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890000000009

第9章 词汇(2)

更有以双声叠韵表一语,即联续以表一事一物者。《说文》之所连载,大抵属之。《说文》而外,如流离,含糊,踌躇,蟋蟀,黾勉,唐逮等双声语,胡卢,诘诎,支离,章皇,蹉跎等叠韵语,皆以表一事一物之一语也。然其中相联之字多为文字之所无,则又何耶?……盖本无其字而有其音,乃假他字以为音符耳。就吾辈想象之所及想象,双声叠韵,吾国语发起之一程序也。而发起之际,或求明了,或表丁宁,有用双声叠韵为一语者矣。然大多数固犹单节语也,故小数之双声叠韵语为不适。言语既成,不易改变,惟文字则勉力同化之为一字;而在当时又勉欲保言文之一致,乃取折衷一法,以反切切之为一音。上所列举双声叠韵语,而本字但有一字者,切后之音也,犹恐不为一般之所认,仍借他字之音添注之。添注者,添注其语音也。果尔,则言文背驰,由是始矣。

摘自胡以鲁《国语学草创》商务印书馆1923年版第30—31页

现代中国语里,究竟有没有派生语,或者说,现代中国语里究竟有没有词尾?我在《体系与方法》一文里,曾经说过“而且还有不少的派生语”一句话,这实在是个人的臆测,决不是定论。我认为这问题非经过长期的研究,是很难得到精确的断定的。……词尾的有无,我以为,应该以现代人的共同意识作为研究的基础。……借助语源,来证明词尾的有无,我以为那是不很妥当的。因为语源是一回事,现代入有没有这语源的意识,却又是另一回事。……词尾(假如有的话)是现代人脑子里活着的言语手段。倘用死去了的语源,来证明词尾的有无,那决不会得到圆满的解决。

摘自方光焘《问题的简单化与复杂化》《语文周刊》第32期1939年2月

在中国目前的词类里,复合语词已经占了优势,它在一篇文章里面,所占的数量已经超过了半数,并且,我们每次遇到一件新事物发生,总是创造一个复合语词去叫它,每一个复合语词所用的方块字,数目也逐渐加多。……在笔者看来,复合语词在古代和现代的“相差”,是相差得很远,而且,因为逻辑、托拉斯、法西斯蒂、德谟克拉西等等名词的采用,使中国的方块字事实上变成了音符;因此,这一个“相差”,还不单只是数量的,而且还是质量的了。

摘自廖庶谦《对于“中国文法革新讨论”的批评》《理论与现实》第2卷第2期1940年10月

我们说单音词这种声调是不可变的,就是说它不像语调那样,随说话者的心理状态而变,并不影响词本身的表意作用。如果一个单音词有两个不同的声调,用乙调说出来和用甲调说出来,所表的意思有点不同;从甲调来看乙调,这也是一种变;这是词本质上的变,对于词的表意作用是有影响的。

摘自何容《中国文法论》(1941年)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6—7页

叠字就是前人所谓“重言”。这类复词以形容词为最多,又可分成两类:不叠不能用的是一类,不叠也能用的又是一类。

摘自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1942年)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8页

另有一类叠字复词是把原来的一个复词上下重叠起来的。这也是白话里通用的。这一类词可以叠可以不叠,但是不能截下半截来用(除非那个单字原来可以重叠)。我们可以说“糊涂”或“糊糊涂涂”,但不能说“糊糊”或“涂涂”。

摘自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1942年)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10页

还有一类叠字复词是在一个单字形容词后面另外重叠一个字的,如“冷清清”,“闹轰轰”。这重叠的部分,有的本来就没有意义;有的本来也有意义,但是到了这类复词里面也就以衍生为他的作用。

摘自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1942年)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10页

叠字和叠词是大有分别的:叠字是两个字或四个字合成一个词;叠词是两个字或四个字合成两个词,当双音词叠成四个字的时候,叠字和叠词的分别更为明显。“老老实实”是叠字法,所以“老”和“老”相连,“实”和“实”相连,不能说成“老实老实”;“歇息歇息”是叠词法,“歇息”是一个词的整体,若要重叠,就该把整个的词重叠起来,不能拆开说成“歇歇息息”。总之,如果那双音词是个形容词,重叠起来就应该用叠宇法;如果那双音词是个动词,重叠起来就应该用叠词法。至于像“写写念念”之类,因“写念”不是双音词,所以仍该用叠字法。这是必须仔细辨别,才可以明白的。

摘自王力《汉语语法纲要》(1946年)上海教育出版社1982年版第31页

中国的文字虽然是一个字表示一个观念,可是在大众的口语里,却由单个字互相结合起来,组成了许多复合词。在这些复合词里面,用“儿”或“子”作语尾的,非常之多。

摘自张洵如《语尾“子”字用法调查》《国文月刊》第65期1948年3月

黎锦熙先生为说明中国古今语文复合词的构成方式,特订定“复合词构成方式简谱”一篇,把复合词分成“合体的”、“并行的”、“相属的”三大类,其并行的复合词里面,有“重叠”一类。我觉得这种重叠词,在国语里面;关系很是重要,因为国语中的重叠词,或为调节语气,或表示动作的情形,或表示区别的程度,意义各有不同。黎先生举了几个例子,只是发其凡,我为要知道这种重叠词究竟包括几种词性,每一种词性究竟都有些什么词,各种重叠词重叠的意义如何,于是按照“国音常用字汇”里面单个字,推想出几百个重叠词出来。又按它们的词性,分析了一下,结果分得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叹词、述语六类。

摘自张洵如《国语重叠词之调查》《国文月刊》第67期1948年5月

从上述例子看,(一)说明职业或宗教的词语只用“子”,不用“儿”(如“厨子”不说“厨儿”)。(二)说明体貌的语词,若是从敬谓词变来的只能用“子”,不能用“儿”(“胖子”不说“胖儿”)。(三)亲属名称若是用“儿”的就不用“子”(如“姑儿”若说成“姑子”,就不能作“丈夫之姊妹”讲了。),但少数主要词前如带有敬谓词的可以兼用“子”。(如“小叔儿”,可以说成“小叔子”;但“大伯子”不能说成“大伯儿”。)(四)其余各语词,倘其主要词前不带形况性的附加词的语词,“儿、子”可以任意用,这样讲来,“儿”和“子”在功能上几乎是同一的东西了。

摘自邢公畹《汉语“子”“儿”和台语助词Luk试释》《国文月刊》第68期1948年6月

(三)词义

埃及古文,以椰树每年生枝,即以椰树的叶表年数。中国以农立国,而周朝复以农开基(始祖为后稷),故以谷熟为年(“尔雅”“释天”云:“周曰年”)。

摘自李大钊《原人社会于文字书契上之唯物的反映》(1920年)《李大钊选集》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第343—344页

引申的意思,是由一义引而伸及他义、《易经》所谓“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所以凡由一字的本义引申出来,触类旁通的用于相当的他义的,就是引申。

摘自金兆梓《国文法之研究》(1922年)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49页

中国文字是单音制,一字一音,一音一义,在从前事物不多,思想简单的时候,还可以够用,到后来事物多起来,思想复杂起来,一字一音,一音一义,渐渐不能应付,就不能不引申活用。一有引申活用,一字就有数义,而代表他的还只一音。用起来就不免有含混不明的毛病,于是就不能不用结合语以求明了。

摘自金兆梓《国文法之研究》(1922)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10页

语义之引申,非尽如抽稻剥茧,逐渐而起也;有相对相反对而引申者矣。此在吾国语大抵双声叠韵为之。双声即同韵异音语,调节机关相同,以口腔之大小著其差也。如对于天而言地,对于阴而言阳,对于古而言今,对于生而言死,对疾言徐,对精言粗,对加言减;对燥言湿,对夫言妇,对公言姑,对规言矩,对褒言贬,对上言下,对山言水等是也。又对长言短,对锐言钝,古音皆前舌端,双声也。对文言武,古音皆两唇气音,亦双声也。叠韵者,双声之逆;同音异韵,即口腔同形,以调节机关之转移著其差也。如对旦言晚,对老言幼,对好言丑,对聪言聋,对受言授,对祥言殃,对出言纳,对起言止,对寒言暖,对晨言昏,对新言陈,皆叠韵也。对水言火,古音同在脂部,亦叠韵也。

摘自胡以鲁《国语学草创》商务印书馆1923年版第29—30页

所谓本义,就是原始制作某字时所要表示的观念,后来从这种本义上的联想作用发生了一种或几种引申义,或者把这个字体借来代表其他的同音字或同音语词,因而发生了一种或几种假借义。

摘自张世禄《文字学与文法学》《学术杂志》第2辑1940年3月

语言学可分为三个部门:一、语音;二、语法;三、语义。但语义学并不能不兼顾到它与语音或语法的关系。关于语音和语义的关系,前人已经注意到。章炳麟一部《文始》,其成功的部分就是突破了字形的束缚,从音义联系的观点上得到了成功。这可以不必多谈。至于语法和语义的关系,向来很少有人注意到。

摘自王力《新训诂学》《开明书店二十周年纪念文集》开明书店1947年版第184—185页

“荀子·正名篇”说:“名有大共,有小共。‘物’也者,大共名也;推而共之,至于无共而后止。”荀子的意思该是说若把大共名与小共名比较,那么小共名就变成了别名;若把小别名与大别名比较,那么大别名就变成了共名。譬如“人”是共名,但是我们若把“动物”算共名,那么“人”就成为“动物”的属类之一,因为“鸟、兽、虫、鱼”等也是动物的属类。但“动物”虽是共名,现在如果只举“物”字,那么又是“动物”之上的共名了,“动物”只是“物”的属类之一,又变成别名。……所以共名和别名实在不是固定的,共名之上还可以有共名,别名之下还可以有别名(以上用刘师培之说,参考“刘申叔遗书”“小学发微补”)。“共”和“别”的差异,实际也就是“大”和“小”的差异了。

摘自邢公畹《汉台语构词法的一个比较研究》《国文月刊》第77期1949年3月

同类推荐
  • 甘肃文史资料选辑第52辑光彩之路

    甘肃文史资料选辑第52辑光彩之路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甘肃省委员会文史资料和学习委员会编写了甘肃文史资料选辑第52辑光彩之路。
  • 烟花三月的繁华都市

    烟花三月的繁华都市

    本书介绍了中国及世界各地的繁华都市,其中有充满时代气息的古老皇都北京、著名的国际大都市上海、中西文化交融的都市澳门等中国的繁华之地,以及伦敦、巴黎、雅典等国外著名的繁华城市。
  • 秦腔名家

    秦腔名家

    陕西地方戏曲的形成和发展。源远流长。我极赞同王绍猷先生的论点。他在《秦腔记闻》里对秦腔的起源、形成及其发展作了极为精辟的概括。他说:“考诸秦腔,形成于秦,精进于汉,昌明于唐,完整于元,盛行于明,广播于清,几经衍变,蔚为大观,在国剧上可为开山鼻祖,有屹然独立不可磨灭之价值。”
  • 老北京的婚丧与喜庆

    老北京的婚丧与喜庆

    本书主要介绍老北京城市建设的特点,以及居住在此的市井百姓的衣、食、住、行等。
  • 无调性文化瞬间

    无调性文化瞬间

    本书汇集了作者近年来撰写的文化短论和思想随笔数十篇,显示出作者的多样风格和兴趣。既有偏重理论的思考,也有结合了知性与感性的随想。本书涉及了当代社会文化的诸多问题,有对文学现象和问题的探讨,也有对古典音乐、当代电影、当代大众文化的最新评述。
热门推荐
  • 上帝派我来爱你

    上帝派我来爱你

    青春的爱情就是青柠檬的味道,虽然青涩、酸楚,但却总能勾起懂爱的人内心深处最温暖、最纯真的回忆!我们都经历过迷惑、热情、不羁、疯狂的青春,让赵喜悦、欧阳光明、郑贤宇……带着我们再次经历那些对的、错的、酸的、甜的、好的、坏的、真的、假的——爱情吧!
  • 江湖血中行

    江湖血中行

    德高望重的再世华佗纪伯远一宅上下十二口惨遭屠戮,幼女灵枢、素问不知所踪,武林盟主莫问天为主持公道,发出江湖追凶令,一场阴谋浮出水面…
  • 楚国行

    楚国行

    这是什么地方?喔……头好晕,撕裂般的疼痛袭来……这是一个混乱的时代,在一个金碧辉煌的地方里面传来了嘈杂的争吵声……遥远的地方这里寒风凛冽,一些披甲之士正在远眺远方能看到对面除了那雪白银装,还有那充满焦黑的城墙屹立……在秦淮河南岸(今南京)却有那么一个只想着平平淡淡混吃等死的小地主,用他的话就是“我脑子没别人聪明,不会诗不会武,出去还不是别人的菜,还是踏踏实实的溜溜弯逗逗丫鬟,偶尔想起一点什么在鼓捣鼓捣”…………主角光环也有,什么土豆,辣椒,鸡精,还有枪……哈哈看猪脚怎么谱写自己的佳话!第一次写,希望各位读者喜欢!
  • 天选之旅

    天选之旅

    天选之人,天地所生。星空彼岸,浩瀚无垠。一段段扑烁迷离的传说,一次次有惊无险的旅程。道非烟云,天地有私,一个异域星空之人,造就一段波澜壮阔的传说。
  • 太修传

    太修传

    大千世界,群雄并起,万道争锋。在灵气日益衰减的末法时代,无上的古族,大教,宗派能否重现上古的辉煌。这是一个属于修炼者的世界......
  • 财政与金融作业集

    财政与金融作业集

    财政与金融课程是为高等院校经管类各非财政、金融专业的学生所开设的一门必修课。本课程属于部门经济学科,即属于政治经济学的分支。其主要内容是介绍有关财政和金融的基本概念、基本业务、基本理论和基本管理方法。
  • 雨歇梧桐

    雨歇梧桐

    纯属娱乐,多多包涵纯属娱乐,多多包涵纯属娱乐,多多包涵纯属娱乐,多多包涵
  • 生死由天

    生死由天

    这是一个万族并起,人族独尊的世界。辽阔的天地,没有谁知其边际。柳青衣觉得他出生的那一刻开始,就注定将要成为这世间传奇。然而远大的目标并不能给他指引任何方向,于是只能看着自己脚下的路,走一步算一步。只是走着走着,也就忘了要成为传奇的事。本书主角没有过于逆天的宝贝来开外挂,不过是一个通俗意义上的天才,但并没有什么用。主角出身显赫,不过也没有什么用。本书的发展其实还是可以,不慢不快,三十章以后,故事的发展就可以步入这个世界的正轨了。还有书名虽然叫生死由天,但是其实柳青衣并不是一个爱看天的人,他只是想走自己的路。最后,是新人的自白:我天,各种求啊。。。。。。。。。。
  • 倾城宠妃

    倾城宠妃

    她本是安家二房嫡女,理应一生顺遂,谁知遇上了心狠手辣的亲戚,不仅害她众叛亲离、名声扫地,更是直接要了她父母的命!而看似和善的背后竟然是无数阴谋。就在她以为遇上了自己一生的真爱之时,又被姐姐横刀夺爱。可即使是这样她也依然相信着自己的爱人。谁曾想,原来被爱的人从来就不是她。哪怕她是皇后,哪怕她为他打下了天下,也依然得不到那份爱。可惜这些事情,在她临死之前才知道。她那位好姐姐终于不再伪装,露出了她的真面目。而她身上的每一根细钉都在提醒她这一生的可悲。她在天牢里自嘲不已,怒瞪老天:“你若有眼,就让我重来一次,我定要毁掉所有负我之人!”再睁眼时,她看着周围熟悉的一切痛哭出声。她真的重生了。一切尘埃落定之际,她看向身边人笑的宛若少女。感谢你意料之外的出现,渡我出苦海。
  • 逆天神矢

    逆天神矢

    一叶衣,加月璧,连海篓,无弦琴......加月大陆上,神箭族的少主后悔只想安稳度日,却被卷入各族战争,小小的少年倍受煎熬。于是,搭弓引箭,踏上征途。世有不平我来踩!天有不公我来破!你若不服便来战!我的世界我来造!逆天神矢划破苍穹!才发现,一切都是为了成全她的等待!群星闪耀处,等待他的究竟是谁?先祖后羿真的被嫦娥抛弃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