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230800000001

第1章 一 古城遗址 二 古战场

一 古城遗址

大学毕业的时候,我自知没有什么作为,想着能够有个饭碗就满足了,还不错,回到了县城里,被分配到文物所工作,同学们都笑我,因为我的家乡曾是一片旷古荒原,不要说是文物考古,就是文字记载也不过只有二百多年的历史,显然在这个地方做考古工作,简直是孵化机里放石头,没有希望的事。但是几年之后,我竞鬼使神差般地做到了所长,可见偏僻县城里人才的匮乏。

在办公室的书架上,最厚重的一本书是县志,我从那整齐的行列中把它抽了出来,呵!装帧竟是意想不到的精美,整部书被壮阔的自然风光摄影包裹着,捧在手上沉甸甸的,手腕子都有些擎不住了,足见内容的充实。我怀着探取矿藏般的心情,把县志放到桌子上翻看起来,翻着翻着,一页这样的记载竞映入了眼帘——古城遗址位于富饶镇乌兰昭屯前一公里处的漫岗上,南北墙各450米,东西墙各千米,南、西墙中段各有一门,宽约10米……古城为辽代建筑。看到这里,专业的素质令我的心跳猛地加速了——辽代,距离现在可有近千年的历史了,在那个时代,近一公里长的城市,不是国都,也应该近似国都的规模,我在心底里不仅惊叫了一声,诶呀!这是真实的吗?那里可是我的家乡呀,土生土长的地方,一片名不见经传的乡村,却从未听说过,也更未看到过有什么古城遗址,不过,这倒让我一下子想起了董奶奶的闲话。

我的少年时屯子里没有电灯、电视,就连上着固体电池的收音机也不曾有一个,寒、暑假里我们小孩子最大的兴趣,莫过于围在董奶奶的身旁听闲话。邻居董奶奶被乡亲们誉为闲话家,董奶奶的闲话题材可多了,什么兔子成精了……哥两个到深山里找金子了……一棵金高粱了……画里的姑娘走下来给小伙子做饭了……狐狸报恩送鱼了……三十晚上要饭的认爹了……豆大的一点煤油灯光下,我们小孩子们簇拥着董奶奶围在泥火盆一圈,严寒实在太强大了,每个人呼出的气一出口就变成了雾一般的白色,使那煤油灯光在这白色里成了更加可怜的、朦朦胧胧的一丁点昏黄。而这时候董奶奶如果正讲到阴曹地府了,小鬼了,判官了,那气氛就完全地融入到故事里了,灯光里我们看不清各自的面目,只看到团团攒簇的一圈,以至于我们喘气的嘶嘶声都听得清楚,再无别的声音,我们如同都被冻结在了一起,没有别的动作了。只有董奶奶讲到狐狸为了感恩,变成了美丽的姑娘央求年轻的樵夫做夫妻时,这火盆边黑乎乎的一圈人,才如同冻了一冬的榆树棵子遇到春风一般晃动起来,这时候才有人抛开了惊悚,操起铁铲把火盆里已经覆盖了一层灰的火,挨排地向里维,那一层灰立刻裂开来,里面涌出鲜红的柴炭火来,温度一下子骤增了几十度,我们小孩子轰的一下子都向后仰去,哈哈的嬉笑起来,火光照亮了我们的脸,在黑暗中显得格外地兴奋与鲜活,甚至有更小的孩子肆无忌惮地嚷着,有媳妇喽,有好心狐狸可以当媳妇喽。

现在董奶奶已经是八十二岁高龄了,但身子骨硬朗,思维清晰。她看我在对面坐下来,眯起眼睛笑了,这一笑显得皱纹更加清晰,更加拥挤,微笑并没有使她两腮的肉向外鼓胀一些,倒显得颧骨更加坚挺而轮廓分明。听说你现在是什么所长了,可是出息地不善那。从董奶奶的话语里听得出,她在夸我,但是略一品味,又好像当了所长其中因为着什么勾当,也许是我给她的印象平平吧,没有什么本事,老人家很少出门,也不知道在哪里接收到的信息,当然不能争辩,我只在心里说:哪个庙上都有屈死的鬼呀,什么办法呢,就当做是老人家夸我的话理解吧。

是呀,可这出息并不是因为上了大学,读了书,也还有听了您的闲话,长了许多见识呢。我恭维着董奶奶,心里知道有求于人的。

吆,那可不敢胡说,闲话那是哄小孩子的,老一辈子传下来,就是那么一说,哪有个准头,董奶奶给闲话下了定义。

咋能没有准头呢,能够长久地传下来的东西,就一定是真东西,你没见《西游记》里孙悟空一个跟头翻了十万八千里,现在人在卫星里不就做到了吗。董奶奶,我虽然中年人了,可是您讲的一些闲话我至今都还是盼着的,比如说——在清晨里的东方有个海市蜃楼般的大城市,我从小到大,就常常是刻意地很早起床,在院子里向东方张望,却始终没有看到那个景象,您老人家说,那个神秘的景象是不是真的存在呢?我启发着董奶奶继续讲闲话。

董奶奶不愧是闲话家,只要有人在跟前听闲话,她总会讲下去:啊,你说的是云彩里的那个城市呀,听我的太姥姥说,那是个真事呢,在很早——很早——很早以前,我们这里是浩瀚的瀚海,在瀚海的东面,比邻着一块风光秀美的高地,高地上坐落着一座十分繁华的城市,那里街道上终日车水马龙,街道两旁的房屋鳞次栉比,高大的烟囱终日里冒着滚滚浓烟,浓烟聚到上空,就成为了天空上的云,每个时辰里的云彩都是不同的色彩,所以那座城市总是被笼罩在五彩斑斓里。就在这个古城西边的瀚海里住着一只神蟾,每天清晨里古城的人们都可以听到空灵的蟾音,那个声音悦耳悠扬,是独一无二的天籁之音呢,那里的人们生活的十分惬意,大家都说是神蟾给黎民百姓带来了福祉,所以老辈人都把那里叫做蟾城,是一个国家的都城呢。

那后来这个都城怎样了呢?现在怎么就没有了它的遗迹?我问董奶奶。我说过闲话嘛就是故事,故事就是过去的事,过去的事写到书上去就是历史,那是你们读书人的事,像我这样的文盲老婆子就只知道故事。我也觉得自己的提问荒唐,考古工作者咨询民间老婆婆,真好比是拿历史去考证民间故事,找不到根据。

出于职业感,我心里常常装着董奶奶的闲话,盼望着那并不是故事,正像董奶奶说的而是曾经真的历史。于是有一天我就专程去了县志记载古城遗址的地方,结果看到的却是漫漫耕地和人造的杨树林,丝毫没有古城的遗迹,十几年的时间里,我又多次去过那里考察,但都一无所获,董奶奶的闲话在心里也就渐渐失去了魅力。

富绕镇地处科尔沁草原东端,小兴安岭南缘,这里正是剧烈变化的季风风口,每到春天的时候,风就刮得尤其猛烈,季风在一马平川的科尔沁草原上肆无忌惮,一下子增加了无比的威力。你如果能置身于科尔沁草原的春风中,你就几乎是感受到了曾经的草原变为沙漠的演习。

在这里春季里刮起七级大风是常有的事,甚或突然加大到八至九级,以致常有飓风光临,在飓风里地上的沙土忽然改变了沉着的本性,会像水一样流动起来。流动的土或被搬走,或在他处堆积,风可以把平原变成洼地,也可以把树林变成高大的沙丘或者逶迤相连的山脊。在大风的天气里土一动就不由自主了,大风搅动它们飞扬起来,并被送上天空,以至于天地间呈现出昏黄的一体,就连不可阻挡的日光也谦虚地隐藏起来。在这样的天气里,人也都被风刮得懵懵懂懂的,心里揣了盆浆糊一般,一旦风停了,紧跟着就是大扫除,土也不知道是怎么从紧闭的门窗中钻进来的,屋子里所有的东西上面都覆盖了厚厚的一层。

科尔沁草原已经今非昔比,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象已经不多了,更多的地表已经呈现着光秃秃的、白花花的碱斑,每到春季气温陡转,原野上就会刮起一个接一个的巨大旋风,旋风左刮三圈,右刮三圈,把碱斑上的碱土面子卷入其中,成为冲天拄地的飓风,飓风过后沙丘、原野就变成了千疮百孔的模样。要说这世上真有有心栽花花不放,无意植柳柳阴浓的事情;就在这样的大风过后,忽然有一天,接到了一个老乡的电话说,在坨子上被风掫出来一片马鞍子,还有许多的尸骨……老乡的声音很急促,听得出他的心情很激动。一阵惊喜蓦地涌上心头,电话里我嘱咐说一定要保护好现场,撂下电话,就急忙地带着人赶去了。

二 古战场

坨子是科尔沁草原上特有的地理现象,它是在远古时代由于飓风作用,由湖底沙堆积而成的高大沙丘,由于上面覆盖着蒿草树木而成为了草原的一部分。老乡说的那个坨子距离古城遗址南三公里,和古城这样近的距离,我的心里开始激动了。我们到达了现场,眼前的景象竟是一坡的白骨,在春日的骄阳下熠熠闪烁,就好像在争相述说着曾经热血喷张的故事,令我不由的感到惊悚和迷茫。

这是连续三天大风的杰作,把犁铧多年翻松的沙土抄走了二尺多深,才呈现出了如此景象。我们站在高处向前望去,在大片风蚀的沙土上,白花花的尸骨中还参杂着许多褐色的、已经腐烂的马鞍,马镫、兵器、箭簇等连成一片。我迫不及待地让同事小曹录了像,然后开始小心翼翼地走进现场,做着详细的观察和记录——尸骨可以很清楚地分辨出人骨和马骨两部分,人的骨骼和马的骨骼区别明显。有些骨骼竟是成堆地叠加在一起的,一些骨骼上还插着箭簇,仔细观察,可以看到许多骨骼上都留着利器的伤痕。马鞍大多数是和骨骼叠加在一起,马鞍大部分虽然已经腐烂,但是铁制部分和马镫形状都是完整的,能够看得出完整的马鞍竟达到了百具以上,散落的马鞍部件,估计也得在几百件以上,被沙土掩埋着的还不知道有多少?沙土上还散落着已经锈蚀的各种刀具、扎枪、箭簇等,另外也有一些极少的玉石、玛瑙等装饰品。

忽然小曹尖叫起来,我赶紧奔过去,看到半掩在沙土中的景象令我惊呆了——一具完整的人骨骼向下俯着,三只锈蚀的箭簇插进了他的背部,头骨旁边落着一只绿莹莹的翡翠耳环,腕骨上套着绿锈斑驳的铜环,手指骨和一把宽大的战刀刀柄叠加在一起,战刀的大部分仍被沙土埋着,但从仅见的部分也可以看出,这把刀比其它散落的刀械要大得多,也出奇的多,在宽大的刀背上竞排列着几个绿锈斑驳的铜环。我们几个人用铁锹等器械小心地挖开沙土,下面出现了一具完整的马骨骼,和另一个翡翠耳环,那柄特殊的战刀虽然大部分已经锈蚀,但依然可以看出它那血迹森森的原貌。这是一个被箭簇射杀的将军临终的悲壮景象,至死他都没有离开心爱的战马。眼前的这片景象,已经清楚地告诉我们,这里曾经是一处人喊马嘶的古战场。

初步勘查之后,我又回到了坨子的高处向四周观察,这里我是比较熟悉的,因为我是还乡知青,参加农业生产十几年,夏天打草,冬天搂柴禾,这里都是曾经到过的地方。那时候这里还是一片荒山,生长着许多榆树,榆树下面是茂密的蒿草,所以沙土并没有被风蚀。但是,从来也没有人想到过这里曾经是一处古战场,那些人喊马嘶的拼杀场面不知道被掩埋了多少年,而且这是一处规模很大的战场,一场经过了高级别生死较量的地方。

但是令我费解,这一带村屯的建立最早也不过百年,历史记载也没有过大的都市,怎么会发生过战争?战争的双方又都是什么人?双方争夺的又是什么?这些疑问令我忽然想起了县志上古城遗迹的记载,这里距离古城的遗址只有三公里,它们之间会不会有着必然的联系?

看看太阳就要落山了,我布置了现场的保护后,驱车回到了文物所,并向上级文物部门作了紧急汇报。第二天市文物管理所的周所长就带着人赶了过来,他对这处古战场遗址的发现非常重视,他扫视着遗址的景象,厚厚的镜片里闪现着激动的目光。他绕着现场疾步地走着,时而停下来专注地观察,时而又迫不及待地奔向另一处……然后他说这处古战场规模很大,对于考证这一地区的历史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它或许会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这需要大面积的详细发掘考察。

周所长是古代文物方面的专家,当他来到那个将军殉难的骨骼前,激动之情简直是无法言表,他俯下身来详细地察看着,似乎看到了一位佩戴翡翠耳环,,手握战刀,背负利箭,手腕上闪耀着铜环光芒的,北方民族将军俯身马背英勇就义的景象。周所长站起身来,用颤抖的声音说太珍贵了,真是难得的遗迹,一定要保护好,并且千方百计地使之复原。是呀,即使不能全面地复原整个古战场,如果个别景象能够得到复原,也是难能可贵的。周所长的意见很快得到了采纳,发掘现场请来了雕塑家、画家和作家。雕塑家和画家来到现场,立刻就被眼前的景象感动了,他们已经迫不及待地开始了工作,对骨骼的姿势和形态进行了素描……

考古发掘是一件抢时间的工作。在政府的支持下,我们雇用了一些社员参与挖掘。工作进行的很顺利,因为都是浅层挖掘,天气又干燥少雨,所以进行的速度很快,仅用了一个月的时间,整个古战场就清理完了。

挖掘结束,首先确定了古战场的面积是两平方公里,呈窄长形,西南东北走向,并且它的东北方向正朝着古城遗址。这次考古共清理出人体骨骼千具以上,马匹骨骼几百具,较完整的马鞍、马镫,均在百副以上,兵器已无法计数,主要兵器是柳叶弯刀和木杆铁头的扎枪,亦有一定数量的宽脸大刀、铲、箭头、槊、钩枪等。另外还出土了大量的木制盾牌,盾牌虽然已经都基本腐烂,但沙土上依然保留着他们完整的形状和依稀可见的漆画图案。另外还出土了少量的革质盔甲,盔甲大部分都有铜、银等饰物镶嵌。这些盾牌和盔甲都涂有褐色的油漆,上面饰有粗犷的兽面图案,图案色彩都为白、黑、黄、红等第一原色绘制,虽然色彩已经基本褪去,却依然让人感到醒目,除兵器外,还挖掘出了人佩戴的许多珍贵饰物,这些饰物既有精致的翡翠、玛瑙等玉质耳环,和大小不等的铜环、铜扣、银扣等。

经过周所长等文物专家的鉴定,确定这处古战场所处的年代为辽代,从兵器等饰物的鉴定,确定参与这场战争的主要对象是契丹人,这是一个北方的游牧民族,它创建了封建帝国——辽,在长达一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和北宋相对峙,共有二百零九年的历史,这个朝代距今已逾千年。

经过周所长和上级文物部门的努力,政府批准为这次古战场的出土文物,在县城里建造了一处展览馆,展览馆大体上为三部分:一,展出辽代古战场的考古文物,二,古战场部分场景的复原,三,古战场的考古文献,专家的鉴定报告和作家对古战场的描写、情感抒发。

在展览馆的设计时,我们才深深地感到,当初发掘时,把雕塑家,画家、作家请来参与,真是明智之举。现在那尊契丹将军就义时的雕像栩栩如生地伫立在展厅里,他头戴革质盔甲,盔甲上镶嵌着精美花纹的银饰,两只硕大的翡翠耳环闪着绿莹莹的微光,手腕上两只黄澄澄的铜环熠熠生辉,他手握宽大的战刀,附身于马背上,三只利箭从不同的部位穿透了他的背部,而身下那匹花斑战马,虽然身中数箭,卧于血泊之中,却仍是仰头嘶鸣,奋力挣扎着召唤主人继续拼杀,那个悲壮的情景真是撼人心魄。

画家亦根据有关的资料,绘制了古战场当时的自然风貌,显然画家已经深深地感染了古战场的气氛,画面背景被处理成沉重的褐色,尘土如烟,光线明暗交织,错综闪烁,正是在这样飞扬的尘烟中,身着两种不同服装的军兵正在短兵相接,长枪弯刀光影交织,令人几乎又听到了千年前的铮鸣之声,而盾牌折裂,衣衫血染,又让人似乎闻到了血腥。这幅画和作家那激昂的解说文字,作为雕塑的背景真是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我常常是面对着这些场景陷入了深思——这场战争之谜是古战场的发掘没有能够说明的,我深深地察觉到,古战场的发现,很可能会揭开家乡历史新的画卷。

自从古战场展览馆建成后,在上级文物部门的指导下,文物所接受了一项新的任务——继续收集与古战场相关的文物。古战场的发掘,是这一地区罕见的发现,之前并没有相关的记载,对于古战场展览、参观让人们浮想联翩,老乡们怀着激动的心情奔走相告,聚在一起的时候,自然是交谈的话题。这给我们文物所征集文物提供了便利,老乡们主动地送来了一些年代比较久远的东西,遗憾的是都与这一地区的历史并不挨边。

同类推荐
  • 真宋

    真宋

    一个真实凝重的宋朝,一段风云变幻的历史!本书自宋仁宗少年继位起,至宋哲宗继位亲政止,历经四代宋帝,历时六十余年,帝王后妃、忠臣良将、才子佳人悉数登场,正史所载、野史轶闻、民间传说异彩纷呈!仁政治国的仁宗、锐意进取的神宗、刚毅公正的包拯、忠勇材武的狄青、一心变法的王安石、不合时宜的苏轼、老当益壮的杨文广、著书传世的司马光、奸猾狡诈的蔡京、儒雅潇洒的段正淳……一个个耳熟能详的名字,一位位鲜活生动的人物!宋夏之战、庆历议和、禁宫之乱、后妃之争、求雨罢相、假皇子案、侬智高叛乱、王安石变法、宋辽纠纷、乌台诗案、灵武之役、高后临政、大理之乱……一桩桩精彩纷呈的故事,一段段令人唏嘘的历史!一切尽在《真宋》!
  • 强国梦

    强国梦

    一场地震使主人公穿越到了1928年的东北磐石,伴随他穿越的还有大量的书籍。那些书籍在后世不过是只有收藏爱好者才会关注的故纸堆,但在民国初年却成为强国梦的依托。主人公苦心孤诣,依靠划时代的技术、文化优势,开工厂、办企业,暗中发展军事实力,九一八事变日本法西斯发动过了侵略战争,主人公率领部下积极投身轰轰烈烈的抗日战场。
  • 明朝不好混

    明朝不好混

    假如你穿越了,你回到明朝你会变成什么样子。
  • 晋颜血

    晋颜血

    这一年,是晋太兴三年,一个陌生的少年出现在了建康,他没有冠缨麾盖张显身份,也没有显赫的门楣任人仰望,但是,他带来了满腹现代知识。一粒沙砾可以淤塞河道,一根稻草可以压死骆驼,一只蝴蝶扇动翅膀,可以改变整个世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重塑生产关系,传播科学文化知识,推动社会前进,是穿越者的天然使命!(新书《崛起1639》发布,边上直通车前往,敬请关注~~)
  • 文具盒里的时空漫游

    文具盒里的时空漫游

    也许,作为一个狂热的文具爱好者,各大品牌的手帐本、钢笔、圆珠笔、胶棒等等你都能如数家珍,可你是否了解——在橡皮被发明出来之前,绘图师们使用的替代品居然是面包屑?1945年雷诺兹圆珠笔发售时的火爆场面堪比今日苹果发布新机?上世纪末风靡全球的MTV音乐录影带与涂改液原来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被文具控们奉为“文青三宝”之一的MOLESKINE笔记本,也是海明威、梵高、毕加索们的心头好?也许,对你来说,文具只是日常生活中再平常不过的小物件,可这些文具们的前世今生与隐藏于其中的趣味真的会让你欲罢不能!
热门推荐
  • 风夏的雨

    风夏的雨

    你是风夏的一场雨洗去我们一身的燥热,让我们攥着回忆,哭着笑着走向未来……
  • 太阳神国

    太阳神国

    这是一个煌煌大世,有苍生圣人布道,有泱泱列国问鼎,有江湖匹夫仗剑,有庙堂公卿纵横,将军百战沙场染血,倚门女子青丝成霜,苍天之上有仙人垂钓,匹夫一怒扛起天道。。。。。。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某科学的黑猫

    某科学的黑猫

    某一瞬间的懦弱会让人用一生去铭记,然后在回忆中受到无休止的的折磨。这次,我打算守护她的微笑。即使作为一个影子。
  • 闺蜜三人行

    闺蜜三人行

    相恋十年,却一朝错过,能否鸳梦重温?为保职场江湖不败之地,弃二十四孝老公于不顾投身于上司怀抱,会引发怎样的轩然大波?目睹老公偷情,毅然离家出走,身在远方,心在何处?纷纷扰扰的世间百态,刀光剑影的职场江湖,杨布布、李一迪和周小西这三个小女子在熙熙攘攘、变幻莫测的生活中上下沉浮,努力前行-------
  • 并蒂双晶

    并蒂双晶

    传闻并蒂晶可以使人荣华富贵,从此以后的日子不愁吃穿,但世人皆知那神奇晶体的难拿的程度,多少个日夜里,他们都在筹划着如何得到,却总是不会付诸行动。世间需要一个勇者得到它。来带给他们荣华。
  • 二次元日常的聊天群

    二次元日常的聊天群

    曹焱穿越到有着二次元人物的日常世界,和风太郎成为朋友,准备吃瓜看他的五等分修罗场时,二乃迎面对着刚见面的风太郎来了一招螺旋丸。...这是一个拥有反派个性的穿越者从仙武三国来到有点微妙的日常世界的故事。而这个有点微妙的日常世界不仅混迹着各种聊天群成员,还连接着各种奇妙的世界。数码世界,死神世界...给你一个不一样的聊天群体验。
  • 山村走出的抓鬼天师

    山村走出的抓鬼天师

    一个拥有特异天赋和异术的少年,用非常手段考上了知名学府,在城市驱魔逐邪,破解一桩又一桩的灵异谜案的故事!当然,我们的主角身边从来不乏美女陪伴的!
  • 深海妖

    深海妖

    她不甘心嫁给一个不认识的人,逃出深海。他在沙滩边上捡到了一个女孩。在她们是海妖,他们是商业界数一数二的总裁,在与爱情相遇的时候,还会发生什么?_?
  • 束仙

    束仙

    中原大地,山灵水秀,物产富饶,人民安居乐业,幸福安康,挡在世人面前的,是死亡,这是轮回定数,挥之不去,于是乎众多修士踏上修真一途,追求长生……当今天下,宗门林立,这个故事便是从天山派开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