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99100000033

第33章 使赚钱成为习惯(1)

象毛泽东思想这样的理论体系,如果仅仅在大学里搞科研是搞不出来的。任何新的理论,都是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亲身实践和书本知识的统一。以掌握基础知识为名关起门来教学与科研,永远也出不了大家。

必须从小培养孩子的考察力与自己动手的能力,从小养成生活实践与书本知识两条线走路的习惯。

现在,广阔的市场为孩子提供了多种多样的发展道路。要求孩子们具有与计划经济条件下完全不同的合作意识、竟争意识、创新意识、质量意识、服务意识以及自强自信、独立创新的意志。

洛克菲勒的小账本

美国的“石油大王”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从小家教很严,靠给父亲做“雇工”挣零花钱。他清晨便到田里干农活,有时帮母亲挤牛奶。他有一个专用于记账的小本子,把自己的工作量化后,按每小时0.37美元记入账本,尔后与父亲结算。这事他做得很认真,感到既神圣又趣味无穷。更有意味的是,洛克菲勒的第二代、第三代乃至第四代,都严格照此办理,并定期接受检查,否则谁也别想得到一分钱的费用。

洛克菲勒这样做并非家中一贫如洗,也不是父母有意苛待孩子,而是为了从小培养孩子勤劳节俭的美德和艰苦自立的品格。那小账本上记载的岂止是孩子打工卖力的流水账,分明是孩子接受磨难和考验的经历!

其实,在不少发达国家,对待在校学习的孩子要求也是非常“刻薄”的。在日本,许多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在饭店洗碗、端盘子,在商店售货或照顾老人、做家教等,自己挣钱交学费及零用。美国人一贯教育孩子自主自立,七八岁的小孩儿就成了“小生意人”,出售他们的商品挣钱用以零用。美国中学生有个口号:“要花钱,自己挣。”每逢假期,他们就成了打工族,学习自食其力。

据报载,江西省某小学为了使学生口袋里的零花钱不乱花,办了个“儿童储蓄所”。该校在储蓄所“开了户头”的学生竟达90 %,全校1000余名学生存款额达4万多元。小银行成了大银行,老师们始料不及。

这个“纪录”后来多次被别的学校的“儿童储蓄所”打破。孩子这么多钱从哪里来?一是来自压岁钱。一到春节,孩子拜年,长辈们为了表示对孩子的爱,出的压岁钱动辄上百元,仅正月初一这一天,不少孩子就成了“千元户”。二是来自“奖金”。某二年级学生周某,期中考试语数均考了100分,他的父母、爷爷、妈妈层层颁奖,一次性得了奖金60元。三是来自平时数额不等的零花钱。

孩子手头有了钱,就想着花。除大笔的压岁钱上缴“家库”,其他基本上由孩子自行处理。

据某市的一项调查,现在入幼儿园的孩子大约人均月消费已突破双职工户收入的50%;中学生更高,已达65%。

南方某省有个“大款”,一时高兴,把五万元人民币划入了还在读小学的儿子账上。从此,孩子“牛”气十足。在家里,生活起居由保姆侍候;在学校,值日、作业雇人完成。结果这位原来成绩还不错的孩子很快在学校里存款成了第一,学习成绩却成了倒数第一。

印度作家泰戈尔说:

“鸟翼系上了黄金,这鸟永远不再在天上翱翔。”

父母们真的那么有钱吗?让我们来听听做父母的说法吧——“即使我们再苦点,也不能委屈孩子,不能让人家看不起。”原来父母大多是虚荣心在作怪。

很明显,用金钱刺激孩子的做法,只会使孩子滋生金钱至上、金钱万能的错误观念。处理得不好,孩子就会一切向钱看;就会只知索取,不知奉献;就会只顾享有,不尽义务,甚至走上邪路。如此的话,中华民族勤俭节约这一传统美德很可能在我们这一代的手上丢失。

进入21世纪,物质生活今非昔比,到底还要不要讲勤俭节约?答案是肯定的。

怎样教孩子勤俭节约?我们先看看欧美国家的情况。他们的家庭收入普遍比我们高出许多,但是在教育孩子怎样节俭方面也比我们高明一些。

美国一些富人的儿子,常在校园里拾垃圾,把草坪和人行道上的破纸、冷饮罐收集起来,学校便给他们一些报酬。他们一点儿也不觉得难为情,反而为自己能挣钱而感到自豪。有的家庭经济并不困难,但要让八九岁的孩子去打工送报挣零花钱,目的是培养孩子自力更生、勤俭节约的习惯。

美国著名喜剧演员戴维·布瑞纳中学毕业时,父亲送给他一枚硬币作为礼物,并嘱咐他:“用这枚硬币买一张报纸,一字不漏地读一遍,然后翻到广告栏,自己找一份工作,到世界上闯一闯。”“有钱难买幼时贫”、“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后来取得很大成功的戴维在回首往事时,认为那枚硬币是父亲送他的最好礼物,它使戴维懂得了生活的艰辛和衣食的来之不易。

父母自身要勤俭节约。

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生活俭朴,反对奢侈。一次,他见女儿穿了一件用翠羽装饰的短袄,就命令她脱去,以后不许再穿。在他的影响下,一时节俭风气举国盛行。封建时代尚且如此,更何况现在。

指导孩子如何使用零花钱。

父母给孩子零花钱要有计划,要限制数额,不要有求必应。应根据孩子年龄大小、实际用途和支配能力,定时定量给予。读一二年级的孩子,每次可少给些,时间间隔可短些;随着年龄增大,一次可给得稍多些,时间间隔也可长些,如每星期或每十天给一次。

父母要过问孩子把钱花在了什么地方,每次给钱时,可让孩子说说上次的零花钱用在哪里。用得不当,应予批评,甚至暂停“援助”。有些父母要孩子记账,过几天查一次账,这不失为一种好办法。

父母要鼓励孩子该用的地方要大大方方地用,能少用的就不要多用,能不用的尽可能不用。

要教育孩子既不乱花钱,也不要养成吝啬的“守财奴”性格。

要经常给孩子讲勤俭持家的故事和道理。

让孩子懂得一粒米、一滴水、一度电来之不易,都是辛勤劳动换来的。东晋时大官陶侃由于受他母亲良好的教导,一生勤勉俭朴,连造木船剩下的碎块木屑都收藏好,备以后用,这一美谈流传至今。

要让孩子从小养成节约的好习惯。

使用学习用品要节约,一张纸写错了字,擦掉还可以用;生活上也要讲节约,衣服破了个洞,补好了还可以穿;人离去灯要熄灭,等等。

要让孩子学会利用废旧物品。

比如可用易拉罐做个花篮,将旧凉鞋剪成拖鞋,将破皮鞋当柴烧。这样既可培养孩子的节约习惯,又是一种手工劳动练习。

父母要培养孩子理财投资意识。

新加坡的青少年在这方面受到的教育是首屈一指的,“节俭和储蓄是美德”这种传统的价值观在当地人们生活中始终牢固不变。由于社会、学校合力引导孩子学会花钱、学会节俭,他们都很会存钱。教育部和邮政储蓄银行每年都开展全国性储蓄运动,每年的运动都有不同的主题,如:

1990年:现在节省,终身受益

1991年:储蓄将来的计划

1992年:积少成多

我们很多父母鼓励孩子把钱放进储蓄罐,等到一定时候,打破罐子得到一笔不少的钱财,却少了利息。我们不妨给孩子办个零存整取,或搞个贴花储蓄,这些不但有储蓄效果,还能得到一笔利息。有没有投资意识,具不具备理财本领,对新世纪的人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力戒孩子挥霍无度的恶习

一些做父母的常常这样想:自己年少时吃尽了苦,受够了穷,现在生活富裕了,让孩子享享福也是应该的。其实这样想是很不理智的。大家都知道:

“浪子挥霍的是他的祖业和父业,败子炫耀的是他祖业和父业的辉煌。”

孩子从小挥霍的往往是其不劳而获的钱财,这种习惯会使其不知人间苦难,会培养他好逸恶劳的“败家子”作风。长大以后若失去父母的庇护,还能去挥霍谁的金钱呢?好逸恶劳会使孩子走上犯罪的道路,到时做父母的会后悔莫及。

“石油大王”洛克菲勒从小继承了他母亲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美德。他认为“一个人应懂得金钱的价值,应该把钱花到最有意义的地方”。为了杜绝浪费,他养成了随时记账的好习惯。即使成为亿万富翁以后,他也处处注意节俭,不造成任何浪费。他经常向员工和子女们讲述节俭致富的道理,告诉他们使用金钱应该谨慎。还要求孩子对发放的生活津贴予以记账,要求记明每笔钱的用途、花费的时间等内容,同时还表示做账好的可以增加津贴。通过这种方式,他让孩子逐渐懂得金钱的价值。

再富也不能富孩子。给孩子以钱财不如给孩子以知识。绝对不能单纯用金钱来奖赏和惩罚孩子。不能让孩子眼中只有金钱。

尽管勤劳和节俭可能不会使人大富大贵,但也不失为一种生财之道。勤劳,不仅体现在体力的勤快上,而且还体现在脑力的勤快上。在信息经济时代,勤思考与勤劳动一样重要。在某种程度上,勤思考可能比勤劳动更为重要。节约,不仅体现在金钱的节约上,还体现在时间的节约上。勤劳致富,节俭致富,思考致富。

“石油大王”洛克菲勒的精细、节约是出名的,他的合伙人克拉克曾称赞:“洛克菲勒有条不紊到了极点,特别留心细节和顶真,追求分毫不差。”为节约他常常从细节抓起。有一次,他发现工人密封煤油罐需要40点焊锡,似有重复点焊锡的痕迹,便建议能否用38点焊锡,后来工人经反复试验,发现39点焊锡既保证质量又节约焊锡。洛克非勒为1点焊锡的节约而欣喜若狂,用这个事例反复向员工强调:“任何事项只要留心观察,都有潜力可挖,别小看这1点焊锡,积少可以成多。都像节约焊锡那样,一个大企业,可挖潜力的地方就很多,一年下来效益就非常可观。”

没有勤劳和努力,哪来幸福?没有节俭的品行,哪有富裕?“早起的鸟有食吃”,节俭使人一生无难,远离贫穷。

习惯是养成的

人没有缺点是不可能的。人的能力从生下来那天起,就是在各种客观影响下成长起来的。因此,作为缺点表现出来的东西,也可以说是客观形成的一种能力。既然是作为能力养成的,要想完全矫正也是很难的。

同类推荐
  • 读给孩子听的好故事

    读给孩子听的好故事

    本书内容针对性很强,主要读者是家长,但是主要学习对象是孩子。因此《读给孩子听的好故事》的内容不会太深太难,都是精挑细选的经典小故事。故事生动活泼,蕴含的道理显而易见,知识性和趣味性兼备。
  • 别惹女生

    别惹女生

    本书是快乐少年第四辑之整蛊校园之一,是一部全面反映小学生校园生活的小说,生动有趣描述了小学生的成长经历,肖小笑,“铁三角”中的老大,班长,学习好,头脑灵活,是谋划把老师搞掂的主谋,还有“铁三角”中的唯一女生田田和军师范弥胡,当严肃可爱的老教师石老师碰上这群捣蛋鬼时,她该如何接招?本书生动,幽默,情节简单,适合广大青少年读者。
  • 鬣狗告白

    鬣狗告白

    本书是“动物王国探险系列”丛书中的一册。在这本书里,你将继续跟随少儿科考队。这次他们将到达的地方是非洲之旅的第二站。在这里,少儿科考队主要向你介绍一种动物,那就是鬣狗。鬣狗是啥动物?相信多数小朋友还是第一次听说。想认识它,那就接下来听听它的故事吧。
  • 魔杖

    魔杖

    时值大雪纷飞,天地间白茫茫的一片,几只饥饿的乌鸦在雪幕里盘旋穿梭。房屋、树木、山脊全都被厚厚的积雪覆盖着,鹅毛大雪依然纷纷扬扬地飘落着,丝毫没有停下来的意思。雪地里猛然戳进一根拐杖,紧跟着拐杖的痕迹,一个穿着毡鞋的老人,留下一行重重的、蹒跚的大脚印……
  • 英雄的故事(古今中外英雄伟人故事系列)

    英雄的故事(古今中外英雄伟人故事系列)

    每个时代都有英雄。英雄在人类发展史上起着重要的作用,也是历史前进中不可缺少的推动力。
热门推荐
  • EXO网配之胖妹逆袭记

    EXO网配之胖妹逆袭记

    “就你那挫样,那么胖还配喜欢我……”喜欢的人骂的童肖小一文不值。“我要是你我就躲在家里不出来了,免得丢脸!”同班同学这样嘲笑自己。是可忍孰不可忍!于是我们童肖小就开始漫漫减肥路。然而,却在减肥路上跑偏了?网配?EXO?大神?什么?我要跟大神EXO配对手戏?别吓我,我受不起惊吓!本书结局未定,由你来定!以轻松为基调,欢快文。书中EXO很会撩,希望能喜欢!
  • 旷世仙恋

    旷世仙恋

    执着于平凡的爱情还有一条梦幻的成仙路!谁在乎谁?看看方浩羽又如何选择!仙路漫漫皆为苦,独含真爱证我心!
  • 末日之修真时代

    末日之修真时代

    2020年,末日降临。妖兽横行,消失已久的灵气重新出现。在人类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后,终于战胜了祸乱的妖兽。就在此时。一个自诩为远古天庭的势力横空出世。企图奴役人类。远古的仙门正在缓缓的开启。传说中的神话人物也渐渐的付出了水面。这一切的一切,是阴谋,还是巧合?一位名叫苏寻的少年,在惨遭好友的暗算后,十分意外的重生到了末日开启的前一天。
  • 神渎

    神渎

    一次百年不遇的炎月祭牵扯出一场惊天动地的异变,有不轨之徒欲打开万年前集众神之力封印于时空缝隙的二帝。人界暗潮涌动,阴谋接踵而至,且看六道众生中最为普通的人类如何力挽狂澜,智战神魔。虽然看起来像是一个单元一个单元的故事,但是还是有一条或明或暗的主线,让整个故事环环相扣的。总之就是个考据了很多中国古代神话(看的粗浅,仅供参考),带点儿灵异色彩的玄幻类故事。此书节奏较慢,篇幅可能比较长。
  • 满堂春

    满堂春

    初入侯门,便独守空房。夫婿见弃,婆婆冷待,还要面对情敌的耀舞扬威和小妾们的虎视眈眈。尔等莫要猖狂,到底谁笑到最后?看重生女如何赢得满堂春,斗倒情敌,打倒小妾,领着娃奔向美好幸福的明天!世子:那我呢?
  • 仙域五行

    仙域五行

    《五帝》篇中记载:“……天有五行,水火金木土,分时化育,以成万物。其神谓之五帝。”五帝降临,遗遁术神策,叫世人习之抗无尽天罚。五帝之后,一位生于金行大陆的银发蓝瞳少年竟然可以凭借自己的意志只手掌控焚天黑炎,焚天黑炎即天照之火,天照之名须臾隐现仙域!仙域行,天照随,指尖风云起,谈笑鬼神泣!(这是小乔的第二年本书,同时也是小乔非常看重的一本书。前面的几章可能情节欠缺,希望大大们可以耐心看。之后的剧情不会让大家失望!绝对的爽文!)
  • 逆行伐真

    逆行伐真

    修真者是什么?他们疯狂掠夺外界资源来强化自己,视人命如草芥,没有节制的使用天地灵气,信奉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在他们内部,也是勾心斗角,阴谋诡计不断,无论从哪一点看来,他们都是邪恶的一方。但是,世界就是这样,力量决定一切,强者肆意揉捏弱者,弱者只能欺凌更弱者,但是有一天,叶言觉得,这样的世界是错误的。他的敌人不是修真者,而是修真者的存在。
  • 地球消失记——枯竭的生命源泉

    地球消失记——枯竭的生命源泉

    本书讲述了目前地球水资源遭到破坏、水污染严重的状况,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以及水资源保护的相关知识,重点培养青少年对环保的认识。
  • 珠宝农妃是团宠

    珠宝农妃是团宠

    当代珠宝设计师白云朵,因为一个宫廷秘药方,穿越到了古代一个小农女身上。她一边斗极品亲戚,一边经商致富,顺便兼职团宠小王妃。白云朵回头看着某人:“那个谁,我跟你不可能的,咱们思想三观都不同。”某人厚着脸皮跟在他身后:“反正这辈子我非你不娶。”最后,白云朵看了看某人好看的颜,嗯,真香!
  • 大明夜不收传

    大明夜不收传

    大明成化十六年春,监军汪直、提督军务王越率精骑两万一千,突击蒙古王廷于威宁海子,区区边军夜不收小旗张轼适逢其会,走上一条迥异之路。看大历史框架下小人物的生存之路,本作品略考证,属非穿越土著党谋生系列,欢迎各位看官提出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