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858600000066

第66章 怀念绍棠先生——刘绍棠先生去世十五周年祭

刘绍棠先生是1997年3月12日去世的。

1997年3月13日下午,当洪雅林场的同事陈国治在电话里告诉我刘绍棠先生不幸仙逝的噩耗时,我不敢相信这是事实。那些年,文艺界不时传出刘绍棠先生病危的消息,可每一次他都逢凶化吉,转危为安了,况且几天前我还和绍棠先生通过电话,他说他身体没多大问题,要我去北京时到他家坐坐,要我转达对李亚非同志的问候,怎么相隔几天就离开我们了呢?后来我半信半疑地挂电话到绍棠先生家里询问,他的二女儿刘松宁哽咽着给予肯定的回答。邮电局送来的3月13日《四川日报》上,也白纸黑字地刊登了刘绍棠先生病逝的消息。我这才确信他真的离开了我们,我这辈子是再也见不到刘绍棠先生了。

我和刘绍棠先生是1993年11月初认识的。那时我应邀到北京参加一个笔会,会议期间,有人把我不太成熟的文学作品和个人情况介绍给他,我给他通了个电话,他跟我约定了见面的时间,于是与他素昧平生的我,得到了拜访刘绍棠先生的机会。那时的绍棠先生,已经中风偏瘫五年多了。

在文学创作的道路上,我是一位很不起眼的小字辈。十六岁因家贫辍学务农后,作家梦成为我最美好的人生梦想。当我在《1981年全国获奖短篇小说集》里面读到刘绍棠的短篇小说《峨眉》时,少年的我,被作品中优美的语言、曲折的情节、清新的泥土气息和男女主人公追求美好爱情的高尚情操深深地打动。有人告诉我,说作者刘绍棠是位五十年代就出名的“神童作家”,专用手中的笔致力于乡土文学创作。不久我又拜读到他的《蒲柳人家》《小荷才露尖尖角》《豆棚瓜架雨如丝》等作品,惊叹之余,油然生出一股浓浓的敬意。当听到县里的文学爱好者们大谈特谈他们乃至他们的父辈如何从中学时代就崇拜刘绍棠先生时,绍棠先生在我心中抹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来到北京前门大街北京作家宿舍楼704室门前,面对即将见到的乡土文学大师,面对“胡耀邦亲手栽培的大才”,我心里像揣着一只活蹦乱跳的兔子,有些紧张。我不顾门上那张“老弱病残,四类俱全,伏枥卧槽,非比当年,整理文籍,刻不容缓,人命关天,请勿打扰”的谢客条,断然叩开他的家门。书房的轮椅上,立刻传来刘绍棠先生洪亮的声音:“是罗大佺同志吗?请进,快请进!”正在写稿的他见我进去,立刻放下了手中的笔。

刘绍棠先生亲切地和我握手,细细地打量着我这位来自山村的农村娃,关切地询问我的年龄、学历、家庭状况、工作情况、创作经历以及那次笔会的概况,朴实得像田野上的父老乡亲。绍棠先生说四川是个好地方,历朝历代都人才辈出,四川的马识途和他很熟悉。他还说农村青年搞文学创作不容易,要我扎根乡土,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搞出点名堂来,并说以后和我建立通信联系,给予我写作上的支持。当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把带去的《瓦屋山》报呈送给他时,他当场阅读了部分文章,称赞这张报纸办得不错。我趁机请他为《瓦屋山》报题词,他爽快地应承下来。和刘绍棠先生合影留念后,见时间不早,我准备告辞离去。他喊住已经转身的我,拿出案头上他著的《我的创作生涯》一书,签上“罗大佺同志存念刘绍棠1993年11月北京”,吩咐他的孙孙刘丝丝把他的印章拿来,郑重盖上后递给我。吩咐他的儿子刘松萝先生将我送出家门,送上电梯,嘱咐我回四川时一路小心。

刘绍棠先生是同新中国一道成长起来的作家中的佼佼者之一。中学时代就以敏捷的文思创作出一系列震动文坛的作品,受到文艺界的称赞和当时的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胡耀邦的厚爱和关照。在被错划为“右派”下放到农村劳动改造的二十二年间,在胡耀邦同志的支持下,仍然笔耕不辍,创作出了长篇小说《地火》《青草》《狼烟》和中篇小说《芳草满天涯》。十一届三中全会落实政策后,更是以饱满的激情创作了《京门脸子》等六百多万字的文学作品。他的作品多次荣获全国大奖,先后被译成英、法、德、俄、日、西班牙、泰国、孟加拉、阿尔巴尼亚等多国文字介绍到国外。他的名字和业绩多次载入各国《世界名人录》。1991年7月1日刘绍棠先生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表彰为“为发展我国文化艺术事业作出突出贡献”专家,终生享受国家特殊津贴。刘绍棠先生虽然成为蜚声海内外的世界文化名人,却从不拿架子,以师长般的情怀,大力扶持文学青年。据不完全统计,改革开放以来,经他培养介绍加入中国作家协会的有五十多人,加入北京作家协会的有一百多人。

与刘绍棠先生相识后,他常常指导我读书和创作,嘱咐我要能够潜心读书,甘于寂寞,并向我推荐了一些好书。后来我的作品在《人民日报》《四川文学》等报纸杂志发表,并荣获《中国林业报》《四川林业报》,乐山市人民政府峨眉山文艺创作奖后,刘绍棠先生没有一句夸奖的话语,只是鼓励我要不断努力前行。

洪雅县副县长李亚非,她和她父亲都是刘绍棠先生的崇拜者。当李亚非准备把近年来发表在各级报刊的散文编辑成册时,在疾病缠身的情况下,刘绍棠先生毫不犹豫地答应为她作序。邮局不慎将绍棠先生邮寄的序言信件遗失,他又毫不迟疑地重写一遍寄来。

对《瓦屋山》报的成长,刘绍棠先生更是给予了诸多的关心。在初次看过《瓦屋山》报后,刘绍棠先生寄来了“洪雅文化,森林美景,乡土特色,地方风味,扎根本县,进村入户,誉满巴蜀,名传京都”的题词。1995年12月他再次应邀为《瓦屋山》报创刊三周年题写了“《瓦屋山》报创刊三周年来,已经根深叶茂,祝愿今后办出特色,办出风格,办出档次,植根天府,跨出盆地。苕花虽然小,敢比牡丹开,在全国县级报刊中,‘这边风景独好’”。他常说,一个地处边远山区的国有林场能办出这样一张地方小报,很不简单,这说明洪雅林场党委很有眼光。希望洪雅林场党委能加强报社的力量,把报纸办得更有特色、更有档次,为提高洪雅林场自身的知名度,扶持文学新人,繁荣社会主义文艺百花园起到积极作用,并要我将他的意思转达给洪雅林场党委书记、场长马朝洪同志。他还寄来《青草》《狼烟》《我的创作生涯》等作品,赠给《瓦屋山》报社。

和刘绍棠先生认识的三年多里,虽然远隔千山万水,见面次数不多,但我们从没间断过联系,我依然是他家的常客。每当他听说是“四川小罗”的电话时,总是亲自来接。有时是想向他讨教一些问题,有时是想向他倾诉一下心中的烦闷。每次不管什么原因,什么话题,他都不厌其烦,给予解答和鼓励。1994年1月《瓦屋山》报发表他的题词时,不慎将配发的他的照片放斜了。报纸出来后,我怀着内疚的心情写了一封短短的致歉信附在报上寄给了他。不过十来天,收到他的回复:“罗大佺同志,新春大吉!《瓦屋山》报10期收到,我很喜欢,向编辑部同志们问好,握手!刘绍棠1994年农历正月初六”。这还只是一件小事。1957年的“反右”运动向他发起讨伐时,一位记者歪曲事实,在当年8月27的日《中国青年报》上发表了一篇诬陷刘绍棠扬言“要为三万元而奋斗”“下乡还带一竹篮子馒头”,专门谈论“姑娘在河边养私生子”,“每月只交一角钱党费”的蛊惑人心的宣传报道,给当年的刘绍棠造成难以挽回的负面影响。后来那位记者给刘绍棠写信承认错误,刘绍棠原谅了他。当“刘绍棠乡土文学研究会”副会长郑恩波撰写《大运河之子刘绍棠》义愤地点了这位记者的姓名时,刘绍棠看了稿子后对郑恩波说“至于那位记者,就不要点他的名了,他已经给我写信承认错误了。人不怕做错事,改了就好嘛!”

我和刘绍棠先生的最后一面是在1996年9月10日。

那时我借调到《中国林业报》社工作已近三个月,尽管赴京前就准备去看望他,可近在咫尺,却因事情太多未能如愿。那天也不巧,找他的人很多。我刚坐下,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杲向真就来为她儿子求字,刘绍棠先生热情地给我介绍:“这是我的老大姐。”接着,郑恩波来找他研究事情。辽宁的小读者窦新平来看望刘伯伯……窄窄的书房顿时水泄不通。当他们办完事离去后,时间已经过去了一个多钟头,刘绍棠先生疲惫得额头沁出细细汗珠,他仍微笑着接待我。看着他浮肿的身体,我要他多注意休息。他说他前阵得了场大病,肚里装了好几公斤水,住了两个多月院。这阵子虽然出院了,仍不能喝咸吃硬的,甚至馒头和菜都不能咽,只能喝面汤,吃软一点的饭。医生要他别太累了,至少休息一年时间,可他实在放不下手中的笔,身体好点的时候,还是要多写作品。现在不能写就整理文稿编书,今年专门给孩子们出了一本书,叫《刘绍棠中学时代小说选》。接着他签名送了一本给我。说这本书收入了他初中、高中时代发表的小说,以后还要编一本大学时代小说选,届时再送我一本……可惜我还没有拜读到他的《刘绍棠大学时代小说选》,病魔就夺走了他那对一个作家来说还很年轻的生命。

六十一岁,对一位作家来说,正值青春年华。何况刘绍棠先生刚在两个多月前的全国第五次作代会上当选为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还有许多事情等待他去做……绍棠先生的去世,令文艺界叹息了许久,悲痛了许久。

刘绍棠先生去世后,我给他家发了唁电,写了篇纪念他的文章发表在《瓦屋山》报上。更重要的,是他的精神风范和高尚的人格,永久地留在了我的心里。

2012年3月12日于雅安

原题《想起当年刘绍棠……》,载《雅语》2012年5期

同类推荐
  • 春回天府(成人卷)

    春回天府(成人卷)

    每一个有呼吸、有生命迹象的地方都有迷彩的汪洋,白衣天使的汪洋,志愿者的汪洋,那是血脉连接起的长城内外、大江南北,甚至天涯,甚至海角,每一个肩膀扛起生命的重量。春天回来了……
  • 蕉叶冻

    蕉叶冻

    这是一部散文作品集。精选了作者近年来最新的散文作品,内容涵盖了家居生活、旅途见闻、朋友轶事、家人亲情、生活感悟等多个方面,文笔清新流畅,充满了人生哲理,具有可读性。所选篇目包括《吃老酒》《宛如恋爱》等,均发表于全国各级报刊。
  • 中国古典文学荟萃(庄子)

    中国古典文学荟萃(庄子)

    中国古典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闪烁着灿烂光辉的经典性作品或优秀作品,它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令人瞩目的瑰宝。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养育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国古典文学又大大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更具有深刻的影响力。
  • 皆大欢喜

    皆大欢喜

    《皆大欢喜》是莎士比亚创作的“四大喜剧”之一,故事场景主要发生在远离尘世的亚登森林中。大约创作于1598-1600年间。《皆大欢喜》取材于16世纪英国作家托马斯·罗奇散文体的牧歌传奇《罗瑟琳》,这种世外桃源式的吟咏牧羊人纯洁无限爱情的牧歌文学是欧洲一个源远流长的艺术传统。牧歌传奇在中世纪中断之后,文艺复兴时代重又兴盛。
  • 不一样的今天,是某一天的想念

    不一样的今天,是某一天的想念

    作品用朴素的文字,表达真切的感受,字里行间记录下生活的点滴,聊的是柴米油盐,写的是天南地北,寻着烟火的味道,体会着生命的感悟,捡拾着生活的哲理,有酸甜苦辣,有春风化雨,有哭笑不得。不管生活是多么平凡,它都是美好和难忘的。
热门推荐
  • 长弈赋

    长弈赋

    初见时,他一袭白衣被一群王孙贵族的小喽喽围堵,她一身红衣,遇见不平挡在他面前拔刀相助。再见时,她被逼无路,却是他护了她周全。她以为他们之前再无交集,却发现他们之前才刚刚开始。“你说,我会死吗?”她一身红衣坐在树干上笑着对他说。“阎王还没有问过我同不同意。”他看着她,目光坚定。“那要是阎王真的把我抢走了怎么办?"”那你记得在忘川河上等我,我一定会去寻你。“我一定会等你来,在这之前,我也一定会好好的陪你看尽这世间繁华。
  • 我也是魔头

    我也是魔头

    “我发誓,要做一个凶狠、阴险、残暴、凶残的大魔头!”赵芸芝认认真真的道。魔头们听到这话,都笑死了!赵芸芝面色通红,呐呐道:“我真的是魔头。”
  • 这个反派我爱了

    这个反派我爱了

    【南城市的堂堂傅四爷竟然欺负个丫头片子】顾染刚回国,不知道惹了什么祸端。就被人“绑票”。看自己哥哥怎么帮她报复回来,可无奈某人竟然是个厚脸皮,像快牛皮糖一样粘着她。这让顾染很是懊恼,“四爷!我是哪里惹着你了?”傅四爷一笑,“哪里都惹着我了。”“我改!改还不行吗?”“那就跟爷回家。”这一去,便万劫不复。从此地狱天堂便是一念之间。“傅深....我到底是哪里招惹了你?为何这样对我?”“染染.....”
  • 前传求不得

    前传求不得

    弋玖本想这一辈子做个无忧无虑的世家小姐,不问世事,好好谈个恋爱就相夫教子!没成想第一次用尽所有真心喜欢的人不喜欢自己,从十七岁的遇见,十八岁的相爱再到二十二岁的分开,几年的感情,终究是变成了相忘于江湖的结局!最后最亲的家人离世,亲情、爱情一朝失去,落得割腕自杀的地步,最终没有死成再到接受现实,选择了门当户对的世家公子结发为夫妻选择相伴一生后,却在婚后发现了惊天秘密,得知合法丈夫是个精于算计、心里装着别人的人,而这个人竟然还是自己心心念念之人,三个人的情感纠缠、家族之间的尔虞我诈;和两段失败的感情彻底磨灭了弋玖对爱情、亲情的所有幻想与期待,而这所有的恩恩怨怨让弋玖选择了和过去截然相反的处理方式,手刃亲人、结束婚姻后心灰意冷远走他乡,原以为,故事到这里就该结束了。未曾想,兜兜转转后还有那么一个人用一颗真心默默守在弋玖身后数年不变。感情没有先来后到,人生遇到的每个人出场顺序也都很重要,有着特别的意义。若是换个一个时间、在不同的背景下认识,没有那些家族恩怨、没有那些阴谋算计,最后的结局会不会不一样?在经历所有变故,遭受所有的背叛与欺骗后,弋玖是否还会选择相信?
  • 四绝医尊

    四绝医尊

    前世风华绝代的四绝公子医术无双,琴、棋、书、画更是样样精通。只是他却并不如何耀眼!因为他是一个不能修炼的废物!这一世他重生于一个乞丐的身上,凭借前世的才华他将渡过一段怎样美妙的旅程呢?这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一世他可以修行……
  • 若未相欠怎能遇见

    若未相欠怎能遇见

    “你若敢死,我立刻便去找寻那忘情药水,把你忘得干干净净”她的身子一颤,半晌,扯出一个笑来,她说:“那样也好。”左蕊在这世上,留给柳映的最后一句话是,那样也好。“纳命来!”这是祁煦南初次见到柳映是凶神恶煞的模样。他厌烦这女人,却又每每于醉酒之时将她紧搂怀中,唤她南儿,声声哽噎。就当柳映以为他终于可以一心只爱祁煦南一人时,却不知造化弄人......你有没有爱过一个人?你有没有恨过一个人?
  • 许先生的软娇萌

    许先生的软娇萌

    “墨哥哥会一直喜欢我吗?”“小漓是我在这世上最最重要的人。”因一份机密牵扯出往事的种种恩怨,危险步步紧逼,复仇指日可待。“许墨,你可曾爱过我?”“小漓一直都是我的妹妹,这一点,从未变过……”她是他放在心尖尖儿上的人,是他豁出性命都要保全的人,他对她的感情从来都不止是对妹妹的喜欢……
  • 世子妃太拽了怎么办

    世子妃太拽了怎么办

    “哟”君若扬的一只脚踩在刚刚粉刺她的人身上。君若扬想,重生了,那就是重生,什么人也和我没有关系,看好自己护好家人就好了,可偏偏有不长眼的往上凑,一次次,君若扬发飙了,可一只追在她后面的是什么东西。
  • 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净莲轮回

    净莲轮回

    “我是谁?””我们是这世上最亲的人啊......净莲。“”可是...我不认识你。“”我是净妖,现在认识了。“常常在想,我与你的相遇那么简单,我用百年陪伴换你十年呵护,用生命换你绽放的那一刹那...至死不渝。到底是因为那个承诺,我们是世界上最亲的人,亦或是我爱上了你....可一个连爱,都不知为何物的人,谈何去爱和被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