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636200000336

第336章 漕运都御史,北方的参天巨木(第一更)

“难道二位过去就没有从边贸中渔利不曾?”胡大人扯了扯嘴角,一脸的似笑非笑打量着这两人,心里边颇为鄙夷不耻此二人,但是,谁让他们每年孝敬自己的银钱都不少?

身为官员,总不能去学陶渊明自己种地养鸡吧?同僚之间来往交际,这可都是要花钱的,就凭自己那丁点的月俸,怕是连买个丫环都不够,如今,自己身为兼理通州至仪真一带河道的淮安漕运都御史,已然逐渐地在此坐稳了根基,可谁曾想到,前些日子,传来了旨意,那原内阁次辅王文居然要迁南京左都御史。

王文之名,他胡彥焉能不晓?此人昔日为御史时,早就臭名远扬,而后,借着那郕王,才得以顺利的爬上了那左都御史之位,后更是进内阁,补为吏部尚书。

当时,胡彥就曾经想走这位老上司的路子,设法离开南京这养老之地,往北方那个真正的大明政治中心,干一番事业,可是,那王文不但不出手相助,反倒奚落了自己一顿,这片恨意,胡彥哪里能忘记?

后来,还是走了那郕王身边的心腹宦官的路子,最终,郕王就硬是让那些宦官给忽悠的,硬是弄出了一个新的差事,就是兼理通州至仪真一带河道的淮安漕运都御史一职。

可惜啊,自己这才坐上这位置没多久,大明就已然天翻地覆,退位的太上皇突然一发力,把那郕王又给掀下了马来,自己又干回了老本行,这让凭借着郕王才登上了这个肥缺的胡彥焉能不心焦紧张?

一直揣揣不安的胡彥双只眼睛从朱祁镇上位的那一天起,就一直死死地瞪着北京的风吹草动,一面着令家人把家中的资财进行着大转移,生怕到时候牵联到了自己的脑袋上,好歹自己的儿女能够凭着那些财产,隐姓埋名的当个富家翁也是好的。

可谁知道,等了许多,那在百姓的流传中,显得很是传奇色彩浓重,凶名赫赫威震四夷的朱祁镇却一直未有举起屠刀,而且在那之后,居然干脆就弄出了一个三法司会审一系列的郕王余党。

待这个消息,传扬到了江南之地时,胡彥心中的巨石,总算是落了地,自己行贿的宦官都已经被宰了,可是,过了大半个月了,自己却连一点风声都没有收到。

--------------------

而且那些在朝庭内的郕王余党,除了几个罪大恶极者按律论斩之外,就算是郕王余党中的魁首王文、于谦,皆以无罪而释,甚至是官复原职,这样一来胡彥终于明白,当今天子不想继续追究下去,省得把朝庭给弄出什么大风波来。

这让胡彥不禁松了一口大气,放松了警惕,并且让那些子女又回到了自己的身边,而原本缩回去的手脚,又渐渐地大了起来。

可谁曾想,朱祁镇居然又把王文那家伙给扔到了南京,而且还成为了自己的直属上司,这让胡彥的小心肝一下子又吊到了嗓子眼,而这两位巨商又给自己报来了讯,所以,胡彥也就顺便来到了这里,来探一探虚实。

可是来到了南京,拜会了不少的同僚,却硬是没有多少人知晓这宝船厂何以重新开张,只知道,乃是朱祁镇的旨意,并且是从那宣府调派来了不少的匠人,宝船厂虽然由南京的工部代管,但是,这些人也都闹不明白天子到底是啥意思。

而且还有锦衣卫在其中插手,因为这些,所以今日,胡彥才特地同这两名巨贾前来此处观望一番。就近打听打听,看看能不能从中找出什么端倪。

“……过去,边塞苦寒,我大明商贾与那些游牧北蛮贸易,十有八九都会有刀兵之危,商队在草原上亦更是有随时覆没之险,我等商贾之辈,进了草原一回,那就是九生一生哪。”那位面色阴郁的老者姓孙,与那刘姓老者,皆是靠着漕运起家,之后成为了一方巨商,生意不敢说做遍大江南北,黄河上下,可是在江南一带,也算得上是有数的巨商。

“一路之上,不但要小心翼翼,还得贿赂那些草原勋贵,好不容易能够成功行商一回,所赚的财帛,也不过寥寥糊口。谁料想,那天子却要强收我等之税赋,凡不纳者,皆不得入草原行商,这是何道理,谁知道那宣府商社纳了没有?”

“……不但是普通商贾,就算是有官身的人,他也居然,哼,咱们大明立国至今,何曾听闻地这等奇事。”

听着这两名商贾的报怨,对于朱祁镇在宣府对待工商业的态度上,胡彥也同样心里边颇有些不满。其实,除了孙、刘这两名巨商之外,江淮一带的商贾士绅,对于朱祁镇的一举一动都份外的敏感,因为朱祁镇可不仅仅在宣府断了他们的财路。

更是让大同、甘肃等边镇也都照章实施,但凡是要与草原贸易的,都必须交纳税赋,不管你的后台是不是官员或者是读书人。

这让他们都变得警惕了起来,甚至觉得朱祁镇造船,是不是会影响到他们的海贸,又或者是想要把手伸到了南方的商贸行为中来。

“看来,应该与我漕运无关,既然如此,本官又何必再留,陛下的所作所为,难道是我一个小小的漕运都御史能够管得了的吗?”想到了这,胡彥徐徐吐了一口气,站起了身来,朝着这两名唾沫横飞,不停诉苦的巨商一揖。“二位,此间事了,本官还有要务在身,就先行告辞了。”

看到胡彥此等表现,孙、刘二人不由得一愣,开口挽留不已,奈何胡彥执意,只能送至了茶楼之外,看着那胡彥坐轿远去,孙姓老者不禁冷哼了一声。“这位胡御史还真有官威,呵呵,一看此事无涉漕运,就这么走了。”

“是啊,看样子,咱们可真找错了人了,此人胆识实在是不足大用。也罢,不过是一区区南京供职的漕运都御史。既然他没有胆量,咱们再找其他路子便是。”刘姓富态老者抚着颔下的长须笑眯眯地道,那双细缝眼里的精明,却怎么也遮掩不住。

“也好,不过今日总算是能看出一些门道,呵呵,当今万岁想要学太宗皇帝,那倒是与我等小民没有什么关系,而且,倒真希望万岁爷能够多下几回西洋东洋的,好给咱们多开辟出几条商路来,如此,我等……”那孙姓老者即使说到了好事,脸上的表情却仍旧阴郁得犹如一张死人脸一般。

听到此言,那刘姓老者亦不由得带着一脸的笑意,连连颔首不已。

--------------------

而在遥远的北方,数名工部官员,正在数十名辽镇官兵的陪同之下,在那冰雪覆盖的鸭绿江畔的边堡周围那些密林之中穿梭不停,时不时就会有一位工部官员停下了脚步,指挥着那些官兵在其中一棵参天巨木那足有数人合抱的树干上刨下了一块树皮,然后用笔墨在那露出来的树干上画上了一个圆,然后又继续寻找着下一个目标。

“将军,这些家伙真想从咱们这里弄木材?这也太扯了吧,过去,不都是直接从京师周边伐木以造殿宇吗?怎么这一回,居然弄到咱们这边塞苦寒之地来了?既不通路,路途又远,这样一根巨木,这得耗费多少人力物力才行?”一名边堡守将,打量着那些今天方到了他的边堡处,就开始忙碌起来的工部官员,一面向着那名陪同这些官员同样的上司小声地报怨道。

“你胡说什么?”听到了下属的怨言,这位千户不禁瞪了他一眼,小声地低斥道:“这些可不是用来建筑殿宇之用的,而是用来造船的。”

“造船?”这位边堡守将抬起了脑袋,看着那些高十数丈的参天古木,不由得砸舌不已:“我说将军,这得造多大的船?要知道,这些老树,起码都得有好几百年,高十来丈……”

“呵呵,这你就不懂了,陛下是准备建造宝船,没有这样的巨木,像三宝太监昔日下西洋时那样的宝船,能造得出来吗?”那位千户大人抚着颔下短须呵呵笑道。

“原来如此,嗯?”那名边堡守将一脸恍然地点了点头,可旋及眼珠子又瞪得溜圆,转过了脸来冲那位千户道:“大人您莫不是诓末将吧,宝船厂可是在江南,从咱们这里运木材过去,这数千里,怕是万里都有了,这得多少年月才能到达?”

千户一脸黑线地翻了翻白眼,无力地把玩着手中的马鞭,要不是这家伙跟自己多年的好友,说不定真想一鞭子抽这丫的脑门上,让这家伙开开窍。“我说赵逵,你能不能长点心眼,这些木材送到京师都得好些年月,送到江南,你就不怕这些木头都朽啦?”

“告诉你吧,陛下已经着令在金州中左卫、金州卫青泥洼,镇江堡以南的鸭绿江畔,此三处,准备都要建造港口,而那青泥洼,要建造一个船坞,专用在北方建造宝船……”这位千户小声地在那名边堡守将的耳边小声地嘀咕不停。

--------------------

PS:更新到达,同学们慢慢瞅,呼,一更完了,还有一更,我会加油的!票票,推荐啊、月票啊,总之带着票字的都砸过来啊。

晴了忠粉群群号:165657904

这个群只加那些正版阅读晴了作品的同学们,希望大家能够来这里共同讨论,一块得瑟,呵呵。敬候大家的光临。

同类推荐
  • 船屋传奇

    船屋传奇

    本书描述船屋建造者黄恭这个能力和智商超群的神秘历史人物如何以自己的眼光与智慧,幸运地先后获得情商一流、美妙绝伦的小姐爱慕,从而创建了自己和洪门的商业王国,展示了古代创业者朴实的创新和创业智慧,以及洪门纠葛于官府的斗争智慧,让人领悟到情爱中的智慧、竞争中的智慧、财富中的智慧、创新创业的智慧,并以智慧的情感和情感的智慧。
  • 黄粱梦三国

    黄粱梦三国

    在那算术用尽,纷争不断的年代,他因黄粱一梦悄然出现在此,三国,一个被世人熟识的年代,却诞生出了一个闻所未闻的经世之才,其文韬武略即使是孔明、吕布等俱都汗颜。风云变幻,一切都已超出命格,他为何出现?只待你去探索。
  • 千古中医故事

    千古中医故事

    本书通过讲述扁鹊、华佗、张仲景、孙思邈和李时珍等几位千古名医的传奇故事和杰出贡献,展现了中华医药文化的神奇和价值。
  • 逍遥小状元

    逍遥小状元

    大楚历年,文风鼎盛,民风开放。男儿以科举仕途为业,立功名兴家族,指点江山。有才女指笔为誓,状元为郎,名动金陵。有豪女游侠,劫富济贫,声名昭昭。天香楼的清倌人,抚琴吹箫待何人。宫廷深深,芳华公主未嫁人。这一日,地主家的傻儿子如往日般醒来,开玩笑的说:我要考状元!
  • 士志于道

    士志于道

    本书从一个经济学家的视角和情怀,关注当下的经济热点和社会问题,交织着理性主义的冷静思考和关注天下未来的人文情怀。本书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从精神探究的角度阐述了制度经济学家的定位。后面五个部分讨论了中国改革、地方事件、国际关系、学者情谊、思想市场和土地制度等问题。
热门推荐
  • 无忧一世

    无忧一世

    终于迎来了大结局~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感谢,感谢陪伴,感谢支持,感谢不放弃!总结:第一部耽美作品完结,希望还会迎来第二本~哦耶!
  • 最后一层楼

    最后一层楼

    一栋楼,经历三代人,被人后来因为人在里面离奇离世,就成为人民口中的鬼屋,作为新一代主人,他要把这个鬼屋的鬼去掉,。。。
  • 有女阿修罗

    有女阿修罗

    阿修罗,骁勇善战,怼天怼地,所向披靡,毗婆苏璃以为她会战斗一辈子,直到,她碰到念清,这个让六界惶惶的白切黑,从那以后,日子,似乎变得丰富多彩了起来
  • 宋代管理思想:基于政策工具视角的研究

    宋代管理思想:基于政策工具视角的研究

    本书阐述了宋代复杂的经济、政治、文化活动产生的问题,探究了古代管理思想从统治向治理的转化。分析了宋代管理思想的三个层面:以政府协调为主的治理思想,包括特许经营与契约治理思想、政府劝勉与调解思想;以政府管制为主的治理思想,包括政府命令与禁戒思想、财政赋役治理思想;以政府服务为主的治理思想,包括公共事业思想、政府救助思想等内容。
  • 懒散神王之都市寻女记

    懒散神王之都市寻女记

    “夜亿元,你说我是神帝的女儿,我该怎么相信你?”王兰安对着眼前的夜亿元说道,可他却半天不回应,王兰安脸上一冷大喊道:五百次了,睡觉着怎么好玩吗?
  • 明伦汇编人事典面部

    明伦汇编人事典面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我天生就是当配角的命

    我天生就是当配角的命

    朱铭获得了一个系统,让朱铭能穿梭在无数的小说剧情中。不过别人得到系统都是当主角,而朱铭却只能永远当配角。甚至是在那种正剧里连脸都没露过,就是偶尔出现也很快就悲剧的边缘人物。但是那些正剧的主角却都和朱铭都有着摆脱不了的命运纠缠。这就是朱铭,一个重要但是不出名的配角。
  • 淝水之战1.王谢家族

    淝水之战1.王谢家族

    淝水之战前传。王羲之、王献之、王徽之,王氏父子狂情相继,绝世风流!谢安、谢玄、谢道韫,谢氏叔侄隐居山林,绝学深藏!葛洪、道安、顾恺之,当时各道大师风云际会!本卷以最后的“兰亭雅集”为高潮,将这次千古盛会之美细细写出,展示了王羲之作《兰亭序》的全过程,为淝水之战的到来打下伏笔。
  • 人生之重启征途

    人生之重启征途

    一个人从2015回到1988年而开始的故事
  • 虚空之意

    虚空之意

    人应当忍于希望的诱惑,活得像河流一般绵延而深情。静静穿过悲伤的茫茫平野,欣悦的深深山谷,穿过生命中那些漫无止境的孤独与寒冷……可是为何,我时时怀恋,过去我们曾经受被彼此那般毫无保留地盛情关怀过,以至于让我在日后看多了人情淡薄的年岁,在这炎凉的时间某个角落落寞的时刻,想起你来便会微笑。那是从来不曾地坐在我身旁的你。那是从来不曾快乐地坐在你身旁的我——可悲的是,在曲终人散之后,我才恍悟,原来再也不能有你坐在身边,才是真正的不快乐。