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234100000056

第56章 伐吴(2)

因此刘备选择了东进,其有利的因素在于:顺流东下,具有居高临下、势如破竹的有利地势,伐吴早期的一帆风顺也证明了这一点;蜀汉大军东征名正言顺,就是为关羽报仇,讨伐背信弃义的孙权,这样容易凝聚人心。另外就是曹丕继位未久,人心未定,不会主动伐蜀,这样就没有了后顾之忧。关羽是在公元219年底遇害的,为什么刘备在两年半之后也就是公元222年才迟迟出兵呢?那是因为刘备一直都在积极进行筹备工作,希望一举拿下东吴,与魏国分庭抗礼。可惜的是,后来的亭惨败,使后人否定了刘备正确的战略决策。

亭惨败

孙吴的实力是相当庞大的,刘备、诸葛亮二人比谁都清楚这一点,他们知道要想一口吃掉对方是不现实的。而且,鉴于曹魏的强大,他需要一个同盟来共同抗击,并不希望把孙吴彻底打垮。那么,怎样才能为关羽、张飞报仇,并且要回荆州呢?最有效的办法应该是:在一场最关键的战役里击溃孙吴的主力,迫使对方答应自己的所有条件,并且在日后两国的同盟中,使蜀汉处于支配的地位。这就是刘备和诸葛亮伐吴的最终目的,蜀汉的战前准备和战争中的军事行动,都是围绕这一目标来进行的。公元222年,就在称帝后这年秋天,刘备率领大军,沿长江,出巫峡,水陆并进,直指东吴。孙权派使臣向刘备求和,刘备根本不予理睬。时任南郡太守的诸葛瑾也写信给刘备,劝他不要伐吴,信中大意说:“陛下您和关羽的关系,怎么能够比得上和先帝(指汉献帝)的关系?荆州的分量,怎么能够比得上全国?一样是仇敌,也应该论个大小先后。”诸葛瑾的劝告同样没有效果。对于蜀汉的进攻,孙权做了一些准备。他把都城从建业迁到长江中游的武昌,以便扼守荆州;又任陆逊为镇西将军,统领李异、刘阿等进驻巫县、秭归,加强西线防务。他还写信和派使臣到蜀汉,要求重归旧好。刘备率军东下后,孙权任命陆逊为大都督,率领朱然、潘璋、韩当、孙桓等大将及士兵5万人,西上拒敌。蜀汉军队的先头部队在将军吴班、冯习率领下,首先打败吴军李异、刘阿部于巫县,然后进兵秭归。刘备还派马良到沅水流域“蛮族”地区,争取他们出兵配合。武陵郡的少数民族首领沙摩柯率众北上,协助刘备作战。当刘备从秭归领兵出发时,治中从事黄权提醒刘备不要轻视东吴,他建议说:“吴军骁勇善战,我军沿江顺流东下,易进难退。我请求担任前锋,先驱攻伐,陛下应该留在后面镇守。”从后来战事的发展及结局看,黄权的这个建议是正确的,但刘备决心亲自出征,不但不采纳黄权的意见,反而命令黄权为镇北将军,指挥长江北岸的军队防备魏军。这是刘备在进军战略上犯下的第一个错误。蜀军很快打到夷陵。陆逊因刘备来势凶猛,兵锋甚锐,知道硬拼是不行的,就把兵力收缩在夷道、亭,据险固守,俟机反攻。从巫峡到夷陵有六七百里,沿岸两侧都是为高山峻岭。刘备在江岸南侧沿路扎营,树立木栅,立营数十屯。他又把水军撤到岸上,“舍船就步,处处结营”,这是刘备进军战略上犯下的第二个严重错误。

当时,吴军的一些将领要求主动迎击,但陆逊考虑到蜀军来势凶猛,数量又不少,强攻硬打是要吃亏的。他对诸将说:“刘备举兵东下,锐气正盛,而且凭借高处,据守险要,很难一下子攻破,即使攻破,也难以获得全胜。如果出击不利,影响大局,问题就严重了。现在我们可以奖励将士,多多出谋划策,等待形势的变化。蜀军是沿山地行军的,兵力难以施展,自然被拖得很疲乏,我们可慢慢抓住他的弱点对付他。”于是,陆逊采取了先让一步,后发制人的作战方针。他命令吴军退出山地,将几百里的崇山峻岭让给蜀军,把部队集中在亭地区。对陆逊的诱敌深入、后发制人方针,东吴的将领并没有理解。孙桓等被包围后,一直来要援军,陆逊的部将也要求派兵救助。但陆逊不同意,回答说:“孙桓很得部众拥护,而且夷道城池牢固,粮食充足,不必担心。等我们用计取胜,孙桓将军之围不救自解。”刘备对陆逊这样的对手,没有放在心上,他在夷陵东西一线,安下了许多营寨,分散了兵力。当刘备派兵挑战时,陆逊坚守营寨,就是不出战。双方在亭对峙达六七个月之久。蜀军被阻在亭夷道一线,一直找不到同吴军决战的机会,运输困难,天气渐热,斗志逐渐涣散,士气越来越低落。这时,刘备放弃了“水陆俱进”的有利条件,将水军移到陆上,命令军队在山林中安营扎寨。于是,陆逊决定反攻蜀军。对于陆逊决定这时候反攻,手下的一些将领困惑不解,说:“进攻刘备应当在他初入境的时候;现在已经让他深入五六百里,拒守已经有七八个月,一些要害的地方,他已经加固守备。这时进攻一定是不利的。”陆逊回答说:“刘备是一个狡猾的敌人,经历多、见识广,他的军队开始集结时,各方面考虑得很细致,士气也旺盛,我们不应该同他们硬拼。现在他们在这里驻扎了很久,没有得到进攻我们的机会,兵士已经疲劳,斗志已经消沉,策划不出什么好计谋。所以,现在正是我们发动进攻,打败蜀军的好时机。”诸将认为他说得很有道理,决心在反攻中取胜。为了做到有把握,陆逊先做试探性的进攻。他先攻蜀军一个营寨,结果失败了。但是他却从这次交锋中摸到了蜀军的弱点,想出了打败蜀军的办法。他命令战士每人都带一把茅草,到达蜀营外,在放火的同时,猛攻蜀军。此时是公元222年闰六月,正是盛夏,火势猛烈,蜀军营寨、木栅均着火燃烧,吴军趁着火势,连破蜀军四十多座营寨,杀死蜀汉大将冯习、张南。刘备做梦也没想到。他苦心经营的连营之阵,竟被陆逊一夜之间用火攻突破,只得率领残兵败将,退守马鞍山。陆逊又指挥吴军从四面围攻。蜀军土崩瓦解,一下子被杀一万多人,船只器械和各种物资,损失殆尽。大都督冯习率领断后部队往来冲杀,为刘备逃跑争取时间,没多久,就只剩下几十骑,又遇上了徐盛军团,冯习大喝一声,冲进敌军丛中,立刻被斩为肉酱。前锋大将张南保护刘备及谋士们退向马鞍山区,率领残军力敌追过来的徐盛、宋谦、朱然大军,一直坚持到了刘备安然退进山区。张南全军覆没,他本人也战死在乱军之中。张南副将傅彤保护谋士们退至江边后,听说刘备已经进入马鞍山,军祭酒程畿敦促傅彤立刻杀出重围,前往驰援,自己和谋士们率领残部则呆在江岸,坚守不退,吸引吴军的注意力,企图减轻刘备所受的压力,没多久,便死伤殆尽,程畿自杀。镇北将军黄权奋力反击陆逊主力,但军力太少,被击败后溃散,眼看归路被截断,黄权只得遥向刘备营区跪拜后,北投曹魏去了。胡王沙摩柯在秭归听说前线失利,立刻驰援,遇到韩当、潘璋军,兵败被杀。傅彤找到刘备后,在马鞍山防守了一天多,全军死伤惨重,于是趁黑夜突围,这时秭归已经失陷,刘备只好越过巫县,直奔白帝城而去。傅彤殿后,且战且走,在秭归附近被徐盛、朱然军追上,被团团包围不得脱。徐盛惜其忠勇,喊话劝降,傅彤咬紧牙关,上马再战,终于力竭,死在乱军中。马良也在乱军中战死。

刘备赖将军傅彤死力卫护,才得以趁夜逃奔到白帝城。进了白帝城,刘备又惭又恨地说:“想不到我竟被陆逊这孺子打败,这难道不是天意吗!”其实,刘备的失败,完全是指挥策略上的错误。不听黄权之言,放弃水陆并进,结营于山林等,这都是使吴军易于取胜、使己方陷于败境的错误做法。亭一战,刘备兵马被杀及投降的达数万人,其余舟船、器械、水步军用物资的损失,更是不计其数。由于刘备急于求成,战争开始后屡犯兵家大忌,终没能实现出兵前的预定目标而功败垂成。这时的孙权,对曹魏则抱着靠近的态度。曹丕称帝后,孙权立即派人祝贺,并将投降关羽后落在自己手中的魏将于禁送回许都。曹丕封孙权为吴王。孙权称臣于魏,是为了争取时间,稳定新占荆州的统治,免得曹魏进攻自己;当蜀汉进攻时,希望曹魏能保持中立,防止两面受敌。因此,当曹魏使臣携带吴王的印绶来到东吴时,孙权表示非常欢迎。他对部下说:“以前刘邦也接受过项羽的分封,当汉王,这是权宜之计。现在曹丕封我为吴王,又有什么不好呢?”于是接受吴王的封号,定年号为黄武。尽管刘备调集了蜀汉一多半兵力,在数量上略多于陆逊军。但由于陆逊采取了诱敌深入、避锐乘疲、后发制人的正确方针,破坏了蜀军的快速决战计划,造成蜀军疲劳、士气低落的局面,使蜀军从优势转为劣势,最后战胜了蜀军。这哪里是什么“天意”呢?亭之战,是中国历史上疲敌制胜、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刘备精心准备的伐吴战略,前期的动员工作可谓煞费苦心,出兵的理由也冠冕堂皇,但是刘备进入战场后却屡犯兵家大忌。在战术上,又不察地利,将军队带入难以展开的两三百公里的崎岖山道之中;同时在吴军的顽强抵御面前,又未及时改变作战部署,而采取了无重点的处处结营的错误办法,终于陷入被动,导致惨败。刘备逃回白帝城之后,吴军的一些将领如徐盛、潘璋等主张乘胜追击,捉拿刘备。孙权询问陆逊的意见,陆逊考虑到曹魏虽然外示友好,内里实有“奸心”,很可能趁机袭击东吴后方,不宜深入蜀境,便建议孙权下了退军的命令。刘备惨败的消息传到了成都,诸葛亮大为震动,他叹息说:“如果法孝直(法正字孝直)不死,一定能够劝阻主上东征,即或东征,也不致遭到这样的惨败。”这说明诸葛亮原来在伐吴的问题上,并没有持坚决反对态度。因为荆州的丢失,影响了他的整个战略部署,他是不甘心的,他不能以放弃荆州为代价,来维持吴、蜀联盟关系。他以为,刘备的东征是可以取得胜利的,没想到竟造成这样的局面,于是想起法正,来了一个事后叹息。夷陵之战结束后不久,曹丕果然发兵进攻东吴。原来,曹丕想利用孙权有赖于曹魏的时候,加强对东吴的控制。他要求孙权送儿子孙登到洛阳做人质,以表示忠心,还索取大量珍宝等贡物。孙权对曹丕物质上的要求尽量满足,索要的贡物,一一凑足奉献。但对送子入质,则以“孙登年幼,不宜入洛”为辞,婉言拒绝。公元222年九月,曹丕以孙权不送质子、不听命令为由,亲率大军南征。面对曹魏大军的进攻,孙权一方面调兵遣将,分路迎击;一方面派使臣到蜀汉求和。兵败之余,无能为力的刘备,既担心孙权的继续进击,又担心曹魏灭掉东吴,对自己不利,便同意了孙权的和议,派使者往东吴复命。虽然吴、蜀双方讲和了,但亭之战的惨败,对刘备的打击实在太大了。不仅荆州没有夺回来,而且使蜀汉的元气大丧。忧心忡忡,加上年老和过度劳累,他终于病倒了。刘备经过认真考虑且权衡了蜀汉和东吴的军事力量的对比后,他做出了伐吴的决定,东吴杀害关羽、占领了荆州与杀死张飞的凶手逃到吴国这两件事情,成为刘备动员全国的军队发动对东吴的进攻的有利借口,此次伐吴的战略目标是削弱东吴而夺取荆州,然而进入具体战役的谋划环节却出现失误,亭之战的失败,导致全局的失利,把刘备前期精心准备的成果荡涤一空。

追根溯源的话,亭惨败是因为刘备集团在赤壁之战后,在政治策略和军事战略上犯了一系列的错误所导致的。最大的错误就是不取汉中而与孙吴争南三郡。在三国几大势力的角逐中,介于关中与巴蜀之间的汉中处于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尤其是对巴蜀,诚如益州人士杨洪指出的:“汉中是益州咽喉,生死存亡的要地,如果没有汉中就不会有蜀。”公元211年,益州牧刘璋请刘备入川,让他攻击汉中张鲁,就是出于这一考虑。如果说这时的刘备,意在保存实力图谋益州而不愿北取汉中,还是可以原谅的话。那么,公元214年刘备攻下成都,自领益州后,再不发兵攻取汉中,就是很大的失策。由于错失良机,仅仅过了一年,就先后发生了孙吴袭取南三郡和曹魏进兵汉中的事件。当时刘备如能先一步进取汉中,无疑是捷足先登,巩固了益州防务。然而刘备却低估了汉中落入曹魏手中的危险性,置汉中于不顾,率军赶往荆州,去争夺已被吕蒙占据的南三郡。这在政治上、军事上都是不可取的。军事上,夺回南三郡已非易事,曹魏进兵汉中,益州又在危险之中。刘备率军赶往荆州,事实上已无法改变荆州的局面,相反,却为曹魏取得汉中开了方便之门。政治上,刘备去夺南三郡,使本来就很脆弱的孙、刘联盟又出现了新的危机。结果,处于两线受敌的刘备,不敢与孙吴恋战、继续南三郡的争夺,不得不与孙吴达成和议,以湘水为界,中分荆州。刘备不仅没有夺回南三郡,反而被曹操夺得了汉中,使益州根据地顿时紧张起来。曹操取汉中并非最终目的,而是以汉中为据点,吞并益州。所以进据汉中的曹魏大将夏侯渊、张,不断攻掠益州,正像廖立所指出的那样,曹操夺取汉中后,继续派夏侯渊、张深入到巴郡,窥视益州。究其错误,刘备是难逃其责的。再一个错误就是,刘备让关羽来镇守荆州,刚愎自用的关羽最终丢掉了荆州,而后引发出来一连串的祸事,最终导致了亭惨败。分析了赤壁之战至夷陵之战这段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刘备虽然取益州、夺汉中,奠定了蜀汉立国的基础。但在军事战略上却犯了一系列错误,一失再失,一误再误,终于将蜀汉政权局限于一隅之地,不能有很大发展。白帝托孤

同类推荐
  • 毛泽东瞩目的现代名流

    毛泽东瞩目的现代名流

    毛泽东是伟人,是政治家,也是读书人。作为伟人的毛泽东,他在书海中畅游,汲取前人的智慧,形成自己的识见和思想,凸现出人格力量和精神力量。作为政治家的毛泽东,他有繁忙的党务、政务,读书不可能没有选择,不可能没有倾向。作为读书人的毛泽东,他又确有读书人的本色和癖好,表现出与一般政治家的不同。
  • 良知与担当

    良知与担当

    20世纪法国知识分子的激情与偏执,始终为人们所津津乐道。法国人的浪漫和睿智成就了他们在20世纪知识界的独特地位。通过对20世纪法国知识分子的全景式描绘,作者为我们提供了关于知识社会学的最标准范本的生动而又深刻的解说和记录。
  • 穿越生命的冰河

    穿越生命的冰河

    本书介绍的人物都是身残志坚的勇士,他们不仅以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毅力超越了自我,穿越了步履维艰的生命冰河,也超越了常人,创造了健全人也为之惊叹的奇迹。
  • 辛弃疾的故事

    辛弃疾的故事

    辛弃疾的少年时期是在国土沦陷、外族欺压的痛苦中度过的。钦宗赵桓靖康元年(1126年)北宋王朝宣告覆灭,中原地区沦人敌手,此后不久,山东地区也被金兵攻占。辛弃疾从记事起,就目睹金统治者对其占领区内的汉族人民实行残酷的种族歧视和种族压迫。
  • 名人传记丛书——孟子

    名人传记丛书——孟子

    孟子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他出生在战国时期的邹国,自幼丧父,家境贫困,从小勤学苦读,受教于孔子门人。他继承了孔子学说,倡导仁政,提出了“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他携弟子周游列国,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前后历时二十多年。由于他的政治主张没有得到施展,晚年后他退居讲学,继续他的教育事业,被后人尊为“亚圣”。
热门推荐
  • 小心飞鱼

    小心飞鱼

    江湖?我洛寒天在的地方就是江湖。江湖庙?那是供死人的,我不会去。
  • 卿即情

    卿即情

    王朝覆灭,朝代更迭,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来来往往,重重叠叠,看的是物,悟的是情。孤雁南飞,傲然矗立,寻寻觅觅,寻病终罢。“妻主,你真的爱奴吗?”“自是。”“你真的不嫌弃奴的身世吗?”“自是。”“那妻主会另纳小侍吗?”“不会。”“为何?”“眼中只有你,如何纳他人?”终是安心,了然入睡。
  • 鲜妻太撩人:黑少,轻点宠

    鲜妻太撩人:黑少,轻点宠

    S市谁不知道洛二爷的大名?不论政还是商,洛家的背景摆在那,得罪谁也不能得罪他洛二爷不是。雷小鲜惶愕:“从……从军??不不!!不从!我不从!!”洛二爷的命令也敢违抗?胆子够大!洛野一手提起她的小身板,直接拎到床上:“不从?二爷我有的是办法让你从!”她本是个普通大学生,不幸被他看中,进入了军校,从此过上了早上六点起,不许恋爱,动不动罚跑步,倒立一小时的悲惨生活……
  • 倒霉丫鬟生存记

    倒霉丫鬟生存记

    21世纪锦鲤少女苏晴因为中了新年大奖一时激动猝死了!她的灵魂穿越到另一时空的同名倒霉少女上,遇到了天煞孤星莫流芳,碰撞出来不一样火花!“原来我前半生所有的幸运都用来遇见你了。”“少爷放心!有我在你一定不会死的!”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快穿撩心:这个男神好会撩

    快穿撩心:这个男神好会撩

    【丞相之女篇】“宋朝辞,此生不负相见!”【红颜知己篇】“莫公子,您走的那一天夜晚……轻黎她就上吊自尽了……”【祸国殃民篇】“明疏词,我亲手毁了你的江山啊!是我亲手毁了你的江山!你为什么不恨我!为什么!!!”【艳冠天下篇】“放心吧,总有一天,我会把那些鄙视过我的人的眼珠子从他们的眼眶里挖出来。”-“敖清辞,我是你的‘歪腻’吗?”“不,你是我的……”男人勾起唇角,“此生唯一。”
  • 用我三世白首换你一次回眸

    用我三世白首换你一次回眸

    当你爱上一个人的时候,心里就再也装不下其他人了。有人愿意选择被爱,大多是因为深爱的人并不爱她。爱情两情相悦固然极好,奈何此事古难全。你郭雨婷,最后还是一个人!也许我一个人就这样,面对着大海,老去,死去…或许,这又是我应得的…
  • 侠称神帝

    侠称神帝

    凌微只想安安静静的当个游侠,仗剑走天涯。可仅仅因为天机殿的一个预言,让他被别人追的天上地下到处跑。天命开,气运归,我本不想管这个天下,这是你们咎由自取!
  • 穿成已翻车的白月光

    穿成已翻车的白月光

    每一个龙傲天都有一个白月光,但是当他们发现了白月光的真面目,曾经的温情脉脉都变成了滔天恨意。吴蔚穿越到了这些翻车的白月光身上,将作死进行到底。霸总:我们完了吴蔚:没错我花心我狠毒我没有心三个月后,自以为发现真相的霸总:给我一个机会,我们重新开始。暴君:滚远点,别死在我面前。吴蔚:没错我薄情心机狼心狗肺一段时间后,自以为发现真相的暴君:滚……滚回来,别死在我前面,要死也是我先死QAQ
  • 我家弟弟你不敢惹

    我家弟弟你不敢惹

    主持人:今天我们荣幸请到了小冬少爷,鼓掌!安小冬:那我多的也不扯,就直奔主题吧,恕我直言,在座的各位都不敢惹我。主持人:小冬少爷请继续。安小冬:虽然我本身什么都不太会,但是我有神秘的姐姐。主持人:怎么神秘?安小冬:问的好,其实我自己都还不太了解我的姐姐,所以她们才很神秘!主持人:她们?安小冬:没错,就是她们,我一共有三个姐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