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795100000034

第34章 学生评价的内容(1)

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的评价体系应包括评价的内容、标准、评价方法和改进计划。评价标准应该用清楚、简明的目标术语表述,主要包括基础性发展目标和学科学习目标两个方面。

一、基础性发展目标

(一)道德品质

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作为社会公德建设的基本要求,是每个公民都应当承担的法律义务和道德责任。

对祖国的深厚感情,最早萌芽于原始社会人们对氏族部落共同体的依赖和眷恋。在人类社会的早期,任何一个人都从属于一定的氏族和部落。人们在其中出生、成长,在其中过着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使用这个氏族或部落的语言,遵循它的风俗。随着定居的乡土生活的发展,人们自然地产生出一种故乡和故乡人的感情。这种感情随着民族、国家的形成,随着人们世世代代、祖祖辈辈生于斯、长于斯的感情积累,逐渐发展和巩固成为一种明确的对祖国真挚而深厚的爱。千百年来,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深深植根于人们的心坎里,每一代人都用自己的心血去浇灌它,使它叶茂根深,成为一种最深厚的感情。

热爱祖国这种对祖国的最深厚的感情,首先表现在人们对于祖国一草一木、一山一水的热爱之中。人们对于养育自己成长而又美不胜收的青山绿水、肥田沃土自然会产生热烈的赞美和依恋之情。尤其是在我们中国,我们的祖国是一个幅员辽阔而又山川壮丽的国度。在我们祖国的沃土上,有着秀丽多姿的自然景色,那莽莽无际的原野、奔腾浩荡的江河、巍峨灵秀的名山大川、苍茫辽阔的草原,为我们提供了极为生动、极富魅力的情感体验的素材,使我们获得巨大的精神力量,产生高昂的自豪感。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无数优秀的中华儿女,正是怀着对祖国大地的无限深情,自强不息,奋发不止地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上写出了最新最美的文字,绘出了最新最美的图画。

热爱祖国感情还表现在人们对于自己祖国灿烂的历史文明的热爱之中。祖国的文明既包括经济、科学技术,也包括语言文字、文化艺术等,是极为宝贵的财富。它既是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也是祖国人民所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和精神条件。中华民族作为世界发源最早的民族之一,我们的祖先凭着自己的智慧与勤劳,创造了中国的古代文明。以指南针、印刷术、造纸术和火药四大发明为代表的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有力地推动了世界历史的发展。中华民族是个人才辈出的优秀民族,在我们民族发展史上,曾涌现出许许多多杰出的文学家、科学家、军事家、政治家和思想家,可谓群星闪烁,彪炳古今。伟大的民族,辉煌的文明,光辉的历史,怎能不使人为之骄傲和自豪,引发出无限热爱之情呢?

热爱自己的祖国,是各国人民共同的情感。在普法战争中,法国战败,被迫将阿尔萨斯的全部和洛林省的一部分割让给普鲁士。普军侵占阿尔萨斯和洛林省后,强迫小学生一律改学德语。法国小说家奥弗纳斯·都德的爱国主义名作《最后一课》,就描写了这一地区的法国人对祖国、对祖国文明之一语言文字的热爱,以及失去祖国,失去使用和学习祖国语言文字权利的痛苦。小说中的教师韩麦尔先生在给孩子们上最后一堂法语课时,也没有忘记对学生们进行热爱祖国、热爱祖国文明(包括祖国的语言文字)的教育。他告诉孩子们,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明白、最精确、最美的语言,“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热爱祖国的文明,的确是振兴祖国的一把钥匙。

中国是世界历史上文化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有长达4000年的文字可考的历史,有曾经发达的农业和手工业,有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科学技术,有灿烂辉煌的文学艺术。中华民族对于世界文明作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中华文明凝聚着一代代中国人的智慧和才能,闪耀着一代代中国人的理想和奋斗精神的光辉。长久以来,中华民族就形成了对自身文明高度的自信、自豪和热爱的感情。

热爱祖国感情还表现在对祖国对人民的热爱上。人民群众是祖国和民族的主体,是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热爱人民是热爱祖国的集中体现。不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文化传统的创造者,就不会真正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化和优良传统。同样,不热爱祖国美好河山的主人,也就不会真正热爱祖国的河山。真正的爱国者,应该爱祖国的人民,爱整个民族。

中国人民是勤劳、勇敢、智慧、酷爱自由又富于革命传统的人民,是值得我们永远深深敬爱的。中国人民在长达数千年的岁月里,栉风沐雨,含辛茹苦,经历了无数的艰难困苦,付出了鲜血和生命的代价,终于开拓了祖国广大的疆域,创造了令人赞叹的灿烂文化,开拓了世人瞩目的古代文明。面对异族的侵略和反动阶级的黑暗统治,中国人民从来没有屈服过,通过无数次浴血奋斗和大大小小的几百次农民起义,勇敢地捍卫了祖国的独立和中华民族的文明,推动了社会历史的前进。今天,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又以崭新的姿态投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的事业之中,并且夺取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在世界民族之林中,无论昨天还是今天,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都有许多独特的贡献。身为伟大中华民族的一员,能不为此而感到骄傲和自豪吗?能不对这样的人民无限热爱吗?

劳动不仅创造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也创造了人类社会的精神文明。热爱劳动、艰苦朴素一直是世界各族人民所共同拥有的优秀的道德品质。对青少年来说,勤劳不但意味着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更意味着自己的勤奋学习。俭朴就是指不铺张浪费、不追求奢侈享受,也就是说,要做到节俭朴实。每个青少年都应当树立劳动光荣,不劳动可耻的思想,也应当树立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每一名青少年不仅要勤奋学习,还要积极参加各项力所能及的劳动。在家中,一定要主动承担一些必要的家务劳动,这样既能够帮助父母亲减轻他们身上繁重的负担,同时也能够切实锻炼自己的生活实践能力。目前,在我们国家,有许多家长或者由于过于疼爱孩子,或者由于害怕耽误孩子的学习而不让孩子做家务活。这样做其实是很不合适的,时间一长就会让孩子养成懒惰的毛病,也不利于他们生活能力的提高,特别是不利于培养他们节俭的品质。让他们亲自参与劳动,亲自动手去做一些家务活,他们就会切身体会到自己身上的一针一线都是那么的来之不易,他们就会更加珍惜自己所消费的所有物品,从而也更会增加他们对父母的崇敬之情。生活节俭朴素不单单代表一种行为,更代表着一种精神。有了这种俭朴的精神,青少年朋友在学习和劳动中就会注意节约时间、提高效率。

“爱科学”是我国全体国民的公德。早在新中国成立前夕,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协“共同纲领”就把“爱科学”和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护公共财物作为国民公德规定了下来。共同纲领是具有临时宪法意义的。1954年制定第一部《宪法》继续把包括爱科学在内的“五爱”规定为国民公德。1982年的《宪法》仍规定爱科学为国民公德。作为国家根本大法,这样的规定非常正确、非常必要。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世界范围综合国力的大竞争“实质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和民族素质的竞争”,因此“爱科学”不是私事,爱科学是现代人必须具备的道德素质,作为公德对提高全民族素质,提高整个民族的文明程度非常重要,而只有掌握了现代生产和科学的前沿知识,我们的民族才可能在综合国力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

爱科学的“爱”是一种情感,是在对科学的认识与实践中形成的。在中小学,培养学生爱科学的品质必须通过学科学、用科学来进行。“爱科学”基本属于情意领域,学科学基本上属于认识领域,“用科学”基本上属于技能领域。情意是建立在认知和实践基础上的。

对中小学生来说,爱科学体现在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爱好学习、喜欢思考,具有积极进取、不断探索的热情,崇敬科学家,尊重老师,具有不怕困难、顽强、刻苦的学习毅力。

爱科学还应体现在“学”与“用”的方面。应当强化科学意识,认识科学、技术与现代生产和日常生活的关系,把科学知识用到自己的日常生活和劳动中去,积极参加课外科技小组活动,以及其他各种形式的科技活动,学习和运用有关知识,提高实际能力。

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涵和要求。在社会主义新中国,热爱祖国和热爱社会主义制度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通过学习历史,我们可以懂得: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必然选择。“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是经过历史检验的真理。民族要独立,中国要富强,只有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才能实现。我们今天谈爱国,就是指热爱社会主义新中国。

依法治国、以德治国是我国国家建设的核心。一个健全的法制社会,需要有民主法治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的公民。我国前不久公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把我国公民应当遵守、需要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的基本道德规范概括为五句话、二十个字,即: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这些是作为一个合格公民必须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

在现实生活当中,我们也经常会看到、听到缺乏法律意识和不遵守社会公德的现象。新闻媒体广为报道的一个即将毕业于名牌大学的、成绩和品行都“不错”的学生竟然向北京动物园的五头黑熊泼硫酸等事件,引起人们的思考:一个始终坚持上道德修养课、法律课和政治课的“品学兼优”的大学生,仍不能真正理解道德与法律的意义,不仅不能成为人才,甚至连做一个普通公民的资格都不具备,这个责任应该由谁来负?

看来,在实践中、在自己的日常行为中真正遵守国家的法律和社会公德,并非易事。要实现言与行的一致、理念与实践的一致,需要从小抓起。

古语说:“至诚可以格天”,“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诚招天下客”。《荀子》曰:“君养心莫善于诚,至诚则无它事矣。”做到真诚,就不用从事其他的养心方法了。诚实与守信二者有着密切的联系,诚实是守信的思想基础,守信是诚实的外在表现,只有内心诚实,待人诚恳真挚,做事才能讲信用,有信誉。诚信,是做人之根本。孔子云:“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即讲信誉,才能立身于社会。宋代王安石说:“人无信不立。”宋代理学家程颐说:“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故而孔子的学生把“信”作为“每日三省”的内容,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诚信,还是领导者取信于民的重要法宝。《韩非子》曰:“小信成则大信立,故明主积于信”,即英明的君主在信用上积累声誉。商鞅的变法成功与其讲信用有很大的关系。开始时,群众对商鞅的变法半信半疑,为了取信于民,商鞅把一根三丈长的木头竖立在国都南门,声称谁将木头移到北门,赏金十两。当时,许多人不敢相信,因为这是一件很容易办到的事。其中有一人抱着试试看的态度,依要求把木桩移到了目的地。商鞅马上赏给他十两金子。此事顷刻间轰动秦国朝野,百姓们认为商鞅是言而有信的人。为了进一步表明新法说一不二,让群众信法依法,商鞅执法如山,坚决实行“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原则。当公子虔和公孙贾等贵族破坏变法时,给公子虔处以劓刑(割鼻),给公孙贾处以黥刑(脸上刺字)。商鞅的言行一致与取信于民,促使其变法获得了成功。

青少年学生应当牢固树立诚实正直、实事求是、“言而有信,无信不立”的观念,自觉抵制“老实人吃亏”,“不说谎办不成大事”等错误思想的影响。自觉养成以下良好的品行习惯,表里如一,言行一致。与人交往要讲信用,不失信于人。做人要诚实,不违反学校的规章制度,如考试不作弊等。尽管考试作弊的理由有很多,诸如希望得好分数;认为某些课用途不大,只求通过考试关;学习不肯花工夫,但又要面子上过得去,等等,许多中学生仍然能够清醒地认识到考试作弊的危害性。有的学生很形象地把作弊者比作老鼠,他们说:“老鼠不劳动,一味偷食人类的劳动成果来生存,作弊行为,不正像老鼠偷食一样吗?但老鼠偷食之后,便匿藏起来不敢见人,而作弊者如鼠却有别于鼠,因为他肆无忌惮地取得‘好’成绩后,竟还恬不知耻地向别人炫耀。老鼠偷食,只是它们生存的本能,而作弊者为什么不靠自己的汗水去获得报酬呢?”看来,彻底清算考试作弊的原因及危害,有助于青少年学生树立起“做一个诚实的人”的信念。

(二)公民素养

有一句教育名言是这样说,要让每个孩子都抬起头来走路。“抬起头来”意味着对自己、对未来、对所要做的事情充满信心。任何一个人,当他昂首挺胸、大步前进的时候,在他的心里有诸多的潜台词——“我能行”、“我的目标一定能达到”、“我会干得很好的”、“小小的挫折对我来说不算什么”……这是一种自信的心态。假如每一个小学生、中学生,都有这样的心态,肯定能不断进步,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好学生。自信是自己相信自己的心理,是相信自己有能力实现自己愿望的心理,是对自己力量的充分肯定。任何人都有自尊和被人尊重的需要,孩子也不例外。而自尊、被人尊重,是产生自信心的第一心理动力。

自尊,是个人自我感觉的一种方式。一方面尊重自己,不向别人卑躬屈膝;另一方面,也不容别人歧视、侮辱自己的一种心理特征。它以自信为前提,但又不同于自大。自尊有程度的差别,而且是多方位的,一个人可以在某一方面有很高的自尊,而在另一些方面却显得信心不足,甚至丧失自尊,产生自卑心理。

自尊是人不断进取的强大动因,它体现了人生的价值,是人在逆境中的支柱,自古以来许多人曾不惜以生命的代价来捍卫它。它像冰山的雪莲,像一株含羞草,自洁自爱,不容人任意玷污、践踏。要想受人尊敬,获得他人的尊重,首先必须自尊。

自尊不等于自大,自大是目中无人,妄自尊大,桀骜不驯;自尊源于自强,而非武力或非法手段能得来,是他人对自己由衷的钦佩。对于敌人,为了捍卫我们的自尊,我们应采用“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原则;对于同胞和亲人,应以自己的高尚人格去博得他们的敬重。考试作弊和不承认自己的缺点、错误,不是自尊的捍卫,而是一种走向自毁的表现;对同学的错误,以一报还一报,不但不能捍卫自己的尊严,帮助同学改正缺点,反而是对自己人格的损伤。

同类推荐
  • 酷短信之爱情攻略

    酷短信之爱情攻略

    这是一套最新、最酷、最炫的沟通手册。发人深省的至理名言、幽默逗闷的搞笑专家、情意绵绵的爱情攻略、温馨感人的祝福满堂,随时随地幽默搞笑,时时处处富有哲理。轻点拇指,传递无限情谊吧!
  • [欧洲]中世纪教育思潮与教育论著选读(下)

    [欧洲]中世纪教育思潮与教育论著选读(下)

    教师职业化、专业化是当今世界教育改革共同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之一。教师职业素质素养达到基本要求和提高,是当前教育改革和课程改革的急迫要求。为此,我们组织相关专家重新系统地、较完整地遍选、编译、评注了这套适合中小学教师职业阅读的《中外教育名家名作精读丛书》。
  •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概要-谦恭篇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概要-谦恭篇

    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全党全社会必须共同承担的重大任务。各级党委和政府都要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精神上来,切实担负起政治责任,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领导。要把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胡锦涛
  • 铃木镇一教育法

    铃木镇一教育法

    在本书中,世界著名小提琴教育家铃木镇一教授介绍了自己的人生哲学,以及培养孩子能力的方法。铃木教授提出才能教育方法的前提,就是认为每个孩子生来都是有能力的。因此,孩子在任何学科上的迟钝和困难,都预示着周围环境、教育等方面存在缺陷。
  • 公民的责任与权利:中小学法治教育漫谈

    公民的责任与权利:中小学法治教育漫谈

    对责任的理解通常可以分为两个意义。一是指分内应做的事,如职责、尽责任、岗位责任等。二是指没有做好自己工作,而应承担的不利后果或强制性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对教师的权利和义务的规定,教师个人不能任意选择,也不能自行放弃,而且权利和义务具有交叉性,如教师教书育人既是其权利也是其义务。学校是享有一定权利并承担一定义务的社会组织,属于教育法调整的重要对象。我国是一个法治的国家,公民享有基本的权利,但权利与义务并存,在享受权利的同时,我们也要尽到自己的一份责任,本书就是从公民的权利与责任出发,让广大青少年更好的了解自己能做什么,要做什么,应该做什么。把我国的法治发展推向更好的发展。
热门推荐
  • 寒王的倾城娇妻

    寒王的倾城娇妻

    他是容国皇室嫡子,16岁上战场,外界传闻这寒王是天上来的战神,自这寒王出生起容国便蒸蒸日上,是天之骄子。“晚晚,该…嫁给我了”男人一步步逼近“我…我…家里有点事”绝对的1v1,男女主从小一起长大青梅竹马
  • 鼓楼风俗

    鼓楼风俗

    《鼓楼风俗》是作者积数十年民俗研究之经验,用现代人的感情、知识去阐述一个城区的风土人情,从生产生活、时令节庆、婚丧喜庆到工艺游娱等方面,顾盼有加。用散文的笔调,深入细致、多角度地展示了“南风北俗荟萃于鼓楼”的雅俗文化。《鼓楼风俗》结构缜密,选题精要,语言平实流畅,格调清明飘逸,厚情而多彩,图文并茂,具有可读性。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玲珑玉坠

    玲珑玉坠

    一个猥琐的宅男在感情背叛后,郁郁寡欢的跑到终南山观光途中,遇见千年难得遇见的流星雨,激动的急忙许愿中,却没迎来希望中的美好!却被一个不知何物缓缓降落的奇异石头砸中头部,抱着有便宜不占是二逼的心里,当成项链挂到了脖子上,一次意外的流血事件,让往日的平淡开始消失,迎来的是无法想象的怪事连连,是幸运,还是不幸?
  • 零级佣兵团

    零级佣兵团

    总而言之,一句话概括。这是一个时而轻松、时而热血、时而感人的故事!
  • 豪门逼婚:首席女总裁

    豪门逼婚:首席女总裁

    她是商界鼎鼎有名的高冷女强人,他是商界最神秘的太子爷。她无意中闯入他的房间,从此被他缠上。“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她头疼的看着眼前有如黑夜般诡异的男人,第一千零一次道歉。“没关系。”他笑得随和大度,千遍如一的强调:“你只要负责就行。”
  • 发牌手

    发牌手

    五大职业为了排位问题,进行一场辩论武技师:像个男人一样战斗,奥妙的武技剑法,霸道的斗气,用来泡妞也很拉风。丸练师:你这样太累,我们随着等级提高,可以携带的炼丸也就越多,战斗时候机关兽上,自己休息就行。灵兽师:机关兽算个鸟,我可以借助灵兽的庞大力量,力敌千军。法阵师:任你在强大的灵兽师在我的幻象法阵面前,还不是找不着北?炼器师:我只想说的是,没有我们炼器师,你们的伤亡率直线上升,杀敌数就会锐减,说到底还是我最重要。李蒙笑道:吵什么吵,一副扑克牌在手,全职业我有,如果我不高兴,就将你们几大职业全部洗牌,谁让我是个发牌手呢?全场沉默……(PS:今天第一更已经完成,第二更在中午12点,第三更晚上6点,推荐票超过300加第四更,如果今天超过500第五更,往后……只要你敢投,我就敢写。)
  • 一出手就收不住

    一出手就收不住

    向安:我再也不出手了!……向安:真香!【书友群:99682204】
  • 我们是天生一对

    我们是天生一对

    “你觉得我喜欢你?别想了,我根本不喜欢你。”莫尘逸甩开她的手,头也不回地走。可又是谁,对谁的爱持续了六年。“我讨厌你,我永远也不想见到你!”可一天之后,又是谁抱住他的腰不让他走“对不起,都是我不好,我不该说那样的话”
  • 贵妃有疾

    贵妃有疾

    徐青澜出身将门,十五岁征战沙场,打造战神威名。二十五岁嫁给皇帝成为后宫第二人,只因皇帝曾对她说:得青澜,孤之幸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