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81100000006

第6章

何文庸没有直接叫学校。他让老李先同去,白己就骑着车子奔教育局来。

何文庸想跟局里办公室商量一下,是不是先给秦老师报些医药费。何文庸估计,像秦老师这种老病号手里肯定积了很多药费单子,哪怕先报一部分,也能给他解决点困难。此外,据说局里还有一笔基金,是专门为生活困难或患有重病教师预备的。这笔钱归夏副局长管。何文庸也想向夏副局长请示一下,看能不能从这笔基金中为秦老师挤出一点。

何文庸来到局办公室。庞月娟正指导着打字员修改一份文件,抬头一见何文庸来了,立刻笑着打招呼,问何文庸来找谁。何文庸笑着说:“就是来找你这大主任的。”

庞月娟连忙笑着纠正:“是副主任!”

然后又开着玩笑说:“说吧,什么事,只要是我这个副主任职权范围之内的,都好说,超出职权就不行了,只能等主任回来再请示。”

何文庸说:“这件事,大概你能做主。”

何文庸就对庞月娟说明来意。没想到庞月娟一听笑起来,把何文庸给笑毛了。

庞月娟说:“你这个教务主任,是不是还活在上个世纪呀?”

何文庸没明白她是什么意思。

庞月娟说:“这都什么年月了,你还跑到局里来说这种事?”

何文庸问:“教师医药费的事……不归局里管了?”

庞月娟说:“早就不归局里管啦!现在局里的一切权力都下放给学校,包括财权和人事权,甚至是中层干部任免权,所以,如今在哪个学校工作就很重要啦!”

庞月娟说到最后这句话时,还意味深长地看了何文庸一眼。

何文庸一下明白了,如今那些重点校都像是秋后的河蟹,肥得流油,当然就想在经济上搞独立,他们不指望局里,也不想让局里过多干涉他们。但像花园中学这样的学校可就苦了,如果被局里当成个包袱甩出来,且不说房屋补贴和冬季取暖,光医药费就没法解决。何文庸想一想秦是秋秦老师的处境,心一下子悬起来。花园中学的老师多是老弱病残,像秦是秋这样长年生病的老师不在少数,医药费解决不了,今后可是大问题。

庞月娟忽然笑了,说:“别在这里摆出忧国优民的样子,在其位才谋其政,你这教务主任是铁路警察--管不着那一段儿,甭跟着瞎操这个心了!”

何文庸也一笑,就告辞出来了。

庞月娟送他到办公室门口,忽然像是不经意地说:“刚才,光明中学的陈校长来了。”

何文庸看了庞月娟一眼。光明中学是“区管市级重点校”,这两年正如日中天,初中升学率百分之百,高考录取率也一直保持在百分之九十五以上,而且每年都有考入全国一流大学的学生,目前在全市所处的位置,大有要超过几所市级重点校的势头。

何文庸随口问一句:“陈校长来干什么?”

庞月娟说:“报喜呗,局里已经批准了他们的申请,好像还特批了一笔钱,准备秋季扩建校舍,听陈校长的意思好像还要招兵买马,再调进一批有经验的教师来。”

何文庸心里咯噔一下,他看看庞月娟,庞月娟也正看着他。两人对视了一下,庞月娟就转身阿去了。何文庸又愣了愣,这才转身奔楼上夏副局长的办公室来。

何文庸跟夏副局长没打过太多交道,只知道他过去是98中的校长,最近才刚被提到局里来。据说这个夏副局长很奇怪,虽然在副局长中位居第八,又是刚上来的,分管的事情却比第七、第六甚至第五副局长还要多,而且都是举足轻重的事,在局里可算是实权人物。底下有传闻,说夏副局长在市教育局和“文教卫委”都有背景,将来是个什么前程还很难说。不过何文庸从刘局长的口中感觉出来,似乎对这个人的评价并不是很高。

夏副局长不认识何文庸,听说他是花同中学教务主任,只跟他客气地握了下手。

何文庸开门见山说明来意。

夏副局长不动声色地抽着烟听何文庸把话讲完,才微微一笑说:“局里确实有这笔钱,不过,你知道这笔钱是干什么用的吗?”

何文庸说:“不是专为生活困难和患有重病的教师设立的吗?”

夏副局长点点头说:“你只说对了一半,如今中教界的收入虽比过去有了很大提高,但真正跟社会上其他行业比起来,还有相当差距,这也就意味着一个问题,生活有困难而且患有重病的教师很多,而这笔钱又有限,所以,就只能把钢用在刀刃上了。”

阿文庸有些懂了夏副局长的意思,但还是问:“夏局长的意思是……”

夏副局长说:“原则上,只有在全区第一线的老师,才有资格用这笔钱。”

何文庸说:“我们学校的这个秦老师,就是在教学第一线,而且一直带毕业班……”

夏副局长伸出两根挟着香烟的手指摇了摇说:“我所说的全区第一线,是指在全区教学最前沿的教师,比如,唔,比如……总之吧,是指能为全区创造出教学新成绩的教师。”

何文庸的心跳开始加快了。他想对夏副局长说,尽管我们花园中学的老师没创造出什么教学新成绩,但同样也是辛辛苦苦地工作,你们当局领导的这样说话,是不是对我们学校老师的一种歧视?他盯着夏副局长,忍了忍才说:“可是,我们学校的老师也是人。”

夏副局长站起来,冲何文庸笑笑说:“你这样说话可就有点情绪化了,如果我要反过来说,那些正为全区乃至咱们全市创造教学奇迹的老师们也是人,行不行呢?”

何文庸想说,你这是抬杠!

但他还是忍住了。

夏副局长又说:“听说这个秦老师,今年高考期间还给市里写过信?这件事影啊很不好啊,本来已经有人想将此事写进内参,幸好市局领导发现得早,才给压住了。”

夏副局长说着,就将何文庸客客气气地送出来。

何文庸走在楼道里觉得两眼发黑,心里一股火直往头顶上撞。刚到楼梯口,庞月娟从后面追上来说,刚才花园中学打来电话,问他走没走,好像有什么急事要找他。何文庸一听赶紧随庞月娟又来到她的办公室,给老崔校长拨了个电活。老崔校长在电话里说,让何文庸先不要回学校,赶紧去市中心医院,马上去,搭出租车过去。

何文庸一愣问:“怎么回事?”

老崔校长说:“秦老师出事了。”

何文庸说:“不对啊,我刚刚还见过他,他正躺在一家私人小诊所里输液呢。”

老崔校长说:“是啊,就是那家小诊所惹的祸!”

老崔校长告诉何文庸,说是秦老师的女儿秦小月刚刚哭着给学校打来电话,说他爸爸正在那家小诊所里输着液,突然浑身抽搐起来,跟着就口吐白沫不省人事了。小诊所的人一看吓慌了,这才赶紧拨打“120”急救电话,叫来救护车将秦老师拉去市中心医院。

老崔校长说:“现在秦老师正在市中心医院抢救,你赶紧过去吧,我们马上也到。”

何文庸放下电话也顾不上再骑车,在路边拦了辆出租车就直奔市中心医院来。

医院急救室的门口已经围了不少老师。老崔校长和老李随后也气喘吁吁地赶到了。秦老师的女儿秦小月两眼已哭得红肿起来。她说,医院的人说了,是那个小诊所的问题,他们连起码的基本操作都不懂,而且出了事又不赶紧送医院,想自己对付过去,这就耽误了。

这时,急救室的门开了,一个医生走出来,看看围在门口的人说,病人醒过来了,大家可以进去看一看,只是不要大声说话,也不要停留时间太长。

然后,医生又问:“谁是家属?单位领导也行。”

何文庸顿时有了种不祥的预感,他朝老崔校长使了个眼色,先让秦小月进病房去看看她爸爸,然后才拉着老崔校长朝医生这边走过来。

何文庸对医生说:“这是我们校长,您有什么话,对他说吧。”

医生看看老崔校长,又看了看何文庸,然后说,病人恐怕不行了,他的很多脏器已经接近衰竭,当然,直接导致这种后果的还是这次输液,将来如果到法院起诉,医院可以出具这方面的证明。就在这时,急救室里突然传来秦小月的哭声。何文庸赶紧走进来。就见老师们都围在病床跟前,秦小月趴在床边,握着父亲的手。秦老师直挺挺地躺在床上,两眼发直,已经只剩了一下一下像潮汐一样的呼吸。何文庸来到床前,轻轻抚摸了一下秦老师的手。他觉得这只手很冰冷,在拇指、食指和中指的指尖上,还粗粗拉拉地嵌有一些粉笔末。他想,就是这只手,已经拿了三十多年的粉笔啊!

突然,秦老师的两眼明亮起来。他看看女儿,嘴唇抖动了几下,似乎要说什么,但想了想,朝周围的人们看了看,就又将目光转向了何文庸。

何文庸沙哑着声音说:“秦老师,您想说什么?说吧。”

秦老师的嘴里忽然发出微弱的声音。何文庸伏下身去,把耳朵凑到秦老师的嘴边,他听到秦老师在说:“劝……劝小月……以后……不要再……当老师……”

秦老师把最后的这个“师”字拉得很长,如同一声叹息。这声音渐渐远去,在秦老师的口光中消失了。何文庸的眼泪止不住地流下来。他看着眼里已经没了内容的秦老师,不停地在心里告诫自己,眼泪千万不要滴落到秦老师的身上,这会对他不吉利的。他伸出手,轻轻将秦老师的两眼抹上,然后同过身对大家说:“秦老师……去世了。”

秦老师的女儿秦小月哇地一声就扑到父亲身上……

同类推荐
  • 飘染尘埃的那簇点点墨香(谷臻小简·AI导读版)

    飘染尘埃的那簇点点墨香(谷臻小简·AI导读版)

    生活究竟是什么?生活又到底是存在于哪里?生活之美不在别处,而在于对日常生活细节的把控。生活的真谛只存在于当下,离你最近的地方。美也一样。
  • 蒙古密藏1:发现成吉思汗陵

    蒙古密藏1:发现成吉思汗陵

    本书不仅是国内首部全面解读蒙古帝国的文化悬疑小说,而且是唯一一部全景式展现蒙古帝国空前绝后四百年兴衰历程的文化悬疑钜制。毕业于英国牛津大学历史系的蒙古国黄金家族后裔宝音博士的一篇名《发现成吉思汗陵》的报告引发了世界考古界的沸腾。宝音携带祖先遗留的信物金蝠牒并循着在其妻黄金家族后裔诺敏其其格家发现的耶律楚材手记《西征纪要》的历史轨迹,开始了艰难的探寻成吉思汗陵墓之旅。考古中的一次意外事件,他们穿越时空隧道,来到了成吉思汗时代的蒙古帝国。而当宝音在一次对姑娘湖的考察中坠湖醒来之后,他才发现原来所有的离奇经历不过是一个梦。他依然还在扎户丘特山的成吉思汗陵考古基地。
  • 阮小姐

    阮小姐

    “看到她和前男友深吻,他愤怒地举板砖,瞪着赤红的双眼,狼一样阴狠地砸向前男友的后脑。“我的伤口是怎么回事?”在病床上刚苏醒的前男友问。陈夙愿递给白楚昊一张名片,“是我干的,这是我的名片,你可以告我,该赔偿的我都会赔偿。”不是说好要撇清关系吗?为什么还要知法犯法?难道她女追男的戏码来了个惊天大逆袭?对,没错!她人生最幸福的事就是和陈夙愿修成正果。可事与愿违,养父的离奇身亡,国宝画的失踪,让她接近崩溃。她换个人爱好不好?可突如其来的“我爱你、我要你”,又瞬间让她不知所措。亲,你到底要闹哪样?”
  • 爱玛

    爱玛

    主人公爱玛是个美丽、聪慧而富有的姑娘,同时也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幻想家。她热心关注身边的浪漫故事,却又固执地认为自己永远不会陷入其中。她自作主张为孤女哈丽埃特导演了一次又一次的恋爱。当哈丽埃特误以为自己爱上了地方官奈特利先生时,爱玛才惊觉原来自己也在爱着奈特利先生。
  • 正红旗下

    正红旗下

    《正红旗下》是老舍的代表作和当代真正伟大的文学巨著。老舍为旗人,隶属“满洲八旗“”的"正红旗",这部自传体长篇小说因此得名。《正红旗下》以清末北京社会为背景,老舍从出生写起,当时正是清朝末年,社会动荡,民生凋敝。小说中一个个小人物栩栩如生:老实巴交的父亲、善良正直的王掌柜、尖酸刻薄的姑母、聪明能干的福海二哥……他们在动荡历史洪流中都走向了不同的命运……
热门推荐
  • 洛梅妆

    洛梅妆

    她是太师府嫡女,貌倾城,才出众。却奈何,继母嫌,姊妹恨。初见他时,她媚眼如丝,而他的目光却清冷的犹如寒冬腊月的冰霜。但终究,她亲手将他送她的匕首狠狠的刺进他的胸膛,他笑了,她却哭了。缤纷的梅林里,他捂着鲜血淋漓的胸口,轻轻的唤她“倾城”。此刻她才幡然醒悟,却也为时已晚。只他将她缓缓揽入怀中,喃喃道:“你不动,我便不痛了!”
  • 我的恋爱青春果然白学了

    我的恋爱青春果然白学了

    此书又名《我在侍奉部与某冰山的嘴炮日常》,《我的春物不可能白学》,《评论比正文好看系列》《能撑过前四章算我输》,《读者姥爷的错别字大战》《教个书都能遇到五胞胎我果然是轻小说主角吧》群:282495957
  • 道法自然之天师

    道法自然之天师

    道教历史,及古怪传闻。下山,浩然正气。
  • 罗刹孤女之逆绝九天

    罗刹孤女之逆绝九天

    罗刹混血孤女,儿时能燃石成炭,念力移物。八岁,遭养父卖了抵债,十六岁,本为罗刹复国唯一希望,却一夕间成师长弃子,不管她多努力,命运总抢先一步设下路障。尽管清丽动人,绝色姿容,却深信,世上无人有真心,只有强大,才能生存。她,斩钉截铁,「我是罗刹,不懂人类情爱。」直到遇见了他,一个徐徐如春风般温暖的男子,总竭尽所能保护这朵荆棘丛中的玫瑰。心中那块不知名的角落,好似有些松动。
  • 浅蓝花物语

    浅蓝花物语

    那一年,他们都还是小孩子,那一年,他要出国,她把自己最心爱的浅蓝花项链给了他,告诉他,他们一定会再见那一年,她父亲娶了后妈,丢弃了她,他不在那一年,她爷爷去世了,他不在那一年,她只能靠奖学金以及节假日的兼职保证奶奶的医疗费那一天,她在会场看到了他,他如她说的一般闪闪发光那一天,她弄脏了他的衣服,成为他的女仆那一天,她奶奶失踪了,他们一起寻回那一刻,她说:“你知道我最大的愿望是什么吗?”他摇头,她却说:“和最爱自己的人以及自己最爱的人,在海边,沙滩上,看日出日落。”那一刻,他笑了。
  • 鸥鹭忘机

    鸥鹭忘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素手簪缨

    素手簪缨

    沈如墨本是出身京城望族的娇娇女,被捧在父母掌心中长大。可一夕之间,家破人亡。沈如墨从此换上儒衫,挽起簪缨,素手执笔,步入朝堂,重振家族昔日辉煌。可是,那个谁,还有那个谁谁谁,看向自己的眼神中都像是看猎物的感觉。沈如墨忍不住抖了抖,默默抱紧了自己。林子祁:你的眼里有星辰大海,我的眼里,只有你;腹有诗书气自华当阿墨如是,心怀文墨心自柔当子祁如是。李玄朗:父皇,身为帝王,心中即放得下天下苍生,锦绣山河,又为什么放不下想宠溺一辈子的人!沈如墨和江山,我都要!沈易:你把我哥哥,哪怕当一辈子的哥哥,我也愿意。
  • 得意尽欢

    得意尽欢

    记录,那些尽欢竭忠。会时常想起跟感叹还有偶尔的爆发。把那些一辈子的事情写进去,或许不是一辈子只是一瞬间的念想。会有人时常看到,但只是看到;会有人亲身经历但只是经历;经历的时候应该不会想象到这是一辈子的事情,一辈子还很长谁都说不定。没有什么过人才能,只是不甘心,所以就诞生了这些文字。希望在无聊时,能翻开这本书,哪一页都好。这是别人普通而又不平凡的故事。我的笔迹在行行线线中游走慢慢的慢慢的它们终会有一个人先离开而我能做的只是慢一点再慢一点。我在记录一辈子,一辈子的那种。
  • 血恋世

    血恋世

    叱诧风云之人,惊天动地之战,万世轮回之战,神血恋世不愿离!
  • 留梦

    留梦

    凌傲没想到过,当年冷若馨娘亲的那句“你或许什么都是对的,只是你太低估了馨儿跟你同甘共苦的决心。”,甩给了自己这么大的一个‘包袱’,甜蜜的负担。或许,这就是爱情,微妙到可以让两个天不怕地不怕的人儿,温语在心,实可盛开三月之花,却,骨鲠在喉,只得黯然辗转反侧.开篇几章以前所写,有些格格不入,往后看看,满是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