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766000000006

第6章 地理探秘

地球被陨石毁灭过吗

英国科学家于近日向政府提交了一份建议政府应该积极努力采取防范措施,以防止来自外太空的陨石与地球相冲撞的报告。

这项报告与即将从地球附近掠过的2000RD53小行星的情况相关,这颗行星与地球之间的距离是地球与月亮之间的距离的12倍。虽然这颗“太空巨石”不至于撞上地球,但这颗直径约为300~400米的行星会在“非常近”的距离上从地球边上掠过。这是特别工作小组结论中最最重要的部分。

最近天文学家预测说,会有1000颗左右直径约为1公里,或者直径超过1公里的行星沿着它们的运行轨道从地球边上掠过。

一个直径10公里的行星在大约6500万年前与地球相撞,导致了恐龙时代的终结。但是,迄今为止,还没有出现人因为陨石的撞击而死亡的现象。然而,科学家宣称,现在已经是人类必须认真考虑来自太空陨石的威胁这一问题的时候了。

根据科学家们的推测,大约每1万年就有一颗直径100米的太空物体与地球相撞。大约每10万年就有一颗直径1公里大小的太空物体与地球相撞。

在这份报告中,科学家们向政府提出了包括积极敦促国际社会就这一问题做出努力、注意提高预测外来陨石的能力、提前估算风险以及事情发生后的后果等在内的14项建议。

陨石的坠落虽然会带给地球毁灭性的灾难,但这并不会浇灭科学家们对这一现象本身的研究的热情。美国航天局的一位科学家对外宣布,于30年前在澳大利亚坠落的一颗陨石中含有石化的微生物。

当地媒体报道说,科学家通过使用先进的技术发现了这种存在于陨石中的石化的外星生命。这颗陨石是1969年在默奇来的维多利亚镇坠落的,它的年龄为46亿岁。

理查德·胡佛教授——马歇尔航天中心空间生物学小组的负责人对墨尔本的《先驱太阳报》说,他认为这种存在于陨石中的石化的微生物是能够在极端的环境生存的细菌。

他说,有可能生物先是在太阳系中其他地方进化,之后才随着陨石降临到地球上。

他说,还有另外一种可能,即是一颗陨石在与地球相撞之后把尘埃抛到了太空中,此时正在穿过这些尘埃的彗星或者小行星很可能沾染上这些尘埃。

通过电子显微镜拍摄到的这块陨石的相片表明,在结构上这种“外星生命”与生活在南极洲冰盖下或者温泉中的微生物相似。

他说:“默奇来陨石中含有大量的微生物化石。倘若这些东西是我们在地球的岩石中发现的,那么整个科学界都会认为这绝对就是微生物的化石。而在我个人看来,则认为这是生命从陨石中起源的强有力的证据,我们已经找到了细胞壁的证据,这些微生物与紫硫磺细菌和蓝细菌相似。”

胡佛说,科学家通过现代技术可以区分陨石样本之内近期的生物污染与真正的微生物化石。目前美国航天局正在对其他6块陨石进行研究,胡佛认为这6块陨石之中都含有微生物。

地球是完全球状的吗

法国的天文学家李谢在1672年到南美的圭亚纳旅行时,发现在巴黎调整得十分精确的振摆时钟,到了圭亚纳后则每天走慢25分钟。从这一有趣的现象中,李谢推想到巴黎的重力比圭亚纳的重力大,因为重力的大小与它到地球中心的距离相关,因而或许地球是在与赤道相靠近的地方膨胀。

这就是认为地球为椭圆体之学说的发端。从1735年起,法国政府派遣大规模的调查团前往南极附近及赤道附近进行三角测量,终于证实了此学说。之后,通过在世界各地实行三角测量之后知道,地球大体上是在赤道附近膨胀的扁平状回转椭圆体。

1957年10月4日,苏联在1957年的国际地球观测年首次向太空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史普托尼克号。至此,人类终于可以从地球的外面对地球进行观测,并获得了有关地球形状的最新知识。

人造卫星是凭借万有引力定律在地球周围绕转的,而最深刻影响其轨道的是地球的重力、形状。也就是说,人造卫星根据重力的大小飞得高或飞得低。因此,如果对此轨道的变化进行较为周详的调查,便可以知道地球表面重力的分布情况,倘若假想此重力呈某一定值,就能根据这个知道地球的形状。

东京天文台的古在由秀博士从美国的人造卫星“先锋号”获得的资料中得出,地球好比是以北极为顶,在南半球有所膨胀的西洋梨。倘若作出以海面覆盖地球的假定,则在北极海面要比回转椭圆体高14公尺,而在南极则反而向里凹入24公尺,倘若夸张一点,说地球形如西洋梨是恰如其分的。

古在由秀博士还依据对先锋号卫星轨道的计算,得出了地球的重心向北方偏离15公尺的结论。关于重量不变或者南半球与北半球的形状的学说,看来必须得再做修正了。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希仙博士则提出了的地球膨胀说。他指出每天地球都会稍稍膨胀一点。因为与以往的学说里认为的地球不但不会膨胀反而会缩小的说法相反,故此说立即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他说:“当烧饼膨胀时,它外面的硬皮裂开,裂缝出现,地球膨胀时出现的裂缝为海底谷,在裂缝的边缘生成的是海底山脉。地球膨胀之后在海底出现山或谷,好比是地球出现了裂痕。”

但是,也有人对此学说进行反驳,他们认为:“纵然是在海底发现了裂缝,把它作为证明地球膨胀过的论据,是不充分的。”至今此说仍是一个假设。

美国海军研究所的弗里特曼博士则认为地球有“尾巴”。他指出在太阳的纯粹的氢原子团经常以长达2000万公里的尾巴状粘住地球。苏联的宇宙学家也赞同这种说法。

海水吞没地球之谜

据最新卫星图片显示,位于印度洋北部的马尔代夫共和国,已有数平方公里的小岛正在悄然消失。与此同时,科学家也惊讶的发现,辽阔的尼罗河也在下沉,我国大陆上的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基也在不断下降……

多么令人恐惧的事情呀!人们不禁要问:难道地球真的有一天会被海水吞没吗?

实际上,古代就有关于洪水淹没陆地的记载。在著名的中国古代文献《淮南子》中,记述过古代的一个重要天文地理现象:“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淹尘埃归焉。”由此可推断,当时许多星辰向西北方向发生了明显移位。针对这种现象,科学家分析认为,这可能是地轴由西北向东南方向偏移造成的,而地轴偏移可能又与地球磁场变化有关。实际上,地球磁场并不是永恒不变的,整个地球磁场曾经发生过颠倒,南磁极与北磁极曾经对换过位置。

而地球磁极的变化必然会导致地球表面海洋和陆地的剧烈动荡,《淮南子》中所记述的现象大概就是这种情况的真实写照。有专家认为,那是一颗行星与地球擦肩而过或是地球与月球引力所产生的巨大作用力,使地球上的海水涌向陆地造成的动荡。因为即使直径比月亮小很多的行星,在距地球37000千米的地方通过,所产生的巨大作用力,也足以使海水会以排山倒海之势席卷大陆,吞没广大平原和低洼地区,于是那些人类曾经居住过的广大地区,变成了汪洋大海……

在《旧约·创世纪》第七章中,也有相似的记述。有一天,“大渊的源泉都裂开了,天上的窗户也敞开了,连续40昼夜大雨降在地上……水势浩大,天上的高山都淹没了,地上的生灵都死尽了。”只有诺亚,因为事先得到耶和华的指点,造了方舟,才得以逃生。

古代亚述人写的泥版上,也有类似的洪灾记录。据说,这块泥版保存在亚述国王亚述巴尼帕一世的藏书楼内,不知后来怎么摔成了碎片。1872年,一位英国考古学家在重新拼合这块泥版时,惊奇地发现泥版上竟有着与《圣经》诺亚故事非常相似的水灾记录。

于是专家们认为,所有这些描述指的都是同一次洪水,而且这次洪水在公元前5000年以前的某个时间曾淹没了整个世界。后来科学家经过考证的确发现,在地球史、人类史上,确实发生过全球性的洪水灾难。汹涌的洪水曾经猖狂地将大陆淹没,致使桑田沦为沧海,直到后来洪水退去,人类才再次来到这些地方生活和繁衍后代。

现在,世界气温逐年升高,海平面也在一直上升,人类是否也将面临着一场洪灾呢?

在1989年11月21日召开的拉美和加勒比气象和水文经济效益技术大会上,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戈德温·奥巴西不无担心地指出:“据世界各地170个气象站关于地球大气污染的报告,目前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比1880年提高了50%。”由于温室效应的原因,2020年的地球气温将比现在升高4℃。别小看这小小的4℃。它会使南北极大量冰山融化,世界洋面也将因此上升40~140厘米!

假如世界洋面上升1米,情景又该如何呢?科学家告诉我们,到那时,不仅那些珊瑚岛国会遭受灭顶之灾,就是沿海一带地势平坦的三角洲与河口三角洲也会被海水无情的吞噬掉。许多岛国的居民将不得不背井离乡,为了寻找一块安身之地而四处奔波。有些国家的大片肥沃耕地,也会沦为海域,从而造成粮食短缺,人们将生活在饥饿和恐惧之中。就连美国的陆地面积也要减少20万平方千米……

地球磁场为什么会“翻跟头”

为什么指南针会始终指向南方,这在古代曾是一个无法解答的谜,一直到1600年才由英国宫廷医生吉尔伯作出科学的解释。原来地球本身就是一个大磁场,北磁极(N极)在地球的南端,南磁极(S极)在地球的北端。正是这个大磁场,吸引着磁针始终指向南方。

但是,法国科学家布容1906年在法国司马夫中央山脉地区对这里的火山岩进行考察时,却意外地发现那里的岩石的磁性与磁场的方向相反。此后,这一类现象被越来越多地发现,对它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人们终于发现,地球的磁场并非永恒不变的,现在位于南端的北磁极会转到北端去,而位于地球北端的南磁极则会转到南端去。这就是物理上所称的“磁极倒转”。

在研究中科学家还发现磁极倒转的现象曾在地球的历史上发生过许多次。据统计,仅在最近的450万年里,就可以划分出4个极性相异的时期,地磁场的方向从现在到69万年前称为“布容正向期”,基本和目前一样;从69万年到253万年前,称为“松山反向期”,地磁场方向和现在恰好相反;从253万年到332万年前,称为“高斯正向期”,地磁场方向又与现在相同;从332万年到450万年前,称为“吉尔伯反向期”,地磁场又同现在相反。

但是,地磁场方向在每一个磁性时期里,也并不是始终如一的,有时会发生被人们称为“磁性事件”的短暂的极性倒转的现象,例如,在布容正向期里,就发生过被称为“V带”和“X带”的反向事件;在松山反向期中,则发生过“吉尔赛”、“贾拉米洛”等正向事件。

当然,在更古老的地质历史时期里也同样存在着地球磁场的这种“翻跟头”式的变化,只不过是时间太过久远,我们还没有办法对其变化的具体时限进行确定。

那么为什么地磁场会发生变化呢?有人认为,这可能是地球被巨大的陨石猛烈撞击后导致的结果,因为猛烈的撞击能促使地球内部的磁场身不由己地翻转一个跟头;也有人认为,这与地球追随太阳在银河系里漫游相关,因为银河系自身也带有一个磁场,这个更大的磁场会对地球的磁场产生影响,从而促使地球的磁性会像罗盘中的指南针一样,随着银河系磁场的方向而不断地变化;还有人认为,由于地球本身的演变导致了磁极倒转的发生。总之,关于地磁场变化的原因,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地球最危险的敌人是谁

虽然彗木大碰撞已经作为历史一页被翻过,但它却给地球留下了发人深思的警示和启迪:这种灾难性碰撞会发生在地球身上吗?地球发生这种灾难性碰撞的可能性有多大?假若有朝一日发生了,人类可以战胜吗?地球这艘宇宙飞船会不会在这类宇宙交通事故中遇难?

到底有多少像流星体、彗星这样的不安分子呢?它们到底会对地球构成哪些威胁呢?

小行星在这场角逐中,也是不可轻视的角色。

自意大利天文学家皮亚齐于1801年元旦在木星和火星轨道之间发现新行星之日起,人类研究和发现小行星的序幕就已被揭开了。第一颗谷神星、婚神星、智神星、灶神星……整个19世纪,有400个以上小行星被发现,迄今为止,小行星的发现越来越频繁,已有多达5000颗的小行星被天文学家探测到。

这些小行星中,已测算出运行轨道并编号的有3000颗左右。据估算,通过人类现代天文望远镜观测到的小行星不足总数的千分之几。

虽然数量很多,但这些小行星质量和体积都非常小。最大的谷神星直径仅有770公里,比月球直径的1/4还要小,体积也不到地球体积的1/450,倘若你登上小行星,能一目了然地感觉到是在一个行星上,四周越远越往下弯,球形感非常明显。1937年发现的赫梅斯小行星,直径不到1公里,相当于泰山的一半高。因此到目前为止,把所有发现的小行星聚集成团,充其量只不过有一颗中等卫星的大小,比起大行星的体积与质量来,简直是差得太远了。

浩浩荡荡的小行星军团,大多数在木星和火星轨道之间的小行星带上集中行走,很少可以越出这个范围,但也有极少数非常不安分的“卒子”,沿着椭圆轨道运行,最远可以跑到木星以外的空间,有时甚至跨过土星轨道,最近可以踏着大步走进地球轨道内侧,甚至深入到金星轨道以内,变为“近地小行星”,成为太阳家族之中的不安定分子,极有可能成为未来地球的主要“杀手”。

通常近地小行星轨道偏心率比较大,就地球与它们之间的距离而言,最近时通常有几百公里到5000万公里,极少数的小行星贴近到百万公里内。小行星赫姆于1937年10月在地球外80万公里附近掠过,仅仅相当于月亮与地球距离的两倍,一颗小行星在1989年3月飞到距地球75万公里的位置上,又离我们而去,从辽阔的宇宙空间尺度来看,说这些小行星与地球相隔咫尺,一点也不夸张。如此多的小行星来回穿越于地球附近空间里,的确会让人心惊胆战。

远古时期发生过大洪水吗

无论在中国,还是在西方以及世界各地,都有古代大洪水的传说。

在中国,有关古代大洪水的传说是这样的:在尧舜时期,天下洪水滔滔,到处是一片汪洋。洪水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深重的灾难。于是,舜帝就命令禹的父亲鲧去治水。鲧治水办法不当,一味地去塞呀、堵呀,结果越治洪水越厉害,受到舜的严厉制裁,丢了脑袋。接着舜帝又起用鲧的儿子禹去治水。禹总结了父亲治水失败的经验教训,一改堵塞的被动办法,而用疏呀、导呀的方式,也就是说,哪里有洪水,就在哪里挖一条沟,把洪水排掉。用的力量比鲧要少得多,却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据说,大禹治水13年,多次经过自己的家门口,都没有回家看看。大禹治水取得了成功,推动了生产的发展,自己也当上了部落的首领。

在西方,有关大洪水的传说记载在《圣经》里。在《圣经·创世记》中写道:“此事发生在2月17日,这一天,巨大的深渊之源全部冲决,天窗大开,大雨40天40夜浇注到大地上。”原来,当上帝创造了万物和人以后,由于人不按上帝的旨意行事,造了不少罪孽,上帝非常愤怒,为了惩罚世人,准备天降大水,把人类全部淹掉。可是,人世间有一位善人诺亚,上帝就把大洪水的消息告诉了他。这位善人造了一个方舟,称诺亚方舟。他和他的家人乘着方舟,在大洪水中漂流了40天,搁浅在高山上。为了探知洪水是否已经退去,诺亚连续放飞了3次鸽子。等到第三次,鸽子从远方衔来一枝翠绿色的橄榄枝,诺亚知道大水确实已经过去。

据说,这位大善人靠着这只方舟,逃脱了这场世界性大劫难。今天的人类就是这位善人传下来的。

在古巴比伦也有类似的传说。人们在出土的公元前3500年的苏美尔泥版文书中,找到关于大洪水的如下记载:“早晨,雨越下越大。我亲眼看见,夜里大粒的雨点就密集起来。我抬头凝视天空,其恐怖程度简直无法形容……第一天南风以可怕的速度刮着,人们都以为战争开始了,争先恐后地逃到山里,什么人都不顾,拼命逃跑。”

在印度,大洪水传说记载在《摩奴法典》里。据说有一位名叫摩奴的苦行僧在恒河沐浴,无意中救下一条正被大鱼追赶的小鱼。他把这条小鱼带回家,放到水池里养大,又送回恒河里。小鱼告诉他,今夏洪水泛滥,将毁灭一切生物,让摩奴做好准备。洪水泛滥时,小鱼又拖着摩奴的大船到安全的地方。此后,摩奴的子孙繁衍,成了印度人的始祖。

在中国西南各少数民族中,在美洲130多个印第安部落中,同样也有类似的传说。

难道上述各民族中关于大洪水的传说纯系民间传说,没有任何事实根据吗?它们之间有没有一定的联系呢?在这么多民族世代流传的传说中,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了大洪水,这难道是巧合吗?

人们是否可以透过传说的“外衣”,去发掘一下其间合理的内核呢?我以为,这其中确有一些问题可以探讨。

现在我们来做一个简单的分析,看看东西方的传说有什么异同。

不同点,可能反映出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在东方的中国,对于自然界的态度,一直是比较积极的,相信只要经过人的努力,自然灾害是可以防治的。于是就产生了上面所说的大禹治水的故事。在西方,宿命思想比较严重,以为自然灾害是上帝强加在人类头上的,除了利用“诺亚方舟”死里逃生以外别无其他办法。

相同点对于我们更有意义。第一,大洪水发生的时间大体相同,都发生在人类文明的初期,距今大约在七八千年以前;第二,大洪水是人类发展的分水岭,洪水过后,人类开始了新发展。

我们再来看看这两则传说发生的地点。中国大禹治水的传说大约发生在中国黄河流域,而西方的传说,大约发生在西亚的两河流域。不管是黄河也好,还是两河流域的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也好,都有发生洪水的可能。问题是那时的洪水何以能够造成那么大的灾难,以至于几千年以后在人们口头上还流传着关于大洪水的传说呢?

我们在“古代的冰期是怎样形成的”那篇文章里提到,目前世界正处在第四纪冰期中最后一个冰期后的间冰期。这个间冰期开始于1万年以前,从冰期到间冰期,气候有一个从寒冷到温暖的过渡阶段。在此期间,发生特大洪水是完全可以理解的。由于气温的上升,高山高原的冰川开始大量融化,融水进入河流,必然会形成洪水。其洪水规模自然也是十分巨大的。可惜当时的人类还没有发明文字,不能把那时的情景记录下来,只能靠口头语言代代相传,最后形成流传至今的上面提到的有关大洪水的种种民间传说。

到了距今8000年到3000年间,世界气候变得更加温暖,世界上许多地方的降水也比今天要多。科学家们把这段时期称之为气候适宜期。这个气候温和、雨量较多的时期,也是人类高速发展的时期。在中国的黄河流域,人类学会了农耕和家畜的饲养。出现了以彩陶文化和黑陶文化为代表的两大文化系列。这个时期,是中华民族最为繁盛的远古时期之一。在两河流域,曾经繁荣一时的巴比伦文明也使世界瞩目。

第四纪期间,冰期与间冰期相互交替出现,使人类从森林走到平原,经受了多变环境的锻炼,能力与智慧得到提高,特别是那次大洪水过后,人类发展历史出现明显的转折,并开始大踏步前进。

上述意见只是一家之言,也并不一定能被大多数学者所接受。但是,在这里,我们把这个问题提出来,还有另一层意思,那就是,对于古代一些民间传说,切不可一概斥之为荒诞之词,而不予理睬。也许透过这些传说,还会发现一些有关自然之谜的真相呢!

山崩是因为地核在运动吗

中国云南省龙陵地区曾经有两次7.5级和7.6级的强烈地震连续发生。受地震影响,震中附近100余平方千米范围之内的广大山区,大小石块和土顺坡滚落与崩塌,把大片稻田破坏了,许多沟渠也被堵塞了,附近的一个电厂的设备甚至也被完全破坏了。当地老百姓称这种现象为“山剥皮”。

实际上“山剥皮”就是山崩的一种。通常山崩会在坡度较陡的山区之中发生。它是在重力的作用下岩石出现坍塌的一种地质现象。它的发生一般由地震时所造成的山体震动所促成,在没有地震发生的时候,也可以发生山崩的现象,有时还异常猛烈,能够导致人们可以感觉到的地震。

山崖上的岩石,在山崩之前,就已经在那里因风化等地质作用而分崩离析,一旦无法继续维持下去,就会坍塌,这就是山崩。但是通常这种山崩规模非常小,仅仅局限于个别的地点。

陡崖上的岩石有时并未完全破裂,地心的引力还无法使它从母体坠落,可是,山体在地震的作用下发生了震动,于是,这些还未完全破裂的岩石飞快地分崩离析,纷纷向下坠落,山崩发生了。那些比较平缓山坡的石块有时会被强烈的地震震得随坡滚下。所以,由地震而引致的山崩,一般规模较大,范围也较为广泛。

山崩时常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极其严重的灾害。发生在智利的一次8.5级地震,曾造成了大范围的山崩,坠落的岩石把河道堵塞了,湖水不断上涨,最后湖水泛滥,把湖东65千米处的瓦尔迪维亚城淹没了。

在其他地方也常常发生与此相似的情况,不过我们可以对山崩造成的灾害提前进行防治。我们可以在事前有计划地把那些可能坠落的危石处理好,或是把一些适宜的防坡坝修筑在一些极易发生山崩的陡坡悬崖上,这样可以使山崩的灾害减少至最小程度。

预报地震怎么这样难

迄今为止,人们还不能说有过一次成功的地震预报。这个事实告诉人们,我们对地震知道得实在太少了。以我国为例,20世纪60年代以来,我国东部人口稠密地区地震连续发生,为了保护人民财产安全,减少地震的破坏,国家建立起一支十分庞大的地震观测与研究队伍。但是1966年3月22日,河北邢台地区在人们毫无防备的情况下,发生了一次7级以上地震,给当地人民带来了重大损失。邢台地震没有做出适时预报。

事隔9年,1975年2月4日,辽宁海城地区地震却被地震人员捕捉到,并做出了成功的预报。时值隆冬,东北地区寒气袭人,人们按照地震预报的指示,纷纷走出家门,虽然地震也达到7级以上,但造成的损失却是历次地震最少的。

震区人民感谢地震工作者,一些媒体在报道中也是兴高采烈,按照当时的口气,似乎我们的地震预报已经解决了。

可是,到了第二年的1976年7月28日,唐山发生了中国有史以来损失最惨重的大地震,给那些地震预报乐观派们兜头泼了一盆冷水,使人们头脑清醒起来。因为唐山地震并没有做出适时的准确的预报。

对于唐山大地震没有做出预报,人们议论纷纷。

有人解释说,唐山地震震前也出现过各种各样的地震预兆,只是当时地震工作人员中有些不同意见,已经准备好的地震预警公报没有发布。还有一个情况是,唐山地处北京附近,如果做出预报,后来却没有地震,将会给国家带来重大损失。因此权衡利弊,没有预报,结果造成一幕世界最惨烈的悲剧。

什么叫地震预兆?有的专家强调说,就是指地震发生之前所发生的一种或几种确定性异常现象,或者叫预兆或地震前兆。这里所说的“确定性”,是指这种地震前兆必定是在地震前“毫无例外”地发生,人们只要察觉到那种异常现象,就表示这里一定会有地震发生,这也要“毫无例外”。

可惜,虽然经过几代科学家前赴后继的不懈努力,我们还不能不遗憾地告诉你们,到目前为止,我们并没有找到地震确定性前兆究竟是什么,这就是为什么目前还不能准确地预报地震的根本原因。也正因为如此,地震对于人类来讲,是最为危险的敌人。

地震是地球上十分常见的自然现象。和地球上的刮风下雨一样,地球上的地震天天都有发生,而且多到一天就要发生1万多次。一年下来,全球大概要有500万次地震发生。只不过在这500万次地震中绝大多数很小很小,小到不用灵敏的地震仪我们就不能感觉到它。像这样的小震约占一年中500万次的99%,剩下的1%,即5万次才是人们可以感觉到的大一点的地震。在这5万次大一点的地震中,能够造成破坏的约有1000次,而造成严重破坏的特大地震,全球一年只有一次而已。

地震给人类带来了十分惨重的灾难。在我国,历史上和最近二三十年内曾发生过多起特大地震。其中上面所说的中国唐山7.8级的大地震,在几秒钟内,便把一座繁华的工业城市夷为平地,使24万人丧失了生命。离我们最近的两次破坏性极大的地震,一次是1999年8月土耳其伊兹米特7.4级大地震,另一次是1999年9月中国台湾南投的7.6级大地震,都给人们带来了十分严重的后果。

地震还会引起地球表面自然面貌的剧烈变化。一次强震可以使地面产生长距离的断裂,巨大的山体也会因地震而崩塌,不管强震发生在哪里,几乎世界各地所有的地震台都会留下它的记录。这说明地震释放的能量是十分巨大的。据科学家计算,一次5级的中等水平的地震,释放的能量相当于一个两万吨级的原子弹爆炸时产生的能量。一次8.5级的地震所释放的能量如果换算成电能,我国大水电站——刘家峡水电站(装机122.5万千瓦)要连续发电八九年才能抵得上。

虽然我们还不能准确地预报地震,但是我们对地震的产生还是有一套比较完整和科学的解释的。按照教科书上说,地震是由于地壳断裂形成的。

下面的试验非常说明问题:把一块坚硬的花岗岩放在压力计下加压,你会发现,起初花岗岩坚如磐石,可是加压到每平方厘米1200千克时,花岗岩就会产生破碎。从这个实验中,我们可以理解到地壳破裂的基本概念。就是说,来自地壳内部的力对地壳施加压力(这种压力,可能是挤压性质的,也可能是拉伸性质的,也可能是扭转性质的)时,也许开始地壳还不会做出反应,可是持续时间一久,或者压力不断增强,地壳就会发生猛然地断裂。这种断裂来得十分突然,可以说是在转瞬之间完成的。在地壳断裂过程中,不但引起岩石破裂,也要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引起大地的强烈的震撼,于是,地震发生了。因为地震来得十分突然,使人猝不及防,一次几乎无法抵御的自然灾祸便这样降临人间。

科学家们把这种地震叫做“构造地震”。据研究,世界上绝大多数地震都是由地壳断裂大地震使很多房屋倒塌,很多人无家可归产生的。

那么,为什么地震有大有小呢?打个比方,你拉一张弓,弓拉得越紧,射出的箭就越有力。地震也一样,当一个地区的地壳受力时间越长,受力越大,它所产生的地壳破裂就越剧烈,释放的能量也越大,地震震级就越大,反之亦然。

除了构造地震以外,火山也能引起地震,甚至较大型的水库蓄水后,也可能引发地震。但这些地震规模小,对人类的威胁也不能与构造地震同日而语。

从以上所述,好像地震的成因问题已经解决了。其实并不那么简单。其原因有:

虽然,构造地震的理论有很大的说服力,但是,其中细节还有许多有待完善,构成构造地震内部的机制还没有完全弄清楚,比如,引起地壳破裂的地应力是怎样产生的,又是怎样施加于地壳上的,以及所产生的可以看得见、测得到的各种现象等等诸多问题,都需要进一步加以解决。

鉴于地震成因与发生机制的复杂性,地震工作者多年苦苦追求,却不能得到应有的回报,于是科学家又从另一个角度来解释地震成因。尽管这一假说的支持者目前还十分有限,但是,它至少可以看出人们对于构造说的怀疑。他们认为,地壳的破裂可能并不是引起地震的根本原因,引起地震的直接原因是地球内部异电荷“连接”的结果。提出这种观点的人认为,地球是一个巨大无比的电机,在转动过程中,会产生巨大的不同性质的电荷。由于受太阳粒子等天文因素的影响,地球内部的相异电荷突然连接,形成“地下闪电”,从而释放巨大能量,由此才产生了地壳的破裂和地震的发生。

沙漠产生之谜

据统计,地球上沙漠总面积约1500多万平方千米,占地球陆地总面积的1/10,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大。那么,面积如此大的沙漠究竟是怎样形成的呢?

传统的观念认为,沙漠是地球上干旱气候的产物。从地球上沙漠的分布来看,也证实了这一观点。目前世界上的大部分沙漠都集中在南、北纬15°~35°之间,如北非的撒哈拉大沙漠,澳大利亚的维多利亚大沙漠,南亚的塔尔沙漠,阿拉伯半岛的鲁卜哈里沙漠,等等。这是因为地球自转使得这一地带长期笼罩在大气环流的下沉气流之中,气流下沉破坏了成雨的过程,形成了干旱的气候,造就了茫茫的大漠。

然而,这一理论并不能解释所有沙漠的成因,比如塔尔沙漠,它的上空湿润多水,而且当西南季风来临时,那里的空气中水汽的含量几乎能与热带雨林地区相比。于是有人认为,尘埃是形成塔尔沙漠的主要原因。

科学家们发现,塔尔沙漠上空的空气浑浊不堪,尘埃密度超过芝加哥上空几倍。尘埃白天遮住了阳光,大气灰蒙蒙的,略呈暗红色,夜间也不见群星。尘埃一方面反射一部分阳光,另一方面又吸收一部分阳光,使本身增温而散热。白天因为尘埃弥漫使得地面缺少加热,空气就不能上升。夜间,尘埃以散热冷却为主,空气下沉,同时也减弱了地面的散热。于是此地既无降雨条件,又无成露可能。尘埃在这里竟制服了湿气,使地面只能形成沙漠。

那么,这么多的尘埃又源于何处呢?有的学者指出,塔尔沙漠的尘埃最初是人类制造的,人类是破坏生态环境,制造沙漠的真正凶手!正如200年前法国哲学家夏托·布赖恩所说的:“野蛮时期是森林、草原,到了文明时期却成了沙漠。”持这一观点的人还以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的演变为例,证明自己的观点。

撒哈拉沙漠的大部分地区在远古时代曾是一片植物茂盛的肥沃土地,绿叶葱翠,禽兽成群,万木竞荣……后来,由于人类破坏了原有的生态环境,才“制造”了沙漠。干旱的气候不是元凶,它只是提供了形成沙漠的适宜条件。

但也有人不完全同意上述观点,认为撒哈拉沙漠的形成最初是很缓慢的,直至公元前50沙漠地区环境恶劣,气候非常干旱,是人们意识中是为荒凉的地方00年,不知从什么地方飞来铺天盖地的黄沙,才使此地变成了辽阔无际的沙漠瀚海。然而这不期而至突如其来的黄沙又是从哪里飞来的呢?没有人能确切地回答这一问题。

到底是谁制造了沙漠?

充满谜团的可可西里无人区

可可西里无人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青海、西藏、新疆三省区交界处,但主要在青海省境内。东至青藏公路,西以喀喇昆仑山脉为界,北依昆仑山,南被唐古拉山截住。方圆约24万平方千米,是青藏高原最大的高寒地带。因为那里海拔5000余米,气候干燥寒冷,严重缺氧和淡水,环境险恶,人类无法在那里生存,那里的一切都是未知数。可可西里无人区,是中国最大、海拔最高、最神秘的“死亡地带”,也是世界屋脊的最后一块考察区。国家考察队于1990年5月,首次对它进行历时90天的探险考察,总行程2.5万公里,考察面积达7.5万平方公里。

这次考察,共建了11个考察站,其中最低的工作站驻扎在海拔4350米的山坳里。这也许是世界各国探险队迟迟未对可可西里进行考察的重要原因。

一般认为,海拔3000米高度对人体有一定损伤,这种损伤性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而递增。在海拔5000米以上地区活动的人,普遍地心脏会变大,变大的心脏压迫肺,使肺变小。如果连续工作超过90天以上者,变大了的心脏将很难恢复,直至无法呼吸而死亡。

一天考察探险队碰上一个奇迹,竟在距青藏公路百余里的无人区境内发现两户牧民。他们一见考察队员们,便一家三代统统跪下,三步一磕头地老远迎过来,显然,他们把这些人当成天神了。

值得考究的是,他们何以能在生存条件极为恶劣的“死亡地带”生存下来?

奇怪的是这里还生长着成群的藏羚羊、野驴、野牦牛、狼,它们以旺盛的生命力使这块弥漫着死亡阴影的地区充满活力。

可可西里,一个充满谜团和生机的世界,人类正试图一步步走进的无人区。

争论不休的太湖成因

太湖是我国长江中下游五大淡水湖之一,水面达2400平方千米。太湖风光秀丽,物产富饶,以太湖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向来是中国的鱼米之乡,这里河网纵横,湖荡星罗棋布。春天到来,菜花金黄,稻秧透绿,小舟在河湖荡漾,采桑姑娘在桑园忙着采摘桑叶。一幢幢粉墙灰瓦的房舍掩映在茂林修竹之间,到处一片生机。

太湖四周群峰罗列,出产的碧螺春名茶与太湖红橘,在古代就是送给朝廷的贡品。太湖里出产各种各样的水产品,其中的太湖银鱼,浑身晶莹剔透,肉质细嫩,是筵席上的美味佳肴。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全国闻名的大湖,关于它的成因,一直到今天还争论不休。

对于大地上非常显眼的地理事物——湖泊,地理学家们早就有过深刻的研究,并按它们的成因分成若干类别。比如,有的湖泊是河流活动形成的,叫河迹湖。有的湖泊是海洋活动形成的,叫海迹湖。此外,还有构造湖、冰川湖、堰塞湖、火山湖等。

那么,太湖属于哪一种类型呢?

最早也是最流行的意见,认为太湖是古代海边的澙湖演变而来的。也就是说,属于我们上面提到的海迹湖的一种。

持这种意见的人们这样假设:大约在5000多年以前,长江口并不在今天的位置上,而在长江口靠上的江苏镇江、扬州一带。长江南面的钱塘江江口也靠后面。这两条大河成年累月、不停地把自身带来的泥沙堆到河口一带,使得河口不断向前延伸。太湖正好处于长江与钱塘江两大河口之间,自然就形成一个大海湾。随着时间的推移,两河的泥沙不停地堆积,河流不断向前延伸,慢慢地夹在两河之间的海湾就被泥沙包围起来了。开始,可能海湾还与外海相通,海水还可以自由地进入海湾,海湾里的水还是咸的。到了后来,沟通外海的水道也被堵死,海水不能再自由地进入海湾,陆上的河流却源源不断地带来大量的淡水,海湾的水由咸变淡,于是地球上一座新的湖泊诞生了。

太湖的湖说确实有很大的说服力。太湖的位置确实在两条大河口的夹缝中,两条大河一直到今天仍然在缓慢而不停地向前移动着。太湖水面辽阔,却又十分的平浅,与海边的澙湖十分相近。所以,这种说法一产生,就几乎成了大家公认的看法。

近年来,情况慢慢发生了变化。一些研究者们在研究太湖过程中又有了新发现。人们在翻阅一本叫《吴中水利记》的北宋时期的古书时,发现书中记载着,在北宋神宗八年(公元1075年),太湖地区发生大旱,太湖水位下降到了以往从来没有过的位置。这时人们发现,湖边数里的干涸的湖底上,竟然露出了古代居民留下的坟墓和村庄的街道,一根根已经近于腐烂的树桩仍然立在湖中。后来,通过实地调查,人们还在太湖的湖底找到距今6000到1万年前古人类石器时代的遗址。

这个事实给澙湖说以致命的打击。因为,如果太湖是古代海洋留下的湖,那么,就根本不会有人在海底居住过。于是,又一种假说出现了。人们推测,大约在6000年到1万年前,太湖地区是一片低平的平原,人们曾经在这里生活和居住过。由于地势较低,终于积水成湖,人们还没有来得及搬走他们的家当,就被洪水淹没了。

至于太湖这片洼地的形成,他们认为,这和这里的地壳运动有关。太湖地区一直是一个地壳不断下沉的地带,由于地势低洼,从四面八方汇来的流水不能及时排出去,自然就形成了湖泊。

太湖的“平原淹没说”还没有得到更多的传播和响应,又一种成因说突然出现了。前几年,南京一批年轻的地质工作者们,用全新的观点来解释太湖的形成。

他们大胆地假设,可能是在遥远的古代,曾有一颗巨大无比的陨石,自天外飞来,正好落在太湖的位置上。也就是说,偌大的太湖竟然是陨石砸出来的!他们估计,这颗陨石对地壳造成了强大的冲击力,其能量可能达到2.16×108千吨的黄色炸药爆炸产生的能量,或者等于1000万颗在日本广岛上空爆炸的原子弹的能量。

提出“陨石冲击”假说的年轻人,列举出如下几个方面的证据:

第一,从太湖外部轮廓看,它东北部向内凹进,湖岸非常破碎;西南部则向外凸出,湖岸非常整齐,大约像一个平滑的圆弧。与国外一些大陆上遗留下来的陨石坑外形相对照,十分近似。他们认为,太湖的外部轮廓具有典型的陨石坑形态。

第二,研究者还深入实地进行大量野外调查。在调查中他们发现,太湖周围的岩石岩层断裂有惊人的规律性。在太湖的东北部,岩层有不少被拉开的断裂,而西南部岩层断裂则多为挤压形成的断裂。这种地层断裂异常情况只能在受到一种来自东北方向的巨大冲击时才会出现。

第三,研究者还对太湖附近的岩石进行大量的采集与观察。他们发现,这里有成分十分复杂的角砾岩,有的岩石在显微镜下,还可以看到被冲击力作用产生的变质现象。另外,他们还在太湖附近找到不少只有陨石冲击才会产生的宇宙尘和熔融玻璃。

根据以上的证据,他们推断,陨石是从东北方向,沿着与地面有一定交角的方向俯冲下来的。太湖西南部正好对着陨石前下方,冲击力最强,所以产生放射性断裂,东北部则受到拉张力的作用,形成与撞击方向垂直的张性断裂。由于陨石巨大的冲击力,必然造成岩石破碎,形成成分混杂的角砾岩和岩石的冲击变质现象。

以上就是最新出现的太湖形成的陨石冲击说的简单介绍。3种假说谁对谁错,我们还不能下结论,需要用新的材料加以补充论证,最后形成大家公认的意见。

神奇的南极不冻湖

南极1400万平方千米的土地,几乎完全被几百至几千米厚的坚冰覆盖了,这里温度达到了零下50度,一切在这里都没有了活力。可是,就在这块冰天雪地的地方,科学家们却意外地发现了不冻湖。这个不冻湖的面积达2500多平方千米,这里没有任何人类的足迹,生物也极其罕见。更令人惊奇的是这样的湖在南极并不止一个,前苏联考察队利用电波器在他们基地附近厚达3000米的冰层下,又发现了九个不冻湖。

这是一个令人费解的问题。地质学家考察后发现,这个湖泊的周围没有任何火山活动的现象。湖水跟地球表面上的其他水也没有什么两样。为什么在这样的条件下,水没有凝固成冰呢?

部分科学家认为,这是在特殊条件下气压和温度交织在一起的结果。这些科学家根据气压与固体融点之间的关系,从南极湖水所承受的特殊压力的角度去解释不冻湖的不冻之谜。的确在3000多米冰层下,湖水所承受的压力可达到278个大气压。在这样强大的压力下,冰在零下2℃左右就会融化。同时,冰层能有效地防止热量的散发,使南极大陆凹部的大量冰融化,变为“湖水”。然而,这种观点遭到了反驳,因为假如是这样,那么南极地区的所有湖水都应该不会结冻,为什么独独这里能够这样?

其他一些科学家认为:这个“温水湖”水下,很有可能有个大温泉,把这里的水温提高了,冰融化了。然而,这种观点因为得不到合理的考证而受到了其他科学家们的质疑。直到今天,还没有人能够拿出能说服人的例子来证明这种观点。

还有一些科学家推测为:湖水其实是被太阳晒热的。他们认为,这个四周被冰山包围的湖实际上是一潭死水,它的热量很难发散。而这里的冰层就像一个透镜一样,能够使太阳光线聚焦,成为湖上的一个热源。天长日久,就形成了这一冰川上的不冻湖。不过这种观点遭到了与第一种观点相似的质疑。

宇宙学家于是提出了“外星人说”,这种说法认为,在南极的冰层下极有可能存在着一个由外星人所建造的“秘密基地”,是他们在活动场所散发的热能将这里的冰融化了。不过南极究竟有没有外星人,迄今为止尚未找到足够的证据。

食人岛之谜

索具在风中劈啪作响,风帆张满,稍倾斜的船身随着起伏的波浪航向大海。这不是一艘普通船,而是十足仿照8世纪阿拉伯帆船构造、用大象从印度马拉巴海岸森林拖来140吨坚硬木材建造的仿古船。船长28米,船上高18米的主桅和22米的主帆桁,都以手工用整棵树干雕制而成。同时,由于中古时代阿拉伯人造船不用铁材(当时铁极昂贵罕有,铁钉又容易使木材破裂),这艘20世纪仿造的船只,建造时也不用一枚铁钉,船板和肋材上的2万个孔眼都是手工钻出,再用总长约650千米的椰子纤维绳索将它们缀合而成。

《天方夜谭》故事中所载的传奇商人辛巴达,就是乘坐这样的一艘船进行了7次航行,从巴格达和巴斯拉港(伊拉克境内)出发探险和追求财富。辛巴达也正是坐着这样的一艘船航行到巨鹏谷(巨鹏据说是可以把整头大象吞下的巨鸟)、到恐怖的“海上老人”家乡,而且航遍了《天方夜谭》故事书中所描述的很多其他离奇古怪、子虚乌有的地方。

现代这一次航行,所有船员可不是故事中的人物。这艘船在波斯湾海岸建成,命名为“苏哈尔”号(据说苏哈尔是辛巴达出生地),船员都是阿曼酋长国的阿拉伯人。这艘船的启航日期是1980年11月某天,由一位名叫薛弗林的英国人指挥。他专长于验证古代传说中的种种事物,方法是到现场实地测试以证真假。

这次航行前三年,薛弗林乘坐过一艘用木材和皮革造成的11米长小船,从爱尔兰航行到新西兰,从而证明6世纪时一名爱尔兰修士圣布伦丹可以乘坐类似的小船,在哥伦布之前约1000年到达北美洲。这一次,薛弗林认为有关辛巴达的传奇事迹,很可能是根据8世纪至11世纪时阿拉伯航海者的实际经历而构想出来的,因此,他仿照古法建造了这一艘木船,并打算乘这船前往亚洲远方。他决定沿途以中古时代水手的眼光,观察所经的这一部分世界,看看他们有些什么经历,可让人编写辛巴达神奇之旅时夸张成为惊险刺激的故事。

尽管帆船饱受害虫侵损、盐分腐蚀和热带风暴的吹袭,这艘手工建造的“苏哈尔”号,竟然航行了7个月仍然安然无恙,从阿曼到中国广州,航程共9000多千米。薛弗林造船时遵照的古代造船技术,似乎比一些近代或现代造船术还要高明。例如,船身外面是用一种防水的树脂与石灰混合物保护,里面则只用植物油涂擦椰子纤维绳索保养。结果,即使能咬穿最坚实木板、成为后期热带船只克星的船蛆虫,也没有对“苏哈尔”号的船身造成重大损害。所以,这一次航行的主要目的算是达到了,因为薛弗林在航程中找到辛巴达故事与真实世界之间一些令人兴奋的联系。

例如,辛巴达作第七次航行时,被海盗卖给一个象牙商为奴。后来他被象牙商派去一座森林工作,发现了一处象墓。虽然未经证实的报道曾说有人看见一头象把另一头象的骨骼搬到一处不明的地点,但直至今天,仍无人确实知道一头死去或垂死的象究竟下落如何,因为从来极少有人发现象的尸体。因此,这种重物很可能有一个极特别的集体藏尸之处,我们虽然无法知道象墓的确实地点,但是这一点认识可能就是辛巴达故事的依据。

另一个故事说辛巴达到了一个后人鉴定为斯里兰卡(从前称为锡兰)的遥远地方。他在那里发现一个由毒蛇保护的钻石山谷,但终于能设法逃脱,而且口袋里塞满了无数宝石。虽然今天斯里兰卡不再开采钻石,但这个岛仍然有许多种宝石出产,例如红宝石和蓝宝石。

正如在辛巴达故事中所说的一样,这些宝石,是从山谷地下的冲积土层中开采出来的,而清凉潮湿的矿坑,往往是蛇类躲避热带热浪的上佳藏身之所。同时,据薛弗林发现,今日斯里兰卡的宝石贸易大部分仍然由回教徒控制,他们的回教信仰就是7世纪由阿拉伯航海者传去的。

在另一次航行中,辛巴达曾在一个叫做“女人岛”的地方娶妻和居留。他丧妻时像陪葬品般遭活埋(当然后来逃脱了),而这刚巧与印度古代一度盛行的寡妇自焚殉夫习俗大异其趣。薛弗木认为,描写这种极不寻常场面的灵感,几乎毫无疑问是来自目睹米尼可岛葬礼习俗的阿拉伯航海者所述经历。米尼可岛是印度西部海岸外拉喀地夫群岛中的一个小岛,古时一度受十分强烈的母权中心文化支配。

辛巴达传奇故事最著名的“海上老人”和“食人岛”两个故事,很可能源于中古时代航海者在苏门答腊的经历。苏门答腊位于马来半岛西岸外,是一个像根粗大狼牙棒那样的大岛。

在“海上老人”的故事中,辛巴达沉船之后遇见一个坐在溪涧旁边、全身毛茸茸用树叶遮体的动物。辛巴达以为那个动物是个老头子,便把它背在肩上,帮他渡过溪流。岂料到达另一边,那个从不说话的家伙不肯下来,只做出手势和发出咕噜的声音。它用双腿紧缠辛巴达的脖子,几乎令他昏厥,然后把他当牛马一样驱使。它一面吃树上的果实,一面夹住他、打他。辛巴达后来发现这个役使他的动物双脚皮肤既粗且黑,它不是老人,而是一头野兽。过了几个星期,辛巴达才想出办法,诱骗那家伙喝下发酵的果子汁,等它喝醉后将它杀死,才能逃走。薛弗林指出,“海上老人”的形象和苏门答腊特产的一种颇有智慧的猩猩极为相似。这种猩猩似身躯萎缩的老人,脚上皮肤粗黑,日常以果实充饥。此外,虽然动物学家认为这种猩猩是胆怯的动物,但居住在荒僻森林村落中的许多苏门答腊人,至今仍然害怕这种动物,认为是非常危险的似人的生物。

另一个“食人岛”故事中辛巴达及其船员流落到一个奇怪的岛上。薛弗林认为这个岛也是苏门答腊。故事说他们被带到一个村庄,那里的土人似乎对他们非常友善,而且送上丰富的食物款待他们。所有人中,只有辛巴达感到这种慷慨事有跷蹊,因此一点东西也不吃。后来辛巴达看见同伴一个个神志不清,更深信食物中掺了麻醉药物。日复一日,水手越来越胖,整天恹恹欲睡。最后,辛巴达看见族长的盛宴中有人肉时,才发觉这些主人的不良动机,于是设法逃走。但这时想拯救那些被麻醉的水手已来不及了。他最后一次看见属下的船员时,只见他们在田野中手脚爬地,在牧人看管下像牛群一样吃青草。

据薛弗林研究所得,食人习俗在中古时代印度尼西亚群岛并非罕见。在这个直接与苏门答腊岛有关的故事中,最突出的一点就是用药物麻醉受害者。薛弗林报道说,在苏门答腊北部地区,大麻至今仍是烹饪时采用的一种香草。他认为苏门答腊是前往附近一个香料港口的必经途径,而当时阿拉伯人又经常到个港口交换阿拉伯人制药普遍采用的樟脑,所以他们一定会接触过食人族及食人族使用的麻醉药。这些经历极可能成为构思“食人岛”故事的素材。

黄河是怎样形成的

黄河留给我们的谜实在太多了,就连它是怎样形成的问题,也就是说,它的形态、流向,是自古以来就和今天一样,还是经历过复杂的变迁,这个问题一直到今天还没有哪位科学家可以完全讲清楚。

今天的黄河发源于青海省的巴颜喀拉山北麓约古列宗盆地,由此东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等9省区,在山东省的东营市注入渤海,全长5460千米,为中国第二大河。

黄河的平面形态十分奇怪,开始在青藏高原上,就绕着积石山,做了一个180度的大回环。到了甘肃以后,它不按照通常的习惯,向东流,沿着黄河的另一条支流渭河就近入海,而是舍近求远,继续北上,并绕着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先向北,后向东,而后又向南,又来了第二个180度大回环,在陕西的潼关拐了一个90度直角,向东奔入大海,在中华大地上画了一个巨大的“几”字。黄河曲折度之大天下闻名,所以有“天下黄河九十九道弯”之说。

根据地形学的基本法则,降水落到地面后,会沿着地形的坡向迅速汇流,并在流动过程中冲蚀地表形成沟谷,由沟谷变成小溪,小溪又汇成真正的河流。流水流向取决于地形坡向,一般情况下,河水总是沿着最近的、最方便的路线前进。所以世界上大部分河流的走向总是顺着地形坡向,比较顺直,即使有些弯曲,也是那种和缓的弧形。可是,黄河偏偏不是这样,河流在流淌的过程中出现了上述几个奇怪的拐弯。这不能不让许多人望而生疑。

黄河河道的走向有两处疑点,一直引起科学界的密切注意。

一处在陕西与甘肃的交界处,这里,黄河本来可以自西向东流进渭河,却被一座不高的山岭——鸟鼠山分隔开来。另一处在内蒙古托克托(即河口镇)以东到凉城一线,这里黄河本来可以顺直地向东流入永定河上游的洋河,再流往天津入海,却偏偏南下,绕了一个很大的弯子。

根据以上的两个疑点,人们怀疑,在遥远的古代,黄河可能是走渭河东流入海的。与此同时,还有另一条河流绕过鄂尔多斯高原,在托克托向东流过岱海盆地,进入永定河上游的洋河,在天津流入渤海。

这样说是有一定根据的。如果你到过陕西,在渭河两岸跑过,你可能会发现,这条本来不是很长的河流,却有一个非常非常宽的河谷。以西安以西的武功附近的渭河为例,河水只在宽不过百十米的河床中流淌,河两岸却有两层高高的阶地,当地老百姓称它们为头道塬和二道塬。每层阶地相对高差都在二三十米以上。全国著名的农业大学陕西农业大学就坐落在高高的二道塬上面。走进农业大学,你要爬一个陡坡,那是二道塬的前缘,这里距离今天的渭河已经接近5千米。我们知道,阶地是当年河流留下来的遗迹。当你站在陕西农业大学校门口,向着远方眺望渭河和它宽阔的谷地时,你无论如何也想像不出,今天的渭河,凭着它的水量,能够造成这样宽阔的河谷!

再一个根据在渭河上源。渭河是黄河上一条重要的支流,源头在甘肃省境内的渭源县西境的鸟鼠山。翻过鸟鼠山就是黄河另一条小支流洮河,从渭源到洮河岸边的临洮,水平距离只有50千米。鸟鼠山不高,两河的距离又那么近,这就让人猜测,大约在新第三纪(距今约为2000多万年到500万年)时,黄河本来是沿着它的支流洮河上溯,再穿过鸟鼠山,进入渭河的。由于后来鸟鼠山一带发生地壳抬升,阻断了古黄河上游与渭河的联系,它只好改道向北,流进当时的另一条河流,即今天的黄河。

再让我们来到黄河的另一个疑点地——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东北角的托克托。本来,按照黄河的自然流向,它应该继续东流,可是却硬是来了个直角拐弯,沿着晋陕谷地南流,最后穿过壶口和龙门峡谷到达潼关,与古代的黄河——今天的渭河相汇。产生托克托黄河弯曲的原因和发生的时代目前还不太清楚,也许也是在第四纪初期地壳运动造成的吧。直到今天,在托克托以东留下的那片低洼的盆地,似乎还在告诉人们,那里曾经流淌过一条大河。

接下来的问题是从托克托到潼关的晋陕峡谷又是怎样形成的。有材料说,那里是一条南北向的长长的地壳断裂带。不妨这样设想,既然滔滔的黄河水被高山阻挡不能东行,它只好沿着这条断裂带向南开路。

持这种猜想的人,还可以到黄河壶口瀑布和龙门峡谷看一看,在壶口上游,浑黄的黄河水平静地流淌着,一到壶口,一下子就跌入几十米深的深槽,发出隆隆的吼声。“万里黄河一壶收”,透过黄河那磅礴的气势,你也许会想像得出,大约在几十万年以前黄河因地壳运动发生夺路改道时的情景。

黄河因地壳运动造成的河道变化,还有一个典型的事例。在青海省境内有一条有名的倒淌河。这条长度只有几十千米的小河,发源于日月山,与一般中国境内的河流不同,它不向东流,而是向西流进青海湖。传说1000多年前,唐代文成公主下嫁吐蕃首领松赞干布时,沿着唐蕃古道西行,越过日月山,来到倒淌河边。第一次见到倒淌河,文成公主很吃惊,她不知道天下还有向西流的河!这条完全不同于中原的河流,引起了她强烈的思乡之情,不觉泪流满面。

据研究,原来倒淌河也是向东流入黄河的。不但倒淌河,就连它西边的青海湖以及湖西的布哈河都是流入黄河的。后来,日月山一带地壳抬升,切断了与黄河的联系,倒淌河只好转而西流,青海湖也成了一个内陆湖。关于青海湖由外从河南郑州的邙山风景区看黄河流湖变成内流湖的观点,目前基本得到了专家们的认可。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以上介绍的有关黄河形成的种种推测,并不是大家公认的看法,不少细节还需要进一步加以深入研究。

深藏海底的峡谷之谜

在大洋边缘的大陆架和大陆坡上,人们经常会发现坡度陡峭、极其壮观的海底峡谷。那么,海底峡谷是怎样形成的呢?

有人认为,海底峡谷是由地震引起的海啸侵蚀海底而成的。可是,在没有海啸的地区也发现有海底峡谷,可见,海啸之说不能用来解释所有海底峡谷的成因。

河蚀说的拥护者认为这些海底峡谷所在的海底过去曾经是陆地,河流剥蚀出的陆上峡谷后来由于地壳下沉或海面上升,才被淹没于波涛之下成为海底峡谷。日本学者星野通平就认为历史上海平面曾一度比现今低数千米,大陆架和大陆坡那时均是陆地。不过,现代地质学研究表明,全球海平面大起大落幅度达数千米,是根本不可能的。至于某些陆架、陆坡区地壳大幅度升降的说法,倒是可以接受的,但海底峡谷也广泛见于地壳运动平静的构造稳定区,所以陆上峡谷被淹没时说法不能作为海底峡谷的普遍成因。

1885年,科学家发现,富含泥沙的罗纳河河水注入清澈的湖水之下,沿湖底顺坡下流。以后科学界把这种高密度的水流称做浊流。1936年,美国学者德利在阅读一篇描述日内瓦湖浊流现象的文章时,猛然意识到,海底峡谷很可能就是由海底浊流开拓出来的。携带大量泥沙,沿海底斜坡奔腾而下的浊流,应具有强大的侵蚀能力。不过,当时还从未有人观察过海底浊流现象,所以人们对这一说法仍然将信将疑。到了20世纪四五十年代,海洋地质学界通过深入研究,得出浊流具有强大的侵蚀能力的结论。1952年,美国海洋学家希曾等人研究了1929年纽芬兰岸外海底电缆在一昼夜间沿陆坡向下依次折断的事件,判定肇事者正是强大的海底浊流。希曾等人还根据海底电缆依次折断的时间,推算出这股浊流在坡度最大处流速高达28米/秒,在到达水深6000米的深海平原时,流速仍有4米/秒。自陆坡至深海洋底浊流长驱达数千里之遥。这以后,海底浊流的存在逐渐为广大学者所接受。

海底浊流虽有较强的侵蚀能力,但海底峡谷的规模太大了,光靠浊流能否切割出深达数百米乃至数千米的海底峡谷,对此,一些学者仍表示怀疑。

海底峡谷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还需要海洋地质学家进一步研究探索。

火焰山之谜

在《西游记》中,唐僧领着他的三个徒弟来到火焰山下,他们被这座燃烧着熊熊烈火的火焰山挡住了去路,无奈之下,只得由孙悟空千方百计借来了铁扇公主的芭蕉扇,师徒四人在把火焰山的烈火扇灭之后,顺利西行。当然这只是神话传说而已,不过既然火焰山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都不曾燃烧过熊熊大火,那么它为什么会被称为火焰山呢?

火焰山位于中国新疆吐鲁番盆地。仔细观察一下火焰山的地貌,它的山体全部由红色的页岩和砂岩组成。这些页岩和砂岩是由距今1.1亿年前或7000千万年前的中生代侏罗纪和白垩纪以后的新生代第三纪时的泥土和沙粒堆积而成的。那时天气非常炎热,在沙石泥土中沉积的铁元素经过雨淋、高温氧化之后,形成了很多红色的氧化铁。在喜马拉雅山运动时,这些堆积物褶皱隆起,抬升成山,火红底色的火焰山山体由此而构成。

但是,除了火焰山之外,还有其他的山也是由红色岩体构成。火焰山较为出名,主要是因为当地自然环境衬托火红的山色的缘故。吐鲁番盆地是中国西部夏季著名的“火炉”,这里的气候高温炎热。吐鲁番在元代时就曾被称为“火州”。这里的岩石在十分强烈的风化作用下,山石造型极为奇特,沟壑滴水不流,山上寸草不生,山麓沙砾堆积,与一望无际的茫茫灰白色戈壁沙滩相映,灼人的阳光在山势奇特的红色岩石上照射着,烈焰蒸腾,红光闪耀,正如在燃烧着的熊熊烈火。也许正是因为如此,才给了《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以创作灵感。

罗布泊是怎样消失的

上面我们说过,古楼兰在罗布泊的西北方。既然古楼兰已经确定,罗布泊的位置自然也就知道了。

罗布泊是我国新疆境内一个重要的内陆湖泊。1931年,曾有人实测它的面积为1900平方千米。11年后,增至3000平方千米,比今天的太湖还要大600平方千米,真可说是全国的大湖之一了。可是到了今天,当我们拿到罗布泊的卫星照片时,竟发现罗布泊早已干涸,湖岸边一圈套一圈的条带形阴影,在照片上勾画出一个耳朵似的洼地。

罗布泊,早就记入中国的史籍中,有“幼泽”、“浦昌海”等别名。在蒙古语中,罗布泊又叫“罗布淖尔”,意思是“众水汇入之湖”。罗布泊地区海拔768米,为塔里木盆地的最低点。南疆的主要河流塔里木河及其支流孔雀河和车尔臣河等都以罗布泊为自己的最后归宿。在历史上,发源于祁连山的疏勒河也是把自己的河水注入罗布泊的。

那么,为什么这样一个两三千平方千米的大湖,在五六十年的时间里会这样轻易地消失了呢?

最早的解释归于气候的变干。有人这样推测:亚洲中部在最近的地质时期内,一直处在不断变干的过程中。早期,这里气候远比今天要湿润得多,河流水大,流入湖泊中的水自然也就多。到了后来,由于气候变干,河流水量减少,湖水也在变少,渐渐地这个两三千平方千米的大湖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看来这种意见确有几分道理。罗布泊地区是一个十分干旱的地区,终年少雨,多年平均降水量只有十几个厘米。夏季十分炎热,春冬又多风沙,因此蒸发十分旺盛,理论蒸发值可达2000到3000毫米。打个形象的比方,假如在罗布泊地区放上一个两三米深的大缸,里面盛满了水,一年之内会全部蒸发殆尽。

另外,从罗布泊的地形看,它是一个十分平浅的洼地,所以湖泊面积虽然很大,湖水并不深,偌大的湖泊中很少有超过两米以上的地方。打个比方,罗布泊盆地就像一只巨大的平底锅,只要气候稍稍变干,就会大大地增加湖水的蒸发量,罗布泊的消失也是意料之中的事。这种情况在干旱地区时有发生。

气候变干说并没有得到所有科学家的普遍认同。他们争论说,有史以来,即使中亚地区的气候有干旱化趋势,但是,气候变化的幅度并不像“变干说”的支持者们说得那么严重。也就是说,中亚近几千年内的气候变干趋势,尚不足以构成像罗布泊这样大的湖泊,在短短五六十年内完全消失的根本原因。

于是有的科学家提出另外一种解释。他们从沙漠地区的河流易决口、易改道的特点出发,认为罗布泊所以消亡,是因为原来流进罗布泊的塔里木河,由于泥沙过多,河床淤塞,当洪水来临时,突然发生决口,新的塔里木河改走了决口后的河道。既然河水流到别处,罗布泊丧失了水源补充,必然逃脱不了消亡的命运。

说到这里,不能不把20世纪初发生的一起关于罗布泊的大争论向你们介绍一下。还在19世纪末,一位俄国科学家来到罗布泊。可是当他把他看到的罗布泊公之于世时,立刻遭到另一位德国科学家的指责。他把俄国科学家确定的罗布泊的位置与中国出版的地图相比较,发现俄国人把罗布泊往北搬了100多千米。是俄国人搞错了,还是中国的地图画错了呢?

最后,还是一位瑞典科学家提出一个折中的答案。这位瑞典人解释说,既不是俄国人搞错了,也不是中国的地图画错了,而是罗布泊自己搬家了。所以造成罗布泊搬家的原因,就是上面我们介绍的塔里木河改道,引起原来罗布泊的消亡。与此同时,在罗布泊不远的地方,又形成一个新湖泊。从此,罗布泊又有了一个新名称:“游移湖”。

最近以来,随着科学工作者对新疆的考察日益增多,对新疆的认识也不断加深。根据新的考察发现,不少科学家认为罗布泊并不是一个游移湖,虽然历史上罗布泊的范围有大有小,但始终没有发生过游移。另外,他们对罗布泊的消失又提出了新的看法。

他们认为,造成罗布泊消失的主要原因是,流进罗布泊的几条河流水量减少了。由于新疆地区经济的发展,河流两岸土地不断得到开发。为了保证得到稳定的收成,不得不大量引河水灌溉农田。上游的用水多了起来,流进罗布泊的水量就大大减少。科学家们对流进罗布泊的主要河流塔里木河的水量进行过比较精确的计算。塔里木河在流出山区时,年产水量可达200亿立方米,经过沿途的引水,到了下游,水量已经减少到不足10亿立方米。如果只靠这点水量来维持罗布泊的存在,无疑是天方夜谭。

这种看法提出以后,支持的人比较多。由此,我们也对楼兰古国的失踪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在干旱的沙漠地区,水是人类生存的根本。楼兰地处罗布泊岸边,罗布泊给楼兰人提供了取之不竭的饮用水源和各种鱼虾等水产的供应基地。楼兰人一天也离不开罗布泊。提出这种解释的人们推测,可能在当时罗布泊曾经发生干涸。罗布泊一旦干涸,楼兰人还怎么生活下去呢?

也许你们认为,楼兰与罗布泊的消失之谜已经找到答案了。其实并不那么简单。围绕楼兰古城以及罗布泊的兴亡引发的争论并没有完全停息下来,由此掀起的楼兰与罗布泊探险考察风潮一浪高过一浪。因为,罗布泊深居内陆,自然环境极度恶劣,人迹罕至,一直充满着神秘的色彩。中国著名的科学家彭加木为了考察罗布泊附近的自然状况,一去没有回来。不久前,一位上海的探险家也在考察罗布泊时,死在罗布泊附近。

彻底揭开神秘的罗布泊的面纱,还需要时间。

与众不同的石岛之谜

西沙群岛是一个由十几个沙岛组成的岛群,在这众多的岛屿中,有一个岛却与众不同。它由珊瑚等生物沙岩组成,南北长380米,东西宽260米,面积约0.06平方千米,人称石岛。石岛有什么与众不同呢?

西沙群岛各岛屿的海拔高一般为5~6米,而石岛的海拔高度为15.2米,像金字塔一样突出在西沙群岛之中。那么这个奇特的“金字塔”是如何形成的呢?

西沙群岛各个岛屿一般都是由松散的珊瑚、贝壳等生物沙积聚而成,而石岛却不同,它由坚硬的层状生物沙岩构成。为什么单单这个岛的构成这么特别呢?

西沙群岛各个岛屿的一般年龄都不超过6000年,而石岛却比它们老得多,年龄在1.2~2.4万年之间。而且一般的岛都是底部年老,上部年轻,而石岛却不同,它底部年轻,为1.4~1.7万年,越往上越老,顶端最老为2.2万年。这是怎么回事呢?有的学者推测,在石岛附近可能曾经有一个生物沙岩组成的大岛,这是石岛的“母亲”,她不断被风化、侵蚀,其顶部较新的生物沙岩,逐渐脱落下来,组成现在石岛的底部;而母岛越往下的部分则在后来堆积成石岛的顶部,这样便组成现在年龄倒置的石岛。如果这个推测成立的话,那么这个被风蚀的岛应比现在的石岛大的多,但目前还没有找到这个大岛存在过的证明。还有的学者认为这是雨水冲蚀造成的。石岛的组织成分生物沙岩的化学成分是碳酸钙,当原来石岛上层年轻的生物沙岩遭雨水侵蚀后,部分碳酸钙溶解,渗到石底层,使底层岩石年龄变小。而相对的上层生物沙岩年龄则变老,由此形成年龄倒置现象。但为什么别的岛没有出现这种现象呢?这种怪现象到底是怎么形成的呢?

贝加尔湖的奇异生物来自何方

如果你坐上从北京开往莫斯科的国际列车,出了蒙古国,再向北远行,就会在火车行进方向的右侧,看到一个一眼望不到边的大湖,静静地躺卧在群山和林海之间。火车要在湖岸边行驶整整6个小时。有时候,火车就在紧挨着湖岸几米的地方行进。这时列车员会指给你说,这就是贝加尔,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最大的湖泊。

贝加尔湖是一个长条形湖泊。它南北长600多千米,东西宽50多千米,面积31500平方千米,绕湖一周1300千米。论面积,在世界湖泊家族中它排行第八;论水量,仅次于世界第一大湖里海,居世界第二位。而且,里海的水根本不能和贝加尔湖相提并论。因为,里海水是咸的,而贝加尔湖的水是真正的优质淡水。这个湖有近2.3万立方千米的淡水,差不多集中了全俄罗斯所有的河川、湖泊淡水量的80%,是人类一大水源宝库。

贝加尔湖蓄水量这么大是和它巨大的深度分不开的。它的平均深度超过了1000米,最深的地方可达1620米,也就是说,把我国五岳之首泰山放进贝加尔湖,泰山山顶还要在湖面以下75米,这个深度只有大海才能与之相比。

贝加尔湖有300多条河汇入,其中最主要的河流是流经蒙古国的色楞格河。每年河流把巨大的水量带进贝加尔湖,再由安加河排入叶尼塞河,最后流进北冰洋。

在遥远的密林深处隐藏着这样一个大湖,它像一个谜,长期以来一直是科学家们注意的目标,而栖息在湖中的无数奇异生物更让人难以猜测。

有些科学家来到贝加尔,经过认真调查以后,最终弄清了栖息在湖里的生物种类达1700多种,其数量之大,实在惊人。更稀奇的是,在这1700多种生物种类中,大约有64%是世界其他任何地方都找不到的独有种。

还有一种非常奇怪的现象,有些生物在贝加尔湖附近的西伯利亚绝对找不到它的踪迹,而在遥远的热带、亚热带,却能找到它的同类。要不然,就可能在几千万年,甚至几亿年以前的古老的地层中找到它们的化石。

比如,贝加尔湖中生活着一种藓虫,这种动物的近亲在遥远的印度。还有一种水蛭,只有在中国南方的淡水中才能见到它。一种蛤类动物,世界上十分罕见,人们只能在巴尔干半岛上一个叫奥克里德的小湖中才能找到它的近亲。

贝加尔湖的生物奇闻异事实在太多。我们上面提到,它是个标准的淡水湖,但是在这个淡水湖中,却生长着大量的海洋生物。比如,海豹主要生活在南北极高纬度的海洋中,可是贝加尔湖里也有一种海豹,样子和海洋中的海豹相差无几,生物学家把它称做“贝加尔海豹”,是世界上惟一生活在淡水中的海豹。另外,贝加尔湖中生活着大量鳕鱼、鲱鱼、鲟鱼,它们和大海里的同类十分相似,却完全改变了在咸水中生活的习性。贝加尔湖底到处生长着1米多高的海绵,在水下形成浓密的“湖中丛林”。在海绵丛林中,一种称做“贝加尔龙虾”的动物大量繁殖。

为了解释这些动物的来历,科学家们真是伤透了脑筋。

世界各国的生物学家、地质学家、地理学家、生态学家,甚至考古学家都被邀请来一起探索贝加尔湖的秘密,为了一个目标——给贝加尔的奇特生物的产生,寻找科学而合理的答案。他们日以继夜地工作着,取得了十分可喜的成果。

最早也是比较容易使人们想到的解释是,贝加尔湖的生物可能是从海洋里进来的,因为贝加尔湖里的生物确实带着明显的海洋特性。但目前支持这种意见的并不很多。因为在他们看来,这个深居大陆腹地的湖泊,不管从哪个方向,与海洋的直线距离都在一两千千米以上,没有一条通道把大海与内陆湖泊相连。有谁能想像得出,那些生物是用什么方法跨过宽广的大陆,“飞”到贝加尔湖的!更何况,长期习惯于咸水中生活的海洋生物,一旦进入淡水,必然很快死去。

既然,贝加尔湖生物的“外来说”不那么令人信服,于是,就产生了贝加尔湖生物的“土著说”。这种意见认为,贝加尔的生物可能很早就生活在这里,也就是说,在贝加尔湖形成的时候,这些动物就生活在这里。他们大胆推测,可能在千百万年以前的地质年代里,贝贝加尔湖沿岸风光加尔湖曾是大海的一部分。那时,贝加尔湖里生活着与海洋相同的生物。后来,地壳发生了变动,使贝加尔湖与大海相分离,变成了内陆的一个湖泊,与海洋断绝了联系。

与大海隔断的湖泊开始一定也是咸水湖,可是从四周的河流带来的大量淡水,渐渐地使湖水的化学成分发生了变化,即由一个咸水湖变成了一个淡水湖。当然这种变化过程进行得十分缓慢(如果太快,可能一种海洋生物也不会生存下来)。在贝加尔湖由咸变淡的缓慢过程中,原来生活在海洋中的生物,一部分不能适应环境的变化,死去了;另外一部分则逐渐改变了自己的生活习性,生存了下来。这就是贝加尔所以保存了大量海洋生物的一种比较普遍的看法。

然而,这种假说还待进一步完善。比方,如果这种说法得以成立,那么,到底是在哪一个地质时期贝加尔湖与大海相连,又是在哪一个地质时期开始与海洋相分离?分离以后,这些海洋生物是通过什么方式逐渐适应了淡水环境?如此等等,都需要科学家们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土耳其的地下乐园之谜

土耳其卡帕多在亚的格尔里默谷地,看起来和月球表面很相似。这里的火山沉积物上矗立着奇形怪状的石堡。石堡是由火山熔岩硬化后,经风蚀雨浸而最终形成的。

早在公元8世纪和9世纪的时候,这里的居民就开始开凿空石堡,将其改装成居室。人们甚至在凝灰岩体上砌出富丽堂皇的教堂,在其中供奉色彩绚丽的圣像。然而,卡帕多基亚真正引起轰动的发现埋藏在地下,那就是巨大的可居住成千上万人的地下城市。其中最著名的一座坐落在今天代林库尤村附近。通往地下城市的通道隐藏在村子各处的房屋下面。人们在这里总是不断地遇到通风洞口,这些通风洞口从地下深处一直延伸到地面。

在这地带布满了地道和房间。地下城市是一种立体建筑,分成许多层。代林库尤村的地下城市仅最上层的面积就有四平方千米:上面的五层空间加起来可容纳一万人。人们猜测,当时整个地区曾有30万人逃到地下躲藏起来,仅代林库尤的地下城市就有52口通气井和1.5万条小型地道。最深的通风井深达85米。地下城市的最下层建有蓄水池,用以储藏水源。德米尔先生是地下迷宫——地下城市的发现者,这一发现纯属偶然。在代林库尤,房子下面的地下室被用作冷藏室。有一天,德米在冷藏室偶然发现一个洞口,好奇心促使他向下挖掘……

到今天为止,人们在这一地区发现的地下城市不下36座。其中并不是所有的都像卡伊马克彻或代林库尤附近的地下城市那么大,但都称得上是城市。现在人们已经绘制出了这些城市的俯视图。熟悉这一地带的人认为,地下城市的数量远不止这些。现在所发现的地下城市相互间都通过地道连续在一起。连接卡伊马克彻和代林库尤的地道,足有10千米长。

不可思议的地下城市确确实实存在着,可谁是建造者呢?它们是什么时候建成的?用途又是什么?对此,人们有着不同的见解和推测。当然也有人举出具体的史实加以考证。史实之一是在基督教早期,这一新生宗教的信徒寻求避难并最终选中了这里。最早的一批大约在公元2世纪或3世纪,以后一直延续到拜占庭时期,也就是阿拉伯军队困逼坚固的君士坦丁堡(即今伊斯坦布尔)的时候。当时的基督教徒确曾在这里避过难,然而他们并不是真正的建造者。地下城市在他们到来之前就已存在。地下城市到底是谁在何时修建的呢?推测如下:

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这一带的地基是由凝灰岩构成的,因为附近就矗立着火山。只要有黑曜岩(即火石)地基就很容易被凿空,而火山在这一地区并不鲜见。就这样,也许花了不仅仅一代人的时间,地基就被掏空了。地下城市大多是通过13层的立体建筑。在最低的一层,人们甚至发现了闪米特时代的器物。

闪米特人是一支古老的神权民族,大约在公元前1000年以前,他们曾在这一地区生活过。其都城哈图沙离代林库尤大约有300千米。闪米特人曾一度占领了古老的皇城巴比伦。最初的时候,闪米特的国王被看成是神灵,地位大致相当于古埃及的法老。闪米特人原本没有姓名,只是到后来才有了姓名。他们经常戴高帽子来装扮自己,这种帽子今天称作地精帽。戴这种帽子的人,全世界范围都能见到,可见其传统之深远。有人推测这是人类想以此模仿外星文明使者和肢体不成比例的硕大头颅,称得上是一种爱美的表现。长期以来,对这种戴高帽的现象一直存在着许多曲解,其实,这在当时是一种世界范围内的时尚,并在一些地方,例如古埃及,通过雕塑和绘画被永久记录下来。

有人一直思考的一个问题,人类为什么要把自己隐藏起来?最明显的原因是由于对敌人的恐惧。谁会是敌人呢?

首先,假设地面上的敌人拥有军队,在地面上,他们肯定能看到耕种过的土地和空空如也的房屋。而地下城市里建有厨房,炊烟将通过通气井冒出地面,而被敌人发觉。人们都知道,把呆在鼠洞般的地下城市里的人们饿死或者封死通气口憋死他们,都是轻而易举的事。所以,人们恐惧的不仅仅是地面上的敌人,他们在地下岩石中开凿避难之所,是因为他们害怕能飞行的敌人。这个猜想是否有道理呢?

当然有。闪米特人在他们的圣书《科布拉·纳克斯特》中就已描述过,所罗门大帝怎样利用一辆飞行器把这一地区搞得鸡犬不宁。不仅他本人,他的儿子,所有恭顺他的人,也都曾乘坐过飞行器。阿拉伯历史学家阿里·玛斯乌迪曾描述到所罗门的飞行并大致介绍了他的部族。当时的人类对于飞行现象产生恐惧,我们认为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也许他们曾被剥削、奴役过,所以每当报警声响起来的时候,人们就逃进地下城市。这和我们今天挖筑地下掩体防护自己的情形是一样的。

上述说法虽然只是一种猜测,但人们完全可以持有这种看法。许多证据表明有时候30万人曾一齐涌进地下城市;此外,还有大量有关飞行器的古代传说,详细地描述了古代的统治者们怎样带着家眷在空中飞行。

黄土高原的黄土是从哪里来的

1938年,中国人民的朋友埃德加·斯诺先生,只身一人,从陕西省的西安向北进入陕北革命根据地。从西安到陕北途中,正好穿过中国的黄土高原最为典型的地区。面对眼前遍地黄土和千沟万壑的奇特地形景观,斯诺先生感到困惑不解,后来,在他的《西行漫记》中写道:这是一片多么可怕的地方,简直就是“疯神”捏就的土地!

黄土高原地形破碎,到处都是一条条深深的沟谷和荒凉的土山。不只是许多进入中国黄土高原地区的外国人觉得难以理解,就是刚来到黄土高原的中国人也无法想像。可以说,世界上再也找不到一块区域这样大的、完全由黄褐色的土质覆盖的土地。北到长城一线,南到秦岭,东到河北与山西分界的太行山,西到甘肃省境内的乌鞘岭,包括山西、陕西的大部分,甘肃、河南、河北、内蒙古的一小部分,在总面积大约有四五十万平方千米的土地上,完全就是一个黄土的世界。

黄土高原引起世界各国科学家们的普遍注意。他们思索着:这么大面积的黄土到底是怎样形成的呢?

一种学说认为,黄土是当地岩石风化造成的。他们推测,由于地质年代十分久远,风化时间十分漫长,天长日久,完全可能使当地的岩石逐渐风化成粉末,在当地堆积成厚厚的黄土。

这种学说受到不少科学家的反对。他们认为,如果上述观点成立的话,黄土高原应该到处都是黄土。可是,事实上黄土高原上超过两三千米以上的山地并没有多少黄土分布。这些山地是由另一种土质覆盖着,上面分布着次生的林木,它们像一个个绿色的小岛,屹立在茫茫的黄土海洋中。

另一种意见是,黄土是流水挟带的泥沙堆积形成的。他们发现,在一些黄土的地层剖面上,有明显的分层现象。这种分层现象无疑是流水形成的最好证据。

可是,反对者提出不同意见。他们研究发现,黄土高原上的黄土分层现象并不明显。相反,在几十米厚的黄土层里,上下几乎都是一种非常细致的黄土层。

话还要说回来。以上所说的黄土,并不是我们日常所说的“黄色的土”。黄土高原上的黄土,是一种细腻、均匀,颗粒的大小只有一毫米的几十分之一的土质。

到了20世纪的六七十年代,黄土风成说逐渐占了上风。简单地说,就是黄土高原上的黄土是由大风吹送,经过几十万年甚至上百万年漫长的时间,逐渐堆积形成的。

最早提出风成说的是一位俄国学者,他到过中亚的许多地方。在调查中他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在辽阔的中亚地区的中央部分,分布着大片砾石遍地的戈壁滩。在戈壁滩的外围,分布着几片有名的沙漠,即哈萨克斯坦的卜拉库姆沙漠,中国境内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巴丹吉林沙漠、腾格里沙漠,再向外,就是广布于我国黄土高原上的黄土。从戈壁,到沙漠,再到黄土,3种不同粗细的物质,由粗到细,由细到更细,大约呈同心圆的方式分布着。这个现象说明了中国的黄土高原上的黄土肯定是由大风,把中亚、中国的戈壁和沙漠地区中的细土吹走,堆积形成于黄土高原上的。

起初,支持这个学说的人并不多。因为,在一些人眼里,黄土高原上几十米甚至上百米厚的黄土层怎么能是大风吹来的呢!

中国科学家的工作给了黄土风成说以强有力的支持。他们找出了杂夹在黄土地层中的大量植物孢粉化石。通过对这些孢粉的分析,可以判断形成黄土时的气候环境。中国科学家们指出,形成黄土的当时气候是一种比较干旱的多风的环境,有利于黄土的搬运和堆积。同时,通过对不同地区的黄土颗粒的分析,可以看出黄土的颗粒越往东南方向越细;相反越接近沙漠地区的黄土颗粒就比较粗一些。这些事实无疑是黄土风成说的有力的论证。

可是,风成说并非已成定论。近年来,水成说又有抬头之势。最近,一种进一步揭示黄土成因的新学说被提了出来。一些学者从青藏高原的研究中得到启发。最新资料表明,青藏高原形成的年代很新,不像以往认为的那样,也就是说,青藏高原的形成只是在最近几百万年以前,其中隆起最快的时间只有几十万年,与黄土形成的时间大体相当。因此,有的科学家把黄土高原的形成与中国青藏高原的隆起联系起来进行统一考虑,提出青藏高原的隆起曾引起欧亚大气环流的急剧变化。

也许有人要问,青藏高原的隆起怎么能和气候变化联系起来呢?原来,青藏高原是一片非常辽阔、非常高大的土地,它像一个屹立在大气海洋中的巨大岛屿,必然会对地球上的大黄土高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但因长期开垦,植被被大量破坏,水土流失严重。气流动产生影响。科学家们认为,正是由于青藏高原的作用,才出现了中国的季风与中国西部的干旱区。中国黄土高原正好处在中国东部季风区与西部干旱区之间,这种大环境为黄土的形成创造了先决条件。

这种学说从地球发展的观点进行分析,受到国内外不少科学家的重视。当然,黄土形成与青藏高原的隆起到底存在着什么样的内在联系,以及黄土高原的黄土的堆积过程等,还需要人们进一步探讨。

最后,不能不多说几句:黄土高原是中国最独特的自然景观。它面积辽阔,历史久远,不光对于黄土的成因人们意见不一,而且黄土本身蕴藏着的许多科学的奥秘,也有待我们进一步去发掘它,解决它。

死亡崖之谜

在英国东海岸发生的第一起跳崖自杀事件发生在1600年。此后,选择此处自杀者越来越多,很多自杀者原是高高兴兴来游山玩水的游客,事先都没有自杀的企图,因为置于迷人风景之中,心旷神怡之时,产生一种莫名其妙的、难以自制的心理,促成他们自杀。这时自杀者可能一时意乱情迷,难以自制,而走上自杀之途,尚不知自己做了什么事。

在英国东海岸的东伯恩,有一处风景优美的悬崖峭壁,如刀削般直立海边,崖顶风光如画,绿草如茵,而且俯视英伦海峡的,是一个非常吸引人的游览胜地,但也是出名的死亡之崖。多年来,已有上千人从悬崖顶上情不自禁地跳下近千尺的悬崖。他们不是葬身海边乱石之中,就是被海浪卷走,从未听说有生还者。近年来,这个叫做东伯恩的地方已成为人们自杀的热门地点。每年很多来自美国、法国和荷兰的游客前来游览,他们登上崖顶,面对英伦海峡,眺望烟波浩瀚的大海,心情说不出的兴奋,仿佛进入天国。在这醉人的美景中,有人忽然变得飘飘然,情不自禁地想投入崖下大海的怀抱,在一种亦幻亦真的感觉的推动下,纵身跳下悬崖,就此结束生命,告别了这个世界。甚至有人说,这些游客可能是受到魔鬼的引诱才这样做的。

英国一家医院的一位心理医生已对很多游客在那里跳崖自杀的事进行了20多年的研究,这种情况在心理学上也可以做出解释;但也有些自杀案例确实令人费解。

几年前,有一位美国大学教授和妻子来英国度假,他们共同游览了东伯恩山崖,并没有出事。但夫妇俩回到伦敦准备动身回美国时,教授妻子突然神秘失踪,原来她独自一人乘火车再到死亡之崖,并从上面跳下去。这位教授说,他对此无法解释,他和妻子一直感情很好,这次旅行也很快乐,妻子没有自杀的理由。

死亡之崖屹立在英伦海峡边,悲剧仍在不断发生,从崖上纵身一跳,6秒钟后就粉身碎骨。到底这么多人在此自杀的原因何在,至今仍是一个谜。

俄勒冈漩涡之谜

在美国俄勒冈州格兰特狭口外沙甸河一带,有一个方圆仅50平方米的怪异的地方,被称为“俄勒冈漩涡”。这里有一座古旧的木屋,其歪斜程度犹如比萨斜塔。走进木屋,会感到有一种巨大的拉力把你往下拉,就像是地心引力突然加强了。如果往后退,还会感到有一只无形的手将你拉向木屋中心。

许多科学家对“俄勒冈漩涡”进行过长时间考察,试图解开这个谜。他们用铁链连着一个13公斤的钢球,把它吊在木屋的横梁上,这个钢球明显地违背了重力定律,倾斜成某个角度,晃向“漩涡”中心。你可以轻易地把钢球推向“漩涡”中心,但要把它推向外却很难。

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蒙特雷湾北岸圣克鲁斯市附近也有块不大的奇异地带,飞机从它上空飞过时,所有表盘的指示器都瞬间失灵。这里生长的树木,都朝同一方向倾斜。这里也有一个倾斜欲倒的小屋,进屋的人都打破了地心引力定律而倾斜站立,有人竟倾斜45度站立而不会倒下。屋的一角倾斜放着一块板,形成一个斜坡道,将一只球放在坡道的高端,那球却并不向低端滚落,而保持静止,若将其推下去,它顺坡滚动,还未滚到最低端就回头往上“爬”,直到顶端又停止不动。在这里正常的人会感到头晕难以适应。自从它在1940年被发现之后,不少游客和科学家都涌来参观和研究。

究竟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怪异现象,科学家们的解释各不相同,有人认为是重磁异常,强大的重力转变为磁力,而强大的磁力又导致重力异常。为什么会产生如此强大的重力呢?地心引力在地球各处分布是怎样的?这个引力的结构与各处地心的结构有怎样的内在关联?看来我们对“地心引力”这个概念要重新思考。

珠穆朗玛峰还会“长”多高

地球上有14座超过8000米以上的高峰,其中,位于中尼边境上的喜马拉雅山集中了11座,主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13米,是世界的最高峰。在珠峰周围,还有卓奥友峰(8150米)、洛子1峰(8501米)、洛子2峰(8400米)、马卡路峰(8470米)、希夏邦马峰(8012米)等世界著名的高峰。

根据科学家们研究,喜马拉雅山脉所在地在4000万年以前还是一片大海,科学界称之为“特提斯海”或“古地中海”。在最近三四千万年间,这里的地壳曾发生过强烈的抬升,于是,海洋变成了陆地,而且超出海平面七八千米,成为世界上最高的地方。

科学家在喜马拉雅山一带找到4000万年以前海洋环境中沉积下来的石灰岩、砂岩、页岩等岩石,在这些岩层中还找到不少只有那个时期才会出现的海洋生物化石。只是时过境迁,当年深深的海底早已隆起成崎岖的高山。

据研究,目前喜马拉雅山还在不停地上升,并有越来越快的趋势。

科学家们在青藏高原和喜马拉雅山区考察时常常会看到一些十分典型的、造型奇特的喀斯特地形。这是在气候比较温湿的环境下,石灰岩地层被雨水大量溶蚀形成的。可是,今天的青藏高原和喜马拉雅山区地势高亢,气候寒冷干燥,这种气候条件是无论如何也不会形成那些喀斯特地形的。由此科学家们推断,在几千万年以前,青藏高原和喜马拉雅山一带地势还不高,气候远比今天要暖和湿润得多。后来,地壳抬升,虽然气候条件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但地质历史形成的喀斯特地形仍然保存了下来。

晚第三纪(距今约2000多万年)以来,喜马拉雅山区地壳抬升速度进一步加快,这有人们在那里找到的大量陆生生物化石可以充分证明。比如,在希夏邦马峰的5700米~6000米的山坡地层中,科学家找到一些栎树和雪松的化石,化石地层的年代为距今2000多万年晚第三纪上新世。现在这些植物生长在喜马拉雅山2500米~3000米的高度上,而化石出土地点已经到了5000米左右的雪线以上。这说明在过去2000多万年的时间里,喜马拉雅山已经升高了3000米左右。

还有人在该峰的北坡4100米~4800米处的地层中,找到一种生活在上新世中期最有代表性的动物——三趾马化石。三趾马是早已灭绝了的原始马,个头小似狗。在同一地层中,人们还找到与三趾马同时代的一些植物,如栎、桦、榆、藜、石竹等孢子花粉。这说明800万年前,这里并没有高大的山脉,气候温暖湿润。只是由于地壳的抬升,在最近800万年时间里,这里的地层上升了约3000米。对岩石化学成分的分析也证实了这点。

在卓奥友峰北坡5100米~5200米处,人们找到距今约30万年的中更新世地层,在这组地层中发现了曲枝柏、云杉等植物化石,而这些植物只能生长在海拔3100米~3500米的山地。可见从中更新世到今天的30万年间,峰区上升了1500米以上。

距今只有1万年左右的全新世高山灌丛植物化石,被发现在4300米的石灰华沉积物中,而这种植物只生长在3800米的山坡上,说明在最近1万年内该地区上升了500米。

从上述的事实我们看到,珠峰地区是一个地壳不断上升的区域。如果做一个简单的计算,还可以看出,这种上升趋势越到后来越快。

2000万年间上升3000米,即平均每1万年上升1.5米;

800万年间上升3000米,即平均每1万年上升近38米;

30万年间上升1500米,即平均每1万年上升50米;

1万年上升500米,比更新世地壳上升速度快了10倍,即平均每1年上升5厘米。

按照目前的科学水平,我们还不能用测量仪器来精确地监测珠穆朗玛峰每年上升的幅度。因此在我国有关科学书籍中经常提到的,珠峰每年上升5厘米的数字,都是来源于对近1万年内全珠峰地区上升高度的判断,再进一步换算出来的。

那么,珠峰会不会继续长高?会不会还以每年5厘米的速度,继续“长”下去呢?

回答这个问题并不那么容易。

根据现在的科学考察结果,我们可以比较明确地说,目前珠峰地区正在长高,这大概不会有什么疑问;其长高速度每年5厘米左右,虽然是一个间接得到的数据,但也权且可以作为一个参考数据予以接受。但是,要推测珠峰今后的抬升数值和未来的发展趋势,我们就有些吃不准了。

第一个问题是关于珠峰的上升速度。前面我们提到的“平均每年5厘米”的珠峰抬升速度,是过去1万年来珠峰地区地壳抬升的平均数据。那么1万年间地壳抬升会不会有快有慢,或者先慢后快,或者先快后慢,恐怕没有谁能说清楚。所以,以过去的平均值代表今后珠峰的抬升速度值并不十分可靠。未来珠峰的长高速度,可能比5厘米多些,也可能比5厘米少些,如果认为珠峰地区的地壳一直处在不断加速的上升地区,大概“比5厘米要多些”的结论可能更容易被人接受。

第二个问题是关于珠峰的未来高度问题。如果我们就以“每年5厘米”的速度计算,100年后,珠峰将增高5米,1000年后,将增高50米,也就是说,那时的珠峰已接近9000米的高度。如果按这样的速率计算下去,达到1万米,即再升高1150多米,所需时间可能只有2.3万年左右。

然而,这种推测受到一些学者的反对。他们认为,珠峰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无限制地升高下去。他们打了一个非常形象的比方:“码豆腐”。如果我们把豆腐一块块不停地向上码,不用多久,底下的豆腐就会被压碎,豆腐也就不能再往上码了。同理,岩层在巨大的压力下也会垮掉,不会允许它的上面有更厚的岩层。有人说,珠峰在最近若干年内还会继续增高,但无论如何也不会达到10000米。10000米是珠峰高度的极限!

为什么把海拔10000米定为珠峰上限呢?为什么不是9000米,或者9500米,或者10500米,甚至是其他呢?可见,这种推测并没有得到严格的科学实验结果加以证实。所以对于珠峰未来的前途,我们还要拭目以待。

石油形成之谜

石油被人们称为“黑色的金子”,它对于人类而言是生存攸关的重要能源。

石油是由地质时期的动植物的遗体在地下高压高温及微生物作用下,经过漫长而复杂的化学变化逐渐形成的一种较为黏稠的液体矿藏,它也是原油及原油的加工产品的总称。凡是从油田开采出来还没有经过加工处理的石油叫做原油。原油通常情况下是深褐色、黑色的,但是,也有绿色,甚至无色的原油,这主要由开采地的特质所决定,原油不溶于水,有特殊的气味,密度也比水小,溶、沸点不固定。

石油大多在地下(或海底)深埋着,它属流体矿物,所以通常只需打竖井之后通过采油管开采。在打成一口油井的初期,由于地层下有很大的压力,油层内的石油经常受压力驱使而自动向上喷,这时就可以采用“自喷采油法”采油。自喷采油不但设备简单、管理方便,而且开采经济,产量也高,是当前较为理想的采油方式,一般采用先进技术且条件好的油井可保持几年、有时会保持十几年的自喷形式。已过自喷期的油井或油层压力较低,石油只能够流入井里但却没有能力再往地面上喷射,此时要采用机械采油方法亦即通过安装在井上的俗名叫“磕头机”的抽油泵往上抽油。使用磕头机抽油的油井也可以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维持一定的产量。

现代生活一刻也离不开石油,它是工业的血液,是最最重要的能源之一,而西亚则是世界上的最重要的石油产区。

根据大陆漂移学说的解释,西亚原本是古地中海的一部分,经过沧海桑田的多次变化之后,古地中海的范围渐渐缩小,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带来的泥沙也在不断地缩小波斯湾的面积。以波斯湾为中心的浅海地区是一片古老台地,这些地区主要进行的是升降运动,它们的褶皱运动非常平缓。升降运动形成4000~1.2万米的非常厚的沉积层。从结构上看,因为褶皱运动不是十分强烈,所以形成一系列平缓而巨大的简单穹隆或背斜构造,这种构造对贮油贮气极为有利。例如举世闻名的沙特加瓦尔背斜构造,长240千米,宽35千米,这里形成了原油储量达到100亿吨以上的闻名遐迩的加瓦尔油田。

西亚的纬度偏低,它的这种纬度偏低的地理条件造成生物数量相当繁多;西亚地区所拥有的“两河”、广阔的浅海的大量泥沙形成相当良好的还原环境;平缓的地质构造和沉积层为原油的储备提供了优良的储油条件,这些就是西亚成为世界储油最丰富地区的自然原因。

同类推荐
  • 低碳生活100招

    低碳生活100招

    全球日益变暖的趋势下,如何践行低碳生活理念,拥有健康环保的生活方式?
  • 共和国长子

    共和国长子

    本书稿是一部反映兰州石化人对中国工业所作贡献的创业史。兰州石化被誉为新中国炼油和化工企业的“摇篮”,被视为“共和国的长子”。全书以时间为经,事件为纬,探究了兰州炼油厂、兰州化学工业公司的建立、发展、变革和壮大的历史;以点面结合、以小见大的叙述方式,从石化企业的探索、发展到石化人的感人事迹,客观地全景式地展现了兰州石化以至中国国有企业发展的总体轮廓。书稿充分展现了半个多世纪以来兰州石化企业所形成的“兰州石化精神”及其深远影响。
  • 我是汽车驾驶与维修能手

    我是汽车驾驶与维修能手

    为“金阳光新农村丛书”之一。《我是汽车驾驶与维修能手》主要向你介绍了汽车的基本结构、汽车的正确驾驶、汽车发动机的检查与维修、底盘的维修、汽车电气的维修、常见故障诊断及处理等内容。全书新颖实用,简明易懂。希望农民朋友用书上的知识指导实践,用勤劳的双手发家致富,早日把家乡建成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 突发事故自救书

    突发事故自救书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地震、洪灾、火灾、车祸等突发灾害时有发生。面对灾害,很多人因缺乏自救知识而惊慌失措,错过了最佳自救时间,导致悲剧的发生。面对突发灾害,能否及时有效地采取自我救助措施,将会决定生命的延续与否。同时,掌握了遇险紧急救助的方法,也可以帮助周围的人摆脱险情。本书是现代家庭必备的自救手册,适合不同年龄层次的人群阅读。本书内容分为自然灾害篇、火场危害篇、交通事故篇、水上安全篇、日常意外篇等,增强读者的生存能力,让读者能更好地保护自己、救助他人!
  • 泥河湾自然保护知识概览

    泥河湾自然保护知识概览

    该书以全新的结构,通过问答的方式、通俗易懂的文字、图文并茂的形式,深入浅出而又比较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泥河湾自然基础知识、保护区知识和有关法律法规知识,人们在茶余饭后信手拿来轻松一读,便可十分容易地走进泥河湾、了解泥河湾、认识泥河湾,从而让泥河湾真正走进千家万户寻常百姓家。所以,此书必将成为人们了解泥河湾自然知识、到泥河湾观光旅游、探寻人类祖先奥秘的通俗读物和必备工具书。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千面郡主:王妃要出逃

    千面郡主:王妃要出逃

    她好不容易接到一部戏,却在拍主角成亲的时候莫名其妙地穿越到了异世,而且穿着嫁衣华丽丽地穿越了的她,刚好还落到了新娘逃婚而去的新房里?这狗血的穿越事件怎么会让她给碰到?她可是还想着演好她的第一部戏好一炮走红呢,才不想待在这落后的古代当良家少妇!可是现在的状况是,人家新郎官似乎是赖上她了,还说什么既然都拜了堂了,那她就是自己的妻子,就连那妹妹逃婚跑了的皇帝都在这时候来凑了个热闹封了她个郡主……什么什么,难道以为人称“千面惜”的她是这么好欺负的吗?那么,腹黑王爷请接招,若是不能拿下她的心,那就别怪她包袱款款去出逃了!(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找寻前世家园

    找寻前世家园

    八岁儿童铁蛋,因能够说出前世记忆而被今世父亲抛弃后,被民间术士、郎中陈佳善搭救,在帮助铁蛋找寻家园的过程中,陈佳善发现铁蛋竟被八个魂魄附身,伴随着这些魂魄逐个被驱离,上演了一幕幕惊心动魄的大戏!
  • 健康没有潜规则

    健康没有潜规则

    其实是一本科普书,关于健康、关于生命,一些自己的浅薄之见,贻笑大方。
  • 快穿病娇哥哥莫黑化

    快穿病娇哥哥莫黑化

    姜菱,一个自恋面冷心热的人。“得罪”不该“得罪”的人。被迫接受快穿世界的邀请~开始作死之路~
  • TFBOYS之三生有幸遇见你们

    TFBOYS之三生有幸遇见你们

    这是我第一次写小说,可能文采不是特别好,但因为太爱他们,才想写的小说,希望大家不喜勿喷!谢谢!
  • 首富从黑科技开始

    首富从黑科技开始

    《时代周刊》点评百年来影响人类历史进程人物,周潇位列第一。从近视眼、脱发治疗技术到癌症基因维修技术,从国产操作系统和芯片到量子思维服务器,从超核电动车到反重力飞行器……这个男人创造的科技产品都在被绝对吐槽和不看好的情况下成为全球爆款,他不仅是全球首富,更全面垄断了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未来。当媒体的聚光灯聚焦于这个利用科技改变人类进程的男人,希望能够探寻他成长的道路时。周潇谦虚而低调地说道:“我当初只是想怎么把一款奇臭无比的面膜贴在消费者的脸上而已。”
  • 御鬼师

    御鬼师

    【腐坑慎入】阿土穿着裤衩站在卫生间里照着镜子,欣赏自己令月闭,令花羞的容颜,两只鬼从镜子里窜了出来,挡住了他的视线。他怒视着他们,道:“二喜,八饼,你们的身躯挡住我的视线了!”二喜老神在在,充耳不闻的说道:“阿土少爷不开天眼不就看不到我们了。”阿土倒吸了一口凉气,眯了眯眼,道:“你以为我是机器人,有个可以控制天眼开关的按钮?”八饼看到他生气的模样,泪珠一颗颗的掉落,结结巴巴的说道:”其…其…其实…实…阿…阿…阿土…少…少…少爷…很…很…很帅…”二喜看了他一眼,讷讷道:“八饼,你可以说假话的。”八饼默默的接道:“我说…说…说的…就…就…就是…假…假…假话。”“……”十三幺出现在浴室的门口,睥睨了他们一眼,冷语道:“连掌门说,阿土少爷你再这么磨蹭,逐出师门,回你自己老家。”“……”
  • 狼厄

    狼厄

    生而不凡,却难以承受这丰厚的赐予,惨遭厄难的少年,反抗着世间的陈规,嘲讽着命运的不公,在重重劫难之下挣扎崛起,加冕为王……
  • 诛鸿记

    诛鸿记

    至于作品简介吧,我真不知道怎么写,你说类。呃呃呃.我认为吧。一看就受个心像感好用佳身小要人用说要好咯,我就不王婆卖瓜,自卖自夸了。我是个新手,多多关照!我也是几个朋友拉进来的。有时间也可以看看我师傅的作品《项羽重生在校园》很有名的,问度娘就知道了。希望大家看我的作品开心。谁给我票,我卖身一晚上!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