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659200000002

第2章 巴洛克时期(1)

在1600年至1750年的150年时间里,西方音乐史上经历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巴洛克时期。这一时期,音乐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迅猛发展,为后世留下了许多宝贵的音乐财富。声乐有弥撒、经文歌曲、众赞歌等各种形式;器乐有幻想曲、赋格曲、前奏曲、变奏曲等。无论是哪种形式的音乐,都带有巴洛克时期典型的特点,旋律空前地华丽复杂,添加了较多的装饰音以及模拟音型。音乐节奏强烈且具有跳跃性,采用多旋律、复音音乐的复调法,多个声部同时发展旋律线。

乐曲曲调也常常带有形象化、象征性等特征。音乐和声对位极为严正,和声色彩浓厚。调性系统的蓬勃发展,给音乐表现带来无限的变化可能,奠定了之后300年音乐的基础。

乐器发展也已经相当成熟,达到均衡完美的程度。巴洛克时代,歌剧和宗教音乐趋向大型化,戏剧化,器乐所占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产生了许多种重要的器乐演奏形态。

巴洛克时期的音乐家们,影响了后来古典乐派的创作,为古典乐派音乐的发展铺下了道路,甚至浪漫乐派时期的肖邦等人也都以巴赫的乐曲为蓝图进行创作。所以说,巴洛克音乐是古典乐派音乐的基础,也是浪漫乐派音乐的鼻祖。

吕利:专业化的宫廷乐师

国籍:意大利裔法国

生卒年:1632-1687

全名:让·巴普蒂斯特·吕利

职业:作曲家

代表作品:《阿尔西斯特》、《爱神与酒神的节日》、《法厄同》、《阿蒂斯》、《贵人迷》、《逼婚记》

生平简介:

生活离不开音乐,正如享受音乐的我们离不开创造音乐的人们——那些一生孜孜不倦致力于音乐创作的大师们。本书精选了世界上近50位著名的音乐大师,通过风趣幽默、通俗易懂的语言向读者展现了他们的生活和创作。

1632年11月28日,吕利出生于意大利的佛罗伦萨。他的父亲洛伦佐·鲁里是个磨坊主,母亲卡塔琳娜·迪·加布里埃洛·戴尔·塞尔瓦,是一位磨工的女儿。从童年起,他就开始跟随教堂里的修道士学习文化知识,弹奏吉他,并自学小提琴。后来,他还加入了一个流浪艺人的乐队,跟随着这些流浪艺人们做巡回演出。

1646年,一位名叫吉斯的公爵发现了这个14岁孩子身上所展现音乐天赋,于是将他带到了法国的巴黎。在巴黎,吕利成为了蒙庞西埃郡主身边的侍者。蒙庞西埃郡主是国王路易十四的堂姐,实力雄厚。在她的帮助下,吕利的音乐天分也得到了充分的发掘,开始学习演奏吉他、小提琴和伴舞,并有机会在尼古拉·梅特鲁门下学习音乐理论和作曲。

1652年,吕利进入法国国王路易十四的宫廷中服务。在这里,吕利开始崭露头角,他担任了宫廷的舞者,并专门为皇家晚宴谱写了一些芭蕾舞曲。这些作品使吕利得到了路易十四的青睐,旋即被任命为宫廷管弦乐团的作曲家,并担任了指挥。宫廷管弦乐团号称的“国王的二十四把小提琴”,对当时任何一位乐者来说,能够加入进去都已经是莫大的荣幸。但是,吕利厌倦了大乐团纪律松散等状况,他争得路易十四的支持,成立了自己的16人小提琴乐团,致力于提高乐队的演奏技巧和表现力。

17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的时间里,吕利曾为路易十四谱写了大量的芭蕾舞曲,然后两个人经常在这些剧中扮演角色。其中1653年的《今夜芭蕾》,就是两人一起共舞的芭蕾作品。深得国王喜爱的吕利在1661年加入法国国籍,1662年又被任命为皇家乐长。1664年,与著名剧作家莫里哀合作创作戏剧,写了《被强迫的婚姻》、《爱情医生》、《中产阶级绅士》等一系列芭蕾喜剧音乐,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随着年龄的增长,路易十四已经不能像从前一样翩翩起舞了,他对芭蕾的兴趣随之逐渐减弱。于是,吕利的创作投向了歌剧领域。1671年,他曾为莫里哀和高乃依的悲喜剧《普叙赫》配乐,并尝试着将它创作成为不带朗诵调的歌剧,几年之后,又将它改编为正式的歌剧。1672年,他买下佩兰的皇家音乐学院(即后来的巴黎歌剧院)。在剧院的开幕式上,演出了他的田园剧《爱神和酒神的节日》,1673年又上演了他的《卡德摩斯与赫耳弥俄涅》,这是法国歌剧史上第一部抒情悲剧。在国王的支持下,之后几乎每年他都会有一部歌剧在剧院上演。

吕利是著名的同性恋者,虽然早在1662年就娶了他的蒙庞西埃郡主的乐长米歇尔·朗贝尔之女玛德莲·朗贝尔为妻,还生了10个子女,但是在事业顶峰时期,却到处宣扬他和男侍童的特殊关系。这些男男女女之间的混乱关系,使他名誉大损,甚至有些传闻都进入到国王的耳朵里。但是吕利还是有办法能够凭借杰出的音乐博回国王的欢心,成为国王的心腹重臣。1681年,他被国王任命为宫廷大臣,并册封为贵族,改了名字叫做让·巴普蒂斯特·吕利,国王又赐他名号为“德·吕利先生”。这样的风光一直持续到了他生命的最后。1686年,吕利完成了两部杰出歌剧《阿尔米德》和《阿西斯与伽拉忒亚》,去世前还与莫里哀合作完成了芭蕾舞剧《贵人迷》。

1687年,为了庆祝国王手术康复,宫廷特别举办了一次演出,吕利更是不遗余力地指挥彩排。但不料,在指挥150人彩排演出《感恩赞》时,被自己指挥用的手杖砸伤了脚趾,而引起了坏血病。吕利不肯进行切除脚趾的手术,结果坏疽迅速扩散,在1687年3月22日去世。他的最后一部歌剧《阿基里斯和波利聂利》,成为没有完成的绝笔。即使是病入膏肓的时候,吕利也没有放弃创作,留下了一部叫做《罪人,你终将走向死亡!》的作品。

主要成就:

吕利本身是意大利人,但是他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在为法国国王路易十四的宫廷作曲,这样的身份使他能够控制当时的整个法国音乐生活。在宫廷舞曲方面,吕利颇有建树。吕利对当时法国的宫廷舞曲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革。自从与莫里哀邂逅,两人共同开创了“戏剧芭蕾”,将芭蕾大量运用于歌剧,让轻快活泼的芭蕾舞曲取代了原来缓慢庄重的宫廷舞曲。

他使法国歌剧摆脱了意大利歌剧的束缚,开创了法国歌剧形式。他的歌剧里,不再刻意强调咏叹调,而是采用了更适合法语发音的宣叙调。他还发展了经文歌以及正规的“法国序曲”,开创了具有法国特色的“矫饰”风格,对当时的欧洲音乐具有巨大影响,这种影响甚至持续到后世的巴赫等作曲家。

为了适应法国听众的品位,他摒弃了原来的不适合法语的意大利风格歌剧,没有了意大利歌剧中背诵式的技术和咏叹调,加快了歌剧的叙事进度,采用了与意大利歌剧序曲相反的“慢——快——慢”法国式序曲,开场时都有一首序曲,这首序曲由带有附点节奏的慢乐段和一个快的赋格乐段组成。序曲之后进行一段牧歌似的开场白,并配上舞蹈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与此同时,让演员用带有夸张风格的朗诵调高声朗诵歌颂国王功德的诗句,然后是配乐悲剧表演。为了显示有“太阳王”之称的路易十四的君权至上,吕利的歌剧题材大多取自于希腊神话传说,主题往往是爱情或者奇遇。此外,为了更符合法国人的观赏习惯,吕利的歌剧中加入了芭蕾舞,演出服装也极其繁复华丽,并重点出土了合唱的重要地位。这些特点,开创了法国歌剧的新风格,成为新形式的“法国歌剧”,一扫意大利歌剧朗诵调的枯燥乏味。

《阿尔米德》被誉为吕利一生之中最为辉煌的成果。歌剧序曲气势巍峨,具有典型的法国风格,具有极强的表现力和跌宕起伏的戏剧性,显示出成熟的法国歌剧模式。它取材于塔索的史诗《被解放的耶路撒冷》,讲述异教女巫师阿尔米德爱上十字军骑士雷纳多,施展魔法使他爱上自己,而最后以悲剧收场的故事,反映了“智慧”与“荣耀”——胜利超越软弱的爱情——这样一个抽象的主题。

剧中有很多充满想象力的场景,其中最著名场景之一就是雷纳多在牧场河边沉睡的场面,利用了加弱音器的小提琴,演奏低语般的音乐,营造了迷人的气氛。同时,通过演唱者的宣叙调生动了展现了对阿尔米德狂热爱情的描写,从强烈执着,到沮丧绝望,再到愤懑怨恨,细致入微地刻画了角色各种丰富情感的变化。

他的另一歌剧《法厄同》,取材来自奥维德的《变形记》。讲述太阳神福玻斯的儿子法厄同,在自己能量不够强大的前提下,不顾父亲的劝阻,执意要驾着父亲的太阳车,在天空飞行逐日,结果最终被烈焰吞噬的故事。在音乐方面十分招人喜爱。

他与莫里哀合作的《贵人迷》,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以布料生意发家的儒尔丹先生,希望自己能够有文化,能够有优雅的姿态,高雅的举止,渴望在社会地位上得到晋升,成为贵族。故事通过荒诞色调的音乐对这种虚荣心进行了辛辣的嘲讽,这是当时第一部“音乐喜剧”,将舞蹈和音乐进行了有效地整合,让观众置身于滑稽当中。

除歌剧、舞剧作品外,吕利还有嬉游曲、宗教音乐和器乐组曲等创作。吕利的音乐以力量著称,通奏低音成为音乐的主要构成部分。快速的乐章闪现着光辉,灿烂活泼,充满活力;而哀伤的乐章之中蕴含深刻的情感。他最著名的作品包含了帕萨卡利卡舞曲、恰空舞曲等优雅的舞曲乐章。《求主怜悯》则是他为当时一位大臣的葬礼而作的曲子,被认为是一部天才鬼马之作,得到极大地赞誉。虽然吕利没有创作过大型宗教作品,但他创作的小型宗教作品也获得了较高的评价,使他成为巴洛克时期优秀的音乐家。

巴哈贝尔:300年魅力不减

国籍:德国

生卒年:1653-1706

全名:约翰·巴哈贝尔

职业:管风琴家、作曲家

代表作品:《D大调卡农》

生平简介:

约翰·巴哈贝尔,于1653年出生于德国的纽伦堡。童年时期,巴哈贝尔就早早地展露出对音乐强烈地兴趣。他早年就读于圣洛伦兹高等学校,跟随施韦默尔和魏克两人学习作曲和器乐演奏。1669年6月29日,进入阿尔道夫学校接受系统的音乐教育,并在圣洛伦兹教堂担任管风琴师。但短短一年之后,巴哈贝尔就因负担不起学费而被迫辍学,终止了大学教育。

但他的音乐天赋终究没有被埋没,因为在学术知识上所展露的天分,使得巴哈贝尔于第二年的春天便被选入雷根斯堡的一所学校,继续接受学者方面的训练。更因为他在音乐上表现出来的天赋,得以同时跟随普伦茨学习作曲。在普伦茨的影响下,巴哈贝尔的音乐风格逐渐由原来的北德风格转向意大利风格。

1673年,巴哈贝尔追随老师普伦茨前往维也纳。在那里,巴哈贝尔成为圣斯蒂芬大教堂管风琴师克尔的学生和助手,并有机会接触到南德和意大利等地的诸多天主教作曲家所创作的宗教音乐作品。1677年,巴哈贝尔又来到了爱森纳赫,担任了一年的宫廷管风琴师。爱森纳赫是公爵爱森纳赫即约翰·乔治王子的辖地,也是德国音乐的故乡。

1678年巴哈贝尔来到了爱尔福特,在普雷迪格教堂担任管风琴师。教堂对管风琴师有着严格要求,除了要为新教门徒演唱圣歌时提供伴奏和前奏曲之外,不能有乱弹和即兴创作。但是,每天都会有一场精致的演奏会,让管风琴师们能够将弹奏心得和技术得到尽情展现。于是,巴哈贝尔的管风琴技术得到了充分发挥,发表了许多重要的作品,奠定了他成为巴洛克乐派杰出管风琴家的声望。在那里,巴哈贝尔认识了J.S.巴赫的父亲,因为他曾经在爱森纳赫居住,两人很快熟识起来。不久,巴哈贝尔就担任了J.S.巴赫的哥哥J.C.巴赫的音乐老师,教授音乐知识。在J.S.巴赫的双亲去世后,J.C.巴赫就成为J.S.巴赫的监护人,并负责教授J.S.巴赫的音乐。因此,巴哈贝尔和J.S.巴赫之间也有颇深的渊源。

1681年,28岁的巴哈贝尔拥有了第一次婚姻,新娘是芭芭拉·盖布勒,但两年后芭芭拉便与他们的儿子患瘟疫而死。巴哈贝尔悲恸不已,他写下了不朽名作《卡农》以悼念亡故的妻子和孩子。1684年,巴哈贝尔再娶茱笛丝卓默,两人共有七名子女。

1690年之后,巴哈贝尔来到了斯图加特的伍腾堡宫廷。斯图加特是玛德莲娜女爵的辖地,为他提供了很多专业上的自由度。但好景不长,1692年,法军铁蹄入侵,巴哈贝尔只得返回故乡纽伦堡,又辗转来到了戈塔。这时,圣塞巴德教堂的原任风琴师,也就是巴哈贝尔的启蒙老师魏克过世,巴哈贝尔便接任老师之职位,一直在这里度完了余生。在纽伦堡期间,巴哈贝尔写下了《感恩赞歌》等重要的宗教合唱曲和管风琴赋格。这些作品成为了他的晚年代表作。

同类推荐
  • 情若莲花的女子:林徽因传

    情若莲花的女子:林徽因传

    找一个暖暖的午后,一杯清茶,在拂面的春风中,在醉人的墨香里,邂逅一个真实的林徽因。几丝微凉,淡淡墨香,一位素衣女子飘然而过,清无声,静无痕,宛若碧波荡漾中的莲荷。她以花为容,诗为骨,智为魂,无论人世如何变迁,她都保有莲荷的雅致。坦坦荡,清清然,在人生的舞台上,演绎仅属于她――林徽因的独特舞步。《情若莲花的女子:林徽因传》用最让人落泪的文笔告诉揭露她凄美的一生。她是传奇,在时代中逆流而上;她不传奇,华丽背后也苍凉。让徐志摩怀想了一生,让梁思成宠爱了一生,让金岳霖默默地记挂了一生,让世间的男子仰慕了一生,更让所有的女人无端敌视了一生。
  • 大家风采:天下名人——世界上卓越的20位心理学家

    大家风采:天下名人——世界上卓越的20位心理学家

    本书主要写了世界著名的二十位心理学家的出生背景,教育背景,求学历程,以及成名作品,还有对世界的贡献。
  • 梁启超传

    梁启超传

    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是青春中国诞生的第一口呼吸;他的《变法通议》是一新文化向旧文化宣战的第一把利剑;他的“小说界革命”的尝试为腐朽的旧文学注入第一支兴奋剂。他力主变法却踏上流亡之路;他推行共和体制却步履艰难;他指挥讨袁护国却遇重重阻拦;他与康有为同为戊戌干将,却最终分道扬镳……
  • 英雄人物时代楷模丛书——赵尔春的故事

    英雄人物时代楷模丛书——赵尔春的故事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前仆后继,长期英勇奋斗的结果。在艰苦卓绝的战争年代,在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中,无数的革命先烈,无数杰出的英雄模范人物奉献了他们宝贵的青春和生命,他们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为后人留下了十分珍贵的精神财富。他们的革命斗志和英雄气概,在新的历史时期,在当今我们努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仍需要这种强大的革命精神,把人们感奋起来,凝聚起来,尤其是广大青少年朋友,应该以英雄模范人物为榜样,把自己锻炼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人,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努力学习、奋发向上。
  • 布老虎传记文库·巨人百传丛书-大仲马

    布老虎传记文库·巨人百传丛书-大仲马

    大仲马,(AlexandreDumasl802~1870),法国19世纪积极浪漫主义作家。法国人,1803年出生。其祖父是候爵德·拉·巴那特里,与黑奴结合生下其父,名亚历山大,受洗时用母姓仲马。法国大革命爆发后,亚历山大·仲马屡建奇功,当上共和政府将军。大仲马终生信守共和政见,一贯反对君主专政,憎恨复辟王朝,不满七月王朝,反对第二帝国。他饱尝种族歧视,心中受到创伤。家庭出身和经历使大仲马形成了反对不平、追求正义的叛逆性格。他出生在一个将军的家庭,父母早丧,生活贫困。青年时代,他做过公证人事务所的见习,当过奥尔良公爵的抄写员,参加过1830年的七月革命,当过炮兵连的副连长。
热门推荐
  • 暗恋那个ta

    暗恋那个ta

    该小说讲述了三分钟热度的小杜的卑微的爱情故事……
  • 山河不长诀

    山河不长诀

    倘若时光倒流,你我的初衷流转,倘若我再有勇气走向你,这一世,将是怎样的结局。
  • 重生之作弊人生

    重生之作弊人生

    凌战感受到身体内强大的力量,难道游戏里的一切真的可以带到现实中。重生后的凌战惊喜的发现老天送给了他一个金手指,从此凌战就陷入了玩游戏升级的事情里。什么,你天纵奇才,二十岁就晋级为黄级高手,不好意思,我接了一个隐藏任务,不小心升到了地级了。。。随着凌战实力越来越强大,一个与众不同的世界逐渐向他打开了大门,古武者,异能者,吸血鬼,忍者,生化人,逐渐出现在他面前,这个世界怎么了,我可是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你们这些传说中的生物是什么鬼!凌战惊呆了!不过,好像你们都没我厉害啊!凌战邪恶的笑道。欢迎各位有兴趣的兄弟姐妹们加入读者群:577943025
  • 万古道

    万古道

    万古道,道万古,物理世界的精彩还应该有灵性美丽来点缀。放开你的思维,展开你的想象,这个世界本应该是你梦想中的模样。
  • 觅和亲

    觅和亲

    敢赌吗?今日我若是死了,日后疼的一定是你,并且是,痛彻心扉。灵气的眼睛眨动着,即使眼神沉浸在悲伤中无法自拔却还是倔强地笑着,笑得那般没心没肺。落花仿佛要埋了她,风中透着寒气入心,两人面对面无声地哭。一顾倾人城,再顾已倾心。这才是最好的回答。哪儿有那么多因果,爱了便是爱了。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庶女惊鸿,聆朔月凉

    庶女惊鸿,聆朔月凉

    被接回府,却是为了实行更大的阴谋,换脸!那剥皮之痛,舒长清咬紧牙关“若我不死,必叫你尝那剥皮抽筋的痛苦,让你生不如死”原以为就这样去了,没想到一睁眼,她成了护国公府庶出四小姐,朔月!复仇之路,困难重重可她无所畏惧。他本是无欲无求,异性王的夜北。为了她,他愿意舍弃一切。她说:“我已无心,只想报仇”他说:“不管你曾经经历过什么我都爱你!那些曾欺你,辱你,害你的,我必让他们千倍奉还!”她嗤之以鼻,可当她看见他为救她而受重伤时,她的心不由的抽痛“为什么,你……好好当你的异性王不行吗?”她泪流满面,原来他早已走入了她的心中。他说:“纵然江山似锦,可没有你,那活着有有什么意义!”暝夜北上,聆朔月凉!
  • 励志要赚大钱

    励志要赚大钱

    (别进坑了,果然没有写长篇的技能,所以重新写别的书了。来的宝宝请注意安全,最好原路返回,谢谢!(????`?)?)余年年,受不了魔界的贫穷,决心要赚大钱!致富!可是万万没想到,在致富的途中还勾搭上了...呸!被赖上了一个千万人敬仰、千万少女爱慕的神君封辞?!这让她如何是好?
  • 万古圣魔

    万古圣魔

    罗辰一觉醒来,发现自己居然附身到了一具诡异的童尸之上,他拍了拍脑袋无奈的展开了自己的传奇。想要成为罗辰的敌人,就要做好在骨灰盒里忏悔的准备,且看罗辰如何一路高歌猛进,斩仙灭魔……
  • 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知识

    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知识

    本书从国学经典、诗词曲赋、书法绘画、乐舞戏剧、古玩收藏,以及各少数民族的文化习俗等多方面入手,在参考了大量权威性著作的基础上,进行高度浓缩,采用设问方式,介绍丰富多彩而又震撼人心的历史,阐释中华传统文化丰满而深刻的精神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