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234500000024

第24章 无暇慈悲心,满手慈悲事(2)

年轻人开始对高僧产生了怀疑,他彻底绝望了。日暮时,他没有再投宿,而是披星戴月,连夜赶回了家。到家时已是午夜。疲惫至极的他费力地叩响门环,“谁呀?”屋内传来母亲苍老惊悸的声音。“我,你儿子。”他沮丧地答道。很快,门开了,一脸憔悴的母亲大声地叫着他的名字把他拉进屋里。就着灯光,母亲流着泪端详着他。这时,他一低头,蓦地发现母亲竟赤脚站在冰冷的地板上!刹那间,他灵光一闪,想起了高僧的话。他突然明白了一切。年轻人泪流满面,“扑通”一声跪倒在母亲面前。

不能事亲,焉能成佛?百善孝为先,原心不原迹,原迹贫家无孝子,所以说,孝的止境,在于以父母待你之心回报父母,无论何时何地,无论贫穷富有,孝由心生,不由外物。《孝经》云:“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故自天子至于庶人,孝无终始,而患不及者,未之有也。”

作为子女,我们常常享受着父母为我们所创造的一切,索取的那样理所当然,接受的那么心安理得。为了孩子,无论是动物还是人,父母都是那样的义无反顾!然而,在这个父母之爱与子女之爱的天平上,永远是不平衡的,毕竟,我们为父母付出的实在太少了,但父母对我们仍是满怀期待。从你真正感悟的那一刻开始,用心爱你的父母吧,如果认为以道德与良心之名过于空大,不妨把它作为让今生今世少一些遗憾的手段之一,多孝敬父母,趁现在还来得及孝敬的时候。

有布施的心,何时都能修行

南北朝梁武帝普通八年(公元527年),达摩祖师泛海经广州至建业,会见梁武帝。梁武帝是当时有名的佛心天子,崇尚佛教,大兴土木,建寺造院,广赐度牒,剃度僧尼,并且自己三次出家,以身侍佛,均被臣子重金赎回。他觉得自己为佛教做了广大的布施,所以,他问达摩祖师有何功德。

没想到达摩祖师严肃地回答他:“没有功德。”

梁武帝急了:“为什么没有功德?”

达摩祖师说:“这只是人天小果,有漏之因,如影随形。虽有善因,不是实相。”

梁武帝问:“怎样才是功德?”

达摩祖师说:“净智妙圆,体自空寂;如是功德,不以世求。”

由于与梁武帝相谈不契,于是,达摩祖师不辞而别,折苇渡江。

达摩祖师认为梁武帝的布施没有实相,那么什么样的布施才具有实相呢?达摩祖师开示我们,“净智妙圆,体自空寂”的布施,才是具实相的布施,才是真正修行意义上的布施。说得再通俗一点,布施是为了整治贪心,为了修行净心,为了体验世间万事万物的空性。

在佛法的世界当中,布施中有一种是财布施,又把它分为内财与外财。外财是身外之物,内财就是身体。在医学界里,有许多捐赠眼角膜或捐赠内脏者,这是内财的一种。再者,我们以体力去帮助别人,也是内财布施。如果我们为别人工作不求报酬,就是义务的工作,这也是属于内财布施。由此可知,我们随时随地都在做布施,只是因为没有布施的心,所以不是行菩萨道。假如我们有一颗布施的心,那么我们时时刻刻都在修六度,都在修菩萨法。

布施不在多寡,重在无私诚意

印度有一对老夫妇,生活十分穷苦,只靠一小块田地聊以糊口。一天,他们感觉到自己越来越老,离死越来越近,应该利用为人的宝贵机会,在去世之前做一件积达福德和增长觉慧的事。他们商量如何做最为妥当。碰巧舍利弗(佛陀最有智慧的弟子之一)就住在附近。于是他们决定邀请舍利弗尊者到他们的家中接受午餐供养,然后在舍利弗面前祈祷,以得其加持。

于是,这对老夫妇做好准备,请来舍利弗,以午餐供养,陈述所愿,并且得到舍利弗的加持。事后一切如常,只是当稻米成熟,他们也像别人一样去收割时,却发现他们那一小块稻田所产的根本不是稻米,而是纯金。

不久,人人都在谈论金稻田,这件奇闻很快就传到信佛的著名印度国王阿闪世耳中。他自言自语地说:“这完全不应该。我是国王,我应该是那块地的主人。”于是他立刻命令大臣没收老夫妇的土地,而将另一块同样大小的稻田赐给他们。阿闪世王的使者奉旨前往,找到了老夫妇,叫他们搬到另一块土地上去居住。但是这样一来,没收的金谷又变成稻米了,而在老夫妇移居的那块新地上的稻米却又变成了黄金。获悉此情,国王说:“去,再照样做一次,把金米没收。”

这样连续做了七次,每次当使者没收了老夫妇的地,而把另一块给他们时,都发生了同样的事情:国王得米,老夫妇获金。

七次过后,人们特别想知道这件奇怪的事情的缘由。于是他们去见佛,把情形描绘一番,佛听后,为他们解释了老夫妇今生做功德与其今生得果报之间的业缘。

六度万行,“布施”为首。布施如同在田地播种,因缘和合时,就会开花结果。然而,发心布施要有智慧,若能以清净心供养三宝,如同在沃土播种,果实必定丰硕肥厚。三宝是度脱众生舍离老病死海之坚牢船,以清净心、恭敬心、欢喜心供养三宝,令正法久住,必能为自己及大众开创光明的未来。

供养财富不仅是种福田,更重要的是断除贪心的修炼。物质财富的供养,不在质量和数量,重在无私的诚意。

付出爱心,自然会证得善果

从前,有一对贫穷的夫妇,靠做佣工来维持生计。

一天,丈夫看见一些长者们前往寺院里参加供僧法会,回到家后,想着想着,不禁哭了起来。妻子觉得很奇怪,就问他:“什么事让你这么伤心呢?”丈夫回答道:“唉!别人能够满心欢喜地供僧修福,而自己却是贫穷下贱,连修福报的机会都没有!心里真难受。”妻子便安慰他:“别再伤心了,这于事无补,不如把我卖了,卖来的钱就可以布施供养!你看怎么样?”丈夫更伤心了:“如果把你卖了,我岂不是更加难过?”于是,妻子想了想,又说:“干脆我们一起卖身为奴,不仅可以供养,还可在一起修行。”丈夫同意了。

于是,夫妇俩找到一个富贵人家,向主人借了一笔钱,要办一场供僧法会,这笔钱如果无法在七天内还清,他们就必须永远在这户人家当奴仆。得到钱以后,贫穷的夫妇便开始不眠不休地筹备法会,并且互相勉励:“现在还能够随自己的心意来修福,应该好好把握因缘,往后的一切就很难预料了!”

到了第六天,眼看所有的事都已准备就绪,寺里却得到了一个消息:国王也要在同一天举行法会。比丘们都认为,应该先将机会让给穷苦夫妇,然而,国王知道后,非常愤怒:“是哪一家小民,胆敢跟我抢日子!”于是立刻命令他们改期。这对穷夫妇虽然无奈,却坚持不改。

国王不得不召见这对穷夫妇,要他们说出一个理由。穷夫妇便把事情的原委一五一十地禀告给国王,并恳求国王:“我们今生如此穷苦,就是因为过去没修福报,这辈子恐怕只剩这一天还能自己做主,以后,就没有机会了,所以我们才极力争取!请求国王成全。”听了这对夫妇真诚的发心,国王不禁心生怜悯,不但准许他们如期进行法会,还赏赐了财宝,划了十个村落让他们居住和管理。

布施是一种付出,而在付出前要有舍己为人的发心。发心为了利益他人而付出,付出自己喜爱的、执著的。

而布施,也不是让人们始终无所得,布施无论在逆境或者顺境,只要有一颗至心,努力地付出爱心,自然会证得善果。

布施虽小果极大,受用虽多获利少

在释迦牟尼佛驻世的时候,有一对夫妇生活极其贫苦,他们住在一个小破房子里,没有饭吃,没有衣服穿,于是只好天天到街上去乞讨。乞讨并不是很难的一件事,难的是夫妇俩没有衣服穿,只有一条裤子。没办法,他们只能轮流着穿。假如今天丈夫出去讨饭,就穿这条裤子出去,讨回来的饭,夫妇分着吃。明天呢,就是太太出去讨饭,也穿上这条裤子。日子也就这样马马虎虎地一天天过了下去。

有一位辟支佛,他有宿命通,能观察人的前世宿命,他看到这对夫妇穷成这个样子,于是用心观察一番,发现这两个人在宿世之中不肯布施,所以今生就只有受穷,穷得要两个人穿一条裤子。“啊!这回我要度他们去!”这位辟支佛就发愿要度两个人,让他们有机会种福,于是到这对夫妇的门前来化缘。这位辟支佛是一个比丘的样子,托着钵,站在门口。这对夫妇看见有个和尚来化缘,而自己家里除了一条裤子什么都没有,于是丈夫就对太太说:“唉!我们都要发一点布施心来求求福。为什么我们这么穷呢?就是因为以前我们不肯布施,所以现在穷成这个样子,今天我们应该做个布施。”

太太说:“做布施?我们有什么可以布施?”

丈夫就说:“我们还有一条裤子啊!可以布施给这个出家人。”

太太听了之后就发了脾气,说:“你真是混账、糊涂!我们就一条裤子,如果布施给比丘,连这出去要饭的本钱都没有了,不能出去要饭,我们怎么活呢?”

丈夫就劝他太太:“不错,这确实很不容易,但是你看,那比丘在这儿也不走。再说我们生活已经如此贫苦,简直是生不如死,还不如布施掉这条裤子,我们在这里饿死算了。”

太太一听,叹了一口气说:“唉!好吧,你喜欢布施,就布施好了!”这夫妇俩就把这一条裤子从窗户递给了比丘,比丘接过裤子后,就到释迦牟尼佛那里去,辗转供养释迦牟尼佛,说:“这是我方才在一个穷苦人家化来的一条裤子,这条裤子是他们全家的财产,可是布施给我了。”

释迦牟尼佛接受了这条裤子,然后对人说:“他家里就这么一条裤子,都能布施出来,尤其供养的是辟支佛,所以将来能得福无量。”

当时在释迦牟尼佛这个法会里,国王也在这儿,国王一听,就想:“自己国家有这么一个穷得连饭也没得吃、连衣服也没得穿的人,自己在皇宫里吃得好,穿得暖,这怎么能对得起百姓呢?”于是,国王生了大惭愧心,就派人给这穷苦的家庭去送米、送面、送吃、送穿。

两夫妇只布施一条裤子,便即刻得到了果报。他们以后也去见佛,佛就为他们说法,一说法,这两人即刻就证到初果。

贫穷布施难。人在困难的时候仍能布施,这才是真正有布施心;越难越能做,这才具有真正的价值。

“善财难舍”,有很多人总是害怕别人劝他布施,其实布施是多方面的,并不一定非要把财物给人才叫做布施,就是我们贫穷得一无所有,仍可以布施。比如说,见到人的时候,就先和他打招呼,向他说:“你早呀!”或是:“吃过饭了吗?”“谢谢你!”“请坐吧!”“阿弥陀佛!”如能把这些话常挂在嘴边,不但会有很好的人缘,而且这就是在行“语言的布施”。

除此之外,见到人时含笑、慈颜、注目,这就是“容颜的布施”。见到有人拿不动东西,事情做不了时,去帮助他,代他做,这就是“身行的布施”。见人受苦心生怜悯,见人布施心生欢喜,这就是“心意的布施”。

只要愿意布施,任何人都可以做到。佛法不是陈列品,不是贵族的,佛法是大众化的,佛法是人人都能奉行的。

同类推荐
  • 步步莲花

    步步莲花

    红尘滚滚,何处安心?瑜伽,是一条静心修行、寻找生命真谛的路径。这不是一本教你如何习练瑜伽的书,而是深入心灵,描述瑜伽与生活相融合的散文“心经”。《步步莲花》作者借鉴佛学术语,以“色”——瑜伽于身体、“受”——瑜伽于心性、“想”——瑜伽态的阅读与观影、“行”——瑜伽态的行走与寻觅、“识”——瑜伽于灵魂,记录瑜伽带来的沉淀和变化,启发读者寻找属于自己的方式,感知神秘力量,感知宁静与温暖。
  • 佛渡有缘人:佛法与人生智慧大全集

    佛渡有缘人:佛法与人生智慧大全集

    忙、茫、盲……大多数现代人的真实写照。大街上人们行色匆匆,办公室里人们忙忙碌碌,工作台前人们废寝忘食。有人忙出了功成名就,有人忙出了事半功倍,有人忙出了迷惘无助,有人在盲目地忙啊忙……人在旅途,最累莫过奔命、最怕莫过于茫然若失、最苦莫过于苦海无边。故而,我们需要学会去调整、去谋划、去经营、去感悟,用从容的心去欣赏人生路上的风景。愿这本忙里偷闲者写给大忙人的佛学感悟,能够帮助每一位现代社会的大忙人,让大家都找到一张让心灵放松的按摩椅,一个让心灵休憩的驿站,一处让心灵休整的港湾。
  • 禅宗与道家

    禅宗与道家

    本书以专题研究的方式,系统阐述禅宗与道家的宗旨、源流、修持和影响。全书分为上下两编。上编为“禅宗与佛学”,对佛教产生的历史背景,大小乘佛教的基本教义,禅宗的传承,奠定后世禅宗思想基础的六祖慧能的事迹等,做了精湛的论述。下编为“道家与道教”,对隐士和方士的由来,养神、服气、饵药、祀祷的派分,老庄之学,齐燕之风,阴阳五行,神仙丹道,道教的形成与演化,以及道家与道教对古代天文、历算、地理(堪舆)、物理、化学、医药等自然科学的贡献等,做了深有见地的剖析。
  • 佛教文化纵横谈

    佛教文化纵横谈

    简洁而清晰地勾画了佛教从印度传来我国以后,与儒家、道家文化碰撞、斗争、互融并逐步发展、改革的来龙去脉,将佛教文化放在人类文化的大背景下,与世界上有代表性的先进文化以及我国的儒道文化、民间文化相对照、相比较,进行思辨性、比喻式的论证和阐释,阐明了佛教文化不仅是僧侣信众念经拜佛、修身养性的仪轨,也不仅是寺庙中美轮美奂的魏晋雕塑、唐宋壁画,而是经典的浩瀚、学问的广博、思想的深邃、宗旨的崇高。
  • 经典故事丛书(佛经的故事)

    经典故事丛书(佛经的故事)

    本套丛书包括十四册:《佛教·佛经故事》、《希腊神话》、《中国神话》、《一千零一夜》、《圣经故事》、《中国经典历史故事(上中下册)》、《伊索寓言》、《成语故事》《世界经典历史故事(上中下册)》、《安徒生童话》。
热门推荐
  • 美食的最后机会

    美食的最后机会

    本书追溯了五种流行食品的兴衰变迁,它们的历史和它们的困境:鸡蛋是怎样被科学和病菌逼上绝路的?细菌战是怎样加深了欧美之间的文化鸿沟?牛肉,这一最受欢迎的食品是怎样被疾病折磨得锐气全无?等等。
  • 花千骨之后世缘

    花千骨之后世缘

    花千骨会原谅白子画吗?花千骨又该何去何从呢?
  • 谋婚觅爱

    谋婚觅爱

    五年前,赵霆瑄是惹人非议的私生子,苏安橙毫不在意地守在他身边,却在赵霆瑄彻底爱上她的时候,告诉他一切不过是自己的一个玩笑。五年后,苏安橙家破人亡,沦为任人宰割的陪酒女,为了还债不得不留在赵霆瑄的身边。
  • 最强奥特辅助系统

    最强奥特辅助系统

    奥特曼爱好者,带着系统穿越到奥特曼世界,会发生什么样的精彩?让我们尽情期待。求阅读,求收藏。
  • 卡修的世界有点歪

    卡修的世界有点歪

    卡修九段,每段五品所绘之物万千,然万物有灵之辈,皆可入此门中所用之材皆为含五行之物:五行之玉、卡兽之皮、御能之干、升物之机不过,由于材料的质地不同,需要的处理手段也不一样,这也就引发了接下来的一系列事件!已有群:705897689,欢迎诸君位临
  • 星寻仙

    星寻仙

    简介:为师报仇却遭同门出卖,进而被众仇家围杀最终自曝星核的星界修士尧曳,灵魂却奇迹般的没有在自爆中泯灭而是混入自爆造成的空间洪流中,几经周转机缘巧合之下成了灵仙界一个小门派里灵根被废的的掌门之徒。原本因为这个新世界所修行的乃是天地灵气,而非自己原本世界的星力而差点绝望的尧曳,在经过仔细的研究之后却有了一个令人惊喜的发现……
  • 黑色豪门之纯情老婆

    黑色豪门之纯情老婆

    她,二十六岁的老处女,端庄美丽,与妹妹相依为命,只是情感单纯,情史更一片空白。他,背景深厚的豪门皇太子,帅气,为人低调,娱乐杂志从没有他的名字。初遇她,一向低调的他便对好友高调的宣布他要她……
  • 反垄断法的国际冲突与协作

    反垄断法的国际冲突与协作

    本书为学术专著,系统研究了反垄断法国际冲突与协作涉及的法律制度及典型案例,运用历史的方法阐述了反垄断法国际冲突及协作的产生、发展及相关法学理论及法律依据的不断完善,运用比较研究法对美国、欧盟、中国等立法主体对反垄断法主要规制对象的立法冲突的现状进行分析、比较,并就反垄断法在实施机制层面出现的冲突及冲突协调方式进行归纳总结,进而提出完善反垄断多边协作机制的路径选择及基本建议原则。本书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背景下,对我国企业走出去、引进来的国际投资实践提供借鉴,具有较高的实践指导价值。
  • 遗梦人生

    遗梦人生

    故事开始于一个大魔王白起义的身上。女主为了再次封印大魔王,而来到了现代。本来应该代替现代的自己的,在穿越的途中,却出现了灵魂分裂,让莫泽沉睡十五年。而魔王却在悄悄苏醒,但分裂出的另一个她却是白起义的那个大王的粉丝。白起义的记忆已经苏醒,也知道了莫泽来到了,这个世界。他们会相爱嘛?
  • 穿书末世女炮灰的生活

    穿书末世女炮灰的生活

    平行时空的转换,苏诺只想活着。 无粮自产粮文, 不定时更新, 建议养肥再来。 文笔一般,作者自己都不知道写的什么乱七八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