时安慰了母亲几句,然后端来洗脚水亲自给她洗脚。他对母亲说:“我们儿子通情达理,人又聪明,你还担心将来没人照顾么?说不定大姑娘排队抢着要呢!”

母亲白了父亲一眼,气呼呼地说:“你少忽悠我!我的满仔我晓得,他才没你那么花心哩!”父亲不好意思地站起来,说:“孩子在身边,莫乱讲哦。”

我见母亲情绪完全平静下来,就回自己屋里看书去了。不过父亲还是被母亲赶了出来,只好到我屋里过夜。

闲聊时父亲问我,姐姐私自回家是不是我的主意。我不无炫耀地说:“除了本人别人行么。”父亲笑了。他说我会笼络人,姐姐这辈子注定要当我的使唤丫头了。我“呲”地一声,觉得父亲此话有失水准。他问我为什么这样做,我不假思索地回答,上学时姐姐背过我,算是还她人情,以后互不相欠吧。

父亲用一种很奇怪的目光看着我,半晌才说我虽然不知天高地厚但还算是个男人。我不恭地回敬道,被老婆赶出家门的事情在我身上永远不会发生。父亲拍了我一下,说我没大没小,一点规矩都不懂。

母亲一连几天寝食不安,偶尔脱口而出:“那该死的,到家了么?”我知道她牵挂姐姐,开玩笑说那种不听话的人管她干吗,没有她家里更清静。母亲嘟囔几句,将矛头指向我:“还不是你造孽!”我嘿嘿一笑,马上找借口躲出去,免得挨训。姐姐发来电报向家里汇报结婚日期。我劝母亲回去参加姐姐的婚礼,她断然拒绝。我深知母亲的个性,于是用言语激她,笑着说结婚时女方没有娘家人在场会让人瞧不起的。我们以后回老家,人家不笑掉大牙才怪呢。母亲没吭声。第二天她到银行取出一大笔钱,狠狠地扔到父亲面前说:“满女是你的,你去吧!”父亲要母亲一同回去,她坚决不去。哥嫂得知消息后自告奋勇陪父亲回去。母亲拉下脸不耐烦地说:“去吧去吧,莫忘了带上我孙子。”

大年三十晚上,我想起小时候过年的情景。尽管是很久以前的事了,回忆起来依然很温馨。那时候只有我们母子二人,母亲做了很多我喜欢吃的东西,将我抱在怀里一口一口喂我,还不时在我小脸上亲吻一下。时间过得真快,我忽然发现母亲额头多了很深的皱纹,头上也有了几许白发,一种内疚不禁涌上心头,我的眼睛渐渐湿润了。

母亲问我怎么了,我情不自禁地说:“姆妈,咯多年你受苦了!”母亲反而说真正受苦的是我,她没有照顾好我。说着说着,泪水流了下来。

我看到母亲不开心立即转移话题,问她父亲年轻时是不是很帅。“死老头子,花言巧语。”母亲嘟囔道,幸福之情溢于言表。她说父亲是农场里少有的美男子,又是第一批农机手,年年是先进工作者。她与父亲登记结婚那天才知道父亲已经三十八岁了。“我当时一点冇看出来,还以为他不到三十岁哩!”母亲说到此处禁不住乐了,“死老头子,呷过唐僧肉,一点冇显老。”我也奇怪:父亲七十岁的人了,看上去与五十岁的人差不多。他与母亲在一起没人相信他们相差十六岁。母亲回忆往事,似乎对父亲有点歉意。她说生下姐姐时她得了一种怪病,颈部突然变得肥大起来。农场医院当时条件很差,治疗很长时间不见好转。有人说母亲水土不服,也有人说可能是生了姐姐后缺少营养引起的。母亲有些害怕提出回老家去治疗。我现在知道了母亲那种病是由于缺碘引起的,俗称“粗脖根”。父亲开始不同意回老家,后来经不住母亲的软磨硬泡只好同意了。当时农场领导再三挽留父亲,可是他放心不下母亲一个人回去,谢绝了领导的一番好意,与母亲一同回到了老家。母亲很内疚地说,当初她拖累了父亲。如果不回去,父亲在农场一定会干出点名堂。母亲接着充满感激地说,刚回到老家的时候多亏了大妈。大妈不仅将分家时分到的老屋让给父母居住,还送来很多生活的必需品。母亲提到大妈时充满敬意,夸大妈是少有的好人。并且一再叮嘱我好好对待大妈,她是我们家的恩人。那天晚上我们一边看着电视里的春节晚会一边聊着家庭往事。母亲在老家生活两年病才治好。在父亲一位战友的介绍下他们又去了云南的西双版纳割橡胶。我出生在傣家族的一座竹楼上。那时中越边界很不太平,我刚满月又回到老家。母亲不愿意一辈子生活在农村,又要求父亲回农场。父亲离开农场时办理了转业手续,觉得回去没面子所以不同意。两人为此争吵了好长一段时间,母亲一气之下提出与父亲离婚,然后带上不到两岁的我去了东北。母亲回到农场时组织关系已不隶属于农场了,只得暂时借住在一位老乡家里。她听说鹤岗很多煤矿当时招收矿工,于是带上我来到鹤岗。几经辗转终于做了一名煤矿工人。我那时还小,母亲上班时将我放到一位老太太家里,每月付给老太太十块钱。母亲转正后托人调到粮食局工作,从此在城里扎下根。我很难想象一个女人带着一个孩子,在那种艰苦条件下一步一步走过来是怎样的情形。也许那个年代,这只是那一代人生活当中很寻常的事情。毕竟那是一个磨难的年代,人们习惯了逆来顺受,习惯了风风雨雨的洗礼……那个大年三十晚上我与母亲过了一个忆苦思甜的新年。

正月初十家里人回来了。姐姐一进家门就拉着姐夫跪到母亲面前,母亲转过脸去不理睬。父亲与哥嫂一起劝母亲不要生气了,她气恼地大嚷:“你们一家人现在好过哩!还回来做么子?”

哥哥冲我使眼色示意我为姐姐讲情,我佯作不知地听侄儿说老家的情况。小侄十岁了,多少懂点事。他说家里很多人问我为什么没回去,大奶奶与姑奶奶想我都哭了。我听了以后心里不禁一阵酸楚。

哥哥见我不理他以为我没看见,便上炕来小声催促我去劝劝母亲。我乜斜他一眼,要他哪凉快哪去。他瞪了我一眼,灰溜溜地下炕去了。我心想:母亲最近一肚子委屈与怨气,姐姐、姐夫下跪的时间越久越是对她的一种安慰。只要母亲心里好过些,姐姐与姐夫受点苦未尝不可。哥哥拉姐姐起来,姐姐推开了他。哥哥又去拉姐夫,姐夫见姐姐没反应更是一动不动。哥哥觉得没面子,嘟囔说母亲心狠。父亲狠狠瞪了哥哥一眼,他气呼呼到一旁吸烟去了。嫂嫂在母亲身边喋喋不休,母亲听得不耐烦了干脆抓过枕头躺在炕上,用枕巾盖住脸。父亲见状笑了笑,忙着做饭去了。我看到火候差不多了,小声叫母亲,她好似没听见毫无反应。我冲姐姐笑了笑,示意她相机行事。姐姐不明就里,疑惑地看着我。

我故作小心翼翼的样子,将耳朵贴到母亲胸前听了一会儿,忽地大叫一声:“妈!你咋啦!”姐姐以为出了什么事,急得一下跳到炕上,趴在母亲身上大哭大叫起来,屋里顿时乱成一团。母亲被我们稀里糊涂地扶了起来。等她反应过来,抓起枕头扔到我身上:“你个鬼仔,我还冇死哩,你带头哭么子。”

我嘿嘿一笑,附在她耳边小声说:“你就一个宝贝女儿见好就收吧。”

母亲白我一眼,打了我一下。嘴里却说:“你咯个鬼仔,良心叫狗呷了,还替他们讲话。”姐姐见母亲没事又跪在那里,然后慢慢抓住母亲的手向自己脸上打去。母亲挣脱姐姐的手说:“起来吧,莫到咯里烦我哩!”姐姐扑到母亲怀里呜呜哭了。一边哭一边说是她不好,惹母亲生气了。

姐夫是少有的老实人,只会不停地叫妈。我看到他可怜巴巴的样子,觉得遇到母亲这样的丈母娘实在难为了他。

晚上姐夫睡到我屋里。我问他一些家里的情况,得知农村的生活好多了非常高兴。姐夫告诉我小红表姐参加婚礼时多次向姐姐打听我的情况,她听姐姐说我经常看书,高兴得大声叫好。我们闲聊一会,姐夫说家里人把我当成了宝贝。我一听这话感到姐夫远不是看上去那么简单了。我虽然自负还是有点自知之明的。姐夫大概从姐姐那里知道我在母亲心中的分量,免不了笼络一番以便关键时刻我在母亲面前发挥点作用。

姐夫说他早知道我。我念书时他在花桥中学读初中与我一位堂兄还是同班同学呢。他补充说当时整个花桥中学没几个人不知道我。这倒是极有可能,我是城里回去的,又是残疾人,加上学习成绩好在学校的名气大得很。农村人世世代代生活在那块土地上,任何一点新鲜事一夜之间传遍四邻八乡。何况像我这样的人在那块土地上大概仅此一例,自然引起人们的关注与兴趣。

姐夫在镇上供销社工作。他大哥在部队属于团级干部,大裁军时转业到地方。当时在邵阳市政协任秘书长。他大哥许诺尽快将姐姐的户口与工作调回老家。我与姐夫聊了半个晚上。他给我的印象是长相稀松平常,看起来也老实厚道,不过还是深谙处世之道的。也许姐姐事先交代过,所以他与我聊天时并没有我想象中那样拘谨,偶尔还主动同我开玩笑。如此一来,我们之间很快有了好感。第二天我将屋子让给了姐姐与姐夫,自己则到小海那里去过夜。

母亲召开家庭会议,家里人悉数到场。她说他们老了以后我的生活由哥哥姐姐负担。我在谁家生活,另一个每月承担相应费用。母亲讲完话,要哥哥姐姐表态。哥哥刚要开口,嫂嫂一声干咳,他顿时犹豫了一下,然后有些顾虑地表示,一切按母亲说的办。姐夫倒是干脆利落,他说只要我愿意回家,他们“呷么子”,我“呷么子”。

母亲看了姐夫一眼,目光里含有几分赞许。也许从那一刻她从心里真正认同了姐夫,接受了姐夫。

这种场合令我非常尴尬。我的命运,我的生活,在这一刻似乎交给了别人,不再由自己掌控。想到这些,我不禁黯然神伤,一种从未有过的压抑、郁闷,陡然而升。我感到一阵一阵热浪涌到脸上,火辣辣地难受,喉咙里好像塞进了石头,令人窒息。我忽然捂着肚子,痛苦地呻吟起来。父亲看出端倪,对母亲说算了,算了,这种事以后再说吧。母亲恼了,斥责父亲对我不关心。父亲指着我对她说:“你看臭小子那样,要别个养活他还莫如要他去死哦。”母亲没想到煞费苦心,安排我未来命运的家庭会议就这样收场了。她冲父亲嚷了大半天。这次不愉快的家庭会议,向我敲响了警钟:我已经到了考虑将来的年龄。正像父亲说的那样,要别人养活我,不如要我去死更好一些。我意识到迟早有离开父母的那一天。我开始思考什么事情是力所能及的,思来想去始终没有答案。我甚至想象不出离开父母,离开家门,等待我的将是怎样的情形。幸亏姐姐的一句话提醒了我,她说家里很多人惦记我,问我什么时候回去看看。我灵机一动,忽然闪过一个念头:不如趁机与姐夫回老家自己单独过一段日子,尝试一下独立生活的滋味。我拿定主意后告诉了父亲,他琢磨了一会,要我自己决定。母亲听了我的想法,头摇得像货郎鼓。她不管我如何解释始终只有两个字“莫准”。我很懊恼,一连几天不理她。母亲急了,多次冲父亲大声嚷:“满仔一个人回去你也放心,莫晓得劝劝他么?”有一次父亲恼了,大声质问母亲:“你那宝贝儿子随你,我讲话他听过么?”两人因此大吵一通。

我与姐夫在屋子里下棋,听到父母争吵不禁暗喜。果然他们冷静下来以后,心平气和地商议起来。姐夫笑着说,妈妈要让步了。我轻描淡写地笑了笑。心里想:这家伙洞察力还不错,以前小瞧了他。

母亲最终同意了让我回老家。临走前两天她千叮咛万嘱咐,絮絮叨叨,没完没了。我听得烦了,拉下脸来问她有完没完。母亲免不了又吩咐姐夫一番。她说每个月寄五十元生活费到姐夫单位,他必须及时给我送过去。姐夫很会做人,要母亲不用为我操心,并且主动承担我的生活费用。上火车前母亲背地里塞给我五百元钱,悄悄说:“莫得已,莫乱花。”说完,眼泪便掉了下来。我安慰了她几句,并开玩笑说从老家回来马上与她分家。

我离开老家五年后终于又回来了。姐夫单位的人听说我来了,纷纷到阁楼上看望。也许姐姐将我吹上了天,所以众人见到我的时候难免有些失望。他们惟一惊讶的是我可以用凳子走路。南北温差大,我又不注意增减衣服,回到老家的当天晚上便发烧咳嗽起来。姐夫一摸我额头烫手,马上叫醒隔壁同事急急忙忙去镇医院找大夫。大夫给我量过体温后,说我只是感冒了。也许大夫认为城里人娇贵建议打个点滴。姐夫再三要求用最好的药。大夫给我扎上点滴后要姐夫叫醒其他人过来打牌。从他们谈话中我感到姐夫极有人缘,没我想的那么呆板。第二天大夫又来给我输液。众人说姐夫大半夜折腾人,必须请客呷酒。姐夫买了两只鸭子。几个人为了做饭互相推委,只好抓阄决定。这时我才知道镇供销社只有四个人,他们与姐夫一样是接父辈的班,才有了这份令人羡慕的工作。四个人年纪相差无己,姐夫是最早完婚的,娶的又是城里姑娘,自然令人刮目相看。我身体刚恢复便要回乡下,姐夫非留下我多住几日。我只好又住了几日。姐夫的父母听说我来了,特意从家里乘车到镇供销社来看我,还带了许多腊肉和花生。虽然同属一个乡,姐夫父母说话时我仍然听不大懂,只有那句“谢谢”倒是字正腔圆。看来姐姐没少在婆婆家人面前吹捧我,为我积了不少人气。这让我想到那句“爱屋及乌”的成语。推开阁楼窗户,远远看到那条曲折蜿蜒的小河。河水清澈,缓缓流向远方。我知道河水会经过我的家,一直流入资江。我想起小时候在河里差点成为鱼儿的美味佳肴,想起在大妈怀里的情景,也突然想起姐姐说过侄女云清患上风湿病,由于没有及时治疗落下了残疾,虽然嫁了人,日子过得很清贫。

我归心似箭。任凭姐夫如何挽留也铁了心要回家。姐夫只好找了一辆三轮拖拉机将我送回花桥。

同类推荐
  • 醉里挑灯读历史:那些厉害人物

    醉里挑灯读历史:那些厉害人物

    中国拥有五千年的灿烂文明,更有五千年的智慧传承。以史为鉴,以人为镜,本书从古人的为人处世故事中节选出一段又一段的智慧历史,准备了36辑历史智慧故事,分别从“舍、取、借、谏、谦、礼、柔、仁、衡……”36个角度展示了中国的历史智慧,相信能对你有所启迪。
  • 说话恰到好处办事水到渠成

    说话恰到好处办事水到渠成

    这是一个风云激荡的年代,这是一个机会频生、奇迹迭出的时代,这是一个人人都渴望成功的时代,每个人都必须在竞争中求生存,必须在思考和学习中塑造自己,通过本书的学习,你必将学到许多实实在在的成功方法,这些都将成为你今后生活、工作、事业中的指南。
  • 洗脑术:怎样有逻辑地说服他人

    洗脑术:怎样有逻辑地说服他人

    一次彻底改变你思维逻辑的头脑风暴!白宫智囊团、美国FBI、全球十大上市公司总裁都在秘密学习!这是一部让你变得更加聪明的书,它是一场头脑风暴,注定改变你的思维逻辑。作者结合15年经验5万份资料3000次实验调查,从心理学上解读世界各隐秘部门、知名的领导人物都是通过什么样的手段、理念与程序把自己变成一个宗教,在跟不同的角色合作时都能有逻辑地说服对方、说服一个团队甚至说服一个国家,这里面到底隐藏着怎样的秘密。同时,作者让你从本质上全面了解洗脑真相,让你能够从根源上学会区分:什么样的洗脑是一种激励,什么样的洗脑是个美妙的陷阱,作为我们个人如何获取“洗脑术”里的正能量,并巧妙运用到人际沟通、高端谈判、公关危机、品牌营销、企业管理、情感对话等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 中国推销人的一千零一夜

    中国推销人的一千零一夜

    一个相貌平平没钱没背景的单身男博得著名女歌星的倾城之恋;一个大学老师辞职创业亿万财富从指甲间滚来;一个发廊妹筑起令世人瞩目的漂亮王国;一个没文化不懂技术的山里娃做游商改变命运;一个找不到好工作的人创造出了属于自己的伟大事业……这是一部化腐朽为神奇,变不可能为可能,如古阿拉伯《天方夜谭》那样传奇却是真实的当代中国芸芸众生的推销神话。
  • FBI教你10秒钟读懂面部微表情

    FBI教你10秒钟读懂面部微表情

    现代都市人,人人戴着面具出场,这就需要我们了解微表情的妙处,然后我们才能了解笑并不完全代表高兴,还可能是讽刺;皱眉不完全是愤怒,还可能是在思考……而每当见到陌生人,我们总会下意识地仔细观察对方的面部表情,这是因为我们想在每一张陌生的面孔上找到一些跟脑海中的熟悉面孔相似的地方,以增加亲切感。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明明是第一次见到某个人,却会突然觉得很熟悉的原因。
热门推荐
  • 圈子:掌控命运的超级人脉术

    圈子:掌控命运的超级人脉术

    你是否有这样的烦恼?明白人脉的重要性。却始终不知道怎么和人交往。在生意场、交际圈中处于边缘地位,得不到其他人的重视。别人很容易办好的事情。很容易就融人的团队,对你来说却比登天还难。你是否知道问题出在哪里?因为你没有掌握全球政治圈、财经圈金字塔尖人物都在运用的终极社交法则——圈子!解密人脉聚集秘术,揭示人脉整合王道!
  • 悉尼

    悉尼

    温和的村上,首次犀利批判!你以为只看电视,就能看透奥林匹克的一切?“体育是残酷的东西。而要对抗这残酷的体育,只能反过来残酷地对待体育。挨了揍立即还以老拳!”因酷爱跑马拉松,2000年,村上春树应《Number》杂志邀请赴悉尼采访奥运会。本书以悉尼奥运为切入点,坦诚地表达了村上对奥运会、对竞技体育的反思,并幽默地写下对澳洲人文的考察、对考拉和袋熊的趣味观察。
  • 如何加工酱腌菜

    如何加工酱腌菜

    如何加工酱腌菜以问答的形式介绍了加工酱腌菜的相关知识,内容包括:酱腌菜的特点、酱腌菜的卫生标准、酱腌菜吃多容易带来的危害、家庭常用酱菜的制作方法等。
  • 冰蝶之花

    冰蝶之花

    酷王子遇上拽公主的爱情故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万则星书

    万则星书

    那一年,我高三。我喜欢一个男孩,我没有太迫切的梦想。
  • 人类新生计划

    人类新生计划

    2044年巨雷响彻天空,将天炸开了一道裂缝,笼罩整个世界的上空!末日吗?被雷击昏醒来的雷宇,看着天空自问,可却看到裂缝中竟然出现……
  • 霸皇诱冷妃

    霸皇诱冷妃

    一曲艳物乱了君心,他如恶魔重生,嘴角勾起嗜血的笑,野蛮地掠夺了她的初夜。一夜噩梦,她还是魅惑众生的倾城佳人,他仍是俊如天神的少年帝王,只是身体越近心越远,日夜痴缠暖了两人的身体,却暖不了两人的心。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