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70500000017

第17章 壮年(10)

由文学掌故上看来,苏东坡在杭州颇与宗教及女人有关,也可以说与和尚和妓女有关,而和尚与妓女关系之深则远超于吾人想象之上。在苏东坡的看法上,感官的生活与精神的生活,是一而二,二而一的,在人生的诗歌与哲学的看法上,是并行而不悖的。因为他爱诗歌,他对人生热爱之强使他不能苦修做和尚;又由于他爱哲学,他的智慧之高,使他不会沉溺而不能自拔。他之不能忘情于女人、诗歌、猪肉、酒,正如他之不能忘情于绿水青山,同时,他的慧根之深,使他不会染上浅薄尖刻、纨绔子弟的习气。

这个年轻耽于玩乐的诗人之态度,若予以最好说明,那就要看他怎么样使一个道行高洁的老僧和一个名妓见面的故事了。大通禅师是一个持法甚严,道行甚高的老僧,据说谁要到他的修道处所去见他,必须先依法斋戒。女人当然不能进他的禅堂。有一天,苏东坡和一群人去逛庙,其中有一个妓女。因为知道那位高僧的习惯,大家就停在外面。苏东坡与此老僧相交甚厚,在心中一种淘气的冲动之下,他想把那个妓女带进去破坏老和尚的清规。等他带着那个妓女进去向老方丈敬拜之时,老方丈一见此年轻人如此荒唐,显然是心中不悦。苏东坡说,倘若老方丈肯把诵经时用来打木鱼的木槌借给妓女一用,他就立刻写一首诗向老方丈谢罪。结果苏东坡作了下面的小调给那个妓女唱:

师唱谁家曲,宗风嗣阿谁,借君拍板与门槌,我也逢场作戏莫相疑。溪女方偷眼,山僧莫皱眉,却愁弥勒下生迟,不见阿婆三五少年时。

这正是戏台上小丑的独白,甚至持法甚严的大通禅师也大笑起来。苏东坡和那个妓女走出禅房向别人夸口,说他俩学了“密宗佛课”。

把女人与和尚分开是不可能的,至少在中国文学上是如此。和尚的故事,往往是女人的故事,而女人的故事也往往是和尚的故事。在东方西方是一样,在一般世俗人的心里,对那些独身主义者总是暗怀恶感,因为他们向天下宣称他们没有男女之欢的生活,不同于一般人。而对独身主义者暗怀的恶感,就增强了薄伽丘《十日谈》小说的流行。再者,和尚与女人之间的艳闻,比商人与女人之间的艳闻可就使人觉得精彩多了。

苏东坡做杭州通判时,有一次,他曾判决一件与和尚有关的案子。灵隐寺有一个和尚,名叫了然。他常到勾栏院寻花问柳,迷上了一个妓女,名叫秀奴。最后钱财花尽,弄得衣衫褴褛,秀奴便不再见他。一夜,他喝得醉醺醺之下,又去找秀奴。吃了闭门羹,他闯了进去,把秀奴打了一顿之后,竟把她杀死。这个和尚乃因谋杀罪而受审。在检查他时,官员见他的一只胳膊上刺有一副对联:“但愿同生极乐国,免如今世苦相思。”全案调查完竣,证据呈给苏东坡。苏东坡不禁把判决词写成下面这个小调儿:

这个秃奴,修行忒煞,云山顶空持戒。只因迷恋玉楼人,鹑衣百结浑无奈。

毒手伤心,花容粉碎,色空空色今安在,臂间刺道苦相思,这回还了相思债。

和尚押赴刑场斩首示众。像以上的这两首小调儿,因为是用当日的口头话写的,大家自然口口相传,对这位天才怪诗人的闲谈趣语又加多了。

在那些名人逸事中,有一本是关于苏东坡和他那喜爱寻欢取乐的朋友佛印的故事。那时节,苏东坡对佛学还没有认真研究,在他四十岁以后,在黄州时,他才精研佛学。黄州的几个和尚成了他最好的朋友,后来他在靖江、金陵、庐山,又交了些和尚朋友。那些人中,至少有两个,惠勤和参寥,是诗人学者,颇为人所尊敬。由那些随笔逸闻上看,佛印并不算重要。但是佛印是以风流潇洒出名的,而且在一般通俗说部里,佛印比参寥更常为人提到是苏东坡的朋友。

佛印根本并不打算出家为僧,并且他出身富有之家。根据一个荒唐故事,他的生身之母也就是李定的母亲。显然他母亲是个放荡不羁的女人,曾出嫁三次,和三个丈夫各生过一个儿子,在当年是不可多见的。在皇帝对佛教徒赐予接见,以示对佛教抱有好感时,苏东坡就把此人推荐上去。佛印在皇帝驾前力陈对佛教的虔诚信仰。皇帝一看,此人颀长英俊,面容不俗,说他若肯出家为僧,慨允赐他一个度牒。佛印当时进退两难,只好答应出家。他在黄州时,常在一队仆从侍奉之下,乘骡出游,与出家苦修的生活相去十万八千里了。

佛印富有机智捷才。在他和苏东坡有点儿哲理味道的故事中,有一个是这样的,苏东坡一天和佛印去游一座寺院,进了前殿,他俩看见两个面貌狰狞可怕的巨大金刚像,一般认为能伏怪降魔,放在门口当然是把守大门的。

苏东坡问:“这两尊佛,哪一个重要?”

佛印回答:“当然是拳头大的那个。”

到了内殿,他俩看见观音像,手持一串念珠。

苏东坡问:“观音自己是佛,还数手里那些念珠何用?”

佛印回答:“噢,她也是像普通人一样祷告求佛呀。”

苏东坡又问:“她向谁祷告?”

“向她自己祷告。”

东坡又问:“这是何故?她是观音菩萨,为什么向自己祷告?”

佛印说:“你知道,求人难,求人不如求己呀!”

他俩又看见佛桌上有一本祷告用的佛经。苏东坡看见有一条祷告文句:

咒咀诸毒药,愿借观音力。

存心害人者,自己遭毒毙。

苏东坡说:“这荒唐!佛心慈悲,怎肯移害某甲之心去害某乙,若真如此,佛便不慈悲了。”

他请准改正此一祷告文句,提笔删改如下:

咒咀诸毒药,愿借观音力。

害人与对方,两家都无事。

在苏东坡与佛印富有讥讽妙语的对话中,大都是双关语,难以译成另一国文字,不过下面有一条。

“鸟”这个字有一个意思,在中国俚语中颇为不雅。苏东坡想用此一字开佛印的玩笑。苏东坡说:“古代诗人常将‘僧’与‘鸟’在诗中相对。举例说吧:‘时闻啄木鸟,疑是叩门僧。’还有:‘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我佩服古人以‘僧’对‘鸟’的聪明。”

佛印说:“这就是我为何以用‘僧’的身份与汝相对而坐的理由了。”

这些逸事中总是说这位和尚斗智胜过了苏东坡这位诗人。我疑心这些故事都是佛印自己编的。

根据现在可知的记载,中国的娼妓制度创始于战国的管仲,他定这种办法作为士兵的康乐活动。甚至在苏东坡时代,还有官妓,当然另有私娼。但是中国却有一种特殊的传统发展出来,就是出现了一种高级的“名妓”,与普通的娼妓大为不同,她们在中国文学史上崭露头角,有些自己本人就是诗人,有些与文人的生活密切相关。她们这一阶层,与中国歌曲音乐史的发展,及诗歌形式的变化密不可分。中国诗歌经文人亦步亦趋呆板生硬地模仿一段时期之后,诗歌已成了一连串的陈词滥语,这时往往是这种名妓创一种新形式,再赋予诗蓬勃的新生命。可以说音乐与诗歌是她们的特殊领域。因为演奏乐器与歌唱都受闺阃良家女子所歧视,原因是那些歌词都离不开爱与情,认为对情窦初开的少女有害,结果音乐歌舞便完全由歌妓保存流传下来。

在苏东坡时代的生活里,酒筵公务之间与歌伎相往还,是官场生活的一部分。和苏格拉底时代名女人阿西巴西亚参加男人的宴会相比,也没有什么丢脸的。歌伎在酒席间招待,为客人斟酒,为大家唱歌。她们之中有不少颇有天赋,那些会读书写作擅长歌舞的,多为文人学者所罗致。因为当时女人不得参与男人的社交活动,男人需求女人相陪伴,就只好向那些职业性的才女群中去寻求快乐。有时,那种调情挑逗却是纯真无邪,也不过是戏谑而已,倒有几分像现在的夜总会的气氛。歌伎唱的都是谈情说爱的歌曲,或轻松,或世故,或系痴情苦恋,或系假义虚情,但暗示云雨之情,或明言鱼水之欢。高等名妓也颇似现代夜总会的歌女艺人,因为芳心谁属,可以自由选择,有些竟有不寻常的成就。宋徽宗微服出宫,夜访名妓李师师家。总之,当时对妓女的看法,远较今日轻松。美国曼哈坦的诗人今日不为歌女写诗,至少不肯公然出版,可是当日杭州的诗人则为歌女公然写诗。即使是颇负众望的正人君子,为某名妓写诗相赠也是寻常事。在那个时代,不但韩琦、欧阳修曾留下有关妓女的诗,甚至端肃严谨的宰相如范仲淹、司马光诸先贤,也曾写有此类情诗。再甚至精忠爱国的民族英雄岳飞,也曾在一次宴席上写诗赠与歌伎。

只有严以律己的道学家,立身之道完全在一“敬”字,同于基督教的“敬畏上帝”,只有这等人才特别反对。他们有一套更为严厉的道德规范,对淫邪特别敬而远之。道学家程颐--苏东坡的政敌,在哲宗皇帝才十二岁时,他就警告皇帝提防女人淫邪的诱惑。这位年轻皇帝竟那么厌恶这种警告,到他十八岁时,只有一个女人就把他说服了,使他相信那个女人是对的,而那位道学家是错的。有一次,程颐的一个学生写了两行诗,论“梦魂出窍”,在梦中去找女人,程颐大慌,喊道:“鬼话!鬼话!”大儒朱熹也是深深畏惧女人的诱惑,正人君子胡铨十年放逐,遇赦归来,写了两行诗:“君恩许归此一醉,傍有梨颊生微涡。”朱熹在感叹之下写出了一首七绝:

十年江海一身轻,归对梨涡却有情。

世路无如人欲险,几人到此误平生。

正相反,苏东坡对性持较为诙谐的看法。在他著的《东坡志林》里,他在黄州时曾写有下列文字:

昨日太守唐君来,通判张公规邀余出游安国寺。座本论调气养生之事。余云:“皆不足道,难在去欲。”张云:“苏子卿吃雪啖毡,蹈背出血,无一语稍屈,可谓了生死之际矣,然不免为胡妇生子。而况洞房绮疏之下乎?乃知此事不易消除。”众客皆大笑。余爱其语有理,故记之。

苏东坡一生,遇有歌伎酒筵,欣然参与,绝不躲避。十之八九歌伎求诗之时,他毫不迟疑,即提笔写在披肩上或纨扇上。下面即是一例:

停杯且听琵琶语,细撚轻拢,醉脸春融,斜照江天一抹红。

苏东坡写了有关女人的抒情诗,但从来不写像他朋友黄庭坚写的那种艳诗。

宋朝的歌伎使一种诗的新形式流行起来,那就是词。苏东坡不但精通此道,而且把前此专供谈情说爱的词,变成表达胸怀感想的文学形式。他的词中最好的是《赤壁怀古》(“调寄念奴娇”),对三国英雄人物发思古之幽情。李白、杜甫早于苏东坡三百余年,使绝句和律诗成为诗体之正宗,多少杰出的诗人争相模仿。但是律诗,每句五言或七言,中间两副对子,已经陈腐。诗人都想有所创新。但是观瀑、白鹭、柳阴等的情调早已发现用厌,唐代诗人淋漓的元气与强烈的感情也已不复存在。更可怕的是,甚至诗的辞藻都是陈旧比喻的重复,那些比喻一用就令人生厌。苏东坡在他一首咏雪诗前面的小序里说,绝不用“盐”这个字指雪,“雪”这个字总是胜过“盐”。唐诗的主题已经用滥,在文字上,有些作者总喜欢蹈袭前人的诗句,也有些博学的读者,一看便知道诗中思想与辞藻的来源,因此有会心的微笑。评注家的努力只限于寻出某些生僻词语的出处,得到机会以博学自炫。结果,作诗集评注的人并不以阐述判断诗的含义为要务,而以指出某些词语之出处为已足。

从诗的衰微沉滞状态解救出来,一定有待于一种新的诗体的发展,而这种发展却有待于歌伎使之普及流行。宋词的文字清新活泼,比唐诗更近于口语,后来的元曲比宋词则又更近于口语。词只是根据乐谱填出的歌曲,所以不说“写词”,而说“填词”。在词里,不像唐朝绝句律诗每行字数固定,行的长短有了变化,完全配合歌曲的需求。

在苏东坡时代,词这种诗的新形式正在盛极一时。由于苏东坡、秦少游、黄庭坚,及宋代别的词人如晏几道、周邦彦等的创作,词这一体的诗成了宋朝诗的正宗。苏东坡在黄州时才发现了词,极其喜爱,从在黄州的第二年,开始大量填词。但是词只是一种抒情诗,内容歌咏的总是“香汗”、“罗幕”、“乱发”、“春夜”、“暖玉”、“削肩”、“柳腰”、“纤指”等。这种艳词与淫词从何处何时划分开,完全在于词人对素材处理的手法。情欲和纯爱在诗中之难划分,正如在现实人生中之难划分一样。无可避免的是,诗人,也像现代有歌舞助兴的餐馆的艺人一样,偏爱歌唱伤心断肠的悲痛,爱的痛苦,单恋的思念。他们歌咏的是闺中的少妇怨女,怅然怀念难得一见的情郎,默然自揽腰围,悄然与烛影相对。其实,女人的魅力全在她的娇弱无依无靠,她的芳容憔悴,她那沉默无言的泪珠儿,她那睡昏昏的情思,她的长宵不寐,她的肝肠寸断,她的茶饭不思,她的精神不振,以及一切身心两方面的楚楚可怜--这一切,和穷苦一样,都显得有诗意美感。这些文词都与“苏慵”一词相似,而含有色欲淫荡的意思。苏东坡不但成为一代大词家,而宋词之得以脱离柔靡伤感的滥调儿,要归功于苏东坡,至少他个人是做到了。

根据记载,苏东坡没有迷恋上哪个歌伎,他只是喜爱酒筵追逐,和女人逢场作戏,十分随和而已,他并没有纳妾藏娇。倒是有两个女人与他特别亲密。才女琴操听从了他的规劝,自己赎身之后,出家为尼。朝云,后来成了他的妾,当时才十二岁。我们以后再提她。

现在有一份宋拓苏字帖,上面记有一个妓女的一首诗,叫做《天际乌云帖》,是从第一句诗得名的。帖里说的是营妓周韶的故事,周韶曾赴宴席侑酒。她常和书家兼品茶名家蔡襄比赛喝茶,都曾获胜。苏东坡经过杭州,太守陈襄邀宴,周韶也在座。宴席上,周韶请求脱除妓籍,客人命她写一首绝句。周韶提笔立成,自比为笼中白鹦鹉“雪衣女”。诗曰:

陇上巢空岁月惊,忍看回首自梳翎。

开笼若放雪衣女,长念观音般若经。

席上其他诗人也写诗为念。苏东坡补言当时周韶正在居丧,着白衣。众人都受感动,周韶遂脱籍。

过这样的官场生活,自然须要做妻子的信任和了解。要做一个好妻子,主要是如何物色一个好丈夫;从反面说,要做一个好丈夫,主要就是如何物色一个好妻子。有一个好妻子,则男儿不违法犯纪,不遭横祸。苏东坡的妻子知道她嫁的是一个人人喜爱的诗人,也是个天才,她当然不会和丈夫去比文才和文学的荣誉。她早已打定主意,她所要做的就是做个妻子,一个贤妻。她现在已生了两个婴儿。做一个判官的妻子,她有一个舒服的家,享有社交上的地位。她还依然年轻,二十四岁左右。丈夫才气焕发,胸襟开阔,喜爱追欢寻乐,还有--是个多么渊博的学者呀!但是佩服丈夫的人太多了--有男的,也有女的!难道她没看见公馆南边那些女人吗?还有在望湖楼和有美堂那些宴会里的。新到的太守陈襄,是个饱学之士,在他们到差之后一年来的,这位太守把对外界的应酬做得很周到,官妓自然全听他们招唤。另外还有周邠、鲁少卿等人,并不是丈夫的真正好朋友。歌伎们都有才艺,会唱歌曲、会弹奏乐器,她们之中还有会作诗填词的。她自己不会作诗填词,但是她懂那些文句。那些诗词她也觉得熟悉,因为她常听见丈夫低声吟唱。她若出口吟唱,那可羞死人!高贵的夫人怎么可以唱词呢?她丈夫去访那些赤足的高僧、辩才,还有那些年高有德的长胡子的老翁,她反倒觉得心里自在点儿。

同类推荐
  • 毛泽东当“红娘”的故事

    毛泽东当“红娘”的故事

    本书讲述了毛泽东当“红娘”的故事。通过轻松调侃的语言,我们既看到了毛泽东幽默风趣的一面,又看到了毛泽东感情丰富而细腻的一面。在毛泽东的运筹帷幄之下,一对一对的有情人都修成正果,享受到了爱情的美妙,获得了圆满婚姻。这些故事,从另外一个侧面反映了一个伟人的非同寻常之处……
  • 刘邦

    刘邦

    刘邦,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平民帝王。崛起于乱世,啸命豪杰,南征北战,终胜西楚霸王项羽成就开国帝业。身为汉高祖,刘邦摒弃自身弱点,广开言路虚心纳谏,与民生息勤俭治国,为后世基业夯定坚固的基础,最终使汉成为中国历史上统治时间最长的强盛王朝。本书用通俗灵动的语言,讲述了刘邦从出生到驾崩的传奇一生,情节波澜壮阔,令人欲罢不能。
  • 诗人的魂路图:雷平阳论

    诗人的魂路图:雷平阳论

    这是一部研究诗人雷平阳诗歌创作的学术性著作,作者主要探讨了雷平阳的意义及昭通经验与雷平阳写作的关系,分别从雷平阳创作中的空间构建、地理性——心理性写作、时间塑形、生命关怀、经验呈现、语言努力、叙事探险和意象的生命痛感品质等方面进行了系统论述。
  • 我的伯父周恩来

    我的伯父周恩来

    周恩来,这是一个光荣的名字,这是一个不朽的名字。周恩来总理的革命生涯,是同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发展、壮大,同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同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进程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他身上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其独特的人格魅力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拥戴,在全世界人民心中矗立起一座不朽的丰碑,《我的伯父周恩来》作为第一部亲人回忆周恩来总理的作品,力求把那些不为人知的历史、把关于伟人的真实情形原原本本地告诉读者。
  • 当光绪皇帝遇到明治天皇

    当光绪皇帝遇到明治天皇

    他们,同样于19世纪中后期登上了最高统治者的宝座;他们的国家,同样面临着被西方列强瓜分的严重局面;在这样的危急关头,他们同样进行了一系列的变法维新。然而,他的改革遭到惨败,国家的困境进一步加深;他的改革获得巨大成功,国家从此踏入了近代化的行列。种种的相同,却产生了最后的不同,他们留下了一个巨大的问号。他们,就是光绪皇帝与明治天皇。
热门推荐
  • 时光不旧,只是落满尘灰

    时光不旧,只是落满尘灰

    在高中的一段恋情后,韩梦寻因为一件重要的事,不得不离开那个充满温情的城市。在得知她走后,秦鸢飞每日在她楼下等她归来。两年后,正当他想要放弃的时候,韩梦寻再次出现在了他的生命中,他遏制不住自己的情感,放弃了高等大学,进入了她的大学,他们的故事又将会展开……
  • 异界大皇帝之六界召唤系统

    异界大皇帝之六界召唤系统

    六界召唤系统值得拥有,可以召唤仙界、神界、魔界、鬼界、妖界、人界的一切为我所用。本系统可以召唤封神诸仙、西游诸神、聊斋之鬼、众多历史英雄武林豪侠。系统在手六界我有。
  • 倾城小妹:霸道校草,么么哒

    倾城小妹:霸道校草,么么哒

    她出国两年,两年后,再次归来。两个欢喜小冤家他爱她,她也爱他。他们最后能不能走到最后?“呜呜,有人欺负我。”某女“我罩你!”某恶魔“呜呜,感觉心好累。”某女“我宠你!”某恶魔“呜呜,这世界还有没有爱了?”某女“我爱你”某恶魔(男女主身心干净1V1超级甜宠文)
  • 穿越时空,爱上未来的你

    穿越时空,爱上未来的你

    一个现代的特工女子穿越到古代,死后重生,享受到前世未曾拥有的亲情,本乐于平淡生活的她,却一次次变成精心谋划下用于报复的棋子,她能否颠覆被算计的命运,守护她想守护之人呢?夜梓旭,竺阳国的王爷,因一曲歌找到了那个他想与之相伴一生的人,她想做的他帮他做,她愿守护的他默默守护,但,又是人生如戏,总会发生一些意料之外的事,打的人措手不及......兜兜转转魂于千年之前,命运的齿轮让他们相遇,最终他们又能谱出怎样的结局呢?
  • 明明如此

    明明如此

    释晓明,浚州市第一中学的高中生,最近很是苦恼,总是梦见一些奇怪的东西跟他玩耍,每次都被笑醒,使得宿舍的同学最近总是用奇怪的眼光看着他。一天,他路过一间中医馆,遇见了一位倾国倾城的女医生,然后他的世界改变了。
  • 洛耶的专属美少女精灵

    洛耶的专属美少女精灵

    少女姬夏突然要求住到素未谋面的宅男洛耶家中,声称自己是来自异世界的精灵。可没想到……
  • 狩魔师

    狩魔师

    他,昔日武当派第一人,因爱穿越梦道大陆,拥有回龙血脉,斩仇敌、屠魔人、笑傲天下无人匹敌。三十六尊魔神很强!他们给我端鞋都不配。狩魔圣殿势力惊天!那是以前,老子穿越后,在我面前他们屁都不敢放。且看段浪如何驰骋梦道大陆,打破三重门的奥义。
  • 眉鹄说

    眉鹄说

    皇后设计,婢女受罪。在权谋里沉浮的赵眉,一心想护住自个的幼弟幼妹,几经易主,却最终落得个失主的结局。
  • 敛心

    敛心

    爱,这个世间最美好的字,究竟能维持多久?是一霎那转瞬即逝的流星,还是在天际燃烧生命绽放光芒的烟花?经历了朋友的背叛,他的不信任,爱……还重要么?当她的贵族人生被残忍夺走,一夜之间落入凡尘,那个人依然不肯罢休,还要来夺走她的容貌……“你到底想怎样?”她冷眼看着眼前所谓的好朋友。“我想、你死!”当天空的月亮变成血红色,远古的传说中,有一个恶魔,会在那一天……重生……
  • 嫡女无畏

    嫡女无畏

    当今皇上的亲姐姐,一代传奇摄政长公主因病薨逝!因病薨逝?笑话!她的母后,误她谋逆,要她痴傻;她的驸马,害人杀妻,只为仕途;她的皇弟,赐她毒酒,以固皇权。帝王之家,权臣之路,究竟有几分真心?重活一世,长公主容宓摇身一变成了相符嫡女姜无畏,帝都赫赫有名的天骄之女,她再也不要痴傻地为他人铺路。步步为营是为了报仇雪恨;满心筹划只为颠了这王朝!八年死局,我若归来,你待如何?【男女主皆非善男信女谨慎食用】新人作者求包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