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70500000020

第20章 壮年(13)

苏东坡写了一篇文章记此盛事,刻之于石,以垂久远。那块石碑,也经历非凡。后来苏东坡遭朝廷流放,所有带苏东坡名字的石碑都奉命毁坏,当时徐州太守只把这块石碑投在附近的护城河里。约十年之后,老百姓已然忘记了禁令,而皇家也在搜集苏东坡的墨迹手稿,当地另一位太守把此石碑打捞上来。在夜里暗中把那碑文拓了几千份。此事过后,那个太守突然向诸同僚宣布道:“为什么竟会忘记!禁止苏东坡的碑文法令尚未取消,这个碑文还在,应当毁坏才是。”自然在石碑毁坏之后,那碑的拓本的价钱立刻高涨,那位太守名叫苗仲先,发了一笔大财。

苏东坡现在名气甚大,受人欢迎,不仅是因为治河成功,也因为他十分关心囚犯的健康和福利,这是当时为太守者所绝无仅有的。他亲身视察监狱,并指定医生为囚犯治病。当时有一条法律,凡太守鞭打犯人致死者,太守受罚,但是苏东坡指出,犯人因病致死或照顾不善而死,则无人过问。因为犯人并非别人,也是一般的老百姓,因此犯人的家属对苏东坡非常感激。

有些小事,很容易做,只要人想到去做,但是只有苏东坡肯去做。比如说,他看见很多逃兵沦落为盗匪,因为有一条荒谬的法令,凡是低级军士因公出差,官家不发予旅费,等于是逼良为盗。他自己改革这项陋规。他只要每年节省下几百缗钱,就可以够用。他严禁军中赌博饮酒。在上皇帝疏中他指出当地军队“熟练技艺为诸郡之冠,陛下遣使按阅所具见也”。

苏东坡名气日大,以中土鸿儒之冠为远近所知。欧阳修去世之后,文坛盟主之名即降到苏东坡头上。文人儒生皆以“夫子”呼之。他以前曾遇见他那“苏门四学士”之中的两个,在淮扬与张耒相识,在杭州附近结识晁补之。另外那两人是秦观和黄庭坚,秦、黄二人后来成为宋代有名的诗人、词人,而今请求列在苏东坡的门下。五短身材的李常,春天曾去拜访苏东坡,屡次谈到秦观,并拿秦观的词给东坡看。由于李常的介绍,秦观那年夏天曾去拜谒过苏东坡。秦观这位风流潇洒的词人,据野史说曾娶苏东坡的小妹。秦观尚未应科举考试,还没有功名,但是年轻,文采风流,有不少的女友。后来秦观死时,曾有一歌伎为爱他寻了短见。他的词清新柔媚,如春日的黄鹂。秦观见苏东坡时说:“生不愿封万户侯,但愿一识苏徐州。”他把苏东坡比作“天上麒麟”,又向苏东坡说,“不将俗物碍天真,北斗以南能几人?”

黄庭坚日后成了江西诗派的鼻祖,他与秦观又不相同,他沉默寡言,有学者风度。他没去拜访苏东坡,但是写了两首诗,以万分谦逊的语气毛遂自荐,将苏东坡比之为高崖的青松,自己则比为深谷里的小草,希望将来能和青松比高。苏东坡以前曾看过黄庭坚的诗,他说黄庭坚的诗内容充实而深厚,诗思高旷,“数百年来未之见也”。他回黄庭坚的信说:“今者辱书,执礼甚恭,如见所畏者,何哉?轼方以此求交于足下,而惧其不可得。”苏门四学士中,庭坚年最长,在当时人常以苏黄并称。苏东坡去世后,黄庭坚遂成为当代最伟大的诗人,人们也是把他和苏东坡相提并论的。但是黄庭坚终身以苏门弟子自居。黄庭坚后来还是由苏东坡最亲近的朋友引荐的,因为黄庭坚是李常的外甥,孙觉的女婿。

九月间,另一个人后来在宫廷上审问苏东坡的案件时,也深受牵连。他就是王巩,为人又是另一型。他是宰相之孙,出游之时,携一整车家酿美酒相随,因为他不肯饮酒肆所沽之酒。他随身有三个爱妾:英英、盼盼、卿卿,一齐来到徐州。苏东坡对他的爱妾开玩笑,在他那《百步洪涛》前的序言中,描写王巩携带梨涡美女下险滩,自己则身披羽氅立身黄楼高处,俯眺他们漂浮水面,自己望之若神仙,或如李太白再临人世。

这时,有第四个重要人物在苏东坡生活中出现,就是诗僧参寥,大概是由秦观介绍的。奇怪的是,苏东坡在杭州的三年内,参寥住在附近一个城市,居然苏东坡从未听说过他,参寥为一大诗人,道德崇高,不慕虚名。他只是在遥远之处观察苏东坡而心怀羡慕。由现在起,参寥便成为苏东坡一生的密友了。

在那年的中秋节,我们也许可以把苏东坡看得更近、更清楚一些。八月十二,他得了一个孙子。中秋之夜,他微感不适,稍感寂寞。过了六天,他接到子由写的中秋诗,他也写了一首诗,叙述如何度的中秋节:

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千丈生白毫。

一杯未尽银关涌,乱云脱壤如崩涛。

谁为天公洗眸子,应费明河千斛水。

遂令冷看世间人,昭我湛然心不起。

西南火星如弹丸,角尾奕奕苍龙蟠。

今宵注眼看不见,更许萤火争清寒。

何人舣舟临古汴,千灯夜竹鱼龙变。

曲折无心逐浪花,低昂赴节随歌板。

青荧灭没转前山,浪飐风回岂复坚。

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

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螀鸣露草。

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唯楚老。

南部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

明朝人事随日出,恍然一梦瑶台客。

那时,苏东坡为整个学术界所爱戴,所尊敬,所景仰。那年九月底,在黄楼有一个盛大的集会。苏东坡坦然谈笑,轻松愉快,极为众人所喜爱。只因为他深得众望,他直到被捕与审判才轰动一时。

逮捕与审判

苏东坡,我们用他自己的话说,他过去生活的态度,一向是嫉恶如仇,遇有邪恶,则“如蝇在食,吐之乃已”。不过到目前为止,还幸而安然无事。可是在他吐到第一百次时,他就被人抓住了,在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三月,他调任江苏太湖滨的湖州。在他到任谢恩奏章上,他说了几句朝廷当权派觉得有点儿过分的话。只要他单歌咏人民的疾苦贫穷、捐税、征兵,那派小人还能装聋作哑,置之不顾。现在他直接指明那些小人,其中有在王安石势力下蹿升起来的李定和舒掸。朝政是在无以名之的第三流人才的掌握中,这类人是唯利是图、随风转舵,既无所谓东,也无所谓西。苏东坡过去曾不断给皇帝上表,每次皇帝看了他的表章,就向侍臣赞美苏东坡。现在我们想起来,这些小人以前曾经阻挡苏东坡进京城。万一苏东坡蒙召当权,可就真有危险,因为新政的领导人物那时不是已经失势,便是已然退隐。

苏东坡到任谢恩表只是例行公事,譬如略叙为臣者过去无政绩可言,再叙皇恩浩荡,以此美缺相赐。但是苏东坡说:“伏念臣性资顽鄙……知其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察其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新进”一词,在王安石口中是指突然升迁的无能后辈。在过去为新政的朋党之争里,这一名词是固定代表那种含义的。李定和舒掸心想苏东坡为什会自信能逃得出他们的手心呢?并且他说在他那个年纪,他担任地方官是因为他不可能再惹是生非。他是不是暗示那些在朝为官的必然会惹是生非呢?古之文人学者,因为没有民权的保障,在措辞造句上,便发明出一种极其微妙难以捉摸的表现法,而阅读的学者也养成一种习惯,乐于寻求含义于字里行间之中。在中国古代,朝廷的公报是固定按期出版的,可以说是中国最早的报纸。苏东坡所写的文字,照例惹人注意,这次谢恩表,使那些“新进”成了读者心目中的笑柄。

在神宗熙宁元丰二年(1079年)六月,一个御史把苏东坡谢恩表中的四句挑出来,说他蔑视朝廷而开始弹劾他。数日之后,舒掸,当时尚在御史台,找了几首苏东坡的诗,内容关于农人青苗贷款,农人三个月无盐吃,还有燕子与蝙蝠争论的寓言。他说写的那种诗,显示苏东坡不但考虑欠周,也是不忠于君。舒掸随同弹劾表章,附呈上苏东坡印出的诗集。李定,现今升为御史中丞,也随后跟上一表,陈述有四个理由,苏东坡必须因其无礼于朝廷而斩首。一共有四份弹劾苏东坡的表章。这件案子交与了御史台。李定,当年因隐瞒母丧,司马光骂他是禽兽不如,现在担任检察官。他挑选了一个极其能干的官吏到湖州去,免去苏东坡的官职,再押解入京受审。御史请求,一路之上苏东坡必须关入监狱过夜,皇帝不许。神宗皇帝从无意杀害苏东坡,不过这个案子既然依法控告,他也愿予以充分调查一番。

苏东坡的一个好友王诜,是他印了苏东坡的诗集,听到这个消息,赶紧派人去给南部的苏子由送信,子由立刻派人去告诉苏东坡。这可以说是使者之间的大竞赛。朝廷使者偕同他的儿子和两个御史台的兵丁火速出发。但是他儿子在靖江忽然生病,于是耽误半天的行程,结果苏子由派的使者先到。

这个消息到达时,苏东坡是何等心情,我们必须要知道。他到达湖州不久,也很喜欢这个新职位。他常和长子去山林间漫游,同游的还有子由的女婿、女婿的弟弟。在苏东坡记游飞英寺的诗里,他说自己“莫作使君看,外似中已非”。他最好的朋友画竹名家文与可在二月去世,他一直哭了三天。在朝廷的差官正兼程前去逮捕他时,他正再度浏览他搜集的名画,那是七月七日,正拿出来到院子去晾。他的眼光正好看到文与可送给他的一幅绝妙的竹子,不觉流下泪来。那天他写的那一条笔记特别表现他的奇思幻想,记述他与文与可的友情。

与可画竹,初不自贵重,四方之人,持缣素而请者足相蹑于其门。与可厌之,投诸地而骂曰:“吾将以为袜。”及与可自洋州(今陕西洋县)还而余为徐州,与可以书遗余曰:“近语士大夫,吾墨竹一派近在彭城,可往求之。袜材当萃于子矣。”书尾复写一诗,其略曰:“拟将一段鹅谿绢,扫取寒梢万尺长。”予谓:“与可竹长万尺,当用绢二百五十匹,知公倦与笔砚,愿得此绢而已。”与可无以答,则曰吾言妄矣,世岂有万尺竹哉。余答其诗曰:“世间亦有千寻月,竹落庭空影许长。”与可笑曰:“苏子辩则辩矣,然二百五十匹吾将买田而归老焉。”因以所画筼筜谷偃竹遗予曰:“此竹数尺耳,而有万尺之势……”

根据孔平仲的记载--孔平仲是苏东坡的朋友,他是听湖州祖通判所说,苏东坡遭逮捕时,那位通判正好在场--苏东坡已经先得到子由给他的消息。他可不知道控告的罪名之轻重。使臣一到,苏东坡就正式请假,由祖通判代行太守职务。

官差到时,正式身穿官袍,足登高靴,站在庭院中,手执笏板。御史台的两个士兵分立两旁,身穿白衣,头缠黑巾,眼睛里凶光闪动。太守官衙的人慌作一团,不知会有何事发生。苏东坡不敢出来,与通判商量,通判说躲避朝廷使者也无济于事,最好还是依法迎接他。东坡与通判商量应当怎样出来,因为苏东坡心想自己既然被控,就不应当穿着官衣出来。祖通判认为他还没正式被控,他应当以正式官阶出现。于是东坡穿上官衣官靴,手执笏板,立于庭中,面向官差而立,祖通判与官衙人员则头戴小帽,排立于苏东坡身后。两个士兵手执御史台的公文,紧握一个包裹,似乎其中藏有刀剑。官差面目狰狞,默不做声,气氛紧张万分。苏东坡首先说话:

“臣知多方开罪朝廷,必属死罪无疑。死不足惜,但请容臣归与家人一别。”

皇差皇甫遵淡然道:“并不如此严重。”

这时通判迈一步向前道:“相信必有公文。”

皇甫遵问:“他是何人?”通判回禀自己的身份。士兵乃正式递交公文与通判。打开一看,原来只是一份普通公文,免去苏东坡的太守官位传唤进京而已。皇差要苏东坡立即起程。

官差允许苏东坡出发前归看家人。根据苏东坡在笔记上记载,他到家时,全家正在大哭。苏东坡向他们笑着说出下面一个故事,安慰他们。

在宋真宗时代,皇帝要在林泉之间访求真正大儒。有人推荐杨朴出来。杨朴实在不愿意,但是仍然在护卫之下起程前往京师,觐见皇帝。

皇帝问道:“我听说你会作诗?”

杨朴回答道:“臣不会。”他想掩饰自己的才学,他是抵死不愿做官的。

皇帝又说:“朋友们送你时,赠给你几首诗没有?”

杨朴回答道:“没有。只有拙荆作了一首。”

皇帝又问:“是什么诗,可以告诉我吗?”

于是杨朴把临行时太太作的诗念出来:

更休落魄贪酒杯,且莫猖狂爱咏诗。

今日捉将官里去,这回断送老头皮。

苏夫人听见这首诗,不由得破涕为笑。这故事曾记在苏东坡的笔记里,但不知是不是他当时现编的。

家中决定由长子迈陪同前往。王适,他一向充任苏家的塾师,现在同他弟弟留在家中,后来才偕同苏东坡全家入京。太守官衙的人全吓得不知如何是好,个个躲躲藏藏。但是老百姓都出来看太守起程。根据县志记载,老百姓都泪如雨下。官差与士兵的态度与办事的要求,都蛮横无礼,后来苏东坡在上哲宗皇帝书中,说他们逮捕太守犹如捕盗。官衙中只有王氏兄弟和陈师锡设酒筵饯别。

有人说途中苏东坡曾想自杀。根据他自己给皇帝上的奏章上说,在扬州渡江时,他想跳入江中。但按孔平仲的记载,开船之后不久,船停在太湖上修理船桨时,他想跳水自杀。那天夜里,月色皎洁,湖上风高浪大。苏东坡不知道他要判什么罪,并且怕他的案子会牵连好多朋友。他想把眼一闭跳入水中,反倒省事。等再一想,倘若如此,必给弟弟招致麻烦。在给文彦博的信里,叙述家里烧了他大部分与友人的通信和手稿。家里人到了安徽宿县,御史台又派人搜查他们的行李,找他的诗、书信和别的文件。有些兵把船包围起来时,女人和孩子们怕得很,那些兵把他们的东西胡乱扔,就如一般兵士执行勤务时一样。兵丁走后,女人们气冲冲地说:“这都是写书招惹的。他乱写东西有什么好处?把人都吓死了。”然后焚烧他的手稿,后来东坡发现残存者不过三分之一而已。

苏东坡是七月二十八日由官家逮捕,八月十八日送进御史台的皇家监狱。审问期间很长,前后四十几天。在监里,那个狱卒心肠非常好,大概知道他是谁,对他十分恭敬,每天晚上给他热水洗澡,直到现在每晚上洗热水澡,还是四川人的习惯。

同类推荐
  • 安邦定国

    安邦定国

    姜越主编的《安邦定国:千古流传的大清名臣故事》介绍了清代重要的名臣人物,他们是:清初文臣、皇太极重要谋士范文程,康熙年间重要大臣纳兰明珠等。
  • 风孰与高-于谦传

    风孰与高-于谦传

    本书详细真实地记载明代文学家于谦的生平活动、思想发展、学术成就、社会交往,并注意叙述传主生活的社会环境、文化氛围、学术思潮、师承传习、历史影响等。
  • 安徒生

    安徒生

    在世界文学史上,安徒生是第一个自觉地把童话的娱乐作用和教育作用紧密结合起来,并明确提出要用童话来争取新的一代的伟大作家。正因为安徒生能把童话意义提到这样的高度,所以他才能远远超出以往童话作家们那种只是收集、整理和加工民间故事的做法,独立地“用一切感情和思想”来创作童话,使其童话创作无论从思想的深刻、艺术的高超,还是从题材的广泛、影响的巨大等方面,都取得了空前的成就。一起来翻阅《安徒生》吧!
  • 大汉国母—吕雉传

    大汉国母—吕雉传

    本书将还原吕雉作为一个女人怎样别无选择的需要用权力来保护自己和在追逐权力的路上所施展的高于常人的手腕,将原本遥远模糊的历史人物用鲜活麻辣的语言展现出来。
  • 皇后隐历史

    皇后隐历史

    本书即由风月讲历史,以其生动厚实的文笔,浓墨重彩地叙述了中国古代16位皇后、后妃复杂而混乱的感情生活和多舛的命运际遇。正是因为这种爱恨情仇,有着江山作衬景,也便有了更多的曲折、更深的悲剧性。帝王、美人与江山之间的凄婉、哀伤的悲情故事,自古以来,总会提起人们寻轶探秘的兴趣,成为关注的焦点,议论的话题。本书即透过重重的礼教帷幕,引领我们全景式的浏览到了在极尽华美的背后,那深深隐藏着的一个极度陌生、空虚、神秘的世界,一个极度冷漠、荒唐而又恐怖的世界;了解到帝王之家所有的宫闱秘闻和深宫皇后的隐私往事。这里没有爱情、亲情和幸福,只有嫉妒、荒淫、情欲、乱伦以及权诈和刺鼻的血腥味。
热门推荐
  • 热血青年高校

    热血青年高校

    一个菜鸟特工,来到盂兰中学执行秘密任务。一段瞩目的往事,牵扯出整个城市的惊天阴谋。一个强大的组织,搅起了这个世界的血雨腥风。这一切的背后,是人性的扭曲还是道德的沦丧?是压抑的爆发还是懦弱的无奈?敬请关注药师年度巨献《热血青年高校》让我们跟随着文字走进主角的内心世界…
  • 于瑾瑢的后宫日子

    于瑾瑢的后宫日子

    于瑾瑢穿到后宫,作为一枚一辈子只致力于混吃等死的吃货,后宫这“骄奢安逸”的生活还是非常诱人的。只是,各位亲爱的姐妹,大家都是混口饭吃,能和谐点吗?皇帝陛下身边的解语花太多,于瑾瑢准备默默地做一枚豆沙馅的吃货,最后却发现,她原来已被陛下养成!!!***位分:皇后(超品),皇贵妃(副超品),四夫人(贵淑德贤妃—一品),六妃(二品),九嫔(昭仪、昭容、昭媛、修仪、修容、修媛、充仪、充容、充媛—三品),婕妤(四品),容华(五品),美人(六品),才人(七品),选侍(八品),采女(九品)
  • 胆小鬼在行动:复活的木乃伊

    胆小鬼在行动:复活的木乃伊

    嫣然和两个伙伴冒险进入死亡沙漠罗布泊。路上,一个赶着骆驼的怪人神秘地告诉他们,在一座古墓中,他见到一个眼睛绿幽幽地可怕幽灵……在古墓里,伙伴们一会被古怪神秘人穷追不舍,一会进入画中的街市斗龙伏妖,一会又与僵尸共赴晚安……最后,当他们被古墓主人逼入绝境时,希望却与绝望不期而至。
  • 一生之长

    一生之长

    也许我们的人生很短,但我却要活得自在……不被打倒……
  • 你闪婚我闪离

    你闪婚我闪离

    一个人渣、两个人渣、三个人渣、四个人渣、全书人渣…爱情是什么呢?不过是人与人之间高级算计且看本书如何三观尽毁,人渣尽出另有书名《人渣本渣》读者交流群:885673967
  • 玄极六道

    玄极六道

    神魔仙妖鬼人为乾坤六道自盘古开天辟地三皇治世六道轮回天地洪荒玄宇大同故事由此展开
  • 太后有疾

    太后有疾

    天降大任必先苦心志,可是洞房没入,皇帝老夫君死了怎么破;俗话还说:母慈子孝,哀家这么和善,怎么就招来披着羊皮的小皇帝一只;俗话又说:披着羊皮的不仅是狼,还可能是狐狸,于是哀家就这么被坑了;总结,且看黑心帝王与被坑小后娘互捅刀子的欢脱故事。
  • 娇妻难宠之慕夫人是醋王

    娇妻难宠之慕夫人是醋王

    内容说话吧小剧场(一)慕先生:呐,笨死你得了。慕夫人翻了个华丽的白眼:你聪明不也栽我身上了嘛!(傲娇脸)慕先生咬了咬牙:你要是聪明点,咱俩现在孩子都有了。慕夫人:谁要给你生孩子……慕先生:你不生,是你身上的床同意了,还是我同意了,嗯。慕夫人:无耻,流氓,混蛋……慕先生:看来,我的慕夫人,更喜欢床多一点啊……小剧场(二)宝宝:老爸,管管你老婆,她抢我零食。慕先生:你给她,她就不抢了宝宝:哼,你们失去我了。妹妹:哥哥,我的糖给你吃……宝宝:妹妹真乖……妹妹:哥哥,麻麻说,你吃了糖才有力气离家出走,哥哥快吃……看了一眼可怜的妹妹……还有可怜的自己,慕·多余.宝小剧场(三)慕先生笑的一脸荡漾作者:慕先生,养了一群孩子是什么感觉?慕先生:说了你现在也享受不道,对自己友好点。作者:你要是不乖乖回答我的问题,我不敢保证,你的慕夫人还是你的慕夫人……慕先生:嗯……我感觉我孩子她妈这个身份也不错,或者我妈她儿媳妇……作者:……恋爱中的人惹不起(强调一下,我是个不负责任的作者)慕先生:那……求抱大腿慕夫人:求……换个作者慕先生:老婆威武霸气
  • 倾世王妃:涅槃重生六小姐

    倾世王妃:涅槃重生六小姐

    裴谣儿,普通职业高中女学生。因一场游戏事变竟穿越到架空王朝。昔日的废材丑女早已死去,既然老天又给了他一次重生的机会又何必窝囊一生呢!丑女,又有谁知道那面具下的绝世容颜;废材,本小姐只是不想你们在我的光芒下失了颜色。世人皆知她是废材丑女,唯有他横插一脚。倾世容颜被揭开,万丈光芒逐渐显露。她是颗流落凡世的珍珠擦去身上的灰尘不依旧是万丈光芒及其于一身。在这乱世之中即将上演一场男追女隔层沙的好戏了。
  • 成为克苏鲁这件事

    成为克苏鲁这件事

    这个世上只有唯一神。但克苏鲁来了。凡人无法触及神祗的名讳,所以我自称为——Gaia(盖娅)睡睡觉,建建什么银色暮光密教团。没事让手下传播下无可名状的恐惧。谁又会将如此可爱的我,和那恐怖的大眼睛联系在一起?成为神的日子真是无聊,找点事情来做吧!仅仅是披着克苏鲁的皮,因为写不出克苏鲁神话恐怖的氛围,所以实际是想写出本很轻松的小说。主角是糅杂了克苏鲁与克苏恩等其他的东西的无性者,外貌是可爱的(?)孩子。背景是奇幻与蒸汽朋克(勉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