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216300000051

第51章 51估“学衡”?批评家的批评?

女娲与弗洛伊德五四运动成了新文学运动的添加剂。一年间,由原来仅有的三份白话杂志,迅速发展到四百余种白话报刊;几家有影响的大杂志,也都逐渐白话化了;报纸的附张不复刊载娱乐性新闻,而改作文艺副刊,发表白话小说、新诗、论文和译作。大小文学社团纷纷出现,随着《新青年》的解体,多中心的局面开始形成。胡适曾经预言,白话运动需要三五十年的奋斗过程,结果三五年间就获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1922年1月,《学衡》杂志在南京创刊。

作为新文学运动的反对派,如果说林纾、辜鸿铭之流尚属散兵游勇,那么麇集南京的一群,就算是第一次有组织的抵抗了。

有趣的是,复古派分子都不是地道的“国产货”。《学衡》杂志的几员大将,如胡先骕、梅光迪和吴宓,都是曾经留洋的学生。他们不但可以动用祖传的刀剑,而且可以操使洋人的枪炮,然而,从势头上说毕竟是强弩之末,只消一两个回合,便告全线溃退。

胡先骕主张语文不应合一,否则看不懂古代的书,这样,文化遗产得不到继承,新的文化也就不能“脱胎”了。他既认为单纯的文学不是文章,又指责古文家故作堆砌艰涩之文,比起林纾的一味漫骂,这种战法有着更阴险的成分。梅光迪和吴宓的文章则超出文学的范围,以反“进化论”的思想,攻击新文化运动和它的领导者。

面对这股逆流,周氏兄弟奋起反击。他们不把论战局限在文学的小圈子内,而是把文学同文化联系起来,一如既往地把重心放在思想道德的批判上面。

周作人写了《思想界的倾向》、《复古的反动》、《我的复古的经验》等文,指出现在思想界,是一个国粹主义勃兴的局面,它必然产生两种倾向:复古与排外。复古反动也有两个方面,一是文学的,一是道德的,而旧道德还有很大的惰性。他主张青年放开眼界,扩大心胸,成为真的“古今中外派”,给久经拘系的中国思想界一点自由与生命。

鲁迅不取议论的形式,而采用杂文笔法,随手拾来“学衡派”那些“自相矛盾”、“文且未亨”的部分,集中加以批驳。

他在有名的《估〈学衡〉》里说:“夫所谓《学衡》者,据我看来,实不过聚在‘聚宝之门’左近的几个假古董所放的假毫光”;“倘使字句未通的人也算是国粹的知己,则国粹更要惭惶煞人!‘衡’了一顿,仅仅‘衡’出了自己的铢两来,于新文化无伤,于国粹也差得远。”这种轻蔑的态度不是没有根据的,《“以震其艰深”》、《所谓“国学”》、《儿歌的“反动”》、《“一是之学说”》、《不懂的音译》等文都提供了有力的实证。像他所说的那样,如此的“假古董”本是无须认真对付的,“只要估一估就明白了”,后来所以继续“毛举起来”,好像连自己都不免感到琐屑,都因为不得已,复古的“恶作”实在叫他难以忍受。性格注定了他无法超脱。虽然,他的思想不会粘着于个别文字或译名上面。他明确指出:“暴发的‘国学家’”与鸳鸯蝴蝶派是一丘之貉,“道尽途穷”是必然的。

此前朋友说他“毒奇”,此后论敌说他“刻毒”,都一致承认了他的毒性。从他写作杂文以来,迎击“学衡派”的一组恐怕是最“毒”,最富于论战性的了,只是手法显得直露和单一了点。

但是,随着环境的复杂化和个人思想的深化,论战的技巧必将在他的手里变得娴熟和丰富起来。

在中国,由于社会的凋敝,人性的禁锢,使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文学在新文学运动中同时获得了勃兴的机会。在所有的文学社团中,突出地代表前者而标榜“为人生的艺术”的是文学研究会,代表后者而主张“为艺术而艺术”的是创造社。文学思想的歧异与行帮意识的介入,使它们一开始就陷于论争的状态。创造社攻击文学研究会为“垄断文坛”,“党同伐异”,压制天才;接着是关于如何介绍欧洲文学问题的不同意见的发表,文学研究会是以着重19世纪俄国文学、被压迫民族的文学,以及各国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的作品为宗旨的;后来发展到为了一两处误译,居然也要大动干戈,组织长文进行诋毁。这种内耗现象,给整整几十年的中国现代文学运动留下深重的影响。但是,它们作为国内最大的文学社团,既有理论,又有创作,共同构成的对旧营垒的冲击力量仍是强大的。

周氏兄弟自然不满于创造社,但是在创造社与文学研究会的论争中,他们都基本上采取独立的态度,即使周作人是文学研究会的发起人,也少有关于这个方面的文字。他们深感旧社会的顽固和旧势力的猖獗,因此用力也在对付旧派;保护整体的新文学运动,使之不致在萌芽期蒙受损害,这是十分重要的。

就在这时候,他们一致行动,对“学衡派”批评家一流企图扼杀新文学创作《沉沦》和《蕙的风》的做法,实行了一次出色的狙击。

《沉沦》是郁达夫创作的小说集,大多为自传性质,描写了现代青年的苦闷。由于笔涉性的要求与灵肉的冲突,便被打杀为“不道德的小说”。《蕙的风》是青年诗人汪静之的处女作,集中所收的真挚、热烈的爱情诗,在知识青年群中造成很大的影响。有人甚至认为,它所引起的骚扰,是比陈独秀的政论还要大的。诗人曾将原稿托请鲁迅看过,修改过,并且提出过指导性的意见。诗集出版后,随即遭到封建卫道者的非难和攻讦。东南大学学生胡梦华先后写了几篇文章,斥之为“不道德”、“堕落轻薄”、“有意的挑拨人们的肉欲”、“变相的提倡淫业”等等,进而污蔑诗人“思想卑劣,情感弱露”,乃至追究整个新文学运动的责任,说:“年来士气颓丧,未始非文风堕落之故;轻薄的文学,若不再施以严厉的批评,让他兴盛下去,实有亡国之忧。”也有报刊起而响应,突出地显示了正统思想的力量。

周作人作了著名的《〈沉沦〉》和《情诗》二评,从反对旧道德、维护新道德方面立论,充分肯定了这两部作品。

在《〈沉沦〉》里,周作人引证了美国文艺评论家莫台尔《文学上的色情》一文关于三种“不道德的文学”的意见,认为其中的“反因袭思想的文学”,实际上是“新道德的文学”。他指出,从因袭的社会看来是“离经叛道”和“不道德”,正是一切革命思想共通的命运。他认为必须从“人性的本然”出发,把“不端方的小说”同“中国的‘淫书’”严格地区别开来。在他看来,在色情上“倾向于裸露的描写”是“反抗旧潮流的威严”,是对于“禁欲主义或伪善的清静思想”的反动,所以,《沉沦》虽然有猥亵的成分,却并无不道德的性质,而是一部描写不同于传奇时代的现代人的悲哀,描写理想与现实社会冲突的成功的艺术作品。对于《蕙的风》,他也辩护说,“这旧道德上的不道德,正是情诗的精神”。在诗评的最后,他高度赞扬青年人的歌唱是“诗坛解放的一种呼声”,并且热情地期望他“精进成就”。

鲁迅没有从正面进行评价,而是通过对攻击者的悖于常理的言论的驳难,进而肯定这两部新作。不同于周作人的引经据典,侃侃而谈,“杂感家”鲁迅的否定性思维是特别的健全而敏捷,一下子就抓住了要害问题,并且上升到理性的高度,就文艺批评的一些带普遍性的问题,表示了建设性的意见。

《对于批评家的希望》,是迄今为止他写得最精粹最成功的一篇文艺短论。它的密度很大,论及文艺批评必须具有实事求是的态度,注重现象和本质的区别,考虑到范畴的规定性和真理的相对性等等。而所有这些,都是取喻类比,以讥诮的语调进行论述的。对于日见其多的批评家,他轻蔑地写道:独有靠了一两本“西方”的旧批评论,或则捞一点头脑板滞的先生们的唾余,或则仗着中国固有的什么天经地义之类的,也到文坛上来践踏,则我以为委实太滥用了批评的权威。试将粗浅的事来比罢:譬如厨子做菜,有人品评他坏,他固不应该将厨刀铁釜交给批评者,说道你试来做一碗好的看;但他却可以有几条希望,就是望吃菜的没有“嗜痂之癖”,没有喝醉了酒,没有害着热病,舌苔厚到二三分。作为姐妹篇,《反对“含泪”的批评家》则不作宏观的抽象的议论。鲁迅把胡梦华当成惟一的靶子,逐条反驳,皆中鹄的。对于旧派人物堵塞新潮流的进行这个基本事实,周作人一面反对“忍受”,一面又主张“宽容”;鲁迅则要求“聪明的批评家”,都“应有对于新兴潮流的理解与承认”。他以为,“中国之所谓道德家的神经,自古以来,未免过敏而又过敏了”,因此,无论是“老先生”或是“小先生”,他都并不抱什么奢望。他研究过国民性,并不相信气质这东西会是那么容易改变的。

那么,他为什么还要不断地往稿纸上写:希望、希望、希望呢?

一个时期以来,鲁迅的脑中一直萦绕着《兔和猫》和《鸭的喜剧》的主题:生命的创造与毁灭。

创造是伟大的。弗洛伊德认为,人类的一切创造活动,包括文学,都是受到压抑而潜伏在下意识里的本能冲动,是性的潜在的产物。很早以前,鲁迅就倾心于叔本华、尼采、柏格森、弗洛伊德一流的关于人类的灵魂、意志、生命的哲学,并且从哲学的研读和生活的体验中,获得某种生命的悲剧意识。至于那些只为物质世界寻找知性的基础,完全遗弃了人生意义的泛逻辑主义的哲学,对他来说就变得无足轻重了。

一天,他突然冲动起来,想采取弗洛伊德学说,描写性的发动和创造,以至衰亡,从中解释人和文学的产生。于是连带想到古代神话,想到人类之母的女娲,想到她的抟泥作人和炼石补天的故事……

女娲忽然醒来了。就这样开始。弗洛伊德释梦,谓源自现实世界的不满足感。不是不足就是太多,这是很可懊恼的。性苦闷。就这么回事。太阳,月亮,眼的星,浮云与斑斓的烟霭,都有一种凄茫。女娲打欠伸,诧异,惊喜,疲乏,头昏,无所谓不耐烦,不歇手地做,焦躁地伸手与信手地拉拽,讨厌,有趣而且烦躁,夹着恶作剧的将手只是抡,愈抡愈飞速,抡、抡、抡……

伟大而寂寞的创造。

因为出于生命的本能,女娲的创造动机是纯洁的。她补天,只是出于同情,出于爱,出于对自己无意间惹祸的忏悔。总之,真正的创造者,都不是群小们所可比拟的……

第一节完了。他于是读报,恰好看见胡梦华对《蕙的风》的批评,说要含泪哀求,请青年不要再写这样的文字云。这可怜的阴险使他感到滑稽。这样,一个顶长方板的手段细巧的小丈夫,无论如何要在女娲的两腿之间出现了。

都是小东西。尽管装扮不同,而且会变花样不同的脸,却都一样的怪模怪样,言动异常,可怜可笑。他们或是呕吐得很狼藉,或是互相攻伐,以至天柱折,地维绝,随意糟蹋和毁坏着这世界。直到女娲去寻石头补天,他们也只有“冷笑,痛骂,或者抢回去,甚而至于还咬伊的手”。自私,阴险,卑鄙,龌龊,然而又都是女娲一手所做的小东西!

有建设就有破坏,可悲的是,建设远不如破坏来的快……

最后,女娲在紧张的劳动中躺倒了。禁军终于杀来,在一柄极大极古的大之下,手持斧头躲躲闪闪地攻到女娲死尸的旁边。他们选择最膏腴的肚皮上扎了寨,并且宣布说,惟有他们是女娲的嫡派,同时改换了大旗上的蝌蚪字,写道:“女娲氏之肠”……

女娲的伟大创造不但不被人们所理解,反而成了可供利用的偶像。这之后,代代相传的也只是关于仙山的传说,完全与创造者的事业无缘了!

悲愤到极处就是讽刺。往女娲的胯下塞些小东西,实在是一件惬意的事,只是由此陷入了自称“油滑”的开端。记得开始时是很认真的,而且原意也并非如此,但是没有法,明知可能破坏前后结构的完整性也只得这么写。女娲毕竟已经不再呼吸了。

《不周山》。

当鲁迅把最后一篇连同从前的小说一起结集出版以后,创造社的批评家成仿吾便以“庸俗”为名,加以一笔抹杀,只推《不周山》为佳作。这种粗暴的批评自然不能使鲁迅心服,为报复计,在集子印行第二版时,即将此篇删除,作为回敬的当头一棒——任由你笑骂去吧!我的集子里,而今只剩下“庸俗”在跋扈了!

同类推荐
  • 信陵君

    信陵君

    翩翩公子,温润如玉,文能安邦,武能定国。权柄、胆识、阴谋、红颜,腹黑、幽默、温情、义勇,且看《信陵君》——重新演绎战国公子的传奇一生,重塑一个纷纭变幻的大战国时代!【首部小说已完结,坑品良好,欢迎养肥~】
  • 三国之开局一个系统

    三国之开局一个系统

    东汉末年,军阀突起。诸侯争霸,汉少帝刘辩力挽狂澜,拥有召唤历史名将系统,能改变三国定鼎,避免五胡乱华……
  • 悍父

    悍父

    一位穿越的父亲,一个自骨子里强悍起来的理由,书写一段难以名状的故事,展现一种似在古书中记载的情怀——为那些艰难辗转而不屈于现实困难也要肩负责任砥砺前行的人物叫好。
  • 江山如画之天子寻踪

    江山如画之天子寻踪

    绝世佳人,少年天子,世纪之谜,一谜扣一谜,何处寻真相?儿女情长,人间世俗,家国仇恨,将编织成怎样的世界?成者王,败者寇,终是成王一统天下,还是败寇万劫不复?*****
  • 儒源泗水乡刘邦传

    儒源泗水乡刘邦传

    是谁制造了秦始皇与汉高帝之间“水土不容”,“水火不容”的假象!?重新发现秦始皇与汉高帝之间的隐秘关系,还原一段不为人所知的“兄终弟及”般的“政权交接,思想继承”过程中的历史真相!!
热门推荐
  • 我开启了超凡游戏

    我开启了超凡游戏

    重生后的张潼,怎么也没想到,自己随手扔了一个骰子,世界就变了。从深邃黑暗中走出的鬼怪,威能莫测的收容物,赋予人超凡力量的配方。面对这样的世界,张潼慌的一批。张潼:如何才能假装自己是个资深超凡?急,在线等!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冰封萌妻99日

    冰封萌妻99日

    他夜弦,一个如恶魔的男人闯入她的生活,打乱了她所有的生活方式,但黎开没有想到最后等待她的却是不断的磨难。夜弦-即使万人都离我而去,就算是拼了命也要护她周全。
  • 文坛泰斗的文学家(3)

    文坛泰斗的文学家(3)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科学家、发明家、探险家、经济学家、企业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大命主

    大命主

    我命不由我,天命亦不由我,且看不凡少年逆天之路。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TFBOYS之初夏的呢喃

    TFBOYS之初夏的呢喃

    13年的初夏遇见了你……在某个小巷喃喃自语着……“会陪你走十年……初心永不变……我还是你的守护者啊……”
  • 一只偷看的小猫

    一只偷看的小猫

    苏沫是一名大学生,她因为自己有了娃娃亲的并且是最喜欢的男生考入了一个医学院,但是,每一天过得都太难了!喜欢他的人好多!一天,苏沫去找顾渲离说"我不要喜欢你了!"谁知道,他一下把苏沫按在了墙上"谁给你的勇气?偷了我的心,还想逃?这一辈子,我赖定你了!"
  • 陈年新事

    陈年新事

    落入俗套的生活,落入俗套的我,祈求来一个不入俗的未来!不,也许是过去!我很平凡!在21世纪,30岁还云英未嫁的我在这个社会并不显得份外突出。我很不凡!在20世纪,3岁就脑洞大开买房存嫁妆的我显得份外突出。也许,那个不一样的我会在这里!你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