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234100000059

第59章 乱世英雄(2)

赵匡胤也效法郭威,与一帮生死之交的将领结成“义社十兄弟”。他们中有在禁军中担任要职的军官,如后来成为殿前都指挥使的石守信,都虞侯王审琦等。此外,慕容延钊、张令铎、高怀德等将领也都是赵匡胤的好朋友,甘愿为赵匡胤效命。赵匡胤以结拜的方式,得到了“义社十兄弟”的信任和支持,无形之中扩大了自己的实力和影响,他在后周的力量也越来越强大了。赵匡胤对禁军的改革有着重大的意义:首先,他的大刀阔斧的改革,很快就把往日松散懈怠的禁军改造成了一支作战勇敢、纪律严明的铁军,禁军的战斗力明显加强了,史书中用“士卒精强,近代无比”这八个字来形容。其次,赵匡胤在改造禁军的过程中广交朋友,结识了一大帮与他生死与共的兄弟,并在中下层军官和士兵中树立了极高的威信。再次,赵匡胤成功地完成了皇帝交付的任务,赢得了周世宗的信赖与奖赏,逐渐成为周世宗身边不可缺少的左膀右臂。赵匡胤的这一着棋,可谓一举三得,为他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赵匡胤成就功业也与周世宗的雄心壮志密切相关。周世宗在五代帝王中,是最具雄才大略的一位,即使在整个封建社会中,也可以称得上是一位很有作为的政治家。他在位虽然只有五年,但实行了一系列富国强民的改革措施,并取得了显著效果。对内,周世宗奖励发展生产,废除苛捐杂税,革除弊政,整顿军队,使得饱经战乱的社会重现勃勃生机。对外,致力于国家统一,收复失地,通过有效的军事打击,严重削弱了周边强国的军事和经济实力,为国内经济的发展创造了较为安定的局面。赵匡胤在跟随周世宗的日子里奋力作战,立下了赫赫战功。赵匡胤抓住每一次战机,将军事指挥才能发挥得淋漓尽致,为自己的发展赢得了广阔的空间。在收复被后蜀占领的秦、凤、成、阶四州时,由于后蜀军队的顽强抵抗,周军受挫,两军形成对峙。赵匡胤遵照周世宗的指示前往观察形势,以决定下一步行动。他经过仔细调查,周密论证,认为只要方法得当,攻取四州应该不成问题。他的建议被周世宗采用,周世宗也坚定了统一的信心,最终收复四州,取得了统一战争的第一场胜利。在随后的战争中,赵匡胤作为统兵的将领,在战场上建功立业。先是在寿州外围,以诱敌深入之计,设伏兵,大败南唐军。接着又在滁州以少胜多,出奇兵攻敌后方,取得全胜。公元956年,赵匡胤随周世宗伐南唐。后周部队在滁州遇到南唐的垂死抵抗,赵匡胤受命攻打滁州。在强攻失利后,赵匡胤决定智取。在高人指点下,他率军从小路绕到敌后,突然袭击,攻下滁州城。随后,赵匡胤又率军救援扬州,以少胜多;在六合大败南唐大军;稳定寿州军心。在这场战争中,赵匡胤表现出了杰出的军事指挥才能,被加升为同州节度使兼殿前都指挥使,向着权力的塔尖又迈进了一大步。第二年,赵匡胤又随周世宗南征。他指挥部众,连破寿州、濠州、泗州、楚州等城,高奏凯歌,以至沿途敌军听到他的名字,便不战而逃。这一场战争,南唐水军的主力在赵匡胤摧枯拉朽般的攻势下,大部分被歼灭。后周获得了大量的土地和人口。在周军全线追击南唐溃军时,赵匡胤虽然只有两千军马,却敢于同敌军两万直接对阵,因为他清楚,虽然在数量上敌众我寡,但在士气和战斗力上却相反,要趁敌军无心恋战、四处溃散之机,痛打落水狗,这样才能取胜。结果,赵匡胤又一次获得了成功。赵匡胤因战功卓著,被封为义成军节度使、检校太保,兼殿前都指挥使。后又改封为忠武军节度使。

赵匡胤在跟随周世宗的征战中,不但以赫赫战功赢得了周世宗的赏识,而且结识了与他共生死的“义社十兄弟”,为以后他闯天下积攒了强大的实力。读书的将军

宋太祖赵匡胤后来曾经感慨:“宰相须用读书人”,可见他对读书的重视。赵匡胤的治国方针和策略大多是在读书的过程中形成的。赵匡胤作为一个草莽英雄,因为孜孜不倦地好读书、读好书,才转变成为见识广博的治世明君,他的仁义之名和权术之精,大多得益于此。书籍是千百年来人类智慧的浓缩。在封建时代,士人以读书通史为荣,并有“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之类的说法。长期以来,儒家的“四书五经”是读书人的必修课,读书人从中而知礼义廉耻,从中得到做人处世的道理。另一方面,书中的史实和经验又为后人留下借鉴,使后人避免重蹈覆辙,取捷径来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五代十国时期的战乱,使唐代以来“学而优则仕”的理念被纷乱的政局所打碎,许多士大夫“絷手绊足,动触罗网,不知何以全生”。即便位列宰辅,身居高位,也只不过在经济上稍为宽裕,而且备受有实权的武将欺凌,动辄性命不保。在这种环境中,赵匡胤从内心深处产生了“读书无用论”。于是对读书学习毫无兴趣,成天活跃在练武场上,苦练骑术、箭术和兵法。在随郭威征战过程中,赵匡胤以其忠诚和英勇善战而崭露头角,逐渐受到郭威的重视。郭威称帝后,水涨船高,赵匡胤也成为他的得力助手,身居禁军高级将领之列。随着政治地位的上升,赵匡胤深感所学文化知识甚少,如果不抓紧充实,一辈子只能做一个有勇无谋,或勇而寡谋的猛将。项羽的故事,赵匡胤早在少年时便听老师讲过。项羽少时读书不成,转而学剑,又不成,自言“天生我材必有用”。虽然在战争中异军突起,以力大无穷、英勇盖世而著称,却胸无点墨,手下虽有雄兵百万,战车无数,却被刘邦打得落花流水,最后只能演绎出一曲“霸王别姬”,自刎于乌江。项羽的悲剧给正处于上升时期的赵匡胤当头棒喝,也促使赵匡胤在打仗之暇,抓紧时间学习文化知识。在行军打仗的过程中,赵匡胤意识到仅凭武艺是很难实现远大抱负,要想创一番事业,知识是必不可少的。当时军中的武将大多信奉“安朝廷,定祸乱,直须长枪大剑,至如毛锥子,焉足用哉”,所以在实践中,他们只知行军打仗,只想做一个风风光光的将军。赵匡胤则与之截然不同。为尽快弥补知识的不足,赵匡胤表现出求知若渴的胸怀和顽强的拼搏精神。他一面加紧网罗多谋善断的读书人,组建自己的智囊团;一面发奋读书,充实自己,甚至在行军途中也是手不释卷。如果听到民间有奇书,便不吝千金购之。行军之时,别的兵将携带的都是抢来的金银珠宝,而他的马背上基本全都是书本。有一次,赵匡胤随周世宗柴荣攻打淮南,夺取寿州后,收集了不少木箱,足足装了几辆马车。有人嫉妒他,认为他借机搜刮了大量的金银财宝,便向周世宗告发。周世宗派使臣前往核查,箱子打开后,那些告发者们不禁大失所望。所谓的金银财宝一样也没有,装在箱中的全部都是书籍。周世宗知道此事后,十分不解,便问赵匡胤:“你作为一员大将,为我开疆辟土,应当努力坚甲利兵,要这么多书有什么用?”赵匡胤回答说:“我作为皇帝的亲信大臣,却不能经常出谋划策,为皇帝分忧,心中十分不安,也害怕见识浅薄而不能领会您的意图,所以我到处搜集图书观看,目的是想从中学到有用的知识,增广见闻和智慧。”

赵匡胤从少时的重武轻文,转变成为文武双修,到尤重文学这一过程,体现了他对知识与日俱增的重视过程。正是因为对读书的重视,他的学识和胸怀都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也才形成了后来的以“仁”治天下的统治思想。赵匡胤读书最大的收获,就是制定了以“仁”治天下的国策。赵匡胤登基后,深感“以马上得天下,但不能以马上治天下”之理,于是倡导以文治国。他不仅自己读书,而且还劝勉文臣武将多读书。据载,他刚刚即位几天,就召山人郭无为到宗政殿为宋代君臣讲解立国兴邦之策。他还经常对左右侍从说:“我想下诏让全国的武将都读书,让他们通晓治国的方法和道理。”于是全国上下,不论文臣武将,还是商贾百姓,都崇尚读书,成为一时之风尚。据史书记载,赵匡胤读书颇杂。晚年喜欢读的书,一为儒学经典,一为史书。《尚书》、《论语》是他常诵之典,旧史、国志为其久习之文。他常说:“我常常观读、研习过去的史书,非常仰慕以前的贤君明主。他们不让贤明的人不得志,任用的都是这些贤能的人。”因此,赵匡胤表示要效法先贤,录用那些忠孝仁义、德才兼备、文经武略的人才。说到儒学经典,最具代表性的应属“五经”,其核心就是“仁义”二字。“仁义”作为儒家道德规范体系的核心,是孔子在我国政治、伦理思想史上的一个重大贡献。它不仅能够最直接地反映统治阶级的利益,在政治领域直接发挥作用,指导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言行,而且可以评判人们行为的是非,辨别真伪善恶。孔子在总结以往道德规范的基础上,把零散的道德规范系统地加以整理,使之成为一套完整的体系。他把自己认为的人类美德和有价值的人类社会规范,都包括在“仁义”的内涵之中。因此,“仁义”成了社会美德的代名词,自然也就成为人类道德规范体系的核心。《论语》是孔子思想言行的权威代表。据统计,在《论语》一书中,“仁”字出现109次,其中作为道德原则使用的就有105次。孔子认为,“仁”的基本内容就是爱人,即人与人之间要有爱心,要互相尊重、互相关心、互相爱护。君主要以仁义立国安邦,臣民要以仁义对待他人。儒家另一代表人物孟子也认为:“仁,人心也;义,人路也”,“仁,人之安定也;义,人之正路也。”也就是说,“仁”是道德行为的出发点和归宿,是道德的总原则;“义”是实现“仁”的具体规范和规定。然而,仔细一想,仁义概念的区分不是非常严格,而且二者相互渗透和支撑。赵匡胤通过反复阅读并思考儒学经典后,愈发认识到知识的宝贵,也认识到仁义对治国的重要性:“仁义”是宝贵的,但施行“仁义”却是简单的、廉价的;虽然施行“仁义”是简单的、廉价的,但施行“仁义”的效果却是宝贵的、无价的。赵匡胤通过读书,学到了很多灵活应敌的战略和方法。其中送给吴越国王钱包袱一事便是从古书中活学活用的例子。赵匡胤在书上看到荀巨伯仁义驱胡的故事。汉代有一名士荀巨伯,在徐州以仁义著称。一次,他去远方探望重病卧床的友人,正好赶上胡人攻打友人所居的城市,城里的人纷纷弃城逃命。

友人对他说:“我现在是走不了了,你赶出城逃命去吧。”荀巨伯说:“我荀巨伯难道是那种为了求生而抛弃仁义、不讲信用的人吗?”并坚辞不去。城陷后,胡人问荀巨伯是什么人,为何能够行走却不逃命,竟敢独自留在城中。荀巨伯正色答道:“我的朋友身患重病而不能行走,我不忍心把他丢下而独自逃命,我宁愿以自己的身躯来换取朋友的生命。”胡人听后,非常感慨:“你真是个仁义之士。我们这些无仁寡义之人,算是闯进有仁有义之地了。”于是,胡人放弃了杀掠,撤兵离去。一郡的生灵由此得以保全。于是,赵匡胤把这种方法运用在对吴越国王钱的计策中。宋军兵伐江南之时,赵匡胤对吴越使者说:“待平定江南后,你主钱可暂来开封与朕一见,以慰相念之情,见后即可复还。”开宝九年(公元976年),吴越王钱迫于形势,冒死前往开封朝见。虽然每天赵匡胤盛情盛宴款待,但钱内心仍然不能平静,生怕赵匡胤为了统一大业而食言,将自己扣为人质,趁机要挟吴越投降。在这种惶恐和焦虑中度过了两个月后,赵匡胤忽然诏令钱可以返回故国。在送行的宴会上,赵匡胤还送给钱一个黄布包袱,并嘱咐他到了途中方可打开观看。钱开始非常高兴,以为是赵匡胤赏赐给自己的财物。但到了途中打开包袱,吓得钱差点背过气去。原来,包袱中根本不是原来所想的封赐,而是朝中数十位大臣要求扣留钱做人质的奏章。这样一来,赵匡胤假群臣之手给钱造成心理上的压力,迫使钱向宋朝投降。另一方面,赵匡胤又将群臣要求扣留钱的奏章交给他,并放他回去,让钱感受到赵匡胤的仁慈与宽厚,用恩情来感化他投降,这正是对书中知识的运用。汉代刘向说:“少年好学,就像早上的太阳;壮年好学,就像十五的月亮;老年好学,就像点燃的蜡烛。”赵匡胤少时重武轻文,青年时代顿然悔悟,嗜书如命,晚年仍然手不释卷。据宋人李焘所著《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北宋开国第一个年号“建隆”用到第四年时,赵匡胤便诏令宰相更改,希望选用一个前所未有的年号。宰相们苦思冥想,确定以“乾德”为新年号。三年之后,赵匡胤在后宫观赏原后蜀宫人的奁盒时,发现一面铜镜的背后铸有“乾德四年铸”的字样,赵匡胤非常惊讶,急召赵普等宰相面询,质问他们说:“今始三年,怎么会在四年铸此铜镜?”宰相们皆面面相觑,无言以对。不得已,赵匡胤命翰林学士陶谷、窦仪入见。窦仪看后答道:“此必蜀物,昔日伪蜀王孟衍当政时有此年号,当是那时候所铸。”至此,赵匡胤方恍然大悟,感慨而言道:“宰相须用读书人。”赵匡胤通过读书观史,学会了治国之术,将书中的知识运用到治军和治国之中去,树立了以“仁”治国的方针,成为一个既能文又能武的君主。

孤儿寡母

俗话说,功高盖世,必遭杀身之祸。周世宗本是个疑心极重的人,对领兵的武将尤其严加防范,即使是亲戚和心腹也是如此。对赵匡胤这样的心腹亲信,周世宗也并不是十分放心。据说,周世宗迷信地认为,皇帝必须生得方面大耳,有尊贵之相。所以,为避免皇位被那些方面大耳者夺去,周世宗曾密令一些心腹,背地里罗织罪名,将生得方面大耳的大臣基本上杀干净了。碰巧,赵匡胤也长得方面大耳。一次,周世宗与赵匡胤在一块喝酒,微有醉意时,周世宗说:“爱卿方面大耳,一派帝王之相,说不定他日会位居九五之尊呢?”赵匡胤一听,吓得酒意全无,浑身冒汗,赶忙起身离座叩头道:“臣不仅方面大耳,而且身壮如牛。不过,臣的躯体以及性命,都属于陛下。如皇上喜欢,臣一切都奉献给您。”周世宗掩饰道:“爱卿言重了,朕只不过随口说说而已。”赵匡胤却做出一副悲痛的样子,说:“陛下适才所言,臣好比是万箭穿心。臣方面大耳,乃是父母所赐;皇上身登大宝,那是天命所归。臣不能违父母之命而长成这副模样,好比陛下不能违天命而拒登皇位,陛下看臣该如何是好呢?”周世宗一听此话,不禁开怀大笑道:“朕不过酒后戏言,爱卿何必当真?”赵匡胤的一时机变,三言两语便打消了周世宗的疑虑,既保住了性命,也保住了来之不易的权力和地位。

随着官职的逐渐升迁,赵匡胤手中的权力也愈来愈大,但距离最高权力的象征——皇位仍有不小的差距。他的前面,还有当时的殿前都点检张永德和马步军都指挥使李重进二人。要想进一步得到提升,掌握更大的权力,赵匡胤必须将这两只拦路虎除掉,以扫清前进的障碍。要除掉此二人,单凭赵匡胤的能力是比较困难的,唯有通过制造事端,让皇帝觉得此二人不可靠而将其革除,才能实现自己的目的。因此,赵匡胤采取了借刀杀人之计,搬走了挡在自己道路之上的两块拦路石。殿前都点检张永德,是周太祖郭威的女婿,而且一直是赵匡胤的上级,与赵匡胤的私交也不错。对赵匡胤这样有勇有谋的年轻人,张永德十分赏识,不仅在政治上经常加以提携,而且从经济上也时常予以资助。赵匡胤续弦时,因财力窘迫,张永德还送给他几千缗金帛,让他风光地举办了婚礼,曾一度使赵匡胤感激不尽。但是,感激终归是一时的感情,当感情与自己追求的理想发生冲突时,赵匡胤还是没有手软。对付张永德,赵匡胤采取的是离间之计。张永德时任殿前都点检,是赵匡胤的顶头上司,手握3万精兵,又加上他身为先皇驸马,地位尊崇,是非常有实力的将领。要将这样一个将领拉下马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五代以来,很多将军拥兵自重,更朝换代的,又都是手握重兵的当朝权贵,周世宗对这一点也是深有顾忌。赵匡胤利用周世宗的疑忌,想办法让周世宗撤掉张永德的职务。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周世宗亲征北汉,路上偶然捡到一块桃木符,长约二三尺,上刻“点检作天子”。这种迷信之言,在封建社会非常讲究。周世宗心里就犯了嘀咕:“难道身任殿前都点检的张永德想做天子?”张永德虽是自己的亲戚,但手握兵权,谁敢保证他不想做皇帝呢?周世宗细加琢磨,联想到平时张永德与李重进经常争权夺利、内争不断的传闻,心中的疑问不由增添了几分。为防止张永德篡权,周世宗采取了“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态度,在生命垂危之际将张永德明升暗降,剥夺了他手中的兵权。其实这种传闻,是赵匡胤让手下的幕僚们故意制造的,其目的就是将张永德排挤出权力最高层。张永德被除去兵权后,赵匡胤便如愿以偿地当上了殿前都点检,成为殿前司几万军队的最高指挥官。对李重进,赵匡胤可是颇费了一番周折。李重进掌握着兵马众多的侍卫亲军司,战功不少,又是先臣遗诏顾命之重臣,根基比较牢固。为扳倒李重进,赵匡胤左思右想,很难想出一个万全之策。不久,周世宗病死,7岁的幼子柴宗训继位。而柴宗训的母亲符太后恰好是赵匡胤弟媳的亲姐姐。赵匡胤于是让其弟媳入宫游说符太后,最后将李重进排斥出京,远离权力中心。至此,赵匡胤已经成为仅次于皇帝的天下第二人,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讲,他的实权比皇帝还要大。禁军的高级将领中,十之七八都是他的心腹和亲信,死心塌地地听命于他。少数几个圈子外的将领,又都是一介武夫,根本不足为虑。乱世需要英雄,乱世也造就英雄。在五代十国战火纷飞的年代,赵匡胤凭着一身武艺,在乱世中展现出英雄的本色,从征战中建立起赫赫战功,他凭着读书不断增长的知识,从一个普通的士兵成为了将军,继而成为后周的得力重臣。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周世宗柴荣英年早逝,年仅7岁的幼子柴宗训即位,符太后监国,孤儿寡母无力治国,造成了后周政局的动荡,赵匡胤的机会来临了。

同类推荐
  • 世界最具发明性的科学大家(5)

    世界最具发明性的科学大家(5)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叶辛传

    叶辛传

    本书以文学的笔法,描摹了中国作协副主席、著名作家叶辛的传奇人生,如何在孤独与困境中挣扎奋起,如何在充满坎坷和磨难的人生旅途上不断挑战命运的极限,如何坚韧不拔地朝着自己的梦想不懈努力,走到中国文学高峰的人生足迹;并感受到他身上那股在厄运中挣扎、在陡峭中攀越的坚韧毅力和拼搏精神;看到一个卓尔不群、有血有肉的叶辛形象;了解到他曾轰动全国的长篇小说及电视剧《蹉跎岁月》、《孽债》等作品背后不为人知的故事。
  • 从辉煌到平淡

    从辉煌到平淡

    《从辉煌到平淡》。实实在在。写数学家,就是数学家的成就。写记者,就是记者的嘴脸。而且,在一定范围内的坐标上能找到。行文朴实,节奏稳定,不时有文采飞来扬去养人眼目,不时有趣味横生愉悦身心。能够高山仰止脖子还不疼地认识这么多大师,可资证此书写作功力。
  • 八位革命女前辈的故事之三

    八位革命女前辈的故事之三

    为青少年写书,对于我们这些长年从事理论研究工作的人来说,并不轻松。萌动这个念头,主要是我们这些已为人父母者,对于目前青少年读物中“古”、“洋”所占比重过大心存不安。古典的和外国的东西可以读也应该读,但总读这些东西对广大青少年全面了解历史、认识国家、看待社会、明确自己的责任远远不够。我们相信,每一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成长,因而也乐意看到他们多读健康有益的图书。
  • 图解曾国藩家书

    图解曾国藩家书

    《曾国藩家书》记录了曾国藩在清道光三十年至同治十年前后达30年的翰苑经历和从武生涯,包含书信近1500封,所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小到人际琐事和家庭生计的指陈,大到进德修业、定国安邦之道的阐述.是曾国藩一生的主要活动和其治政、治家、治学之道的精要总结。
热门推荐
  • 异界教师

    异界教师

    小皮先生2011最新猥琐流作品《异界教师》出世!!!诸神公认的诸神之子的特聘教师!!!大陆享誉盛名的特级公共教授!!!大战之下兵不血刃的秩序者!!!兽人们的开化先行者,精灵们的优雅礼仪师!!皮不理:我有一个梦想,兽人的儿子和精灵的儿子能在生命之树下把酒言欢!我有一个梦想,我的几个儿子生活在一个不是已种族而是已人品为评论标准的国度里生活,我有一个梦想,盗匪横行的北武帝国能成为和平的绿洲,我有一个梦想,人人生而平等!我只是个教师,但是,请叫我皮教授!!!!一切精彩,尽在红袖添香,《异界教师》《异界教师》书友群:120464623
  • 和尚入红尘了吗

    和尚入红尘了吗

    唉,和尚什么时候我们才能在一起呢?红尘水深。
  • 一宠到老:全能工程师爱上我

    一宠到老:全能工程师爱上我

    相识时,她连他的名字都不知道。相知时,她只知道他对她好,可以托付终身。相爱时,她才知道,他是全球500强企业的工程师,并且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毕业了,她跟他回家,看着眼前的别墅和佣人,她迷茫的看着他。他只是在她的额头上轻轻一吻说:“欢迎回家,我的夫人。”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菜根谭心得

    菜根谭心得

    《菜根谭》将儒、释、道三家之精髓熔冶于一炉,总结处世为人之策略,概括功业成败之智慧,指示修身养性之要义,界分求学问道之真假,指点生死名利之玄妙;既主张积极入世、经营天下、为民谋福、恩泽后世的进取精神,又宣扬亲近自然、悠游山水、独善其身、清静无为的隐逸趣旨,同时也倡导悲天悯人、普渡众生、透彻禅机、空灵无际的超脱境界。初读《菜根谭》,似杂乱无章、自相矛盾;若深悟其意,方知狡兔三窟、智藏其里;若详悟再三,则如醍醐灌顶,倍觉终身受用无穷。
  • 大都市小人物

    大都市小人物

    一个生不变的爱人,却为她变成了一个单亲父亲
  • 天荒神域

    天荒神域

    极于荒残,天之一端,时间之始,谓之为——天荒!一座狱,镇压万古青天,锁尽无穷神与皇。一把刀,破天裂地斩虚妄。莫张狂,莫嚣张,且看在下成神皇!这是一个奇异的世界,一个只以‘心’为基础的世界。相传,人心有七窍,而在这里……讲究的却是‘心若玲珑十八窍’、窍窍皆通通神台。我本张狂,动手不骂娘。我本嚣张,打架不叫娘。我本善良,杀你没商量。看什么看?没见过帅哥吗?!瞪什么瞪?分分钟钟弄死你个崽子。眼珠子转什么转?信不信给你挖出来,踩爆了?闭嘴!否则打残你!就是要这么狂,就是要这么嚣张!
  • 从修仙世界归来

    从修仙世界归来

    日夜苦修两千年,我不为成仙,只为有朝一日能轰开仙门,回到地球,报答父母,杀光仇人,弥补遗憾。现在,我回来了!
  • 修道者传奇

    修道者传奇

    少年因缘际会学的异术,后来考上大学之后,本以为那些稀奇古怪的事情应该没有太多,结果发现他想岔了。宿舍鬼影,操场上的叫声,草丛中的黑猫,同样神秘的同学,邙山来客……以及自己神秘的师傅本书前几张主要写的是主角和师傅学道,第二卷开始校园篇……
  • 动作冒险RPG

    动作冒险RPG

    在堪称《惊天魔盗团》级别的铁箱里,华朗收到了一封神秘的短信,没想到的是,这短信是真的,他很快就加入了游戏,然后脱颖而出。[原名:《RPG游戏之旅》][现名:《动作冒险RPG》]书名无特殊含义,就是这样更符合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