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89000000020

第20章 初转法轮(1)

由太子而沙门,由沙门而释迦牟尼,由释迦牟尼而佛陀。于是,新生的佛教在古印度诞生了!

这一天,当晓星隐没,朝云出岫时,释迦牟尼,此刻的佛陀,强烈地感受到,世间用胸怀能包容宇宙的、用慧心能了然生死真谛的,就是他了!

他坐在菩提树下,微睁双眸,圆融无碍地望着天地苍穹,反复回味自己所顿悟的人生真理,思索着人生的生死之源,一手指天,一手指地,用雄浑清亮的声音发出正觉的宣言,那声音惊天地,动鬼神:

“我,佛陀,从黑暗痴愚中求大道者,生大慈悲心,证得五眼六通,已经看到流转的相是生,无明的迷惑是生的根源。众生如果想要不死,唯有不生,唯有断绝无明。须知,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识灭则名色灭,名色灭则六入灭,六入灭则触灭,触灭则受灭,受灭则爱灭,爱灭则取灭,取灭则有灭,有灭则生灭,生灭则老死忧悲苦恼皆尽灭。诸垢既净,自身清净而无碍的光明普照,那就是真实的悟界,才能获得不生不死不灭的解脱自在……”

他悟明了,他见性了。

整个人类和人生所面临的困厄和危机,在他的意识中流动。众生匆匆来去的漫长的时间和无边的空间,都浓缩在菩提树下的一席之地。那一幕幕展现出来的是:八正道、四谛法、十二因缘……

■陈如等几个弟子这一天听佛陀讲“八正道”时,见菩提树下,释迦牟尼在初阳的照耀中,意态安详,满面红光,头放异彩,与未成佛前的太子,判若俩人,特别是他的天庭和头顶放射出的华光,金箭四射,灿若披锦,与朝阳对映,金丝缕缕,映射云天……

他们禁不住欣喜若狂,一边叩地膜拜,一边雀跃欢呼:“师父,你成佛了,真的成佛了!”

觉行圆满,初转法轮。

佛陀,在佛门大道中,乃是宇宙黑暗中的一盏慧灯,苦海慈航中的一叶方舟,一切众生的父母。在这法轮初转之日,他首先给弟子们讲了“八正道”,接下去又给他们说“四圣谛”。

四圣谛法,并不是什么奇幻玄妙的弘法,而是揭示人生在世的四种真理。其中有两条是世间的真理,两条是出世间的真理。也叫“四真谛”:苦谛、集谛、灭谛、道谛。

佛陀认为:凡俗世界的社会、自然、万物,一切一切的生存都是痛苦的体验。在诸般痛苦的遭遇中,有的可以目识眼见;有的是潜迹隐踪;有的是黑夜惊梦,震颤心魄!第一谛是苦谛,包括八苦:即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取蕴苦。这八苦,凡食人间烟火的众生,生于斯,活于斯,哪个能解脱?

寻根探源,这“苦谛”的来龙去脉在哪里呢?

回答这一疑难正是“四圣谛”的第二谛:“集谛”。它是造成世间和人生苦谛的原因,致使众生尝受种种苦厄。故“集”是“苦”的因;“苦”是“集”的果。

人本来个个都有佛性,生性善良,心地清明,能够觉悟到自然的永恒和生命的短促,能够善巧方便地打扫妄念,树立佛念。然而,只因为在人生的舞台上,眼观光怪陆离,耳听靡靡之音,满目是酒色财势,万花缭乱,人欲横流,稠密纷繁。在这个污秽的大染缸面前,众生执幻为真,颠倒妄想,清珠投浊,摆脱不掉欲念的枷锁,名利声色的缠缚,为势利、钱财、女色,陷入灭顶之灾,而不能自拔。这就给“苦谛”播下了一颗颗劣质的种子。种下了什么“因”,就会结出来什么果,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是也。

这两种圣谛,因因果果,轮回不止,无有了期。

把握了第三圣谛,即“灭谛”,就能获得无上圆觉,彻底解脱了。“灭谛”是修道所证得的一颗最神圣的佳果,解脱到无生无死的最高境界,安抵修善断恶的和谐天地,抛锚在柳暗花明的人生彼岸。

四圣谛的最后一谛“道谛”,主要是指修习八正道,即正见、正思、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和正定。修了这八正道,就会证得般若智慧,化颠倒为清静,化烦恼为自在,修善断恶,解脱诸般痛苦,共结胜缘。

四圣谛法总结起来说,“集”是“苦”的根源,此两谛又是流转于世间的因果;断“集”才能离“苦”,“灭”是“道”的收获,求证灭而修道,潜修道以证灭,此二谛要能悟得,自然会超出世间的因果,最后得到无生死苦厄的涅槃行果。

几个弟子喜悦得失控,眼里放光,脸上带笑。他们一致仰望着慈爱慧颖的佛陀,虔诚地礼拜不止。

“虔诚的弟子们,受苦的众生们,请你们再听我说:此是苦,逼迫性;此是集,招感性;此是灭,可证性;此是道,可修性。所以你们要记好:此是苦,应当知;此是集,应当断;此是灭,应当证;此是道,应当修。因为,此是苦,我已知,不复更知;此是集,我已断,不复更断;此是灭,我已证,不复更证;此是道,我已修,不复更修。这个苦、集、灭、道,名为四圣谛。不能究竟了这四圣谛,众生就不能静体安然,就不能解脱生死……”

佛祖的声音在四野中回响,在苍穹中飘荡。大气磅礴,宇宙浩瀚,都在他心中,都与他一体。他的法音,犹如在宇宙的虚谷之间,流过一条潺潺的溪流,一切都融合在这条溪流里。

释迦牟尼经过这几多年艰苦的追求和渐悟,在后来一瞬间的顿悟中,领会了这四种人生真理,开始初转法轮,揭开创建世界佛教的序幕,与世人同餐法味,共结胜缘。

“初转法轮”是什么意思?

轮,是印度古代战争中用的一种武器,它的形状好像个车轮子。古印度流传着一个神话,说征服四方的天神叫转轮王,他出生的时候,空中出现一个火轮,预示他武功无量,所向披靡。后来,以此轮比喻佛陀说的法义,表明佛的法轮出现于世,一切邪恶都将被粉碎无遗。所以,将他初次说法叫做“初转法轮”。

此后,佛陀常常在波罗奈斯国鹿野苑的缚罗迦河畔,率领■陈如等这五位弟子到处行化。这一带,风景优美,四季如春,是一个很适宜于佛化的地方。佛陀对这个地方很中意,同时又是他“初转法轮”的地方,因此后来就在这里暂住下来。佛陀跳出尘缘后,还需要衣食住行,还需要缘觉六度。六度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有人以为“布施”是接受他人的施舍。错了。修“布施”乃施之于人,而非要他人布施自己。释迦牟尼是一切有情中的大觉者、大智者,他不但自己觉悟,还要教他人觉悟,教他人智慧,教他人孕育法身慧命,跳出尘缘,脱离苦门。其实,并没有什么玄妙之法,只是难行能行,难忍能忍,普渡众生,指引彼岸。

有一天早晨,黎明的曙光揭去夜幕的黑纱,吐出灿烂的朝霞,启明星最后隐去,晨雀叫了。佛陀禅定后,独自来到河岸洗漱。洗漱后,正在滩边散步,忽见一个年轻女子,容貌艳丽,风姿绰约,穿一身浅绿色的绸衫,胳膊夹着一个红布大包袱,向远处匆匆走去,好像去追赶什么人。她从佛陀面前走过时,神色慌张,脚步凌乱。佛陀并没有注意,只觉着一阵扑面的媚俗和浊气。不多时,又走来一个高大的汉子,神不守舍,四下张望,迎着佛陀,从老远就大声问道:“喂,出家人,刚才你看见一个拿包袱的女人,从此经过吗?”

“好像有那样一个女人。”

“她往哪里去了?”

佛陀朝那女人去的方向,伸手指了指。

那个举止粗鲁、身材高大的汉子听后,拔腿就朝那个方向奔跑而去,边跑边喊。

没过多时,那大汉像凶鹫擒小鸡似的把那女人揪到河滩,破口大骂,拳打脚踢。打得那女人披头散发,满脸血污,号陶大哭,包袱也扔在地上了。那哭声好似千般哀怨,绞断心肠……打也打够了,哭也哭完了,两个人才来到佛陀面前说理。

“大慈大悲的出家人,请你救救我吧!”女人跪在地上,声泪俱下。

“别理她,她是个卖淫的贱妇!”那大汉气得暴跳如雷,又举起沾血的拳头。

这是一场尘缘情欲、鄙俗不堪的劫难。

大汉叫耶舍,原是一个声色财利之徒。他住在缚罗迦河东岸的一个村庄里,以务农为生。一个偶然的机遇,使他轻而易举地娶到手一个年轻漂亮的美人,就是此刻被他打得头破血流的这个女人,她叫弗丽。

弗丽是一个水性杨花、轻浮淫荡的女人。耶舍对年轻漂亮的妻子的淫爱与日俱增;而弗丽对丈夫的感情却越来越淡漠。不久前,村子里经常过往一个年轻漂亮的小金银匠,专为印度富人做金银首饰。一来二去,弗丽就跟他眉来眼去地勾搭上了。前两天,耶舍亲眼看见弗丽和小金匠如胶似漆地在一起野合,他气得差点昏过去,操起家什就打。那个小金匠倒也灵乖,夺路而逃了。

想不到,今天早晨,耶舍一觉醒来,见被窝儿空了,发现弗丽不见了……于是,在佛陀成道的净土上,在鹿野苑缚罗迦河的岸边,演出了一场人生淫欲夺劫的闹剧。面对慈祥端庄、然而洞彻世俗的佛陀,浪女和大汉都在请求佛陀公正的裁决。然而,佛陀却希望他们自己裁决,他用食指点着大汉耶舍:

“请问,你是想追回自己的妻子吗?”

“是的。”

佛陀又问弗丽:“请问,你是想追到那个小金匠吗?”

“是的。”

佛陀沉思有顷,说道:“唔,男追女,女追男。我看,你们还是去追一追自己的心性吧!”

心在哪里?性在哪里?真觉在哪里?……耶舍和弗丽如同坠入五里云雾。佛陀用怜悯的眼光望着他们,然后用手抚摩着他们的头顶,继而用真理的法音,甘露似的滋润着他们轻浮焦灼的心灵。最后,他们终于顿开茅塞,泪流满面……

“你们不要烦恼不安,也不要颓靡痴迷。你们现在可以把心静下来听一听,想一想。你们与众生一样,既有佛心,又有佛性。然而,也有俗心,也有俗性。我愿意布施你们把自己的真心追回来。往日,你们总是用无明遮盖着无尘的自性和无尘的自心。无明是什么?就是无智和愚惑,就是执迷不悟地追求五欲,即所说的痴愚无明。请听我说,两位善男信女,世上没有永无休止的欢宴,男女岂能永远相欢?你们放不下假的,就寻找不到真的,寻找不到自己的真心。你们不要悲伤,请你们放眼四望,这本是一个虚妄的世界。这个世界上的一切,无一不是无常的假相。你们连自己的身体尚且不能依赖,哪里还能要别人属于自己?要别人的爱永远属于自己?”

缚罗迦河岸上出奇地宁静。朝阳冉冉东升。

佛陀望着年轻美貌、秀发散乱的弗丽:“信女,你不想想看,那个小金匠能永远青春年华,能永远属于你吗?”

女人的面颊变得羞红,热泪盈眶,腼腆地垂下眼皮,默默地点头。

“耶舍,”佛陀又向那大汉转过眼神,“善男子,你与爱妻弗丽的机缘已尽,本应把一切都放下,你还在强求什么呢?”

大汉耶舍不情愿地点点头,气焰顿消,面现尴尬。

一个是鲁夫,一个是荡妇,因祸得福,逞兴惬意,在这朝阳普照的古老的河边上,听到释迦牟尼弘法无量的教化,使得他们重新对自己的人生审视和反省,获得超凡脱俗的灵性和顿悟,重新开始了他们各自的觉海航程。

佛祖涅槃后两千多年,西方出现一位科学巨人叫爱因斯坦。他每当在实验室里做一次科学实验之前,总像念咒语似的静心默诵一遍:“没有宗教的科学是残废;没有科学的宗教是瞎子……”

因而,耶舍和弗丽在缚罗迦河畔那一天听佛陀的启示,既是宗教,同时也是科学。只因为其中蕴含着巨大的信仰和智慧,是一种特殊的思辨,特殊的叙述,特殊的启示。当时,佛陀的法音如缚罗迦河水汩汩涌流,泠泠作响,滋人心田。

“烦恼就是迷恋,众生因迷恋而造诸恶业。耶舍,拿你来说,如果你不迷恋美貌的妻子,哪会有今天的烦恼?弗丽,你要是不迷恋那个小金匠的财色,哪会熬受今天的皮骨之苦?如果你们不立即回头猛醒,这烦恼还要纠缠你们终生,牵着你们的鼻子走,迷失心性,迷失自我。直到元气亏尽,精血消损。究其原因,就是你们六根不清净……”

佛陀用智慧的钥匙,给他们启开愚痴的心扉。

六根是指人的生理全部范围。佛陀对宇宙人生,乃是主张因缘和合的缘生论者。所以,据他所悟,看一个人的构成,是从心理、生理、物理三方面来分析的。他所说的六根,原是属于生理学,加上六尘的物理学与六识的心理学。这便是任何一个万物之灵的血肉之躯的总和。

六根:眼、耳、鼻、舌、身、意(生理);

六尘:色、声、香、味、触、法(物理);

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心理)。

在众生的肉身上,栖存的生理、物理和心理的三相,是由十八种因缘形成,称十八界。它们互相为用,互相依存,缺一不可,好像一条扣连在一起的锁链,一环断了,即行解体。因为六尘和六识要靠六根的媒介,才有作用;六尘与六根要靠六识的判别,才有反映;六根与六识要有六尘的反映,才有功效。

打个比方,六很好像是一面镜子,六尘是镜子所照出的影像,六识是判断镜中所照出的影像。

从心理与物理的媒介功能上说,称为六根,即生理学上的神经官能:眼有视神经,耳有听神经,鼻有嗅神经,舌有味神经,身有触神经,意有脑神经。这些都是精神与物体的媒介根本,所以称为“六根”,即人身的六大根本。

六根所接触的对象,就是六尘,也就是物理学上的各种物质。眼根,能观看各种颜色和形象;耳根,能倾听各种不同的音响;鼻根,能嗅出香臭五味;舌根,能尝试是甜是苦;身根,能接触粗糙柔软;意根,能反映事事物物,产生喜怒哀乐等思想。这六尘,就像三伏天的蚊蝇,日夜萦扰着六根,叫它不得片刻安宁,心神焦灼。

那么,佛陀为什么说眼前这一男一女,耶舍和弗丽六根不净呢?

因为在一个人的血肉皮囊里,六根是六识的工具,行善作恶,贪爱痴迷,固然是出于六识的主张,然而造成烦恼苦厄的现实,正是由于六根的妄自胡行,贪恋不厌。人世间的一切罪业,无不是这万恶的祸首六根为所欲为。眼根贪美色,耳根贪好声,鼻根贪香味,舌根贪美食,身根贪柔温,意根贪乐境。有贪,就势必产生争;人欲泛滥,狼多肉少,性多色少。于是,互相嗔怒嫉妒,生杀予夺,纷至沓来……无有终期。

佛陀富于科学内涵的奇语妙喻,听了令人惊叹,欲罢不能。是宗教?是哲学?是科学?……可以说是一种特殊的人生学,社会学,伦理学,逻辑学,辩证法。

两千多年后的子孙,因不断地从中悟出新意,一再惊叹而又惊叹,而永感不忘:

他站在高山之巅,望恒河滚滚东去,思维如婉转流畅的大河,旷远邈冥,神思飞动,脉脉一线若接天汉。的确气势不凡,眼界拔俗。仰观星云得天机,俯视绿洲有地灵,饱吸大自然之精华,何愁无创造之悟性?……极顶,作为一种层次,它进入了创造发明的境界。它不存在神秘莫测的现象,却有着充满思辨的气氛……

耶舍和弗丽明白了,施以甘霖洗净他们身上尘垢的人,原来是三觉圆满、万德俱备的佛陀。他俩庆幸因祸得福!

“啊,救世的佛陀!”

这一男一女感到浑身的血液在沸腾,激动而短促地失声喊道,表示对佛陀的千恩万谢。

佛陀摆摆手,示意他们继续听完最后的奉告:

“凡夫众生,邪念迭起,腐朽堕落,迷妄声色,造诸恶业,受种种痛苦,都是由于六根不净。六根不净就引来六种烦恼,一是贪恋,二是嗔恚,三是愚痴,四是傲慢,五是怀疑,六是邪思。这六股烦恼的毒火,烧得你们怎么也逃脱不开俗世人生的苦海,永坠沉沦。一失人身,万劫不复!”

同类推荐
  • 名人传记丛书——罗斯福

    名人传记丛书——罗斯福

    本书讲述了美国第32任总统罗斯福的事迹。身残志坚的罗斯福总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及战后世界秩序重建中发挥了重要影响,被评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与华盛顿、林肯齐名。
  • 人类群星闪耀时

    人类群星闪耀时

    一个亡命天涯的匪徒,流淌着英雄的血液;一扇被遗忘的诡异小门,断送了一个千年古国;一位忠诚少将的一分钟犹豫,彻底葬送了拿破仑的梦想;一名普通的法国士兵,一夜之间创作的闻名于世的神曲《马赛曲》……“传记文学之王”斯蒂芬·茨威格在其传世之作《人类群星闪耀时》中,选取了历史长河中容易被人忽略却又影响深远的14个“世界的瞬间”,以独特的视角,刻画14位时代英雄。瞬间铸就永恒,光荣与耻辱原来只在一念之间。历史的宿命也许会迫使人们保持敬畏之心,但历史的使命感更会激发英雄的激情,使其无所谓惧、勇往直前,去点亮人类文明的天空。无论成败,无关荣耻,他们都是人类恒久闪耀的群星。
  • 一代名帅名将兵法——彭德怀兵法

    一代名帅名将兵法——彭德怀兵法

    他的带兵哲学是与生俱来的他对战场的嗅觉也是他人所不具备的,他打胜仗的秘诀就是他对自己军队和敌人的了解和对战场的时刻把握。他的每一项部署每一次出兵都与战场的形势和客观事实密切相关,这是一个优秀的军事指挥家应该具备的素质。他--彭德怀,是每一格军人特别是军事指战员所学习的榜样,是当代军人所必需了解和崇拜的将军。
  • 收将凤纸写相思:李商隐

    收将凤纸写相思:李商隐

    朱丹红编著的《李商隐(收将凤纸写相思)(精)》 讲述了:李商隐,是晚唐*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 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由于一 直处于“牛李党争”之中,所以一生郁郁不得志。但 他的诗歌是唐诗里的一朵奇葩,其构思新奇,风格婉 约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 优美动人,成为几千年来,人们不断咀嚼回味揣测的 名篇,连带着他的人生在后人眼中也显得神秘。《李 商隐(收将凤纸写相思)(精)》即是以小说体的形式, 来写李商隐郁郁悲苦的一生。
  • 随心飞翔:苹果教父乔布斯的22条成功心经

    随心飞翔:苹果教父乔布斯的22条成功心经

    本书有人说,人类史上有两个有名的苹果,一个“砸”出了万有引力定律;一个被史蒂夫?乔布斯玩得魅力乍泄,吸引玩家无数。的确,他身上承载了太多的辉煌。然而,对于完美有着近乎不可理喻的迷恋的乔布斯,一生却很难说得上完美。他一出生即遭亲生父母抛弃;仅上了半年大学,就辍学成为一家电视游戏机公司职员;被其亲手从百事可乐挖来的CEO约翰?斯库利赶出公司;过去的8年一直在和疾病相抗争。可以说,这个公众膜拜的天才和巨人真正在大众中的“脸谱”是一个集激情、完美主义、欲望、才华、艺术气质和暴脾气于一身的形象。他就是史蒂夫?乔布斯,这个全世界人心目中的英雄,苹果“粉丝”永远的偶像。
热门推荐
  • 群星之繁星

    群星之繁星

    一个有着超能力的世界,但是大部分人却对此毫不知晓。而在这个世界背后是三大势力的对抗,群星就是其中之一,是负责管理超能力者、维持世界安宁而不被超能力所打扰的组织。高中生林霍在一次上学路上经历了不同寻常的事件,促使他加入了群星,在超能力的日常事件中与朋友们生活。
  • 三系合一之气体神系统

    三系合一之气体神系统

    地球上,一男,在一天下班的,飞来横祸,灵魂出窍穿越到异世大陆,成为一个命运坎坷的男主角,看他如何流转人生,攀上巅峰……
  • 隋唐英雄人物

    隋唐英雄人物

    本书讲述了隋唐年间英雄人物的民间事迹与及其成长、成功路上的故事,体验英雄别样的传奇人生。
  • 苍茫孤鸿

    苍茫孤鸿

    陆苍茫带着统帅系统,重生在孤鸿九界中的修真界。心愿宇宙大同、世界和平的他,却被好朋友的算计下,一步一步走上凶险难测的修真界舞台,解开一个个被历史堙灭的真相。世人不知念孤鸿、天地初分谓九界、灵气滋润乃修真、污浊之气染魔物、幻能变化玄之玄,人外有妖又一界、海底世界添生灵、佛光普照度众生、九幽之下掌轮回、祸乱伊始两界生
  • 浮珑妙记

    浮珑妙记

    浮珑阁内小日常:片段一∶“老板娘,我回……”“嘭。”赤司还没有说完就被老板踹了出去。“下次再加个娘试试。”“你本来就是娘……唔,唔。”九沧上去一把将赤司的嘴捂上。“赤司别说了,老板要生气了。”片段二∶七尾:老板,在不老板:干啥七尾:问你个问题,求答,求答老板:准七尾:为啥别人给你眼泪,你就帮他们完成心愿?你是不是不会流泪所以才收集眼泪哒老板:滚
  • 天灵算

    天灵算

    灵气复苏,少年张寒一,异瞳觉醒,开启修仙之路。(新人创作,文笔欠缺,请多包涵)
  • 风萧萧兮尘嚣起

    风萧萧兮尘嚣起

    看似相互制衡的各大仙门,都是表面的平静,只需要一丝风即可掀起滔天巨浪。
  • 快穿之拯救小透明

    快穿之拯救小透明

    你知我意,我明你心。
  • 逗逗的异界冒险

    逗逗的异界冒险

    逗逗在写作业时,突然发现家里的柜子是通往其他世界的传送门,逗逗在哪里学习了魔法,却被一个坏人个发现了.....
  • 重生空间太子请放手

    重生空间太子请放手

    重生两次的欧晓柯,凭着空间种植的和养殖的家畜,发展他的连锁超市。某太子:小晓,为夫就靠你来养了某女汗颜:你是太子,你还能吃不上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