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23400000009

第9章 价值观:做个有定见的人(1)

1成长空洞——填满你内心的空洞

你常常听人们说:

“我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我没有什么想要的。”

但是当你问他,你现在满意、过得好吗,他们又都无力地摇头说:“不满意。”其实一个人还能觉得对自己不满意,他的内心一定有潜在的更好的自己的样子,这就是“自我概念”。

没有人会一大早起来,伸个懒腰对自己说:“我要过×蛋的一天!”也没有人从小就立志“要过凄凉的一生”。我们每个人都希望变得比现在更好、更强大或更美丽、更自信或更自在,我们心里住着一个完美的自己、一个“希望成为的状态”,这就是自我概念。

你只有把现在的自己和自我概念做对比,才会觉得“不满足”。在每个对生活和自己不满足的背后,都是每个人成长的需求。

当两者不能重合,在“现在的自我”和“希望的自我”之间,就会产生空洞。人们期待填满这空洞,成长为自己想成为的样子。我把这些因为渴望成长而产生的空洞称为“成长空洞”。

如果你是个愤怒青年,你就应该拥有一个世界应该更好的信念,当你觉得自己做什么都无法让世界变好时,你就会对这种无力感到愤怒;而如果你是一个自卑的人,你脑子里一定住着个不知道从什么地方搞来的、大到完全无法填满的自我概念,你真实的自我穿着17厘米的内增高再加上大号的垫胸垫肩才撑得起来,生怕别人看到真正的自己。不过,愤怒和自卑的人都不可怕,可怕的是那种对生活完全失去兴趣和意见的人。他们没有什么成长的空洞,自我概念裹在真实的自我外面,他们已经没有什么可能了。

成长的空洞让我们感到自己心灵的空洞,这空洞感就变成了“内心的需要”。你想要一间可容身的房子、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一个爱自己的恋人、一个听话乖巧的孩子……这都是你填满空洞的需要。因为你的自我概念认为这些你应该有,而真实的你却没有——这就产生了你的需求。

但是恐怕你并没想过要一艘航空母舰,非要知道上帝粒子到底在不在,或者知道曹雪芹的小妾到底叫什么名字,因为你的自我概念里根本没有这些要素,所以这需求也无从谈起。两个乞丐早上饿着肚子讨饭,一个突然对另外一个说:“皇上真好啊,早上起来能吃两个大白馒头。”另一个劈头骂道:“你真是穷疯了,都当皇上了,还只吃两个馒肯定还要就一碗豆浆啊!”这两个乞丐虽然在讨论皇帝,但自我概念还停留在乞丐层面,也只能产生乞丐的需求。

因此,理想和现实的差距产生了空洞,这空洞产生了需求。

你一定有过这样的经验,当这些空洞长期无法被填满,你心里就会空荡荡的,体会到空虚、厌倦、无价值的情绪;而如果这些空洞最终被填满,你就会觉得满足和充实,体会到愉悦、安全、宁静、稳定的情绪;而如果别人不小心看到或碰到这些空洞——就好像自己某部分畸形被发现——你一开始羞愧,然后会愤怒。所以愤怒都是空洞的,王小波说,所有的痛苦本质上都是对自己无能的痛恨。人生就是一个不断发现空洞、填满空洞的过程。

因为每个人的自我概念与真实自我不同,所以每个人都会长出大小不同的成长空洞。一个从小生活在缺乏爱的家庭的孩子,心中对于安全和稳定的洞就会很大,需要花很多时间来填满;一个终生渴求智慧的人,他心中智慧的洞稍被填满,马上就生长出更高的洞壁,他也乐得用一辈子时间来填它。

外界环境则会影响填充不同空洞的效率。同样是对自由、独立的需求,一个生活在美国教育文化中的孩子,就比一个生活在中国教育文化中的孩子更好填满(这也是很多家长送孩子出国的原因吧)。一个富裕家庭孩子填满安全稳定需求的过程,比一个穷苦家庭孩子要容易很多,而漫步在法国街头或爱琴海岸,爱情空洞恐怕比在深山古庙里更容易填满一些。

我们的基因、家庭、环境、社会文化与人生经历共同创造了现在的我们,也建构了我们的自我概念,这让我们生出大大小小、各自不同的成长空洞。这些成长的空洞构成我们对“值得”的观念和想法,价值观就这样产生了。

好比一棵橡树,在种子阶段,基因决定了它是一棵橡树,而在南方还是北方、干旱还是湿润决定了这棵树能长多高多粗。而如果橡树有思想,它就会思考自己需要从大地汲取什么营养,应该向什么方向伸展。

因为每个人的基因、家庭、文化和社会环境、人生经历不同,每个人对这些因素的思考也不同,所以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价值观系统——送你一根蜡烛,有人想到晚餐,有人想到皮鞭,就是这样。

基因+社会与家庭环境=自我概念

自我概念-现在的自我=需求

虽然成长空洞人人不同,但每个人的努力方向都一样——填满那些空洞,成长为自己的样子。看到自己的成长空洞,了解这些洞需要用什么填,在有限的资源中按照什么顺序去填,就是找回自己、理解自己、成长为自己的过程。

2玩“假我游戏”的人

我们如何填满这些成长空事实上,很多人一辈子都在玩虚假自我的游戏。

物质的游戏

当遇到空洞,我们几乎本能的第一反应,就是找个东西填上。铺天盖地的广告就是在干这个:纷至沓来的东西,能满足你的各种需求——房子填满安全感的洞、钞票填满自尊的洞、学历填满智慧的洞、消费填满快乐的洞——我们努力搞来这一切东西,按照说明书塞在自己内心的空洞中,这让我们感到一种充实的满足。仿佛单凭这些东西,我们就能成为想要成为的自己。

一开始,物质带来的充实感的确能够持续一段时间,但很快就带来新的问题——你很快会发现,物质带来的快乐在逐渐递减。第一个1000块钱的快乐,现在需要赚10万才有;第一次开捷达的美妙,也许在宝马上也找不回来。于是你匆忙地投入下一轮赚钱和下一轮消费。但等到快感消失,心里的洞又露了出来。这促使我们迅速进入新的轮回——更多的钱,更好的物质,更短的快感,更多的失落,更多的钱……

当物质越来越多地填满心里的洞,满足了你的全方位需求,慢慢地你会把它们视为自己的一部分。你介绍自己的时候会下意识地先说头衔,同学聚会时会“不经意”地透露自己的收入,看衣服会先看价格……

因为你用了那么多物质填满洞,就好像补牙一样,你开始把这些物质当成“自我”的一部分,甚至是最重要的那部分。如果你身处一个什么都用钱才能买到的社会,你自然会认为——钱最重要。难怪很多人会把一定数量的钱当作生命目标呢。你肯定自然而然地认为——财富、物质和尽可能的满足自己需求,是生命最重要的三个部分。拜金、成功学和享乐主义,三者合谋,构建出这个建立在物质之上的虚假自我骗局。

用物质填洞的人最大的悲剧是:没有人的能力能跑赢欲望,总有一天,你填入了所有东西,却无力地发现,那个空洞还在。物质也许能带来短暂的一次次快乐,但绝非幸福。快乐和幸福,本就是两个东西。

你占据的东西,也在占据你。

他人认同

在我们还是婴儿的时候,我们完全靠父母亲的认同生活。婴儿是如此奇怪的一种小东西,每隔两小时定时发出恼人的哭声,专注于把奶水变成屎尿,而且还全无说明书。如果没有父母的喜爱和认同,我们根本不可能活下来。我们逐渐长大,开始把寻求认同的目光转向老师和长辈,在青春期投向朋友、异性和偶像。在我们成年之前,我们一直都在寻找认同。

这也是为什么当爱情或友情破裂的时候,我们会感到那么痛苦。经历过真正爱情或友情的人都明白,心疼才不是一种文学的比喻手法,那是一种真实的生理体验。两个人互相用对方填满了自己的空洞,他们如此紧密地在一起,待了那么久,像一对连体姐妹。日子一长,你把这些被填满的部分认为是自己的一部分。这种感觉如此美丽,就好像“两个灵魂在一个身体”,而等到关系结束,两个人不得不分开,这种感觉又会如此痛苦——这种分离带来的强烈的撕裂感,就好像要扯掉一个已经长在你身上的器官一样。古往今来,已经有太多文字、歌曲、戏剧等艺术记录了这种情感的美妙与痛苦。

和上一个故事一样,当你的成长空洞被别人的认同所填满——你会感到安全和快乐——慢慢的,你开始认为这些都是自己的一部分。当你获得越来越多的人的认同,你就觉得自己在不断地“成长”,越来越“有面子有地位”。当这种外界的认同成为你自我的主要部分,你开始认为,那个“被认同”的部分、你的名声、地位,才是你真实的自我。从那一刻开始,你就被别人的认同绑架了。

灵魂只能独行。两个人格独立的人,无法永远一致。当方向不同、意见向左时,别人就会拿走填满在你的空洞里的认同而离去。这时,你感到巨大的空虚和疼痛——你会觉得“失去了自我”“没有生活的意义”。为了继续保持这个你认为的“自己”,你只有两个选择——跟别人走,按照别人认同的方式来改变自己,或者迅速找一个一模一样的下家填充进来。

在家庭和社会关系中很容易看到第一种选择——我知道的一位母亲,为儿子安排好了一切人生选择,当儿子到了有力反抗的年龄,每次有冲突,妈妈就当场下跪,儿子便偃旗息鼓,妈妈最终站起来哭着说,你真是孝顺的孩子。这场景我想起来就不寒而栗。为了不失去父母的认同、做一个“好孩子”,很多人被父母绑架,一辈子按照他们的意愿来生活。为了不失去朋友或同事的认同,甘心一辈子做没有主张和方向的“老好人”,不和任何人冲突;为了不失去大众的认同,名人们甘心做一个粉丝眼中完美的“假人”,被粉丝绑架。这并非善良,而是无能的表现。

而在亲密关系中,第二种选择最为常见。我曾见过一个连续三场恋爱都遇到“文艺贱男”的优秀女子,每次的故事都如轮回一样——天崩地裂的失恋、突如其来的感动、众叛亲离的投入、令人窒息的24小时全天候连环夺命call(电话)、爱恨交加的离开——不是命途多舛,也不是因为自己点背,全因为她心里的洞,只能由那一类人填满。如果没有意识到你心里的洞、从内至外地去修炼,这个轮回会永无休止。所以,亲密关系中,你是谁,你就会遇到谁。你若盛开,清风自来。

寻求“被认同”是社会构成的基石,但是一旦过度追求“被认同的我”,真我就会遍体鳞伤。尤其在我们这个提倡以和为贵的文化中,每个人都乐此不疲,玩得好的甚至被称为美德。不知道你怎么想,看着那些被称为早慧、年纪轻轻就八面玲珑的孩子,我总觉得可怜又恶心。

玩“被认同”的游戏并不是自我成长之路。当认同一次次填充进来,你会上瘾一样地享受着这种既快乐又自虐的快感,渴求更多的自我妥协。正如席慕容在《独白》里面所说:

在一回首间,才忽然发现,原来,我的一生的种种努力,不过只是为了周遭的人都对我满意而已。为了要博得他人的称许与微笑,我战战兢兢地将自己套入所有的模式、所有的桎梏。走到途中,才忽然发现,我只剩下一副模糊的面目,和一条不能回头的路。

慢慢的,你会发现其实你并不是世界的中心,其实你谁也不是。你只是为别人认同而活的工具。

你以为大家都喜欢和离不开你,其实是你离不开他们的喜爱。

自残的人

“你看,这个地方没做好啊。”

“其实,我天生就不是做××的料!”

谁被夸的时候都很快乐,但是遇到批评或指责,很多人的反应总是破罐子破摔。

他们也用别人的认同填自己洞。当认同被拿走,他们感到痛苦,反应却和上一种不同——他们不愿意“懦弱”地继续寻求别人认同,于是“彪悍”地把和空洞相连的部分全部切掉。

“你这件事情做得不够好啊。”

“我本来就没有想好好做。”

“我觉得我们相处有些问题。”

“我们还是算了吧,我知道你看不起我。”

做得不好,暴露出你成长的空洞,而自残的人的回应则是彪悍地说:根本不是“我”的问题,不是我努力想做却还差一点,而是先天的问题、环境的问题,或者是我根本就不想做好!

破罐子破摔的回应虽然暂时能让自己舒服,但是相应地,成长的可能性全部破灭。从此以后,这件事情不可能做得更好,而关系也无法向前一步。不仅这样,在空洞旁边,已经培养起来的很多能力也忽然被割舍——因为手臂上的一个小地方发炎,你不愿意面对,就把整条手臂都剁了下来。

这比喻虽血腥却真实,这也是为什么我把这个类型的“假我”游戏叫作自残的人——为了逃避痛苦,他们不断地砍掉自己真实的自我的各个部分,最后缩小到自己都看不上的地步,自卑是自残者的必然结果。

你放弃了痛苦,但也放弃了自己。

挖另一个坑

朝三暮四的猴子的故事,你一定听过。

《庄子·齐物论》里说,“狙公赋,曰:‘朝三而暮四。’众狙皆怒。曰:‘然则朝四而暮三。’众狙皆悦。”养猴子的人把晚餐的四个果子放到早上,所有的猴子都很高兴,却看不到晚上的果子变少了——不是不报,时候未到啊。

人不见得比猴子好多少。我们总是挖健康的坑,来填事业的坑;挖自由的坑,来填安全的坑;挖自尊的坑,填成就的坑。当我们填坑的时侯,我们和早餐时的猴子一样,开心满足,认为这些都是白来的;而等到晚餐时分,当我们面对自己的坑洞时,会痛苦不堪,又希望挖下一个坑来填现在这个。

比猴子的故事更加可悲的是,生命并不如果子一样是个零和游戏。有些坑一旦被挖出来,需要10倍的力量去往回填——比如健康、自尊;而有一些坑则再也填不回来——比如说青葱的恋爱、孩子的10岁生日会、你生命里的任何一段重要时光。

拍《疯狂的石头》的宁浩,中专毕业后被分到话剧团做舞美。话剧萧条,他只能靠在自行车厂打工,有一搭没一搭地混着。父母看不下去,给他准备了几万块钱,让他开家小店过日子。他拿不定主意,找一哥们儿商量。哥们儿说,你要在太原开小店,什么时候都能开。但是你到了30岁,就闯不动了。两周后,宁浩毅然抵京。

填坑的人常常集中在25~35岁之间,这阶段人的角色暴增,从单一的工作者和儿女,慢慢地加入管理者、丈夫或妻子、儿媳妇或姑爷、爸爸或妈妈的角色,每一项角色的增加,都意味着全新的自我概念,也意味着新的成长的空洞。这个阶段的人有太多的东西需要生长出来。他们一旦乱了手脚,就会从其他地方挖出一个坑来,填满眼前这个。

事业出问题,牺牲身体;身体出问题,拖累家庭;家庭修补好了,孩子又出事;孩子勉强搞定,工作又开始亮红灯……挖了填,填了挖,你的生命就像一个永远无法停工的城市道路施工现场,四处救火,步步惊心。

我们渴望成长而产生空洞,我们用非我的东西填洞,我们逐渐认为填充物才是真实的自己,现在它们开始反过来占据我们,真实的自己被我们丢了。这就是虚假自我的游戏脚本。

当你把“成长空洞”换成“钱、爱情、关系、认同、自尊”,再填上年代时间地点姓名,就构成了这世间的各种悲剧故事。

那天是你用一块红布,蒙住我双眼也蒙住了天。

你问我看见了什么,我说我看见了幸福。

同类推荐
  • 做人做事36字诀

    做人做事36字诀

    36个字诀,每个字诀都包含着人生的一个方面,同时每个字诀之间又互为统一,互为照应。相信你每阅读一个字诀,都会有不同的体会,都能帮你找到解惑的答案,每个字诀都可能为你在通往成功的路上提供一个向导作用。
  • 别让生气毁了你

    别让生气毁了你

    生气是人类最危险的情绪之一。人在生气时,犹如一只发狂的狮子,肆无忌惮地伤害着自己和他人。在愤怒情绪的支配下,人往往会打破原则,说不该说的话,做不该做的事,伤身又伤心,伤人又伤己。愤怒是人之常情,但要学会克制。善于控制愤怒的人,总是将愤怒藏在心底深处,并慢慢将其转化成一种惊人的力量。
  • 越忙越穷越忙

    越忙越穷越忙

    “穷忙族”的确很忙,但是无论如何,可以“手忙”不能“心忙”,心里要十分清楚自己要什么。要从现在开始,利用自己的大脑来改变,从无到有,从有到强,制定计划,树立目标,增加知识,培养自己的资本意识,为自己的目标而积累,为自己的梦想投资。
  • 读《道德经》学生活

    读《道德经》学生活

    任何一个人都知道战争是极其残酷的,因为它会死人,不管是古代以刀刃相搏,还是现今以枪炮相对,还是未来的电子战,都是会有人员伤亡的。任何一种伤亡都是对统治者的控诉,都是对人类的残害,都是必会导致天下的不安定,都是对大道的违背。所以老子在这里再一次强调战争的可悲与无奈。有人可能要说,老子是为统治阶级说话的,是封建礼教的代言人,我们是否应该遵循他的教诲呢?其实,无论是在哪个时代,哪个地方,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公司、一个家庭,不论是谁来管理,只要他是一个有智慧的人,明了大道趋势并遵循它来进行管理,我们就会有安定幸福的生活,就可以顺其自然地发展。
  • 再苦也要笑一笑大全集

    再苦也要笑一笑大全集

    人生在世不过数年,要视宠辱如花开花落般平常才能不惊,视名利如云卷云舒般坦然才能无意。生活中不乏酸甜苦辣,面对艰难困苦我们应该学会一笑置之。本书用通俗的语言,将人生的浅显而又深刻的哲理向您娓娓道来,希望它能够让您重新感悟人生的真谛和美好,放下过去的包袱,面带微笑踏上新的征途。
热门推荐
  • 鹿晗的傲娇媳妇

    鹿晗的傲娇媳妇

    单纯的柯亦雪嫁给了自己朝思暮想的男生——鹿晗,他们都婚姻会是一路顺风的吗?那年的……请略读汐潋小说。
  • 校花的至尊狂少

    校花的至尊狂少

    身怀绝世武功,又会针灸奇术!姜奇下山找老婆,不料艳遇众女,从此一个个性格各异、妩媚妖娆的美女统统都朝他扑了过来。空姐、护士、幼师、校花、警花、明星、模特等等,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本书没有的!本书的主题就是:大开后宫,御女三千!希望大家投票加收藏一下,多多支持我!本书群号是:163—576—360【群里有单身美女哦!】
  • 必知的生物科技(青少年科技爱好培养)

    必知的生物科技(青少年科技爱好培养)

    科学是人类进步的第一推动力,而科学知识的普及则是实现这一推动的必由之路。在新的时代,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为我们青少年的科普教育提供了新的契机。抓住这个契机,大力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精神,提高青少年的科学素质,是我们全社会的重要课题。
  • 世界上最美的哲学课

    世界上最美的哲学课

    爱哲学就是爱智慧,人的一生就是哲学的体现和体验。正如西方中世纪伟大哲学家阿伯拉尔所说,“寻找,你将会发现;走近,它向你敞开。”那些天才哲学家的天才思想犹如百年难遇的流星,不经意间就点亮了彻暗的夜空,打开我们无数的困惑,让我们豁然开朗。像哲学家一样思考,你就懂得了智慧,懂得了人生。
  • 待你走过年少轻狂

    待你走过年少轻狂

    其实我的本意就是写点故事,这样不停笔的随便写写,我不知道这些故事是否能拼成一本书,但每个故事都有它值得读的地方。我希望你们能在安静的角落里静静地读,或许平静,或许伤感,或许感同身受,随缘而已。
  • 余洛书

    余洛书

    她,余洛书,在现代,是出了名的古言天后,从上高中开始写作,一直到名牌大学博士后毕业,一直都没放弃过写作。好好学习,是为了想引起父母的注意,写小说则是自己的爱好。后来才发现,原来只有小说才能陪伴自己。可能是一直写小说的缘故,她的身体终于承受不住了,在一次码字赶稿结束后,晕了过去,穿到古代,还成皇上。别的人穿越都是到什么咸鱼福晋和什么王妃嫡小姐身上。她倒好,成了一名女扮男装的皇上。后来。该朝代的某丞相大人好像看上自己了???那如何是好呢?纳入后宫?------
  • 爱情是个什么玩意儿

    爱情是个什么玩意儿

    不会吞药,每次生病,要么把胶囊打开,要么就到处找锤子把药片搞碎。戴墨镜,竖衣领,帽子拉下遮住脸,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闪入一家药店。出差了,爆笑私房话少了很多,一个人在家的女人又开始走忧郁路线。你看你,没长相,没身材,没能力,真是典型的“三没老婆”。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某科学的名侦探世界

    某科学的名侦探世界

    厌倦了无尽轮回的刘正清,退出轮回空间后来到名侦探柯南的世界隐居。没想到这竟然是一个融合了名侦探柯南,魔法禁书目录,永生之酒等的漫综世界。不时和柯南一起解决由超能力者和魔法师带来的各种稀奇古怪的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