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234100000072

第72章 恩威并重(1)

不惜财

李白的诗中有一句:“千金散尽还复来”。宋太祖在用财上也颇有此风,他用大把的钱去收人心、换土地、稳权力、保平安。所谓真龙天子,皇权天授都是假的,皇帝是一个大群体的利益总代表。往小了说,他要保有满朝文武的富贵,往大了说,他要让天下百姓生活相安,有利可图。否则,就会有人去掀他的龙椅。所以成大事者不着眼于一珍一宝,而看中那些能保有财物的东西——人心、土地、权力等。宋太祖能散财分利,首先是他自己不爱财、不贪财,在钱财这点上想明白了。成大事者,多不看中财物和奢华的生活。因为财物太不稳固了,今天你可能富有一国,满室金银,明天就可能成了人的阶下囚,不名一文。而奢华的生活正是把人拖入不思进取,腐化堕落境地的勾魂牌。宋太祖当了皇帝后,他的家人曾对他说:“你当了这么久的天子,难道不能用珠宝装饰轿子,出入皇宫吗?”宋太祖说:“我以四海之富,宫殿全部用金银为饰,也完全可以办到,但要知道,我要为天下守财,岂可妄用?古人称‘以一人治天下,不以天下奉一人’,如果用天下的财富来奉养天子一个人,让天下之人仰赖谁呢?”吴越王钱曾向宋太祖献上一条宝犀带,宋太祖看了这条犀带,说:“朕有三条宝带,与此不同……汴河一条, 惠民河一条,五丈河一条。”钱听宋太祖这样一说,大为愧服。作为一国之主,所关心的是什么,直接体现出他的治国水平。吴越王只知道以奇珍异宝为宝。宋太祖则正相反,以漕运的三条运输河流为宝带,表现了高人一筹的境界。宋太祖在分利上最明显一着是给利不给权,以利换权,可谓以小换大。在“杯酒释兵权”的过程中,那些被半逼半劝解除了兵权的节度使在交权时,有的向宋太祖讲起了自己一生在刀丛中拼命的苦日子。宋太祖也知道他们的意思,无非是想多要些钱与待遇罢了,便说:“这都是以前的事了,大家都辛苦了,我不会亏待各位的。”于是大家心照不宣,尽欢而散。到了第二天,将军们都呈上辞职书,宋太祖一律批准,同时给予优厚的待遇,让他们安安心心地养老去了。宋太祖深知,收了人的权,再不给人利益补偿,他们的心里会不平衡的。这实际上是一种经济赎买政策。在这种政策的导向下,从宋太祖时开始,武将掠取土地、经营谋利、聚敛财宝的风气就已形成,并且逐渐盛行。宋太祖对此一般听之任之。在他看来,只要他们不危及皇权就行。不但对那些不放心的老臣,即使是正当用的新宠,宋太祖也是给钱不给权。曹彬是消灭南唐的大功臣。在开始安排曹彬讨伐南唐时,宋太祖对曹彬说:“等你给我活捉了李煜(南唐国主),我让你当宰相。”出任副帅的潘美听到皇帝许诺曹彬克南唐后,让他当宰相,于是就向曹彬预贺,曹彬说:“不然。这次去攻打南唐,得仗天威,尊庙谟(皇帝的妙算),才能平定江南,有我何功啊。况且使相是极品。”潘美不解,问:“你这是怎么说的!”曹彬说:“太原未平也。”

果然正如曹彬所料,宋太祖觉得克南唐之后就授曹彬为相,未免太容易了些,于是又反悔生变,改了主意,待曹彬平定江南,回到汴京,宋太祖就对他说:“本来要授卿相位,可是北边的刘继恩还未消灭,你还是再等一等吗!”潘美听宋太祖如此说,便视曹彬而笑。宋太祖问其何故,潘美就把当时曹彬不信仅平定南唐就会以他为相的话说出来,宋太祖也大笑起来。于是另外对曹彬再赏钱五十万。曹彬退朝后对潘美说:“人生何必非做宰相,好官不过是多得钱罢了!”曹彬的话既是真心话,又是说给宋太祖听的。他了解皇帝宁可让臣下喜欢钱,也不愿让他们喜欢权,自己表明心迹,让皇帝放心。宋太祖分利,也是笼络人心的一种方法。给人以利,人才会死心塌地地为你卖命。否则,他们就会从邪门歪道去谋利。刚夺了皇位后,边境的安宁至关重要,因为外面强敌林立,内部人心未稳,如果边境再乱了,大局就失控了。宋太祖选取最信任的人去守边。但信任归信任,利益归利益。宋太祖为了让他们安心守边,给予这些边将不少特权,如优恤他们的家属,多给俸禄,加官晋爵,允许他们在辖区内从事贸易,特免征税。边将每次来朝,太祖必定召对命坐,厚为饮食和赏赐。太祖认为只要财用丰盈,这些边将能秉承君意,作为皇帝就是减少后宫、克勤克俭来筹集边费,也在所不惜。太祖曾经命令有关部门为洛州防御史郭进修造住宅,厅堂全部用琉璃瓦。有人说这种待遇只有亲王、公主才能享受。太祖生气地说:“郭进控扼西山十多年,使我没有北顾之忧,我视郭进难道薄于儿女吗?赶快督役,不要妄说。”宋太祖还认识到了官员的俸禄和廉洁之间的关系,提倡“高薪养廉”。开宝四年(公元971年),他曾下令说:“官员不廉洁那么政局就会不稳,薪俸不足则饥寒交迫,因此,为了侵渔和夺取一点点小的利益就损害骚扰老百姓,究其原因是由此而引起的。既然要责令他们廉洁奉公,当然也应该向他们表示皇上倍加的恩惠。从现在起各道、州幕职官员,并依照州、县官的条例设置出领薪俸的人户。”宋太祖虽然对臣下大施恩惠,百般优待,但不是毫无原则,有求必应。对贪赃枉法、玩忽职守、枉杀百姓、经商营利的,都严惩不贷。宰相赵普爱财出名。一次,南唐国主李煜曾送5万两银子给他,赵普想发财却不敢收,怕人说他里通外国,便向宋太祖报告了这件事,请示该如何处置才是。宋太祖说:“他既送来,也不可不受,你既向我汇报此事,我也不怀疑什么。”宋太祖虽这样说,可赵普还是不敢收下,他一再叩头辞让,宋太祖说:“这并不只是你个人与南唐之间的事,宋朝作为大国,体面不能丢,不可自为削弱,当使南唐对我们感到神秘莫测,这才是我的本意。”赵普这才敢收下这份重礼。宋太祖要赵普收下银子,他是想让赵普在内心深处留下一个无法消除的阴影,让他总为此事而内心不安,让他不敢对自己有任何的隐瞒。这就是宋太祖对赵普施加的最有效最深沉的控御。后来南唐国主派其弟李从善来宋觐见,宋太祖在正常的赏赐外,又密赠他5万两白银,与南唐国主送给赵普的数目一样。此事传到南唐,使他们的君臣都很震骇。宋太祖是借此事向南唐表示,自己对于臣下与你们的一举一动都洞若观火,而你南唐想在我们君臣之间搞什么花样,只不过是枉费心机。同样是5万两银子,这一收一放,起到多层效用,一箭双雕。宋太祖分利更有一种和平主义倾向,他不愿拿军队百姓的生命去冒险。宋太祖为天下守财,生活俭朴;而为天下用财时,出手慷慨。宋太祖讨伐平定南方各国时,没收其府藏另外贮存为一库,叫做“封桩库”,每年国家财政支出后的剩余部分也存入其中。他曾经对亲近的臣子说:“后晋的石敬瑭割让幽燕地区的各州郡给了契丹。我怜悯那八个州郡的百姓长久沦陷于契丹的统治之下,等到库藏积蓄到五百万缗,就派人到契丹去赎回这些州郡。如果契丹不听,则拿出这些钱招募士兵,以图谋攻取。”他还说:“辽兵数次侵扰边境,如果我用二十匹绢的价钱收购一名辽兵首级,辽军精兵不过十万人,总共只需花费我二百万匹绢,而辽兵就会被我消灭殆尽了。”他的算法过于简单,但无论募兵也好,赎买也好,都是不愿人民受苦,希望以金钱换土地的方式解决问题。宋太祖是雄才之主,不避艰险,有此贿赂政策实出有因,那就是宋的军事实力远负于契丹。换土地、释兵权这些做法固然不如血火拼杀,屠杀功臣来得彻底,但能减少风险和人民的损失。从这点讲与能分利的人合作起来风险更小。

宋太祖对钱财态度豁达,他不守财、惜财,而是用“财”换得集于一身的权力,用财换得将士的安心和忠心,用财换得边境的安宁。树威信

用威来震慑人,用恩来感化人,一向都是统治者提高自己声望和地位的重要手段,这两种方式一硬一柔,往往有效。恩和威正如唱戏中的“双簧”,一个主唱红脸,一个主唱黑脸。在大多数情况下,恩惠更能够收取人心,使之乐为效命。作为领导者,如果有威无恩,别人只会怕他,决不会敬他,一有机会就会叛变。所以恩是驭下的基础。对于“恩”的诠释,各家都有许多言论,但归纳起来,其主旨是大同小异,都集中在恩惠这一点上。虽说恩惠有大有小,性质和程度不一样,但最主要的是给了别人好处和方便,对别人有所帮助。在人类历史中,有关受恩与报恩的故事多得数不胜数,在百姓中流传的“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知恩图报”、“好人终有好报”等,也都与这个话题有着密切的联系。那么,究竟什么是“恩”,怎样又算“恩”呢?这要视情形而定,标准是不同的。比如说,你家财万贯,富甲一方。一天,一个叫花子来到你家,乞求给点饭吃,给点水喝。这点要求,对你来说是举手之劳,极其容易办得到。假如你满足了这个叫花子的要求,你便对此人有了恩,因为你在他困难和饥渴时帮助了他。但是,对于另一个有钱人来说,哪怕你给他十倍甚至百倍的水和饭菜,也不见得是对他的恩惠,因为他本来就不需要你的给予。这点说起来,跟雪中送炭,雨中送伞是相同的道理。从儒家经典中,可以看出中国传统社会对“恩”是非常重视的。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被学生们称为“恩师”;挽救人们生命之人,被称为“恩人”。他们在被施予者的心目中,所作所为被称为义举。其故事也会被世人传为佳话。儒家创始人孔丘,之所以被称为“圣人”,是因为他创立的儒家学说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上至天子皇帝,下至渔民樵夫,都自觉地以儒家学说来规范和约束自己,将儒家学说作为一种社会准则来遵循和服从。此外,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中,也是能人辈出。相传孔子的弟子三千,仅贤者就达七十二人。这些弟子,一直把孔子奉若神明,对恩师的教诲牢记在心。在古代的兵家看来,不战而屈人之兵是一种最高的境界。不需要通过战场上兵戎相见,也不需要流血牺牲,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却能够达到战争目的,消灭敌人,确实是一种最佳结果。如何实现这一目的呢?其手段之一便是恩威并施。

《史记》中记载了一则“弦高犒师”的故事。秦国派军队想偷袭郑国,将之灭亡。恰巧郑国的商人弦高无意中发现了秦军的动向。为避免自己的国家被敌人灭亡,弦高在无奈之中,想出了一个绝妙的对策,只牺牲了自己的数百头牛羊,就使秦兵后退,免去了一场战争和杀戮,也保全了郑国。当时,郑国是毫无准备,即使弦高派人送信也为时已晚。弦高急中生智,自称是郑王派来犒劳秦军的使者,对秦军的劳师动众表示慰问。一方面,他向秦军统帅说明,郑国早已知道秦军的动向,并且已做好了充分准备,这就是“威”,以警告秦军不要轻举妄动。另一方面,他又将自己刚买下的牛羊无偿地捐献给秦军,给秦军改善一下伙食,这就是“恩”,以表示郑国对秦国的友好。秦军统帅见此情景,也只好向秦王建议取消军事行动,打道回府了。弦高的举动,可以说是兵家战史中的恩威并施、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绝好范例。宋太祖是一个以仁义著称的皇帝,他处理问题的原则是以仁义为先。在对待功臣的问题上,他既不像西汉的刘邦,也不像后来明朝的朱元璋,为给后世子孙留下稳固的基业,而大肆杀戮功臣。他采用的是一种柔和的手段,即历史上被称为美谈的“杯酒释兵权”,让功臣们感受到皇上的恩典,心甘情愿地解除兵权,打消皇上的顾虑。此外,宋太祖还将自己的子女与各位解除兵权的大将结为儿女亲家。在“杯酒释兵权”之前,太祖就将自己寡居在家的妹妹、秦国大长公主嫁给忠武军节度使高怀德。此后,太祖又亲自牵线搭桥,让皇弟赵光美娶了义弟张令铎的第三个女儿为妻。公元970年,宋太祖将长女昭庆公主下嫁给王审琦的儿子王承衍。公元972年,太祖又将次女延庆公主下嫁给石守信的公子石保吉。这样一来,那些功臣虽经“杯酒释兵权”而退居乡里,但是他们仍然能够感受到皇恩浩荡,内心中对宋太祖仍然深怀感激。对手下那些战功赫赫的大将,宋太祖也不忘时常以恩典来感化他们,使他们牢记圣恩,心甘情愿地为赵宋朝廷建功立业。乾德二年(公元964年),宋朝兵分两路进攻后蜀,战事进行得较为顺利。有一天,京城开封下起了鹅毛大雪,宋太祖在讲武殿处理政事。由于天气寒冷,殿中置设毡帷,太祖戴着紫貂裘帽。宋太祖即景生情,对左右侍者说:“我穿戴得这样厚实,身体还觉得寒冷,那么西征将帅士卒冲犯霜雪,处境一定更难。”说完,即解一裘帽,派人送到战争前线赐给统帅王全斌。王全斌拜赐感泣,决定率西征将士全力以赴,消灭后蜀以报答皇上的赏赐之恩。在对待士卒方面,宋太祖并不总是一副威严的面孔。平时,宋太祖对待士兵是和蔼可亲的。在未当皇帝之前,宋太祖在士兵中的人缘甚好,他将受到的赏赐经常分给手下的士兵,遇到士兵家里有困难时,也能够及时提供必要的帮助,因此,很受士兵拥戴。做皇帝后,他仍然经常参与军事训练,与士兵们一同摸爬滚打。史书上记载,宋太祖经常到玉津园参观或指教禁军骑射,到讲武殿检阅或训练士卒。他虽然贵为皇帝,但绝非居深宫而不出,而是经常亲至水陆练兵场教练士卒,致使各级军官对训练工作毫不敢懈怠,更加尽心竭力地为国家训练军队。攻打北汉时,宋军将太原城重重围住,无奈太原城十分坚固,以致久攻不下。太祖的侍卫亲军看到皇帝为这座孤城整日愁眉不展,自告奋勇要求充当攻城先锋。东西班都指挥使李怀忠率众攻城,不想失利而归,且身中流矢,差点丢了性命。宋太祖得知后深表惋惜。于是,当殿前都虞侯赵廷翰率各班卫士再次叩头请战时,宋太祖一番话就让这些侍卫们感激涕零。宋太祖对这些侍卫们说:“你们都是天下兵中的精中之精,无不以一当百,好像是我的爪牙。我宁肯不得太原,也不愿让你们冒着生命危险,踏入必死之地。”说罢,下令班师退兵。众人听太祖如此一说,个个感动得热泪盈眶,叩头齐呼“万岁”。或许宋太祖早已有退兵的企图,但他能以这种方式表达出来,还是让禁卫军感动不已。

同类推荐
  •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海子传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海子传

    海子是最受青年人喜爱的诗人之一,也是最具传奇色彩和最受争议的当代诗人,他的作品影响了无数人。读过海子,你会突然感到活着挺好——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海子无可比拟的想象力,这是诗人的灵魂和生命,是关于自由的低吟。真心推荐海子,可以带你走进另外一个纯洁安静的世界。本书从以细腻的语言,为读者介绍了海子的人生经历与情感历程,同时用清新的文字对其作品进行了赏析,才情并茂。读本书,读者不仅可以看到海子的童年以及人生路上的成长变化,还可以清晰地了解到海子在对待友情以及爱情方面的态度,认识一个完整的热血沸腾的诗人。
  • 影响你一生的世界名人——最具影响力的企业富豪(下)

    影响你一生的世界名人——最具影响力的企业富豪(下)

    文学简史主要指文学发展的历史进程,这跟各国历史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历史的发展为文学的发展提供了时代背景,而文学的发展也形象地记录了历史发展的真实面貌。总之,学习世界文学,就必须研究世界著名文学大师、著名文学作品和文学发展历史,才能掌握世界文学概貌。
  • 孤负青山心共知:白居易

    孤负青山心共知:白居易

    本书是“大唐才子诗传”中的一本,全书共分八章,按照时间的维度记述了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坎坷曲折的一生,他出身官宦世家,却屡遭战火摧残和亲人离世之苦,但是他凭借绝世才华和坚强意志,用诗歌倾吐着自己对命运的思考和对生命苦难的抗争,最终佳作迭出,成就了千古诗名。
  • 非常皇帝非常人生

    非常皇帝非常人生

    本书选取了七个伟大朝代最后一个亡国君王的故事,品读这些君王在面临着国家衰败的局面时的所作所为,以及他们在历史上的功过是非,让当今的人们从中得到历史的教训。胡亥、王莽、刘禅、杨广、李煜、妥欢贴睦尔、朱由检,他们都曾经亲手将一个伟大的帝国葬送,品读这些灭国之君的传奇,聆听那些帝国崩溃前的故事。
  • 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历代名人精粹

    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历代名人精粹

    本书在总结众多历史书籍的基础上,选取了对中国乃至世界历史具有重大影响的一百余位著名人物,将他们的生平事迹和历史作用精要地介绍给读者。内容涉及政治名人、军事名将、科学巨匠、文豪泰斗、艺术大师、商界巨子等六大门类,时间跨度从先秦到近现代,描述了三千余年的中国历史进程。
热门推荐
  • 如果岁月不再迷茫

    如果岁月不再迷茫

    内容以平常想到的种种没有任何道理的故事为基础,写出
  • 我成了偏执大佬的心头肉

    我成了偏执大佬的心头肉

    【这本暂更,新书《难逃偏执大佬的心尖宠》来袭,大家移步去看看】【男主不是变态,只是占有欲强】蓝妖妖死了。睁眼时,却穿成了陌寂染的专属猫?!从此,颓废冷淡少年身边多了一个娇滴滴的病美人儿。好友调侃,原以为你不近女色,却没想到是金屋藏娇。陌寂染一脸冷漠,别胡说,她只是我的猫,我没有任何想法。当她马甲一层层的掉落,身旁美男趋之若鹜。他再也不淡定了,病态的肤色,偏执的眼神,恶狠狠的想将她禁锢在身边。【脱俗清尘小白莲vs偏执冷淡堕落男】【男强女强,马甲众多】【女主的美貌是最大的金手指】
  • 小店快开不下去了

    小店快开不下去了

    班小面有家小旅行社,在一次旅游考察中意外地穿越到了梦境中的电影世界,身受重伤;接下来,他每一次的旅途之中都会意外地穿越到各个不同的世界,比如《新龙门客栈》、《鹿鼎记》、《满汉全席》、黄飞鸿的世界,甚至还去过了80年代的香港、30年代的上海和史前的原始社会;期间有女友、敌人跟他同行,有位神秘人物在不同的世界中反复出现;更加神秘的是:他发现自己的穿越之旅和现实世界中的旅游景点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于是,他开始学会总结每一次的穿越之旅,写下了一本旅游笔记,并且从中掌握了穿越的规律,也学会了诸多的技能,强大了自身,战胜了神秘人,成为了新一任的诸天穿越导游!可惜!他的小店游览项目既少且贵,还不能保证安全,他发觉自己的小店快要开不下去了!
  • 夕阳落去

    夕阳落去

    她因为一道雷电穿越到古代,遇到自己的真命天子,开始了自己的幸福生活。而她因为被人下毒穿越到现代,开始了自己的生活。夕阳落去,只剩下一对身影,心心相印,走回属于他们的家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联盟英雄在现世

    联盟英雄在现世

    热爱英雄联盟的玩家们,可曾想象过在现实生活中拥有英雄的某项能力。是拥有基兰的大招让亲人复活?还是化身翠神艾翁,不断种草,为世界环保事业做贡献?抑或者拥有暮光之眼的大招传送,随时随地到达朋友身边?你脑子里冒出过的这些脑洞在本书里都会出现,一起来探索吧!
  • 鬼手狂医

    鬼手狂医

    身为鬼道传人,小胖洞悉天衍之术,可用鬼杀人,亦可治病救人,但这些对于小胖来说,都不足道哉!
  • 当爱情来了

    当爱情来了

    侯瑜茹对她的大学直系学长林启凡是既爱又怕,他虽然很照顾她,却更爱逗弄她!而且由于他的高压独裁作风
  • 这头巨龙超爱围观

    这头巨龙超爱围观

    江河流尽后,天命在诸公;众王流毕竭,等闲非英雄;星流飞野外,钟鼓喧国中;青丘与赤土,茫茫皆成空。魂穿异世,转生黑龙,见证位面百年风雨,探索神魔不死之位,是参与者,也是见证者。
  • 难道本小姐恋爱了

    难道本小姐恋爱了

    过去所有的遗憾都是未来惊喜的铺垫,愿你所拼命争取的最后都能如你所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