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216300000062

第62章 62碰了两个大钉子

听说孙伏园辞去了《晨副》的职务,《京报》总编辑邵飘萍便找他去办《京报副刊》。他觉得《京报》的发行量不大,社会地位也不如《晨报》,很不想去。鲁迅却认为,《语丝》不过是一个散漫的团体,没有固定的收入,因而极力主张他办《京副》;况且《京报》是具有进步倾向的报纸,到那里去可以开拓局面,同《晨副》竞争。

鲁迅说,一定要出这口气,非把《京副》办好不可。

不料他开手给《京副》做杂感,就碰了两个大钉子:一是为了《咬文嚼字》,二是为了《青年必读书》。他遭受了来自上流社会的恶毒的攻击,署名和匿名的骂信收了一大捆,其中还有他所殷殷期待的青年。

他是头一次进行面对面的笔战。

近几年,翻译界渐渐兴起一种风气,喜欢用轻柔艳丽的字样来译外国女人的姓氏,如加些草头、女旁、丝旁等,不管译者平时怎样极力主张男女平等;另有一些鼓吹世界文学的文人,又偏喜欢让外国人姓中国姓,使一本《百家姓》居然在这样场合里大出风头。

鲁迅深感传统思想的根深蒂固,于是写了一篇短文《咬文嚼字》,以为此风不可长,希望引起翻译界人士和更广大的人们的重视。

短文发表后,孙伏园收到一封署名仲潜的来信,称文章是“最无聊的一种”,没有登载的必要。相反,孙伏园答复说,那是极重要极有意义的文字。“因为鲁迅先生所攻击的两点,在记者也以为是晚近翻译界堕落的征兆,不可不力求改革的。”通讯在《京副》公开发表,两个人又经过一次信上的往还,这样便引出了署名潜源的一封信。

信中支持仲潜的意见,认为鲁迅“未免过于吹毛求疵”,完全是“名人的‘滥调’”,并且责备孙伏园发表《咬文嚼字》是意在“欺读者”。

孙伏园照例在报上做了答复。他说,鲁迅的意见,在簇新头脑的青年界中尚且通不过,可见并不是“滥调”。

鲁迅当然不会做一个旁观者。既然论战由他引起,他就应当站出来正面对付论敌,只是对手未免太浅薄了。两位“潜”字辈虽然连骂带捧,却都在枝节上做文章,其实个别姓氏或名词的如何翻译倒在其次;至于将翻译当作工具,或者图便利、爱折中一类哲学,也都不在所讽的范围之内,那本意,在于如何摆脱传统思想的束缚,文章的开头不是写得很明白的吗?

对于“无聊”与“滥调”之类的指责,他回答说:“纵使别人以为无聊的东西,只要自己以为有聊,且不被暗中禁止阻碍,便总要发表曝露出来,使厌恶滥调的读者看看,可以从速改正误解,不相信我。因为我觉得我若专讲宇宙人生的大话,专刺旧社会给新青年看,希图在若干人们中保存那由误解而来的‘信仰’,倒是‘欺读者’,而于我是苦痛的。”

潜源咬住不放,又写了《咬嚼之乏味》的文章,专对这一篇《咬嚼之余》。鲁迅认为有必要再答几句,便继续写了《咬嚼未始“乏味”》。

文章列举数点,逐次进行反驳,此外,还暴露了在一个严分男女尊卑的国度里,必然产生的“‘性意识’强”,“于无须区别的也多加区别”的现象,如将女人缠足穿耳,禁止女人剪发等。他的笔锋所向,仍然是专制愚昧的中国社会,而不在乎一个小小潜源。

驳文具有相当普泛的内容,论篇幅,却不及潜源的一半。

斗争紧接着进行。

孙伏园为了丰富《京副》的栏目,加强学术界人士和青年之间的联系,于是刊出启事,征求“青年爱读书”和“青年必读书”各十部的书目;对于后一项,胡适、梁启超等都推荐了《论语》、《孟子》等儒家经典,实际上与五四以后文化界的复古主义运动合流。

就在《咬嚼未始“乏味”》发表的当天,鲁迅按照原定的表格,填写了自己对于“青年必读书”的答复:

青年必

读书从来没有留心过,

所以现在说不出。附注但我要趁这机会,略说自己的经验,以供若干读者的参考——

我看中国书时,总觉得就沉静下去,与实人生离开;读外国书——但除了印度——时,往往就与人生接触,想做点事。

中国书虽有劝人入世的话,也多是僵尸的乐观;外国书即使是颓唐和厌世的,但却是活人的颓唐和厌世。

我以为要少——或者竟不——看中国书,多看外国书。

少看中国书,其结果不过不能作文而已。但现在的青年最要紧的是“行”,不是“言”。只要是活人,不能作文算什么大不了的事。

(二月十日)何其偏激!何其荒唐!怎么可以说“不看中国书”呢?答复一发表,他立即陷入了枪林弹雨之中。

柯柏森在《偏见的经验》一文中声称,鲁迅的选目吓得他一大跳。接着,他以卖国贼们都是留学外国的博士硕士的传闻相威吓,质问说,你看了活人的颓唐和厌世的外国书,到底要做什么事呢?又问,假使中国书是僵死的,为什么老子、孔子、孟子、荀子辈,尚有著作遗传到现在呢?于是,对于鲁迅的答复,一言以蔽之曰:“偏见的经验。”

本来应《京副》的征求,只是寄语少数那么一些曾见或未见的改革者,愿他们知道自己并不孤立而已,还是几年前一番“呐喊”的意思,根本料想不到小小一块文字竟还有这般的效力,能搅起这么大的风波。

大小国粹家的议论,其实早已领教过了,并没有什么特别新鲜的地方。可恶的是,这些家伙总是一再挂起“爱国”的招牌,好像全中国就是他们家里的一块什么宝贝似的。凡是翻译外国的东西,介绍外国的思想,都得动辄披以“卖国”的罪名。中国中国,他们何尝有哪一天想到过中国!

对于这一流人物,他决计不退让。他不懂得退让。

《聊答“……”》是针对柯柏森的,中间有一段写得很漂亮:“到我死掉为止,中国被卖与否未可知,即使被卖,卖的是否是我也未可知,这是未来的事,我无须对你说废话。但有一节请明鉴:宋末,明末,送掉了国家的时候;清朝割台湾,旅顺等地的时候,我都不在场;在场的也不如你所‘尝听说’似的,‘都是留学外国的博士硕士’;达尔文的书还未介绍,罗素也还未来华,而‘老子,孔子,孟子,荀子辈’的著作却早经行世了。”

有一个叫熊以谦的,发表了《奇怪!所谓鲁迅先生的话》。文章就这么写:鲁先生不懂中国书,不解中国书,糟蹋了中国书。你怎么回答呢?

文章好像也颇有进化论的味道,说:“时至今日,世界大变,人事大改,漫说家庭社会里的传统思想多成了过去的,即圣经贤传上的嘉言懿行,我们也要重新估定他的价值,然后才可能拿来做我们的指导。夫有古人的嘉言懿行做指导,犹恐行有不当,要从新估定,今鲁先生一口抹煞了中国书,只要行,不要读书,那种行,明白点说,怕不是胡闹,就是横闯吧!”你又怎么回答呢?

最要你性命的,是搬出中国的特殊国情来,他说:“鲁先生要知道,一国有一国的国情,一国有一国的历史。你既是中国人,你既想替中国做事,那么,关于中国的书,还是请你要读吧!你是要做文学家的人,那么,请你还是要做中国的文学家吧!……”

这些鬼东西——又是圣贤!又是传统!又是爱国与亡国!

无非是罗织和恐吓的老法子。什么“青年必读书”!有什么“必读书”!要什么“必读书”!青年本来就不需要什么鸟导师,不管挂什么招牌,那写给《京副》的答复,本来就并非要争什么导师的资格的,赏以这样的荣名干什么?……可恶!

鲁迅反驳道:“我虽不学无术,而于相传‘处于才与不才之间’的不死不活或入世妙法,也还不无所知,但我不愿意照办。所谓‘素负学者声名’,‘站在中国青年前面’这些荣名,都是你随意给我加上的,现在既然觉得‘浅薄无知识’了,当然就可以仍由你随意革去。我自愧不能说些讨人喜欢的话,尤其是合于你先生一流人的尊意的话……”

至于亡国的责任,即当由读外国书的人去担负吗?他的回答是:“汉人总是汉人,独立的时候是国民,覆亡之后就是‘亡国奴’,无论说的是那一种话。因为国的存亡是在政权,不在语言文字的。”

文章的标题是:《报〈奇哉所谓……〉》。

又有一个赵雪阳的替熊以谦抱不平了。他引了一位什么学者的话,据此写文章说,周氏兄弟读的中国书非常的多,如今偏不让人家读,这是什么意思?

你只要一篇不答复他,他们就认为你失败了。而今都答复,总要把他们弄得狗血淋头,无法招架,躲回老巢去不可!

什么意思?就拿这个做题目!鲁迅写道:我向来是不喝酒的,数年之前,带些自暴自弃的气味地喝起酒来了,当时倒也觉得有点舒服。先是小喝,继而大喝,可是酒量愈增,食量就减下去了。我知道酒精已经害了肠胃。现在有时戒除,有时也还喝,正如还要翻翻中国书一样。但是和青年谈起饮食来,我总说:你不要喝酒。听的人虽然知道我曾经纵酒,而都明白我的意思。

我即使自己出的是天然痘,决不因此反对牛痘;即使开了棺材铺,也不来讴歌瘟疫的。

就是这么一个意思。明明白白,就这样。

然而,总还有那么多不明白或是故作糊涂的人写信来,甚至有忠告鲁迅连家眷也搬到外国去的。他把所有这些骂信通通塞进书架底下,一个也不回。

为了一篇小文,他的耗费太大了。

胜利了,这才仿佛经验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无聊。

两个大钉子显然给鲁迅的思索划下很深的痕迹。社会动员了那么多人力去对付两篇短文,反改革的空气是何其浓厚!其中,攻击得最凶的竟是些青年,而他们的论调,简直和“戊戌政变”时的反对改革者一个模样,二十七年过去了,还是这样,岂不可怕!……

什么踱进研究室,什么搬入艺术之宫,全都是有意无意的圈套!……

死人套住活人!新思想战不过老法子!……

一天,当他心情较为开朗的时候,便同社会开起玩笑来了:润了笔,像小时候画漫画一样,画出一群嘴脸各异的“论辩的魂灵”。

同类推荐
  • 三国末世录

    三国末世录

    三国末世,制霸天下。系统在手,征战全球。耕种各样农作物,训练各类兵种,驯驭各种猛兽坐骑。筑水坝,挖运河,修驰道,无所不能。
  • 诸天万界我最穷

    诸天万界我最穷

    拜师有风险,穿越须谨慎。这是齐萱穿越后最有心得的一句话。且看女主齐萱如何醉卧美人膝,醒掌天下权个屁啊!师父你别坑我了啊!
  • 抗日堡垒张家营

    抗日堡垒张家营

    《抗日堡垒张家营》这本书,正是中国人民展开全民抗日战争中的一个缩影,也是日本侵略者陷入中国人民全民抗战的汪洋大海中的一朵浪花。
  • 落殇不解

    落殇不解

    陆遥前16年风光无限,少年英雄,一战成名!可他爹死后,他就光认钱了,用大家的话说,只要皇帝不问,这天下的东西没有他不敢卖的…
  • 穿越之极品大奸臣

    穿越之极品大奸臣

    成了奸臣之后,我只能做一个有底线有道德有钱有颜值的四有奸臣了
热门推荐
  • 折花一朵殿前欢

    折花一朵殿前欢

    闺房乐时,她竟然喊出旁人的名字。夫君受辱,注定不会有她的好日子!可嫡出千金,沦为暖床贱婢,难道还不够?才被关进柴房,怎么就有人迫不及待想她死!这一场大火,倒是烧的宁璞玉清醒过来。认命?呸!她凭什么苟延残喘的活着?她得先站稳脚,再一步一步还击那些算计她的人!明明是一场报复的盛宴,可偏偏总有人不知死活的来搅局……“我的爷,您能不能别每次都来捣乱?”“我的婢,想在爷眼皮子底下兴风作浪,不如跟爷翻云覆雨!”
  • 亡命之徒续

    亡命之徒续

    本故事为《亡命之徒》的续集。同样为现代战争题材,书中的人物也是一样的,故事却相对独立的。各位读者如果有兴趣可以在本站搜索《亡命之徒》阅读,这样可以对本书中提到的一些人物和人名有更多的了解。如果不愿看前作,直接读这本也是可以的。希望本书能够给各位带来满足感,特别是那些喜欢现代战争题材,喜欢灵活快速的特种作战题材的朋友们,希望你们能够喜欢。
  • 我的天网老婆

    我的天网老婆

    在生化末日降临,脚步蹒跚的丧尸,追逐着每一个活着的生灵。郭震北带着拥有天网一部分智能程序的女主,拥有了整个世界!
  • 内向的恋爱物语2

    内向的恋爱物语2

    第二话是坂本二代目来到这个满是传奇人物二代目的班级。
  • 正所谓女追男隔层纱

    正所谓女追男隔层纱

    女主白梦成天不学无术,但在关键的初三那年遇见了刚转学的男主范斯诺。于是一见倾心,从此下定决心追求男主并一去不复返,不知是智商还是情商的问题,在自己多封草稿中的情书中选择了一封觉得能提现自己文采和性格的。“正所谓!男追女隔座山,女追男隔层纱。范斯诺,爷要定你了,你好好等着爷来哦~”
  • 荒童岛

    荒童岛

    简介:一群孩子因为意外到了荒岛上,他们会在荒岛上度过一段不可思议的故事,请按照自行口味判断阅读~(其实这本没有主角,所以作者能写很多支线,嘿嘿(??.??‵)
  • 穿越成地精的跟班

    穿越成地精的跟班

    艾尔菲:为什么我会穿越到一个机械傀儡身上?还特么是奥古斯塔的跟班?不行,这种事情实在太可怕了,我一定要逆袭,摆脱他的掌控!克诺比:庆祝一下我的第一个跟班——机械傀儡诞生吧!等一下,为什么这个机械傀儡有自我意识?好像还很渊博机灵?太好了!不管你的本体是谁,给我老老实实的当一辈子跟班吧!我会最大程度的压榨出你的价值的!这是一只地精和他的跟班的故事。
  • 仙门遍地是奇葩

    仙门遍地是奇葩

    原来仙门竟是这般不以为耻,当真是脸皮厚到极致。师傅喜欢徒弟,徒弟却为魔界鬼祭哭得死去活来。好一个郎艳独绝,遗世独立的灵澈仙人。又好一个不知羞耻,仙门之辱的徒弟。不愧是仙门之境,遍地奇葩,魔为仙成仙,仙为魔堕魔;不疯不魔,不魔不仙(ps:纯属瞎七八扯,毫无逻辑。)
  • 年少斗轻狂

    年少斗轻狂

    她,是年轻神秘的网吧老板,是所有店员心中的大神,一手高超的黑客技术令人折服。一句话竟然让道上一霸也不得不给三分面子,仅仅十八岁就让人敬佩不已。人不轻狂枉年少,就这么一个潇洒不羁,身负神秘工作的少女,突然在假期被安排去上大学?原本由于工作性质的原因导致的冰冷性格,在遇到一群乐观开朗,性格迥异的挚友们后,渐渐被改变。且看我们的神秘高冷少女苏晨奕如何度过精彩的大学生活,走向人生巅峰。(PS:简介无能,想写一个成长类型的文章,男主一定会有的,帅哥也一定会有的,美女也一定会有的,三观端正,慢慢看我们的女主成长吧。)
  • 绥疾

    绥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