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795100000042

第42章 学生评价的措施与方法(3)

在小组活动中,总有一些小组弱势群体,他们在小组中的表现平平或几乎没有贡献,而在小组评价中往往体现不出这一点,因为小组成员对弱势群体的评价会出现“责任逃避区”以其他人的功劳替代了小组弱势群体的作用。因而,教师要注意这一部分人的表现,让他们承担一些重要的任务,给他们为小组作贡献的真正的机会。

4.小组民主氛围的形成

小组的民主氛围是使小组评价公正、有效进行的重要因素。小组民主氛围的形成是个渐进的过程,是在评价过程在小组成员相互信任的基础上形成的,教师要努力渗透小组成员的民主意识,促进班级民主氛围的形成,进而影响小组民主氛围的形成。

此外,成长记录中还要有家长的参与,事实上,家长参与孩子的教育越多,学生越能提高学习的兴趣。家长参与学生的成长记录不仅能让家长更多地了解自己的孩子,也使成长记录中增加了学生在家的表现、行为等,成长记录的内容更为丰富,从而也就更能发挥评价的作用。

三、考试

考试是评价的主要方式之一,考试应与其他评价方式相结合;要根据考试的目的、性质、内容和对象,选择相应的考试方法;要充分利用考试促进每个学生的进步。考试只是学生评价的一种方式,要将考试和其他评价的方法,如开放性的质性评价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全面描述学生发展的状况。

考试是教育过程中的一个环节,是评价教学质量的最有效手段。迄今为止,在全世界的教育领域内,考试仍不失为一种最有效的教育质量评价和人才选拔的工具,仍为学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环节。由于考试客观上评价教学过程的质量,任何教育模式下活动着的教学双方也都客观地追求着考试的好的评价,在此意义上重视考试、重视考试分数本无可厚非。当考试的评价内容与方法是科学的和全面的并与教育目的(标)相一致的时候,考试作为一种教育手段,引导着教学双方朝着教育目的(标)前进。然而,当考试的评价内容和方法是不科学或欠科学的和不全面甚至背离教育目的(标)的时候,尽管教学双方也认识到全面发展的重要性,但由于考试的评价功能,为追求好的考试评价,教学双方仍不得不牺牲受教育者的发展,而去追求片面的考试评价。这时的考试由手段异化为目的,严重地妨碍着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而成为教育过程中的异己力量。考试不是造成应试教育的原因,取消考试也不是进行教育改革的科学态度,“文革”期间废除考试给我国教育事业带来的危害不应被忘记。考试问题不解决,最终将影响正在进行素质教育改革的健康发展。科学地对待考试,研究考试,在批评、取消升学教育模式下应试教育的消极影响的同时,建立科学的素质教育考试制度,才能真正扭转普通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应试教育现状,最终确保我国素质教育改革健康深入的发展。

原有的一套评价体系确有严重的弊端,需要改革,但并不等于对旧的一些方法如笔试、阶段小测验、期中期末考试等全盘否定,否则将从一个极端走想另一个极端。

评价的手段和形式应是多样化的,应以过程性评价为主,既可以用书面考试、口试、活动报告等方式,也可以用观察法、访谈法、情景测验法、行为描述法、作业分析、问卷/问卷调查、小论文、成长记录袋评价法,表现性评价等方法手段的应用;应注意研究非学业评价的测试和量化手段,也不宜对学业性和非学业性评价以简单的加权形式整合。究竟选用哪一种方法,要根据评价内容和评价对象的特点来确定。

根据考试的目的、性质、内容和对象,选择相应的考试方法。在考试方式方面,倡导给予多次机会,综合应用多种方法,打破唯纸笔测验的传统做法。考试的方式应灵活多样,体现先进的评价思想,如辩论、课题研究、情景测验等,纸笔测验只是考试的一种方式,部分学科可实行开卷考试,可考虑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考试相结合。同时试行提供多次考试机会,同一考试也可多样化呈现,给予学生选择的空间。考试还可分类、分项进行,加强综合评价。

改变纸笔测验是考试的唯一手段,可以口试,也可笔试,也可结合起来考试,笔试可以用选择题,也可用论证题,也可以开卷考试,还可以根据平时表现和平时小测验来做考核成绩,要根据考试的目的、性质、对象等,选择灵活多样的考试方法,加强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考查。例如,小学一年级的考试要特别注意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的愿望和兴趣,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所以,对他们的考试不宜过多采用纸笔测试,应以活动为主,甚至可以带有游艺的性质,尽量采用模糊评价的方法,使学生在考试中体验到愉悦和成功,增强自信心,形成“乐学、乐考”的情感体验和态度体验。与小学一年级的学生相比,初中一年级的学生面临更多的学习任务和更高的学习要求,对他们的考试要注意小学和中学的衔接,加强综合性和实践性的考试内容,考试形式也应更加多样化,除纸笔测验外,还应增加将知识整合并应用于初中的观察、操作、实验等新的考试形式,注重考查学生探究、创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

考试是教育评价的主要手段之一。考试的目的是获得对学生学习和教学的诊断,了解学生的学习程度,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了解学生的个体不同,为学生提供最适合的教学材料和进度。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临床诊断,从而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学生们在理解知识、掌握技能、形成行为习惯等方面存在着实践上的快慢、程度上的深浅是必然的。我们不应该简单地用优劣好坏来评价学生发展的这种差异,更不应该在学生之间形成一种优胜劣汰的竞争环境。否则发展慢的学生就会在竞争环境下始终处于被动的状态,产生一种压抑、沮丧的心情。淡化学生间的成绩优劣等级观后,可以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使所有学生在教育过程中身心都能得到健康发展。目前的问题是,以考试代替了评价,考试成了评价的唯一手段,成了“统帅”教学的“指挥棒”;与此同时,考试又没有充分发挥其应有的功能,成了伤害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一种不良行为,甚至是恶劣行为,就连音乐、美术、体育这些学科教学中,都是让成绩好的学生参加,开运动会,让班里体育成绩好的学生报名参加,争得好分数,为班级争光,其他同学在边上观看、做拉拉队,搀扶竞赛下场的运动员。这种不是让全体学生在运动会上得到活动、锻炼,忽视全体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错误行为反而成了正常情况,完全背离了提高全体学生身体素质的目的。音乐、美术教学中许许多多的比赛、展览,更是面向少数拔尖学生,事实上不考虑全体学生的美育发展。这种处处围绕选拔、竞争,过分强化学生成绩优劣等级的观念,严重阻碍了我们教学工作提高全体学生素质的要求,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因此,以评价的思想,克服旧法考试的缺陷,充分发挥其应有的功能,使其成为一种良好的教育行为,充分利用考试促进每个学生的进步,是目前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教育评价是按既定的教育目标以及明确完整的指标体系,采用科学的测量方法,对教育工作的内部与外部价值及其属性所进行的一系列估量与判断,教育评价是一个过程,也是一种立场,应该且必须是一种教育。因此,科学的教育评价应具有鲜明的导向性、积极性、客观性、全面性和发展性等特点,其目的就是要以评价的结果来调整教育教学过程,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和个性的健康发展。

作为评价主要手段之一的考试,必须遵循评价的主要思想和原则,全面理解和正确运用考试功能。当前,尤其要发挥考试的诊断功能和反馈功能,把考试的目的定位在“分析”被测试后的状况上,而改变单纯为了“评定”的错误定位;要发挥考试的预测功能和激励功能,预测学生将来在某些方面发展的可能性,激励学生的进取心。总之,要发挥考试的教育功能,淡化评定功能。因此,必须研究和建立区别于升学选拔考试,以考核教学目标的达到为目的、绝对评价为主、相对评价为辅的考试新模式。实践证明,“无劣评定”、系统性分散考查、免试跳级等都是很好的方法,应大力提倡。

坚持考试为教改服务,为教学服务。考试作为一种测量手段,它是服务于教学的,而不是教学工作的“指挥棒”。教学工作的“指挥棒”应该是国家颁布的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这些既是教学的依据,当然也应该是考试的依据。那种让教学跟着考试转,以考试内容为教学内容,以考试形式为教学形式的做法是对考试与教学关系的颠倒,其结果必然导致“应试教育”。改革考试,就是要摆正考试的位置,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施行考试,根据考试的结果进行分析,以适当调整教学过程和方法,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教学工作、有利于教学改革的考试才是具有积极意义的考试。

考试本身具有一些片面性,因而一直受到教育家们的批评。教育家们认为,考试限制了儿童受教育机会均等原则的实现,在儿童间划出了不同的等级,一部分学生受到良好的教育,而一部分学生则处于不利地位,不能受到应有的教育,以至逐渐被淘汰。此外,学校教育不应仅仅传授知识,更重要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具有健全的人格,身心得到全面发展,这些任务仅靠考试是不能实现的,相反往往有碍于学生全面发展。而评价是建立在观察、考查基础上的综合方法,有利于教育任务的全面完成,有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及个性发展,因而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欢迎,考试向评价过渡,成为基础教育阶段考试改革的一种趋势。考试向评价过渡,绝不是取消考试,而是采用评价的思想、评价的方法和手段,改进考试,使其更具有强烈的激励作用,真正成为一种良好的教育行为,教育学生,鼓励学生,不断进步。

同类推荐
  • 传媒产业法律规制问题研究

    传媒产业法律规制问题研究

    本书对传媒产业的法律规制问题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并构建了一个包括传媒产业主体法、传媒产业行为法、传媒产业权利保护法等在内的完整的传媒产业法律规制体系。内容丰富,资料翔实,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既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又有较强的实用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 如何成为金牌自由翻译

    如何成为金牌自由翻译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本书的翻译技巧和心得,虽然主要针对英语翻译,但是这些“秘笈”实际上对其他语种的翻译也是适用的。大同小异,其他语种的译员稍微变通一下就可以吸收。考虑到自己一家之言难免有不足之处,笔者还专门采访了10多位优秀的成功翻译人士,多角度介绍了他们做翻译的经验、心得,比如女士做翻译应该怎样避免电脑辐射,小语种译员的从业心得以及营销策略,等等。希望能“授”读者以“渔”。
  • 走进孩子心灵——家长必读

    走进孩子心灵——家长必读

    本书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有原作、有采写手记、有作品评析,真实记录了宁夏各个领域的重大事件和社会变革,是一代新闻工作者走进生活、走进实际、走进群众的壮美画卷,亦是年轻新闻工作者学习、进步的教科书。
  • 好事也出门——一个地方党报记者的记录

    好事也出门——一个地方党报记者的记录

    本书分时光碎片、县域观察、乡村走笔、青川纪行、人物素描、编采札记六部分,收录了《思念如潮慰忠魂》、《湖州工业园区完成“格式化”》、《长兴民企兴无限投资》等文章。
  • 传播中的心理效应解析

    传播中的心理效应解析

    本书为读者提供了一个看似熟悉(如对心理效应词条和具体的传播活动)但又有些陌生的内容。它是以词典的形式,把精心选择的130条心理效应和生机勃勃的传播活动(包括新闻传播、广告传播、影视传播等)联系起来,用心理效应所包含的理论和知识去诠释传播活动中的传者及受众的心理特点和规律;反之,又用丰富多彩的传播实践活动去验证心理效应的内涵。本书既可作为高等院校新闻与传播心理学案例教学的教材,也可以把它视为一本传播心理效应的词典,同时它还是一本有关传播心理学方面的趣味读物。
热门推荐
  • 虚空之主

    虚空之主

    曾经有人问我,问我为什么要成为至强者,我说我只是想复活我的亲人罢了。索里如是说道。步入圣域不够,那我便成为神,如果成神还不够,那我就成为主神!
  • 灵界老司机

    灵界老司机

    莫名其妙的我灵魂出窍了。更没想到的是……在经历过灵界之后,我发现自己竟然能看到鬼了!慢慢的,我发现了一个又一个灵界与现实的连接点,原来鬼也分为三六九等!废话不多说,见鬼开车!注:(内容劲爆,小朋友不要看老司机呦)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云上仙倾

    云上仙倾

    她只是九重天上的一朵刚幻化出意识的仙云,每天飘来飘去过着快乐惬意的日子。只是自从有一个仙力很高的仙君出现在九重天后,她的快乐惬意便成了提心吊胆。:“仙君啊,你可以手下留情么,或者干脆给个痛快,不要每次都让我去掉半条命奄奄一息要死不死行不。”这是云朵几次都想跟那个祸害她的仙君说的话。只是才有意识没多久的她根本说不了话。所以当她千辛万苦终于修成仙身后。一遇到那个仙君就身体自然反应马上就逃。
  • 学会热爱生活

    学会热爱生活

    一篇很文艺的短篇文章,希望所有看到这篇文章的读者能够生活精致,人也文艺!
  • 弹幕大神请护体

    弹幕大神请护体

    展易是部比较受欢迎的剧的男三,现在已经是这部系列剧的第四部了,可是某个日常蹲点任务中,莫名其妙的剧情杀,被一个脸都露的小混混秒杀在巷尾,而按说虚构的角色没有灵魂,可是这个飘浮的虚化的身体是什么,还能看见一行行飞过的颜色各异的文字,[编剧脑残],[我的小展啊,眼泪,眼泪],[别慌,我觉得还能抢救一下下]…………
  • 四季调

    四季调

    林岚:我是谁?我在那?哦,穿越了?!那啥,我是来宅斗的?!可是我仨儿子加我自己都能凑一桌麻将了啊,还附带了俩贴心小棉袄,一群孩儿围着我呢,后院里小姨娘们和我斗啥?斗地主么?泠儿唉,我的囡啊,你那恨铁不成钢的眼神咋回事?乌泠:我是谁?我在那?哦,重生了?!那啥,我是来宫斗的?!嗯,作为一个合格的宫斗预备役,我的辉煌战绩必须从我家后院里的练手开始!我可是嫡母当亲生的泠姐儿,我爹再多的小姨娘都只能是我手下炮灰!母亲唉,我的娘啊,你可给争气点不?!等我宅斗出师了去宫斗了,你难道还得再生个女儿帮你么?!一对奇葩母女,携手同行的一条生命不止,折腾不息的狗血斗争路……
  • 离殇九歌

    离殇九歌

    天地初开天降九音,九音为始,后世之人创九曲征天之歌传于后世,九歌曲谱写于一副离殇古琴之上,古琴吸纳天地灵气幻化龙凤,龙鸣为琴凤息为瑟,琴瑟和鸣,奏离殇九歌。
  • 墨门武装

    墨门武装

    九州世界,墨门被称为魔门。儒道佛三分天下,巫妖二族退出历史舞台,墨门岌岌可危。天下皆白,唯我独黑。----墨子语录天下皆白,我执黑。----穿越者语录
  • 原罪:第七妖羽

    原罪:第七妖羽

    “先师有云:顺天应命,唯心也,逆天改命,亦唯心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