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08200000014

第14章 美满婚姻(1)

1初次印象

这是一个宁静的夜晚,玛丽经科瓦尔斯基教授的点拨,绷得紧紧的心情已经舒展开来。她要去见那位叫皮埃尔·居里的教授。她简单地吃完了晚饭,换了一件长裙,金色的头发随便在头上盘成了一个发髻,显得自然大方,青春焕发,匆匆地搭上四轮马车来到科瓦尔斯基住的寓所。年轻的教授夫妇热情地引她来到一间宽阔的客厅。当她迈进这间客厅的门,就看见对着阳台的落地窗前站着一个身材颀长显得十分洒脱的男青年。科瓦尔斯基教授非常热情地作了介绍。

皮埃尔那富于表情的炯炯目光与玛丽那双灰色眼睛相碰,立即撞出无以言表的好感。出现在皮埃尔眼前的女子有饱满的前额,娴雅的举止,柔软的金发,匀称的身段,优美的体态,显得特别可爱,他的心为之一颤。这是他35年来未曾有过的颤动。这位爱科学,好动脑的物理学家,对女性有一种很强烈的偏见。这也是因为他曾尝试过一次恋爱的痛苦有关。

今天,这位伟人在见到这个女子的第一眼时,却情感颤动,立即表现出惊奇的好感。这实在是出乎意料之外的收获。

两个人开始的谈话就直入主题,科学研究。就是科学这根红线紧紧拴住了两颗被爱而冷淡过的心。皮埃尔亲切而耐心地倾听玛丽讲述她从事的工作。玛丽尊敬地向皮埃尔请教一些问题,虚心地听取皮埃尔的意见。皮埃尔也热心地向玛丽叙述他的计划,热情洋溢地介绍他正在探索的结晶学的现象,他用一些旁人听来枯燥而又深不可测的科学术语和复杂的公式津津乐道地讲着:“正压电效应”,“逆压电效应”,“磁质或磁化率”。

玛丽听得入神,常常为他复杂讲述而兴奋,同时还能敏锐而正确地讨论磁化规律的细节。他们的谈话实际上是彻头彻尾的科学讨论,这使皮埃尔更为惊奇,更为快乐。皮埃尔认真地看着她那宽广的前额,兴奋的脸庞,看着那双被化学药品灼伤的手,那种优雅端庄对皮埃尔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35年来,他心中的女子都是为生活而热爱生命,有天才的妇女实在太少。此时,面前这个女子,竟把他过去的观点砸得粉碎。竟把他心目中的女子形象重新地树立起来。她不就是一个天才的女子吗?这不就是自己梦寐以求的女子吗?他终于遇到了一个像他一样热衷于科学的女子。

一开始,皮埃尔就觉得这位灰眼睛浅头发,年轻漂亮不大说话的年轻女子颇有吸引力,还夹杂着一种强烈的好奇心。谈话中,他了解到她是一个波兰女子,在索尔本大学深造,去年以第一名的成绩得到了物理学学士学位;正在准备考数学学士学位。她在来巴黎之前已工作了好几年。她没有钱,曾独自在巴黎的一个阁楼住过……

“你能永远留在法国么?”问这句话时,皮埃尔也揣摸不透自己的心理。只是感到有点不同寻常的面红耳热。

经过多少艰难困苦和一次失恋打击的玛丽,对婚姻和幸福已失去一种敏感。此时,她并未猜出皮埃尔的心理。她对皮埃尔只有一种崇拜和尊敬。所以她脱口而出:

“当然不,我考上数学学士学位,就可以回华沙了。将来我要在波兰当教师,要把自己所学的知识传授给波兰的青年一代,让知识武装起波兰人民,让我们的民族振奋起来。波兰人有权利保卫和爱护自己的祖国。”玛丽那种热切的爱国之情溢于言表。

“好极了!我们波兰是个坚韧不拔的民族,我们应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科瓦尔斯基夫妇加入谈话,话题自然转入俄国压迫使波兰造成的极度痛苦情况。三个背井离乡的青年,谈起祖国的沦陷,人民受压迫,无不激愤,都决心报效祖国,推翻沙皇重建波兰。

皮埃尔·居里惊讶地听着玛丽谈她的爱国责任和热情,他有点莫名惊惶。在他看来,科学是应该不分国界,不讲政治的。他很担心,这位具有天赋的青年女子,有卷入政治旋涡的危险性。她应该致力于她的科学研究,而不应该去想或者去干科学以外的事情。这是皮埃尔一贯的观点,他是一个醉心于科学事业的学者。他暗下决心,要为科学的巴黎保护这位女性天才。

这次谈话,在仓促的时间中结束了,皮埃尔很遗憾,嫌时间太短,并希望有更多的机会同玛丽交谈。他小心翼翼地问她,我能不能再次见到你。玛丽报以羞涩的一笑。“当然,我还要向您请教呢!”

当皮埃尔提出要去看望她时,玛丽毫不犹豫地点了点头。这是来巴黎三年来第一次答应一个男子单独去她的独居小房间。眼前的这个男人与别的男人不一样,这个男人感兴趣的是她的智慧,是她对科学事业的追求,他像她一样热爱科学,并决心将自己的毕生精力贡献给科学事业。

这次会面叩开了两个高傲的天才的爱情大门,并播下了一颗纯洁的爱情种子。

皮埃尔·居里有一种很特殊的魅力,这种力量来自他对科学的严谨和温雅的举止,洒脱的风度。他颀长的个头,套着宽松的衣服,显得自然朴素;他的手长过膝,显出他与众不同的聪慧和天才;他那很少变化的脸长着粗硬的胡须,端正而严肃,使人总有一种深不可测之感;他温和的表情,深沉的眼睛,给人一种镇静,一种神秘,一种无可比拟的好感。

玛丽后来用一种单纯而略带羞涩的语句,描写他们在1894年年初第一次会面的情景,那是她一生中最难忘,最愉快的时刻。

“我走进去的时候,皮埃尔·居里正站在一扇对着阳台的落地窗前。虽然那时候他已经35岁,但仍显示出知识青年的优雅和青春活力,他那富于表情的炯炯目光和他那颀长身材的洒脱风度,给了我很深的印象。而他那略显迟缓而且审慎的言谈,他的质朴,他那既庄重而又活泼的微笑,让人信任。我们开始谈话,不久就很投缘;谈话的题目是一些科学问题;我乐于征询他对这些问题的意见。”

皮埃尔那洒脱自如的风度,聪颖出众的智慧,高尚大度的精神,深深地印在玛丽的心里。而且这种好感一直在升华,陪伴着她的一生。

几天以后,皮埃尔真的来到拉丁区爬上楼上那间简陋的小房间。看见玛丽几件破旧简单得几乎不能再简单了的家具,桌子上床上到处是科学书籍,整个房子没有任何装饰。皮埃尔非常感动,这真是位奇女子,在这种条件下生活和学习还要从事研究是多么不容易啊!这在他接触的人当中是从未有过的,这位女子的坚信和勇敢以及吃苦耐劳精神,令他无限敬佩。随着见面次数的增加,玛丽对皮埃尔的感情也越来越深。他们在一起讨论工作,憧憬未来,一谈就是几个小时。将自己的毕生精力献给科学,希望通过自己的工作使人民生活得更幸福,更健康,是皮埃尔的终身理想,也是玛丽的终身理想。科学把两个天才溶化在一起。频繁的接触,加深了他们的相互理解。皮埃尔向玛丽谈到了他从未跟任何女子透露过的事情,他的家庭,他的父母,他自己的成长过程……

2皮埃尔·居里

皮埃尔·居里是一个有天才的法国学者,此时已深为国内外同行所推崇。

皮埃尔祖籍阿尔萨西亚新教徒,是一个不大不小的资产阶级人家,到祖父时,已经成为知识分子和学者宗族。祖父因学医而成为一名出色的医生,然而家境并不宽裕。父亲非常热爱科学研究,做过巴黎博物馆实验室里的助手,而且写过一些内科、传染科方面的科学著作。但是为了生活他不得不行医治病,在作医生期间,研究了大量医学理论,并且成功地发明了一种防结核病的疫苗。居里大夫品格高尚,行医治病,不分贫富贵贱,一视同仁。还在学生时期,就参加法国革命中的救护队,英勇顽强,被授予“可钦敬精神及英勇行为”金质奖章。皮埃尔父亲与玛丽父亲经历有惊人的相似,斯可罗多夫斯基先生也酷爱科学,对科学研究始终有浓厚的兴趣。曾梦想成为一名科学家。然而在家境十分贫寒的情况下,一直忙于生计,不得不放弃科学研究工作。出于生活所迫,操起了教书育人的行当。两个人的父亲都十分热爱科学,一生追求科学,他们的愿望都没有实现,便把希望寄托在儿女身上。皮埃尔和玛丽却也不负父望,刻苦努力,攀登了科学顶峰,实现了父亲的遗愿。

皮埃尔·居里的母亲德布叶·克莱尔,是巴黎附近一名著名企业家的长女,她生长在富有安逸的环境中,受过良好的教育。但婚后,家庭经济拮据也毫无怨言。她心地慈善,与丈夫恩爱互助,患难与共。夫妻俩相敬如宾,和睦相处。

皮埃尔·居里1859年5月15日,生于巴黎的居维埃路。排行老二,哥哥皮埃尔·雅克后来也做研究工作,成为青年物理学家,在索尔本做助手。皮埃尔和他的哥哥一样,由童年起就倾慕科学,酷爱科学。且有独立思考和爱幻想的性格。遇事总要深挖细究,思考若干个为什么,然后千方百计去证实。常常为一个问题几天几夜寝食不安。居里大夫知道自己的次子头脑独特,善于思考,不适应正规学校系统的教育和训练。不能成为学校全面发展的出色的学生,所以没有让他上正规学校。而是亲自执教儿子,他确信这样皮埃尔可以多学习一些东西,可以更好地发挥他的特长。居里大夫教皮埃尔几门功课,其余的课程由他那受过高等教育的母亲担任。

居里大夫发现自己的儿子具有奇特的天才成份,并且特别爱好物理,非常高兴,便倾其所能让其自由发展。平时,居里大夫经常带着两个儿子到乡间田野去搜集动物植物标本,一边旅游,一边向他讲解一些有关动植物的有趣的故事。回到家里做各种试验。潜移默化地向他们传授一些物理和医学方面的知识。哥儿俩渐渐爱上了户外活动,常常结伴去乡间漫步聊天,总是不知疲倦地在田野和树林中游玩,观察研究自己周围的动植物的生活规律,有时坐在草地上看书甚至留连忘返。

到皮埃尔14岁时,居里大夫便请了杰出的数学教师巴齐耶先生指导他。巴齐耶先生十分喜欢这个与众不同的学生。他发现皮埃尔喜欢数学,并富有几何思维和立体想像力,便从拉丁文教起,训练他的文字理解能力,慢慢锻炼他的自行从事研究观察能力。一步步地推进,一步步地引导,充分发掘皮埃尔的爱好和潜力。

这种自由教育对皮埃尔很起作用,他的智力得到了很好的开发,他的特长得到了很好的发挥。在他很年轻的时候,就取得了很大成果。16岁就成了理科学士,18岁获得了理科学士。本来还可以继续深造,但受家庭经济状况的约束,所以在19岁时就被任为巴黎大学理学院德山教授的助手,一直作了5年。平时他与他博学多才的哥哥雅克一起做研究工作。雅克思维敏捷,什么东西都是一学就会;皮埃尔善于周密思考,干起事来从容谨慎,常常可以发现和纠正雅克的差错;雅克敏捷的思维能力常常给皮埃尔以新的启示。哥儿俩配合十分默契。还在1880年,皮埃尔21岁时,兄弟俩就一起发现了一种重要现象——压电性。他们观察到,对某些晶体加压时,它们就带有电荷。如果将这些晶体充电的话,将会发生什么情况和现象呢?他们探索着,要运用这一新的原理造福于人类。

经过兄弟俩大量的追索实验和研究探讨,他们发明了一种称为静电计的仪器。静电计的理论基础就是他们新发现的压电性。这种仪器能够准确无误地测量出很微小的电量。静电计对后来的科学家们也具有重大的价值。可以说这是皮埃尔兄弟俩对科学界一项杰出的贡献。

发明静电计之后不久,兄弟俩就分开了。他们卓有成就的合作结束了。他们到不同的城市工作,也许这是一种命运的巧合,或是一种遗憾,也或许是一种动力。雅克被任命为法国南部的工商业城市蒙培利埃大学的教授,皮埃尔被聘任为巴黎市立物理化学学院实验室主任。当科学家们认识到这兄弟俩发明静电计的重大意义之后,居里兄弟被授予朴朗泰奖。这是法国给予科学家的最高荣誉。

虽然给学院里的学生作“实验教学”要占去不少时间,确实影响了皮埃尔在学术方面的发展,那时实验室刚刚建立,一无所有,皮埃尔亲自参加实验室的筹建和准备工作。实验室交付使用后,当时的工作人员只有皮埃尔一个人,指导学生,购置仪器,打扫卫生,以及各种组织工作和杂事。使皮埃尔疲于奔命。科学研究是无法进行了。一直到理化学院实验室工作就绪后,学校增加了一名新助手,这时,他才得以忙里偷闲,另辟蹊径,从事结晶学与物理学关系的理论研究。皮埃尔把晶体作为他研究的重要对象。越来越清楚的发现,晶体是一种固体,外缘是若干个平面,平面与平面相交成角,这种晶体反映出物质成分的特征。很多物质可形成晶体,例如矿物中的石英和花石,金刚石和红宝石也都是晶体,雪花也是晶体。盐,糖和其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也形成晶体。晶体有的是四面体,有的是六面体。很多结晶体具有对称的特点,如果将它从中间切成两半,两半的形状一模一样。这是因为晶体的原子是按一定的顺序排列的,就像士兵列队一样。

他对晶体的研究细致入微,几乎是夜不安寐。常常为想起一个问题从床上爬起来去实验室做试验或做记录。这种工作的最后结果是结晶体的对称性原理。同行们称之为经世原理。这种原理成为近代科学的基本原则之一。晶体在工业上已广泛应用。现在已用到无线电发报机和许多科学仪器中。此时的皮埃尔还十分年轻。

科学研究是无止境的,皮埃尔又进行他的实验研究。发明并且制造了一种最精确的天平。它可以既迅速又准确地称出极少量物质的重量。这也是科学家们必备的仪器之一。为了表示对皮埃尔的尊重,科学家们称之谓“居里天平”。

不同物质的磁性是皮埃尔感兴趣的又一个课题。许多物质都可以磁化,这种磁性使物质相互吸引或相互排斥。皮埃尔决定对几种物质的磁性进行研究。经过大量的分析和认真的思考,刻苦的钻研,他又有了一个新发现。“物体的磁化系数与其绝对温度成反比”。这一发现后来被称为居里定律,在某一特定温度时,物质的磁性会发生变化。该温度称作居里点。这一发现有极其重要的理论价值,可与哥吕萨克定律之说相媲美。1905年朗元万教授发表的著名“磁性学说”,就是依据居里定律再从理论方面求证出反磁性与顺磁性二者不同起因。在当代电话、电报、无线电和电视器材工业中利用不同物质的磁性是十分重要的。

同类推荐
  • 莎士比亚——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

    莎士比亚——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

    莎士比亚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剧作家、诗人,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他流传下来的作品包括38部剧本、154首十四行诗、2首长叙事诗和其他诗作。他的剧本被翻译成所有主要使用着的语言,并且表演次数远远超过其他任何剧作家。《莎士比亚戏剧选》收入由朱生豪先生译的莎翁最著名的悲剧《哈尔雷特》《李尔王》、喜剧《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正剧《罗密欧与朱丽叶》等五部。这本戏剧选精选莎翁最具代表性的两个悲剧《哈姆雷特》《李尔王》,两个喜剧《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以及最富盛名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可以从不同侧面了解莎翁戏剧的特点。
  • 默克尔传:创造德国奇迹的女人

    默克尔传:创造德国奇迹的女人

    默克尔是一个谜。她在世界政坛呼风唤雨,举足轻重,但人们对她的过去、她的内心几乎一无所知。这个女人很少透露关于自己的信息。她在民主德国的过去,她突然迅速地攀上德国权力顶峰的内幕,一概讳莫如深。默克尔的人生经历和从政生涯如同一部悬疑电影。她总是出人意料地转变立场,在对手的阵营里猛冲,让人措手不及;她采取多种策略和战术,一次次赢得德国选民的信赖与支持;必要时,她会毫不犹豫地为权力而献身。本书是通往默克尔世界的一次旅行,为您解开德国“铁娘子”身上的斯芬克斯之谜……
  • 世界最具发明性的科学大家(3)

    世界最具发明性的科学大家(3)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名人传记丛书——杰斐逊

    名人传记丛书——杰斐逊

    一个爱好和平的民主斗士,走上了革命与从政的道路,最终成为美国的第三任总统。他怀着梦想和激情,起草《独立宣言》,订立并完善宪法,拯救国家危难,并创办了弗吉尼亚大学。书中生动客观的讲述了平民总统杰斐逊求学、从政、执政的生命旅程,展现了他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他勤奋与坚韧的精神为青少年树立了学习的榜样。
  • 宋仁宗和他的帝国精英

    宋仁宗和他的帝国精英

    中国两千年皇权社会,宋朝是个独特的存在。在这个武将开创的朝代里,文人却历史上第一次成为政治舞台的主角,演绎出一个与众不同的宋。他莺歌燕舞,华晔玉瑾,性格如宋词般温婉,气质如兰花般高雅。他市列珠玑,云盈丰华,创造了不可一世的繁华和登峰造极的文化。还是这个宋朝,又被诟病效率低下,内部倾轧,积贫积弱、金瓯残缺。最能代表宋朝特色的是仁宗时代。这一时期名人荟萃,吕夷简、晏殊、范仲淹、欧阳修、狄青、富弼、包拯等名臣辈出,足以令前人汗颜,更为后世津津乐道。这些名人生活于同一个舞台,演绎出惊天动地、跌宕起伏的风云际会。中国文明造极于大宋,仁宗朝是大宋的巅峰。本书从第一手史料入手,以时间为轴,从宋仁宗亲政到嘉佑开科、苏轼题榜,全方位展现宋朝之绝代风华,亦揭示盛世背后的纷争权斗,以此揭秘大宋王朝的政治特色、时代气质与人文气象。观点新颖,试图突破社会对人物事件固有的平面印象,对原有史料也进行了新的挖掘和解读。宋仁宗与士大夫共治天下,且看那些旷世巨擘们如何倾情出演,让读者真正理解这个中古世界的黄金时代。
热门推荐
  • 木槿江未忱

    木槿江未忱

    _青梅竹马养成记。种甜得甜_(:::з」∠)_嘤嘤嘤
  • 英刃

    英刃

    东皇三百六十年。天都武神即将走向生命的尽头,却昭告天下将要选拔出最合适的人才继承武神的道统。东皇三百七十年。天狱暴动,洪荒凶兽、万古妖人相继挣脱束缚,异族初现踪迹。东皇四百零一年。武神仙逝,远古通道开启,异族大肆入侵,天都进入历史上第三次黑暗纪元。无路可逃,无处可走,四面楚歌,无尽的生灵在黎明前召唤希望的曙光,而谁能解开武神生前留下的字谜。“惊魂天,日月颠,飞仙冕,屠神宴。”
  • 珠宝大亨追美记

    珠宝大亨追美记

    落魄少爷李良,自从遇见李半仙之后,人生就开始精彩起来。从校园小子逐步变成一代珠宝大亨,并在花都之中辗转流连,猎艳无数尽收天下美女。在花前月下,谈一谈风花,谈一谈雪月,撩一撩美女的裙摆。
  • EXO之天下不及卿

    EXO之天下不及卿

    她是国内第一杀手,他是冉冉上升的新星鹿晗,当晓彤找到黑暗里的阳光,一场车祸却带走了他的生命,为他自杀,醒来却狗血穿越,在另一个空间遇到了一样穿越的他。看他们如何在这个异空古代展开一段惊世恋情。。。(第一次写文,不喜轻喷。)
  • 清风明月传奇

    清风明月传奇

    一个被后妈赶出家门,资质不怎么样的小修仙家族弟子。凭借坚韧、仁义、才智一步步从底层干起直到成为东天大陆的传说。奋斗的经历有哭有笑,有成功有失落。算计别人,也被人追杀。交到朋友也失去唯一。种种酸甜苦辣。。。
  • 血白袍

    血白袍

    名师大将莫自牢,千军万马避白袍。陈庆之,南北朝时期的天才鬼将。曾率领七千白袍军,击退数十万北魏士兵,历四十七战,攻三十二城,所战皆克。短短两个月便杀进洛阳城,将北魏天子逼得落荒而逃,完成了军事史上的奇迹战例。攻之,攻之,攻之,在他的战术里只有进攻。一代天才儒将,虽生不逢时,却依然名扬四方。
  • 你亦是我的劫

    你亦是我的劫

    他和她是非常要好的朋友关系甚至超越了友情别人都认为他们是男女朋友关系整天黏在一起然而发生了一件让她不知所措的事,所有人都变得面目全非他开始不再记得她想要忘记她甚至在记恨她想让她滚出他的世界我顾晨瑾再也不会记得沈颜汐,谁也不准在我面前提她就在沈颜汐以为再也见不到他的时候,一次机缘巧合让他们相遇了这次我沈颜汐绝不会放过他,对我做过的事,我要让他加倍奉还顾晨瑾你给我站住……
  • 逄关的野狐禅

    逄关的野狐禅

    逄关的野狐禅,对各种神怪小说的再创作。加入新的元素,展开超凡的想象。老瓶装新酒,换汤也换药。
  • 星空下的血戮

    星空下的血戮

    看惯了软绵绵的战斗和废材崛起的书迷,还在为找不到好书可看的伙伴们,星空将会为大家带来异域血红胜景,明悟什么才是血战的真谛!吾之意愿是为新世界的诞生.
  • 许少缠绵小娇妻之劫中劫

    许少缠绵小娇妻之劫中劫

    他于她,是毒药。她于他,是命。-阿予,你忘了吗?-我没忘!没忘,可是我的心已经丢了。遇见你到底是你的劫还是我是劫……————他对她说:我们重新开始好不好女孩面无表情的说道:那条人命你怎么还?……岂不知:命运早已为两人谱写了乐章。一生一世共奏……男主:许衍女主:白予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